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4W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精選19篇)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

1956年,交通大學師生員工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從上海遷往西安。64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定位和目標,爲國家特別是西部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創造了許多重大科技成果。十九大召開後,交大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的指示,更加堅定了“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辦學定位。

64年的崢嶸歲月,西遷精神早已深深植入交大全體人員的血脈和靈魂之中。交大人在建設大西北的任務中體現出的愛國敬業、無私奉獻、艱苦奮鬥不僅是交大人的精神,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民族之魂!

砥礪奮進續寫西遷精神,擼起袖子再創交大輝煌。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於老一輩交大人的博大胸懷和無私奉獻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讚許。我作爲一名工作和生活在祖國西部的交大學子,感到無比自豪。自西遷以來,我們交大培養的學子中,在甘肅工作和生活過的超過5000多名,分佈在電力、能源、醫療、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且擔任重要崗位,並在某些領域裏發揮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這和64年前黨中央的西遷號召,和一代代交大人的無私奉獻是密不可分的。而64年後的今天,總書記的再次肯定,又將成爲校友們紮根甘肅,持續貢獻的巨大動力。以後的我們校友會,要繼續團結好每一位在甘肅的交大學子,互助互愛,將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爲主的西遷精神內涵代代傳承。

作爲交大學子,我們不僅要傳承前輩們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西遷精神,更要積極響應十九大的號召,爲國家建設,爲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爲祖國的人才培養奉獻出自己的力量!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2

西遷精神,是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座豐碑,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作爲新時代的交大人,我們應飲水思源,認真學習西遷精神,並將之發揚光大。“西遷精神”也鼓舞一代代交大人樹立愛國情懷,爲民族富強做出應有的貢獻,不畏艱苦,敢於拼搏。

學習“西遷精神”是我們大學生責任意識提升的重要環節。以集體爲重,不吝惜於犧牲個人利益,頑強拼搏,並且將這份優秀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的義務。

首先,作爲一名大學生我感到西遷精神有更深層次的內涵。交大西遷壯舉,以及在西遷後不辱使命,在當時還比較落後、艱苦的大西北重新鑄就了一所全國名列前茅的著名大學,如果沒有交大師生“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精神是有更深層次的內涵的,這個內涵是什麼?我認爲是交大人具有的“科學報國、愛國愛校、責任擔當”的使命和大愛精神,西遷前輩們在生命中以這樣的使命和大愛精神,爆發出了無窮的勇氣和創造力,譜寫了西遷路上“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偉大壯舉,並在平凡的崗位上衆志成城、忠於職守、默默奉獻,做出了偉大的成績。

其次,如何弘揚交大西遷精神?當一個人有了使命,就會有生命的內驅力,而從小愛到大愛是一個人生命錘鍊成長的結果。我們大學生在新時代中弘揚西遷精神,就是要繼續秉持“科學報國,愛國愛校,責任擔當”的使命和大愛精神,不僅要向前輩們學習,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最好的成績,還要在當今國家經濟及社會轉型中勇於接受新的挑戰,把更多的科研成果和創新創業轉化爲生產力,推動產業經濟健康發展,造福於人民,讓國家走向繁榮富強。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老一輩交大人放棄優越的物質,義無反顧投身西部,克服重重困難,爲西部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艱苦創業中實現了自身價值。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把青春用於奮鬥,把豪情譜寫於現實,勾勒好自己的精彩人生。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3

黨讓我們去哪裏,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當時是一代人的集體選擇。這明顯不是一筆用物質公式可以算清的賬。在中華民族的價值譜系中,尊崇“兼濟天下”,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好兒女志在四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社會主義體制下,把個人得失放在國家利益後面,把個人選擇融於國家需要之中,這是一種崇高的家國情懷。交通大學西遷,是一次響應祖國號召、跨越大半個中國的“行軍”。在遷往西安的過程中,生髮出來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西遷精神”。“西遷精神”爲“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這是一座不朽的豐碑,永遠的旗幟。

“西遷精神”始終引領着我們有志青年一往無前。“西遷”改善了西部教育資源不足的佈局,爲中國西部各行業發展提供了人才動力。今天,作爲新一代青年,我們仍然要堅持這種信念,弘揚奉獻的精神,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社會最需要的地方,釋放自己的能量,將自己在大學所學,從大學汲取的一切,投入到自己的崗位,貢獻給社會和國家,不負期待,不負青春。通過閱讀西遷故事,我深切感受到了老一輩知識分子胸懷赤子之心、堅守報國之志,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民族命運緊緊相連的胸襟與情懷。以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爲代表的老一輩知識分子舍小家、爲大家,始終與黨和國家的發展同向同行的家國情懷感人至深、催人奮進,將永遠激勵着我們青年一代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以愛國奮鬥精神彰顯時代新人的青春底色。

作爲大學生的我們,也要去國家需要的地方去,做國家需要我們做的事情,這是大學生的使命和責任。時代不一樣了,但我們仍然需要延續傳統,做新時代的西遷人,用奮鬥,奉獻我們的青春,創造國家的未來!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4

老一輩交大人爲了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爲了響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打起揹包就出發,從黃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濱,爲新時代青年作出了榜樣。作爲新時代青年,我們一定要胸懷大局,着重培養自己的戰略思維和大局意識,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不要把視野單純侷限於個人自我物質層面的滿足。

教大的西遷,改變了整個中國西部沒有一所規模宏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的面貌,從而引領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在幾十年的不懈奮鬥中,紮根西部的交大人鑄造出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如今的交大,正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高速路上砥礪前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每一位交大學子爲之努力奮鬥。

弘揚西遷精神,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是一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身爲學生幹部,應牢記一點,學生幹部也是學生,不能以幹部身份自居,幹部身份意味着吃苦在先,享受在後,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並積極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身爲預備黨員,應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真正起到榜樣的作用,同時向身邊優秀的同志學習,力爭早日轉正。

弘揚西遷精神,應拓寬視野,不能做井底之蛙。我們身處西部,但我們不能只做西部一流,我們的目標是世界一流,這就要求我們應當向一流看起。我們不能只滿足於順利畢業,而應走出去看看,目前世界一流大學的同齡人們日常都在做什麼,我們和他們還有哪些差距。只有眼界寬了,我們才能不斷進步,厚積而薄發。

弘揚西遷精神,我們應積極投身各類志願服務和公益活動中,在實踐中奉獻自己,鍛鍊自己。

最後,用幾句比較經典的話共勉吧: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永遠熱愛我們的國家。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奮鬥,做一個有抱負的交大人;高揚集體主義旗幟。深刻理解集體的偉大價值。爲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樹立良好形象,做一個有愛心的交大人;高揚英雄主義旗幟,擁有超越前人的勇氣。爲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做一個敢於擔當的交大人;高揚樂觀主義旗幟,開闊我們的胸懷。用樂觀來感悟人性光輝,激勵前行意志,做一個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5

作爲一名交大學子,習總書記的關懷和希望讓我感到無比激動、振奮、充滿力量,對西遷前輩們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爲前輩們當年走過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師生員工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克服重重困難、有條不紊從上海遷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設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學,60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定位,爲西部建設、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這是交大用60多年的青春汗水書寫出的一段傳奇,也是交大沐浴60多年風雨之後凝鍊出的精神核心。

風雲兩甲子,絃歌三世紀。交大人從未忘記當年前人的西遷精神,張邁曾書記曾提出的四個主義:

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永遠熱愛我們的國家。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奮鬥,做一個有抱負的交大人;

高揚集體主義旗幟。深刻理解集體的偉大價值。爲自己所代表的一切樹立良好形象,做一個有愛心的交大人;

高揚英雄主義旗幟,擁有超越前人的勇氣。爲了創新創造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做一個敢於擔當的交大人;

高揚樂觀主義旗幟,開闊我們的胸懷。用樂觀來感悟人性光輝,激勵前行意志,做一個情趣高尚的交大人!

作爲當代大學生,我們應當銘記“西遷精神”,承繼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堅定信念,腳踏實地,要有愛國和奉獻精神,緊跟黨和國家的步伐,把“西遷精神”發揚光大,在自己的學習工作崗位做出成績,爲祖國的強大發光發熱。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6

20__年9月5日,經過西安交通大學的興慶校區,在南大門內側的東北邊,有一座交大西遷博物館。這裏通過大量的文字、照片和實物,講述了西安交通大學輝煌的歷史,以及老教授們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20__年12月,主席對西安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的聯名來信,作出了重要批示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隨後,在20__年新年賀詞中,他再次提到這些“西遷”老教授們。

20__年12月11日,交大西遷博物館正式開放,佔地約940平方米,內部總共有四層,由序廳、放映廳、展廳和多功能廳組成,展覽內容包括溯源、西遷、致遠三個部分。

1、溯源

交通大學肇始於光緒二十二年(1896)在上海創辦的南洋公學,與北洋大學堂同爲中國近代歷史上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大學。其中,“南洋”泛指華東沿海一帶,包括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

當時,刑部左侍郎李端棻上奏《推廣學校》一折,建議自京師以及各省府州縣皆設學堂。1896年10月,盛宣懷向清朝政府正式上奏《條陳自強大計折》,附奏《請設學堂片》,並稟明兩江總督劉坤一,擬在上海開辦南洋公學。12月,得到光緒皇帝批准,標誌南洋公學正式成立。

最初,南洋公學位於上海徐家彙,隸屬於招商局和電報局,設立了師範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四院。19世紀末,天津發生義和團運動,北洋大學堂的師生被迫轉移到南洋公學,這裏地處上海租界,較少受到戰火侵擾。

後來,南洋公學多次更名。1910年,改爲南洋大學,不久又改爲上海工業專門學堂。1912年12月,唐文治管理學校期間,邀請孫中山蒞校演說,使全校師生了解到孫中山振興實業和富強國家的宏偉計劃。

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北平鐵路管理學校、北平郵電學校和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均歸交通部所屬。1920年12月,北洋政府交通總長葉恭綽以“四校散居各地不便管理”爲理由,於1921年統一學制,統稱“交通大學”。

同時,分別稱各校爲: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滬校)、北京學校(平校)和唐山學校(唐校)。其中,以交通大學上海學校爲總校,也就是後來的上海交通大學。

抗日戰爭時期,交通大學的總部內遷到重慶,唐山分部和北平分部也內遷到貴州平越。抗戰勝利之後,交通大學由重慶九龍坡,重新遷回至上海徐家彙。

2、西遷

新中國成立以後,爲了配合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改變舊中國遺留的高等教育佈局不合理現狀,支持西部社會經濟的發展。1955年,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從上海內遷至西安。

1959年,國務院決定將交通大學西安和上海兩個部分,分離成爲兩所學校。作爲主體的交通大學西安部分,正式定名爲“西安交通大學”,原交通大學校長彭康改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從中央部委到陝西、上海兩地政府,爲“交大西遷”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1956年7月至8月,蘇莊副校長等帶隊,滿載交大師生的火車,由上海先後駛往西安。9月10日,開學典禮在人民大廈隆重舉行,交通大學的歷史掀開新的一頁。

1957年,全校大部分專業的師生遷至西安,在這裏簡陋的校舍中,迅速開展教學和科研。彭康校長和張鴻、陳大燮、鍾兆琳、趙富鑫、周惠久、黃席椿、沈尚賢、嚴峻等許多教授專家一起,爲西安交通大學的建設和發展鞠躬盡瘁。

捨棄優越的生活條件,甚至賣掉上海的住房,開發西北,義無反顧。在遷校和新校的建設發展之中,交大師生開拓奮進,千辛萬苦,顧大局,講奉獻,築成“西遷精神”的豐碑。

交通大學主體西遷,意義重大,影響深遠。1959年,西安交大成爲全國16所重點大學之一,在機、電、動傳統學科基礎上,相繼創建無線電、原子能、工程力學等一批新興學科。

在歷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座嶄新的學府拔地而起,煥發出蓬勃的生機和活力。遷校之初,任何風風雨雨和坎坷曲折,都不能阻擋交大前進的步伐。

3、致遠

沿着“西遷精神”的傳承脈絡,西安交大走出了一條求實創新、超越自我的開拓創新之路。這裏首次展出西安交大老師們獲得的各種榮譽、科研貢獻和生活用品。

遷校以來,西安交大累計培養25萬名大學生,1/3以上工作在西部;培養出的33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這一切,爲西部工業發展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礎。

在西部辦學的六十餘年時間裏,西安交通大學傳承優良的學風,發揚艱苦奮鬥品格,鑄就了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爲核心內涵,交大和陝西高等教育界獨有的“西遷精神”。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7

從得到六十多年前西遷的數據,到苦思冥想地構建我們的西遷線路,再到分析地理條件、人文環境與經濟環境,我們理解到,西遷,並不只是簡簡單單地將交大學子送上火車,送去西安。我們的手指輕輕一劃,就可能拆散了數個家庭;我們的手指輕輕一點,就可能損害了許多西安人民的財產與利益。但我們知道,六十多年前,有着無數像沙坡村民那樣的人,期盼着交大的到來,爲西遷貢獻自己的土地與金錢,貢獻自己的精力與汗水。我們的初心就是老一輩交大人的初心——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而我們的使命,是新一屆交大人的使命——傳承西遷精神,進軍創新港,爲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身爲交大人,是延續了先前無數交大人的心血的新一代青年,我們要用自己的錚錚誓言和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讓默默無聞的交大揚名世界,我們靠的不是西遷精神的歷史情懷,而是敢於創新,敢於面對歷史劇變而勇敢承擔長江後浪推前浪的不屈諾言的新一代青年,我們要不怕苦不怕累,因爲在當下如此物質豐裕的時代,我們有何理由不爲祖國奮鬥,有何理由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中惶惶終日,所以我們只有堅定着自身的信念,在歷史的浪潮中頑強不息,爲自己,爲親人,爲祖國奮鬥一生,更堅信抱怨沒有用,一切靠自己,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豪言壯語坦蕩一生!作爲新時期的交大人,我們更要發揚他們這種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爲交大的偉大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8

“哪裏有愛,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是家”,這句話體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知識分子胸懷大局,無私奉獻,艱苦創業的精神,無條件響應國家號召,堅決執行國家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爲我國早期初步成功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工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西遷精神”的感人事例深深的觸動着我,使我深刻認識到當年老教授們一邊忍受艱苦的生活條件,一邊還要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完成繁重的教學科研工作是多麼的不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年的老教授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憑藉一顆愛國的赤誠之心很好的完成了歷史使命。

“西遷”精神引領着一代又一代人爲大西北的發展建設做貢獻,西遷老教授胡奈騫講述了當年西遷、建設交大的崢嶸歲月,這一幕幕印入腦海,比電影更加真實,除了感動更多的是敬佩老教授們頑強不屈、艱苦奮鬥的精神意志,他們克服重重困難,肩負起建設西北的重任。在一代代西遷人的努力下,在“西遷”精神的鼓舞下才成就瞭如今的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現如今祖國正在一步步騰飛,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不忘初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身體力行,真真正正的做到吃苦耐勞,完成屬於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將“愛國,奮鬥,傳承”這些西遷老教授留給我們後人最真摯的情感和責任永遠傳承。

從西遷老教授們的艱苦奮鬥精神、西遷子女的西部情、年輕學者的大局意識到如今西部創新港的建設,這是一代代人的西遷,也是“西遷”精神、“西遷”文化的融合與傳承,這份情懷更加堅定了我們執着的信仰,這份精神指引、激勵着我們要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爲西北建設、祖國的發展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9

20__年4月22日,正在陝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前往西安交通大學,考察交大西遷博物館,親切會見西遷老教授。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對15位交通大學西遷老教授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經歷20世紀50年代交大西遷的部分師生行走在西安交大校園內。 新華社記者 王曉凱/攝

在20__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又說:20__年,又收到了很多來信,其中有西安交大西遷的老教授,他們的故事讓我深受感動。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20_年新年賀詞。

總書記爲何多次點贊“西遷精神”?“西遷精神”又是如何鑄就的?

這要從上世紀50年代說起。當時,爲適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支持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央決定將交通大學從繁華的大上海遷往條件艱苦的西安。1400多名教工、近3000名學生義無反顧參與西遷,開啓了一段崢嶸歲月。

“黨讓我們去哪裏,我們背上行囊就去哪裏”“哪裏有事業,哪裏有愛,哪裏就是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幹事創業”……此次遷校,不僅僅是一次空間的轉移,其背後凝聚着愛黨報國的使命擔當與服務人民的家國情懷。

回顧交通大學西遷的歷程,西遷羣體的愛國熱情彷彿就在眼前。

故事一:西遷之時,老校長彭康已步入天命之年。他說:“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考慮我們學校的問題必須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合理部署來考慮”。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他的莊嚴承諾:“要在西北紮下根來,願盡畢生之力辦好西安交通大學。”

1952年,彭康任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1956年,他率領交通大學內遷西安,並擔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黨委書記。

故事二: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先生,遷校時已57歲。他婉拒周恩來總理考慮他年齡比較大,夫人需臥牀養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顧,孤身一人前往西安。他說:我們要到西安辦校紮根,獻身於開發共和國的西部。

鍾兆琳教授在爲西安交大電制教研組青年教師舉辦專業科學知識講座。新華社記者 和坪/攝(1961年7月18日發)

故事三:“長安好/建設待支援/十萬健兒湖海氣/吳儂軟語滿街喧/何必憶江南!”這首創作於1957年的《憶江南》道出了無數西遷交大人的心聲。在西遷隊伍中,不僅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講師、助教、管理職員、技術員,還有炊事員、理髮師、花工等後勤服務人員,甚至包括醬菜廠、煤球廠的工人。而這首充滿豪情壯志的詞作者便是西遷而來的滬上名醫沈雲扉,他以66歲高齡來到西安新校的小診所裏爲師生服務,一干就是8年。

今天,重新弘揚“西遷精神”,就要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心懷理想、心繫家國,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發展、時代進步的大潮洪流,堅決聽黨指揮跟黨走,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奮鬥中譜寫出新的歷史絃歌,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0

通過學習西遷精神,我們瞭解到了當年交大西遷時的一些情況,也意識到這次西遷對於整個中國教育事業的巨大影響。

半個世紀前,交通大學響應國家號召,從發達的上海來到了落後的西安,並在這裏修建校園,安裝器材,紮根於此地。從此以後,西安交通大學一直在爲國家的夢想,民族的復興奉獻自己的力量。這中間,交大老一輩經歷了太多的困難和磨鍊,可以說現在西安交通大學的成就都是他們老一輩的付出換來的。當年西遷時的老前輩,他們在極其惡略的環境下,花費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校區的搬遷,並順利開學迎新。他們的這種不怕吃苦,艱苦奮鬥的精神令我們每個人感動。雖然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已經不在人世,但他們的精神永存。

傳承好西遷精神,口號,文獻總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很難讓人真切的體會到西遷的精神內核與實際困難程度。因此,拿上一張印有“公雞”圖案的中國地圖,我們開起了大腦風暴。從上海到西安,路程遙遠,不可預知的因素太多太多。我們從小處細處着手,討論關於西遷的細節,例如準備的物資,校址的選定等等。從這些討論中,我們能夠實際地體會西遷之不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西遷讓我們真切體會到這一點。所有的一切從零開始,這中間的種.種不易難以述盡。通過這樣的活動,我們體會到西遷精神的真正意義與內核。讓今後的西遷精神傳承 變得更加有現實意義與基礎。

交大西遷現在已經成爲過去留給現在的一點佳話,但這是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的我們更需要老一輩交大人的西遷精神: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我們要在西遷精神的帶領下,爲交大爭光,爲祖國復興做出貢獻。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1

習近平總書記22日下午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他談起教授們兩年前給他的一封來信,“看了你們的信我非常感動,產生了強烈共鳴”。習近平說,從黃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濱,你們打起揹包就出發,舍小家顧大家。交大西遷對整個國家和民族來講、對西部發展戰略佈局來講,意義都十分重大。他勉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把“西遷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陝西衛視《我的家鄉在陝西》節目組,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專訪西安交通大學前黨委書記潘季,一起回顧交大西遷經歷的難忘歲月。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2

今天上午,學院黨委組織我們觀看“西遷人”愛國奮鬥先進事蹟報告團報告會,讓我們學習了上一代共產黨人是如何捨己爲國,如何在時代逆流中不迷失自己,砥礪前行,爲黨和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生。何爲西遷精神?我們總結爲: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1955年中央決定交通大學從上海遷往西安,以填補西安沒有一所高水平的綜合性工業特色大學的空白。當年一批老教工響應中央號召到大西北來建功立業,一晃一個甲子過去了,很多人獻出了自己的青春,還有的人獻出了生命。他們奉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正因爲這種奉獻才成就了在中國西部有一所像西安交通大學這樣水平的高校,學校的這些成績是和這些老師們的奮鬥拼搏聯繫在一起的。而我們,作爲新時代的新生力量,將來社會的中流砥柱,更應端正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修養,認清自身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去不斷努力奮鬥,去學習上一代優秀共產黨人爲國家、爲人民、爲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黨的優秀思想作風,不斷緊跟時代腳步和黨的新思想,才能一直砥礪前行,不迷失自己。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3

有一種初心,穿越歷史雲煙,卻日久彌新,永產生機;有一件往事,已隨歷史遠去,卻行跡留痕,永久懷念;有一種精神,經用時代風雨,卻日臻厚醇,永放光芒;有一種氣力,穿透歷史時空,卻百折不撓,永久向前。

在那個時期發展卻又瀰漫着戰爭後的硝煙的中國,他們一羣人邁着生氣穩實的步伐,唱着歡快而又激人上進的歌曲,來到了祖國的西北部。他們不畏艱辛,艱苦奮鬥,乃至於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致力於祖國西北開發。

1956年,黨中央爲適應國防情勢和國家建設佈局的需要,將交通大學大部份由上海遷至西安。爲國家建設衝鋒在前,1400多名教工把實驗器材裝上火車向西行進。有這樣一名巨人,被譽爲“中國機電之父”的鐘兆琳先生,妻子臥病在牀。同事勸他留在上海,面對上海的無窮繁華,他還是帶頭遷校,隻身來到西安。老教授率先垂範,更多師生也義無返顧。他們都是如此使人敬佩的人,弘揚發展西遷精神。

如今我們國家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讓中華民族以更加高昂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了幾千年來偉大的中國夢,洗刷了近代西方列強奴役中華民族的屈辱,揚起了實現富強民主文明中華的風帆。雅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當代史,就是一部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爲突出主題的洶涌澎湃的奮鬥史,我們中華民族爲什麼能突起?正是由於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自古就有一股感天動地的精神,有着不屈不撓的勇氣,一代一代前赴後繼爲中華振興而堅挺的脊樑,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在艱鉅險阻的考驗下奮勇向前。

建國早期,國家經濟剛剛復甦,百廢待舉,廣袤的大西北亟待開發,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急需衆多的科技人材。上海交大的科技人材們,胸懷國家大局,爲了祖國的前程,響應黨的號令,情願捨棄,東部大都市優越的物資生活條件,拖家帶口,決然毅然,挺近大西北,將上海交大西遷西安。

“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遷校之初蒙受三年自然災害到“文化革命”十年騷亂,任何風風雨雨曲折曲折,都不能阻擋交大前進的步伐。老交良好校風學風得以保持發揚,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的提高,人材培養範圍進一步擴大。遷校最初10年間,輸送人材即達萬人之多,接近解放前53年畢業生總數兩倍。科學研究迅速發展,出現出許多人材。在當時那個條件艱苦的大西北,他們照舊奮勇前行動祖國出一份力,並衍生出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西遷精神!這一精神財富是我們民族再騰飛,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強大內驅力。我們不管身在何處,都要珍重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身體踐行,將其發揚光大。

當前,國內外情勢正在產生深入複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我們大家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起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大成功。在工作實際中,我們要胸懷國家大局,以集體全局爲重,忘我奉獻,樂於奉獻;在工作中要堅定崇高的人生信心,尋求完善的精神境地,不爲物資利益所奴役。宏揚傳統,艱苦奮鬥。真正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沒有國的富強,哪來家的安康。我們要感恩祖國,感恩社會,感恩那些爲我們堅強挺起的脊樑。

“西遷精神”被概括爲“胸懷大局,忘我奉獻;宏揚傳統,艱苦創業”。翻看西遷的始末,瞭解西遷精神的由來,不由對62年前,數千名交大師生響應國家號令,告別繁華上海、紮根古都西安,爲國家建設、爲西部的文教事業奉獻出青春年華的最可愛、可敬之人肅然起敬。他們將自己的青春奉獻,將自己的年華蹉跎。但是幸福卻也是創造出來的!沒有這些可敬之人,沒有黨中央的領導,何來本日之繁華興盛。“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開發大西北,向科學進軍”!他們當時喊出那堅定的口號,並也創造出來了幸福。

我們更應學習這類忘我的偉大精神,爲祖國建設出一份薄弱的力氣!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雄偉藍圖。古人曾說:知而不行,是不知也。因此我們要立足工作生活實際,認真踐行熠熠閃光“西遷精神”!爲祖國的繁華富強而孳孳以求,爲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4

踏歌西行,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_年前,數千名師生響應國家號召,從黃浦江畔義無反顧地奔向條件艱苦的古城西安,成爲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他們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高等學府,用激情和奮鬥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

大樹西遷,葳蕤生輝。_多年來,“西遷精神”不僅成爲了交大人傳承不變的精神財富,也皴染着西安這座古城的精神底色。

可歌可泣的西遷奮鬥者始終令人難忘。4月22日下午,正在陝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親切看望西遷老教授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要堅持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立德樹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努力培養更多一流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師生大力弘揚“西遷精神”,抓住新時代新機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徵程上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諄諄話語,殷殷希冀,令交大人倍感欣喜、振奮。“總書記對‘西遷精神’的高度肯定讓我們深受鼓舞。”他們表示,繼續傳承發揚“西遷精神”,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爲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新的智慧和力量,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5

“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它將激勵懷揣夢想的中華兒女,沿着前輩們愛國和奮鬥的足跡,不斷追夢前行。

聯想到前段時間,爲了響應國家抗疫的號召,我們的醫生與護士們毅然踏上了支援武漢等疫區的抗戰之旅,我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了“西遷精神”,他們積極響應國家、組織的號召,祖國哪裏有需要就去哪裏,這也給我們巨大鼓舞,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贏得這場戰爭。

“重大的歷史進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災難之後,我們這個民族就是這樣在艱難困苦中歷練、成長起來的。”4月22日,習總書記的這句話,在交大博物館迴響,經久不散。

五十年代,交大師生懷着一腔建設祖國、建設共產主義的熱忱,從黃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濱。“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大西北貧瘠的土地上,他們將青春奉獻給國家,鑄就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爲共和國西部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了不起的貢獻。

60多年後,這份“西遷精神”仍然能夠催人奮進。經受了疫情摧折的民族,絕不會服從劫難的安排,千千萬萬的人傳承着胸懷大局、默默無聞的無私奉獻精神,逆風而行、向死而生,把國家的需要,當成自己的責任,當成年輕人的責任,當成知識青年的責任。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奉獻。災難洗練了我們青春的底色、愛國的心懷,我們應當有更大的能力去紮根實際、勇攀高峯,在新時代的廣闊天地中,將“西遷精神”延續,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歷史功績!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6

62年前的1956年夏天,交通大學一大批師生員工,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響應號召,6000多人手持印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字樣的粉色車證,乘專列從上海遷往西安。至1957年,全校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至西安。期間,沒有中斷任何教學,沒有遲滯一屆招生,交通大學完全服從黨和國家的安排,也在黨和國家的精心安排下,創造了中國高教史上的奇蹟。

教授帶頭西遷,學子踊躍隨行,在田野四圍的簡陋校舍中迅速開展教學和科研,紮根黃土地艱苦奮鬥。這便是交大西遷的歷史。

我一直在反覆得想該如何宣講西遷精神,我該如何把我的理解和感知告訴大家。這不得不讓我想起自己幼年時的一些事。

我生長在延安,從國小開始就不斷有着去革命舊址的各種參觀、學習,每次寫作文也都會有這麼一句,“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不過那時,對延安精神,我還是懵懵懂懂。隨着慢慢長大,對歷史學習的不斷深入瞭解,才讓這種精神在腦中有了清晰的輪廓。百度百科上說:延安精神是實事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精神,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一種革命精神。它是把存在於實際中的好的東西,優秀的經驗提煉昇華之後,來指導大家的思想的一種東西。突然我覺得西遷精神我找到了,這個精神本就存在於我們的企業,存在於你我,已經深深的融入到我們的血液中。

西遷精神是一種什麼精神?是一種胸懷大局的精神。

那麼回顧我們延長石油的發展史就不得不提在1938年延長石油在自身發展困難重重的情況下,向玉門油礦支援了兩臺鑽機和22名鑽井工人,次年,鑽成了玉門老君廟1號發現井,拉開了玉門油礦勘探開發的序幕。延長石油胸懷全局,在堅持自身發展的同時,爲克拉瑪依、大慶、勝利、中原、長慶等油田多次輸送了千餘名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爲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西遷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從黃浦江畔的十里洋場,到黃土地上的寂寥古城,從東南自古繁華、已經紮根半個多世紀的上海,舉校遷往三千里之外、之前沒有任何姻緣的西安,這期間,在物質上和心理上要經歷多大程度的落差,也許只有親歷者才能知道。但是隻要黨和國家一聲令下,許多老教師義無反顧地賣掉了上海的房產,攜妻負子來到西安。同樣在我們身邊,是不是有這麼一些人,從蘭州、甚至國外去到陝北來支援當年延安煉油廠的建設,紮根陝北,紮根企業,我們身邊多少同事生於斯,長於斯。

我還記得同事楊曉麗給我講的她的家庭“西遷”的故事。他們家來自蘭州煉油廠,當年,蘭州煉廠所在的城市已甚是繁華,已經住在小洋樓裏的父輩們當年也是滿懷夢想,艱苦奮鬥的一代,爲響應當時國家號召,支持老區建設,果斷變賣房產,攜妻負子,義無反顧的從一個大城市遷到一個小山溝裏,至今她還清楚的記得在長途車上與自己生長多年的城市、與朝夕相伴的親朋好友告別的那種不捨和傷感,記得初入黃土地的那一片荒涼,記得那片荒涼是如何一步步也開始高樓林立,繁花似錦。這可能也是她第一次理解什麼是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什麼是父輩們開拓奮鬥的精神。像同事楊曉麗舉家搬遷的事蹟在當時支建的年代,不僅僅是個例,其實這就是我們老一代石油人最無私的奉獻精神。

西遷精神是一種艱苦創業的精神,這就更契合了我們延長石油埋頭苦幹,開拓創新的的企業精神。

我們的企業紮根在陝北這片紅色沃土之上,使我們更懂得今日的輝煌來於前人的付出。

我們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走在春風裏。想過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

當下我們的行業面臨着成品油供需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國際油價急轉直下的困難,面對巨大挑戰,我們還能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從容麼?

而西遷精神,必將鼓舞更多有開拓和奉獻精神的人,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沿着前輩們愛國和奮鬥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開創足以慰藉家與國的偉大事業和幸福生活。

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爲主要內容的西遷精神。並在這種精神的指引下,幾乎以一己之力,撬動了中國高等教育的格局,改變了西部沒有規模宏大的多科性工業大學的面貌,又在後續的歲月裏,引領和帶動整個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乃至整個教育的蓬勃發展。成爲中華民族精神脊樑中光芒萬丈的一段。

精神立則人格立,精神強則國家強。西部大開發是一項艱鉅而漫長的工程,西部能不能興旺繁榮,決定了中國夢實現的速度和高度。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背景之下,西安交大、陝西省乃至整個西北地區,都將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使命與責任。而西遷精神,必將鼓舞更多有開拓和奉獻精神的國人,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沿着前輩們愛國和奮鬥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開創足以慰藉家與國的偉大事業和幸福生活。

以創新辦法尋求化解矛盾的“鑰匙”,以創新思路萃取化繁爲簡的“良方”,以創新舉措打開實現突破的錦囊。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7

“西遷精神”是愛國主義的赤子情懷

西遷博物館的二層和三層展廳分別呈現了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西安交大黨委書記張邁曾向習近平總書記介紹了64年前交大人的西遷歷程和如今取得的輝煌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仔細端詳一張張照片、一件件實物。”王樹國校長回憶當天的情景,“在學校中,工作就是兩條:一條是黨的領導,一條是教師隊伍建設。”這是交大西遷後首位校長彭康的話。在這塊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停留了許久。

王樹國校長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激動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聽了西安交大發展歷史後表示,實踐證明,交通大學的西遷,爲西部、爲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建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西遷精神’的核心就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總書記對中國高等教育,對中國知識分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對教育事業有着深厚的感情。”

“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分外親切和激動。”86歲的丘大謀說,在和西遷老教授見面交談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這樣的評價引起我們的強烈共鳴。”

“黨的決定就是我們的行動”“黨叫我們去哪裏,我們就背起行囊去哪裏”“哪裏有事業,哪裏就有家。”當年西遷時流傳在交大師生中的這三句話,至今記憶猶新。

西遷時丘大謀還是23歲的青年教師,剛畢業留校任機械零件教研室教師。“西遷時不少教師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時家庭困難的教師可以留下來,但是願意留下來的人很少。70%的人積極報名西遷,尤其是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率先垂範,克服困難,積極響應西遷號召,他們的行爲讓年輕教師和學生深受鼓舞。”丘大謀回憶說,“當時我覺得是國家培養了我,現在國家建設召喚我們,一定要積極響應,到西安去參加大西北建設,做西部建設的‘排頭兵’。”

“西遷精神”是愛國主義的赤子情懷,西遷不僅體現了交大人‘工業救國’的使命擔當,也彰顯了交大師生愛國愛校“顧全大局,明大理、識大體,一心爲國、不計得失的家國情懷。”丘大謀動情地說。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8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西安交通大學聚焦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主題教育同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建設結合起來,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結合起來,同建設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同弘揚踐行西遷精神結合起來,以理論學習和真理力量以及整改落實的紮實成效教育黨員幹部許黨許國,引導師生員工愛黨愛國,推動主題教育往深裏走、往心裏走、往實裏走。

1.夯實思想之基

主題教育啓動後,學校領導班子不等不停,立即開展學習教育,爲全校黨員幹部帶好頭。7月5日,首期“常委讀書班”舉行,校黨委書記張邁曾以《堅持以政治建設爲統領,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全面領導》爲題作輔導報告。班子成員暑期無休,堅持每兩週一次,通過“領讀原文+重點發言+交流研討”,增強爲黨育人、爲國育才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提高戰略思維意識、戰略規劃水平和戰略執行能力,現已連續舉辦12期,並進一步制定《關於建設“常委讀書班”的實施意見》,推動集中學習研討常態化制度化。

抓實黨員幹部學習教育,組織開展理論學習,集中三天學習研討,院系領導班子結合實際集中兩天以上時間開展“幹部讀書會”,把原原本本學作爲武裝思想的必修課。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雅玲教授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並通過網絡向全體二級黨委中心組直播。倡導黨支部開展“踐行西遷精神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深入研討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弘揚西遷精神,以身邊榜樣教育身邊人。開通“新時代·新閱讀”微信閱讀平臺,線上“打卡”學習黨員超過_人次。

2.築牢信仰之魂

學校黨委堅持把理想信念作爲立德樹人的重中之重,結合主題教育創新師德師風建設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引導青年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

_月_日,“最美奮鬥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愛國奮鬥先進羣體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西遷老同志潘季在學校先進典型事蹟報告會上動情地說:“‘最美奮鬥者’是屬於所有西遷人的榮譽,所有交大人的榮譽,交大師生要傳承好西遷精神,繼續紮根西部,勇作新時代的奮鬥者。”

國慶前夕,學校214位教師榮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_週年紀念章”。學校立即結合主題教育組織開展“紀念章裏話初心”活動,邀請“紀念章”獲得者走進師生黨支部,分享自己的初心使命和奮鬥歷程。92歲的車錫平教授用質樸而堅定的話語給學生們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學醫是爲了建設祖國,這就是激勵我一輩子埋首研究神經藥理學的動力。”

學校還集中策劃組織了一系列教育活動。身在世界各地的交大師生錄製發佈《青春告白祖國》。少數民族預科班學生赴天安門觀看升旗儀式。“中華之聲”研究生歌詠比賽、“奮進新時代”教職工合唱比賽組織萬名師生用歌聲讚美祖國、祝福祖國。千名師生集體觀看黨史紀錄電影《重生》,深入學習中國共產黨從建黨到新中國成立28年間的光輝奮鬥歷程。百餘名高層次人才、新任教師參加“走中國青年知識分子成長正確道路”研修營。優秀學生標兵開展“標兵談”微論壇。豐富多樣的活動,引領青年學生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厚植爲民之情

主題教育伊始,學校立即圍繞“初心使命是什麼”“怎樣做到守初心、擔使命”等題目,在黨員領導幹部中開展問卷調研,收集整理出黨的政治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幹部作風能力等10個方面437項問題,爲主題教育開展提供了鮮明的問題導向。

在梳理問題的基礎上,學校領導班子堅持問計於民,聚焦主題列出14個專題,主動深入師生開展調查研究36次,座談、訪談1200餘人次,深入課堂聽講思政課16次,“走網上羣衆路線”輪值領導信箱受理206件次師生羣衆來信,收集到建議100餘條。同時,班子成員通過外出會議、學術活動、淺談合作等活動,虛心向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政府、高校、企業、研究機構諮詢經驗做法,學習借鑑推進學校改革發展的務實舉措,撰寫調研報告並進行集中交流。

對查找出來的問題,學校黨委下決心在主題教育期間立行立改,用最快的響應速度、最有力的工作舉措、最直接的服務效果向師生踐諾。針對學生資助不精準問題,學工部門積極爲貧困學生送愛心;組織部門從校管黨費中撥付30萬元幫扶慰問本人或家庭遭受重大病痛和困難的學生。針對創新港師生住宿和生活服務問題,後勤保障部黨委爲教職工提供1000餘套臨時客房,增加創新港到地鐵口接駁車車次,開發班車“一鍵預約平臺”,機關黨委設立“職工溫馨港灣”“黨員之家”“職工之家”“媽咪愛心小屋”,爲教職工提供便捷服務。針對教職工生活上的困難,離退休黨委主動與校醫院、附屬醫院和養老機構聯繫,及時推動解決西遷老同志看病困難、照護等問題。

4.力推改革發展

西安交大在開展主題教育過程中,始終突出注重實際、注重實幹、注重實效的導向,以自我革命精神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在我國西部爲黨和人民建設一所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學校積極推進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建設,_個研究院、_個聯合設計學院、_個研究平臺進駐創新港,_餘名師生常駐創新港,_餘個國際國內企業確定在創新港建設聯合研發中心,創新港科技資源“吞吐”能力顯著提升。各級黨組織積極引導師生主動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勇攻國家“卡脖子”技術難題。主題教育期間,電氣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彭宗仁教授團隊及合作者攻克了世界首條穿江特高壓電力大通道工程中特高壓交流GIL輸電絕緣和放電等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打破了國外壟斷;空天與力學研究院王鐵軍團隊參與研製的國內首臺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點火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西安交大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以“西遷精神新傳人”的昂揚姿態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2022發揚西遷精神個人感想_向西遷精神致敬心得 篇19

“西遷精神”是教育戰線的重要精神財富,是我們教育人的“傳家寶”。它不僅是西安交大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是全國廣大知識分子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輝寫照,更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精神“先鋒隊”。交大人迅速響應國家號召西遷,義無反顧,滿懷豪情就到了西安。這種祖國至上的精神乃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貴的精神資源。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們的價值選擇。這是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與使命擔當。家國情懷是優秀的民族傳統,是知識分子愛國報國的樸素表達,也是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文化傳承。

作爲一名交大學子,習總書記的關懷和希望讓我感到無比激動、振奮、充滿力量,對西遷前輩們的敬意油然而生,也不禁爲前輩們當年走過的道路而自豪。1956年,交大師生員工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克服重重困難、有條不紊從上海遷往西安,在大西北建設起一所多科性的著名大學,多年來,西安交通大學堅持“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的定位,爲西部建設、國家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老教授在信中寫道:十九大報告中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期望與要求,要紮根祖國西部,輸出一流人才、一流成果。其實這也是對我們青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爲西安交通大學的一份子,作爲一名預備黨員,我會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爲核心的黨中央重要指示與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不負總書記對我們青年的殷切希望,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不忘初心,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西遷精神的新傳人!將交大夢融入中國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