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6W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

通過近一斷時期對《課堂教學》的學習,使我獲得了一些收穫和感悟。從而使我的課堂教學活動有了新的認識和更深入的理解。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精選16篇)

首先,我認爲教學過程中的核心問題是“結論與過程”的關係問題。從教學角度講,所謂教學的結論,就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所需獲得的結果;所謂教學的過程中,就是達到教學目的或者獲得所需結論而必須經歷的活動程序。毋庸置疑,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所以必須重結論。但是,如果不經過學生一系列的質疑、判斷、比較、選擇,以及相應的分析、綜合、概括等認識活動,即如果沒有多樣化的思維過程和認知方式,沒有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結論就難以獲得,也難以真正理解和鞏固。更重要的是,沒有以多樣性、豐富性爲前提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不可能培養起來,所以不僅要重結論,更要重過程。基於此,新課程把過程與方法本身作爲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從課程目標的高度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

另外,我們應避免矯枉過正,由輕過程走向輕結論。如上所述,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正確的結論,仍然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事實上,其中還涉及一個如何看待知識在新課程實施中的功能及地位問題。因爲知識構成了結論的內核,知識的科學性、正確性決定了結論的科學性、正確性。我們反對將知識作爲現成的、僵化的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但是這不等於說包含知識在內的正確教學結論在學生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任何作用。我們更不能將問題簡化爲新課程只要過程,不要結論,或者只顧教學過程的熱鬧,不顧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只講過程的推進,而完全無視對知識本身的理解與掌握。所有上述這些觀點和做法教是錯誤的。

第三,科學地看,新課程提倡重視結論的同時更重視過程的真義在於:仍應將理解和掌握知識當做重要的教學目標來看,所謂的正確結論中仍包含諸多知識目標。但是在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一點上,應當注重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聽講和記憶不是掌握知識的唯一方法,也不是最必要的和最好的方法,因爲知識本身也需要思考、目標的侷限,以爭取實現新課程目標的多元化,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並重,因爲過程本身就包含了促進學生體驗、感悟的因素,學生的聰明才智與獨特個性正是這一過程中成長起來。一句話,強調過程就意味着:掌握知識不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東西聯繫起來,即將生澀的書本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繫起來,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新知的體驗,從而使教學獲得理想的效果。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2

根據《綿陽市教育局關於20xx年教師教育、語言文字工作要點的通知》精神,按照綿教函(20xx)99號文的安排,我參加了綿陽市20xx年利用全國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網開展中國小教師遠程培訓工作的網絡學習。在學習期間,我認真聽取專家的講解、認真體會新課程的內涵,我感覺到這種培訓方式非常好,方便、省時、省力,而且效果顯著,對提高我們今後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現在就余文森教授所做的《課堂教學》專題淺談個人的體會。

本專題圍繞當前課堂教學改革的熱點難點問題,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情境的創設與生成、教學與師生關係、如何在教學中落實三維目標等五個方面,從案例與理念、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和分析。其中教學的有效性是這五個專題中的靈魂,也是課堂教學中的最主要的目標。現重點談這這方面的一點體會。

新課程改革的目的也是爲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學改革的共同追求,也是教學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我們老師追求教學有效性,就象每個人追求幸福一樣,是新課程改革成敗存亡的一個命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教師面前一個嚴峻的問題。在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習慣於“講課”,試圖努力把書中的知識交給學生,教師始終主宰着整個課堂,忽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參與,忽略學生思維的啓迪,忽略學生能力的生成與發展。有的課堂表面上體現了學生的參與,但“問題”不具備啓發性、“活動”不具備主動性、“討論”不具備探究性,到最後,還是由教師將知識生硬地灌給學生。而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有效教學應當是:學生不僅學到了教師傳授的大部分學科知識,而且學到許多其他知識;上課結束很久以後,學生還在繼續研究和探討上課內容;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渴望學習。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學有效性指的是什麼?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學習有效性的三個考量指標:學習速度(學習特定內容所花費的時間)學習結果(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或取得的成績)學習體驗(所伴隨或發生的心理感受)。知道了學習的有效性之後,我們作爲一線教師,如何從我們的教學實踐層面上理解教學的有效性,如何來推進教學的有效性,這個問題餘教授通過教師發言來回答。

其次,我知道了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獲得發展,那麼發展指什麼?首先,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 ;第二,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第三,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第四,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第五,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第六,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髮展和教師發展。

再次,我知道了新課程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哪裏?學生變了。課改以後,學生的變化和進步是明顯的;教師變了。新課程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課堂教學變了

新課程中非常重視教學的生成性,把它看做是教學的關鍵點,生成性體現了課堂的豐富性、開放性、多變性和複雜性,可以激發師生的創造性和智慧潛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生成性也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難點,課堂開放了,生成了,就會出現無序狀態,從而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生成與預設是一對矛盾同一體,新課程課堂教學呼喚高水平預設與精采的生成,生成性主題的要點是:1、新課程爲什麼突顯教學的生成性;2、強調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預設;3、當前教學實踐中存在哪些生成誤區;4、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爲了說明這個要點,餘教授用了一些十分生動精采的小故事和案例來說明,把講解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思考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預設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爲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教學中要注意創設情境,首先要知道爲什麼要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情境有哪些主要類型,當前教學情境創設存在哪些誤區,如何創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情境之於知識有多重要。知識是一種符號,如果離開特定的背景,知識就變成乾巴巴的抽象符號,就會使學生學習變得乾巴巴,非常晦澀,變得很艱難很枯燥。爲了進一步闡述創設的重要性,學情境解決的是學生認識過程中,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舊知與新知,背景與知識,以及問題與思維的關係與矛盾。教學情境主要由以下幾個類型:藉助實物和圖象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動作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語言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新舊知識和觀念的關係和矛盾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背景創設的教學情境,藉助問題創設的情境。

爲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要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教師與學生,教與學,這是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最基本的一對關係,把師生關係恢復到人的關係上來,建立共同發展的、以對話爲特徵的教學關係,這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務。學生具有兩種特性,一是向師性,與之對應另一個是獨立性。其中向師性是學生本質屬性,它表現在:凡是學生都具有學生感,學生不論學習哪一門功課都希望有個好老師,不論在哪一個班學習,都希望有好班主任,希望自己能得到教師幫助,而獨立性也是學生的本質屬性,學生的獨立性意味着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於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存在,每個學生都有一種獨立的傾向和獨立的要求,每個學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當強的獨立性。

我們在教學中還要貫徹好三維目標,所謂三維目標指的是: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知識、技能。爲了說明三維目標之間的關係,餘教授用立體幾何中的三個邊的關係來說明非常形象、生動。 如果只注重單維度的目標,是容易實現的,難的是整合,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將這三個目標整合起來,單維目標雖容易實現,但是達不到新課程制定的最佳目標。在教學中即關注了知識技能,又關注了過程方法,還要滲透、態度、價值觀,就是要將知識、能力、態度融爲一體。在不同的課程教學中,要同時貫徹三維目標、方法也不盡相同,關鍵是我們在教學中應有這種意識。強調三維目標是否意味着否定“雙基”,其實並非如此,因爲我們三維目標,本身就把知識技能溶入進去,而 且是把它擺在第一位,但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要服從並服務於人的和諧發展,這是新課程的一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爲知識而知識,爲技能而技能。所謂雙基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它是三維目標的依託和載體,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要注意人的發展,所以強調三維目標,並不是否定雙基知識的傳授。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們感覺耳目一新,使我對新課程理念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將把我學到的用於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3

通過這幾年的教學,我覺得新的課程改革,爲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理念無疑是最關鍵的。只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催化出出色的教學行爲,而新的課改,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爲主、不斷探究的學習方式。歷史教師的觀念、角色、教學行爲、教學策略等都要發生轉變,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的傳遞者,歷史教學也不再是過去那種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簡單相加,它開始向師生互教互學、共同發展的新型格局邁進。只有形成這種師生關係,學生才能消除畏懼、釋放個性、發展潛能,真正做到“我愛我師,但我更愛真理”。同時營造出一個寬鬆的課堂氣氛,以此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整堂課的教學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對於一個歷史教師而言,有效的協調人際關係與溝通表達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隨着素質教育的深入化,創新思維在歷史教學中也開始嶄露頭角。

歷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就是要激活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這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教師的提問;二是學生的發問。教師的提問,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同時理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繫,精心設計,環環相扣,從而引導學生去思考、聯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裏,進而發現歷史的本質,明白歷史發展的階段特徵,把握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帶着這些問題,在課堂上師生共同探討、不斷深化對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本質的認識,通過環環相扣的設問,層層深入的剖析,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結論。這樣,學生從中得到的是思維的啓迪,視野的開闊。其次,鼓勵、引導、啓發學生髮問也是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手段。回答問題是一種能力的表現,那麼善於提出問題更是一種創新意識的體現。因爲發問是一個人探索未知領域的外在表現,只有善於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人才能產生創新的衝動。教學中,應非常注重激勵學生突破傳統思維定勢,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一般人對某問題沒有任何興趣,那他就不會有什麼創新;反之,興趣越大,問題越多,創新能力就越能發揮出來。因而,歷史教學能否得到學生的認可,歸結到最後還是在於一個“興趣”問題。

其實,歷史的本色是多姿多彩的,既富有民族興亡的戲劇性,又飽含各種人生哲理。暫且不說古老的用具、服裝、藝術、風俗會給我們一種好奇,不同個性、不同利益的人羣,共存於同一個時空下,由無數複雜的情感、利益衍生出來的歷史事件,不正是一幕幕活的戲劇嗎?它跌宕起伏,富有情節又耐人尋味,也包含許多發人深省的懸念。如此生動具體的歷史,爲何在教學過程中卻找尋不到學習的樂趣呢?最終找到了問題的所在:教材的“繁、難、多、舊”,而新教材對準上述四種病症,改變了這種格局,化“繁、難、多、舊”爲“簡、易、少、新”爲新世紀的中學歷史教學增添盎然生機,尋回本應該屬於歷史課的獨特魅力。

事實上,通過本學期的教學,感觸頗多,其中最大的體會是:教師講得少了,學生活動得多了;師生單向交流少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多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從過去的從屬地位一躍而成爲主體地位。新教材中設置了多種形式的課堂練習,意在以靈活多樣的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思維的創造能力,爲師生改革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機會。當然,作爲一個新教師,在這次大比武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尤其是正逢新教材的初步試點階段,問題就顯得更多些,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多吸取些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過程,使之更加符合新的歷史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新教材的要求,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現象的發生。

因此,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1、自主學習是學生的學習行爲,但這種學習是在師生雙方統一的教學活動中的學習,因而不是孤立的,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生的。所謂學生的自主學習,意味着教師的教學不武斷、不強制、不灌輸,意味着教師要爲學生創設適當的條件、營造恰當的氛圍,使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願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學習理解爲拋開教師的作用、完全由學生自己學習的形式。自主學習既涉及學習內容,也涉及學習方法。

2、合作探究的時候,教師遊走的範圍應當遍及教室的每個角落,不要遺漏任何一組學生;教師不要在小組中逗留太長時間。教師在教室裏走動時不宜太快或太頻繁,以免讓學生眼花繚亂;

3、需要掌握的原則:鼓勵——但不能庸俗化(適度);自主——但不能不幫助(引導);合作——但不能走形式(實效);探究——但不能表面化(深入);真情——但不能僞矯情(自然);創新——但不能浮躁化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4

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讓我認識到英語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下面就我對高效課堂的幾點認識與感悟淺析如下:

一、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我理解的高效課堂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英語教學高效益就其內涵而言,是指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就其外延而言涵蓋高效的課前精心預習、課堂教學中實踐展示和課後反饋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般來說,英語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因此,評價英語課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高效地實現預期教學目的。它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於教師,在於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在於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教師對英語課堂的精心設計,在於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於教師對教學材料的精心取捨與提煉,在於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出學生能高效自主學習的活動抓手,在於讓學生既能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實踐活動,又有大量的知識積累,老師又能不失時機的引導和提升,使得在單位教學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率。

二、從我們英語教師的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做好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編制科學合理的導學案。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是教學中適時指導、監控、反饋、激勵,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三、聽了兩堂英語高效教學示範性的課,給我的體會與感悟是:

1、學生素養高,學習過程上的學習參與度高,這就使得學生專注於課堂,能夠保持較高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評價方式的靈活高效是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指標,即時、靈活的評價同樣起到激勵學習主動性、保持學習興趣的作用。

3、高效課堂應是長期進行的工作,最終形成一種常態的模式。它的預習、展示、反饋都應是高效進行的。

4、高效課堂重視各學科基本素養的落實和訓練。

在物理課上對動手實驗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語文課上對聽說讀寫的強化訓練無不突出了這一點。

總之,課堂是我們英語教學的主陣地,要切實的提高英語教育教學效率,課堂就是我們的主戰場。影響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課堂教學因素佔了相當的比例,我們只有理性地認識我們的課堂教學,客觀地面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才能不斷改進我們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課前的周密準備、課堂求真務實、不斷改進教學結構和教學方法、營造和諧教學氛圍外,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思考與實踐。我們遇到的困難也會不少,碰到的問題也會很多,教師要把追求課堂教學藝術的完美與課堂教學的高效作爲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們面對問題和困難,冷靜思考,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一定會不斷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5

興凱湖中學龐曉春首先從高效課堂的定義來看,它是指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師生的共同進步,是知識和素養的共同提高。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老師的點撥指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要想讓課堂效益最大化,前提是看學生是否願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

第一、看學生是否願意學,看學生是否對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

1、培養英語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首先加強情感教育,創造和諧氛圍。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學生的學習情感調控得好,可以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有哲人曾說:“親其師則信其道”;還有一個成語叫“愛屋及烏”所以,能否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緒,從而影響其學習效果。

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正在感受着這句話給我帶來的效果。同七年級孩子相處的過程之中,讓我體會到師生的那種在課堂上的默契感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能讓我在課堂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和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是很有必要的。所以無處不以德育爲先!

2、在課堂上,組織豐富的活動,體驗快樂學習。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競爭也可培養孩子們追求成功的信心。針對這一點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選擇合適的課型,可將英語教學遊戲化,競賽化。心裏學家弗洛伊德指出:“遊戲是由愉快原則促動的,它是滿足的源泉”。競賽和遊戲也是學生最樂於接受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有效手段。

第二、學生“會不會學”。學生有沒有掌握該學科的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又得歸結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那智慧的點撥,和課後的耐心細緻的學法指導。

1、課堂教學中智慧的點撥也是很見我們老師的備課功底。主要體現在我們老師仔細研讀教材的功夫;在於老師能否制定出科學的高效的多媒體課件;在於老師能否針對自己的學生設計出學生能自主高效學習的有效教學活動。讓學生既能夠進行長時間的充分學習活動,又能夠又大量的知識的積累。

第三、學生樂不樂學。我把它理解成學生能否在英語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學並快樂着”。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方式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只要找到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所在,並加以巧妙的利用,他們的積極性就來了。不用你跟學生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他會自己主動來找你。現在上英語課,不用發貼紙他們也已經習慣舉手發言了。因爲這已經成了他們上英語課的一種習慣。既讓他們完成了學習任務,又能讓他們體會良性競爭帶來的成就感和快樂。

其實,在這個社會每個行業都在追求高效,商人希望用最少的資源創造出最大的經濟價值;農民希望在有限的自留地裏產出最多的糧食。而我們老師的自留地就是我們的課堂,我們的產品就是我們的學生,所以讓學生得到最多的鍛鍊和最好的發展就是我們老師所追求的高效。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6

“翻轉課堂”!啥叫“翻轉課堂”?新鮮,新奇?欲一睹爲快!

學完後,痛並着快樂着。

“學而後教,以學定教”,這一“翻轉課堂”主導理論讓我想起了高三複習詩歌專題時的一次小小嚐試:我們高三語文教研組先討論通過複習重點資料,然後選擇相應練習;學生先研討複習資料,掌握重難點;然後結合練習進行鞏固;鞏固後自對答案;最後小組討論練習中的難點,並將疑點提交給教師;教師彙總所有疑點,整理歸類然後講解釋疑。

起初,學生對這種新的複習模式很茫然,一個問題也提交不上!他們已經習慣了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需要費腦思考哪些是他們該掌握的,因爲老師會把重難點一點一點,反反覆覆地灌輸到他們的大腦中,只要囫圇嚥下去即可!可是這次不同了:學生不提交疑點難點,老師就全部“退居”二線,任學生在一線戰場“潰不成軍”甚或“全軍覆滅”。

接下去,第二個詩歌專題拉開了序幕,學生開始着急:他們試着彼此交流,試着提出各種問題。教師講桌上的問題單越來越多了——————

最後,問題越來越集中,教師的釋疑也越來越集中了。

這一次比較成功的嘗試讓我們備課組欣喜不已,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得意。可是今天,看完了“微課”“翻轉課堂”,才知道我們沾沾自喜的嘗試其實早已有人嘗試。我們只知道躲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閉門造車,遠離了廣闊的世界,讓我們成了那井底的一隻只青蛙!記得有人說過:“當你孤芳自賞時,天地就變小了。”確實如此!

這次培訓讓我們不得不由孤芳自賞轉爲反思現實。Mooc的羣體資源共享、多技術平臺共用,讓我們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分享最優秀的資源。周飛老師深入淺出的“微課”理論,“可漢學院”最優秀的“微課”教育模式,也爲我們傳統的課堂敲響了“以學習者爲中心”的警鐘。我們堅信,技術可以改變教育,只要通過不斷地學習,我們一定會跳出井底,看到萬里晴空的!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7

本學期學校提倡開展“5+3+1”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在學校領導提出這一建議之時,我想起了去年到晉江一中聽課時,其中一個班的學生他們就有開展課堂5分鐘知識儲備這一環節,如今想來倒是值得借鑑的。

在第二週時,我就分別在所任教的八年級年1、2班佈置好課前5分鐘知識儲備的要求和方法,原則上都從1號開始演講,爭取每個學生可以輪到2至3次,演講的內容可以是學生較感興趣的,比如一本書的簡介紹、一則故事、一則新聞等,要求上臺演講的學生必須大聲、語言表達清楚,能夠讓在座的學生聽清楚所表達的內容,而臺下的學生全體都必須安靜、認真地傾聽。到現在已經第9周了,可以說每個輪到的學生都能夠積極準備,所演講的內容較爲多樣,C=1較偏向科學、推理、歷史等方面,C=2則較偏向文學、故事、寓言等,這體現了兩個班級不同的特點。

在“5+3+1”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中,30分鐘精講、10分鐘課堂練習這兩個環節做得還不夠好,主要是教師講的內容還是佔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候,留給學生課堂練習的時間不夠。可能是教學和學習慣性,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還是比較強的,大部分學生都沒能做好課前預習工作,所以上課老師用來講解的時間就會較多。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特別注意改進這兩個環節,努力讓課堂真正有效起來。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8

雖然沒去過濰坊,但從領導那兒以及網上了解些他們課堂教學的變化,感覺很實用很值得學習和借鑑,所以有了想派老師去學習的想法,通過努力還是成行了,很慶幸。回來的座談會上,老師們的情緒很激昂,一個個都在娓娓訴說着自己的深切感受,謀劃着未來課堂教學改革的美好前景,那一刻我很感動,感覺到我們的老師對工作的孜孜追求,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感覺到她們真的很可愛,或者很可敬,小小的一次活動,會引起那麼大的震動。

三個周的實驗,前兩天聽了幾節彙報課,實實在在的感覺到此次活動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新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注重預習了,不管是課前還是課中,在老師一張明白紙的指引下,學生實現了講授前的自我學習。二是開始自主了,或者是開始追求自主了,課堂上教師不在是主角,學生纔是中心,提問題,解答問題,分析問題,學生有時候已經淡忘了教師的存在。三是教材在教師的頭腦中不在是固化不變的,他們敢於對教材進行新的編輯,學生知識的獲得不再侷限於課本。

當然也還有一些問題,值得老師們進一步探討,提幾點粗淺的看法,供老師參考。一是自主學習或自能學習,主要的任務應該是培養學生能自主的能力,教師不要操之過急,學生的預習一定要引導到位。學生預習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就是自讀、自學、自悟、自問。自讀就是要把新內容讀熟讀懂,自學就是把文中的生字生詞學會,自悟就是通過讀書簡單的理解文章的意思,自問就是在預習時找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也要分三個方面進行:檢查、交流、解決。檢查就是要檢查學生讀課文和學生字詞掌握的情況,交流是讓學生相互說說自悟的知識,解決就是要幫助學生解決提出的問題。二是小組合作時怎樣提高每個成員的參與度,小組合作主要的就是相互交流相互幫助,應該讓差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至少聽懂別人的想法。三是小組預習檢查彙報時不能只是提缺點。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多是揭短教育,所以組長彙報時也只是注重了誰誰誰沒完成或不好,我們要提倡揚長教育。四是課堂活了,問題多了,怎樣讓差生跟上節奏,不掉隊。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9

20xx年4月17-19日,我校舉辦教學開放周活動。此次教學活動圍繞“探索課堂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主題,以教學觀摩的形式,由各教研組推薦一位老師進行授課,其他老師聽課後,進行了深入探討。其後,學校安排了黃佑江老師對全校的老師進行了《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與策略》的培訓後,,深有感觸。再結合教學開發周我們理綜組所聽的侯雪豔老師所授的課,聽課後有以下體會:

一、通過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學習和培訓,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纔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纔是作爲我們老師需要:

二、在教學中,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並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發展。

三、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於有效的預習,爲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於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

四、從這次活動中,我深深感受到,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切實作到有效兩個字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師進行有效課堂教學的立足點。除了教學的重點,難點的把握,教師還應該考慮到教材的重組與延伸

2、仔細推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現相同的教學內容往往有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3、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實驗。學生吸收知識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各種實驗活動情況往往往直接影響着學生課堂練習的可操作性與實驗效果,從而使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

4、製造寬鬆融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心態更加有利於學生投入的學習,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提高學習的效率。

5、真正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對學生的愛心不夠,與學生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6、教師要講究對學生評價的方法,課堂上要多鼓勵,及時鼓勵,肯定評價要多於否定評價。評價要中肯,要切合實際。

7、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因此,我認爲教師只有恰當運用教學策略,才能進步教學的有效性。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使學生願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0

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在網絡上看了三節視頻課,三位老師上課都各有特色,各具風格。她們從不同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她們的教學活動中讓我學到了很多。在此簡單地說說自己的一些收穫。

第一節課是健康課《這些食品要少吃》。這節課的內容很貼近幼兒的生活,這也是讓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通過老師的情景引入,不但讓孩子們知道了哪些食品是對我們有益的、哪些食品多吃是有害的。還讓孩子們知道了這些食品不能多吃的原因。讓孩子們從心裏得到認同,從而更進一步地控制自己,不去吃那些垃圾食品。這節課的環節安排得很緊湊。小熊一家的情景貫穿了整節課,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這節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老師很注意細節。不但教具準備得很充分,而且一些無包裝的食品也都是用保鮮膜包好的,這讓我感到老師很細心。還有最後環節的設計,不但檢驗了孩子的學習效果,還讓孩子體驗到了與人分享的快樂,這讓我覺得真是教育無處不在。好的課程不但要教會孩子知識,也要注重孩子綜合智能的發展。

第二節課是一節的數學課《找朋友》。主要的教育目標是能夠認識球體和圓柱體,並能正確辨別和比較它們的異同。引入時老師帶來了許多玩具,讓小朋友任意地玩。然後通過層層地提問,讓孩子們逐步區分“可以能滾動和不可以滾動”的物品,“可以任意滾動和只可以一個方向滾動”的物品。從而讓孩子在遊戲中瞭解到球體和圓柱體的一些基本特性。在此的基礎上向孩子們交待球體和圓柱體的概念,孩子們就容易接受了。接下來再通過分類、閱讀、在生活中尋找、看課件、添畫等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孩子對球體和圓柱體的認識。這節課看似老師的教授,實則是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自己發覺,總結的。這也正是我們一直所倡導的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只是,我覺得數學課的老師說話應該要特別嚴謹,要多總結。競賽環節的規則也應該發動小朋友一起制定遊戲規則。這些方面也是我上課時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節課是一節語言課《什麼車》。教學目標是願意學習仿編兒歌,喜歡問答兒歌的形式。這節課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老師在課堂中音樂運用得很好。通過開汽車律動進入教室,隨音樂參觀車展,聽各種車的聲音,到最後隨音樂開着汽車離開,讓我們都感受到了課堂上輕鬆愉快的氛圍。兒歌學習上,通過聽聲音,猜猜什麼車環節,讓孩子不知不覺中學會了兒歌。並瞭解體會了問答兒歌的形式。在創編環節上,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言表述能力讓我很歎服。在有個孩子說到救護車“嘩嘩譁”時,王老師也能及時注意到孩子用詞的不同,及時地加以挖掘。總體說來,王老師給人感覺是很有親和力,聽她的課應該是很輕鬆愉快的吧!

泰戈爾說過“最遠的距離是到達你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質、理論水平和課堂教學能力。及時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使自己在原有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1

上一週,我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朱自清的一篇名作《背影》。《背影》以其感情真摯自然見長。“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哪些角度易於學生領悟文中滲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呢?在上這堂課之前,我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以下是我上完這節課後的幾點反思:

一、在初略感知文本的大層次後,我帶領同學們直奔課文第6段,重點品析了“望父買橘的背影是如何刻畫的”這一環節,放手讓學生去找描寫背影的句子,品析動詞描寫的妙處,歸納人物特定環境下細節描寫的方法。此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很高,紛紛舉手,品詞品句很精彩。緊接着,在課堂的下半段時間裏,我還設計了請學生“表演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這一環節,學生們高昂的積極性再度被調動起來。我班的何宇翰、任麗萍等幾位同學經過認真揣摩課文中的精彩詞句,表演時很投入,把父親攀爬鐵道時一系列的重要的動作表現得非常到位。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師生之間的互動相當之好,原本顯得有些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笑聲不斷。這樣不但做到了分析課文時重點突出,還很好地做到了寓教於樂。

二、接下來,緊扣兩次流淚,體會父子間深沉真摯的愛是本節課的難點。沒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學生是很難進入意境的。在課堂上,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當時的背景、路上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所做的幾件事,還有文中父親說的5句話來體會。一層層地引導着學生進入意境,體會到作者當時流淚的複雜心情:這是理解的淚、感動的淚、幸福的淚、憐惜的淚、自責的淚、依戀的淚……

三、第三個環節是用心感恩,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一環節主要是針對學生們存在的對家長的愛認爲是理所當然而進行的一種美德教育。課堂上我先讓學生暢所欲言,說說自己在家裏孝順和不孝順父母的種種表現,然後用一段這樣的話去震憾學生的心靈:“世間的愛有千萬種,惟有父母的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但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這愛留在我們的心中,時刻溫暖着我們的生命歷程。”最後我語重心長對我班學生說:“同學們,去孝敬父母、珍愛親情吧。因爲只有愛父母,纔會愛他人,愛集體,愛祖國,愛我們這個人類社會。”快下課時,我還給學生留下了這樣的家庭作業:1、給父母挾一次菜。2、給父母倒一杯熱水。3、向父母道一聲:辛苦了!

上完這篇課文,我覺得學會理解,學會感恩,是現在我們的學生急需補上的重要一課。不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我認爲在這篇課文的學習上,我不但教會了學生去品析課文中的令我們感動的字句,學習課文的寫作方法,同時我也注重了對學生品德方面的教育,告訴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我們一定要珍惜我們正在擁有的這一份份親情之愛。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2

“主動是學習之本,活躍是課堂之魂”。告別了傳統的課堂授課模式,學生當之無愧的成了學習的主人,走進課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個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滿激情的人。這些正是我們新課改的成果所在!下面我淺談課堂教學革命的幾點收穫。

一、新課改中教師要徹底轉變觀念,並且要堅持到底

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應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把自己融入到學生當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而是用民主開放的思想和行爲去開啓學生的智慧。教師成了真正的引路人,課堂上更多的時候是在瞭解,在傾聽。其次是學生了解的主動性。學生的學習真正由“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由被動轉變爲主動,學生真正成爲了學習的主人。課堂上的自主學習大體上可分爲幾個環節:自主預習,合作探究,展示分享,鞏固提升,達標測評。再次是學生分小組研究學習,有效地縮小了學生間的差異。這種教學模式,真正實現了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班級中人人互動,正如學生所說:“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課堂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我想,這也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努力的一個方向,那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與點燃學生對學習的熱情。

二、營造競爭氛圍你追我趕

爭強好勝是中學生的重要心理特徵之一。有的學生善於表現自己,有的學生希望得到老師的課堂表揚,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這種心理要求,而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可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一些問題,然後分小組或是大組等進行搶答看誰答的快,答的準。然後進行小組加分,獎勵,從而使學生保持高度注意力,培養學生的競爭和團結的意識。

三、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我常常在思索着: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傳遞給學生。每節課上,無論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麼煩心的事,我都會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深挖教材、教學環節、教學過程當中的每一個情感因素,把我對於課本知識、對於生活、對於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種情感,用我的語言、我的眼睛、動作……傳遞給學生,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四、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師生之間多多交流,會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也是課堂教學改革信息的反饋,多聽學生的心聲,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每一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想法,只要老師願意去聽,細心去感受,就會深入到他們的心靈深處,探知他們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會在教學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不斷地探索、實踐、領悟。與此同時,不要忘了多和學生交流,多聽聽學生的心聲。

在教學中,要給學生一個足夠的空間,從而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成功地快樂,進一步激發求知的慾望,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以上是我對實施新課改的一點初淺體會,新課改讓教師原有的角色發生變化,新課改也爲教師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相信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激發自身的活力,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創新,一定會使學生向“學會學習”這一最高目標邁進。相信自己也會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成長,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在教學中努力貫徹新課程的理念,不斷進行教育教學上的'創新。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3

“345”的含義從狹義上的理解爲;三個階段;指課前延伸——課內探究——課後提升;四個環節;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五課型;指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探究課;包括特殊課型,如英語課,音樂,體育,美術,微機課,還有如安全,環境,傳統文化,人生規劃等地方課程。

“345”從廣義上分析,(一)它符合新課程的標準和要求,如新課程要求,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二)符合新課程的三維教學目標,(三)基於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四)突出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思想,(五)變“勉強”教育,爲主動學習,(六)更加符合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理論,“有效教學”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等理論。

正因如此,現在大家都在推行“345”課堂教學,但校與校之間,教師之間,教研員之間,對“345”含義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甚至有些出版的關於“345”解讀方面的書,很多觀點,本人不敢苟同,如,有的把“三個階段”理解爲“三步驟”,不管什麼課型,全部要按照課前延伸,課中探究,課後提升來進行教學設計,再在課中探究部分滲透四個環節,這是大錯而特錯的,課的課型不同,特點不同,要有不同的流程,要靈活運用流程中的各環節,課堂是動態的,你固定不變,勢必把教師框在模式裏面,課堂更加呆板,更加機械,我也多次講過;“今天的教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當學生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或交叉路口的時候,教師要正確引領,不是老師設計好了,牽着學生走,學生總是跟着老師的思維走,圍着教師轉”;“我們不能再把孩子教到教材裏面去。。。。。”;“我們再也不能讓學生的脖子上再長上老師的腦袋”,“老師要做一個趕海的人,把學生引領到知識的海洋,讓孩子做大海中的一條小魚,他要去尋找海洋中的微生物作爲食物,使自己茁長成長,他要去迎擊風浪,在大風大浪中鍛鍊,他要去躲避大魚吃小魚的殘酷現實,學會生存;他要做大海上空中的一隻海燕,搏擊長空,自由在的翱翔藍天。。。。。”等等。試想如果這樣固定教學模式,我說的這些老師怎樣在課堂上完成?

另外,課前延伸是指什麼?教學設計,老師侯課,課前預習,課前演講,課前蒐集資料,課前討論,課前準備算不算課前?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學模式”是指大容量,快節奏,立體式——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六個環節,如果說我們把課前延伸只看作是課前預習的話,杜郎口的預習課將怎沒上?

再說課中探究環節,我想不管上什麼課,都離不開探究,但不能把它作爲步驟來死板硬套,要靈活運用,首先要弄清這個問題有沒有探究的價值,現在許多老師的授課,總是把課中探究作爲步驟再滲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鞏固拓展四個環節,我的理解是這四個環節要根據不同的課型來靈活運用,如新授課的教學流程,學(自學)——研(合作交流)——展(展示反饋)——教(精講點撥)——達(當堂達成);複習課教學流程;知識梳理——反饋整合——鞏固拓展,只需要這三個環節就夠了,並不是說非要把這四個環節不管什麼課都要按照步驟來授課,還有講評課,閱讀寫作課,實驗操作課,不同特點的課等,都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流程,設計不同的教學環節。再例如說英語課作爲特殊課型,它分語法課,詞彙課,聽說課,讀寫課,聽說課的流程是;聽後說——說後做——做後查——查後共享,我們能否把四個環節作爲步驟必須滲透在課中探究這個階段嗎?如果說必須的話,那還研究不同的課型幹什麼?

什麼是課後提升?只是課後嗎?講完課要求當堂生成算不算課後?課的結尾算不算課後?現在規範辦學行爲,控制學生的在校時間,假如每門學科,都在所謂的課後佈置提升的作業的話,學生的負擔怎麼減下來?還有四個環節中的第四個環節“鞏固檢測”,我就很不同意這個提法,這個提法說明這個人的觀點還沒有跳出那種“口耳相傳”“手把手進行教學”以教爲主的教學思想,原先課堂以教師爲主體,老師講,學生聽,開始教師導入新課,最後進行達標檢測,現在學習方式變了,有自主學習部分,合作探究部分,精講點撥部分,我們要求及時反饋,堂堂清,試想,自主學習環節後是否應有跟蹤練習,合作探究環節後是否也應有一個檢測練習,精講完以後是否也應及時跟蹤一個檢測練習,當然,我的意思也不是每個環節都要有鞏固練習,問題是可以不可以?所以,我想應該把“鞏固檢測”改爲“鞏固拓展”。一堂好課有三個標準;主動性,生動性,生成性。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正確,寬泛,靈活理解“課後提升”這個名詞。

總之,“345”是課堂教學的一個總體構架,應正確進行闡釋理解和運用,切不可死板硬套,我們要不斷的在學習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努力改變現行課堂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有問題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着力構建自主,高效,優質的課堂,實現課堂教學的新突破!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4

感謝杜春貞老師,把葉瀾教授帶到我們面前。葉瀾教授在《讓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中提到了四個“還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換髮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把創造還給老師,讓教育充滿智慧的挑戰;把精神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校充滿勃勃生機。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已有了許多成功的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注重學生個性品質的發展,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改變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

我從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實踐和對別人成功經驗的借鑑總結了以下幾點對我們各科教學都有一定借鑑意義的方面:

一、燦爛的微笑,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開始

曾聽一位名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會微笑的老師,不會是一個好老師。”我想,這句話不無道理。想上一堂好課,我認爲,教師首先要學會微笑,給學生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讓他們敢於走進教師的心靈。這樣,你便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爲你的課堂打下了堅實的感情基礎。課堂上,如果學生敢於、樂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那麼你的課堂便充滿了和諧,充滿了活力。

二、抑揚頓挫的語言,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保障

“言爲心聲”,有聲語言的傳播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而語言也是最利於表達情感的媒介。一些課堂缺少激情,主要是由於教師語言的平淡給人形成的印象。激情進入課堂,必將使你的教學更加魅力四射,風采迷人。

三、幽雅的教態,使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的催化劑

沒有教態的幫助,一個人說話會變得很拘謹,但是過多或不合適的肢體語言也會讓人望而生厭。自然、自信的身體語言會使我們的溝通更加自如。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肢體語言在傳遞什麼信息。像面部表情、眼神以及舉手投足都會在講話,而且已經超越了講話本身。孩子會對你的眼神,動作有相應的反應,就說明你與學生溝通的渠道暢通了。有了這樣愉悅的教學環境,還愁達不到好的教學效果嗎?還愁我們的課堂沒有活力嗎?

新課程帶給我們新理念、新方法、新生活。每一位富有使命感的教師都應該主動走進新課程,全面實施新課程,讓課堂教學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真正成爲孩子們主動、活潑發展的廣闊天地。那麼,你的課堂將會充滿活力,你的人生也將會熠熠生輝。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5

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是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他豐富的教學經驗、高超的教學藝術讓人望其項背、讚歎不已。近日讀他的著作《於永正課堂教學實錄》中的《口語交際與習作教學卷》,其中收錄了11篇口語交際課堂實錄。一篇篇讀來,我的眼前彷彿看到一位頭髮花白的長者在笑眯眯地望着面前的小朋友,我的耳邊似乎能聆聽到孩子們爽朗歡快的笑聲。一節節口語交際課不僅妙趣橫生,讓人感覺好玩開心,而且還能啓發思維,培養學生言語表達的能力。

平時在課堂上,對於語文課本中出現的口語交際,我也能夠認真地帶領學生去完成,我比較注重課堂交際環境的輕鬆及交際雙方的互動,還曾經被王慶華老師親點參加課堂展示活動,但是對於交際環節的設計與交際情境的創設,則過於簡單了,所以,在口語交際課上,時常會有現場失控、學生表達不夠滿意的感覺。在閱讀了於永正老師的一節節精彩的課例後,使我對口語交際課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教師要精心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課,怎樣讓學生願意說?於老師善於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擇交際的材料,這些材料是學生熟悉的、瞭解的、喜聞樂見的,因此,不僅極易引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學生也有話說,所以,交際課堂上學生願意說、積極地表達、主動地參與。例如《說說,畫畫,寫寫》一課,學生說的是自己同班熟悉的同學,畫的是自己想畫的人物,自然課堂就充滿了靈動。《聽廣播,打電話,寫緊急通知》一課,教師就從學生明天要舉行的爬山比賽引入,自然就引起學生的關注,激發了學生表達的慾望。

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有爲而作。

很多老師把口語交際做爲可有可無的內容,而對於作文指導又一籌莫展,只好拼命讓學生背範文,以求在考試中取得高分。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眼中關注的都僅僅是分數而已,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沒有具備語言表達的能力,僅靠背幾篇範文僥倖取勝的學生不是真正的高素質學生。於老師從提高學生的素質入手,從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出發,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口語交際課。他不僅自己選擇交際的材料,而且還善於用心設計交際的環節。例如《描述人物外貌,轉述通知》一課,一位陌生的老師走進教室要向於老師傳達局長的通知,於老師不在請小朋友們轉告。所以,當於老師一走進教室,學生就紛紛發言,趁此機會訓練學生描述人物外貌與學習轉述通知,當學生能夠完成任務後內心的喜悅與成就感是無以言表的。於老師的每一節口語交際課都是讓學生在這樣明確的交際目的中進行練習,學生的說、寫不是爲了應付考試,不是爲了老師、家長而學,更不是被逼而學,而是爲了生活實際的`需要,是“我要學”,所以就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益。

三、教師要遵循學生語言表達的規律。

在於老師的課堂上,常常會有聽課老師的笑聲與掌聲來表達對學生精彩發言的表揚,但是,學生的精彩並非出自偶然,而是在老師的指導後產生的。例如在《觀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一課中,教師挎着籃子走進教室解釋說“中午要招待客人”,並讓學生說說買了什麼東西。學生的回答很簡單,僅僅是把於老師買的這些東西羅列出來而已,但是,於老師並沒有停留在學生這樣較低層次的發言上,而是提出“把每樣東西的數量也說出來”,於是,學生的發言就更進了一步,使用了數量詞。之後,教師又繼續引導:“不但說出各種東西的數量,還要說出它們的特點,比如,什麼顏色啦,什麼氣味啦,什麼形狀啦……。”,學生在練習後表達更準確更生動了。那麼,怎樣招待客人呢?訓練又提高了一步。於老師就是這樣遵循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語言表達的規律,循序漸進、步步深入、順理成章地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的引導,而毫無斧鑿痕跡。而學生在教師這樣一步步的引導中絲毫沒有感覺到表達的難度,在積極參與中提高了言語表達的水平。

很多孩子往往說得頭頭是道,而寫作卻寥寥數語,於老師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說得好而且寫得也很好,於老師是怎樣指導的呢?例如在《說說,畫畫,寫寫》一課中,學生描述班裏兩個同學的樣子,於老師根據學生的描述找出這兩個小朋友。接着,老師提出如果我想念他們怎麼辦呢?可以讀一讀寫他們的作文,接下來自然轉入了寫作的環節。可以寫這兩個同學,也可以寫老師,還可以寫想象的人物——豬九戒,寬泛的寫作空間少了限制多了選擇。教師還出示“習作例文”供學生借鑑。在寫作時可以先寫後畫,也可以先畫後寫。

畫畫即使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喜歡的一件事,更別說三年級的國小生了,所以學生興致滿滿地又寫又畫。因爲有上一環節充分地“說”,所以學生在寫時就很輕鬆。在學生寫作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有困難,於老師也會及時地提醒,例如在學生寫寫畫畫的過程中,於老師在巡視、指導時插話“他畫的豬九戒的耳朵是尖的,並且往上長,他想象的豬九戒臉很長……”老師這樣貌似不經意的幾句話就爲其他的同學打開了思路,同時對於這位學生本人也是一種鼓勵。寫作完成後的點評是於老師課堂教學的常態,他以自己敏銳的語感、高超的文學功底指導學生隨時發現不足之處,又及時表揚寫得好的地方,學生在這樣一篇篇的習作點評中也學習到了修改的方法。因此,在教師點評完後學生自己再次修改,抄寫到作文本上。

僅僅從課堂實錄中我就發現了諸多的美妙之處,在於老師的課堂上,肯定還有更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不斷地學習,希望假期之中藉助這本書的閱讀能夠提升一點我的口語交際教學的能力。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模板 篇16

假期裏認真翻看了《課堂觀察》這本書,受益不淺,感受很深。書裏不僅提到了許多對我們教師教書育人方面可知道的理論,還提供了一些真實的故事和優秀的案例,下面我針對“課堂觀察技術”一節,談談我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我的看法。

課堂觀察技術是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它是建立在對課堂教學要素進行科學分類的基礎之上的,課堂教學要素的9個方面,即:課堂溝通、課堂行爲互動、師生話語、課堂過程、課堂管理、課堂教學語言、教學資源、教學媒體和教學現場機智。

在課堂上,當我們老師提出一些問題後,只要孩子能對答如流,回答的問題能迎合老師的心裏,老師往往會不吝嗇的大加誇獎:“你真聰明、你回答的真好”等等。如這位教師,前者學生的回答雖然只回答了一個結果,卻迎合了老師的心裏,得到了表揚;後者學生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但學生的智慧火花已在閃現,但卻沒有被老師重視,而一句“再想想”了知。

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學習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信心,這也就需要適時進行肯定和表揚。尤其是學生智慧的火花閃現之時,教師要給予充分的肯定。而這智慧的火花並不代表只瞭解一個結果,更要關注一個過程。對學生出現的錯誤,一定要慎重評價,對有錯誤但又孕含點滴創新的思路,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給予鼓勵,保護這難得的創新火花。

作爲教師一定要始終牢記“學高爲師,德高爲範”的教師座右銘,一方面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不斷通過教學反思,促進自己專業發展;另一方面要不斷按照教師行爲規範和教育法對教師語言和行爲的要求,加強自身的修養,規範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成爲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成爲一個讓學生尊重的教育者。

通過“課堂觀察技術”的學習,使我深感自己做得還很不夠,一定要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成爲一個真正合格的教師,爭做優秀的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課堂觀察》學習心得

課堂觀察就是要求觀察者帶着明確的目的,憑藉自身感官及有關輔助工具 (觀察表、錄音錄像設備),直接或間接從課堂上收集資料,並依據資料做相應的分析、研究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它是教師日常專業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學習的重要內容。課堂觀察的基本理念是課堂觀察“爲什麼”、“是什麼”、“追求什麼”的問題。通過觀察,提升教師教學業務水平,使學生的課堂學習得到改善。課堂觀察的方法可以是多元的,觀察者可以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課堂上一個或幾個比較重要的問題進行觀察,也可以是對不同教師的同一節課進行觀察,還可以是對一個教師的多節課進行跟蹤觀察.課堂觀察不但是教育科學研究中收集資料的手段之一,也是一種獨立的教育科研方法,它在教育教學研究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教師走進他人的課堂,可能會因此而發現他人的課堂經驗,也可能總結出他人的課堂教訓;但對於自己來說,既然主動地走進了他人的課堂,當自己走出他人的課堂時,也就得問自己一句話:我在他人的課堂中得到了什麼?這纔是課堂觀察最爲根本的目的。觀察他人的課堂,鼓勵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終還是要服務於自己的課堂,不僅僅要豐富自己的課堂經驗,修正自己的課堂教訓,還有必要加深自己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

剛結識“課堂觀察”這個新穎的概念,儘管抽象,沒有任何經驗,感覺實施課堂觀察,能夠很好地改變教師教學理念,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提高教師課堂教學實效。 首先,課堂觀察的起點和歸宿都是指向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教學是依賴教師和學生而存在的。無論是教師行爲的改進、課程資源的利用,還是課堂文化的創設,都是以學生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爲落腳點。即使所確定的觀察點不是學生,其最終還是需要通過學生是否學得有效來得到檢驗。因此,課堂觀察始終緊緊圍繞有效課堂的進行而存在。

其次,課堂觀察研究能提供教師教學行爲的客觀素材,爲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提供實踐性反思素材,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堂觀察促使教師由觀察他人課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爲,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無論是觀察者還是被觀察者,無論處在哪個發展階段的老師,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觀察,從而獲得實踐知識,汲取他人的經驗,改進自己教學的技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課堂觀察不僅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研究活動。可視爲一種促進教學的方法,可以增進教師教學目標的達成,提升學習成效;課堂觀察也是一種探究,通過這一途徑,可以有助於教師發現、分析和解決教與學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