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紀實觀後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W

20xx年12月18日上午10時,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改革開放的歷程已經走過了四十年。四十年來,中國從城市到鄉村,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經濟的騰飛。本站小編整理了20xx改革開放40年大會直播觀後感範文,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改革開放40年紀實觀後感
改革開放40年紀實觀後感篇1

40年前,一個偉大領袖,一箇中國新時期的設計者——鄧小平代表億萬人民,順應歷史潮流,打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中國從此走向世界,世界從此認識中國,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也從此開始

行的變化:由閉塞受限到舒適快捷。我的家鄉是山區,過去出門都要翻山越嶺。雖然家鄉不在四川,但用李白的詩“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現在,每村都有公路,有的甚至一直通到家門口。走親戚或者到集市上去,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早出晚歸”了。

住的變化:在我小時候父親常對我說,他上學時的學習環境和條件,教室是用黃土牆圍起來的,房頂也是破舊的,一到下雨天就啪啪地漏個不停。冬天寒風從牆縫裏刮進來,手凍得通紅,連筆都握不住。

再看現在是學習環境,校園內環境優美,操場上學生龍騰虎躍的身影,歡笑聲洋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在明亮的教室裏,先進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聲情並茂,內容豐富。在這樣的學習條件下,學生們可以盡情地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探索。

用的變化:由物資緊缺到琳琅滿目,前不久,鄰居家姑娘要出嫁了。鄰居張大叔爲自己的寶貝女兒準備的嫁妝,有冰箱、彩電、洗衣機……擺滿了他家的門前,就像一個家電市場。在一旁的李奶奶說:“老張,你家可真氣派啊!現在的姑娘也真幸福多了,像我們那會兒,除了布鞋和幾件新衣服就什麼也沒有了。哪有這些啊!”張大爺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國家越來越富,老百姓也跟着富起來了!”

通訊的變化:,伴隨着改革的春風人們的信息傳也發生了大轉變,由鴻雁傳書到人遠天涯近,移動電話已成爲了日常最主要的通信工具,成爲了全球移動電話用戶規模最大的國家。如今,無論走到國內哪個大中城市,電話可以直撥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四十年努力拼搏,四十年滄桑鉅變。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蓬勃發展;改革開放,使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明天會更好,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富足!

改革開放40年紀實觀後感篇2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當代中國大學生以成爲最活躍的閃光點,不僅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輕鬆愉快,自由浪漫,更時刻思考到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

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富有創新精神的社會羣體,所具有的年齡,知識,創新等優勢及這個羣體對自身弱點的認識和克服,使這個羣體能夠成爲順應歷史發展的,最具有潛力和活力的,推動社會進步的新生力量,在當代,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爲國家,民族前進發展的靈魂和動力。大學生羣體接受最高層次的教育,因而在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創新精神和能力等各個方面都達到相應水平,在這會使各個羣體的特殊重要地位顯現出來。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信息革命的飛速前進,經濟政治的競爭較量,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使大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信息更加豐富,思想更加解放,面對的矛盾和鬥爭更加複雜,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加重大。

大學生們擁有了理想,更承當了民族發展命運的責任。這就不僅要求大學生們要從根本上解放思想,積極提高自身素質,大膽的嘗試各方面的創新,還應該懂得愛國的方式——理智,實質。

我感覺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和父母比我們沒有經歷戰爭,生長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也沒有經歷文化大革命,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就能有機會上大學,而父母也很注重給我們營造這樣的好的環境,讓我們更好地成長。和改革開放前相比,我們的社會變得更有活力,人們的行爲也在隨着社會的發展發生着變化。現在每個人都更加渴望成功,渴望與衆不同,這一切反應出來的也許就是我們社會的競爭更加激烈,而這正是一個社會不斷進步的永動力。從個人層面上來講,我的感覺就是,改革開放,引入新的體制,激發了人的積極性,增加了人們對成功的渴望,從而推進了整個社會以更快的腳步在前進。我們作爲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更加努力,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的快速發展,也爲改革開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覺得,我們80後的大學生在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中成長。在成長過程中享受着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我們的學習、生活環境與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優越的。從小到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年都在見證着改革開放的發展,也在感受着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機遇,當然也有挑戰,作爲80後的大學生我們更應抓住機遇,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們80後的大學生應抓住歷史提供給我們的這樣好的機遇,提高自身能力,在改革開放前進的浪潮中能夠有所作爲。

當前,國家在喜迎“百年奧運”這一歡慶時刻,也面臨着“xx”,“xx”,破壞祖國統一,“雪災”,“地震”,“洪災”,天災不斷的艱難深刻,想讓中國在世界上繼續發展,大學生們不再需要沉默,擔負起歷史責任,放飛理想,實現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年紀實觀後感篇3

中國在近40年的時間裏,臥薪償膽,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這種輝煌的成就依靠我們黨堅定不移地推行和平外交政策和改革開放政策,有人認爲中國已經成爲世界強國,從此可與發達國家相提並論。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甚至是有害的,容易讓我們迷失方向。我認爲,我們還不是強國,的確是一個大國,因爲我們有近1000萬的國土,10多億人口。我們只是一個大的發展中國家。應當說從現在開始,我們正在朝強國奮鬥。這個過程可能需要20—40年的時間。

從一個小市民的角度看,應當加強:

1、政治,從集權——分權。中國國土大,人口多,多民族,各地情況非常複雜,各地的功能也不同,實行集權制,步調可以高度統一,效率很高,但很難解決一些矛盾,因爲發展的不平衡和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從又好又快的發展角度看,中央應當適當下放一些權力給地方,充分調動地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可以讓各地存在不平衡和差異。比如:工資水平、人事制度、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等等方面應當近快放開,讓地方擁有充分的自主權和立法權。

2、經濟。從又快又好——又好又快。中國的成就是巨大的,中國發展成爲了世界工廠。中國的發展,不僅直接養活了13億人,還間接養活了上億人,爲世界各地提供了價廉物美的物品,但是,我們卻做出了很大的犧牲。我們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我們的資源已經不多……,經濟已經到了轉型期,所以,不能再爲世界提供初級產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高科技產業、核能產業、航空運輸、旅遊、環保產業、電子軟件產業等,關掉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培養世界級企業。

3、文化。從單一——百花齊放。中國文化事業伴隨着經濟的高速增長而發展,但是還存在很大差距。我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有56個民民族,有歷史名城、歷史名人、名著、民族經典等,我們是文化大國,應當有理由發展成爲文化強國,用我們的燦爛文明、文化去影響世界各國人民,讓世界人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的和平、文明和友好。

4、教育。從繁雜——統一。統一我們的思想認識,組建大型教育基地,重點加強職業教育,讓勞動者學有所用。我國是農業大國,擁有8億農業人口,有大量的勞動者資源,大力培訓他們,在機械、建築、農藝、保姆等方面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使他們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用武之地。

5、軍事。從多——精。中國經濟的發展,必然要推動軍事力量的發展。中國經濟需要發展,要用強大的軍事力量作後盾。國家要強盛,要有現代化的軍事力量。中國經濟已經溶入全球經濟,經濟交往密切,要保護國家和國民資產和人身安全,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不行。比如,我們的對外貿易、運輸,在非洲、南美洲等地的石油供應線。

6、國土。從一國——加盟。中國的發展吸引了一些國家,他們人口少,經濟發展落後,歷來深受中國經濟、文化、教育、政治的影響,他們希望中國對他們的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中國應當在世界範圍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緬甸、蒙古、朝鮮等國,中國需要更大的發展空間,爲全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

7、人口。從國內——國際。我們人口衆多,需要解決他們的出路。依靠資本輸出、人才輸出、技術輸出和勞動力輸出,在不同的國家有針對性地進行人力資源輸出。在發達國家,可以以勞力、資本和人才輸出爲先導;在發展中國家,以技術、資本輸出爲主;對出國人員實行鼓勵政策,使更多的人跨出國門,爲全球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8、社保。從低投入——高投入。應當認國人充分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真正使社會保障成爲保險,解除人民代表的後顧之憂,把更多的精力用在經濟建設上,將醫療、養老、失業、教育和住房等保障體系建設得更好,使生病、養老、失業、教育和住房不再發愁。

篇4:20xx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

20xx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爲標誌,中國開啓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征程。這40年,值得每個中國人去紀念。改革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從沿海開放城市到內陸城市,從城市到農村,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華大地在各個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洋溢着喜人的景象,中國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書寫着國家和民族的壯麗詩篇。

作爲80年代出生的白城人,我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給白城帶來的巨大變化。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白城市歷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在白城大地上書寫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篇章。一代又一代白城人爲這座城市的美好而努力拼搏,爲這個時代的偉大夢想奮鬥!

從前我們的街道很窄,也沒有街道標識,公交站點也是很簡單的一個牌子,現在的道路比原來寬很多,也安裝了國際信號燈、公交站標識清楚,也有長凳,可以讓等車的人坐下短暫的休息納涼,出行比原來方便快捷,時時處處感受到人性化、暖心體貼的服務。

我是一名口腔醫生,從這些年的工作經歷感受到醫院裏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二層門診樓和四層住院樓變成現在8層門診樓、12層住院樓,新成立了ICU、NICU……完善了一些門診和療區的建設,並且增設了很多專科設施、設備,專科人員也配備得齊全。以前大家學術上都很保守,現在都鼓勵我們走出醫院出去學習、培訓,與國際前沿技術接軌。我也受惠於改革開放政策,曾經兩次進修學習,並於去年赴上級醫院學習種植牙技術及到相關科室學習。今年先後2次參加國家級會議、4次國家級培訓,加強同行之間的技術溝通交流,開拓眼界,開展了首例隱形矯治牙齒技術,並將種植牙技術推廣,將傳統撥牙的理念更新爲微創無痛拔牙。在學習過程中,更讓我們切身感到醫學界不斷創新的科技力量的變化。

讓我對知識的渴望如久旱逢甘雨,給了我很大的進步和成長空間,在各方面有了一些提高後,我光榮地申請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爲了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雖然入會時間不長,但在會內領導及其他會員的帶領下,參加了很多次會議學習,還下鄉扶貧、勞動,在民建組織的感染下我一直在做青年志願者,去白城周邊的老年社會福利院做義工,探望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把民建的人文精神傳遞給有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我發現民建的許多主張與理論,正是我多年以來所向往的,我要在會組織的領導下,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雖然現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面對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優秀人才的不斷涌出,感到壓力很大,責任很大,我將時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民建的大家庭裏,爲我們民建越來越好,爲白城經濟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當前的幸福生活。春華秋實,老一輩人用辛勤的汗水爲我們創造出今天的優越環境和累累碩果,那麼我們更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十足的幹勁去續寫新時代的美麗華章。奮鬥中的汗水不會讓我們退步,民族的自豪感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穩健。新時代的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祖國的現狀和肩負的責任,祖國的成長與我們一路同行,而我們也必將成長爲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用自己的奮鬥來譜寫祖國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篇5:90後眼中的改革開放

作者:曾晨

身爲“90後”的我,成長過程中體會到的不是我父輩們的“艱難困苦”,而是祖國改革開放所帶來的和平、幸福。一年又一年,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在20xx年的歲月裏,我能深刻體會到,改革開放帶給我的生活中點點滴滴的、鮮活的變化,一次偶然與父母的閒聊中喚醒了我童年時的記憶……

黑白電視——彩色液晶電視

最初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外婆家裏的電視是黑白的老款式,在屏幕的右上角有個圓盤,轉動它就可以換臺,能換的臺也是屈指可數的,信號不好的時候還得上下調試天線。到了97年那會我搬了新家,家裏買了一臺彩色電視機,鄰居家的小夥伴們都會到我家來玩,我們一起看着《舒克和貝塔》《黑貓警長》《西遊記》《海爾兄弟》《阿凡提》……現在,我們家家戶戶裝的都是大屏幕的彩色液晶電視,不僅在家能看在線電影,還能在家K歌。

白布鞋——時尚的運動鞋

記得上國小的時候,特別流行穿白色的布鞋,每人腳上都穿着一雙白布鞋,白布鞋要是黑了,也不用洗,只要用橡皮檫去擦擦或者白粉筆塗塗就可以。現在的鞋子花樣繁多,五彩繽紛,帆布鞋、運動鞋……不等到鞋子穿舊或者穿破,自己就會時不時的犒勞一下自己,買上一雙時尚的運動鞋穿。

“大屁股電腦”——平板電腦

國小的時候我們有一門學科叫微機課,我第一次看見的電腦是那種俗稱“大屁股電腦”。裏面的遊戲除了紙牌、掃雷就是青蛙過河、警察抓小偷,或許是因爲太笨了吧,到現在這幾個遊戲都沒有玩的很溜。那時候拼音什麼的都得靠邊站,五筆纔是打字的王道。一上微機課就會聽到有“王旁青頭戔五一,土士二幹十寸雨”的朗朗五筆口訣。小時不好好背,現在也就記住這2句,卻不知五筆輸入法比拼音輸入法打字更快。現在的我們都是用的是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輕便美觀、方便攜帶,可以隨時隨地的上網、查看新聞資訊、接收Emile,處理工作的事情。

跳房子——電子遊戲

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玩過跳跳鼠,攢過遊戲積分卡,玩過跳房子,看過安徒生童話、百科全書和三毛流浪記。總是在放學做完作業後看動畫城緊接着再看四十分鐘的大風車。以前的上海美術製片廠拍出的動畫到現在拿出來,部部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現在小孩子的童年,每天都是抱着一個手機或者電腦,不停的玩電子遊戲,或者看一些益智類的兒童節目。

大哥大——智能手機

記得小時候,爸爸買了他的第一部手機——大哥大,現在想想那個黑色的打磚塊是真的不方便,衣服兜裏都裝不下。至此之後,家裏的通訊設備就開始更新換代了。BB機、家裏的座機、小靈通、諾基亞西門子手機······直板到翻蓋再到滑蓋。記得考上大學那一年,爸媽作爲獎勵給我買了一部觸屏的手機,我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機。緊接着我有了QQ、微信、微博,開始隨時隨地的給好朋友留言、回覆好朋友的留言。要是餓了就點美團外賣,購物只需網購,出行提前預約,一部手機就能讓衣食住行無憂。

綠皮火車——復興號

記得國小的時候,與父母一起乘着綠皮火車去杭州遊玩。當時坐着一節車廂的公交車去火車站買票,那時的公交沒有空調,只要1塊錢。那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車,那時綠皮火車車速很慢,座位也很硬,但我的心裏充滿了好奇與喜悅。而如今,乘坐高鐵已變得很平常了。只需要通過一部手機,短短一分鐘,我們就可以實現網絡購票。搭乘帶空調的公交車直達高鐵站,乘坐高鐵到杭州2小時就能到了,車速很快,座位舒適,內心分外驕傲!這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

作爲一個90後,我和改革開放一起茁壯成長,我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受益者,也要成爲參與者、推動者。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我相信,沐浴着新時代的春風,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息,作爲青年人,我們不僅收穫着改革開放的碩果累累,更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的發展變化,緊跟時代腳步。我們要時刻感念前輩們篳路藍縷的創業艱辛,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把握歷史和時代提供的難得際遇,銳意進取,開拓創新,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在實現中國夢的拼搏奮鬥中譜寫青春華章!

篇6: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如將不盡,與古爲新。中國有豐富的歷史智慧,治大國如烹小鮮。如果總是折騰,結果就會變得糟糕。我們黨擅長辯證思維,我們的老百姓都懂得,有時候快了就要慢點。不怕慢,就怕站。我們的漸進式改革發展速度並不慢,40年光輝歲月彈指一揮間,中華大地滄桑鉅變。躬逢盛世,前有一國兩制之豐功,後有一帶一路之偉績。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一個足以閃耀史冊的光輝時代。響應華北大區黨委號召,20xx年12月6日,店裏組織觀看了央視的專題紀錄片--《我們一起走過》,看了紀錄片中的一些似曾相識的老鏡頭,勾起了我腦海中塵封的回憶,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來談談我的觀後感:

“不管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學習過國中政治的我們都知道,這是中國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的經典語錄。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須做的事,儘管是有風險的事。改革是中國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正是本着這種精神,鄧小平同志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堅強的意志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使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提高了中國的國際社會地位,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的穩定與和平。

我,是一個80後的青年,可以說,伴隨改革開放的時間也有30年了,或許真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的鉅變。90年代初,身處童年的我,很少看見品種多樣的蔬菜和肉食,包餃子是家裏最開心的時刻;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雖然談不上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但也都是兄長穿剩下的,顏色單一,樣式簡單;少年時,娃哈哈、健力寶和各種新奇的圖書逐漸出現在我的視野,連環畫已經被VCD和裝幀精美的漫畫小說所取代,五分錢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種味道的雪糕佔據了少年青澀的眼球,15寸的黃河黑白電視已經換成了21寸的三洋彩電,裏面播放的已經不僅僅是新聞聯播和動物世界了;青年時代的我,儘管對街邊數不清的零食不再感興趣,卻發現汽車、火車、飛機、地鐵、輕軌等各種交通工具已經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世界各國品牌的衣服已經掛進了我的衣櫥,超市的蔬菜比肉類更受歡迎,大背投和等離子早已不再稀奇,電腦筆記本和網絡悄然地構架起了我生活的點、線、面。20xx年9月8日,我乘坐的1045次列車抵達烏魯木齊南站,當我走下列車的那一刻甚是好奇,不一樣的容貌和語言,讓我有一種身處他國的錯覺。出站後的我看到了和印象中不一樣的烏魯木齊,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人流如織,和我們內地的城市沒有不同,完全顛覆我以前對新疆的認知,不禁感慨改革開放30年的鉅變。到學校後,我們首先參觀了“新疆農業大學校史紀念館”看到那一張張泛黃的歷史照片,不禁感慨祖國的滄桑鉅變。課餘也經常和同學去小西門領略大都市的繁華,在西大橋看到了烏魯木齊的地標建築-中天大廈,也是從那時起初步瞭解了新疆廣匯。當時的我怎麼也沒想到現在的我會幸運的在新疆廣彙集團旗下的公司工作。這也許就是緣分。

回首來路,豪情滿懷。不忘初心,戮力前行。朋友們,飲水不忘掘井人,居安當思歸來源。歷史告訴我們,是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引來了改革春風,開啓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使我們駛進了一個高速前行的快車道。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幹,爲祖國、爲廣匯,繼續拼搏奮鬥,共創我們美好的未來。

篇7:20xx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

20xx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1978年,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爲標誌,中國開啓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征程。這40年,值得每個中國人去紀念。改革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從沿海開放城市到內陸城市,從城市到農村,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華大地在各個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處處洋溢着喜人的景象,中國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書寫着國家和民族的壯麗詩篇。

作爲80年代出生的白城人,我深切感受到改革開放給白城帶來的巨大變化。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白城市歷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在白城大地上書寫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篇章。一代又一代白城人爲這座城市的美好而努力拼搏,爲這個時代的偉大夢想奮鬥!

從前我們的街道很窄,也沒有街道標識,公交站點也是很簡單的一個牌子,現在的道路比原來寬很多,也安裝了國際信號燈、公交站標識清楚,也有長凳,可以讓等車的人坐下短暫的休息納涼,出行比原來方便快捷,時時處處感受到人性化、暖心體貼的服務。

我是一名口腔醫生,從這些年的工作經歷感受到醫院裏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的二層門診樓和四層住院樓變成現在8層門診樓、12層住院樓,新成立了ICU、NICU……完善了一些門診和療區的建設,並且增設了很多專科設施、設備,專科人員也配備得齊全。以前大家學術上都很保守,現在都鼓勵我們走出醫院出去學習、培訓,與國際前沿技術接軌。我也受惠於改革開放政策,曾經兩次進修學習,並於去年赴上級醫院學習種植牙技術及到相關科室學習。今年先後2次參加國家級會議、4次國家級培訓,加強同行之間的技術溝通交流,開拓眼界,開展了首例隱形矯治牙齒技術,並將種植牙技術推廣,將傳統撥牙的理念更新爲微創無痛拔牙。在學習過程中,更讓我們切身感到醫學界不斷創新的科技力量的變化。

讓我對知識的渴望如久旱逢甘雨,給了我很大的進步和成長空間,在各方面有了一些提高後,我光榮地申請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成爲了一名光榮的民建會員,雖然入會時間不長,但在會內領導及其他會員的帶領下,參加了很多次會議學習,還下鄉扶貧、勞動,在民建組織的感染下我一直在做青年志願者,去白城周邊的老年社會福利院做義工,探望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把民建的人文精神傳遞給有每個需要幫助的人。我發現民建的許多主張與理論,正是我多年以來所向往的,我要在會組織的領導下,不斷的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雖然現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讓我更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面對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優秀人才的不斷涌出,感到壓力很大,責任很大,我將時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民建的大家庭裏,爲我們民建越來越好,爲白城經濟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我們當前的幸福生活。春華秋實,老一輩人用辛勤的汗水爲我們創造出今天的優越環境和累累碩果,那麼我們更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十足的幹勁去續寫新時代的美麗華章。奮鬥中的汗水不會讓我們退步,民族的自豪感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穩健。新時代的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祖國的現狀和肩負的責任,祖國的成長與我們一路同行,而我們也必將成長爲社會建設的中堅力量,用自己的奮鬥來譜寫祖國更加美好燦爛的明天。

篇8:20xx我們一起走過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

心懷夢想,是人類天性使然。從遠古到現代,從蒸汽機時代到電氣化時代,再到信息化時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也是追尋夢想的歷程。

40年前的“大上海”,燈紅酒綠,極盡繁華,但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對普通市民也是一種夢的追求。連一個上海的“鳳凰”牌自行車也是當時人們炫耀的一個資本。如今,大彩電、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們神祕的話題。電腦、小汽車、小別墅的個人所有越來越多,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電產品從無到有、從短缺到普及的不斷升級、快速變遷的發展過程,見證了上海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改革開放這場波瀾壯闊偉大實踐的歷史進程。

我們這一代人都經歷了祖國改革的過程,都是祖國改革開放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可以說感受最真,情意最切,體會最深。1978年,隨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國經濟開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我恰巧出生在1978年,至今在我的腦海裏還留存着計劃經濟的烙印,什麼糧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濃郁計劃經濟特徵的產物我有幸見識過。那時候流行即使有錢也未必能保證買到商品,雖然,普通家庭也確實沒有錢。但是,在我父母的心裏總是盼望着有一天能見到市場放開的情景,購買物品不再受票據的束縛。進入80年代中後期,計劃經濟的影子已經消失,市場經濟的氛圍逐漸盛行,商店裏的商品逐漸豐盛,但依然是憑“票”購物,只不過這時的“票”不再是那些花花綠綠的糧票、油票,而是實實在在的鈔票。記得那時我家住在天潼路,一家3口擠在10多平米的小小的屋子裏,傢俱也少得可憐。我想,在當時,這是大多數人都有的想法:寧要浦西一張牀,不要浦東一間房。浦東,在我小小的心裏,就像去北京那麼遠。我家就在著名的外白渡橋的附近,馬路對面,就是當時上海的最高建築——上海大廈。夏天的傍晚,我們會跑到上海大廈的邊上,鋪一張席子,坐在上面乘涼,感受着從賓館的窗縫裏透出來的一絲絲冷氣,感到無比的幸福;冬天的夜晚,會把灌滿熱水的“湯婆子”早早塞到被窩裏,享受一個溫暖的冬夜。

40年過去了,我長大了,有了自己想要的家,也有了自己的房子。不用在夏天的傍晚找地方乘涼,也不用在冬天的夜晚搶“湯婆子”。小時候夢想的電話已經過時,黑白電視已經淘汰。再看城市變化,虹橋樞紐將航空、高鐵和汽運完美結合,城市交通更加井然有序,輕軌、地鐵阡陌縱橫,從浦西到浦東,再也不是兒時的遙遠。這些變化,惠及了每個普通市民。我是幸運的,因爲我生在了這個追夢的年代,並能將夢很快的轉化爲了現實,同時我有幸見證了歷史的發展,人人都會有夢想,但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成真,但身在這個時代,我感覺很自豪,是時代的發展給了我夢想成真的機會,是夢想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人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夢想,現在我依然有個夢,夢想着“收入倍增計劃”逐步落到實處,讓所有中國人都圓了“住房夢”,住上寬敞舒適的房子,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真正實現“中國夢”。

4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40年,中華大地滄桑鉅變。20xx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現在社會在提倡和諧,城鄉之間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等等,和諧凸顯出了社會的發展,和諧總結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成果,和諧更表明了時代的特性,開放與開明。縱觀世界,放眼國內,無處不體現這改革開放40年來的鉅變。工業、農業、交通、國防、教育、人民生活,衣、食、住、行處處展現迷人的風彩,讓我們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將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得以實現。

篇9:我們一起走過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範文

從1978年到20xx年,改革開放40年,我們國家走過來一段不平凡的歲月,國家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40年,是跌宕起伏的40年,是一路高歌猛進的40年。四十年的改革與開放,四十年的探索與創新,四十年的繁榮與發展,四十年一代代兒女的不懈努力,成就了今天偉大的中國!讓我們在改革開放40週年中回憶過去,展望未來!

40年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數不清的第一次,雕刻出嶄新的社會肌理,彰顯了大國榮耀與勇氣。對於一些人來說,那個物質匱乏年代的記憶並未走遠,新的生活已然撲面而來。吃穿住行物質極大豐富、品質極大提高。改革開放對普通民衆的影響是全面的深遠的,普通大衆對改革的感受是生動而具體的,每個人經歷過改革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恢復大學聯考、下海創業、南下打工、留學海外、取消農業稅、教育醫療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影響和改善着數以億計普通民衆的生活,甚至是命運。仔細想想,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重大會議於決策、決心與舉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1979年設立經濟特區、1982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確立、1984年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提出、1987年“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基本路線提出、1988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出……20xx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舉行……事實證明,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每一輪大發展大飛躍,都起始於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突破。

可以說,中國改革的大幕首先從農村拉開,從安徽小崗村18位村民按下包產到戶“紅手印”到設立經濟特區,從開發南方城市到重振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是全方位、立體化、全覆蓋的。40年間,從深圳特區“殺出一條血路”到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雞毛換糖的小個體到世界500強企業,從一顆高鐵螺絲釘也要向國外進口到國產大飛機開出“中國速度”。40年衆志成城、砥礪奮進,人民生活安居樂業,各行各業煥發蓬勃生機。從改革開放第一村,第一屆春晚,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艘航空母艦,第一屆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一個個第一,標記了我們40年所走過的路。

40年改革開放歷程啓發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時期世界發展大勢,有待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衆志成城,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齊心協力,沒有跨不過的溝坎。改革開放刻在中國大地上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刻在人們心裏的,又何嘗不是對祖國的美好祝願,和爲祖國未來貢獻智慧與力量的堅定信念!總結好改革開放經驗和啓示,不僅是對40年艱辛探索和實踐的最好慶祝,而且能爲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提供強大動力。”回望過往,珍惜當下,開創未來,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篇10:《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週年》觀後感

20xx年我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日益強大繁榮,人民富裕安康。作爲這個時代的過來人也是見證者,我目睹了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爲祖國的成就由衷地自豪。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一次劃時代的會議,也是我國現代歷史上一個極爲重大的事件,之後我國全面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全國工作重心由階級鬥爭轉向經濟建設上來,經歷四十年來的艱苦奮鬥,我國由一個工業落後、技術底子差、發展速度慢的國家現在成爲了經濟強大、國防強大、工業強大的世界經濟大國。

我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入黨,1980年底從部隊轉業進入定陶城關糧所工作,當時裝卸、出入庫糧食等都是我們全體職工自己人工來幹,自裝自卸,大家憑着一股子熱血和幹勁完成所有工作,大家被評爲先進集體,我也被評爲模範黨員。承蒙組織和領導的信任,我在1986年任糧所所長,1993年任定陶糧食局副局長,期間經歷了整個改革開放的歷程,也見證了糧食業務方面的工作從全人工到現在的機械化操作,工序更加正規和規範,更加註意生產安全、倉儲安全,業務流程規範制度化運行,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保障了當地的糧食流通市場長久的穩定。

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現在年輕人的成長環境和我們當初經歷的歲月有着天壤之別。我們中國的很多家庭都有車有房有存款,每年還可以出去旅遊,不止在國內,甚至走出國門,增長了眼界,生活愈加地豐富多彩,年紀大了還可以上老年大學,大家在一起學習交流各種興趣愛好。我們的祖國強大了,我們不止生活富裕了,還趕上了信息化的時代,原來國內國外的大事還需要通過電視或者報紙來了解,現在通過互聯網不出家門就可以實時的瞭解國內外的事情,信息交流十分的便捷。我們除了學習電腦,還學會用手機進行移動支付,出門不用帶現金和銀行卡,帶個手機就可走遍全國,這在改革開放前想都沒法想。

中國這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無論從規模跨度還是成就等方面,都是史無前例的,我們經歷了20xx年加入世貿、20xx年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20xx年勝利召開北京奧運會等等的喜悅,也經歷了汶川大地震的苦難,祖國人民衆志成城,砥礪奮進,沒有停下奮鬥的腳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正在一步步從夢想走向現實。

中國人民是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民族,是他們的奉獻創造了偉業,創造了歷史。也感謝我們的黨、感謝我們的祖國,帶領我們前進,帶來今天的幸福生活。十九大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信在我們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必將再次以更加強大的姿態屹立在世界中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