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 篇1

9月12日,我縣組織到潢川參加海峽兩岸國小數學名師好課堂系列教學研討觀摩會研討會。研討會的主題爲“名師好課堂課堂的研討”。會前潢川高中老師介紹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和宏觀要求。上午觀摩了來自首都的吳正憲老師的三年級下學期《面積的認識》的公開課,下午觀摩了來自江蘇省啓東市蔡宏聖老師的四年級下學期《乘法分配律》的公開課;次日上午我們聽取了江蘇省啓東市實驗國小副校長季國棟的《用數對確定位置》五年級的示範課,他主張‘疑趣課堂,讓學生在疑趣中享受生活’。通過同課異構的形式提高教研活動的時效性、針對性。觀摩後聽了專家的學術報告,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從中受益匪淺。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精選5篇)

《面積的認識》這節課,吳正憲老師很努力、真實地呈現學生的思維狀況,並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猜想—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思維過程,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得到新知。

《乘法分配律》是中年級課程,兩位老師都選擇了有趣的素材,來激起學生的興趣點,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並注重低年級學生學習習慣的引領。

《用數對確定位置》這節課季國棟老師循序漸進,從簡單的生活現象導入問題,一步步的把學生引入問題、探索問題,使學生在愉快中獲取知識。

通過聽課,讓我學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理念。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爲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通過這次研討會更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臺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 篇2

10月18號,我有幸參加了保山市教育局組織的國小數學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一天的時間先後聆聽了2位優秀教師的優質課和精彩的講座,讓我頗多感悟,受益匪淺,每節課都有着自己的獨特之處,尤其是下午羅明亮老師執教的《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羅老師讓我看到了這是一節非常有深度的課;還有早上的潘小明老師,在課堂中表現出來的沉着,機智,對學生的鼓勵性語言,我想給聽課的每位教師留下的不僅是佩服,我想更多得還是反思,下面,我就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重視課前交流。兩位教師都非常重視與學生進行課前交流,通過課前交流拉近師生關係,在課前的談話中就讓學生被老師吸引,對老師非常感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打破課堂常規。兩位教師都勇於創新,將學生完全放開,去允許學生出錯誤,不怕學生出錯誤,並能在學生出錯誤時及時引導,重視了課堂中生成的資源,我想這點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反思,如潘小明老師在執教的過程中學生出現了一個(X,X),這足以說明課堂中重視了生成的資源。

三、教師巧用教育機智。在每節的課堂教學中,發現每位教師都能夠及時的捕捉課堂中生成的資源,靈活,機智的處理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通過一步一步的引導,耐心的等待和傾聽學生的發言,最後達到師生情感的共鳴。

四、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課教學必須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確數學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最終爲生活服務。因此,在教學中無論是對新知識的引入或鞏固都要注意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學中上課教師們都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教學情境。

五、探究活動充分。教學中,教師要爲學生創設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數學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例如,潘小明老師在讓學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時,讓每個學生盡情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在位置,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每個人描述的方法和順序不一樣,所以不能使人明確同一事物的準確位置,在此基礎上明確什麼是列,什麼是行,再從具體的列和行中確定描述位置。

六、合作學習紮實有效。合作學習爲探求新知提供了一條捷徑,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再造過程,從而獲得了成功感,獲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每一節課都非常重視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教師們把合作學習都放在知識的難點和疑點上,在學生解決有困難時採取,老師在有難度的問題處理中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再通過合作互相交流意見,避免了因匆忙而只能表達一些不成熟的見解;其次是合作中分工要明確,以個人優勢的發揮來促成整體的完美。另外在合作學習中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也是老師的突出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個性觀點;老師有充足的耐心,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引導。

總之,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對於課堂教學有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今後應對比優質課,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抓住機會,不斷地學習新知,不滿足於墨守成規,提高自身的素質,優化課堂教學。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 篇3

這次數學教研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一、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本來我認爲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有足夠的能力去教好我們的國小數學課程。但是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這遠遠不夠。人無完人,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對於我來說,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加強。如提高口算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應該說每一次數學教研活動,我們都會從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很多數學老師在平日繁重的教學過程中,都在不斷地的學習,琢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雖然我們的課本不變,但是我們的數學教學不是一層不變的。我們需要不斷地改變、完善。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學會知識並學會運用知識,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而沒有實效。

三、重視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數學並不是簡單的計算一下,比較一下後就此結束,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數學的情感教育。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意義重大,既交流了經驗共同進步,又增進了教師們的感情,同時體現了數學這門學科的特色。藉着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動爲我在今後教學中指明瞭方向。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 篇4

通過一段時間對國小數學練習課教學策略的研究性學習,我從網絡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對練習課的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進一步明確了練習課的任務、功能,瞭解了其基本流程和教學模式。結合我自身的教學實踐,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收穫和體會。

練習課是在學生已經理解並且初步掌握了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以學生的獨立練習爲主要內容的一種課型。我認爲國小數學練習課教學設計應遵循以下特點。

一、要有“情趣”。 練習課也要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習題的單調或者說習題的模仿與套用等,學生學習起來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和疲勞等,所以練習設計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創設情景,提高學習的興趣。如富有創意、形式新穎、內容聯繫實際並有一定趣味的練習,一定能讓學生樂此不疲,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從而體驗到尋覓真知和增長才乾的成功樂趣。

二、要有“坡度”、有“智慧挑戰”。 練習設計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練習課要根據知識的結構特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練習,做到由淺入深,有層次有坡度,環環相扣,教學節奏明快。練習課的課堂設計要合理地選擇範例和練習題。一要典型,有助於鞏固和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助於提高解題的能力。二是難度要適當,選題難度太大,超出大部分學生的思維承受能力,將影響課堂教學的進行,過多不利於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三是要通過多層次的練習,使學生在簡單運用、綜合運用、問題解決、擴展創新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識,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要照顧到全班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使他們都獲得成功的喜悅,情感得到滿足,有收益。

三、要有“生活味”。 多一些問題解決,少一些機械操作。新課程標準指出:練習的設計要圍繞着問題解決而設計,而且問題解決也成爲考試考查的內容之一。問題解決與常規練習的主要區別之一是:練習着重尋求答案,而問題解決着重解決問題的過程,着重如何尋找創造性的方法。

四、要有“內涵”。練習課課堂教學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最忌無的放矢,爲練習而練習,甚至泡製“題海”。一要深入鑽研新課標確定本階段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二要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練習課的課堂教學計劃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練習課教學過程中,應圍繞教學重點、難點來進行。選擇重點練習題、設置疑問、分析講解、啓發指導,都應有助於學生理解掌握重難點,防止無重點的滿堂練,轉移和干擾學生對重點內容的學習。要用足用好每一道練習題。認真鑽研教材,理解編排意圖,明確每一道習題的作用和功能,要根據班級特徵和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對教材裏的習題作適當調整、組合、補充,對每一道習題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發揮習題的價值。

要注重解題後進行反思或小結。學生完成題目的解答,還不能算結束,要使解題的方法牢固樹立,融會貫通,必須進行反思或小結。這部分最好由師生共同完成,應提倡、鼓勵學生通過解題後用自己的語言歸納出練習課所涉及的解題和技巧。這種方法,有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鞏固和深化。

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年級,運用不同的小結方式。如,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抽象思維比較弱,歸納、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由於“圖示”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形象性,運用圖示法進行小結,適合低年級學生。

五、要有“個性”、有“自我”。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練習和交流時間。要讓學生感覺是“我在練”、“我在思考”,“我在用‘心’來練習的”,而不是老讓學生感覺“老師在統治課堂,我是在爲老師而練”,要避免“匆匆過場”的現象。

總之,無論是什麼課型的課,我們在教學時既要充滿智慧挑戰,能發揮數學的思維價值又要有生活性,發揮數學的應用價值。

國小數學教學研討心得 篇5

1.要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激發學習興趣。不管做什麼事,只要有了興趣,才能認真地對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研究性學習,就要激發學生心靈深處的那種強烈的探求慾望,使其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

2.注意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數學源於生活,只有從實際出發,才能便於操作,容易理解。 現代教育理論認爲,數學源於生活,生活充滿着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3、重視再現知識過程。

4、要儘量讓學生自己去研究發現。以學生爲主體,每一個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應該做到:學生能做的一定讓學生做,學生能說的一定讓學生說。這樣,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着與合作者。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經常給學生提供能引起觀察、研究的環境,善於提出一些學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決的問題,引導他們自己去發現和尋找問題的答案,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一些研究的機會,多一些成功的體驗,多一份創造的信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