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精選1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7W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

袁隆平,一位在世界上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一位農民朋友眼中的“當代神農”,“米菩薩”,離我們的生活如此遙遠又如此接近。12月2日,學校組織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電影《袁隆平》,讓我對“雜交水稻之父”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在平凡中見到了偉大。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精選14篇)

這部影片主要講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充滿坎坷的研究道路上奮力跋涉,把綠色的夢想書寫在大地之上,在佈滿荊棘的實驗叢中躑躅前行,嘔心瀝血。歷經無數次的挫折與失敗,爲生命中彌足珍貴的雜交水稻事業無怨無悔,傾其一生;經歷數十載的不懈探索和艱難實踐,袁隆平終於成功了!他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給人類帶來了福音。影片通過再現袁隆平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進行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並取得成功的風雨歷程。表現了袁隆平心憂天下、造福人民的宏大抱負、自強不息、勇攀高峯的創新精神,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和淡泊名利、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

有句俗話說:“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袁隆平取得這些成果不是靠運氣,而是經過一次次的實驗,一次次的探索,才使他得到回報。我想,他成功的“祕訣”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正是有了這些,袁隆平才一次又一次地攀登高峯。而古今中外,哪一位成功者手中的鮮花,不是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呢?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爲人類的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李時珍經過長期艱苦的實地調查,編寫成了《本草綱目》。

我們也要在人生的起跑線,經過“加速”到“衝刺”中展示,只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就一定能發揮美麗人生!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2

袁隆平把畢生精力用在了雜交水稻的培育創新上,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而且“爲推進糧食安全、消除貧困、造福民生做出了傑出貢獻”。袁隆平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身上所釋放的精神卻令人感動。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從小就立志做一名農業科學家,1953年,23歲的他從西南農學院畢業之後,紮根基層,幾十年來一直從事農業科研工作,爲了解決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他嘔心瀝血,把科研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把科研成果寫在人民羣衆飯碗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我們哀悼和紀念袁隆平,就是要學習他立志爲國爲民的追夢情懷。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裏,他依然牽掛着一方稻田,心心念唸的依然是自己畢生追求的夢想。作爲年輕一代,我們要像袁隆平那樣,敢於播散夢想的種子,並讓夢想生根發芽,抽穗結果。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深深紮根於廣袤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陽光與水分,奮力向上生長,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開出最絢麗的稻花,也要結出金燦燦的稻穀。袁隆平的一生是奮鬥創新的一生。作爲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作爲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地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袁隆平不僅敢於衝破傳統學術觀點的束縛,而且始終淡迫名利,始終奮鬥。面對鮮花與掌聲,他始終牢記自己的“種子夢”。耄耋之年,依然奮鬥不息。“外面天晴還是下雨?”“今天多少度?”入院之後,袁隆平還牽掛着第三季雜交稻。敢於有夢,奮鬥築夢,青春追夢。“90”後的袁隆平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裏,依然穿行在稻田之中。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創新精神,必將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砥礪前行。“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向袁老致敬!禾下乘涼,吾輩接棒!”。

“袁爺爺,一路走好,一路走好!”當靈車緩緩駛出醫院時,在聞訊前來送行的市民悲慟高呼中,在車輛的嗚咽鳴笛中,在每個人的淚水中,在湖南長沙,在全國各地,在國內外,大家都在不約而同地表達一種哀思與緬懷。爲啥袁隆平的離去會觸動億萬人心,關鍵就在於他始終心懷人民,心繫人民的溫飽。面對上世紀60年代的糧食短缺,作爲學農的袁隆平看在眼裏,痛在心裏,提高糧食產量作爲了他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理想要高雅一點,要向前看,不要專門向錢看。賺錢可以,但要賺對社會、對老百姓有益的錢。”心裏裝着人民、裝着社會,人民才把他高高舉在頭上。“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袁隆平始終腳踩大地,專務於偉大事業,才贏得了人民的熱愛與擁戴。

世間從此再無袁隆平,但在遙遠的太空,有一顆星星更加閃亮,那就是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星”。我們在表達哀思的同時,賡續他獻身祖國和人民事業的偉大精神,纔是對他的紀念與追思。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3

今天我們上了這個學期的第一節電影課,這節電影課看的電影是:《袁隆平》講的是:1958年,大躍進的浪潮席捲全國,如火如荼。安江農校的青年教師袁隆平尊重科學,潛心研究生物遺傳學。他獨特、富有哲理的科學理論和實踐經驗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可袁隆平不入潮流的所作所爲,卻受到了一些人的非議,女友害怕因此受到牽連,痛苦地選擇了分手。在學校的試驗田裏,袁隆平和學生董婕發現了一株結有230粒的“鶴立雞羣”高產稻穗,他興奮異常,如獲至寶,天天像忠誠的衛士悉心地呵護着它。次年,袁隆平把它們當成種子培育,期待着豐收的果實。

可事與願違,這230粒種子結出的稻穗,高的高矮的矮,參差不齊。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自然災害造成的大饑荒,使袁隆平的心靈受到強烈地震撼,他清楚地意識到:國以人爲本,民以食爲天,是人類的生存法則。袁隆平暗自立下誓言:一定要研究出高產的雜交稻,讓天下受苦百姓都能吃飽飯,讓人類遠離飢餓!依據對生物遺傳學的深入研究,同時,仔細觀察和反覆推敲,論證了先前“鶴立雞羣”的稻株就是“天然雜交稻”!從此,袁隆平雜交水稻高產夢啓程了……縣委書記成洪濤是個惜才愛才的領導,當他得知袁隆平要進行雜交水稻研究,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鼓勵,並責成學校爲其配備了兩名助手。學生董婕一直在默默地關心老師的事業,臨行前的畢業晚會上,她送給袁隆平一個放大鏡,看着這份特殊的禮物,袁隆平若有所思……有情人終成眷屬,已經三十四歲的袁隆平和學生董婕走到了一起。

在妻子和兩名助手的幫助下,他們頭頂烈日,汗流浹背,終於在茫茫的稻海里找到了敗育型雄性不育株。隨後,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育性》論文發表在《科學通報》雜誌上。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紅衛兵把袁隆平精心培育的不育株砸了個稀巴爛,並準備批鬥他。烏雲遮不住太陽的光芒,袁隆平的論文受到了國家有關領導的關注,並以國家科委的名義發函,責成各級領導給予支持和重視。雜交水稻研究得以繼續,免遭厄運,袁隆平還當上了“抓革命促生產”的技術參謀。然而,總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忌妒在心,趁着傾盆大雨之機,將袁隆平精心培育的良種毀了個一乾二淨,袁隆平悲痛欲絕仰天長呼“這也是生命啊!”爲了加快三系配套(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育種步伐,袁隆平告別妻子和孩子,帶着兩個助手遠赴海南,追逐夢想。

歷經多次失敗,袁隆平意識到應該在“遠緣雜交”上尋找突破。在海南人民的配合下,他們兵分幾路尋找野生稻。成洪濤到農業廳主持工作,首先就想到了袁隆平。時任農業廳辦公室主任的崔燦馬上和董婕赴海南找到了袁隆平,崔燦企圖說服袁隆平回湖南,被一口拒絕,因爲他不想錯過野生稻一年一度的抽穗揚花期。董婕把父親病逝的消息告訴他,袁隆平悲痛萬分,在稻田邊跪拜遠逝的父親。成洪濤帶着專家遠赴海南,目的是爲了求證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和進展情況。水稻專家的冷嘲熱諷,不但沒有削弱袁隆平的銳氣,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袁隆平充滿激情地說道:“就算撤消項目,停撥科研經費,我也決不放棄!”成洪濤從袁隆平的眼神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野生稻和栽培稻的雜交成功,預示着“三系”配套的最後一道難關已攻破。全國十八個科研單位幾萬制種大軍彙集海南,協作攻關,大面積育種,在全國推廣。袁隆平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中國繼四大發明以後的第五大發明,他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傑出貢獻!公元1999年,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北京天文臺發現的小行星,被命名爲“袁隆平星”。現實中的袁隆平仍在追逐夢想,探索着超級雜交水稻的新領域……

我看了之後就想,只要不放棄就沒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事,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就像袁隆平一樣,到了海南去繼續研究,成洪濤帶來了兩個專家,兩個都說這是研究不出來的,有很多外國科學家都放棄了,袁隆平不同意他們的意見,覺得只要堅持就能成功,到了最後就成功了。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4

全片的節奏比較高低起伏,沒有像開過山車那麼刺激,但也有像坐大擺錘那樣的緊張。影片開頭的描述平淡細碎,更像是在爲後續的激烈、刺激做伏筆。空中激烈的緊張刺激感表現出來了,而機組人員的專業性也有比較合理的體現。在劇情的高潮階段,我身邊傳來了哭泣聲,掩面而泣的那種。也許是因爲緊張,也許是因爲這種信任、萬衆一心的精神而感動。整體來說,影片的情懷比較濃烈,思想高度大於故事性,可以把影片看做一個有記錄意義的災難片。

演員演戲演成什麼樣,會比較好?我覺得就是這個角色,讓人相信!相信演員演的這個人真的是這樣子的。《中國機長》這部劇裏面,很多演員讓我有了相信感。張涵予遇到危機沒有恐慌,依然用最大努力去保持平衡,這個時候他如果恐慌反而齣戲,因爲一個人要保全機人的命。袁泉的眼睛裏堅定,她身着制服,去調解無理取鬧的乘客時的態度,你能相信她就是那個空姐組長,在遇到飛機故障時她的堅定眼神、用力的手指讓你感受真正訓練有素空姐的素養。還有李現,他的聲音溫暖有力,遇到事的時候不慌張,危機解除的小表情鬆了一口氣,都符合他這個角色本身的面貌。我覺得這部電影中大部分的演員都演繹得平實又自然,與角色貼合,讓你能相信角色,相信這個電影本身。

電影在敘事上,如果能在支線的處理上更明晰一些更好了。比如杜江去撩的美女,比如愛好者追蹤這起事件上,表達不是特別清晰。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5

隨着小藝一路看過森林,戈壁,樂山大佛直到珠穆朗瑪峯之後,有一點唏噓的感動。似乎在長大之後都沒有擁有過這樣純粹的快樂,而那些念着想要走遍全世界的夢想,漸漸的褪了色。也曾高喊着希望有天帶着夥伴一起遠走高飛,可隨着歲月的流逝,每個豪言壯語都化成了泡影一樣的空談。

《雪人奇緣》並不是一部主打成人向的電影,因爲主打合家歡的本質,稍有些孩子氣的幼稚元素在。

可他仍然讓我有些喟然嘆息,大概是因爲不管何時我都會爲一往無前的少年意氣動容。

很久,沒有這樣勇敢的冒險一次了。

東方夢工廠《功夫熊貓3》之後再次攜手美國夢工場,旨在爲中美兩國的孩子締造一個完美純臻的童話故事,講述頗有孤獨感的中國少女小藝,加入了一些新鮮的元素和奇妙的想象力。

小藝因父親的去世一直對家人耿耿於懷難以融入,直到遇見了來自珠穆朗瑪峯走失的雪人“大毛”。在和其他的朋友一路護送大毛,穿越祖國3000公里的過程中,小藝經歷了許多艱辛和考驗。最終幾個人一起打敗邪惡勢力,讓大毛和親人團聚,也在其中收穫了自己的成長,以及明白瞭如何去珍惜和愛自己的親人。

雪人大毛的設定本身就是擁有“萌力+魔力”——作爲自己,他只是一個吃到好吃的會開心,有夥伴會快樂,看到壞人會害怕的小盆友,可在外人眼裏,他卻擁有操控自然的強大魔力。

大毛需要被保護但也無所不能,和《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馴龍高手》中的無牙仔一樣,他是每個童話故事裏小孩子都最想要的夥伴。

不管是小藝,還是鵬鵬,阿俊,他們都在一路的旅程冒險中完成了自我蛻變。

小藝不再糾結逃避,可以主動接受母親和奶奶的愛;自戀的阿俊終於明白帥氣不在於整潔的衣服和髮型,而是男人的肩膀和擔當;鵬鵬也從一個嬌氣的小男孩成爲更勇敢的小男子漢。

每個人都在路上發揮了自己的天賦,無論是拉小提琴,打籃球還是巧妙的利用現代科技,彼此都是無可替代的。

《雪人奇緣》肯定了每個孩子存在的價值,併爲每一次的優秀表現給予肯定和加冕勳章,這是很溫柔的視角,也站在孩子的身份理解他們的選擇和執着,倒是真的值得每一個家長來看看。

一瞬間讓我回到童年的片段是站在樂山大佛下面忘情拉着小提琴的小藝,背後山花爛漫盈盈盛開,是爲她迎風而舞,也是贊她善良天真。大自然的山川風物在美輪美奐的畫面之下被勾勒的栩栩如生,雨打下來,佛祖似乎也在流淚慨嘆。

你很容易被旺盛想象力的美而震撼,唯有童年的簡單赤誠,纔有極致的無畏絢爛。

不僅是這一幕,有很多畫面《雪人奇緣》都做的都相當精緻。

他並沒有因爲這是一部童話故事所以製作敷衍,反而是投入了很多的誠心和熱血用力的爲孩子們造一個冒險的夢。在夢裏,可以肆意的玩耍和遊蕩——

有滿樹螢火的璀璨星光:

有如籃球一樣大的藍莓樹林:

有飛越雪山的頂級豪華體驗:

有如同滑翔過山車的廣袤草原:

惡勢力再強也是終將被正義戰勝和打敗的,只要你不放棄,哪怕是靠着雙腿,也可以跨越3000公里,到達世界的最高巔峯。

在觀影過程中,你尚可偷偷逃避現實的無奈和困境,在這個關於雪人的夢裏,你就是當之無愧的super hero。

相較於原音英語來說,國配選擇張子楓和陳飛宇還是蠻驚喜的,00後的兩位演員雖尚稚拙青澀,但最恰切莫過於少年少女氣。

小藝和俊俊在兩人的演繹下有了別樣的生動,倔強堅韌的小妹妹和傲嬌聰敏的大哥哥,一個孤僻到沒有朋友,一個擁有朋友圈無數點贊,可歸根到底,不論是寂靜還是熱鬧,兩個靈魂的貼近纔是友情陪伴的真諦。

我也想變成孩子,擁有一場奇幻冒險,我也想懷抱着自己的祕密,擁有做主宰世界的勇氣。《雪人奇緣》的最後,孩子們收到了一封來自遠方的信和鼓勵,下一次的征程也許不遠,雪人的家鄉也可以再相遇。

童年不再,可童年時光永遠值得收藏珍惜。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6

爲區別於一般的美式動作類型影片,天使們除了借用一些現場道具外,基本都是徒手打鬥,只有反面角色纔會大量使用槍支、炮火,充分展示出人體的柔美與動感。從整體效果來看,相比單打獨鬥,影片中三人的合作動作設計得更爲精彩。如三人初次與“竹竿怪人”交手的一幕堪稱經典:伴隨着不斷加快的音樂節奏,天使們迅速在奔跑中脫去宴會裝扮,改以利落的緊身衣亮相,展開巷戰追逐,直到一鐵門攔住了去路,敵人用手槍連連射擊,天使們靈巧地飛身躍開,這時子彈已經用完,於是雙方徒手開打。身手不凡的“竹竿怪人”側身從鎖着的鐵門縫隙中穿越而過,而天使們立即搭起“手橋”,讓娜塔麗先就勢跳過鐵門,娜塔麗就勢拉住屋頂的一條紅色絲帶踢了過去,將敵人攔截下來,此時亞歷克絲與迪蘭已像靈巧的動物一樣翻過鐵門,“竹竿怪人”手持一把細長柺杖擺開架勢,天使們也立刻一字排開,娜塔麗在中間前傾,亞歷克絲和迪蘭在兩側單腿擡高準備迎戰。“竹竿怪人”口中不時發出奇異的怪叫聲(似乎是在向李小龍“致敬”),手中的柺杖也突然被抽出,變成鋒利無比的長劍猛烈襲來,但無論他如何兇狠,天使們都毫不示弱。她們輪番展開進攻,娜塔麗突然彎下腰的同時,迪蘭就勢躍起痛擊對手下巴,接着迪蘭又捧起亞歷克絲快速旋轉,將她也變成人體武器連續擊打對手,此時娜塔麗騰空三級跳再次飛腳將對手踢倒在地……銀幕上展示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幾乎是在某個固定時空中瞬間完成的,這類動作設計已將原本並不稀奇的徒手較量昇華爲出乎意料的雜技表演,難怪會令觀衆目不暇接。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7

一部真實反映北京基層治理工作經驗的電影《小巷管家》10月29日與全國觀衆見面。

電影《小巷管家》由鄭昊執導,馬銓聯合導演,鞏漢林領銜主演,張英、方清平、鞏天闊、張兆北、張京生、翟小興、孫茜、孟秀、李勤勤、賈雨嵐、劉大爲、盧秋宏等聯合主演。

以東北笑星形象深入人心的鞏漢林,此次在影片中飾演了一位熱心腸的北京大爺趙建國。作爲“小巷管家”,他義務幫助老街坊解決生活問題,改造廁所、美化街道、清理煤棚……雖然過程中受了不少委屈和埋怨,但隨着衚衕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他的辛苦付出最終也得到了街坊鄰里的認可。

鞏漢林坦言,自己也是因爲參演這部電影才真正瞭解“小巷管家”這個羣體,“北京的很多衚衕和社區都有‘小巷管家’,他們是純義務的,不拿一分錢,爲社區老百姓服務,我演的就是這樣一個角色,也是真人真事。”爲了扮演好這個角色,鞏漢林深入生活,不斷從形象和內心塑造上貼近人物,“每天我穿上志願者的服裝,戴上紅袖章,往衚衕裏一站,如果不注意看我的臉,基本上就是一個真正的小巷管家。”

演完這部戲,鞏漢林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小人物有大情懷”,“在北京市街巷治理的工作中,北京市民不爲小家、只想大家,犧牲了很多個人利益,使北京市的面貌煥然一新,特別是街巷社區小衚衕的改觀非常之大。”他坦言,這次拍戲也讓自己大開眼界:“以前我對衚衕的印象就是路窄、公廁髒,沒想到現在的衚衕不僅公廁修得漂亮,還有非常漂亮的綠化帶、活動中心甚至博物館。從這一點來看,真的讓我體會到了北京的發展、國家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鞏漢林的兒子鞏天闊也在《小巷管家》中亮相,“我演的是一個外地進京打工、賣灌餅的小夥子,我這條故事線主要體現了北京人民的包容,也體現了外來務工人員爲建設北京付出的勞動。”他希望,這部“講述老百姓身邊故事”的電影能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愛。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8

作爲《較量》和《誤殺瞞天記》的中國版翻拍影片,劇情對於觀影量大的觀衆來說早已熟悉,所以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重點看的是它改編了哪些地方,以及改得好不好。看完全片,總體來說改得很好,甚至相對原版有所昇華。

首先談談戲:

陳沖把氣質這塊拿捏得死死的,全片演技擔當,要氣場有氣場,要脆弱有脆弱,就倆字,到位。肖央逐漸從喜劇轉型到嚴肅題材,整體合格,期待未來會有驚喜。譚卓給我的感覺很像《萬箭穿心》裏的顏丙燕,過於模式化的表演讓她暫時還達不到顏的高度,而且她的戲路似乎已經有點被定型和限制,多去演一些其他角色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陳沖的女兒(出演大女兒平平)絕對是走後門來演戲的吧,她演的高中生太假了,不如改成大學生氣質上會更符合,總之特別尷尬,不是化妝的問題,演技是真不行,沒有遺傳到媽媽的精髓。鏡頭方面,最後的雨中挖墳慢鏡頭是全片高潮,不論是人物站位、整體構圖還是機位都值得玩味。

再談談改編:

1.開場增加了致敬希區柯克的驚悚段落,並且能和結尾的監獄彩蛋形成閉環,足夠引人遐想。採用了和劇情存在反差的人物姓名,例如兩個女兒取名平平安安,這種滿滿都是flag的姓名是很好的本土化嘗試。

2.原版的垃圾兒子起初的罪過只是偷拍洗澡,新版改成了,性質更加惡劣,觀衆會對反派更加痛恨,但我認爲這裏改得不好,壞人越壞,最後主角選擇救贖就越起不到讓觀衆共鳴的效果。兩版罪行調換一下,讓原版罪不至死變成罪該萬死,則原版主人公脫罪效果會更好,讓新版罪該萬死變成誤殺枉死,那麼新版的主人公選擇救贖也不會引發觀衆這樣的反感:怎麼又是中特色自首結局,真沒意思!實際上,這一部並不是單純爲了過審才選擇救贖,後面詳述。

3.原版的聽大師誦經情節在中國版改成了看泰拳,並把泰拳的暴力場面和誤殺情節在拍攝上串聯成蒙太奇。原版擊殺是單獨一段,沒有和維傑身邊發生的故事同時展開,鏡頭沒有形成聯動,在環環相扣上,中國版更勝一籌。

4.僞造不在場證明過程中,有一段情節是在電影院看電影。原版中,丈夫抱着妻子,姐姐抱着妹妹,大家都是一臉愁容。中國翻拍版裏的妹妹卻看着電影在笑,一旁李維傑夫婦和姐姐三人懷揣心事、表情凝重。這也是比原版好的一點,凸出了未經世事的小孩子的純真。最後針對妹妹逼供,原版用壞警察毆打小孩子逼供,新版是局長拉妹妹到一旁,親自言語誘惑和威逼,在有前面處理過專門針對妹妹的那段影院對比,後面這段劇情反而更有衝擊力,因爲這裏並不是單純靠暴力來凸顯惡,而是增加了心理層面的東西,所以在妹妹這個細節上的改編相當成功。

5.新版增加了競選對手和墓地兩個設定,這是對最後的暴動做的完善和補充。有競選對手發動媒體把事情搞大,和利用觀衆作爲中國人對祖先有特殊情結的共識,挖墳掘墓引起天怒人怨的劇情,比起單純因爲對無辜者或小孩進行行刑逼供引起騷亂更合理。原版中,警察局長和她的丈夫一直共同參與審查,新版丈夫則一直在參加競選,沒有介入案件調查,在劇情中像個可有可無的工具人,新版的“市長”因缺少出境而不夠原版豐滿。

最大的改編當屬中國版增加了李維傑先後兩次向和尚下跪提供供養的情節,一次和尚接受(暗示李維傑此時善良無罪),一次拒絕(暗示李維傑此時有罪),爲他最後選擇救贖而不是脫罪埋下伏筆,因爲這裏是涉及到結局的大改,值得單獨說一說。

原版脫罪成功,大快人心,都是基於一個前提——垃圾兒子已經死透了。新版最後棺材上抓撓血痕的鏡頭證明警察局長兒子在“誤殺”後並沒有死,他是被李維傑妻子埋入墳中窒息而死,死前還有痛苦的掙扎。李維傑翻開墳墓,感受到真相的衝擊,在良心上形成了擺脫不掉的“罪與罰”,所以他最後選擇說出真相,救贖自己合情合理。

劇情上的圓滿必然要求人物的圓滿。李維傑是一個善良的人,要讓觀衆真正喜歡上這個角色,要讓李維傑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最後選擇贖罪還是脫罪就是關鍵。原版通過男主角維傑穿行在新舊警察局炫酷的蒙太奇,讓他的脫罪立於不敗之地,觀衆也能感覺神清氣爽,因爲這裏的脫罪是正義。新版棺中血痕對李維傑良心的拷問,使他選擇贖罪纔是片中最大的正義。惡行必須受到懲罰,纔是維護正義最好的方式,至此,對局長兒子的誤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誤殺,而不是殺得好、殺的妙、殺的呱呱叫。誤殺和該死兩者區別很大,一個是犯罪行爲,一個是正當防衛。換成去年崑山龍哥被反殺的案件,倘若龍哥當時不是搶救無效死亡,而是後續被補刀砍死,案件性質上就完全變了。龍哥作死了自己是他活該,但這不代表他是一個可以被任意屠戮的對象,最終審判他的應該是法律。如果觀衆心中有堅定的法治觀念,就會對片子本身反思司法所存在的問題有更深的感觸。如果觀衆爲無情殺戮叫好不迭,反倒是反映了另一種社會問題。若人們戾氣太重,最終造就的殺孽就會太深。

英文片名,可以譯作“烏合之衆”,也可以直譯爲“沒有牧羊人的羊”。羊是片子裏象徵性非常強的喻體。不管是死掉被埋進墳墓的羊,還是廟宇裏行走的羊,都直指李維傑的內心,是其內在狀態的外化表現。面對無心的殺戮,我們作了何種抉擇,就代表我們究竟選擇善良還是暴戾。把本片單純看成爽片也沒有什麼問題,有些人到電影院裏就是去發泄的,但如果劇情有值得深入思考的東西,也請觀衆們不要放棄。本片的改編,不僅滿足了審查需要,還昇華了李維傑的人物性格。把善良進行到底,爲片中的所有人都贏回了最大的正義。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10月30日上午,北關社區積極響應街道通知組織自管黨員到影院觀看《小巷管家》電影,20名黨員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平時爲社區服務時的影子,感覺非常榮耀。

電影《小巷管家》講述了老京老舊平房小區裏其中一個衚衕裏發生的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小事,如停車難、拆違建、環境美化等故事情節,通過志願者趙建國作爲小巷管家參與社區建設爲民服務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難題、發生的碰撞、收穫的尊敬等表達出的城市建設與老舊小區的發展中的變化與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的摩擦,在這個社會治理人人蔘與共同治理從而使人人都受益的進程中趙建國也如願的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電影故事說的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黨員們看着這些事即親切又感動。黨員們也紛紛表示這樣接地氣的電影看着過癮,看完了感覺幹勁十足。更希望今後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也讓自己生活的社區有更好的發展與變化。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0

《一公升的眼淚》共11集,本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描述了15歲時身患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變性症),直至25歲去世,真實存在的女孩木藤亞也的半生。這是一個在日本感動了成千上萬人的真實故事。15歲的池內亞也(澤尻惠理香飾)出生於一個平凡而幸福的家庭,一家六口每天的生活雖然平淡卻很幸福快樂。從小就是好學生乖寶寶的亞也考上了自己心儀的高中,原以爲從此光輝燦爛快樂的人生正等着自己,沒想到卻患上了不治之症——脊髓小腦變性症。慢慢地,亞也的身體機能開始不受控制,走路無法保持平衡,經常跌倒,甚至不能好好寫字,看着這麼沒用的自己,亞也哭了一次又一次,當她哭着問醫生“爲什麼病魔會選上我?”的時候,更是讓所有觀衆潸然淚下。

亞也不僅要爲鼓勵自己以及幫助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活,還要爲自己而活。她不希望身邊的家人、同學、朋友因爲她而改變他們原本的生活;也不希望自己成爲他們的負擔和可憐對象。於是,她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尋找光明,直到能那樣微笑着說話爲止,這最少需要一公升的眼淚,但她要在眼淚中變得堅強。當班裏同學們因她而教學進度延緩時,她會微笑着說“對不起”;當被人說是殘疾,投來奇異的眼光的時,她會坦然的接受說“揹着沉重包袱的我就是現在的我,我會擡頭挺胸地活下去”;當她無力跌倒的時,她會鼓勵的說:“摔倒了又有什麼呢,再站起來就行了,摔倒的同時仰望天空,藍藍的的天空今天也是廣闊無邊地微笑着,我是活着的。”…雖然經歷了無數次的打擊和傷害,但亞也總是那麼樂觀、堅強。她沒有怨恨過任何人,更加沒有怨恨命運之神爲什麼對自己那麼殘忍,她只知道自己想生存下去,只要能生存一天,對她來說就是上帝對她最大的恩賜。

亞也跟我們所企求的遠遠不同。我們可以幸福的活着,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過自己想過的人生…但是亞也不能,這些對她來說都只是奢求。因爲病魔的困擾她放棄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東西。放棄了能讓自己飛躍的籃球賽,放棄了自己想考的大學,放棄了自己鍾愛的職業…她所剩下的未來就是竭盡所能地生存下去,僅此而已。她每天都是在和自己戰鬥,痛苦着,壓抑着。但是她依然懷着對未來的微小憧憬堅強勇敢的活着,她說“如果痛苦時就超越這痛苦,那對岸有彩虹般的幸福等待着””有目標有理想我們就要全力去爭取,沒有到最後一秒,誰也不知道結局。

人的生命可以很脆弱,脆弱到不堪一擊,但是人的生命也可以很堅強,堅強到百折不撓,在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後,你的生命、生存才變得有意義。《一公升的眼淚》是一部感人的勵志片,它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現在時多麼的幸福,我們要珍惜生命,珍惜擁有。本片雖然已經比較久遠,但是經典的東西是不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失它的魅力。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1

這是我今年到電影院看的第二部電影,想去的原因是這是真實事件改編,並且喜歡袁泉姐姐和張涵予,對配角也都沒有惡感。這部電影賺足了大家都眼淚,我都哭了好幾次。看完電影的時候我就想,我以後再也不敢不看飛機上的安全教育短片了(我以前總是再起飛之前多刷一會兒手機,而不看短片),再也不會對空乘人員抱有偏見了(我以前總認爲空少空姐是個吃青春飯華而不實的職業而不夠尊敬)。

這部片子閃光的地方在於,沒有把英雄形容得完美,比如力挽狂瀾的頂樑柱機長(張涵予飾)業務能力過硬,但平時總是板着一張臉,過於嚴肅;另一位機長(杜江飾)再危難面前衝到駕駛艙,同事並肩作戰,他是英雄,但已婚的他也會在規則允許的時間裏去和美女乘客搭訕……有了一些小的缺點,這些人物的形象才更加真實。

對於其他的演員,我認爲沒有人演技很差。演技被大衆詬病的楊穎,我認爲在這部片子裏演技不錯(當然戲份少),張天愛的角色也不錯(如果身姿可以是正常的挺拔就更好了,不過無傷大雅),歐豪的演技超出我的預料(我看他的上一部作品還是左耳了,並且一直覺得他不是科班出身演技一般),真的很不錯。袁泉焦俊豔李現李沁陳數的演繹也很符合角色和影片。演藏族小男孩和老兵的演員(原諒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演技也很好。

看完電影唯一的一點遺憾是我個人認爲關曉彤的角色(航天愛好者)有一點點突兀,當然這點突兀不是因爲她的演技,而是因爲出現的邏輯和時機,我看完電影后猜想這個角色可能是作爲關心飛機情況的普通羣衆的代表而出現的,但是要是能處理得更細膩一些可能更舒服。

在我爲數不多的走進電影院的幾次記憶中,當電影院的燈亮起,很少人會看片尾,但這次當燈照常亮起的時候,很多走到門口的人又返了回來,看看演員和真實人物的合影,看看真實事件的情況,大家用不約而同的行動和注目,向英雄致敬。

作爲曾經關注過真實事件的觀影人,我給這部影片打十分並不是因爲我覺得它十全十美,而是因爲這真的是一部好的影片,它能引起人的共鳴,敘事節奏得宜,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2

近期,由北京市委組織部聯合中國傳媒大學共同策劃製作的《小巷管家》正在熱映。影片以“小巷管家”平凡而偉大的先進事蹟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爲主要內容,將北京市的基層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生動講述了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如何打通最後一公里甚至最後一米的感人故事。

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是北京市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新要求,着眼首都改革發展大局進行的一項重大改革。積極探索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管理服務資源和力量下沉,引導街鄉增強服務羣衆功能,有力城市基層治理“最後一公里”難題。“街鄉吹哨、部門報到” 把羣衆的需求當做哨聲,建立健全羣衆需求的全響應機制,吹好哨、報好到、辦好事,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廣大黨員幹部堅持以羣衆滿意爲根本標尺,走好新時代黨的羣衆路線,及時迴應羣衆訴求,全力解決羣衆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小巷管家》的主人公趙建國,就是北京2.3萬名“小巷管家”中的一員。“小巷管家”不是什麼領導,但心裏裝的都是街坊四鄰的事,小到鄰里糾紛、佔道停車、私搭亂建,大到公廁改造、環境提升、照顧空巢老人等諸多和老百姓直接相關的難題。工作頭緒多、事情雜,平凡而又普通,都是老百姓的家長裏短但又關係着他們的切身利益。新時代,在社會基層治理的深入推進下,無數“小巷管家”飽含熱情、擔當履職,用智慧和辛勤服務百姓,獲得了認可,贏得了民心。正是這些可敬又可愛的“小巷管家”在平凡之中孕育了偉大,在細微之處書寫着深情,爲社會的和諧穩定貢獻力量,切實增強了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3

很久很久沒有這樣一部讓人華語電影,可以讓我在100多分鐘裏沉浸在影片所呈現的破案、復仇的燒腦劇情裏了。

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被個權貴混蛋小子攪亂了生活,家人爲了保護自己,反殺了他,卻迎來了更猛烈的調查報復,然而在電影的最後幾分鐘中,劇情再次翻轉,被埋在泥土裏的羊扭轉了“真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肖央真的是影片中最大的驚喜!

本來對他的印象還是停留在上一部《唐探2》、《情聖》裏,本次出演了李維傑這個角色,將一個心思沉穩的父親,和一個矯捷敏銳的幫逃者演繹的出神入化。

陳沖可以說是再一次貢獻出了教科書般的演技,每一次的怒吼都讓人對她的角色恨入三分。譚卓則是一如既往的細膩動人。全員演技在線,作爲一部國產商業電影實屬難得。

說回電影故事,影片的情節遠比電影平臺上的故事簡介來的更錯綜複雜、燒腦刺激,細細觀察不難發現,這不是一部單純的娛樂商業片,而是一部相當嚴肅的電影,它探討的不僅僅是表面的這裝反殺案件,更是正與反的對立,以及女性世界的崛起。

影片中,李維傑的大女兒收到了警察局長兒子的強暴,卻遭遇了來自警察局長一家更殘酷的調查,明明受害的是女性,可揹負痛苦的還是女性及其家人。

在日常的新聞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那些關於女性受害的新聞,在網上評論的隻言片語中,總是輕而易舉的能夠看到有人說“誰讓她穿的這麼少,活該!”等言論,令人心寒。

在中國這樣的父權文化下,權利是具有絕對的強制性的,這種強制中就帶有暴力,在這樣的大環境裏,女性便是暴力最大的承擔者。《誤殺》卻用了一種幾乎是浪漫性的語境,安排了一場高智商逃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中國第一部不物化女性的電影,這是一部爲女性發聲的影片。

整體來說,這部電影屬於中上之作。

實力戲骨同臺飆戲,人物性格塑造到位、情緒也表現的很飽滿,讓人能夠完全沉浸在情節中。作爲一部年底的賀歲大片,實在是再完美不過了。

袁隆平電影有感心得體會 篇14

《霹靂嬌娃》系列將好萊塢商業電影製作手段的強大優勢展現無遺,苦心設計的諸多場景、各種逼真的音響爲整部影片營造出一流的視聽效果。根據劇情的安排,影片裏頻頻出現了大海、沙灘、賽車場等風景如畫的場地,天使們也彷彿在接力進行一場超級時裝秀,一會兒是正襟危坐的職業套裝,一會兒是俏皮可愛的卡通裝扮,一會兒又身着熱辣比基尼在海邊玩起衝浪,或者喬裝打扮深入敵營,繽紛多姿的畫面大大滿足了觀衆對這一商業類型電影中人物造型的視覺要求。如續集裏前任天使梅迪森·李的出場就是身着比基尼拿着衝浪板,外形豔麗誘人,顛覆了一般反派出場時陰森恐怖的定律。摩托車越野賽時,製片方還請來賽車界的首席設計師爲天使們量身定做了頭盔、緊身上衣,以確保場景的真實性與時尚度。

戲中三位女主角雖然都聽命於查理的安排調遣,但各具特色,風情萬種:卡梅隆·迪亞茲飾演的娜塔麗身材高挑,笑靨如花,酷愛冒險,面對個人感情時卻單純得像個小姑娘;德魯·巴里摩爾演繹的迪蘭則敢愛敢恨,無限嬌媚中又帶有男性的粗獷;而唯一的華裔主演劉玉玲雖然體型嬌小,但睿智,果斷,具有迷人的東方魅力,變裝時又能於威嚴中透出致命殺氣。令觀衆着迷的“天使”們實在是現代社會完美女性的典範,既擁有令人豔羨的美麗外表,又懷抱心繫天下的英雄氣概。面對兇狠的歹徒她們從不怯懦,任何的險境都不能阻擋她們勇敢的步伐,時刻在挑戰智力與身體的極限。難怪有評論者認爲,這一系列的影視作品,帶有現代女性的解放思想,不同於007等其他類型的動作電影,影片中所展示的女性不僅是當之無愧的真正主角,而且還拋棄了以往動作片花瓶氾濫的侷限,人物塑造有血有肉,飽含個性與張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