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通用31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2W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

陳陸被追授 “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通用31篇)

_年7月18日至21日,合肥市廬江縣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災,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黨委書記、政治教導員陳陸所在的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作爲主要救援力量,連續奮戰96小時,出警411次,成功轉移和救出羣衆2665人,

7月22日,合肥市廬江縣石大圩突發漫堤潰口,陳陸多次乘坐橡皮艇往返搜救被困羣衆,其間所乘橡皮艇突遇激流捲入漩渦側翻,不幸落水壯烈犧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應急管理部聯合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應急管理部批准陳陸同志爲烈士、追記一等功,安徽省委追授陳陸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會上,宣讀了追授陳陸同志“中國消防忠誠衛士”稱號的決定,爲陳陸同志家屬頒發了證書。

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銳、陳陸同志妻子王璇、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深情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詮釋了陳陸同志的忠誠和奉獻,展現了消防救援隊伍赴湯蹈火、竭誠爲民的昂揚風貌。整場報告會樸實真切、感人至深,報告團成員幾度哽咽,臺下聽衆潸然淚下,現場多次響起掌聲。

講述英雄故事,傳遞正能量

常青是合肥市廬江縣廬城消防救援站副站長,也與陳陸最後一次一起出發參與了當天的救援。陳陸的犧牲,讓常青思緒萬千,回憶起與陳陸一起共事的畫面,陳陸對其的幫助,其實在常青的心裏,早已認下了這個好大哥。“教導員,您戰鬥過的地方,我們將繼續戰鬥您守護的家園,我們會全力守護。”

廬江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曉明幾年前因工作與陳陸相識,然後熟悉。陳陸對待工作始終如一,認真負責,全心全意地爲人民服務,主動作爲,迴應期待,給張曉明留下很深的印象。20__年消防改革轉制後,有羣衆擔憂服務能否跟上,座談會上,陳陸的態度十分堅定“標準不會低,服務不會降!”陳陸拋出了擲地有聲的話語,最後,陳陸用羣衆的滿意度交出了最有說服力的答卷。

王璇是陳陸的妻子、安徽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的一名民警。陳陸犧牲後,王璇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最後的敬禮曾經感動了許多人,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的故事。王璇已記不清陳陸爽約了多少次他們的家庭聚會,也記不清多少次推遲了他們的旅行計劃,辦好的海洋館年卡,也僅僅是辦卡的當天去過一次,以後就沒用過,陳陸也永遠用不到了。正因爲曾經都是軍人,他們彼此理解、相互扶持。王璇說,陳陸總喜歡把她當成“新兵”對待,就讓我這個“新兵”,再給你敬個禮。”王璇轉身對着陳陸的照片再次敬禮。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七月中下旬,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下起了暴雨。7月22日,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搜救被困羣衆時,突遇破圩決口後的激流漩渦,不幸被洪水沖走,英勇犧牲,年僅36歲。面對生與死的嚴峻考驗,陳陸用生命詮釋了人民至上。

7月中下旬,合肥市廬江縣普降暴雨,多條河流水位超過歷史峯值。

7月22日早上,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洪水像“脫繮的野馬”涌出缺口,周邊4個行政村全部被淹,情況危急。接到指令後,陳陸顧不上休息,再次登艇出發。而此時,他已經在防洪一線連續奮戰了4個晝夜。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方銳說:“(陳陸)整個腿都是腫起來的,兩條腿腫得褲子都脫不了,是戰士們幫他脫的。到22日早上,第二次下去的時候,我說,‘你趕快上來吧,先休息休息’。他說,‘沒事,我熟悉環境’。”

2名被困羣衆很快被救出,合肥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回憶說,救援中,陳陸所在的橡皮艇始終行駛在最前面。“當時是5艘船,消防是第一艘,他們衝在第一,給大家引路,我們跟在後面。”

當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衆被困時,陳陸領着救援隊伍再次出發。洪水上漲的速度讓所有人始料未及。決口擴大,水流湍急,水位陡然從0.4米猛漲到3米多。船隻遇到了最難自救、最容易發生亡人事故的險情——“滾水壩”。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副站長常青回憶說:“當時水流比較急,等我們看到有落差的地方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掉頭了,專業術語講叫‘沸騰線’‘滾水壩’,如果人不幸被捲進去,很難出來。”

頃刻間,陳陸所在的橡皮艇被捲入激流漩渦,艇上3名消防指戰員僥倖脫險,陳陸和村幹部王鬆被洪水沖走。緊隨其後的橡皮艇迅速調轉船頭,大馬力衝出危險區域。合肥市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廬城站特勤班副班長李順說:“我們的船想往回走,但是水一直往前推動着我們的船,所以就翻下去了。”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24日13時50分,在距離當時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36歲的消防指揮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滾滾洪流中。聽說自己的救命恩人犧牲的消息後,廬江縣鮑井新村的居民解啓霞泣不成聲:“感覺他們很偉大,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也沒辦法出去。”

陳陸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第一代安徽邊防軍人,外公是抗美援朝的老兵。小時候,他經常聽外公講部隊的故事,不禁心生嚮往。20__年,陳陸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加入了消防部隊。

消防員救人於水火之間,隨時都會面臨生死考驗。陳陸總是衝鋒在前,敢打頭陣。

參與汶川地震救援時,陳陸全身起水泡,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揹着60餘斤重的破拆設備,在險境裏拯救生命。合肥市肥西消防救援大隊代理教導員吳勝平回憶:“他不止一次地說,‘我這個腿堅持不住了’,我問要不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但他說,‘我要堅持下去’。他一直衝在最前沿,手指頭被廢墟劃出了血也沒有退縮。”

陳陸犧牲後,他生前的好友以及廬江縣羣衆自發建了一個“我有一個兄弟叫陳陸”溝通羣,大家商議着要在陳陸犧牲的地方爲他豎立一座紀念碑。當合肥市廬江縣司法局副局長劉書虎帶着材料找到陳陸的家人時,卻被這個軍人家庭斷然拒絕。劉書虎告訴記者:“我到他家裏去了,不愧是英雄的家庭,老爺子說得很清楚,‘很感謝,但是當前洪水還沒有退,不能再給組織上添麻煩,這些事情以後再去看能不能做’。”

陳陸同志犧牲後,被應急管理部批准爲烈士,追授“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被安徽省委追授爲“安徽省優秀共產黨員”。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3

8月19日,距離安徽巢湖出現150年未遇的歷史高水位已過去了近一個月,20餘萬名緊急轉移的羣衆陸續返回家園。

在合肥市廬江縣鮑井新村,孕婦解啓霞覺得,暴雨持續時的恐懼、洪水圍困時的絕望,都在慢慢淡去,但對於她和更多村民,有一種疼痛卻愈發深刻——他們再也見不到陳陸了,那個冒着大雨把他們從洪水中救出來的消防員,那個爲了救更多人而消失在洪水中再也沒回來的消防員。

7月22日,廬江縣防洪大堤決口,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奮不顧身帶隊衝入洪水,爲救援被困羣衆不幸犧牲,年僅36歲。

初心

暴雨之中,陳陸只給解啓霞和許許多多被救出的人留下了一個模糊的模樣。解啓霞說,她始終記得,陳陸有雙特別有力的手和沉穩洪亮的聲音。

合肥市藍天救援隊隊長蘇琴忘不了,陳陸一共朝她吼過兩句話:一句是“我打頭”,另一句是“快掉頭”,那是陳陸遇險時,朝後面跟隨的4艘救援艇大吼的最後一句話。

奮戰96小時、轉移救援出2600多人,這些數字是陳陸犧牲之後纔有的統計。但陳陸的父母、妻子和戰友們都知道,這些數字就是陳陸心中“火焰藍”應該做到的事情。

父親和外公都是軍人,20__年7月,陳陸如願加入他最嚮往的消防隊伍。他堅持去往條件最艱苦、位置最偏遠的基層單位,一紮根就是15年。

20__年消防隊伍改革轉制之際,本可以選擇轉業去地方單位的陳陸選擇了在消防崗位堅守。“換裝那天,陳陸掉眼淚了。他說‘我還想繼續在消防幹,很熱愛消防職業,它很神聖,很偉大’。”妻子王璇泣不成聲。

從“橄欖綠”到“火焰藍”,陳陸的一片灼灼初心從未更改過,他將自己的生命,用最純淨、最熾熱的方式,爲他熱愛的人民羣衆,一直燃燒到了最後。

誓言

“我志願加入國家消防救援隊伍,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爲民,堅決做到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恪盡職守、苦練本領,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爲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貢獻自己的一切。”

這是陳陸選擇留在“火焰藍”那天的誓詞,也是他曾無數次帶着新消防員,一遍遍宣讀的誓詞。

這不是陳陸第一次爲了誓言捨生忘死。20__年合肥遭遇50年一遇雪災,陳陸帶隊在雪災一線奮戰救援48小時,腳趾嚴重凍傷,險些截肢。同年,他又主動報名去汶川地震災區增援,雙腿被毒蟲叮咬起泡流膿,他咬牙拖着傷腿,揹着30多公斤的破拆器材,連續10天在震區救援。

20__年廬江縣遭受洪災,陳陸連續奮戰35小時,帶隊營救和疏散羣衆2400餘人,自己卻當場暈倒,經過2個小時的搶救才脫離危險。

_年3月,廬江縣突發山火,不值班的陳陸穿着便裝直接趕赴火場,長時間暴露在沼氣裏救火,膠靴被燒穿,雙腿被高溫燙傷。

陳陸15年中曾在救援一線1次病危、2次暈厥、8次負傷。他用一次次奮不顧身,描繪出了“救民於水火,助民於危難”是怎樣一種模樣。

傳承

7月28日,確認陳陸犧牲後的第三天,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收到陳陸父親陳立山寫來的一封信:“長江、淮河流域的防汛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希望把主要精力放在當前防汛抗洪的大局上,不要爲陳陸的後事牽扯太多的精力。”

如果忠誠、熱愛和奉獻可以傳承,那麼陳陸的這些特質,是從三代黨員和軍人家庭的血緣裏傳承入骨的。

陳陸在犧牲前還接到父親發來的短信:“抗洪形勢非常嚴峻,關鍵時期你應堅守在抗洪前線,最近就不要回來了,確保全員安全。”

母親陸紅在悲痛中仍然在說,不管怎麼樣,陳陸帶的隊員們安全回來了。

“陳陸總說‘這個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衣食無憂,我不用講吃講穿。父親說過,黨員、軍人,要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王璇說。

熱愛基層,把每一個基層消防員當作家人,把奉獻和犧牲當作使命職責,是陳陸在消防隊伍中傳承下來的“基因”。

爲了確保能夠隨時帶隊出警,陳陸在辦公室一角隔出一個狹小的空間。沒有窗戶,沒有衛生間,陳陸就在這裏一住5年。

廬江大隊消防員徐廷超說,陳陸辦公室的燈光,“永遠是等最後一輛消防車進庫的剎車聲響起纔會熄滅,那是隊裏每個人都習慣的溫暖”。

在陳陸的辦公桌上,一個嶄新的消防車模型還靜靜地立在那裏。那是陳陸給4歲兒子特意準備的禮物,是一個消防員父親一個多月沒能回家,想給兒子的道歉和補償;那也是一個受到父親影響,將來想做消防員的兒子,最想要的禮物。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4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

入汛以來, 合肥市的降雨量是常年的3倍,突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而廬江縣的降雨量,更是達到了1011毫米,各大水庫超警戒水位,多條河流超保證水位,汛情十分嚴峻,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7月22日,百年一遇的洪水,讓巢湖超歷史最高水位,附近多處圩壩隨時都可能潰口,尤其是頂託支流白石天河水位更是達到了13.56米。

當天,防洪大堤處傳來幾聲巨響,洪水像脫繮的野馬衝開缺口,石大圩決口了!

洪水四處肆虐,沒過多久,5.8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已是一片_,周邊4個行政村被淹。

同大鎮危急!

接到縣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指令後,已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幾個晝夜的陳陸,迅速集結隊伍,攜帶好救生裝備,駕駛4艘橡皮艇火速奔赴現場,向着災情最嚴重的地方出發。

在同大鎮連河村,他們成功救出2名被困羣衆後,陳陸得知村內還有1名殘疾羣衆被困,急需救援。

“不去解救,他很有可能被洪水沖走”,陳陸顧不上休息,拖着疲憊的身軀,再次登艇出發,救人、再救人……

大隊長方銳看到陳陸神情疲倦,立即上前阻止,勸他休息一會,不要再上艇了。但陳陸堅持說:“這片水域情況,我熟悉,水性也好,你們去,我放心不下”。

水勢越來越猛,陳陸帶領隊員和藍天救援隊組成編隊共同完成任務。

更要命的是,決口處面積再次擴大,水流更加湍急。就在他們的橡皮艇駛過連河村村委會附近時,急速的水流導致水位落差一下子從40公分猛漲到了3米多。

險情,讓人始料未及。

“掉頭、快掉頭!穩住、快穩住!”千鈞一髮之際,陳陸連聲吼道。這也是陳陸留下的最後一句話。話音剛落,他們乘坐的橡皮艇猛然側翻,艇上5人全部捲入洶涌湍急的洪流中。

面對突發的危情,正是陳陸打了頭陣,提前預警,後面的藍天救援隊才得以及時調轉艇頭,避免了翻艇的悲劇。

被洪水打懵的消防員李俊傑,在落水後還隱約看到了陳陸的身影,當他用力浮出水面後,卻只看到另一名戰友常青,兩人用盡全身力氣,摸到了艇舷的尼龍繩並死死地抓住。

等李俊傑憑感覺下意識去抓陳陸時,就見一個激浪突然劈頭而來,巨浪過後,再也沒看到陳陸的身影。放眼望去,肆虐的洪水衝出一片_。

常青、李俊傑、李順3名指戰員僥倖脫險,但陳陸和村幹部王鬆,卻被洶涌的激流捲走失聯。

經過49個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直到7月24日13時50分,在距離落水點下游2.3公里處,陳陸的遺體才被找到……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五四青年獎章”。

目前,救援隊伍仍在繼續搜尋另一名失聯人員王鬆。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5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昨晚落下了帷幕。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感動中國》,它使許多人熱淚盈眶,它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動中國》,每個人都會有所感悟。20xx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王繼才、王仕花夫婦,他們的故事使我感動。

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爲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這是多麼的偉大呀!向王繼才、王仕花夫婦致敬。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6

“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裏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這是2月8日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爲來自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技師李萬君公佈的頒獎詞。李萬君與孫家棟、張超等共同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由新文化報社、吉林年鑑、吉林省圖書館聯合主辦、吉林省榆樹錢酒業有限公司協辦的第十四屆(2019年度)感動吉林十大人物評選活動,連續報道了20位候選人的事蹟。2019年1月,經過讀者投票及專家評審,13號候選人李萬君成功當選感動吉林年度人物。作爲中國第一代高鐵工人的傑出代表,工作30年,李萬君憑藉自己精湛的技藝成爲公司轉向架製造中心的焊接大師、首席操作師,同時還獲得了中華技能大獎,被人們稱爲“工人院士”。但他更看重“師傅”這個名稱:經他培訓的400多名學員,全部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爲打造一批“大國工匠”儲備了堅實的新生力量……

中國中車李萬君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談感動

——他見證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

“成爲 感動中國 2019年度人物,我感到很榮幸,這個榮譽不是我個人的,而是整個中車、是我們吉林省的。作爲第一代高鐵員工,我見證了高鐵技術從追趕者變成了領跑者,我驕傲,我自豪,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在得知自己成爲“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時,李萬君深情地說。

“高鐵有394道工序,每一道都不容失誤,我們要堅持工匠精神,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使我們的團隊技術更加成熟,保證高鐵又穩又快地奔跑,同時創造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他說,他就是一名技術工人,離開了生產一線啥也不是。他這輩子很幸運,能分配到長客,趕上了高鐵發展的時代,才讓他這樣的技術工人有機會回報企業,報效國家。所以,他下決心幹好高鐵,變中國製造爲中國創造,讓每一個技術工人都能當上創新主角,像動車組一樣,節節給力,人人添彩,到時候讓老外給咱中國人打工!

學手藝

——一年磨破了五套工作服

“我現在一聽焊接的聲音,就知道哪個徒弟或是員工哪個地方焊得不好,焊縫是寬還是窄、焊接質量好不好……”———這樣的境界,可是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的。

1987年8月,19歲的李萬君職高畢業後被分配到長春客車廠(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前身),在配焊車間最苦最累的水箱工段當工人,和他一起入廠的還有28個夥伴。一進焊接車間,火星子亂蹦,煙霧瀰漫,刺鼻嗆人。焊工們穿着厚厚的帆布工作服,戴着焊帽,拿着焊槍噴射着2300 的烈焰,夏天時,穿着幾斤重的裝備幹完活出來,全身都得溼透。

這樣艱苦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下來的。一年下來,和他一起入廠的同事調走了25個。但他,依然選擇了留下來。廠裏要求每人每月焊100個水箱,他就多焊20個,一年下來,兩年一發的工作服被他磨破了5套,不夠穿,他就到市場上自己掏腰包買。

除了跟着師傅學習,他一有時間就跑到其他師傅那兒看,有問題就問。一開始,一些老師傅嫌他黏人;但慢慢的,師傅們發現,這個小夥子凡事問過一次,就會舉一反三。不知不覺中,李萬君的焊接手藝在同齡人中已出類拔萃。

入廠第二年,李萬君就在車間技能比賽中奪冠;2019年,他在中央企業焊工技能大賽中榮獲焊接試樣外觀第一名;1997、2019、2019年,他三次在長春市焊工技能大賽榮獲第一名;2019年,他捧得了“中華技能大獎”。

攻技術

——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成藝術品

爲了攻克各種各樣的困難,他成立了一個攻關團隊,遇到焊接難題,整個團隊都會羣策羣力,攻堅克難,將技能和智慧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突破一個又一個難關。

2019年,李萬君根據異種金屬材料焊接特性發明瞭“新型焊鉗”,獲得國家專利並被推廣使用。2019年,在出口伊朗的單層軌道客車轉向架橫樑環口焊接難題中,李萬君再次挺身而出,經過不斷試驗摸索,成功總結出了氬弧自動焊焊接方法和一整套焊接操作步驟,一舉填補了我國氬弧焊自動焊接鐵路客車轉向架環口的空白,也爲我國日後開發和生產新型高鐵提供了寶貴依據。2019年,針對澳大利亞不鏽鋼雙層鐵路客車轉向架焊接加工的特殊要求,李萬君衝鋒在前,總結出了“拽槍式右焊法”等20餘項轉向架焊接操作方法,解決了批量生產中的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爲企業節約資金和創造價值800餘萬元。

2019年初,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我國首列國產化標準動車組,轉向架很多焊縫的接頭形式是員工們從未接觸過的。其中轉向架側樑扭杆座不規則焊縫和橫側樑連接口斜坡焊縫質量要求極高,射線檢測必須100%合格,不允許有任何瑕疵。由於不規則焊縫接頭過多,極易造成焊接缺陷,使這個部位的焊接成爲制約生產順利進行的“卡脖子”工序,影響了標準化動車組的研製進程。

李萬君馬上主動請纓,以攻關團隊“李萬君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爲主要陣地,經過反覆論證,多次試驗,最終總結出交叉運用平焊、立焊、下坡焊,有效克服質量缺陷的操作技法,成功攻克了這項焊縫接頭過多導致焊縫射線檢測難以100%合格的難題。

2019年7月15日,中車長客股份公司試製生產的兩列中國標準動車組,以420公里時速成功進行會車實驗。列車以相對時速840公里的速度擦肩而過,這還是世界第一次。實驗的完美表演,將再一次贏得海外市場的關注、以及相關合作國家的青睞,成爲開啓國外高鐵市場的一把“金鑰匙”,爲中國高鐵走出國門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實,我的追求很簡單,我希望很一位焊工都把焊接標準熔到骨子裏,把焊槍下的產品昇華到極致,從而形成一件件藝術品……”李萬君說。

憑着一股子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他參與填補了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的幾十種國內空白,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其中21項獲得國家專利。

帶徒弟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師傅帶徒弟十分厲害。我記得2019年引進高速動車組技術時,我們的水平與國外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師傅一人能焊出來,人手嚴重不足。爲了完成任務,他只用半年的時間,就將焊工全都培養了出來,400多名學員全部考取了國際焊工資格證書,這在整個培訓史上也是一個奇蹟……”李萬君的徒弟謝元立回憶。

李萬君認爲,單單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是不夠的,“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在帶徒弟方面,師傅毫無保留,甚至還根據學員的體態胖瘦、走路姿勢、運槍習慣等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親身示範。”謝元立說,師傅帶出的20多個“嫡系徒弟”如今全是技術骨幹,其中10多人已成爲吉林省首席技師。

2019年,他主持的公司焊工首席操作師工作室,被國家勞動部授予“李萬君大師工作室”稱號,5年來組織培訓近160場,爲公司培訓焊工1萬多人次,考取各種國際、國內焊工資質證書2019多項,滿足了高速動車組、城鐵車、出口車等20多種車型的生產需要。

李萬君不僅承擔爲本單位培養後備技術工人的重任,還利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一平臺,爲外單位的技術工人無私傳承技藝,3次被長春市總工會聘爲“高技能人才傳藝項目技能指導師”。截至目前,李萬君已爲吉林省、長春市以及省市工會對口援疆地區的兄弟企業培訓高技能人才2019多人次。在中國高鐵事業發展進程中,李萬君實現了從一名普通焊工到我國高鐵焊接專家的蛻變。

手記:

每次見到李萬君,他都是身穿工作服,一臉憨笑。這次見到他,他仍然和以往一樣,笑得很憨厚。

他的工作室設在轉向架製造中心車間內,面積不大,但牆上掛滿了各種各樣的獎狀和榮譽證書。就是在這個不大的空間內,他和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他手中的焊槍出神入化,兩根直徑僅有3.2mm的不鏽鋼焊條,可以分毫不差地對焊在一起,不留一絲痕跡。在他看來,他焊出的東西就是一件件藝術品。

他回憶,外國技術人員在看到他的焊接技術後,紛紛豎起大拇指,“真想不到中國工人也能焊出這樣的產品,真是了不起!”

關於對未來的憧憬,他動情地說,“沒有企業的培養,沒趕上中國高鐵事業的大發展,就沒有今天的李萬君,我要爲我國的高鐵事業付出更多的努力,爭取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7

春天,是一個收穫感動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我們可以收穫許多讓我們爲之感動的人和事。

星期四,我們看了《感動中國》,這個節目裏講述了11位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的人物,他們是:樑萬俊、田世國、任長霞、袁隆平、明正彬、徐本禹、劉翔、牛玉儒、孫必幹、中國女排……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運動員,有的僅僅是一個很普通的老百姓。但他們卻用樸實無華的行動感動了你我,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更感動了中國。他們中間,有些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有些人與死亡擦肩而過,生活在生死邊緣。

我對田世國的印象最深,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沒有多大成就,但他卻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父母和兒女。在他母親需要換腎時,他毫不猶豫的站了起來,把自己的子腎捐給了母親,爲了消除母親的擔心,他在和醫護人員的幫助下,一直都沒有讓母親知道是自己把腎捐給了她。老人家到現在還一直唸叨着要親眼見見那位捐腎者,他怎麼也不會想到,在他身體裏的那個腎是自己大兒子的。看到這兒,我不禁熱淚盈眶,想到自己平常對父母的態度,我很慚愧。別的家庭都是父母給兒女捐腎,而田世國卻給父母捐腎,這怎麼會不另人感動呢?平時我在家裏是“小公主”,向來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偶爾會幫媽媽承擔點家務,和田世國比起來,我簡直太微不足道了。他那種尊敬父母的精神另我感動,我也一定會好好孝敬父母,回報父母的。

這11位獲獎者中,我對劉翔的印象也很深,他在20__年8月28日凌晨創造了一個奇蹟,12秒91,他讓全世界都爲之震驚,他像全世界證明了:中國人不比外國人弱,亞洲人也不會輸!劉翔那一個個跨欄動作會永遠留在我的心中,那一歷史時刻也會永遠銘刻在心。我真想對劉翔說一聲:“謝謝你!”

這11位獲獎者將永遠留在我心中,將永遠感動着我。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8

1970年8月30日,在西南大山深處的“909”基地,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設計研製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順利達到滿功率,發出了中國第一度核電!這意味着,新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的心臟——核動力裝置開始運行了!

這一天,中國成爲了世界上第五個擁有自主核動力技術的國家,大家欣喜若狂,而總設計師彭士祿卻在悶頭大睡,在這之前,他已經連續五天五夜沒有閤眼。

彭士祿這個名字,鮮有人知。直到1988年9月27日,中國導彈核潛艇發射運載火箭成功,他才作爲中國第一任核潛艇總設計師、中國第一個核動力裝置的主要設計者,走進人們的視野。而在這之前,他隱姓埋名30年,他的名字和他從事的工作一樣,都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無產階級革命家、烈士彭湃的兒子。

時隔50年,又是一個8月30日,重溫歷史,致敬這位中國核動力事業的“拓荒牛”。

“他是個大人物,全家都要爲他隱姓埋名”

1925年,彭士祿出生在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是彭湃的二子。上世紀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衝破階級的“枷鎖”,成爲“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一個漆黑的夜裏,奶媽揹着我逃難。”這是彭士祿關於人生最早的記憶。1928年,他3歲,母親蔡素屏不幸被捕,英勇就義。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高唱《國際歌》,慷慨赴死。那一年,年僅4歲的彭士祿成了孤兒。儘管彭士祿才4歲,他就已經成了敵人的“眼中釘”、全國懸賞搜捕的“通緝犯”。

爲了躲避國民黨的“斬草除根”,彭士祿過起了姓百家姓、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生活。他先後在幾十個貧苦百姓家生活過,每到一家,他都要改名。8歲時,彭士祿被國民黨當局抓進監獄。在那裏,他吃的飯裏滿是沙子、蟲子,渾身都是蝨子、疥子,晚上睡覺蓋的是破麻袋。

1935年,在獄友們的掩護下,在監獄受了一年苦、差點被餓死的彭士祿終於出獄。之後,他從監獄轉到廣州感化院,患重疾又差點病死。10歲時,他開始沿着鐵道流浪,一度靠乞討度日。後來,彭士祿再度被捕,這一次,祖母周鳳將其營救出獄。此後他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在香港、澳門學習和生活。直至1940年,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彭士祿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周恩來見到彭士祿時凝視了一陣子,親切地拉着他的手說:“終於把你找到了。你爸爸是我的好朋友!”“要繼承你爸爸的遺志,好好學習,努力工作。”

後來,15歲的彭士祿來到了延安,於1945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回顧過往,彭士祿總是飽含深情地說,“坎坷的童年經歷,磨練了我不怕困難艱險的性格,我對人民永遠感激,無論我怎樣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報他們給予我的恩情。”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1951年,彭士祿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留學蘇聯的名額,前往喀山化工學院化工機械系學習。

1954年1月,美國東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巨大而靈巧的“黑色水怪”轉眼潛入太平洋,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海岸,而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動力來自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燃料。如果換了石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節車皮的石油,消息一經公佈,舉世震驚。這就是繼原子彈之後再度震驚世界的美國核潛艇“鸚鵡螺”號。

1956年,陳賡大將到蘇聯訪問,正準備回國的彭士祿被密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改行嗎?”“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堅定地說。

“從未在晚上12點以前就寢過,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一頭扎進去,就像沙漠中的行人看見了湖泊那樣。當時,那種奮進不息、爲祖國奪取知識制高點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回憶這段時光,彭士祿這樣說道。也正是這段時光讓彭士祿與核動力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赫魯曉夫傲慢地回答:“你們中國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他甚至提出,在中國設立長波電臺,建設供蘇聯的潛艇停靠的基地。

1962年2月,彭士祿開始主持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的前期開發。然而,當時一窮二白的新中國想要造核潛艇,簡直比登天還難!無圖紙資料,無權威專家,無外來援助,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也沒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回來的兒童核潛艇模型玩具。在這種狀況下搞核潛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學”。

“那時候,條件艱苦啊,我們都能夠幹出來,不容易!”彭士祿深知,僅憑一腔熱血是不夠的,需要把自己和別人已有的經驗和技能進行轉化,同時大量吸收新的前沿知識。

彭士祿針對全室大多數人只會俄語不會英語、而外文資料又大多爲英文的狀況,組織了集體英語學習。大家從早晨5點多鐘起牀就背英語單詞,甚至上廁所時也在背,夜深了也要背上幾遍新學的單詞纔去睡。這樣邊學英語,邊看與各自專業有關的英文資料,經過兩年的努力,全室基本上過了英語閱讀關,並且摸清了國外核電站、核動力裝置的基本情況。

“那時候,交通不便,我們吃住都在工地上。那裏陰暗潮溼、毒蛇蚊蟲肆虐,生活非常艱苦。我們是吃着窩窩頭搞科研的,連窩窩頭都吃不上時,就挖野菜和白菜根吃。沒有電腦,僅有一臺手搖計算機,大家就拉計算尺、打算盤,那麼多的數據都是靠這些工具沒日沒夜地算出來的。”彭老回憶說。

就這樣,通過邊學習邊實踐,他們逐漸紮實地掌握了核動力裝置的基本原理及各系統、各專業間的內在關係。默默攻關,這些“門外漢”悄無聲息地站到了核動力科學研究的前沿。

“我來簽字,我負責!”

尖端科學講究精細嚴謹,但彭士祿偏偏“大膽”。

在潛艇核動力裝置的論證和主要設備開發前期,許多人對核動力的知識都幾乎爲零,他們有學電的、有學化工的、有學儀表的,對某個技術上的問題意見不一致,甚至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出現這種情況,他就對研究人員說“不要吵,做實驗,用實驗結果說話。根據實驗結果,我來簽字,我負責!”

1970年7月,反應堆開始緩緩提升功率。每提高一檔功率,出現的險情也越多。問題不斷增加,反對繼續提升功率的意見也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彭士祿力排衆議,繼續提升功率,8月30日,他決定實現主機“滿功率”。這一天,實驗現場圍滿了人,負責數據運算的黃士鑑並不知道彭士祿滿功率的計劃,下午六點多鐘,黃士鑑發現,竟然滿功率了!他以爲自己算錯了,繼續算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他才確定。

彭士祿的“大膽”,並非有勇無謀,“拍板”也並非胸中無數。有一次,有人問他:“爲什麼敢於拍板?”他說:“其實,有個祕訣,一定要用數據說話。”牢牢掌握實驗數據,是他大膽決策的科學依據。也有人問他,“在潛艇核動力研製過程中,那麼多次拍板,有沒有拍錯的時候?”彭士祿毫不掩飾地說:“有啊,怎麼可能沒有。錯了,我就改過來,再繼續前進。只要三七開,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幹,不然,都準備好了,要我們幹什麼?”

就在覈潛艇進行最後調試工作時,劇烈的胃疼襲來,彭士祿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醫生診斷爲急性胃穿孔,這一次手術,彭士祿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歲!他說:“我喜歡這個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1988年,彭士祿又擔任了秦山核電二期工程董事長,成功實現了我國核電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祿曾在自述中寫到:“也許因是屬‘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勁精神,不做則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熱愛祖國,忠於祖國,爲祖國的富強而獻身,足矣;羣體團結,是合力,至關重要,最怕‘窩裏鬥’,分力抵消,越使勁越糟糕,最後變成負力,悲矣!儘自己的力氣去做正功,沒有白活。”

大國重器,以命鑄之。他們在祖國貧弱的年代,創造出了蔭護萬代的財富,用自己堅挺的脊樑,給了整個民族以力量。幾十年後,中國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潔的核電站。一代又一代核工業人不弛於空想,不鶩於虛聲,將青春年華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潛艇、澎湃動力的核電站,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9

20__年,寧波市看守所成立艾滋病監區,面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強烈的恐懼心理和職業暴露的高風險性,不少民警都存在畏難情緒,市看守所領導犯難,哪位管教民警敢接這個燙手山芋?

這時,毛卓雲主動請纓,並立下軍令狀:“給我6個月時間,管好了我繼續,管不好另請高明。”

把艾滋病病毒感染在押人員收押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全部瞭解清楚後,毛卓雲第一次打開了艾滋病監室的門。

透過厚厚的鋼化玻璃防護罩,毛卓雲看到在押人員無精打采地坐着,看他的眼神裏滿是鄙夷。

“他們用打溼的毛巾甩監室頂上的燈泡,用身體不停撞擊防彈鋼化玻璃門,我不敢進去,但又不得不去做工作,於是我想到寫信,我把信貼在玻璃上讓他們自己看,內容很簡單,幾句話,就是把自己要說的內容寫給裏面的人看。”毛卓雲用心寫下一字一句,一封封情真意切的信,貼在監室的門板上,勸導在押人員遵守行爲規範,爲了自己和家人好好治療。

這個辦法很有效果,在押人員對毛卓雲有了信任感後,就開始和他們面對面地談話,有人感動地對毛卓雲說:“毛警官,自從我得艾滋病以來,親朋好友都拿我當瘟神,而你卻敢這樣和我面對面交談!”

監區從成立之初關押兩人到現在日均關押28人,年收押量從開始的30人發展到如今近100人,毛卓雲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同時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危險。

一次,毛卓雲與一名在押人員談話時,對方毫無徵兆地一拳打在毛卓雲身上。而更危險的一次,暴力襲警的艾滋病患者王某情緒失控,瘋狂攻擊管教和獄醫,毛卓雲二話沒說叫同事打開監室大門徑自走向近乎癲狂的王某,張開雙臂把他緊緊抱住。

突如其來的擁抱,讓王某頓時愣住了,淚水奪眶而出。毛卓雲用手輕拍他的背,猶如在安撫一個嬰兒,王某在毛卓雲的臂膀裏哭得像個孩子……

事後回想起來,毛卓雲坦陳自己真是有些後怕,“要是被他突然咬一口呢?真的是害怕!”案件判決後,在被送往監獄前,王某流着淚給毛卓雲深深地鞠了個躬。

20__年,毛卓雲在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將辦公室搬到了監室裏,擺上一張辦公桌,方便開展管教談心談話,和在押人員一談就是一上午,一坐就是一整天。

“作爲一名管教,不一定要有什麼新招、奇招、怪招,但要有經常總結的習慣。”毛卓雲邊實踐邊總結,積攢了5大本十幾萬字的工作日記,總結出數十個代表性案例,歸納總結出艾滋病管教工作“五心法”——近心法、正心法、勞心法、破心法、寧心法,爲全省特殊監管對象管理工作提供經驗遵循,在全省公安監管系統推廣。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0

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有些人一輩子渾渾噩噩,整天無所事事虛度一生;而有些人,卻用他們的生命譜寫着美好的樂章……

木拉提·西日甫江。是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公安幹警。平凡是因爲做的一切都是所有警察該做的,不平凡的是沒有幾個人可以像他一樣做得如此盡職盡責。他多次參加活動,爲了人民的安危,總是九死一生,明知道危險無處不在,但他仍用自己寬厚的胸膛,鋼鐵的臂膀,支撐着無數人美好的未來……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生命置之腦後,而他,也並不是將生死完全置之度外,他也有父母妻兒的牽掛,但他卻毅然堅定的堅持着自己的意志,做一個翱翔魚天際的大漠獵鷹,他用自己無聲的行動詮釋着--大愛無疆,這足以感動中國。

病毒,是全世界的敵人,應對埃博拉,是國際社會共同的責任。但是誰又沒有私心呢?奔赴異國他鄉,每天都面臨着死神的降臨,隨時都有可能會死在那裏,做一個回不了故土的孤魂野鬼。所以,抗擊埃博拉病毒援非醫療隊,從他們選擇的那一刻起,就足以讓我們心生敬佩。

獨在異國,寂寞本就如影隨形,背井離鄉,離家萬里,心中本就有着無法言語的鄉愁,更何況是面對客死他鄉的威脅?他們爲了全世界人民與病毒抗爭,他們也是醫者仁心,爲每一個生命爭分奪秒,這是一種沉默的高貴。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儘管我們沒有勇氣也沒有機會做到如此偉大,但是我們可以無私的地方也很多。生活中處處都有需要幫助的人,搭一把手,也就將愛無私的贈與。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助人小事向他們致敬!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1

“葉連平老師九旬高齡仍堅守三尺講臺,20多年來退而不休,他是我們全體教師學習的榜樣和道德楷模,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蹟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認識到教育是如此美麗。”9月12日上午,剛剛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紅星中學英語教師張桂霞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她在葉連平老師身上,學到了無私奉獻精神。“葉連平老師始終淡泊名利,傾盡心力、財力,努力用知識改變鄉村孩子的命運,用愛照亮他們通往夢想的階梯。這位老黨員,幾十年來,不忘初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默默付出。”張桂霞說,在葉連平老師身上,她學到了愛生如子的道德情操。葉連平老師是“四有”好老師的生動典範,他忘我的精神令人欽佩,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三尺講臺,一生情懷。

“葉連平老師曾說過:老師的工作,絕不止在三尺講臺上。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最重要的!”張桂霞告訴記者,她在10多年教學生涯中發現,因爲經歷不同,孩子們的性格、智力、能力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她會更加關注每一個個體的成長,整理並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表現,觀察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走進他們的內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潛能,讓每一個孩子在集體中都有存在感和歸屬感。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十多年來,張桂霞曾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省優秀青年教師、市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張桂霞表示,榮譽代表過去,她會努力用自己勤勉的教學態度,培養學生刻苦的學習態度,促進學校“讓學習成爲習慣”學風的形成,讓學生慢慢明白終身學習的道理。她將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爭做學校“閃閃紅星,放飛夢想”團隊裏的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用一顆母親的心做教育,和學生共同成長。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2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寫道“賽場上的輸贏,說到底是運動員實力的競爭,是國力的比拼。賽場上的裁判不公、規則漏洞,很難摧毀真正有實力的運動員;同樣,偏見、責難甚至敵意,無法動搖一個大國的自信。唯有實力,真正決定勝敗。戰勝巴西隊的時候,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說:不要因爲我們贏了一場,就談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們努力的過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最終,是實力讓女排姑娘一路披荊斬棘登上冠軍領獎臺,也讓女排精神再次成爲中國人的驕傲。”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也驚歎了整個世界。中國早已不是東亞病夫,而是一隻昂然走向世界中央的雄獅。濃縮時代記憶的女排精神從那時起成爲一種凝聚中國力量、振興中華的精神支柱。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拉開帷幕,封閉已久的中國大門,向世界緩緩打開。那是一箇中華民族爭取“球籍”的年代,百廢待興,而又迷茫困惑,中國人需要精神偶像。關鍵時刻,中國女排帶來了一場關鍵勝利。1981年年底,中國女排以亞洲冠軍身份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7戰7勝,首次奪得世界盃賽冠軍。在今天回望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是一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那是一個人人談理想爲榮的年代,那也是一個國人爭先恐後用勤奮與智慧改變祖國面貌的年代,而中國女排用“五連冠”的佳績,對各行各業的中國人起到了激勵、感召和促進作用,爲當時的改革開放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得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正如主教練郎平所言:“中國的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要看到這些隊員努力的過程。”堅守爲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衆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內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啓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當前,我們國家正在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奮勇前進,“女排精神”正是我們民族、我們國家需要的正能量,時代雖然不同,但女排精神沒有褪色,反而愈加閃光。35年來,女排精神總是與這個國家每個歷史發展的節點相契合,女排的頑強拼搏是偉大民族精神的體現。“無論比分怎麼樣,大家從來沒有放棄過。”賽場上的中國女排,將爲他們的夢想繼續拼搏;而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中國人,同樣需要一代代人承前啓後、繼往開來。女排精神,既是一種體育精神,也是一種前行力量,能夠激勵我們朝着目標砥礪前進。每個人在各自的崗位。上都應該發揚“女排精神”,愛崗敬業、忠於職守、努力拼搏、多做貢獻,讓我們永遠牢記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走過戰亂、貧窮、飢餓,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走出積貧積弱的困局,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並向世界敞開懷抱。中國有了港口城市、建了經濟特區,國家基礎建設遍地開花,老百姓的溫飽得到滿足。改革開放的中國處處充滿了生機活力。時代發展永不停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因爲有着中國夢的引領,因爲堅持正確的道路不動搖,中國才得以日益繁榮,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祖國健兒才能在奧運會上盡情拼搏、超越自我。強盛的祖國產生強大的力量。正是因爲背後有強大的祖國支持,女排精神的種子纔有了生根發芽和成長所需要的堅實大地和肥沃土壤。今天,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中國夢,人們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也從未如此強烈。中國夢成就了女排精神,中國夢的實現也需要女排精神。猶如一面旗幟,女排創造的奇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讓世界見證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在今天,中國已進入改革攻堅階段和深水區,前面路上充滿激流險灘,每進一步,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對改革的複雜形勢,許多人像中國女排在里約那樣“一分一分咬牙頂”,但也有人迷茫,也有人退縮,還有人墮落……在今天,時代和人民對精神的渴望和呼喚,越來越清晰有力。今天,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徵程.上,我們更加需要繼承和弘揚女排精神,團結起來、頑強拼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去譜寫一曲曲壯懷激情、不懈奮鬥的新的華彩樂章。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3

2月xx日,中央電視臺播放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晚會,這不僅是一次愛的聚會,更是一次讓人們備受感動的盛宴。

雖然現場只有十位感動人物,但是足以給了我極大的震撼。黃旭華,是我國第一代核動力潛水艇創始人之一,有人這樣評價他:誓言無聲;劉盛蘭用撿垃圾賣出去的錢來給貧困的學生捐款,他這種崇仁厚德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胡培蘭,是一名醫生,98歲高齡了仍然堅持工作,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是所有醫生學習的榜樣;像姚厚芝,知道死神即將降臨到自己身上時,她就用生命的最後一點時間爲她的女兒和兒子用線繡了一幅清明上河圖,長22米。他用了3年半的時間才繡完了,她在講臺上說:“我要用最後一口氣來表示我愛我的孩子,這是一種多麼深情的母愛呀!

感動,感動無處不在,假如你們班有人生病了,你去看望他並且給他輔導功課,他就會被你的行爲所感動。

看過《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的朋友們,我相信你們的心靈一定用聖潔的泉水清洗了一遍,留下了感動和愛。

感動處處在人間,我們的生活也因感動而變得更加美好!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4

有很多人,會對始終如一的愛情充滿嚮往。然而現實殘酷,有太多的變故,導致一對又一對深愛的情侶,各奔天涯。蘇炳添就擁有一份令人豔羨的愛情。蘇炳添在國小的時候,就暗戀同班的班花:林豔芳。那時候林豔芳長得極其漂亮,蘇炳添卻瘦瘦小小的,學習成績也是倒數,林豔芳看不上他。上了國中,蘇炳添始終不改對林豔芳的執着,每天都要纏着她。忽然有一天,蘇炳添轉學去了體校,沒有人再給林豔芳上課扔小紙條,給她講無聊的笑話。林豔芳覺得很寂寞,很想念蘇炳添,所以答應了他的追求。

後來蘇炳添起早貪黑訓練短跑,林豔芳也要爲了升學而努力,兩人只能通過書信交流。有時候,相見不如懷念,兩人從書信到手機,始終對彼此忠貞不渝。蘇炳添也是個內斂的人,從市冠軍到省冠軍,到全國冠軍,亞洲冠軍,世界冠軍。蘇炳添始終如一,對林豔芳愛慕不已。蘇炳添除了訓練,每天向林豔芳彙報去了哪裏,做了什麼,給了她很多安全感。林豔芳則成了蘇炳添背後的女人,儘管很多時候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他。

20__年,蘇炳添26歲,卻和林豔芳已經相戀16年。他們終於也結束了十幾年的愛情長跑,步入婚姻的殿堂。

20__年,林豔芳產子,蘇炳添卻因爲比賽,錯過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林豔芳沒有怪他,反而理解他的辛苦。

幾十年的理解和堅持,也正是他們修成正果的關鍵。亦如蘇炳添在賽場上的堅持,才使得他創造歷史。

蘇炳添是中國人的驕傲,因爲他的身上,有着中華民族的謙遜和持之以恆。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5

以前真的很少關注cctv1的節目,大概是從中央大刀闊斧反腐倡廉開始吧,今天碰巧看到《感動中國》,我也被各種正能量好好感動了一把,感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真的挺不容易的。

感觸最深的是胡醫生,退休後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

頒獎辭: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爲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現在醫患關係那麼緊張了,醫生都像胡醫生一樣高的醫德就好了。記得小時候感冒一般都是去附近診所看好的,現在一個感冒去醫院也要左檢查右檢查,一大堆檢查之後再開一堆的藥,怎麼就不能撿便宜的藥開,撿重要的檢查做?還好至少還有一位楷模被我們知道,儘管她已經離我們而去,她的精神值得現在所有的醫生來學習,能做到活一天爲社會貢獻一天,真的很難,不過胡醫生做到了,謝謝她!

另外一位讓我很感動的是拾荒老人劉爺爺,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

頒獎辭: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是寄給我們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追求金錢,名利儼然是這個世界的價值觀了,但就是在一位老人身上,我看到了向前的力量,一個人不論有錢沒錢都是一日三餐,一個人不論有沒有名氣睡覺的時候都只需要一張牀,物質真的那麼重要麼?是的,我們離不開錢,但是我們可不可以有錢還有愛心,人在做天在看,當我們老了的時候,當我們到最後的那一天,我們留給後人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財富,劉老爺子艱苦的生活並沒有阻止他的愛,我們哪裏有什麼理由放棄愛呢?每個人都該愛自己,愛別人。

這位將軍夫人一句話,值得我們所有人反省,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爲羣衆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

頒獎辭:少年時尋見光,青年時遇見愛,暮年到來的時候,你的心依然遼闊。一生追隨革命、愛情和信仰,輾轉於戰場、田野、課堂。跨越人民的敬意,是你一生最美的勳章。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每天都想想自己哪些做的好,哪些可以做的更好?我從來都不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我相信我是知道的,只不過我覺得沒有人做得到,現在有人做了,原來真的只要每天反省檢查就能做好,這就是正能量,我們每天反省檢查就能做好,這個道理在龔老師身上得到了完美詮釋。

正能量:“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從我做起,從你做起!

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着和發揚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穫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6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心中的英雄蘇炳添作文7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位英雄,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心中的那位英雄,就是被稱爲“亞洲飛人”的中國男子短跑運動員蘇炳添。

蘇炳添的成績舉世矚目:20__年8月26日的雅加達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2的成績打破亞運會紀錄;20__年2月21日凌晨舉行的20__國際田聯室內巡迴賽中跑出6秒49的成績奪得冠軍……那賽場上像離弦之箭一樣飛奔向前的他也因此獲得了“亞洲飛人”的稱號。

當我們驚羨蘇炳添這些驚人成績的時候,是否想過:這些成績的背後浸透了蘇炳添奮鬥的淚泉,灑遍了蘇炳添犧牲的血雨?

蘇炳添每天都堅持進行訓練。每一次訓練時,他總是先慢跑熱身,接着做小步跑,踢腿等準備活動。一切都準備就緒後,蘇炳添換上了釘鞋,細心地用捲尺進行起跑器的調試,隨後蹦跳了幾下,深吸幾口氣,便來到了起跑器的前方,單膝跪地,做好準備。他兩隻手的大拇指與其他四指呈八字,緊緊地壓在起跑的白線後。大約過了幾秒,蘇炳添後腳猛地一蹬,頓時像一支離弦的箭般衝了出去,步頻越來越快,直到衝過終點才慢慢減速,整個跑步過程令人歎爲觀止。跑步結束後,蘇炳添拿出一個小型攝像頭,上面記錄着他跑步時的視頻,只見他在觀看過程中不斷嘆氣,不斷搖頭,嘴巴還不時嘀咕幾句,並且要反反覆覆看很多遍,訓練才結束。

蘇炳添專注訓練,不受干擾,是一種智慧;努力拼搏,科學追求,是一種能力;永不放棄,是一種寶貴的品質。這幾點,恰好是我沒有的,是我需要的。他永遠是我的榜樣,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島嶼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這完美地詮釋了蘇炳添的一生,保持專注、努力拼搏,永不放棄,是打開成功之門的三把鑰匙,也是永遠指引着我們前進的動力與信念!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7

王婭生於1952年,是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一名退休職工,16歲時曾到內蒙古五原縣插隊,後來在河北省的一個縣城當了一年民辦教師,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求給王婭留下深刻印象。

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設立,王婭立刻捐出100元,而當時她的工資還不足200元,捐出的是她月工資的一大部分。此後,她的愛心捐贈從未間斷:汶川地震、南方水災她各捐款20xx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來她持續的愛心捐贈足跡。

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錢,王婭自己也說不清,而她現在每個月的退休金也才4000元。“我就是個普通人,做的這些事實際上很普通,沒有什麼。”王婭說,“當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有大的能力就多幫點兒,小的能力就少幫點兒,反正是盡力去幫。”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8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

如果問過去這十來年,中央電視臺原創了哪些成功的電視品牌,我想《感動中國》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感動中國》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打造的一個“給人以力量,給人以鼓舞”的主旋律精神品牌欄目,多年來堅持鮮明的價值導向,彰顯了深切的人文關懷,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我們從“感動中國”收穫了什麼

《感動中國》是一種呼應,它呼應的是人們心裏本來就有的向善之心。《感動中國》的兩個多小時,對於每個普通的觀衆來說,可能意味着無法被擦乾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淨化。但對於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說,《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着什麼?

詩人顧城曾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乾眼淚後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後,然後憤怒纔會真正減少。

看感動中國,最吸引我們眼球的還有裏面的頒獎詞,這些頒獎詞語言凝練,富有文采,魅力十足;精華濃縮,內涵豐富,短小精悍。我們讀之,品之,手不釋卷。我們仿寫,撰寫,受益匪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收穫呢。

感動,真的有用嗎?

感動,無用!是的,感動不能改變什麼,行動纔有用。很多像《感動中國》一樣優秀的電視作品,都在傳遞一個思想——利他,是境界的利己。

每一年,《感動中國》的那些年度人物,都帶來一種啓示、一種力量。今晚,誰將讓你落淚,誰將動你心魄。感動中國的典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行動起來才能凝聚力量,向上,更好,創造未來!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19

“參與比取勝更重要”,這是奧林匹克運動廣爲流傳的名言,也是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體現。一個運動員的成就,不僅僅是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塊獎牌,還在於是否體現奧林匹克精神,是否做到自強不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我崇拜的奧運英雄蘇炳添就是這樣的選手,也許他與金牌無緣,但創造的歷史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銘記。

蘇炳添,1989年8月29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暨南大學20__級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研究生,中國男子短跑名將。

20__年2月6日,蘇炳添以6秒43奪得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男子60米冠軍,並刷新亞洲紀錄。之後蘇炳添多次比賽中都成爲百米大賽最有力的競爭對手!而且蘇炳添也着實讓世界短跑名將博爾特驚訝到了,博爾特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飛人,連續三屆拿到奧運百米金牌。可是博爾特也被蘇炳添驚到了:沒有想到站在身邊的小夥子居然反應這麼的快,起跑的那一瞬間讓他不知所措。

博爾特曾在一次採訪中說:“槍聲一響,我身邊的小夥子就飛奔出去,我有點不知所措,結果就失足了。”他對於蘇炳添的實力也是非常的認可,也正是因爲這樣,他後面纔會拼命追趕上去。

能進入百米決賽是每個亞洲人都不敢幻想的奢望,只有跑進10秒纔有希望。爲此,蘇炳添20__年底,選擇了一個比較大風險的決定:就是把起跑腳換了。爲什麼要換?是因爲想要得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新的節奏,這樣的話在100米纔可能會有一個突破。

而做這個改變和選擇太難了,改變之前問了很多的專家:不做出一些改變的話可能很難突破10秒,參考了劉翔的“八改七”,所以蘇炳添最後狠下心來做出了這個改變。就像剛開始是用右手吃飯,突然間變左手,你夾都夾不到,怎麼不難呢?蘇炳添剛開始,連起跑怎麼發力都完全不會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半決賽,三組對決過後,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創造了新的亞洲紀錄,成功入圍男子100米決賽,也成爲首位闖進奧運會百米決賽的中國人。而在奧運賽場上,9秒83也是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成績。20__年裏約奧運會,博爾特奪取金牌的成績是9秒81,蘇炳添只比博爾特僅僅慢了0.02秒。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通過多年以來的努力,終於站在了100米跑道上面。

蘇炳添一戰打破了三個紀錄:

首先,新中國從1984年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到現在37年的歷史上,首次有中國男性運動員打進到100米決賽的賽場,絕無僅有,這個意義不亞於當年劉翔闖進奧運會決賽並且奪冠。

第二,在1932年的奧運會上,曾經有一位日本運動員打進到奧運會男子100米的決賽圈,但他不是第一名,而且那個時候是用手計時的時代,跟電子技術時代差的還比較多。

第三,亞洲國家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1900年的巴黎奧運會,也就是第2屆奧運會上,到現在121年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位亞洲運動員以100米半決賽第1名的身份進入到世界最頂級的百米飛人大戰的決賽。

這是史無前例的偉大榮耀,屬於偉大的中國,也屬於亞洲。年過30的蘇炳添,靠着頑強的自律,靠着超強的意志品質,成功的打進到了100米的決賽當中,爲全亞洲人長臉。就連中國田徑名將劉翔在微博上也發文祝賀蘇炳添:“封神!9秒83!”

此前展望半決賽時,蘇炳添強調,半決賽就是自己的決賽:“對我來說,能夠進入決賽就算完成任務。如果能夠突破10秒大關,進決賽應該沒問題。”

看了比賽,真是激動得哭了!太不容易了!簡直是一戰封神!正像劉翔所讚揚的那樣,這是中國奇蹟和中國速度,這也是亞洲奇蹟和亞洲速度!簡直讓人不敢想象。

每一次踏上賽場,蘇炳添的腦海裏都只有一件事:竭盡全力跑出“中國速度”,爲祖國添彩!能打破亞洲紀錄,打破黃種人的極限,站在東京奧運百米決賽的跑道上,所有的夢想都在這一瞬間變成了現實!

把半決賽當成決賽。是啊,人生路上關鍵的每一步都需要這種精神,我要向蘇炳添學習,他是我最崇拜的奧運英雄。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0

朱麗華,女,1957年10月出生,1994年10月入黨,大專文化,現任嘉興市南湖麗華推拿診所所長。

朱麗華同志是一位盲人推拿中醫師,一級視力殘疾人,但她身殘志堅,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精神可嘉,在黑暗的世界裏創造了一份光明的事業。

不言放棄,把推拿做成事業

由於意外事故,一個對未來充滿美好憧憬和希望的少女,再也看不到藍天白雲,看不到綠樹紅花,看不到彩蝶飛舞,五彩繽紛的世界從此變成了無法抹去的黑色,當時她感覺人生如跌落萬丈深淵,極度失望,一度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在痛苦和絕望的掙扎中,她終於迎來了希望。1985年,組織上送她去參加全省盲人按摩技能培訓班學習,培訓期間接觸了與她有着相似命運的盲人朋友,他們身上自強不息的精神讓朱麗華又看到了新的希望。這次培訓使她不僅學到了技能,還使她開闊了眼界,思想豁然開朗,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發誓要成爲一名按摩醫生,自食其力,爲病患解除痛苦,爲廣大羣衆服務。她堅信自己雖然沒有視力,但卻不能沒有事業,一定要發奮努力工作,在有生之年多幫助別人。

學成回來後,她被分配到嘉興福利院工作。1986年,在福利院的支持下成立了康復室,全身心治療院裏的幾個腦癱患兒。在她的精心治療下,這些不能走、不能站立、不能坐甚至連哭都不會的孩子半年後居然能夠慢慢站起來,甚至會說話了。由此,福利院康復室的名聲越來越大了,盲人推拿按摩醫生朱麗華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了,社會上的腦癱患兒紛紛被送到朱醫生這裏治療。隨着收治病人越來越多,1992年,在嘉興市殘聯的關心和幫助下,朱麗華擴大了康復室的規模,成立了福利院推拿按摩康復中心,並將診所列爲正規的醫療醫保定點單位,還接收盲人徒弟學習按摩推拿技術,爲廣大病人服務。至今,已有200多名腦癱患兒經過她的治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復,有部分腦癱患兒甚至能與健康小孩一起上幼兒園,給患兒家長帶來了無比的快樂和安慰。但朱麗華並沒有滿足,她希望能有更多殘疾人體會到她的快樂,20xx年來,她陸陸續續帶了38個盲人徒弟。帶盲人學推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爲缺少視覺上的感受,很多人對動作力度、位置拿捏不準,朱麗華就拿自己當試驗品。很多回,她的皮膚在一次次教學中被搓破,但她沒有一句怨言,而是讓徒弟們換個地方,繼續練習,直到學會了才停止。在她的盲人推拿診所學習上班的盲人徒弟,不僅解除了殘疾人就業難的後顧之憂,而且每月有20xx多元的收入,在自食其力的同時還能爲家裏增加收入。

她20xx年如一日,始終把診所當作自己的家,視病人如親人,節假日也從不休息,刻苦鑽研推拿技能,不分白天黑夜爲病人治病。她內病外治,爲一個個腦癱孩子推拿按摩,先後有百餘患兒在她手下站立起來;她自學成才取得大專文憑;她白手起家辦診所,解決了近10名殘疾者就業……從事推拿職業至今,累計接受其推拿按摩治療的患者已達16.8萬餘人。

不忘感恩,用愛心回報社會

朱麗華永遠記得,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是各級政府、各級殘聯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在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她才一步步走到今天。飲水不忘挖井人,多年來,她始終不忘回饋社會,熱心公益事業,用愛心溫暖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爲全市的公益事業作出了諸多貢獻。“有生之年多回報社會,多幫助別人”,朱麗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xx年夏,正值市福利院推拿診所成立20週年,朱麗華爲回報社會對她個人和診所的關愛,毅然將自己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5萬元錢捐贈給南湖區的20名貧困學生,鼓勵他們不要因貧窮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每位學生得到助學金2500元。20xx年6月,在全市開展的“我爲南湖增光輝”活動中,朱麗華作爲一名普通黨員,在捐出2個月工資的基礎上,又主動捐獻1萬元,以實際行動支持南湖革命紀念館新館建設。20xx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平時省吃儉用的朱麗華第二天就到銀行捐了1000元,幾天後在單位組織的捐款活動中又捐了20xx元,一直從廣播裏瞭解災情的她得知這次地震帶來的巨大損失後,又取出多年積蓄10萬元,作爲“特殊黨費”全部交了出去。爲了讓更多的人蔘與公益事業,她創辦的推拿診所成爲第一批96345社區服務求助中心加盟企業。當“96345”組織加盟企業和社區中有一技之長服務者進社區、下鄉鎮開展公益活動時,朱麗華總是率診所員工積極參與。有一年夏天開展“黨員奉獻日”義務服務活動,朱麗華不顧行走不便,冒着攝氏37度酷暑,打的來到活動現場華庭街爲市民服務。目睹此景此情,周圍市民十分感動。熟悉她的人說,朱醫生生活十分簡樸,卻把幫助他人視作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內容。朱麗華每年至少把3個月收入捐贈給社會,貧困孩子、病弱殘疾人更是朱醫生資助的對象。有人說她傻,但朱麗華卻始終認爲,愛心是需要傳遞的,自己有多少能力,就要盡多少義務,儘可能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她開辦的嘉興市南湖麗華推拿診所現有推拿師8名,且全都是盲人,唯一操作電腦的工作人員也是位殘疾者。業內人士說,如此全是殘疾人的推拿診所在全國也是很少的。作爲嘉興市醫保定點單位,南湖麗華推拿診所每年接待患者4萬多人次。

不遺餘力,讓社會關注殘疾人

朱麗華在從事盲人按摩的同時,還積極主動投身於殘疾人事業。1998年,由於對殘疾人事業的熱心和傾情,她被推選爲嘉興市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副主席、嘉興市盲人協會主席。擔任盲人協會主席以來,她協調起草制定了《盲協內部管理條例》及《盲協組織機構工作規範》,使盲協的組織工作有了更具體的規範章程,指導盲協工作更快走上正軌。在她帶領下,嘉興市盲人協會進一步完善了組織建設,形成了網格化管理,爲殘疾人溝通交流、拓展知識、開闊視野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她還組織協會成員積極參與豐富多彩的業餘交流慰問活動,多次幫助協會中生活困難的成員解決難題,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她還多次組織協會成員學習盲文,參觀市圖書館盲人閱覽室,使大家增長知識,豐富生活,快樂地面對人生。她心中時刻裝着盲人,同盲人交朋友,把愛心無私奉獻給了這個特殊的羣體。盲人哪裏有需要她就出現在哪裏,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她忙碌的身影。

朱麗華在當選嘉興市政協委員期間,積極參政議政,爲維護殘疾人利益積極獻言獻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作爲殘疾人協會的代表,針對前期市區盲道被侵佔現象嚴重和盲人乘公交車難等問題,多次在有關場合呼籲有關部門加強盲道管理,提出對盲人實行免費乘車照顧等建議。在她的積極奔走呼籲下,這些問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得到較好解決。

在嘉興,每當人們提起盲人按摩中醫師朱麗華,除了豎起大拇指敬佩其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之外,對其評論更多的是她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面對困難毫不畏懼、面對挫折毫不氣餒的拼搏勁頭、心存感恩無私奉獻社會的崇高品格。她時時刻刻在用心去點亮人生的軌跡,影響和感動着身邊的每個人。她挑戰坎坷的命運,憑着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擁有了今天的這份事業。

作爲一名普通黨員,朱麗華打點着嶄新的每一天,抹亮着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感動着周圍的每一個人。她讓她的人生不再有黑暗,她點亮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心靈,更讓這個社會充滿光明。

朱麗華先後被評爲浙江省百名優秀工人、嘉興市學雷鋒先進個人、嘉興市殘疾人自強模範、嘉興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等,連續四屆當選嘉興市政協委員。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1

《感動中國》是一種呼應,它呼應的是人們心裏本來就有的向善之心。兩個多小時,對於普通的觀衆來說,可能意味着無法被擦乾的淚水,或者是心靈的一次淨化。但對於這個社會與時代來說,《感動中國》的走紅意味着什麼?

在感動的同時,我們有時是不是也該有點兒憤怒。我們要做的和該做的事還很多,只有感動、憤怒都不夠,我們必須擦乾眼淚後行動,站到一個又一個曾經感動過我們的人身後,然後憤怒纔會真正減少。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2

觀看《感動中國》,再度經歷了這種感動,瞭解了那些平凡中又透着不平凡的人物。他們,正如春天那和煦的陽光,折射出靚麗的七彩光芒,這光芒璀璨的讓所有人肅然起敬,這光芒能激發人們內心裏向上的動力。

這是一份中國軍人對邊疆人民的責任――中國軍人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雲南掃雷大隊中士,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六個鐵骨錚錚的字彰顯出一份軍人的責任。他以血肉之軀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只爲同組戰友安然無恙,面對危險時的本能反應,就是用實際行動書寫下的新時代軍人的使命擔當,他是一位英雄!

這是一份駕駛員對乘客的責任――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建,在萬米高空突然發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生死關頭,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每一個精準操作的背後,都隱藏着他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執着。

這是一份普通老師對山村學生的責任――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後,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民辦教師幹起,一干就是17年。他靠一根扁擔,一挑就是5年,把學生的課本、文具挑進了大山,扁擔窄窄,挑起山鄉的未來;板凳寬寬,穩住孩子們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執鞭上課,艱難斑駁了歲月,風霜刻深了他的皺紋,有人看到他的滄桑,更多人看到的卻是他年輕的心。

張玉滾老師的事蹟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張玉滾老師難以挪開他的腳步――他割捨不了這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最難割捨孩子們純真的眼睛;他身披山村鄉民希冀的目光,似縷縷陽光,一腔至愛至誠的火焰在心中燃燒如山花爛漫,紮根深山十七載。張玉滾老師正是憑着內心的那份執着,猶如大山深處的一彎明月守望着這片希望之花,“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像張玉滾老師這樣誠實質樸的人民教師,表現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意志,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獻給教育事業,身上閃爍着師德的絢爛光輝,老師是火種,點燃了學生的心靈之火;老師是石級,承受着學生一步步踏實地向上攀登!

看過《感動中國》之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經受了這些神聖精神的洗禮,一個個平凡的人,經過日日夜夜的堅持,也能變得很偉大,在涌出感動眼淚的背後,我收穫的不僅是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內心中無法言語的那份震撼與動容。當他們的事蹟傳遍大江南北時,人們都爲之感動,感動的不只是那優秀的品質,還有那無私的愛,“感動中國人物頒獎典禮”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也要學會堅強和堅持,這場精神盛宴更爲我們青少年的前行指明瞭方向!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3

“她們喊我‘魔鬼’‘周扒皮’,半夜雞叫。”張桂梅笑道,因爲要求嚴格,她被學生們起了許多外號。

張桂梅不是校工,而是一所學校的校長。她的這所學校很特別:學生大多來自雲南的貧困山區,而且都是女生。這就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公辦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

從東北到雲南,命運讓她與這裏的學生緊緊相連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爲那裏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後來,縣裏得知了張桂梅的病情,縣長告訴她:“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爲此,縣裏開婦代會的時候積極動員大家給張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僅剩的五塊錢路費。

“我沒爲這個小縣做過一點點貢獻,卻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爲他們幹些什麼。”張桂梅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裏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讀着讀着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幹部進行溝通;家裏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爲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說。

爲什麼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張桂梅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次家訪時,她發現有戶人家的兒子纔讀八年級,便可以進縣城參加補習班,而他的姐姐已經高三了,卻要被家長留在家裏幹活。那一刻,張桂梅心裏覺得,就算再難,她辦女高都是對的。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4

2月x日晚,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上,江西農村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當選“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平凡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們讓我們由衷感動,總有一些事情讓我們溫暖心肺。被譽爲“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就爲我們挖掘了一批榜樣人物。這些榜樣人物雖然平凡普通,但卻提供了生命可以企及的高度,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指引。他們身上的勇敢、善良、擔當、堅強,讓13億人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麗的光輝。

在大山深處教書育人36年的支月英,就深刻詮釋了執着和奉獻。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就曾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國小,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兩代人。

“支姐姐”到“支媽媽”,變的是稱呼,但不變的卻是執着和奉獻。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更是展現了築夢路上炎黃兒女的精氣神。也不僅僅是支月英,不僅僅是評選出來的《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無數炎黃兒女爲了心中的夢想,也正在日以繼日善行義舉,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範融入工作、生活、學習中。

《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每一個人物每一段故事,都浸潤着滿滿的真善美,都散發着暖暖的正能量。就以此次入選《感動中國20xx年度人物》的十位榜樣人物來說,其大都來自基層、出自平凡,卻做出了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不平凡事情。他們的事蹟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他們的精神可敬佩、可親近、可學習,可謂13億多人民羣衆學習的“精神富礦”。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將鏡頭筆端對準平民百姓,挖掘平凡人羣中的不平凡故事,築夢中國將更有動力。近幾年來,江西就通過“江西好人”、“最美家庭”等評選,發掘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和道德模範。在這些來自於身邊的典型引導下,民衆自覺繼承傳統美德、弘揚時代道德,好人效應如同“滾雪球”般在我們的身邊輪番滾動,推動了另一批好人羣體的出現。

“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最美鄉村教師代表支月英的感人事蹟,讓我們在寒冷冬日裏更有暖意。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如盞盞明燈,點亮千家萬戶。這些榜樣人物也激勵着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工作實踐,作出自身努力,爲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5

20xx年,中國女排在金牌教練陳忠的帶領下,從1986年到20xx年,時隔十七年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奪得了女排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也從這時候起,再起站了起來。陳忠獲得了20xx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xx年,中國女排奪得了闊別多年的奧運會冠軍,從1984年到20xx年,歷經20xx年纔再次奪得奧運會冠軍。這一年,中國女排獲得了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20xx年,沉寂十年的中國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忍着身體上的病痛和心理上巨大的壓力,破釜沉舟,再次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郎平的事蹟也是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郎平獲得了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xx年,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冠軍,又是歷經20xx年再次站到世界巔峯。中國女排因此獲得了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今年,中國女排比以往更加優秀,在祖國70週年的國慶前夕,送上了一份大賀禮。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十一戰十一勝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用着十一連勝慶十一,讓整個世界再次見識到中國力量。

目前,在世界女排的積分排名中,中國女排高達320分,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女排足足高出了54分,中國女排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遙遙領先。

最後,感動中國評選活動正在進行當中,希望大家都能踊躍參與,支持中國女排以及其他感動中國的人物,投上自己寶貴的一票,發揚傳承女排精神,發揚傳承感動中國的精神。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6

今天晚8點,《感動中國》頒獎典禮開始了,獲獎人有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犧牲的消防戰士陳陸等。我印象最深的是快遞員汪勇。

汪勇是一名快遞員,他在空閒時間去爲醫護人員提供便利,一開始,他只是接送醫護人員,之後他設身處地爲醫護人員着想,把力量發揮到了極致,醫護人員和志願者每一個細密的需求汪勇都可以察覺、也都能夠解決。從幾千套羽絨背心、洗漱用品、秋衣內衣、到在封城的武漢幾乎當天修好手機眼鏡汽車。汪勇甚至爲醫護人員開發了一些需求,譬如送書送零食、假日時送花、微信羣裏組織紅包雨。這些看似平凡的事情,每次帶給醫護人員的都是感動,讓他們覺得有人在陪在身邊、一起逆行。

他們是祖國默默無聞的奉獻者,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事蹟我們要永遠銘記於心。我要認真學習,長大做一個有愛心、奉獻社會的人。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7

今天晚上,我觀看了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頒獎盛典節目,裏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動不已。有被稱作氫彈之父的物理學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貴州貧困山區支教20xx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婦;有爲了孩子學習而與孩子同桌20xx年的陪讀母親;也有敢於與暴恐分子作鬥爭的警察叔叔木培提;還有爲了遠赴非洲抗擊埃博拉病毒的醫務人員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于敏老先生,當主持人宣讀頒獎詞,於老先生的兒子接過獎盃的那一刻,距離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3個月,前蘇聯用了6年3個月,英國用了4年7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中國人只用了2年8個月。朱光亞院士稱,在突破氫彈的技術途徑的過程中,于敏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研製核武器的權威物理學家中,于敏幾乎是唯一一個未曾留過學的人。

那是一段蕩氣迴腸、催人淚下的一代物理學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國進行了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爲確保能拿到這次試驗的測試結果,于敏頂着戈壁灘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刺骨嚴寒,檢查和校正測試項目屏蔽體的擺置。核試驗基地都是在條件惡劣的高原和大漠上,當時40歲的于敏身體虛弱到這樣的程度:從宿舍到辦公室只有百米的距離,有時要歇好幾次,上臺階要用手幫着擡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於過度操勞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現場。但在那樣高難度、高輻射的條件下,於老先生仍以命相搏。經過無數次的測量,中國的氫彈原理實驗成功了!

於老先生這一輩子爲中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他這種爲國家奉獻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學習,我要學習他那寬大的胸襟,堅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勇於探索的精神,在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8

朱麗華雙目失明,卻爲他人帶來光明未來。20xx年來,她捐款373萬元,資助了寒門學子480人次,還帶動了100多名殘疾人就業。她先後獲得了“全國自強模範”“浙江省道德模範”“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等30多項榮譽。

9月21日,初心榜樣朱麗華的事蹟見諸報端,朱麗華用初心書寫的大愛故事震撼了嘉興人。“自己少花一元錢,就能多捐出一元錢。”“讓幫助過的人活得有尊嚴,是我最大的快樂。”“我的財產、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將捐獻給社會。”她的肺腑之言,溼潤了讀者的眼眶,也映照了一個紅船旁六旬黨員的信仰之光。

9月29日下午,嘉興市委書記張兵專程來到南湖區麗華推拿診所,看望慰問盲人黨員朱麗華,並向她送上了鮮花。

10月10日,中共嘉興市委作出決定,在全市廣泛開展向朱麗華同志學習的活動。嘉興全市掀起了一股向朱麗華學習的浪潮。

從報紙到電視、新媒體,朱麗華這個名字被印刻在人們眼中、耳中、心中。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心有大愛、樂於奉獻的她,成了全社會的榜樣。市委書記張兵先後兩次就朱麗華的報道作出重要批示,倡導全市共產黨員和各級幹部認真學習。

10月16日開始,朱麗華一次又一次走上宣講臺,將她的初心和她的夢想娓娓道來。從市區到縣市,從機關到學校,從部門到街道……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她感動,熱淚盈眶。

被她的事蹟吸引而來的,還有新華社、央視、中新社、浙江日報等省級主流媒體,她的事蹟也從嘉興,傳播到全省,乃至全國。

10月27日,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全國殘疾人展能節在嘉興開幕。朱麗華的事蹟在殘疾人之間口口相傳,國務院和中殘聯、人社部等國家相關部委的領導接見了朱麗華。

褪去榜樣的光環,朱麗華依然是殘疾員工的好所長,是貧困學子的好媽媽。有人想來診所看望她,都被她一一回絕,“如果聽了我的故事有感觸,不妨將愛心傳遞,多關注身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11月14日,朱麗華在前期捐款333萬元的基礎上,向嘉興市民政局發起的“暖巢行動”匯去了第一筆40萬元善款。40萬元,相當於她爲顧客推拿6600多次。她要爲低保家庭改善生活環境,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而她對於自己,依然苛刻,不論走到哪裏都穿着同一件紅色外套。

愛心使者,是她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她給人留下的最深的印象。11月19日,朱麗華獲評第六屆“浙江慈善獎”。手握愛心形狀的獎盃,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我將堅守初心,繼續傳遞溫暖和愛。”

喜訊接連傳來,朱麗華入選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候選人物。她和中國女排、張富清、黃文秀等先進人物一起,出現在了感動中國候選人名單上。這一次,她不僅僅感動你我,感動嘉興,也將感動全國。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29

1979年1月份,中國與美國正式破冰,當時確定了中美通航的相關議程。不過在通航的談判過程中,美國提出中美航線的配餐必須符合國際標準。爲了建交,當時中國答應了這條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當時的首都機場,其爲航班所提供的配餐還只是一個僅僅只有30多個人的小配餐間,是根本無法達到美國所提出的國際標準的條件。

到了1980年3月份的時候,中國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真正爲其解決這一難題的,其實還是伍淑清和她的父親伍沾德。同年4月12日,伍沾德拿到了許可證,並在5月1日的時候正式成立中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家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的註冊號爲001,一手促成這一偉大事件的伍淑清也被人譽爲001號小姐。

據伍淑清回憶,由於當時沒有外資進入內地的先例,所以公司的審批手續一直辦不下來。此外,當時國內的經濟狀況其實還是十分緊張,民航局的負責人當時還直接找到了伍淑清的父親伍沾德,並對他說了句“我們都是中國人,您個人能不能幫忙先墊付費用?”就是因爲這句我們都是中國人,伍沾德在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裏就決定自己先墊付500萬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說伍沾德考慮了一分鐘不到,是因爲當時的他也不懂普通話,翻譯之後,伍沾德才立馬因爲那句我們都是中國人而決定出資500萬港元。許多人並不知道的是,當時伍沾德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沒有籤合同、沒有擔保,他願意拿出這500萬港元其實完全是因爲一句話。

北京航食成立之後,伍淑清便一直深耕內地市場,而北京航食所帶來的利潤也被伍淑清再次合資成立了富華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航空地毯廠等16家合資企業。此外,伍淑清在中信集團內部也有着一定的影響力。

北京中信大廈落成之後,伍淑清就在中信大廈的頂樓開了一家港式粵菜餐廳,這家餐廳被人成爲“世界之窗”。後來,伍淑清還在上海雁蕩大廈開了另外一家世界之窗。雖說目前伍淑清仍舊沒能登上富豪榜,但估計她早已賺到了億萬身家。只可惜的是,如今已經71歲的伍淑清仍舊未婚,她將自己人生中大部分的時光都奉獻給了北京航食這傢俱有跨時代意義的企業。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30

難得今天晚上看了感動中國,因爲這個節目每年只會播出一次。每年的這個節目我都會看,那些傑出的人物有太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去學習,今年的感動中國也很感人,從朱亞光到楊善洲再到阿里木,他們的點點滴滴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看到胡忠,謝曉君夫妻二人拋棄一切帶着孩子來到偏遠的福利院,我們有誰能夠做到,是他們告訴孤兒:雖然我們是無依無靠的,但我們是腳踩在地上的人。是他們讓孤兒有了家的溫暖。讓我們由衷的對他們表示敬意和讚美。我相信這就是愛和信念的支持吧!醫者專家吳孟超更是醫者仁心,用行動用仁愛感動着世人。而和我們同樣年歲的劉偉-無臂鋼琴師,他用事實告訴我們:努力就會有結果,只要你邁出第一步,邁出你自己,就邁向了成功。人民公僕楊善洲在晚年退休後毅然決然回到雲南老家去

種樹,是他用60歲以後的生命建成了上千畝的綠色王國。

張平宜,一箇中國臺灣的富家女,沒有人會相信她在老營盤這個麻風病貫行病區紮了根。她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來幫助這些連國小都沒有畢業的孩子們,也告訴了我們要學會感恩珍惜一切。最美媽媽吳菊萍用自己的雙手挽救了一個生命,善良是人的本能,我們拒絕袖手旁觀。

看到一個一個楷模的所作所爲,讓我們有了前進的動力,更是我們學習的典範。讓我們大家爭做白芳禮,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裏,白芳禮們會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

2023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陳陸感人事蹟學習心得 篇31

她放棄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毅然回到革命老區、扶貧主戰場廣西百色,用深入泥濘的腳走出來扶貧的長征路,用汗水澆灌出圓夢花朵,將青春奉獻給養育培育她成長的家鄉。讀到這個年僅30歲的第一書記黃文秀的事蹟,我滿含淚水。這朵向着太陽開放的燦爛的向日葵,在山洪中湮滅,是小家的悲痛,也是百色人民的悲痛,她將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用其短短一生,向廣大黨員、幹部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忠誠、心繫羣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毫無疑問,黃文秀是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看齊的榜樣。

做黃文秀式的人民公僕,從她身上汲取前行的動力,就要以她爲標杆,具有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的責任與擔當。黨員幹部要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以擔當詮釋忠誠、以擔當體現作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