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3W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

活動目標: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精選20篇)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節日之一,同學們對端午節的印象只是吃糉子、掛香包、看劃龍船,從來沒有深入去認識端午節,本活動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深入的去認識端午節。整個活動設計先從端午佳節的習俗切入,讓學生去尋找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動手做香包,以及認識端午節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進而讓學生在吃糉子之餘,關心一下自己,如何讓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劃龍船之餘,也能體會一下團體同心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賽龍舟錄像 各種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 有關端午節的詩歌

活動過程:

一、全體立正、各小隊整隊

二、各小隊長向中隊長報告人數,中隊長向中隊輔導員報告人數

三、出旗、奏樂、敬禮

四、唱隊歌

五、主題活動開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瞭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幸大轉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各種起源故事附後)

20xx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5篇20xx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5篇(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7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爲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裏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媽媽或長輩。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後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 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 。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錄像。)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輔導員講話:

同學們,今天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們表示祝賀。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老師相信今年的端午節大家一定會過得特別有意思。到時候我們再一起來包糉子,表達一份我們對屈原的懷念。

七、呼號。

八、退旗、奏樂、敬禮。

九、宣佈活動結束。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2

利用端午節這個中國幾千年來的民俗節日,邀請國際友人及青少年共同參加,在更好地瞭解端午節習俗,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的同時,向外籍嘉賓宣傳酒店、SPA等項目,讓參加的人員在濃濃的歡快氛圍中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深意。

一、活動地點

西餐廳及戶外。

二、活動對象

內部及外部大客戶(約50人,20組家庭)。

三、活動時間

20xx年x月xx日15:30-17:00(端午節)。

四、價格標準

免費。

五、活動安排

活動亮點:

1、帶香囊雖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但本市區鮮爲人知,可以作爲一個亮點突出本次活動;

2、佩五絲是一個比較傳統的習俗,考慮家長愛子心切,通過此方法達到看到五絲就想到端午節,想到端午節就聯想到;

3、累計卡的運用,累計卡是由一張A4的PVC材質製作的卡片,上有公司LOGO及端午節活動照片,分成16小塊,大小不一,拼成後是一張完整的圖片,利用兒童貪玩、好奇心重的心理,達到酒店宣傳。

活動促銷的目的,另外因爲可長期保留還可作爲一種宣傳的手段。

4、活動延伸,五絲的習俗是在第一場大雨後扔於水流中,故在活動過後的第一個下雨日邀請當日參加人員前來一同將五絲放於氣球內,並於工作人員將氣球拋至湖中,後由其他工作人員拾起,後所有人員到西餐廳吃飯,並體驗其他酒店項目。優惠政策:

1、增值活動項目

憑活動入場券,在西餐廳或其他廳可享受特價親子套餐元,可享受親子特價房元,可享受餐廳折優惠。

2、凡在活動期間凡參加xx活動除享受折優惠外,另贈送累計卡3張。

3、現場辦理SPA卡可享受折優惠,另贈送累計卡1張。

4、支付50元即可獲得親子游泳票一張,另贈送累計卡1張。

5、報名參加游泳班、購買游泳卡的客戶除活動本身享有的權益外,另贈送累計卡2張。

6、購買旅遊產品套餐的客戶除產品本身享有的權益外,另贈送累計卡2張。

7、獎項設置及獎品負責人:。

1.獎項設置:

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幸運獎。

2.獎品:

以客戶體驗產品及贊助商贊助的物品等。

六、活動職責分工

七、活動預算

1、場地佈置:……

2、食品預算:……

3、各類優惠券共計18張。

預計活動費用總計4200元。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3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有兩千多年來的風俗習慣。端午節同時是一個可以和親友團聚一起度過的節日,端午節也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節日。今天我們就來過一個特別的有意義的端午節。

活動日期:端午節,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

活動地點:

活動目的: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通過端午節來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紀念屈原,我們也要通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活動內容:

1. 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具體內容如下:

(1)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那麼,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節各地的風俗習慣視頻

2.包糉子

(主持人):,在端午節吃糉子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糉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糉子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一起來包糉子,看誰的手兒最巧,包的糉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綠豆、肉粹、糉葉、糉繩。

方法:

1. 將糉葉折成漏斗形

2. 在漏斗形的糉葉裏放入適量的糯米、去皮綠豆以及肉粹。

3. 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糉葉的兩邊把那個比較長的糉葉向糯米這邊壓成一個三角形。

4. 將糉葉包好後用準備好的繩子把它綁緊。

5. 蒸煮。

三)詩歌朗誦

(主持人):,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看詩朗誦表演。

第一:朗誦。

第二:小組朗誦。

第三:女生齊誦。

第四:男女朗誦。

第五:大家齊誦

(詩歌內容附後)

四)觀看賽龍舟錄像。

(主持人):,你們到過汨羅江嗎?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賽龍舟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國際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汨羅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賽龍舟可以說是端午節的高潮。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 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視頻。)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我們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吧!

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七.吃糉子

請評委根據糉子的樣式,口感評價。並且評出最佳包糉子大王;最好吃的糉子;以及最會吃糉子大王。

八、領導講話:

,今天的端午節過得很有意義。高興地看到同學們心靈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學生的參與的熱情,強烈的表現慾望以及作爲一名新時代的少年對信息、資料的蒐集能力。同時也非常感謝家長對我們活動的熱情參與。通過本次活動,我們近距離接觸了端午節,對它有了更深的認識。

七、活動結束

附活動資料:

1、故事概況。

(1)屈原投江

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爲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糉子),並且競相划船(賽龍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

(2)曹娥尋父屍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蹟,鄉人羣而祭之。

(3)伍子胥的忌日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勾踐請和,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4)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同學們交流從各種渠道瞭解的有關於端午節的各種習俗。)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4

一、活動主題

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

中國端午節習俗歷史悠久,它的傳承涉及到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形成一個端午習俗文化圈。中、日、韓、越南等國端午習俗的相同與相似,是歷民俗文化的交流和影響造成的。我們不只是要探討它的源流,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傳承對各國、各民族民衆的生活所發生的重大的影響。韓國江陵的端午祭,不僅是韓國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韓國將來自中國的端午節習俗本土化了,變爲韓國民族文化傳承的一部分,受到重視和保護,這種經驗很值得學習和借鑑。中國各地仍在傳承着端午龍舟競渡的習俗,如果將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護,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端午節有着悠久的歷史富有深遠的意義,舉辦端午節活動不僅具有經濟效益,更有社會效益。

二、活動背景

紀念屈原,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傳統節日,目前正在衰退之中,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漸漸淡忘,如果將中國端午節的各種民俗事象加以妥善地保護,對端午節開展紀念活動,將是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三、活動目的與意義

爲了進一步弘揚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對大學生進行熱愛祖國、孝敬父母、尊長敬先等思想教育。這樣的活動使大學生進一步瞭解祖國的傳統節日、更加喜愛祖國傳統節日、並準備過好自己的傳統節日,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四、活動內容

活動地點:x教202教室

活動時間:20xx年xx月xx日晚7點

活動負責人:全班班委

活動參加者:44人(全班44人)

五、活動流程

(一)端午奇緣話習俗。(可以通過上網、查閱書籍等方式瞭解)

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關的知識和風俗都可以說,以抽籤的形式隨機上臺介紹,也可回答下面的問題。

1、五月初五是什麼節日?(端午節)

2、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3、學生生動地講述端午節的起源故事等等。

(二)外來學生說說自己家鄉過端午的習俗。(班上4位外來學生)

(三)做香袋比賽。

(主持人):同學們,佩香袋是端午節的習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掛上了媽媽爲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裏樂滋滋的。今天,我們就自己動手做香袋,看誰的手最巧,做的香袋最漂亮。將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給老師或者同學。

活動前準備:

1、材料:碎布、棉花、香料粉、絲線(或中國結細線);

2、工具:剪刀、針、縫衣線;

3、將碎布畫上自己喜歡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桃形、動物形等;

4、剪下相對的兩片;

5、做法:

(1)用線將三邊從反面縫合,留下一邊。

(2)翻過來,塞入沾有中藥店買回來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將最後一邊縫合,再加長繩裝飾即完成。

學生動手做香包,然後進行評比。

(四)與詩共舞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端午節也是什麼節?不知道吧,告訴大家端午節也是詩人節,詩人寫了很多讚頌端午的詩歌,下面請各小隊表演詩朗誦。

(每一小隊自行準備,形式可以自主創設)

(五)觀看賽龍船慶端午的*或者短片。

(主持人):同學們,你看過“龍舟競賽”嗎﹖端午節龍舟競渡不單是傳統慶祝活動,也是一項體壇盛事!端午節起源於詩人屈原因不滿朝廷*而投江自盡,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鑼鼓聲把江中魚蝦嚇走,而同時又把糉子拋進江中喂飼魚蝦,以免它們啄食屈原的軀體。

龍舟競渡可說是端午節的*。龍舟長10米多,以龍頭和龍尾作裝飾,船身還特意雕上麟狀花紋,唯妙唯肖;每隻龍舟可容納20至22人,二人並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領下,以及圍觀人羣的吶喊聲中划向終點。現在,我讓我們一起加入這一行列。

(播放賽龍船慶端午的*或者短片。)

(主持人):看了剛纔的錄像,想談談自己的想法嗎?

隊員們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

六、經費預算

香袋材料工具:xx元

其他備用費用:xx元

七、活動注意事項及安全

1、小心運用剪刀、針等工具;

2、認真聽主持人安排活動;

3、活動前每位同學對端午節知識要有初步的瞭解(通過查資料);

4、保持活動地點的乾淨整潔,活動結束做相應的打掃。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5

一、端午節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是如何起源的?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這些風俗習慣是怎樣形成的?我們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針對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以學生的興趣爲切入點,圍繞“端午節”主題,引導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走進書店、走進機房、走進社區。通過課內學習、閱讀交流讓學生了解中華悠久的傳統文化,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活動使其從中體驗端午文化的深厚意蘊。

二、端午節活動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今年,你想怎樣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爲學生提供活動方向,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個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切實增強學生對傳統節慶文化的認同感。

活動目標可歸納爲:

1、通過各種渠道開展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知曉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增強對傳統節慶文化的認同感。

2、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獲取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和價值觀。

三、端午節活動時間

端午節前一週(國家法定休息日的前一週)

四、端午節活動準備

1、遊戲輔助用品(模擬龍舟的滑板等);

2、製作糉子材料(荷葉,用醬油醃製好的糯米及五花肉或者紅豆、棗子等,繩子,剪刀)準備。工具:盆、碟、匙、筷子、剪刀、一次性手套等;

3、美術課教案及作畫材料準備;

五、端午節活動具體要求

1、結合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通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爲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人們爲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製作成小報,讓學生感受到節日的快樂,體驗傳統節慶的深厚文化內涵。

2、瞭解糉子的製作過程和工藝,體會民族文化的深刻內涵。

3、通過模擬“賽龍舟”的活動,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勇武、堅韌、團結一致的精神力量,讓學生在競技的過程中實現精神的昇華。

六、端午節具體活動安排

系列一:製作小報

1、端午節的來歷;

2、端午節的典故;

3、端午節的活動;

4、今年我想如何過端午節。

系列二:手工作品

製作糉子

系列三:美術作品

我畫下的端午節(每個班選出5個較好的作品展示)

系列四:快樂遊戲

在活動課上,進行模擬賽龍舟比賽

七、端午節活動步驟

1、組織籌備階段——召開組織籌備會議

訂立活動目標並制定詳細的計劃,準備活動所需資料和物品;

2、活動實施階段——活動計劃落實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6

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爲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體驗勞動的樂趣。

每當端午節來臨的時候,我都會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一起去附近的超市買江米、糉子葉、大棗、紅小豆等包糉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媽媽總是提前把米和紅小豆泡兩個小時,媽媽說只有先把米泡泡,包出來的糉子纔好吃。在包糉子之前,大棗要用開水煮一下,這樣做一是乾淨衛生,二是吃的時候纔不會覺得苦。每次包糉子之前,我們包糉子的糉子葉也都是用開水煮一下,媽媽告訴我這樣做一是爲了去掉糉子葉上的異味,二是爲了增加糉子葉的韌性。

等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最興奮的時刻就到來了。我和爸爸、媽媽每人拿着一個寬寬的糉子葉,媽媽告訴我要先把糉子葉折成一個漏斗狀,然後再向漏斗裏面放米、紅小豆和棗,放好之後用線一圈圈纏好。聽着容易,可做起來就難了。無論我怎麼放,米就是不聽話地從漏斗下面跑出來,一個糉子還沒包完,我的腳下就一片白花花的了,好不容易不漏了,可又封不上口,急得我額頭直冒汗,媽媽告訴我說少放點餡就行了,於是我就又把米和紅小豆倒出去了一些,果然,很容易就把口給封上了,於是我趕緊拿了一根線把糉子緊緊地纏上了,包完了第一個糉子後我興奮地用雙手舉着糉子對媽媽說:“爸爸媽媽,看我包的糉子!”,爸爸媽媽見我興奮的樣子,也高興極了,誇獎我說:“不錯,我們兒子長大了,也會包糉子了!”聽了爸爸媽媽的誇獎,我心裏甭提多美了,於是,我把自己包的第一個糉子和爸爸媽媽包的糉子放到了一起,這時,我才發現,我包的糉子比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要小好多,爸爸媽媽包的糉子肚子鼓鼓的,而我包的糉子肚子癟癟的。

我還是非常高興的,因爲這是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同時也是我靠自己的勞動完成的,我希望每年都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糉子。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7

今天是端午節,陽光明媚,不時還吹起陣陣涼風真是涼風拂面的好天氣。早上我早早的起了牀,和哥哥一起坐上公共汽車外婆家過端午節。

一路上我看到了家家戶戶都掛上了艾草,買來了五黃——黃酒,黃瓜,黃鱔,黃魚,蛋黃。一進外婆家我看見了這些可防五毒的中藥。

外婆拿出了一些材料—糉葉,糯米,肉,豆沙和線。我們看的很納悶,外婆拿這些東西幹嗎?難道要我們包糉子嗎?我們可不會包呀!不過外婆是耐心的教包糉子:了首先把糉葉包成漏斗的樣子,然後放入糯米和自己喜歡的餡,再把糉子抱起來用線綁好,糉子寶寶就做好了,馬上就可以下鍋了。

聽了外婆的講解我和哥哥的糉子寶寶都包好了,和外婆包的糉子寶寶一起下鍋了,我們看着糉子寶寶在鍋裏跳舞,滾動。終於糉子寶寶出鍋了。那糉子寶寶散發出陣陣誘人的香味讓我們直流口水。

糉子寶寶燒好了,我說要送給最敬愛的媽媽;哥哥說要送給外婆;弟弟說要送給外公。算我們的一份敬愛吧!

在晚飯後我們三兄弟進行了一場滑板大賽由外婆外公做裁判,我們各自用處自己的“絕招”來“殺敵”。最後哥哥第一個被淘汰弟弟第二個被淘汰而我拿到了冠軍獎勵西瓜一個,而哥哥弟弟獎勵西瓜半個。

到了深夜11點我們才戀戀不捨地回了家。

今年的端午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8

節分難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這首詩是爲紀念屈原而寫下的。端午節也是因爲屈原而流傳於世的。包糉子、賽龍舟等端午節特有的習俗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是因爲當時撈救投泊羅江而死的屈原所傳承下來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賽龍舟不再只是單純爲紀念屈原而舉行的了。它演變成了一項最富激情、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努力奮爭,拼搏向上的精神的運動。賽龍舟這項具有紀念意義的運動,不僅突破了時間、地域的界限,還成爲了國際性的賽事,得到了新的發展。

包糉子也是爲了紀念屈原,同樣具有不可替代的紀念意義。糉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蘆葦葉在外圍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當然,糉子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地區,就會包出不同的糉子。雖然形狀各異,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雖然風味大不相同,但都寄託着老百姓對屈原這位偉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又到了。可是,心中卻有一種淡淡的失落感。隨着社會的發展,端午節的節日氣氛也在逐漸減弱。端午節和衆多的中國傳統佳節一樣,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之說不只是爲了紀念屈原這一個,但卻是最有說服力的一個。關於端午節由來的傳說,雖是衆說紛紜,卻也爲它增添了不少神祕與魅力。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華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端午節在我國已延續了二千多年的歷史,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澱,從而賦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內涵。

其次,端午節還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託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與心願。如果說端午節是因爲傳說而顯得更加動人,那浸透在端午節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則讓它散發出永恆的魅力。傳說可以動人,而情更加感人!

節日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於挖掘和弘揚,有時我們的傳統節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不夠。我們的社會,應該增強對民族文化的自覺保護意識,傳統文化絕不是“封建”、“落後”的代名詞,而應該成爲新時代我們引以爲豪、爲傲的民族瑰寶。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9

一看到媽媽泡米和桌子上滿是糉葉,我就知道端午節又到了。

小的時候我不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每年家裏就像過年一樣隆重地過端午節。後來也只是知道一點點關於紀念屈端午食糉子是我們家鄉的主要習俗。剛到五月,家裏就開始浸泡糯米了。媽媽一般都會準備一盆米進行浸泡,同時也把糉葉放在水裏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會更粘些吧,我記得多年來媽媽就是一直這樣做的。

端午前一天,媽媽就開始動手包糉子了,我偶爾也會搗亂,試着學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看來包糉子也並不簡單。

至於還有什麼我就一無所知了。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0

又是五月,紫丁香蓬蓬勃勃地盛開着,若有若無的清香繚繞着,這讓我想起端午節濃濃的糉香。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期待過端午節。每當端午節的前一天清晨,媽媽總會用清水泡上一大盆糯米。傍晚,香噴噴的糉子,媽媽拿出泡好的糉葉,用她那雙巧手一挽,糉葉就像一個尖角小碗握在她的手中。媽媽把米舀進“碗”裏,再左一折,右一疊,用線一纏,一個棱角分明的糉子就呈現在我眼前。糉子包成小山一樣高時,我的耐心早已耗盡了,纏着媽媽一會兒一問:“媽媽,什麼時候才能吃到糉子啊?”媽媽總是邊忙,邊耐心地安慰我:“快了,快了。小饞貓饞了吧?”

被我催促着,媽媽總是連夜就煮上糉子。平時早早就睡覺的我,一會兒去廚房一圈,怎麼也不肯早早入睡。直到九、十點鐘,糉子熟了,媽媽趕緊夾出一隻肉糉,給我先涼着,裏面包的可是我最愛的牛肉呢!我一大口咬下去,嘴裏便充滿了米香,再咬一口,就是美味可口的牛肉了,米中融入了牛肉的香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

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端午節。爲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爲國跳河自殺,人們爲了紀念他,也怕魚蝦啃食屈原的身體,往河裏丟糉子,後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的文化。

端午節的電視節目,常有划龍舟比賽。那天,我坐在電視機前,爲一條青色的龍舟加油,突然,槍聲一響,紅色的龍舟就如一條水蛇一般,靈活地衝了出來,而青色的龍舟卻因爲一時反應不過來,讓紅龍舟領先了一步。紅龍舟的人不灰心,努力向前追去,紅龍舟在前面,青龍舟在後面緊追不捨,他們一起努力,終於追上了紅龍舟,紅龍舟的人也不甘落後,他們時而超出,時而落後,時而又平行,岸上的吶喊聲也快要震破了天,“加油,加油!”青龍似乎得到了人們的力量,木頭的船身,頓時靈活了起來,終於,青龍舟衝過了終點,我同岸上的人們一起歡呼起來。

端午節就在眼前,那濃濃的糉香又引得我茶不思,飯不想了。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1

端午節自古是中國的節日,可聯合國卻將它定爲韓國的節日,這毫無道理!荒謬!

中國古代用十二天干、二十四地支來計年,而端午正是從中取出二字拼湊而成。這個節日的名稱正是中國特有的計年法,這端午節怎麼不是中國的呢?

再來說說屈原。屈原是兩千年前戰國時期楚國的宰相,因爲被奸臣所害,被貶到了汨羅江當縣令。後來楚國滅亡,愛國的他投江自殺了。當地老百姓很想念屈原,划着獨木舟將糉子投進河中,由此來紀念屈原。屈原是中國人,戰國也是中國的歷史時期,這麼明顯的事例指向一個答案——端午節是中國的!

每逢端午節,我們都會包糉子,各式各樣的糉子很是惹人喜愛。有肉餡的、蛋黃餡的、豆沙餡的……幾千年來,吃糉子早已成爲端午節的標誌性活動。而韓國在當時還只是遊牧民族,並沒有這習俗。中國人開始過節時,韓國還未成型,這端午節當然是中國的啊!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重頭戲。每逢端午,全國各地的人都會賽龍舟。在江上奮力拼搏的青年,岸邊觀賽叫好的觀衆,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賽龍舟是體現中國人團結的運動,因此,賽龍舟是個很好的證明,端午節就是中國的。

這麼多證據都可以證明,端午節本來就屬於中國。聯合國怎能將它定爲韓國的呢?

歷史告訴我們:韓國的年輪只有七八百年而端午節的起源是戰國時期;

雖然幾十年中國的確沒有放假,可端午節肯定是屬於中國的啊!無論從前,現在,還是以後,端午節都是中國的!歷史是不會改變的!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叫“五月節”。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時間過得可真快呀!

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賽龍舟,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龍舟整裝待發。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龍舟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龍舟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龍舟遙遙,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龍舟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龍舟……“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龍舟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舟,衝向彼岸。好一副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3

到了飄滿棕子香味的端午節了,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

我五歲那年,在湖南老家過了一個端午節。那天上午,爸爸領着我去看划龍舟比賽。還沒有到江邊,遠遠地就聽到了鑼鼓喧天,十分熱鬧。走近一看,江邊插着許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條龍舟在江裏一字排開,划船手摩拳擦掌在準備着。

正式比賽開始了,只聽一聲炮響,五條龍舟像五支離弦的箭一樣向前駛去,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加油聲、鑼鼓聲、歡呼聲……異常熱鬧。

這時天空下起了綿綿細雨,但是人們一點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這歡樂的海洋裏。在人們的歡呼聲中,有一條龍舟劃到了終點,笑聲、歡呼聲更響亮了。

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裏扔糉子和雞蛋,我十分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糉子扔進水裏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紀念他。借划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糉子等食物餵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4

轉眼間,又一個端午節來臨了。每當想到端午節,我就會想起那位值得讓人紀念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愛國主義寫成了一首又一首詩,直到後來國家滅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爲國投江自殺。這感人事蹟感動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他們爲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建立了這個節日——端午節。

在端午節裏,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插艾葉、戴香囊。記得我五六歲的時候,媽媽教過我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鄉建湖,這裏的人們也都這樣。端午節前夕,就包好了糉子,插好了艾葉,戴好了香囊。灑黃酒,驅害蟲,把房裏打掃得乾乾淨淨,喜氣洋洋地迎來端午節。

端午節時,我最愛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氣可香啦!讓人聞着心曠神怡。我也愛吃糉子,特別是那甜絲絲的蜜棗糉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糉子讓人吃了讚不絕口。

知識淵博的爸爸對我說,端午也叫端陽、重五劃龍舟當時是爲了打撈屈原的屍體;而往江裏投糉子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我聽了,才明白爲什麼要賽龍舟、投糉子了。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5

小區很多人家的大門兩側都掛上了新鮮的艾葉,空氣中瀰漫着一襲與衆不同的奇特香味兒。

家裏幾乎每個人都在忙碌着,準備豐盛的午餐,刀與砧板咚咚的撞擊聲,水蒸氣衝出氣閥的呲呲聲,不停地在耳邊縈繞,廚房裏不時飄出縷縷饞人的香味,夾帶着清新的糉葉香,刺激着人飢餓而貪婪的胃。

門被禮貌地敲開,來了不少的親朋好友。連忙遞上茶水,相互道着節日的問候和祝福,原本不是很大的客廳更加充實和溫馨了。

爺爺奶奶穿梭於廚房與客廳之間,爸爸媽媽也忙得不可開交,我的幫忙有時反而礙了他們的事,索性呆在一邊,悠然的看着這一切。

“來來來,大家都吃飯吧!”飯菜陸續都上了桌,正中間是一盤精緻的糉子,青青的糉葉上纏着兩色的細線,體型較長,棱角分明,卻像一隻只小小的龍舟。

輕輕地拿過一隻,將一端的細線拆下,往上一拎,糉子便聽話地從細線中脫出,小心翼翼地剝去裹着的糉葉,呀,中間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舊是龍舟形狀,讓人不忍下口,卻又被那略帶糉葉清香的濃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讓人又再次禁不住誘惑,輕輕的咬下一口。

軟,香,滑而不膩,難以名狀的爽快之感,輕微地粘牙,又被舌調皮地舔去。那種停留於脣齒間的鮮香口感,實在讓人回味無窮。

還有那擺放在碟子裏切開了帶殼的黃白相間的鹹鴨蛋,我總是習慣用筷子將蛋黃一整個兒挑出來,細細品嚐。蛋黃上沁出些許油星,細膩柔嫩得很,入口即化,鹹中別有一番滋味。

窗外,雨一直下,不知龍舟賽是否像往年一樣,又在湘江上熱鬧非凡地舉行?也許是的罷,雨下再大,也絲毫衝不淡節日的氣氛。

這一天,正是端午。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6

今天是一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天,徐老師帶我們去富蘭城堡,說要給我們一個驚喜!

到了富蘭城堡,我一進去就發現有個胖胖的廚師正在門口歡迎着我們呢!我看了一下右邊,有一座假山水池,裏面有荷花、荷葉等,還有一條條靈活又害羞的小金魚,它們看見了我,一下子就躲了起來。

老師帶領我們上樓,讓我們坐在早就安排好的椅子上給我們講了一些關於端午的來歷,屈原的故事等等,我聽得入了迷,原來端午節還有這麼多的文化呢!

終於等到最激烈的活動——快樂尋寶,老師還在講規則,可是我的心早就飛到了九霄雲外,想象着寶藏的樣子,思索着寶藏會藏到什麼地方呢?我用我的火眼金睛四處掃射着,寶藏究竟藏在何處?

遊戲一開始,我就像猴子在找香蕉似的上躥下跳,東翻西找,終於找到一張牛排的優惠券和一張今日新品的飲料的優惠券,我一蹦三尺高,高聲歡呼起來

我跑到老師那裏回答問題,第一題就把我給難住了,看見別人一蹦一跳的早就走了,我心裏很是着急,還好我身邊的天才老爸告訴了我,我也急急忙忙地告訴了徐老師,回答完後,我深吸一口氣一下子撲到爸爸的大肚子上面,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了。

回家的路上,我非常高興,心想:今天過得真愉快,不僅長了知識,還玩得很享受,真希望還有這樣開心的一天!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7

端午節是我國“三節”中的一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早上,我一邊吃糉子,一邊看電視。正巧,我看到有一個節目是賽龍舟。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知道賽龍舟、吃糉子的來歷嗎?”我說:“知道呀!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進汩羅江而死的愛國大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媽媽聽了高興地說:“我兒子懂得真多。”

奶奶見我們談得這麼開心,湊上來說:“你們知道嗎?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這倒是蠻好玩的。”我和媽媽一起說道。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媽媽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節的學問可真多。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8

迄今已有20__餘年歷史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了。“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端午節作爲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紀念日,歷經千年變遷,形成了極具民族和地域特點的文化內涵。但不管怎樣演變,凝結在其中的愛國情懷始終是端午節的主題。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弘揚民族精神的源頭活水。端午節作爲我國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文化載體,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在端午節,除了品嚐節日美食、傳承傳統習俗文化的同時,更不能忘記要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中,傳承“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而其猶未悔”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涵養家國情懷中凝聚民族精神,匯聚磅礴力量。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當民族面臨危機之時,愛國主義精神集中迸發出來,成爲化危爲機的精神力量。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再一次生動而深刻地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爲了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14億中國人始終心相連、情相通,在各自的崗位上盡己所能,爲抗擊疫情守望相助、傳遞愛心,鼓足勇氣、真誠奉獻,羣防羣控、聯防聯控,以危難之際顯身手的全民自覺,萬衆一心、衆志成城,匯聚成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最終取得了抗疫的決定性勝利,生動詮釋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時代內涵和磅礴力量。

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以各種方式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繼承和發揚他的愛國熱情,就要真正讀懂端午節的文化內涵,讀懂端午節裏所蘊含的偉大的愛國精神。

艾葉黃,糉子香,屈子精神永傳揚。家國情懷薪火相傳,我們的端午節韻味就會越來越厚重,越來越久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呼喚我們將愛國熱情匯聚成時代洪流、轉化爲務實行動。我們要把端午節這一精神文化座標,作爲愛國教育契機,傳承端午文化,弘揚愛國精神,像屈原那樣,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努力成爲走在新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19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糉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綠、藍、白。她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後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四根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她又小心翼翼的分別給我戴在手腕和腳脖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等戴上後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裏。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糉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後又熟練地摺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五絲線捆紮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糉子放到了鍋裏,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糉子放到盤子裏,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着盤子聞了又聞,着急的等待着糉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於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裏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好吃極了!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爲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鬍子。

糉子吃完了,爸爸說:“端午節是有說道的,就這個名稱就五花八門,夏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蠟、詩人節等等。”

媽媽說:“除了吃糉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我想,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不少的學問哩!這個端午節不僅僅吃到了糉子,還增長了不少見識。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活動心得計劃 篇20

又到了端午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想起端午節的糉子。

端午節前幾天,媽媽就從市場上買來包糉子的糉葉、糯米、綠豆等,到端午節那天,就把它們拿出來,用水浸溼,洗乾淨,然後開始包糉子。她拿起一些糉葉,疊成開列一排,隨後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粒豬肉,最後加上一層糯米把綠豆和豬肉包在中間,再把疊好的糉葉,壓緊,按平,摺疊,最後用線捆住,就這樣一個糉子在她們的手上包好了。

糉子包完後,她就把糉子放進鍋裏,加上合適的水,讓它蒸煮。大約煮到兩個小時吧,廚房裏飄散出一股糉子的清香,深深地聞一口,沁透心脾。這時,饞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從鍋裏抓起一條糉子,不管它炙熱燙手,就解開線團,送進嘴裏,用牙齒咬一口,滾燙的糉子,有時弄得我牙齒根,舌頭嘴上頓時起滿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儘管這樣我還是不肯吐出來,味道好極啦。

聽大人們說,端午節這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詩人屈原因仗義直言遭革職放逐。眼見國破家亡,百姓流離失所,屈原是有心報國而無力迴天,憤然之下,於五月初五,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傳說屈原死後,百姓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的還拿出食物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因此,在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等的風俗,以此來紀念屈原。時過境遷,人事物非,可端午節一直流傳至今,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和文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