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精選1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8W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1

作爲一個普通的中學數學教師,我思考的太少。如何來定位自己的職業,自己的教學學生喜歡嗎?自己的工作家長滿意嗎?我一定要這樣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激勵自己努力前行。通過本次培訓,下面我就《如何上好一堂數學課》談談我學習的一些感受: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精選13篇)

一、課堂上要讓學生學得“快”又要學得“樂”

做一個動腦的教師,做一個智慧型的教師,孩子們減負了,教師心情也好了。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促進學生一時的發展,不只是以學生暫時取得的好成績爲依據,更要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自主。

二、聯繫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爲課堂情境。生產和生活實際是數學的淵源和歸宿,其間大量的素材可以成爲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用的材料。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斷爲學生提供生活素材,讓生活走進課堂。真正讓文本的“靜態”數學變成生活的“動態”數學。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課堂教學纔是有效的。

三、注重課堂評價來促進有效教學

數學課程設置多以遊戲爲載體,以培養孩子們的興趣爲目的。我們老師應用一切可能的方式,通過課堂把孩子們求知和求學的慾望激發出來,培養孩子們對數學的良好興趣。對孩子們課堂上學習行爲過程作爲評價重點,孩子們在課堂上每一個好奇的行爲,“分神”的表現,老師都應正確對待,不能用批評的語氣、蔑視的眼神,過激的行爲扼殺孩子們對數學的好奇心。

四、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

記得有人說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爲我們的教師不是聖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

一場場精彩的講座,使我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同時也反思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發揚成績,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2

通過數學教學使我深深體會到,以往的數學教學是把傳承知識作爲主要目的,這種理念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今天,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探索的精神、終身學習的願望要比其獲得有限的知識更有價值。爲了適應新世紀的發展,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我們必須讓教學活起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爲學生構建開放的教學。

一、利用生動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習熱情

心理學中說:當一個人情緒高漲時,情感趨於發揮增力作用;情緒低落時,則趨於減力作用。情感表現出增力效能時,人會表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會在活動中全力以赴達到預定目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教學《位置》時,我進入教室就說:“王其,請起立!”他立刻就站了起來。我又說:“請坐下,第四排的第三位同學請起立!”卻沒有人站起來。這時我說:“在教室中一個學生的姓名代表的是他自己,但每一位學生在教室裏也有他所處的位置。比如說:第四排的第三號實際上還是王其同學,當我喊他姓名時,他站了起來。但喊位置時他卻沒有站起來。這節課老師就帶領大家在教室內找準自己的位置好嗎?全班學生的激情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

二、創設生活情境,感受數學問

把數學知識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使數學知識成爲學生所熟悉的情景,成爲學生看得見、摸得着、聽得到的現實。例如:學校將要舉行運動會,需要購置一些體育器材,體育老師帶100元錢來到體育用品專賣店,籃球每個38元,排球每個27元,跳繩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請你幫體育老師估算一下:買這四樣體育器材大約要用多少錢?100元錢夠用嗎?這樣一來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參與生活實踐,認識數學問題

在數學生活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領悟數學教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道理。有些數學知識完全可以讓學生在生活空間中學習,在生活空間中感知。例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時,可讓學生到籃球場,量籃球場的長和寬,算出它的面積;讓學生量乒乓球檯算面積、量國旗算面積。又如在教學土地面積單位“公頃”時,可先讓學生到操場量教師先畫好的邊長爲10米的正方形,讓學生算出它的面積。然後告訴學生100個這麼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頃。再讓學生討論1公頃應該等於多少平方米?應該是怎樣的一個正方形?然後讓學生用測繩量出100米的邊長來,讓大家體會邊長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在同學生激烈的爭論聲中結束了這堂課。這樣的教學安排,把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參與到生活實踐中,又從生活中彌補了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

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數學知識來源於現實生活,運用於現實生活,使學生真正達到學用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學習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後,讓學生深入生活去觀察這種性質的實際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車的三角架等。利用平行四邊形的可變性做成了推拉門,電動門等”,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需要長期的培養。因此教學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

數學來源於生活實際,聯繫生活實際學數學,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喚起學生親近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生活同在的樂趣。由此可以說,現實生活既是學習數學的起點,又是數學學習的歸宿。數學教學內容應該是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具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的現實性、生活化、親近感的內容。數學教學應該爲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數學應用意識和初步的應用能力。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幾年的課改教學中,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敗的困惑,未來的教學之路還很長,我們會不斷地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在課改進程中充分發揮廣大教師的創造性,實現課程改革的新突破。我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3

執教進二十年,我深知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行爲習慣的重要性。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確立“以學生爲主體”,“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爲中心的教學思想,在遵循基本教育教學規律的前提下,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潛心做好備、教、改、導、輔教學五環節,密切關注新課改形勢下教學發展的新動向,工作中始終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得,力求在教學互動中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下面是我教學過程中所得的幾點感覺:

一、要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搞好課堂教學。

爲了上好課,我做了以下工作:在教學工作方面,優化教學方法,按常規做好課前、課中、課後的各項工作,認真鑽研教材,課堂教學真正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並結合學生實際,合理創設情境,誘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和創新慾望,使學生從情感、思維和行爲上主動參與學習;針對七年級新生在學業水平、認知能力上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摸索採取分層教學、課堂互動、設置不同評價體系第形式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入,讓他們逐步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學習的內動力。

二、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

學習習慣對學生的學習有着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保證學生知識水平的充分提高和學習能力的充分發展。學習困難的學生最主要的成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因此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會思考、會發現、會提問”的習慣,而課外又通過認真地檢查、批改作業,及時向學生反饋學習成果等形式潛移默化培養學生“會預習、會複習、會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是順應新形勢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我深感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理念已受到很大的衝擊,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和組織學生,如何在四十五分鐘外做好學生的心裏疏導,有時顯得比教學本身更重要。因此,我們只有不斷加強學習,不墨守成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注重教學積累和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師個人綜合素質,才能順應教學發展的需要。

今後,我將一如既往立足本職工作,恪盡職守、潛心育人,爲教育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微薄之力!充分利用各種培訓機會和資源,將別人的優秀做法和優秀理論應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一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4

何謂“高效課堂”?我認爲高效課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爲主體,以探索爲核心的課堂,是在寬鬆、民主、和諧競爭的氛圍中學生積極活躍,40分鐘內知識得到充分內化,能力得到充分提高的課堂。那麼,如何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呢?下面,我結合近年來響應學校打造高效課堂號召所做的工作,談談自己的做法與體會。

一、優化師生關係,營造和諧學習氛圍

我堅信,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心理上的關注,精神上的關愛,學習上的幫助,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經常與學生交流教與學的意見,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來努力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競爭的教學氛圍,以利於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利於不同觀點的相互碰撞和交流。這是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前提。

二、優化學生組合,合理劃分學生學習小組

1、科學分組。這學期開學,我把學生按好中差相結合,3人一小組,前後兩排6人一大組,每一小組中間一人,成績優秀的擔任組長,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簡單問題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不能確定的同一大組內解決,確實解決不了的再請教老師共同解決,課堂靈活安排大小組的活動。

2、加強小組管理。爲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至關重要的是對小組加強管理。合作學習開始前,教師要使學生明確合作學習任務,對操作程序說明,並對學生進行集體合作精神的教育。同時給予小組長一定的權力和責任,組織本組成員在課內外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隨時指導小組長的工作,培養小組長的管理能力,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有序的進行。

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教師有效幫助。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爲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到各個小組中,瞭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過程,並在必要時給予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好的加以表揚或獎勵。

2、及時性激勵與評價

爲了充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培養小組的團結協作意識,發揮小組的羣體作用,小組評價採取加分制,讓每個孩子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享受成功的快樂!這樣真正做到小組內幫優扶差,共同促進;小組間相互競爭,共同提高。

四、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將對學生終生受益,一羣有着良好學習習慣、會學、主動學習的學生,自然是高效課堂的最有力的保證。

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與教師平時的嚴格要求密不可分。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重培養學生以下習慣。

1、獨立思考的習慣。在組織合作學習之前,老師要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學生只有通過對問題的獨立思考,才能主動爲新知的構建提供心理與物質的準備,才能培養不盲從,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學生。

2、表達交流的習慣。教學中老師要創設情景,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讓他們在小組裏能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甚至於能與同學進行辯論。比如,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若一張紙的厚度爲0.1毫米,對摺27次後,它的厚度大約是多少?將這個高度與珠穆朗瑪峯的高度比較,哪個更高?”,各小組成員熱情高漲,有摺紙的,有測量的,有估算的,各抒己見!最後,將小組意見彙總,大部分無法想象一張紙對摺後的總高度會超過珠穆朗瑪峯,這時,老師拋磚引玉,順勢導入《有理數的乘方》這節新課。學生懷着極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積極投入新課,在自學、討論、練習的基礎上,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本節知識,最後自行解決上述問題,在組內、組間交流看法體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乘方的興趣,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善於傾聽的習慣。教學中,讓學生說,許多教師能做到,但讓學生學會傾聽可能大多會忽略。學會傾聽,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同時可在聽的過程中,明晰他人與自己思維的異同,領會別人發言的中心思想,進而提高自己。學會傾聽、善於傾聽的方法與習慣,是達成小組合作學習目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4、動手實踐的習慣。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學中要把做的過程讓給學生,屬於學生的教師絕不佔有,能讓學生實踐的教師絕不代替,讓學生養成敢於動手、善於動手的習慣。如《多姿多彩的圖形》章節,一定要充分發揮小組的合作效用,在做中觀察,在觀察中發現,在發現中思考,在思考中總結規律,從而把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五、選擇合適的學習形式

1、討論自學。對於適合學生自學的內容,上課一開始就佈置給各小組,並將學習目標告訴他們,然後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開展學習活動,而且根據小組合作的不同情況,可選擇不同的形式進行,如中心發言式、指定發言式、兩兩組合式、接力循環式、自由發言式、分工合作式。在學生自學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視指導,必要時進行講解,隨時對自學進展好的小組給予表揚,給進展較慢的小組予以鼓勵。確保真正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形成集體的智慧。

2、測試競賽。當學完某個單元后,由各小組自己進行相互檢測。各小組成員按知識點共命一份測試題,抄寫幾份,上課時組與組之間互換試題,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然後交對方批改。老師根據每組試題的質量、互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出示課前準備的競賽,評出名次,最後按名次給出該小組課堂活動成績。

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充分發揮聲像直觀、省時間大容量的特點,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對幾何立體圖形的理解教學,我們選擇3DS三維動畫製作,演示中把任何幾何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能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這樣,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大大加快學生的理解速度。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使他們自願地去學習數學,從而提高了國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在近幾年中,我在構建高效課堂”的工作中,雖然做了一定的探索,但認識難免粗淺,感覺自己做的還不夠好。可是,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加強自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把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總結,不斷改進,爭取在構建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工作中,做得更加出色。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5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學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高效課堂可以歸納爲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

“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通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前,應當認真閱讀教材、教師用書,對所教授內容的三維目標、教材編寫特點等要了然於胸,並結合學生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目標。所擬定的教學目標要具體、可操作,如果目標過高或過低,都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而應當處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爲“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爲教學、爲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高效課堂重視課中教學行爲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爲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爲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爲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爲的有效性呢?我認爲:

(1)教師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纔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爲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聯繫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6

一、切實加強預習環節的教學

以前我們在教學中也曾要求學生進行預習,甚至在新教材中也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但是一方面,我們對預習這一環節重視不夠,只有要求沒有落實,或流於形式,甚至根本就沒有用到這一環節。另一方面是我們也沒有充分利用這一環節的應有價值,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我們在佈置預習任務時不明確,沒有分解學習任務,沒有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沒有對學生的預習能力進行專門的培養。學習高效課堂必須高度重視預習環節,要加強對預習環節的具體要求、效果檢測等方面的落實,保證預習的效果。

二、狠抓展示的精彩

每位學生都有強烈的表現慾望,每位學生在展示學習成果的過程都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信心,都會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都會有新的收穫,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教室四周的黑板,要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從而讓學生在展示中提高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提高合作交流能力,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展示自己生成的東西,同學之間進行思維的碰撞,產生激情的火花,小組之間、個人之間形成知識的對抗。加強展示的精彩和課堂的生氣。

三、加強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

課前檢測和當堂反饋是檢測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那麼,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這既能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又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預習,去拓展知識面,去自主探索……。

四、引導學生加強對知識結構體系的整理與提煉

整理、加工、提煉知識結構既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與策略,又是鞏固提高學習效果的必然環節。在過去的教學中,很容易忽視這一點,結果學生學習的都一些零亂的知識點。這樣的學習結果很不利於學生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於學生認識學習內容的實質與核心,不利於學生對知識之間進行聯繫,不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因此,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必須樹立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理由,歸納,概括、提煉的意識,要給學生總結概括的時間與空間,要不斷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從而讓總結成爲學生每一節課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有價值、最有效的一個環節。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7

經過近一年來高效課堂的實施,我深感在教學的理念上、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角色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師生的評價體系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

下面我就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衝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課堂教學模式應簡單實用

教學中都是採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老師引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然後再做全班展示彙報。做彙報的學生要講出思路、講出方法、講步驟„„,彙報展示之後,臺下的學生如果誰有疑問,誰就可以隨時站起來進行質疑,主講學生能釋疑的就進行講解。而老師則適時作出補充。這樣的課很有效率,師講得很少,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時間還給了學生,把教師的“一言堂”變成了“羣言堂”,達到了“低耗時高效率”的教學目的,老師教得不累、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並且效果相當好。同時也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

(二)其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的方式。

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着手。新的課堂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爲主動地去學。

(三)、 在課堂教學上突出了精講巧練,做到堂上批改輔導和 及時的反饋。

由於人數較多,新學生的數學層次參差,有針對性的輔導還不完善。另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體現在小組討論、新知識的舉例交流等合作學習,七年級的學生學習方法比較單一,可加強學法的指導。

(四)、改變單純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評價 手段,逐步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與形式: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我所教班的學生生性好動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較差,容易形成雙差生,爲此,我在反覆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表揚與激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如鄭亞來同學平時不太安份,但數學測評做得比較多,我及時班中表揚了他,使其感到不小的驚喜,並在之後的學習更加積極。有好幾個學生基礎較差,接受能力較弱,我反覆強調會與不會只是遲與早的問題,只要你肯學。同時,我加強課外的輔導,想辦法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只有在教學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事實證明,小組互助學習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不僅有助於學生的交流,而且對於差生的轉化,尖子生的培養都是一種有利的形式。通過發揮小組優勢,我校的各學科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8

一、問題的提出

課堂練習是教師瞭解學生學習狀況,檢查自己教學效果及時調控教學的有效手段。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展等重要作用,對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來說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應對校園的實際,學生學習的科目多,開展的各項活動多,在校,數學老師根本找不到額外的時間,也根本“抓不着”學生。怎樣解決提高質量又沒有足夠的練習時間這一矛盾問題呢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讓課堂練習(包括複習練習、對新知的針對性練習、鞏固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等。)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優化課堂練習,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當前國小數學課堂練習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盲目的多練。

2.側重書面練習。

3.侷限於封閉性的練習。

4.多是“一刀切”的練習,

5.側重技能訓練,忽視思維潛力的培養。

有效練習的問題基於從形式到資料缺乏整體思考而產生的低效或無效練習的現狀提出的。我們提出此課題,擬探索課堂有效練習的設計的策略、練習的結構與層次性、練習的形式、練習的教育價值及教師在練習中的地位等問題。讓學生在數學練習中既要掌握知識又要發展思維潛力,更要讓對數學學習產生用心的良好情感,從而實現數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二、研究的好處

課堂練習是國小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從而促進有效的反思同時教師能夠獲得反饋信息,及時進行糾錯和指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的成效與練習因素有很大的關聯:練習能夠出質量,但練習也有可能加重負擔。長期以來,國小數學教學提倡“精講多練”、“以練代講”,所以在練習中存在着多、繁、雜的現象,而在我們教師的觀念中又有“不加強練習,不進行重複的練習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認識,以致於我們很少反思哪些練習對學生的學習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甚至是有負面影響的。

三、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有效教學理論認爲,教學就其本體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潛能、促使人身心發展的一種有效的實踐活動。它強調效果,認爲沒有效果的教學是沒有價值的教學,甚至是有害的教學。有效教學的理念主要體此刻以下三個

1.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標準。

2.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用心性和自覺性是有效教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3.帶給和創設適宜的教學條件,促使學生構成有效的學習是有效教學的實質和核心。

(二)建構主義認知理論

建構主義認知理論認爲,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務必要經過自己親身探索、體驗、認知,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知,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才能完全轉化爲自己的知識,並構成技能。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務必要創設靈活多樣、富有激情的課堂練習,誘發學生自己主動進行練習、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巧妙地啓發學生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自己去建構對知識的認識,建構知識的框架和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創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力。

(三)有好處學習理論

有好處學習理論認爲,學習的過程即新舊知識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過程。有好處學習是一種以思維爲核心的理解性的學習,其特點是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與心、認知與情感、邏輯與直覺等都和諧統一齊來,其結果既是認識和潛力的發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善。同時有好處學習的結果能得到自我確認,所以有效的學習就應是有好處的學習,而機械的學習雖然在必須程度上也能到達掌握知識的目的,但學習的結果常常不得不受到來自外部因素的強化,所以我們認爲這是一種低效的學習。

四、課題的實施原則

1.針對性和層次性原則

課堂練習設計就應從教學資料和學生兩方面的實際出發。首先,就是務必根據教學資料和提出的教學目標,準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其次,練習的設計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順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經過刻苦學習之後獲得成功的快樂的、愉快的體驗,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用心主動。

2.多樣性和趣味性原則

課堂練習的設計追求題型的多樣化和練習方式的多樣化,能夠使學生學得主動、學得靈活。題型能夠有口算練習、應用練習、操作練習等,在練習時既能夠讓學生羣衆練習,還能夠有獨立練習,當然也能夠是小組合作練習,既能減輕學生練習的心理負擔,又能擴大學生的參與面,使學生興趣盎然,提高練習的效率。

3.拓展性和開放性原則

拓展性習題,思考容量大,使學生務必“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這樣,學有餘力的學生就會在解題過程中出現強烈的表現慾望,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條件不完備、問題不完備、答案不、解題方法不統一的練習,具有發散性、探究性、發展性和創新性的特點。有利於促進學生用心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調動起學生內部的智力活動,能從不同方向去尋求解題策略。透過練習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維越來越靈活,應變潛力越來越強,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勢所禁錮、所束縛。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9

通過一些學習,我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了思索,在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高效課堂重視課前的備課

(1)認真確定課堂教學目標。新《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標準》,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首先,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打籃球一樣,籃筐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投不進,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籃筐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灌進籃筐,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

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這三個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制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80%以上的學生掌握80%以上的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爲他們制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

(2)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備課“備”什麼?教師備課的重要指導思想不是備教師怎樣“教”,而是備學生怎樣“學”。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狀態,精心設計學生學習的過程。要充分預設學生對哪部分內容學習困難大,應該如何實施,對哪部分內容學生容易產生分歧或獨特見解,如何應對等。

(3)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教師們都認識到應該“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變“死教”教材爲“活用”教材,使課堂教學生動而有效。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教師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應當在認真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能根據學情和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改進和補充,使之更好地爲教學、爲學生服務。其次是教師要勇於創新,大膽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再創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學生的實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高效課堂重視課中教學行爲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行爲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互動的過程。課改思想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學生的這些學習方式都是在教師組織、指導等“教”的行爲下發生的。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重在提高教師“教”的行爲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具體行爲都應當精心地思考、精巧地設計。如何提高教師高效課堂教學行爲的有效性呢?我認爲:

(1)教師要着力打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要放下傳統觀念中“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俯下身子”與學生交流。只有在和諧、平等、其樂融融的師生關係中,纔有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教者神采飛揚,學者興致高漲。這就需要教師樹立以發展學生爲本的觀點,堅持教學爲學生服務的思想。教師更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即自己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參與者。此外,教師還要時刻銘記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知識的容器,他們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積極地建構知識。

(2)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儘可能地聯繫學生的實際,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教師要善於瞭解學生的學情,結合教學內容,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

(3)高效課堂來自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設置。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

三、高效課堂重視課後的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四、高效課堂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1、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不止是把書本看看,還要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是什麼?爲什麼?這樣行嗎?跟以前的知識有什麼聯繫?等等。這樣,聽課就有的放矢,會抓重點,攻難點,課堂自然就有效了。

2、課堂學習的習慣

上課要做到“聲聲入耳,字字入目,動手動腦、用心學習”。要端坐在凳子上,起立時要站直;聽課時目視老師,重點內容課本上有的要勾畫,沒有的要記在課本的空白處或筆記本上;老師板書是要目視黑板;老師提問題時積極思考,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不明白的問題要及時問老師;回答課本上的問題時將書捧在胸前,聲音要洪亮;書寫時執筆要正確,要認真,書寫解答過程要規範,寫在規定的位置,不屑錯字、別字,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討論問題時要主動參與,積極發言。要集中精力僅僅圍繞老師的講課思路用心學習。

3、課後鞏固習慣

堅持先複習後做題,複習時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吧所學知識認真複習一遍,該記憶的記住了,該理解的理解了,然後再做作業,假如每次作業都能夠做到先複習,然後像對待考試一樣對待作業的話,那就等於一天幾次考試,就不會出現平時作業100分,正式考試不及格的情況了。

改革教師的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追求課堂的優質高效是基礎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入推進課程改革,不斷加快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10

教師在國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真正實現高效課堂以下是我就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的一些心得。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創設富有興趣的故事情景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情趣,點燃探索的慾望,自然而然就會促使學生帶着問題樂意、自覺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講授“軸對稱”時,我是這樣導入的,首先提出幾何引言中的問題四:“要在河邊修建水泵站,分別向張村、李莊送水,水泵站修在什麼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同學們對這一早已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都積極思考,互相商討並嘗試解決。在此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將這一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從而順利地引入了新課。通過這樣引入,使學生對數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又如,在講相似三角形一章前,老師可這樣問:“你能夠用一杆直尺,不爬樹測樹高嗎?不過河測河寬嗎?只要我們認真學好相似三角形這一章,就能輕而易舉地做到。”這樣,容易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他們的求知慾,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

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教師要改變以例題、講解、示範爲主的教學方式,以開放、寬容的態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導學生投入到充滿着探索性和挑戰性的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自主探究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證。

例如在進行《幾何》中垂徑定理的教學時,我是這樣進行的:

1、讓學生動手。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白紙,要求學生自己畫一個圓,然後任畫一條直徑,再作這條直徑的垂線。並把畫好以後的圖形剪下來,再把圖形沿着所畫的直徑對摺。

2、思考討論:①、圓是一個什麼圖形?有幾條對稱軸?②、從對摺後的圖形中你發現有相等的線段和弧嗎?並把你發現的結果寫下來。③、畫圖時,知道什麼條件?你得出的結論又是什麼?

3、檢查學生動手討論的結果。(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結果回答問題)

4、讓學生總結出垂徑定理的內容。教師再作簡要的補充強調。通過學生的動手實踐,認真討論,大家學習積極性很高,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很容易的掌握了垂徑定理。這樣,通過自學讓學生感知教學內容,逐步掌握閱讀數學課本的方法和技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三、精心設計課堂練習,強化教學效率。

練習是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而且對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起着重要作用。鞏固練習要遵循以下幾點:(1)練習要有目的性,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2)練習要及時,使學生對當堂所獲得信息反覆循環,實現記憶層次的轉化(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3)練習要有層次性。它有兩個含義:一是教師要根據教材本身的邏輯性,以及學生的認知的有序性選擇練習題,做到由易到難、以簡馭繁,既有坡度又有跨度;二是教師對練習題的設計要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即要使中下生“吃得消”,又要使優秀生“吃得飽”(4)練習要多樣化,爲鞏固概念,選編基礎變式題;爲糾正差錯選編判斷、選擇題;爲拓寬思路,選編多變、多解題等等。同時,練習時教師應習中要有反饋,教師要根據當堂練習的反饋及時給與激勵性的評價,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予以糾正。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11

我們學校數學組的教師在學校領導的帶領下前往高平參加了國中數學高效課堂交流會,深感受益匪淺,得到了很大的啓示和感悟。

1、對有效教學的理念以及如何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數學課要留下思維,留下數學意識,留下思想,留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實現有效地教學效果,必須要進行有效的教學設計。專家葉旭山給我們詳細講解了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結構,包括:問題情境的設計;建構活動的設計;數學化認識的設計;基礎性訓練的設計;拓展延伸的設計五個方面。只有這樣的教學設計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2、對情境的選擇以及情境的作用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教師必須高度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設計的問題要能引起更多學生的興趣,引起更多學生的深入思考。三位專家的示範課對問題情境的設計由淺入深,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探究,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我學習和借鑑。

3、要培養學生善於傾聽、敢於發言的習慣。在課堂學習中,教師不但自己要耐心地聽學生的發言,而且還應善於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因爲聽與說是緊密相關的,學會集中精力、靜靜地聽別人講話,與人,是尊重別人、也是向他人學習的表現;與己,是積極開展思維活動的過程,是在他人意見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和提高的需要。有的學生上課不愛發言,會也不舉手。只有培養學生敢於發言的習慣和能力,才能創造自主高效的學習氛圍。

3、樹立信心,多給予鼓勵,讓學生有成功感。因爲我們的學情,多數學生數學基礎較差,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各自的長處,儘可能的給與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在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時候,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專家符永平在示範課中多次誇獎學生,說:“你們真厲害,編書的老師也是這樣想的!”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會越來越自信。

4、培養學習興趣。學習興趣作爲一種動機成分對自主學習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學習興趣越濃厚,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就越強。

5、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並且建立適合的評價機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就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是實現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可將所有學習數學的活動都看成是能開展學法指導的資源。而適合的評價機制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要有評價。

教學成功的真正祕訣是構建自主高效的課堂教學,而採用能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心境中學習數學的方法是保證成功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不斷地探索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努力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關注學生的發展,更注重自身的發展,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12

一、大膽質疑

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起于思”,思考是數學學習方法的核心。而獨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現在懷疑的精神上,質疑是對習以爲常的看似沒有問題的地方產生疑問。國中學生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爲了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師要有意識的以問題爲起點,以思維訓練爲核心來組織教學,把精力放在創設問題情景、設計啓發性問題上,讓學生在教師的啓發下尋找疑點,敢於質疑。爲此,教師要盡力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性的課堂氣氛。南宋教育家陸九淵告誡說:“學貴質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疑是學習的需要,學生有了學習的內在需要,學習起來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學生的內在需要一方面表現爲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會越學越想學越愛學。另一方面表現爲學習責任,學習責任應由教師身上轉移到學生身上。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幫助他們探索未知,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合作交流意識,使學習過程成爲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自主學習

長期以來,教學設計都是以教師的如何“教”如入手,而忽略了學生的如何“學”,新時代要求學生不僅僅是“學會數學”,更重要的是“會學數學”。因此,作爲教師要把教學的中心轉移到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去,自己去領悟、發現、探求、歸納和創新。從認識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理解、掌握數學知識不是取決於教師的反覆講解,而是取決於學生思維的展開程度和學生自主求知的活動質量。數學知識必須經過學生的認識、加工、思維、消化,通過自身的“再創造”活動,才能被學生所接受,並納入其知識結構中。學生自主求知活動應是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 課堂上要樹立以學生自主發展爲目的的教育觀,提倡學習自主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獲取知識。教師要儘量爲學生提供動手、動腦、施展才華的舞臺,讓學生成爲自主探索問題的人。

三、參與活動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數學活動。數學新課標指出: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瞭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從而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數學課的教學應將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操作實踐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素質,例如:八年級數學《平行四邊形的判定》一章中“摺紙中的平行四邊形”我要求學生親手試一試,感受平行四邊形的豐富性;在《中心對稱》一章中,讓學生蒐集或製作儘可能多的中心對稱圖形,以感受中心對稱圖形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推理能力的發展,對圖形美的感受都逐漸得到了體現。

四、展開聯想

聯想是指由於一個事物而想起與它相關的事物。聯想可分爲相似聯想、接近聯想和類比聯想。聯想學習能力是一種創新學習能力,如果運用得當,可以達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目的。爲培養學生的聯想學習能力,教師在講解一道典型例題後,可以選幾道與之類似的題目供學生訓練,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溫故知新。聯想學習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對於數學學習十分有效。

五、互動創新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置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爲在教師指導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總之,對學生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要力求做到轉變思想與傳授方法相結合,課上與課下相結合,學法與教法相結合,教師指導與學生探求相結合,統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建立縱橫交錯的學法指導網絡,促進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國中數學高效課堂心得體會 篇13

教學是否有效,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課堂這個衝鋒陷陣的主陣地,它不只是看你備課、上課的認真程度,更關注一個教師對課堂結構的把握,節奏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以及對學生學習方法等等多方面的考慮。以下是我的一點體會:

(一)課堂教學模式應簡單實用

教學中都是採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老師引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然後再做全班展示彙報。做彙報的學生要講出思路、講出方法、講步驟……,彙報展示之後,臺下的學生如果誰有疑問,誰就可以隨時站起來進行質疑,主講學生能釋疑的就進行講解。而老師則適時作出補充。這樣的課很有效率,師講得很少,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時間還給了學生,把教師的“一言堂”變成了“羣言堂”,達到了“低耗時高效率”的教學目的,老師教得不累、教得輕鬆,學生學得快樂、學得紮實,並且效果相當好。同時也體現了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思想。

(二)其次教師要轉變教育教學的方式。

要注重學生實際,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出發,從學生的學習愛好、生活樂趣着手。新的課堂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爲主動地去學。

(三)在課堂教學上突出了精講巧練,做到堂上批改輔導和及時的反饋。

由於學生的數學層次參差不齊,有針對性的輔導比較完善。另外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還可以提高,體現在小組討論、新知識的舉例交流等合作學習,可加強學法的指導。

(四)改變單純以成績高低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評價手段,逐步實施多樣化的評價手段與形式: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又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形成與發展;既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又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我所教班的學生生性好動任性,自制的能力比較差,容易形成雙差生,爲此,我在反覆教育的基礎上,注意發掘他們的閃光點,並給予及時的表揚與激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我加強課外的輔導,想辦法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經過近幾年來的新課程與新課標的實施,我深感在教學的理念上、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角色上、教學的方式方法上、師生的評價體系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轉變,這都給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只有在教學的實施中,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事實證明,小組互助學習在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能力的同時,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不僅有助於學生的交流,而且對於差生的轉化,尖子生的培養都是一種有利的形式。通過發揮小組優勢,我校的各學科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