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7W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 篇1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天,人們坐在月亮下賞月光、吃月餅。這不,趁着今天是中秋節,我們一家也開始賞月光、吃月餅了。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精選5篇)

我們全家人圍站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分着吃。這時,我望向了遠處的月亮。雖然說“月到中秋分外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周身圍繞這一股叫做“思念”的愁雲。這時,我想起了遠在他鄉的好朋友----苗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句話描述了我此時的心情,不知她現在是否也在望着月亮,思念着遠在他鄉的我呢?只是月亮似乎讀懂了我的心思,那股愁雲已經消失了,彷彿在告訴我不要太悲傷。現在的月亮特別明亮,圓月像一隻雪球高懸中天,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幾朵灰白色的、輕紗似的雲陪伴在她的身旁,宛如仙女舞動紗巾翩翩起舞。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着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於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恬靜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月光透過斑駁的樹隙絲絲縷縷地掛下來,在地面上鋪了一層碎銀。月光照得樹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婀娜多姿的柳樹的稀疏的倩影,別提有多美了。

爸爸告訴我: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中秋那天,相傳,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那裏面有黑色的影子,那就是廣寒宮裏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 我凝神望着月兒,口裏嚼着香甜的月餅,聽爸爸講着月亮的傳說,我又想起家鄉的好朋友,直到很晚很晚……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 篇2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裏,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着,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着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裏賞月。面前放着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裏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着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然而我又想起王建的一詩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絲落誰家”。是啊,就在人們與家人團圓時,一定也有人身在他鄉而沒能與家人團聚,所以我向今晚的圓月託去了一份祝福,希望孤單的你不要傷悲,擡頭看看那侖明月吧,說不定你的家人也正看着它呢。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 篇3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是個人月兩團圓的喜慶節日。而有關過中秋的習俗也很多。啜田螺就是其中的一種。傳說中秋節當晚啜田螺會使人眼睛更加明亮。雖然這只是一個傳說,但也給人們 一個美好的祝願。

我今天的任務就是把前天買回來的田螺洗乾淨和去掉螺尾。說幹就幹,我馬上跑到廚房,當看到盆裏一顆顆黑色,樣子像蝸牛的田螺。它們把整個身體伸出來,有的你靠我、有的我挨你、還有的吸着盆 邊。當我把手放進盆裏,田螺們就馬上把整個身體縮回殼裏,樣子非常有趣。真不忍心把它們吃掉。雖然如此,但任務還須完成。我先把田螺身上的泥和青苔刷掉,一連換了幾盆水後,終於把田螺洗幹 淨。然後,就把田螺的尾巴去掉,我首先拿起一把錘子向田螺尾巴砸去,一連試了好幾次,田螺不是被砸扁了,就是弄到滿地都是,我越來越不耐煩了。後來仔細一想, “有了”。 我馬上拿來了一把 鉗,然後一顆顆地鉗了起來,這個方法真好,很快就把田螺鉗完了。

晚上,當我吃着自己洗的田螺,真是另有一番滋味。雖然今年中秋節前夕來了不速之客“凡亞比”。令我們看不到又大又圓的月亮。是有點美中不足,但我依然度過了一個既開心又難忘的中秋節;還使 我知道了一些有關過中秋的習俗。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 篇4

中秋之夜,月圓之夜;中秋之夜,團聚之夜;一晃,一年又匆匆過去了。又到了團聚之夜——中秋節。

晚上,我,爸爸,媽媽在電視機前,吃着月餅看中秋晚會。節目很精彩,人羣,觀衆,還不時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媽媽一會兒給我們泡茶,一會兒幫我們剝石榴。但爸爸卻只是安靜的看電視 ,不多說話。我知道,爸爸是想他兒子了。因爲今年,哥哥去當兵了。我坐到爸爸身邊,拿着倉鼠逗他開心。忽然,媽媽的手機響了。是哥哥!是哥哥從北京的部隊打過來的!我激動地搶上去和哥哥說 了幾句話。看着爸爸媽媽開心的樣子,我心裏想,哥哥真是懂事了,想想去年的中秋,他還在外面和他的同學瘋玩哩。中秋節的團圓情對我們的影響可真大呀。

接完了電話,爸爸心情大好,我們便一起去易園散步賞月。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又亮。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李白的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雲端。”月光如水,靜靜地 瀉在這湖面上,一片雲兒移過,月亮便變得朦朧起來,好似被罩上了薄薄的面紗。雲兒移走了,月亮又皎潔起來。路旁的柳樹婀婀娜娜,清風拂過臉龐,柳葉隨着柳枝的擺動輕輕搖曳,真是如詩如畫的 夜景。我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扔向水中的月亮,水裏的玉盤被打碎了,化作千萬只“玉蝴蝶”在湖面上翻飛……不一會兒,湖面又平靜了,圓圓的月亮依舊映照在水波里。

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我在想,哥哥此時在做什麼呢?是不是也在看着天上的月亮想我們呢?我想說,哥哥,雖然我們不在同一個城市,但我們共賞的卻是同一輪明月。

優選傳統中秋佳節個人體會 篇5

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爲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爲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努爾接”。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歷代文人都寫了許多詩歌來讚美中秋: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也是一年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在這裏,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