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W

《新京報書評週刊》曾做出評價:《人民的名義》走紅的原因之一是它對官員——無論是清官還是貪官——形象的塑造。本站小編在此整理了《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篇1

最近號稱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連續劇成爲了追劇榜單的榜首,刷爆了每個人的朋友圈,佔據了微博的熱門榜單,各大新聞媒體都在爭相報道與深刻剖析,《人民日報》連續發佈兩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頭條,對《人民的名義》評價道 “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此劇成爲了全民討論的一個火爆點。本月,在單位的黨小組學習會上,觀看了此劇,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與深刻思考。

該劇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爲敘事主線,講述了檢察官們步步深入,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犯罪的故事。 此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已退休的檢察長陳岩石所說的話,“從羣衆中來,回羣衆中去”。 到現在這句話還是那麼的時髦,在習執政以來,從羣衆路線到三嚴三實,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兩學一做”,這無不體現黨的宗旨,體現我黨的傳統優良作風。

腐敗,只要環境、土壤、空氣、水份合適就會茁壯成長。但隨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及其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

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人民利益的保障、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黨的純潔性的保證、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權力的約束。我們黨在立黨之初就立下了以爲人民服務爲榮的宗旨。中國共產黨是爲人民服務的黨。廣大黨政幹部要時時自省,以爲人民服爲宗旨,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歷史告訴我們,廉則昌,腐則亡。將反腐進行到底就是要從根本上肅清思想毒瘤,從而使我們黨內成員人人向廉,人人愛廉,人人爲廉。杜絕腐敗,清廉執政,抵擋住糖衣炮彈的衝擊才能撥開雲霧。“將權力關進籠子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近幾年來,在黨內大力反腐的鐵手腕下,不少貪官紛紛落馬。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濫用權力的人終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任何以權謀私,不顧及人民權力的人都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堅決反腐必定爲中國號巨輪添油加力,爲社會主義征程提供巨大的引擎!

就像劇中所說“如今的社會不缺少聰明人,缺少的是忠誠的人”。在我看來,所謂的忠誠,就是忠守承諾,確切地說,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以責任感和使命感爲這個國家和人民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忠誠應該普及爲國人的一種堅定的信念,成爲中華民族當今乃至今後的國家信仰。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篇2

勿忘初心,用奉獻兌現承諾。劇中老革命陳岩石親赴省委會,講了一堂特殊黨課——1945年,他火線入黨,申請了背炸藥包炸燬敵人碉堡的共產黨人“特權”,戰爭年代,無數的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用生命和鮮血兌現入黨承諾,他們爭的不是權力不是金錢,爭的是背炸藥包炸燬敵人碉堡的“特權”,用大無畏的精神保衛家園。在基層工作中,我們應勿忘入黨初心,始終堅持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保持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時,到羣衆中去走走就能找到答案。服務人民更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如同陳岩石所說“領導幹部是官不能當一輩子,爲人民服務卻可以”,也只有這樣方能善始善終。

實事求是,構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劇中祁同偉得知沙瑞金書記和陳岩石先生的關係後,極力靠近陳岩石先生,套近乎,急功近利。共產黨人應該始終堅定共產主義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想和信念,實事求是,真幹實幹,堅決抵制權利誘惑和考驗,做人民的公僕,爲人民服務,莫爲了權利脫離羣衆,莫讓權利成爲謀私的工具。同時應該充分運用好鼓勵激勵機制、能上能下機制,真正實現能者上、庸者下,優者勝、劣者汰。

不負真心,構建健康的朋友圈。劇中李達康書記示意商人王大路要“走大路”。在我們工作中,我們必須將工作與交友、公權與私心分來,朋友之間的感情應該是真正的友誼,不慘雜任何權利、利益等元素,職工幹部更要有自律意識,慎交友,公私分明,劃出底線,必須樹立法治思維和紀律意識,要依法辦事,守住規矩,在一個健康的朋友圈裏生活才能使自己的每一個細胞健康都起來。

《人民的名義》電視劇觀後感篇3

這幾天,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好評不斷,引發熱議。

一部電視劇再次帶動了全社會對腐敗問題的關注,也提醒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反腐敗鬥爭,究竟是在較量什麼?

黨的以來,正風反腐始終在路上,成效顯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這不意味着反腐敗可以停一停、緩一緩,須知道腐敗與反腐敗永遠處在權力天平的兩端,一直進行着殘酷的較量,也只有反腐敗的力度和強度不斷加大,纔會真正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從這個意義上說,反腐敗的成績都是暫時的,反腐敗的鬥爭需要持續進行下去,這也是錘鍊黨員幹部隊伍、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敗鬥爭是一場持久戰、拉鋸戰,那麼這場必須打贏的戰役究竟在爭奪什麼呢?不弄清楚這一點,就無法弄清楚反腐敗鬥爭工作的重點和深遠意義。當然,圍繞着權力展開的腐敗與反腐敗的鬥爭,對不同主體而言,所較量的也不盡相同。

對官員來說,反腐敗是在較量“如何用好權”。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員直接行使,腐敗就是濫用權力的結果。最樸素的理解,反腐敗鬥爭就是讓官員們敬畏權力、善待權力、善用權力。否則,不管官大如蘇榮,爲自己和家人謀利,開設“權錢交易所”;還是官小如魏鵬遠,用審批權鉅額受賄,成爲“小官鉅貪”,無不是異化了權力、扭曲了自我。其實,電視劇中的部委處長和副市長,都是權力觀、金錢觀出現了大問題,如此,談何人生觀、價值觀,更沒有對黨和人民的初心了。

對政黨來說,反腐敗是在較量“如何更純潔”。一個政黨猶如一棵樹,從小樹苗到大樹幹,每一次成長都伴隨着“陣痛”,需要找找蛀蟲、殺殺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貪腐分子吮吸“營養”,就算是長大了也免不了千瘡百孔,看似有規模、夠龐大,但終究難以“參天”。說到底,政黨特別是執政黨,尤其是帶領13億多人民追夢的執政大黨,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來幹事創業。對執政黨來說,反腐敗就是對自身疾病的一場勇敢“反動”,是剜毒療傷,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們黨在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40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2萬件,給予紀律處分119.9萬人,20xx年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2566名。數字背後是思想建黨、組織建黨、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成果,“純潔”決不是形容詞,而是反腐敗鬥爭中的“動詞”,是每一名黨員都應達標的底線要求。

對人民來說,反腐敗是在較量“如何得民心”。權力離老百姓很近也很遠,就像人們在關注反腐劇、討論反腐鬥爭一樣。不過,官員廉不廉、政黨純不純,老百姓都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人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黨能夠從弱變強、從建黨到建國,成功經驗就在於“得民心”。曾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一語直擊反腐敗鬥爭的要害: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人心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敗的實踐證明,贏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蠅、打虎拍蠅也贏得了民心。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這也如同行進中的中國,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績有多好,都不能忘了發展是在較量着什麼,那就是“以人民爲中心”,而這也恰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人民名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