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8W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我於20xx年1月23日參加了清華大學—實驗學校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創新管理高級研修班的學習,清華大學是我國著名高等學府之一,也是我國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學技術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通用5篇)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20xx年的清華學堂,1920xx年更名爲清華學校,1920xx年設立大學部並開辦研究院(國學門),1920xx年更名爲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清華大學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

水木清華,鍾靈毓秀。在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中,清華秉承“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傳統,恪守“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踐行“行勝於言”校風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弘揚“人文日新”精神,培養了17萬名優秀人才,涌現出一大批學術大師、興業人才、治國棟樑。120xx年來,一代又一代清華人在革命、建設、改革中頑強拼搏、真誠奉獻,爲祖國、爲人民、爲民族建立了突出攻績。面向未來,清華大學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加快發展,爭取在本世紀中葉邁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前列,爲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可以說,清華園裏這樣一種文明的氣息、一種人文關懷,會讓你時時感到溫暖,受到教益。

能在這所百年名校參加培訓學習 ,我倍感榮幸。同時也感謝領導給予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我十分珍惜! 此次培訓時間雖短,但課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每節課都集思想之大成,耀智慧之精華。短短的幾天培訓,讓我獲得了一生難得的知識財富,真是受益非淺,體會頗多。

在清華園的這段日子裏,我們研修班的五十多位同學每天結伴而行,在宿舍、教室、食堂之間來回穿梭。儘管這“三點一線”的生活有些單調,但在精神層面卻是異常豐富的,美不勝收,當爲期3天的培訓結束時,我真是意猶未盡,戀戀不捨。

在這3天的培訓學習時間,我認真聆聽了6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教授的專題講座。這次培訓開設了《幸福人生的自我管理》、《國際形勢分析》、《中國信息化發展對未來社會的影響》、《引導式溝通與管理》、《積極心理學與學校教育的結合》、《創新思維與科學決策》課程,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感受頗多、收穫頗豐。

通過系統的學習培訓班課程,增強了學習緊迫感。參加學習之前,我總覺得自己教育教學管理已經20xx年,談不上有什麼好的管理理念,但還是能不斷髮展。隨着年齡逐漸偏大,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新不是那麼迫切,對自己也沒有什麼更高要求,認爲只要教好書育好人就行。但此次參加清華學習班,真正感覺到自己的知識實在太少,而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在當今這個時代,僅憑現有的理論知識已遠遠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求了。特別是老師所講的那些課程內容與我們個人和學校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上課時我總是認真聽講、生怕漏聽了哪個環節而影響了學習,能夠認真做好課堂筆記,自覺遵守學習班制度,課後還和大家一起討論分析。在學習期間我曾想,學習永無止境,人不學習,如同朽木啊!今後一定要加強學習,業餘時間多看一些書籍,充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升工作能力。

通過3天的所見所聞,拓展了眼界和思維。真真融入到清華的培訓中,通過和外面的教育家交談、聊天才知道自己不過是滄海一慄,我們的學校管理對他們而言簡直就是簡單的教材重複。走出清華,回到學校,我將秉承“行勝於言”的校風,在工作中樹立“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作風,將所學的現代教育管理知識用到學校的規劃發展實際中,真正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歷程中成爲一名實實在在的人民教育者。

我記得主講《國際形勢分析》的馬駿老師說:“做好本職工作就是愛國!”這更堅定了我把教育工作爲做我終生事業的信心和決心。人生就一個小括號,人生的兩端就是括號的二個弧線段,人生的經歷就是括號當中的內容,也就在這填充括號的人生歷程中, 我們老師肩負的更多的是社會責任,不僅僅是自己,我們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能把自己看的與別人沒關係。遇事,不要硬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改變不了自己可以改變對事情的看法。我們要帶頭構建和諧、平安校園。心態決定思維,思維決定出路,爭取在人生的括號中填充更多的內容。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惠風蕩繁囿,白雲屯曾阿,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有幸能夠在這座百年學府進行爲期一週的學習,短短數日,雖說不能完完整整的參透這座名校所留給我們的歷史積澱,但是當一個個標誌性建築真真切切矗立在眼前時,封塵在心底最深處的那一絲絲悸動還是不自覺的迸發出來。

“進了清華門,就是清華人”,強烈的認同感讓我們深刻理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在這裏,我認識了衆多優秀企業家,更得到了清華大學資深教授的指導,使我接觸到許多企業管理的全新理念:一是傾聽專家們的授課,見識了權威者的所思所慮,特別是見識了專家學者們別具一格的思維方式以及快速高效運行的思維速度,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邃的教學理論,都以深入淺出的語言、生動活躍的課堂氛圍、科學實戰的培訓案例精彩演繹,讓我們從不同角度去體會最新的社會熱點和人生哲學,使我對工作、生活、乃至人生的感悟猶如醍醐灌頂般得到了深刻的認識;二是目睹清華莘莘學子的學習生活方式,見識了時不我待的求知氣氛;三是深受清華特殊環境的薰陶和感染,感悟“行勝於言”和“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學風。

吾生也有涯,而吾知亦無涯。這次培訓內容充實、方式新穎、針對性強,既有我們迫切需要掌握和更新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也有在日常工作中必須掌握的領導方法和管理藝術,同時又深刻闡述了理論知識和領導管理的協調和統一,使我們較大的拓展了知識層面,改善了知識結構,進一步充實了理論知識,爲提升企業創新發展和管理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3

清華的學習讓我們開闊了眼界, 提升了思維的空間, 明白了最前沿的政治和最前沿的科學.

積極心理學讓我們發掘自己的優勢在哪,這讓我們能更加了解自己,儘量的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彌補自己的弱勢。發揮自己的長處,把工作做得更好。每個人總有自己的優點,或許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要正確的看待自己,以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一件事,相信自己可以,有了自信有了勇氣我們就可以把它做好。學完這門課程,收穫真的很多,不僅在課堂上享受了,在課堂上放鬆了,生活變得更美好了,可以積極的去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

生活中的歡笑與悲哀常常源於一個人看世界的那雙眼睛。心中沒有陽光的人很難發現陽光的燦爛,心中沒有花香的人,很難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個快樂的人,它眼中的世界也是快樂的,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在短短的時間裏老師聲情並茂,運用發人深省的故事和道理,結合典型案例和自身的經歷,爲我們上了一堂生動深刻的幸福課。絲絲話語,有如甘露,沁人心脾。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和洗禮,讓我們要用樂觀的心態去真實地活在當下的每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不陷入完美主義情節,遇事冷靜,懂得控制情緒,可以儘量消除不利因素,創設有利情境,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積極行爲。

清華的學習讓我們瞭解了身邊已處於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是什麼?是一種運營模式,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技術,或是一種數據集合的統稱?過去我們說的“數據”很大程度上是指“數字”或者是可以進行編碼的簡單文本,而今天我們所說的“大數據”則不單純指“數字”,可能還包括“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格式,其涵括的內容十分豐富,如我們的博客,微博,輕博客,我們的音頻視頻分享,我們的通話錄音,我們位置信息,我們的點評信息,我們的交易信息,互動信息等等,包羅萬象。用正規的語句來概括就是,“數據”是結構化的, “大數據”指的是收集和分析大量信息的能力,而這些信息涉及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目的在於從聲音表達自己的理念,與組內教師共同開啓美好遠景,提升感召力。把握機遇,質疑現狀,促進合作團結。關注收穫,培養後繼人才。三是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崇尚寬容,善於妥協,學會善待。

最後,我要用清華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激勵自己,用學到的新理論知識滲透於今後的工作中去,把今後的工作做得更好!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通過《課例研修》專題的學習,我對課例研修的操作流程及開展課例研修的價值意義有了比較深入的認識,課例研修是一種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有效方式,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今後師訓工作及教研工作的一些反思。課例研修是教師研修團隊的共同行爲,他們在關注對真實教學問題的發現、研究與解決的同時,會將理論學習與備課、說課、授課、觀課、議課、反思等實踐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1、在常態課堂教學中,科學觀察、深度反思和持續改進教師教學行爲,提高研修技能和實踐智慧;2、將日常教學與研修、培訓融於一體,重視理論與實踐的契合;3、課例研修要去“功利”、“表演”和“示範”,爲教師的“發展”而研修;4、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尊重、民主和諧的研修文化。

教育是一種實踐的藝術。以往教師教育者所提供的專業學習方式,爲了操作簡便、儘可能降低培訓成本,往往以專家報告爲主、輔以學校教學現場觀摩或組織學員間討論交流,造成了學員“聽的時候激動、回去後沒有行動”,或者說沒有改善行動的能力。教師的教育專業工作,是一門源自實踐、運用於實踐的藝術,用演講爲主的培訓方式教會教師如何行動,這本身就是一個悖論。正因爲教育的實踐性極強,教師的專業學習不可避免地涉及:教師如何把培訓活動中來自教師教育者所提供的明確知識與默會知識轉化爲教師自己的明確知識與默會知識。

以前培訓活動中所主要採取的單一的培訓方式有其弊端:專題報告式“只聽不做”;現場考察式“只看不做”;參與討論式“只說不做”。當然,這些列舉的當前主要採用的培訓方式各有其優勢所在,卻缺乏了對教師專業發展最爲關鍵的實踐性默會知識的多種學習形式的強調。

由此反思我們的師訓教研工作,我們能爲教師的專業學習做什麼?

根據教師培訓目標和要求,培訓宜採取“六結合”的方式:1、專題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2、教學觀摩與評課議課相結合;3、教法探討與能力訓練相結合;4、微格訓練與實踐訓練相結合;5、教學實踐與研討反思相結合;6、專題教學與團隊輔導相結合。使培訓體現以下特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資源。培訓集中優勢教學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化,教師獲得的是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信息。二是雙向互動,全方位的交流。輔導教師與學員、學員與學員之間,通過面對面、全方位的交流,拉近了輔導教師與學員的心理距離,增加輔導教師與學員的交流機會和範圍。並且通過學員在交流中的發言,使教師瞭解學員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和主要問題,使指導更加有針對性。三是個性化教學。充分滿足學員個性化的要求,給學員以更大的自主權,學員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去學習以提高學習效率,從而使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接受。四是培訓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授課教師站在課改的前沿,時代的高度,以廣闊的視野,抓住核心問題,高屋建瓴地擊中問題要害,給予全方位的學習指導,用生動鮮活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解讀課程,解決教師們在工作生活、教師成長、課堂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和困惑,使所有內容都非常貼近教師,貼近教學。

教師教育者的工作不僅僅是事務性的組織工作,更不能在事務性中迷失了教師教育的方向。今後在師訓及教研工作中我們應通過開展有效的研修活動,始終圍繞課堂,放在方法的引領上,而方法是教師離開一個研修活動後可以應用在日常教學研究中去的,以此提升我校教師及參訓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實際教學水平。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清華研究班學習心得體會 篇5

作爲一名英語教師的我,面對着七年級中兩個班的126個的學生,感覺壓力特別大,常常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雖然在教學實踐中,我也常常琢磨着應對各種問題的措施,不斷地從書籍、網上學習前沿理論,但是總覺得有點茫然,覺得它離我們很遙遠。研修期間,專家們精彩的講座和耐心的講解,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深入淺出,是那麼地貼近我們的課堂教學實際情況。

最新教育信息就像一盞明燈,給我們這些迷茫趕路者指明瞭方向。他對當前英語教育的狀況,及新課標的修定進行詳細的闡述,使我們進一步理解了英語課程定性爲體現人文關懷的人文性;同時,又是以視覺形象感知,理解和創造爲特徵的課程。也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國小的美術教育是學科本位與教育功能並重的。英語課程除了傳承本學科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以獨特的方式發揮教育功能,包括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等等。因此,傳統的英語教學過於強調學科中心,過於注重英語專業的“裸課”是一種極端,顯然是不可取的;然而,完全不注重學科本位,在“裸”的基礎上加得太多,上成純文化課,也是要一種極端的做法;在“裸”的基礎加上或多或少的人文關懷,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在這半年的英語教學中,我一直都被一些問題困擾着,教材的內容太多了,真不知道該教什麼、怎麼教。在課堂教學中,我常常將課本的每一點知識都教到,唯恐言之不盡,所以常常會出現時間不夠的情況,導致學生自主表現的時間變得太少;有時則嘗試只把教學重點放在一個內容上,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學生也學得輕鬆。可是,所做的這些嘗試讓我在心中反問自己——這樣行嗎?聽了教授們的講座,我豁然開朗。如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與駕馭課堂,把教材教活,這正是教師需要擁有的“資本”——課堂智慧與教學智慧。

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來形容精彩講座,一點不爲過。教授們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給我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使我恍然大悟,原來課堂教學還有這麼多學問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如何在教學中讓評價更有效呢?老師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根據教學目標,運用英語語言進行評價”——“教什麼就評什麼”。作爲專業老師就要說專業術語,而不能簡單地使用“good,verygood”這些泛泛而談的空洞語言。這些永遠正確的“廢話”,不能讓學生明確自己到底好在哪裏,非常好在哪裏……通過他深入淺出的解讀,我充分地領悟到了教學的精髓;讓我對今後怎樣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有了清晰的思路與方向,也讓我對課堂教學方法有了新的認識。

短短的幾個星期研修時間太短了,也許大家並沒有學到太多的理論知識,但卻產生了很多思維與感觸的碰撞。這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延伸!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爲一名教師應該不斷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學會從教材中挖掘素材,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環節,上出高效率的課,並在課後不斷反思,儘快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切實可行的教學路子,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做一個與時俱進的英語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