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啓民人物事蹟介紹

來源:瑞文範文網 4.59K

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中,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王啓民獲得科技興油保穩產的大慶“新鐵人”榮譽稱號,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下他的人物事蹟吧,趕緊來看看吧!

改革開放40週年,改革先鋒王啓民人物事蹟介紹

王啓民是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原總經理助理。他始終用“大慶精神”和“鐵人精神”從事科學研究,敢於挑戰油田開發極限;堅持“寧肯把心血熬幹,也要讓油田穩產再高產”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創造多項世界紀錄。主持研究並提出了“分階段多次布井開發調整”理論,其中表外儲層開發利用打破了國內外認爲不能開採的禁區;主持的油田高含水後期“穩油控水”項目研究,爲大慶油田實現20xx年5000萬噸以上高產高效持續開發作出重要貢獻。他是一代石油人的傑出代表,爲“鐵人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黑龍江省特等勞動模範”等稱號。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生產力發展越來越依賴於科技進步的新形勢下,以王啓民爲代表新時期“鐵人”精神有它更新更深的時代內涵。

王啓民,1937年9月出生於浙江湖州,於1961年8月畢業於北京石油學院,“雙百”人物中的共產黨員,被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黨組授予“新時期鐵人”榮譽稱號;曾任大慶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管理局局長助理,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地質師;中共第15屆中央候補委員。

早在1960年4月,大學尚未畢業的王啓民便來到了大慶油田進行實習,在葡四井試油隊當技術員。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王啓民不知不覺患上了風溼病,但他仍以鐵人爲榜樣,與工人們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搞會戰,年底在實習生中被評爲唯一的二級紅旗手。

1961年8月,大學剛剛畢業的王啓民便響應國家的號召,重返大慶油田,立志爲祖國的石油工業貢獻青春和力量。從那時開始,王啓民的命運就和油田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探索油田開發規律也成了他一生中永恆的課題。

油田剛開發沒多久,爲了探索地下油水分佈規律,王啓民和幾個同事白天到井上觀察、取材料,晚上分析比較,每天都忙活到後半夜,終於開創了“溫和注水”“均衡開採”的“非均質”理論。由此,油井的生命力旺盛了,日產百噸以上的高產井又呈批涌現了出來。“非均質”開發理論的形成,爲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不斷增長,趟出了一條注水開發的新路。

1975年,王啓民冒着風溼病加重的風險,依然工作在前線,又開創出了“分層開採”的方法,不僅保持了試驗區中含水期的高產穩產,還揭示了油田不同含水期開採的基本規律和穩產方法。

1976年,大慶油田年原產油5030萬噸。這表明,大慶跨入了大型油田行列,還開創了中國石油工業的新紀元。這些榮譽的背後,離不開王啓民的突出貢獻。

1985年,大慶第一個穩產十年的目標勝利實現後,又提出了第二個穩產十年的奮鬥目標。王啓民花了七年時間,經過反覆實踐,對錶外儲層的地質特徵、潛力分佈、開採條件、產能特點、挖潛效果及開發收益等,有了正確的認識,爲“表外儲層”的開發找到了科學依據。“表外儲層”的開發研究成果,相當於爲大慶增加了一個地質儲量7.4億噸的大油田,按2億噸的可採儲量計算,價值達20xx多億元。

1986年,王啓民被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

1991年初,王啓民提出“三分一優”方案。這個方案很快在全油田得到推廣應用,它使大慶油田實現了三年含水上升率不超過1%,有效地控制了產液量劇增的局面。王啓民的辛勤工作,爲大慶油田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八五”期間,大慶油田累計多生產原油610多萬噸,累計增加收支150多億元。1996年,“穩控油水”系統工程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王啓民先後主持了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和組織了4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xx”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xx’中國十大科技獎”、“國家科技成果特等獎”等19項獎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