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通用22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04W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

上週在線上聽了“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受益匪淺。良好的習慣會使一個人受益終身,而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人受害終生。行爲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足以顯示習慣對人的重要性。我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習慣的。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通用22篇)

(一)抓好學生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良好的行爲習慣是搞好學習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爲習慣就會主動積極地學習,並且願意搞好學習。良好的行爲習慣也是衡量一個人品德素養高低的前提。一個人的舉止言談就能看出這個人教養如何,如說話有禮貌,不在嚴肅的場合說笑、隨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穢語,主動學習,主動做好分內之事,助人爲樂等等,這樣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們歡迎的人。

(二)建立新型班級管理制讓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工作機會,學會管理,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在班級管理中,大膽嘗試改革,建立新型的班幹部選任考評機制,面向全體學生,實行競爭上崗,使每一位同學都有參與競爭的機會,鼓勵每一位同學積極參與班級的建設和管理。學生覺得這很新鮮,紛紛嘗試。但是當工作一段時間後,他們終於明白班幹部的辛苦。人人蔘與,人人受到鍛鍊,極大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班集體管理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主意識。班幹部們努力工作,時刻注意規範言行,推動了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關注學生關注學生家庭環境的優化對培養學生文明行爲習慣的養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家長。爲了更好地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教師可通過電話聯繫、家長座談會、個別談心、紙條交流等與家長建立密切聯繫,促進孩子的進步。可告訴家長重視了子女的教育,改進了對子女的教育方法,增強做家長的責任感對學生的發展、學生養成教育習慣都有很大的作用。

(四)養成課前預習習慣培養了學生的預習習慣。我認爲學生的預習習慣在和其它習慣比起來,它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良好的預習習慣,特別是對於學習語文、數學等學科來說麻煩更大。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預習時有不懂的可以標註,等到老師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共同探討,予以解決。

總之,學生的良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離不開老師的管理和培養。作爲學生老師,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對工作的忠心,對學生的愛心,對生活的熱心潛移默化影響學生行爲的轉變。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2

讀了《國小數學教育學》後,不敢說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但還是有點滴收穫的。從中明白了一些教育教學規律,知道了一些蘊涵在現象背後的真理,這些可以促進自己的教學做到知其然而更知其所以然。第一章第一節“國小生數學學習概述”中提到的“國小生數學學習的分類”給我的啓發很大。

奧蘇帕爾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把學習分爲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又根據學習材料與學習者原有知識的關係,把學習分爲機械學習與有意義學習。

1、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僅記住書本上的語言符號或數學符號,而且能理解這些符號所代表的實際內容,這樣的學習是有意義學習。反之,學生死記硬背,並沒有理解其中的實質內容,這樣的學習就是機械學習。

產生有意義學習的外部條件是學習材料本身與學生學習能力範圍內的有關觀念可以建立非人爲和實質性的聯繫。如計量單位的進率學習,由於這些進率1米=10分米,1小時=60分,都是人爲的一種約定,因此就不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但在學習,面積單位的進率時,由於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了1米=10分米的觀念,又有了正方形面積計算的規則,學生在學習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時,新舊知識就產生了非人爲的關係,這時就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了。

2、接受學習是教師把學習內容以定論的形式教給學生。發現學習是向學生呈現有關知識的正反例子,學生須通過這些例子,把學習的主要內容發現出來。

不管採用發現學習還是採用接受學習,只要教師能將具有邏輯意義的學習材料,同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使學生能理解材料的真正意義,都是有意義的學習。如果學生無學習的志向,就是採用發現學習的形式,結果仍然導致機械學習。

例如:我教《圓的面積》一課,有的學生上課認真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能充分利用老師提供的學習材料,探索出計算圓的面積是把圓轉化成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周長的一半,長方形的寬等於圓的半徑,所以圓的面積等於2∏r÷2r=∏rr=∏r2,這些同學真正經歷了知有意義的學習探究過程,對所學知識理解深刻,無須死記公式,能靈活計算出圓的面積。另一類同學不主動探究,只是機械地記住計算圓的面積的公式,當他忘了公式或把題目稍稍做個變式,他就不知道該怎樣計算圓的面積了。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3

《弟子規》能治社會百病,能給千家萬戶來幸福,這是真的嗎?是真的,千真萬確。這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治,想不想幸福;真想還是假想,想的厲害不厲害。如果真想而且又想得厲害,那就必須真學真幹。所謂真學,就是放下自己原有的陋知陋習,恭恭敬敬地學習聖賢人地教誨;所謂真幹,就是真力行,真實踐。只有這樣學,這樣幹,才能真受益。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對《弟子規》的認識。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據宋朝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後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改名爲《弟子規》,是一本教導兒童怎樣待人接物的書籍。《弟子規》一書內容簡明通俗,不談空洞理論和教條,而是教導基本的品德修養、孝親友愛以及生活起居中應有的禮節。在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還存在着素質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不知書不達禮、沒有責任感和事業心,生活如同行屍走肉等現象。這些人缺的是什麼?我覺得缺的就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弟子規》一書深刻地訓導我們如何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習慣;如何具備博愛的精神及正確的讀書方法等。諸如書中所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毋變;”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顯能”。乃爲如何友愛兄弟,尊長愛幼最基本的語言及行爲規範。另外,書中通過列舉生活中最易被視作瑣碎的習慣及現象,進而訓導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具備博愛的精神和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等。本書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舉的都是生活當中最爲普遍、最基本性的習慣和現象,而這些習慣和現象可以說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來卻不是那麼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書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因小而不爲,良好的習慣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幾點做法。

①以自己先學,帶學生跟着學,不懂的字句問語文老師或上網查資料,課間或班會課與學生交流討論,各抒己見,說說自己對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沒做到或沒意識到,現在怎樣做等,對照《弟子規》一書,哪些沒做到位,

或還需改進的學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②學懂了要求會背誦,可以在跑操時一邊跑一背,既培養、鍛鍊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學生跑出節奏,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幾點感受。

(1)、從《弟子規》裏,我讀到了誠信。爲人處世,除了孝道,就是誠信了。誠信爲本,誠信也是國人所追求和倡導的一個基本素質。任何時候、任何朝代,一個人立於世,只要開口說話,首先就要講究信用,欺詐不實的言語,在社會上是不可能永遠行得通的。同時還要注意的是,話說得多不如說的少。凡事實實在在,不要講些不合實際的花言巧語。

目前在社會上,有一些人還未看到事情的真相,就喜歡輕易發表意見;對於事情瞭解得不夠清楚,就輕易傳播出去;遇到有人談論別人的是非好壞時,不管與已是否有關都喜歡參與進去,這些都不是正常現象,是與中國人的.傳統道德相違背的,是應該屏棄的 。還有些人,聽見別人說自己的過錯就生氣,聽到稱讚自己就高興。殊不知,這樣一來,圍繞在自己身邊的虛僞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真誠有益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如果聽到別人稱讚自己先應該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是不是有這些優點,是不是空有虛名;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過錯時,要正確地接受和麪對。只有這樣,正直誠實的人才會喜歡和自己接近。

(2)、從《弟子規》裏,我還讀到了仁愛。提示自己對於身邊的人要有顆關懷愛護的心,如同蒼天與大地,絕對沒有私心、壞心,不論好人、壞人、聰明、愚笨、尊貴、貧賤、種族、國界都一樣給予保護和承載,這就是一片仁慈之心,不爲名利也毫無虛假。這也正是“天同覆,地同載”的大同境界。雖然現在已經不是“主子、奴才”的社會,也很少有人用婢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現在這個社會裏,上下、尊卑的關係仍然處處可見。而這是與我們黨和政府大力提倡的“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因此,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弟子規》裏的“泛愛衆”思想,多爲大衆着想,共同營造一個相互關懷、相互體諒的溫馨、和諧社會。

總而言之,《弟子規》所講的道理,正是聖人的訓誨,從“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着手,尋求人生的歸宿,是很多偉人、聖賢的最大願望。在《弟子規》中,聖賢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這就是所謂的“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了,我們這些後者有真正的福報,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將是莫大的幸事。所以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反覆讀誦,深入內心,並把它當成個人反省的鏡子和行爲。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4

三項教育學習心得,對於這次三項教育,我覺得很及時,極需。這次活動讓我們的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淨化,對自己的不足也進行了分析查找,從而爲自己以後學習與提高的道路指明瞭方向,最重要的是,讓我們對工作充滿了激情、鬥志與信心,這對我今後發展的好壞、成敗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我想談談我今後的努力方向:

一、向“先進”學習“思想”

應該擁有良好、健康、積極的思想,高尚的道德素養,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愛。是做好其它方面的重要前提。

二、做到“依法上網”

學習法律,做到依法辦網是搞好教育的`基礎。不守法,一切都是空談!

三、及時關心、關注社會其它各項事業的發展

社會就好比是一幅畫,各項事業就好比是各色顏料,只有把它們合理調配、使用,才能創作出賞心悅目的“社會宏圖”。

四、活到老,學到老

社會的飛速發展,讓社會對網絡從業人員的要求不斷提高。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知識的更新非常快,原有的知識已不能很好的完成主持任務。所以要求不斷學習,擴充知識量,同事間多交流、討論,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博採衆長。

感謝這次活動,讓我脫胎換骨!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5

實習目的:學習新課程的理念,參與新課程的實驗,把新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實際教學活動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教育和教學上的獨立工作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前言: 爲期8周的教育實習,確實意義非凡。通過自身的爭取和多方面的協助,我不僅有幸到鳳崗銀星學校做一名實習老師,更幸運的是我還能到英才學校(東莞有名的貴族學校)和油甘浦中心國小參觀學習,這無疑讓我獲得了更多豐富知識及經驗的機會!雖然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但在指導老師及其他在校老師的幫助下,加之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讓我在順利完成實習任務的基礎上,學會了許多在學校沒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也讓我發現了自己存在的種種缺點和不足,激勵着我不斷地進步和成長!正所謂“千淘萬漉雖辛苦,一波三折有收穫”啊!這爲我後來繼續留在銀星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學生的天真、爛漫、求知似渴讓我有了真實的感觸,勵志從此以後一定繼續從事教育行業,特別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及輔導。

剛離開學校,又走進了學校,這種感覺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可以用“激動萬分”來形容。與銀星結緣是因爲銀星設有一個學生小記者站(我是新聞學專業的),那天恰逢來考覈我的領導是學校董事長成總,他給出了一道意想不到的題目:寫進入這所學校得感觸。當時的寫作與其說是作文不如說是心聲,現在還記得裏面加重又重複的詞——激動,激情、耐心、愛心、神聖……。是的,做老師是我從小的夢想。

實習的主要內容包括課堂教學、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研究。實習期間,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給了我較深的體會。

一、教學工作:

基本情況:完成新授課12節,練習課8節(語文、數學、英語、)

由於各種原因實習期間,在教學工作方面,我得到的教訓要遠比我得到的收穫多。讓我深刻地明白到:教學工作容不得馬虎,要善於學習,要樂於學習,要認真對待!給我較深體會的是一下幾點:

1、善於學習、樂於學習

教學是一個很個性化的過程,每個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風格,有着自己的獨到之處,在教學實踐中善於與其他老師的交流、聽其他老師的課、從其他老師的課堂中學習、虛心地向其他老師請教,這要比自己盲目地摸索要直接、更省力、更見效。但學習絕非生搬硬套,因爲適合別人的東西卻不一定適合自己,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要有自己的觀點。在教學《翠鳥》時,我先聽了劉老師在3班的課,在還沒吃透教材的情況下,我只是簡單地模仿劉老師的教法,將劉老師的課生搬到1班,結果那堂課是我上得最失敗的一節,條理不清晰、教學重難點沒有把握好,教學銜接不流暢,將完全沒關係的減法與除法比較教學。這堂課讓我明白,要在有自己的東西的基礎上學習,要會學,而不是模仿。

2、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做好備課工作

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並不多,知識點也比較細,在把握教材、掌握教學重難點方面有一定的難度。備課時,要熟知了解教材,知道這課教學內容是什麼,教學的重難點又是什麼,結合教參書和學生的練習再來備教材,在教學時纔會有清晰的思路。對於在教學過程中無法串起來的部分可以請教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在備《文具店》時,通過閱讀教材,我知道本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誰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其本質是“幾個幾”的問題,教學的難點就是如何使學生區分“誰是誰的幾倍-除法”和“誰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在如何引入方面,我始終無法把握,古老師給了我一個建議,用一個“拍手遊戲”很順利地導入課堂。這堂課花了比較多的時間準備,指導老師給予了比較高的評價,教學設計不錯,教學流暢,教學重難點處理得比較好,也指出了不足之處,讓我感覺進步了不少。

3、及時鞏固,查缺補漏

通過練習與作業及時鞏固,查缺補漏。老師評講時,只許學生聽,不許學生訂正,常用舉一反三的方法來評講試卷練習,然後再讓學生獨立訂正錯誤。把仍不會的學生集中出來,再進行個別輔導,而且同時發信息給家長,讓家長在家加強輔導,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掌握好所學的內容,讓每個學生的知識點過關。

4、確定目標,節節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瞭解每一個學生,對於基礎好的學生嚴格要求,對於基礎較弱的同學放寬要求,多點表揚。在對每個孩子心中有數的基礎上,給每個孩子訂立一個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每個孩子的實際,對達標的孩子還要給以特別的獎勵,激發孩子繼續達標的興趣。對於沒有達標但取得進步的差生也要給小小的獎勵,鼓勵他繼續努力爭取達標,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促使每一個孩子都有進步。

二、班主任工作:

組織過一次《感恩母親主題班會》觀摩課

初期的班主任工作學習,很機械、很重複,只是簡單地跟早讀、跟操、跟值日,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班主任如何完成學校分配的任務、如何處理班級事務、如何與家長溝通,從看的角度去學習,感悟其中的微妙之處,注意其中的細節問題,努力地記憶,努力地模仿。實習中期,因爲一位老師臨時因事請假,我接管了她的班級,來到了二(1)班。在兩個星期裏,我以外行人的身份擔任了這個班的語文老師,完全以一位班主任的身份融入到老師中、融入到學生中,獨立地做着班主任工作,教學、出操、分早餐、應付學校的作業檢查、處理班裏的事務、做學籍冊等等工作都讓我體會到了作爲一名國小班主任工作的瑣碎,同時也感受到了作爲一名老師、一名班主任的責任,對班主任工作有了一個更直觀的認識。通過看、通過做、通過想,對班主任工作我有了以下幾點的領悟與體會:

1、重視學生安全,安全排第一位

2、明確要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賞罰分明,恩威並重,說到做到

4、善於培養有能力的班幹部

5、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很重要

三、總結:

教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有着太多的感悟,有着太多的體驗,有着太多的渴望,希望自己在未來的教學中學習、進步、成長。爭取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閱讀指導課等領域有更好的突破。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6

正所謂“欲知大道,必先爲史”。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史”學習教育,既是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黨員幹部的一門必修課。黨員們要通過這次“四史”學習教育,理清“四史”之間內容上的區別、邏輯上的關聯,瞭解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歷史方位的時代內涵。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怎麼學呢?

想一想,提升思想內涵。黨員們不僅要認真聽黨課,帶頭講好“四史”、學好“四史”,並通過座談會等方式進行交流,進一步強化責任擔當,從嚴從實抓好“四史”學習教育。同時,還要通過學思並行的方式,既能學好一段歷史,也能讀懂一段歷史,要深刻體會中國共產黨爲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爲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爲什麼“好”這一系列問題,切實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往心裏走、往深裏走、往實裏走。

看一看,傳承紅色基因。爲使“四史”學習教育更深入,黨員們可通過黨支部組織的參觀紅色教育基地等活動,用歷史敲響警鐘,激發自身的愛國主義熱情。黨員們還可以在紅色教育基地裏重溫入黨誓詞,共同重溫初心、重悟信念,回憶入黨時的神聖莊嚴和激動心情,在感知奮鬥與犧牲、初心與信仰的過程中種植希望、傳承紅色基因。在參觀學習的過程中,黨員的精神可以得到新的淬鍊,思想可以得到新的洗禮,也能更好地激發黨員們的熱情,永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動一動,助力社會發展。學好“四史”、用好“四史”,黨員們不僅要在組織生活中進行學習,也要將學習情況結合實際工作,切實推進“四史”學習成效落實落地。在工作中,黨員們應自覺地履職擔當,盡責有爲,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揚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要以集體利益爲先,永守入黨初心,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以黨員的先進性鞭策激勵自己,堅定理想信念,履行職責,以實際行動兌現對黨的莊嚴承諾。同時,黨員們還應時刻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用實際行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並帶動身邊人共同投入到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7

利用遠程教育資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信息技術的使用已成爲實現現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爲我們教育工作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應用多媒體教學的最佳途徑。信息技術的使用符合了國小實現信息化、媒體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迫切要求。

自從我接收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以來,並利用資源實現了教學質量的穩定提高。我總結了以下三點體會:

一、集思廣益,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面對如此充足、精美的遠程教育資源,我感到非常的興奮、激動,但怎樣才能利用好這些資源成了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我把有關教學資源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利用圖片、背景音樂等素材創設出符合課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課堂氣氛,在講課中適時利用數字電影、動畫,通過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的演示,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精益求精,更加有效利用遠程教育資源

在充分利用遠程教育資源之後,我感到不滿足了,便開始大膽的對原有資源重新編輯、改造、昇華,從而更有效的組織利用資源,製作出更符合實際教學的多媒體課件。用進課堂,更加激發了學生們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慾:

如我在講這課時,利用課件動畫素材製作課件,了情景,把內容很直觀的表現出來,在播放時同學們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數學中的時分就在我們身邊,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大家開始熱烈討論一節課有多長時間,並在課後隨時觀察自己生活周圍有趣的'數學知識,而且使學生更加懂得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這樣既培養了孩子們的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三、活學活用,利用資源實施素質教育

遠程教育爲我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資源,爲進行素質教育提供了條件。

在利用學生自習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有計劃的播放一些數學知識,在數學知識節目中同學們瞭解了數學的發展,體會到數學的力量,憧憬着數學的未來,激發了孩子們幻想和創新的智慧,使同學們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明白了數學的價值和魅力所在.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8

上週讀了《大教學論》,我覺得誇美紐斯一直在強調把孩子交給自然,讓他的成長、發展都順其自然,而我讀完《普通教育學》的感受卻和《大教學論》不同,赫爾巴特更多地是在強調規則與管理。管理是可以避免現在和將來對別人與兒童自己造成危害的。我經常看法制節目,現在的犯罪現象有很多都是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當究其原因時大都有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兒童時代所受到的管理。而我這裏說的規則是指人爲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威脅。這是一切管理首先採取的措施,是管理兒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威脅帶有強制性。

監督。赫爾巴特認爲如果把監督作爲常規工作的話,那麼就不可能要求那些在監督壓制下成長的人們都能機制敏捷,具有創造力,具有果敢精神和自信行爲。而且如果對孩子不加監督,不加教養,放任孩子們撒野的話,他們是不會有偉大的'品格來的。

權威與愛。愛所要求的感情和諧可以通過兩種方式產生:教育者深入到學生的感情中去,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學生的感情中;或者設法使學生的感情以某種方式接近教師自己的感情。一旦獲得了愛,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減輕管理的困難。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可避免由於威脅、監督造成的叛逆,讓師生關係更和諧。

說到“愛”,我想到了曾經看到的一個關於愛的教育的故事。蘇霍姆林斯基,蘇聯著名的教育家,也是烏克蘭巴甫雷什鄉村中學的校長。他記下了這樣一則真事:校園的花房裏開出了一朵碩大的玫瑰花,全校師生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蘇霍姆林斯基在校園裏散步,看到幼兒園的一個4歲女孩在花房裏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從容地往外走。蘇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這個女孩爲什麼摘花,他彎下腰,親切地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小女孩害羞地說:“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裏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點不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我就把花送回來。”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蘇霍姆林斯基的心顫動了,他攙着小女孩,在花房裏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孩子說:“這一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

後來一位江蘇的語文老師用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題,讓學生續寫。他們會寫出怎樣的故事呢?果然具有“中國特色”。大部分的中心內容都是寫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兒不能損害公物,寫教育家對兒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憂心忡忡,等等。

我想,爲了學生能像人一樣地站立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中不能少了愛的教育,教師應該讓孩子有對人性美與人情美的感悟,要用自己的愛去澆灌他們,讓孩子的心中有一朵永不凋謝的玫瑰。通過清楚、聯想、系統、方法四個步驟,我們的孩子將建立一個合理的秩序,這纔是教育的真正目的,而自然不能做到這樣。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9

我在網上進展了連續訓練培訓。對《國中英語課堂教學即時性評價討論》《如何開展國中英語“小組合作型”教學》、《國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有效性分析》進展了學習。在此期間,我收聽了英語訓練專家的精彩講座,學到了先進的訓練理論,還有時機在留言中和班級的同學進展溝通。這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學問的學習,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訓練教學水平。可以說此次培訓使我受益頗多。

一、轉變教師訓練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在本次培訓中,每位專家教師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各位專家教師的講座,闡述了他(她)們對國中英語教學的獨特見解,對新課程的各種看法,對英語思想方法的探討,並向我們介紹了比擬前沿的訓練理論學問。這轉變了我的訓練思想,開拓了我的視野。

二、完善教學力量。

完善教學力量,明確熟悉到訓練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打算、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爲,訓練行爲是在教師自我接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依據在教學實踐中積存起來的有關教學的閱歷,學問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擅長設計教學,擅長討論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敏捷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訓練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爲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爲的進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製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

三、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於實踐。

作爲一名國中英語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學問轉化爲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常的英語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把自身對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理解與組內的教師溝通,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根底上重新發覺,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端詳自己的訓練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訓練觀,正是這種換位思索,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氣。

四、創設情境,到達最正確效果。

作爲一名教師,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學問轉化爲實踐動能。在日常課堂中,從生活中入手找到適合學生的新聞,大事和圖片創設生動好玩的問題情境來吸引學生的留意力。在培訓過程中,讓我瞭解課堂效率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目的`的明確性。和結果不肯定掛鉤。關鍵是學生有東西可學;情願學;不同層次的學生學到相應的學問。我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根底上重新發覺,如此專心的循環往復,是由於培訓班的課例討論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

五、加強專業學問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瞭解到自己除了教學上有優勢在教研的過程當中自己的缺乏。培訓中,我感受到不變無法求新。所以不僅自己要學習,還要看別人怎麼學習。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需要不斷加強專業學問的學習。學習中不斷提升了自己的力量和水平,促進了自我進展。每一次溝通,都是一次學習,都是一次收穫,它鼓勵我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了訓練教學力量,爲更好地效勞於訓練事業。今後我要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關注學生的可持續進展,加強學習,修養身心,提高自己的學識水平,促進教師不斷成長。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0

雖然教育學每週只有一節,但是我還是獲益匪淺,從《教育學》這門課中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此,要感謝老師爲我們傳授了《教育學》這門課程,我覺得收穫確是難於言喻。其實教育學去年我們就開始學習了,以前總不把它當回事兒,心想又是一門像《毛概》一樣無聊的理論課。但是,到了今年我就徹底改變了我之前的想法。一是,老師上課很有趣,有吸引力。在課堂上,您不僅給我們舉了很多大哲學家,先賢以及大教育家們的例子,還給我們講訴了許多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您所舉的許多例子不僅對我們學習教育學有很大幫助,而且還對我們自身也很有啓發作用。二是,您還會和我們互動,用問題來引導我們、激發我們。通過互動和同學間討論,讓我們的課堂變得輕鬆、民主,也同時讓我們變得主動學習、主動思考。通過上您的課,通過您對教育的解釋,對教育學的解釋,以及許許多多貼近生活的事例,我發現:原來“教育”並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教育學也並不是一門枯燥無味的理論課。

依然清晰的記得這學期我第一次翻開《教育學》這本書時的情形,當時我發現書裏的內容特別的枯燥乏,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我誤解了《教育學》。現在再回到我開篇就提到的收穫卻難以言喻上。因爲我確實在《教育學》這堂課上學到了很多的知識,不僅解除了我對《教育學》就是一門枯燥的理論課的理解,還豐富了我對“教育”,“教育學”的理解。

還記得老師在給我們講“教育的本質”這一節的時候,您給我們提出了幾種不同的定義。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就是愛因斯坦對教育的定義:教育是把受過的教育全部忘掉之後,剩下的東西。通過對“教育”本質的學習,使我開闊了思維,不再把“教育”一詞想的空洞而深不可測。

通過教育學的學習,我還深深的喜歡上了教育學。其中有許許多多我感興趣的話題,比如中西方文化的傳統的差異所造成的中西方教育意義的不同。老師給我們形象的舉例闡述他們的不同之處,老師把中國的灌輸式教育形象的比喻成木桶給杯子倒水:老師是木桶,學生是杯子,老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更有意思的西方的教育,老師把西方的引導式教育用“產婆術”來做形象的比喻:老師是接生婆,學生是孕婦,而孕婦產下的胎兒則是學生內在的潛質,通過老師的“助產”,使學生主動學習、思考,從而發掘自己的潛力和才能。通過老師形象的比喻,使我深深的理解了中西方教育的本質區別。

上老師的課,從歷史的角度上來說,我也是獲益匪淺,通過您對“教育的產生和發展”這一章節的介紹,我瞭解了教育在人類社會的五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各自的特點,以及教育的緩慢發展史。在講到農業社會的教育史時,中國西周時期的“六藝”教育讓我倍感驕傲,我國的先賢們在那個時期就已經提出瞭如此優秀的教育理念。除了瞭解中國的教育史發展之外,老師還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一些典型的教育內容。其中很特別的是古希臘的“斯巴達教育”,他們當時的教育目的僅是是培養合格的軍人。而正是這種教育,它對我們的教育事業也是具有進步意義的。看着最近學校裏大一新生幸苦的軍訓,就讓我不禁想起了古希臘“斯巴達教育”。西方世俗封建的“騎士教育”也讓我印象深刻。它的教育也很特別,教育分成三階段,其中最讓我好奇的是第二階段:護衛。不僅要幫男主人打仗,侍奉男主人的生活,居然還要視女主人爲情愛對象!通過這樣特殊的教育方式來培養騎士的軍人品質和紳士風度。還有古希臘雅典的“通識教育”,等等。真是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教育的目的各異,內容各異,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也大有不同。《教育學》真是讓我對歷史上的各種教育大開了眼界,豐富了我的知識和視野。

在“教師和學生”這一章,我更是收穫良多。通過老師對教師職業,教師角色,教師的素養,學生的本質屬性,以及如何處理師生關係的講解和舉例論證,我才發現原來做老師,做個好老師,做個優秀的班主任原來是那麼的不容易,是有那麼多的學問在裏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在講這一章時,給我們舉的一些老師在處理師生關係時所舉的實例。通過這些實例,我發現做老師離不開“頭腦”,要想當個好老師必須要全心全意的做好學生的傳授者,領導者,輔導者,以及朋友。在老師講授“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時,我也是獲得了很大的啓示:我希望在將來我出去當老師以後能夠儘量處理好:學生既是教育的主體,又是教育的客體的關係,充分發揮自己既是學生的引導者,又是學生的依賴者的身份。

同時還給了我很大啓示的是老師在講授“課程”這一章節中的“學科課與活動課”。老師分別介紹了這兩種課程的優缺點,聽了課之後,我一直都沒有忘記這個問題。各有各的好處,但又有各自的劣勢,因此我在想我以後當了老師要怎樣做呢,要怎樣去平衡學科課和活動課呢,要怎樣才能跟上新課標的步伐呢?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走上就職的崗位,但是通過《教育學》這門課,通過劉老師的認真講解,使我在還沒踏上崗位之前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我覺得對我將來的發展是很有利的。

在老師講到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談到我國基礎教育發生的重要轉型時,我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也有了更深的瞭解。通過對這兩個概念的瞭解,我也更加堅定了對素質教育的贊同和認可。我也堅定了如果將來要當老師,就一定要做一個培養多數人才爲主的教師。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1

省高級法院爲期一週的集中教育培訓周圓滿結束,在爲期六天的講座和研討中,獲益良多。集中教育培訓周不僅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而且針對性和適用性極強。專家學者講座資料翔實,深入淺出,旁徵博引,重點突出,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價值。通過聆聽講座和深入研討增長了知識,開拓了心智,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真正起到了"收心""輸血""充電"的作用。特別是董開軍院長關於樹立學習就是工作、學習就是責任、學習就是素質的重要論述,更是語重心長,深受激勵和感動,激發了我不斷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自己就《論語》中關於學習的境界與方法爲題,談一點學習體會。

孔子周遊列國,碰了很多釘子,退而立言,教授弟子,傳己之道。《論語》第一篇第一章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很明確地道出了關於學習的諸多問題,在此略作歸納。

第一,關於學習的目標與境界。

這個問題分爲三層:第一層是悅己,第二層是樂人,第三層是修身。學習首先是讓自己快樂,其次是幫助別人,從中得到快樂,第三是成就自己的道德修養。學習可以提升人的素質,讓人從無知走向智慧,從淺薄走向高尚,包括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擴大視野,完善自我等。也就是說學習的首要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心需要,而不是外在的評價或利益追求。學習之後要服務他人和社會。學習的成果可以和別人分享,可以去分擔別人的憂愁,解決別人的困難,幫助別人,快樂自己。學習不僅僅是充實完善提高自己,學習要惠及他人和社會。孔子強調的是用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服務社會,建功立業,以此來成就自己。

倘若,一個人有了很多的才華,有了很大的成就,爲社會做了很多的貢獻,但還是沒有人瞭解他,重用他,還是不被社會所承認和肯定,那他也不應該生氣,抱怨,憤恨,他也不覺得這個社會是如此的不公平,這纔是一個君子的態度。學習本來不是追求人們的評價和表揚,學習本來就不是追求功名利祿。學習本來就是成就自我,奉獻社會的。即使沒有人瞭解自己,重視自己,承認自己,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這就是君子的德行了。學習必須達到無功無名的境界,才能讓自己走向道德境界,成爲賢人。

學習的目標和追求的境界決定着人的學習態度和成就,一個人學習的目標和追求的境界很低的話,他的學習不會堅持的很長久,也不會有很大的成就,他也註定是一個平庸的人,他的個人潛能也不會得到發揮。所以,這個問題是一個學習的大問題,求學者必須首先明確自己學習的方向目標和要達到的境界。

第二,關於學習的方法。

"學而時習之。"學,是主動的,積極的學,而不是被動的,消極的學。主動是自己有需要有要求,積極是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如何學,可以有計劃,目標等。時,是及時,按時。及時是要抓住最佳時機,按時是要知道週期性的反覆。及時而不按時,就會前功盡棄;按時而不及時就會費時費力。習,是複習、練習,是反覆的訓練,是一種行爲,須有一定的量的限制。科學而合理的.學習方法就是有正確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計劃,合理的學習行爲。正確的學習態度是"我"對學習的內在需要,而不是別人的要求;科學的學習計劃是時間上的合理安排;合理的學習行爲是良好的學習品質和習慣。

總之,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的重要方式,是一個民族和國家傳承文明、繁榮進步的重要途徑。《論語》中關於學習的論述雖然有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還是有積極的借鑑意義。重視和善於學習,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一個重要政治優勢。90年來的風雨歷史,我們黨總是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向全黨提出學習的任務,特別是在每一個重大歷史轉折時期,都把加強學習作爲戰勝艱難曲折、奪取新勝利的重要法寶,極大地推動了黨的事業的蓬勃發展。作爲一名法院工作人員,要堅持學習與思考相結合、與運用相結合、與創新相結合,努力提高學習效果,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向羣衆學習,不僅在總結成功經驗中獲得提高,而且在汲取失敗的教訓中獲得進步。要善於在消化吸收既有知識、前人成果和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有切實依據的新觀點、新認識,形成改進工作的新思路、新辦法。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2

最近我學習了《教師專業標準解讀》,在學習中,我仔細研讀,靜心體會,通過學習,使我真正的理解了很多過去所不理解的內容,收穫了許多相關知識。特別是再次學習標準中的四個理念,既“學生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後,受益匪淺,無規矩不成方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相關標準,只有有了標準,纔有個衡量好壞的依據,纔能有所進步和提高!

下面我簡單談談幾點收穫體會:

一、我的體會是要樹立的基本理念

(一)學生爲本

尊重國小生權益,以國小生爲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國小生的主動性;遵循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提供適合的教育,促進國小生生動活潑學習、健康快樂成長。

(二)師德爲先

熱愛國小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關愛國小生,尊重國小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爲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國小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爲重

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研究國小生,遵循國小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四)終身學習

學習先進國小教育理論,瞭解國內外國小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做終身學習的典範。(教師的素養決定着學生的素養,教師如果“閉門造車”,學生必定“胸無大志、目光短淺。”

二、“我”需要加強哪些知識、調整哪些行爲?

隨着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語文知識更具有廣泛的應用性,現行國小語文教材更是滲透了現代教學的內容和思想,在教學要求上也更趨向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教學技能。國小語文教師要搞好素質教育,除在教學思想觀念上有一個大的轉變外,在自身的科學文化和業務素質上也要隨之不斷更新。

1、駕馭教育教學的能;

2、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3、較高的創新能力;

4、較強的組織能力

(1)組織教學能力

(2)課外活動組織能力;

5、較強的教研能力

(1)教學研究能力

(2)學術研究能力;

6、較強的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能力

舉例說明是:

(一)要認真鑽研教材,擬寫好教案。

教材是每個教師餵給學生吃的“糧食”,教師只有自己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把其中的精要部分傳授給學生。教案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只有把課備充分了,教師才能在上課時獲得更多的主動性,才能以不變應萬變。現在很多教師認爲認真備課是對的,可是寫教案沒必要,往往是爲了應付學校檢查才抄的教案,對上課沒多大幫助,反而浪費時間,不如把寫教案的時間花在備課上。

其實,教案,並不是課文的抄錄,也不是所有參考資科的摻和,而是教師對課文和各種資料進行創造加工的成果。在教案中,不僅應該使講課重點鮮明突出,講授內容深刻系統,而且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確定深度廣度;在教案中,還要考慮採用什麼教學方法,如何培養學生認識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僅是安排教學內容,而且要組織好全部教學過程。課時計劃考慮得越細緻、越具體,越周到,上起課來就越主動、越生動、越活潑,越有成效。

(二)切實搞好老帶新活動,多聽老教師的課。

老帶新活動對青年教師來說,是一項希望工程,對指導老師來說,是一項充電工程,對教育來說,更是一項發揮合力的重要工程。博採衆家之長爲己用是教師儘快提高自身素養的又一重要途徑。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3

今年3月份縣委在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中,開展以“強化擔當落實、踐行‘兩個維護’”爲主題的警示教育月活動,在認真組織開展我鎮的警示教育月活動的過程中,對照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形勢和任務,推進八項規定動作有序開展,進一步提振了做好工作的決心和信心。我認爲,要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一、堅定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兩個維護”政治自覺。學習應該是一個黨員幹部終身的精神追求,將學習成果運用到實踐中去,用實踐檢驗學習成效是我們不斷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徑和淬鍊成長的完整鏈條。作爲紀檢監察幹部,就是要把強化理論素養作爲推動工作的先決條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刻領會各級決策部署,一以貫之抓落實,同時適應業務職能不斷拓展延伸精準細化的新要求,提高監督執紀問責的科學方法和實戰技能,打造紀檢監察“硬核”素質。要圍繞忠誠乾淨擔當的總要求,處理好政治和業務、信任與監督、乾淨與幹事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堅決解放思想、對標一流、敢幹幹成,真正做到對照黨章黨規黨紀,提升思想認識水平;對照敢幹幹成,強化擔當作爲品質;對照崗位職責、年度目標,打造過實過硬業績。

二、把握重點環節,着力推動整體格局提檔升級。堅決扛牢監督責任,深入聚焦監督專責,細化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清單,要緊密圍繞各級重點工作部署,強化問題導向,抽絲剝繭理清發現問題的'路徑和整改問題的關鍵,守正創新,以科學有序的方式方法開展監督檢查,監督檢查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學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情況,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和常態化。

三、築牢自律意識,持久實現思想認識自警自省。認真閱讀縣紀委監委編寫的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剖析,閱後讓人深有感觸,違法違紀人員背離初心使命,他們對組織造成的傷害、對家人的愧疚,對錯誤事實深深的懺悔和走過的心路歷程足以讓我們深思警醒。警示錄再次釋放了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堅持“零容忍、全覆蓋”的強烈信號,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開出的一劑“預防針”和救心丸。在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監督管理上,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的黨性修養和宗旨教育,壓緊壓實“兩個責任”,嚴格監督規範權力。要督促整章建制,嚴格基礎制度,整頓日常規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4

“新教育實驗”是當今我國最具影響力的教育改變之一,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完善指導我們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機遇,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互溝通的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好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的方法,給我很大的收穫。

通過“新教育實驗”學習,逐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它有操作性很強的六大行動,這無疑爲我今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一套系統的指導方案,我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課堂教學反思,讓反思成爲習慣。同時我也學習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要把讀、寫、悟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海門新教育實驗學校的晨誦做得很好,通過參觀學習我瞭解到,在這二十分鐘的早讀時間裏原來可以引導學生如此深入的領悟美文的主旨,學生們真正把晨誦當成一種享受,一種與作者交流的方式,每天伴着朝陽暢遊在書海之中,師生過着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通過“新教育實驗”學習,我充分認識到一切教育都應該是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作爲一名理想的教師,首先應該熱愛學生,因爲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受到學生的熱愛。沒有熱愛便沒有教育,熱愛學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教師的主要作用不單是講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思維。有了創造思維的能力,學生不僅可以學會教師講授的知識,還可以在自己的思維實踐中學到教師沒有講授的知識,甚至創造新知識。新教育下的完美教教室和高效課堂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教師的童心和愛心,教師只有把自己當成孩子中的一員想孩子之所想,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授課,和他們互動起來,真正讓課堂成爲學生的樂園。閱讀的注重還體現在整本書的閱讀教學,每月讀一本書好書,閱讀的書目既有學校的推薦也有班級的共選,通過整本書的閱讀指導教師和學生進入到文本之中,深入故事情節和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教師還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把書本和現實生活連接起來,加深學生的體會,開闊學生思維,激發想象力。俗話說讀寫不分家,在廣泛的閱讀之下學生的作文寫作就水到渠成了,在學習時聽了海門實驗國小吳勇老師的作文指導課,讓我茅塞頓開,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巧妙地引導,獨特的課題設計,讓寫作環環相扣又妙趣橫生,我想這源於吳老師平時教學的“真功夫”,學生們已經把班級博客當成一種想與他人交流表達的方式,真正引領學生走進了知識的殿堂。

從學習中我感受到,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轉變。學生的學習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學生更多的要在一種良性的、合作的、對話性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發展。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轉變以往以講授爲主的教學方式、轉變某些僅僅在形式上表現爲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創設實質性的促進學生髮展的各種學習環境的能力。其次,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帶來了個體差異的日益顯著,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關注個體差異,並針對不同個體有效地組織教學,協調與溝通生生、師生關係並且解決個體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協調、溝通能力。

對於這簡短的幾天的學習,不能說給自己帶來立竿見影的學習效果與實惠,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觸動。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現代社會非學不可、非善學不可、非終身學習不可。教師面臨着一場學習的革命,高尚的思想道德、淵博的學識,高超的教學藝術。過硬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質構成了教師素質的骨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源泉。教育的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昨天我們從閱讀中起步,今天我們在閱讀中充實;明天從閱讀中圓夢。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5

最近,在學校的倡導下,在同事們濃郁的讀書氛圍中,我閱讀了《合學教育:突破合作學習的5大瓶頸》這本書,這本書是合學教育的創始人張素蘭老師針對一線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基於對自身實踐的總結,基於對別人實踐的觀察和分析,通過設身處地的講解,幫助老師們實現自我審視、自我診斷、自我發展,從而共同衝破合作學習領域的栓塞之處。全書分爲兩大部分,瓶頸掃描和突破瓶頸,在掃描部分,張老師不僅列舉了很多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誤解和誤區,同時還從儒家思想等傳統文化的高度,爲實施正確的合學教育尋找到深厚的理論淵源,另外,張老師還從五方面具體分析了5大瓶頸發生和存在的原因,這裏既有全社會教育大環境的因素,也有因爲教師對合學教育這一理念理解得不夠深刻,尚不能抓住其實質,因此在操作的過程中步入了誤區,使合作學習停留於表面,而缺乏了應有的實效性。在突破瓶頸部分,張老師針對5大瓶頸,在如何達成師生認同、如何進行小組建設、如何實施多元的評價策略、如何進行有效地教學設計和科學的問題設計這五個方面,爲我們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指導意見。其中的很多觀點和方法,對我很有啓發,在這裏談一談我的體會。

張老師的“合學”是合作學習的簡稱,合學教育指的是老師指導學生真誠合作、科學學習的教育,她所倡導的合作,是基於對每一個學習者人格的充分尊重,落腳於參與者的共同受益。其實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並不是新生事物,以我校爲例,我們所提出的小班化教育的六個一模式,我校的尊重教育的辦學理念,課堂教學中的“三步教學法”都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但是實事求是的說,雖然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我也努力去實踐和嘗試,但是由於缺乏相關理論的學習,總是淺嘗輒止,有時遇到了障礙,遇到了困難,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打起了退堂鼓。讀了這本書,我從理論和細節兩個方面對合作學習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首先,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包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也就是通過合作實現教學相長。因此,教與學兩種活動、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都是不可偏廢的。要想讓合作學習更高效,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作用。當剛剛接觸一個新的班級,老師就要做足準備,一邊對學生進行觀察和了解,一邊向他們介紹和滲透合作學習的意義,使孩子們從內心深處認同這一學習方式並有一些好奇和渴望,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尊重大多數學生意願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分組,要堅持整體差異最小化的原則,接下來老師要積極發揮示範的作用,因爲沒有學生天生會當小組長,沒有誰自然而然的就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耐心指導。張老師的一個學生雖然是班長,但是在做小組長方面就很不成功,後來是老師幫助她找到了癥結所在,使她成了一名稱職的小組長。除了以上這些,最爲重要的是老師要對合作學習的內容、方式、時機進行精心的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要有深度,能夠觸動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思考,如果沒有對教材、對學情的深入研究,是很難做到的。而浮於表面的問題,爲了合作而合作的方式,不僅對學生的發展沒有幫助,而且會逐漸扼殺孩子們的合作熱情,使教學又回到原點。因此,爲了合作學習更有實效,更能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展,作爲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徹底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小組合作學習要真正落到實處,教師要從改變自己的教法開始,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自己去鍛鍊;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自己向前走。教師只有完全相信學生,學生才能真正的去探究、去合作。所以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是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前提。

二、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精心篩選合作學習的內容

要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教師一方面要研究國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另一方面,要針對國中學生認知特點,確定教學策略。在佈置預習時,安排學生圈畫出疑難之處,獨立思考,初步整理出自己的解題思路,難以解決的,就是課堂上需要組織學生合作探究的問題;在教學設計時,分析學情,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瞭解的程度;在備課預設時,進行篩選,選擇重點、難點問題。一般來講,思品學科的辨析性概念問題、材料分析問題、實踐探究問題,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來完成。

三、指導合作學習方法,參與學生合作學習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一定要深入小組的活動,認真傾聽學生的交流或是仔細觀察他們的進展。學生在小組合作時,如有分工不明確或是操作不當時,教師應及時給予幫助,指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感到教師也是其中的一分子,也在和他們一起參加探究活動,一起學習。同時,教師的深入觀察和耐心傾聽,能讓教師發現學生的精彩表現和獨到的見解,從而彌補自己個人思維的侷限性,在參與合作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

四、合理評價,及時鼓勵

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爲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關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與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教學活動則是以培養高素質、會學習的“學生”爲宗旨。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對於每個學生的任何反映,教師都要給予及時的評價,給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鬆的合作環境。即使學生的觀點存在某些不足,教師也應努力找出其積極方面,以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提高參與的激情。其次,成功的合學教育需要發揮備課組、教研組的團隊合力。

在這本書中,張老師多次提到她所帶領的團隊,《問題引領》也是團隊智慧的結晶。從中可以看出,想要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必須明確加強集體備課,特別是在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大背景下,我們在傳統的備教材、教法、課時計劃、教學程序、課後作業五大項內容的基礎上,也要注重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備學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都是爲學生服務的,因此,集體備課首先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學情,全面瞭解學生目前的素質發展狀況,確定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然後依據學生的實際調整和確定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學環節。

二是備學法指導。新課改最重要的變化表現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著力倡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這就對學法指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體備課時就要根據學情和教材內容充分探討每一節的學法指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是備合作探究。讓小組合作探究取得成效,既需要教師根據教情、學情預設思維含量高、具有探究價值、能夠引發學生興趣的“真問題”,杜絕那些學生一目瞭然或者怎麼討論也得不到答案的“假問題”,又需要教師預設好合作探究的程序和預見到各種生成性問題,避免合作探究走進誤區。集體備課要充分發揮備課組成員的智慧,對小組合作探究進行精心的設計,決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真正讓合作探究成爲提高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平臺。

以上是我從教師個人和集體備課兩個方面就如何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談了一些粗淺的體會。

我們都知道,人不能給予別人自己不曾擁有的東西,那麼我們就必須多一些學習與思考,以自身的發展來引領學生的發展。正如張老師所言:除了學習,我們沒有第二條成長的途徑,除了把今天的時間付諸學習,我們難以找到其他的學習時間。讓我們走走停停,在學習中與學生共同成長!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6

本學期師從xx老師學習教育學這門課程,老師把關於教育的基本問題講清楚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以後看待和思考事情多了一個教育學的角度。受教育十多年來,作爲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定會對教育有所思考。略談如下:

一、教育的專門化與大衆化

從歷史上看,最早的教育活動是同生產生活活動一起進行的,無法分開。後來,有了剩餘物質資料,教育從生產中獨立出來了,走上專門化的道路,這極大促進了教育實踐和理論的發展。西周已初步形成體系,到《學記》時已臻於完美。考試作爲評價教學效果的手段,如果正確地看待和運用,會促進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一旦被統治者利用爲統治工具,由它牽着教育的鼻子走,難免會有李約瑟難題啊!如今的錢學森遺問又何嘗不是呢?

不必有人號召,學習本應是人類自身追求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徑,終身學習更是與時俱進的要求和體現。在這種背景下,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顯得極其重要。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從小受家庭教育養成一個好習慣,上學後學會一套學習方法或一技之長,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環境,這纔是教育影響的全部。學校教育無論如何受非議,畢竟是比較科學地在教育人。而家庭和社會呢,他們真正懂得教育嗎?話又說回來,誰規定了學校課程中的必修和選修?依我之見,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應該對學生進行有關教學的教育,讓學生學會學習,讓未來的父母懂得教育孩子,讓未來的社會成員知道自身行爲對別人的教育影響。

二、教育的整體性和系統化

社會分工極大地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着歷史的進步;同時也使人的眼界有意無意地侷限於所從事的行業,這對於人們辨證地認識世界造成極大的障礙。地球只有一個,科學卻有許多學科,世界是可分不可離的,除了地理工作者等少數職業人士外,很少再有哪些人具備整體的或綜合的看待世界的能力了。肢解的認識指導我們實踐一定會出問題的,因此在人生的受教育階段樹立整體、綜合意識就很重要了。從這個視角看待我們目前的學校教育課程,是否有些可以改進的地方呢?

人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一生中受教育的時間有十多年,人這一輩子纔多少年啊!我們的教育一定要對學生負責。各個階段的教育在形式和內容上銜接不緊密,不是不承認後一階段要比前一階段有很大發展,作爲教育設計頂層,一定要規劃好這些事情,孩子自己沒有經歷過這些,領導者可是經歷過的,得給他們做好引導工作,避免在階段交接環節上浪費學生的大好時光。義務教育階段可能好一點,學生年齡小、性格特點還不穩定;國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學,學生的各個方面都要做調整,適應新的環境和任務,做好銜接是必要的,要使我們的教育過程縱向上下貫通,融爲一體。

人類社會要想永久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有歷史觀念,歷史不是陳舊的古董,是個時間軸,懂得歷史的人才能把握當下,引領未來。教育的內容基本上是前人經驗的總結,要在十幾年的時間內把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經驗傳授給後人,對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教育應該教給學生交流的方法,古今交流、中外交流、人際交流、心靈交流、生態交流,這樣學生就可以自學了。還要培養創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把最基本的原理和規律教給學生,讓他們一有靈感就可以運用已有經驗做出成果;還不能給他們建立條條框框把他們束縛住,要把握好尺寸!

三、教育經驗借鑑

各行各業的手藝都得往下傳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各種文化都希望能夠傳承下去,這裏就有許多教育經驗可資借鑑。祖國傳統醫學自古就有官方培養機構,但這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要的,廣大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是怎麼培養起來的呢?有一部分是自學成才的,一本《黃帝內經》,古人識字的就能讀懂,再看看中藥方劑,基本上就能治小病兒了,再有幾年的臨牀經驗,就成大夫了。這對於我們今天的教材編寫工作者不是一個啓發嗎?學生從小到大要用的各種課本教材太多了,效果又如何呢?紀曉嵐家邊上有個著名的京劇科班喜(富)連成,幾十年的時間裏培養出數位開宗立派的京劇大師,學員幾乎沒有廢品。教學方式可能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但它的歷史功績不可磨滅!紀律嚴明、講究藝德、苦心志勞筋骨、口傳心授、傳幫帶、重視舞臺實踐、善於總結規律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參考借鑑。

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永恆話題,文雖至此,思考不盡。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7

今年8月,是礦業公司開展安全警示月訓練活動的第三個年頭了。通過這次《機械事故案例精選》《常見違章作業事故案例再現》等事故案例學習分析,筆者以爲,安全警示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切要抓常抓長。“違章、麻痹、不負責”充分詮釋了事故發生的緣由。“違章”就是不按規章制度,不按操作規程來做事,憑自己的個人主觀意識來做事,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習慣性違章;“麻痹”則是進一步違章,未仔細分析工作過程中的全部環節,不仔細履行工作流程和規程,總認爲自己這麼做沒什麼大不了,自己是對的,圖便利、圖省事,從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不負責”就表現在多方面,治理上的不負責,監視上的不負責,詳細工的不負責,即治理不到位、監視不到位、執行不到位。

因而我們要“常懷職責之心,常行職責之事”做安全生產明白人,仔細按章操作,強化安全監視。而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到“警鐘長鳴”、安全生產呢?筆者認爲:

首先要將“安全就是生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讓大家共知、共享,要喚起員工“違章就是事故、事有意味死亡”的意識,時刻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真正做到本質安全,不能麻痹大意憑幸運;要轉變傳統思維,做到安全工作精細求細,要在提高安全保證程度的根底上做到“猜測、預知、預警、預報、預防”。

二是要提高每名從業人員的安全認知潛質。要真正熟悉到安全治理的嚴厲性、嚴峻性,熟悉到安全工作一票拒絕的極端重要性。只有境地提高了纔會真正重視起來,纔會將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討論、去治理、去落實,去全面履職履責。要嚴格落實“安全進展”的要求,抓好“人、機、物、環”四種隱患的排查,打擊擔心全的行爲。

三是必需要抓好本質安全和本質質量要求的落實。本質安全首要的.是人的本質安全,這就要求對員工要一手抓訓練,實行正面引導,樹立正確的防範意識,一手抓制度約束,嚴格執行各項制度規定,目的是解決愛護自我的問題;本質質量就是要幹標準活,高標準幹活,標準操作,不糊弄自己、不糊弄別人。我們要追求的就是凡事有標準,凡事按標準去做,這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習慣訂正的過程。

四是必需要科技興企,文化強企。透過形式多樣的形勢訓練和文體活動,廣泛宣傳安全文化理念和企業進展前景,要真正將我們的安全文化理念滲透到每一名員工的思想、意識、操控、行爲;進一步改善員工的精神狀態、思想觀念,增加廣闊員工的驕傲感、職責感和使命感。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8

讀書是一件很美的事,東晉詩人陶淵明說;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我帶着一份新奇,帶着一份崇拜,帶着一份激動,細細品味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看完這本書後,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明代詩人于謙說得真好,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新教育讓我彷彿找回了當年立下的遠大的教育理想,也找回了當年的那份自信和力量。心中不斷地涌動着一股要戰勝自己、要超越自己的力量。我想那也許就是新教育的力量。新教育又賦予了我新的教育理想。指明瞭工作中前進的方向。新教育意味着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新教育的四大改變,(改變教育的行走方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改變教育的科研範式)六大行動,(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區)及教育感悟、教育定律等理論、理念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更清楚的明白了今後教育教學的努力方向,俗話說得好:“一日無書,百事荒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些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也是新課改所倡導的一種理念。同時也是新教育所弘揚的一種精神。

新教育明確指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個書香充盈的城市纔會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由此可見,新教育提倡變閱讀爲悅讀,讓閱讀變成孩子一生的習慣,讓悅讀成爲孩子一生的心靈港灣,是多麼的重要。在新教育語文教學實驗中,我們滲透這一理念,把“小教材”變爲“大教材”。所謂的“小教材”就是至課本。所謂的“大教材”就是指依據課本而拓展延伸課外的教材,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其次,借鑑新教育提倡的營造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營造書香家庭,讓孩子們與黎明共舞,晨間誦詩,午間午讀,下午暮省,開展豐富多彩的和閱讀有關的活動,如:晨誦比賽,讀、寫、繪、畫心得交流會,圖書益讀,等。通過多條途徑,讓孩子們喜歡閱讀,讓童書戰勝電視,讓童書戰勝電腦,讓童書戰勝遊戲機。書中自有黃金屋,通過讀書,大家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開闊了胸懷,培養了品質。

學理想課堂,創優質教學

我認真學習新教育所闡明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聯繫的、延展度)使理想課堂達到三重境界即(第一種境界:落實有效教學框架。第二重境界: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第三種境界,體會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同時,新教育還研究出《有效課堂的教學框架表》都給了深刻的啓發。使我明白了語文教學不僅是以前新課改送倡導的`三個維度整合,也深刻領悟了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也就是“優質教學”,即,師生共同圍繞在“問題——知識”的周圍,進行一次艱苦的探索。新教育提倡創造自己的理想課堂。讓師生把學習視爲一個同時展開的三重對話:人與知識的對話、人與他人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

做“科研”型教師,促“專家成就”型名師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課堂,倡導的是一種行動科研。一種行動的研究。其關鍵有兩條,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情,二是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能夠放下心事,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每日記錄教育隨筆、教育隨思、隨想的教師。朱永新教授稱這些教師都是一本大的鉅作,每一部鉅作都有真切的可行的理論。書中告訴我們成爲一名名師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10年後,你抱着自己積累的教學日記時,你就成爲了一位名師。這讓我深深感受到“認真教學”的深刻含義:我們之所以沒有進步就是每天在重複着自己的生活,創新的太少。在創新方面下的功夫太少。

總之,讀朱永新教授的這部著作,是一件很美的事,猶如邂逅好友、知己,心裏迸發出深深的喜悅。我更加堅定的認爲:讀朱永新的新教育,享受的是內心深處的滋,收穫的是人生大廈的穩固根基。今後我還會讀更多的書,讀出壯闊,讀出豪邁,讀出人間萬象,也讀出新教育的真諦。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19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1820xx年發表的。該書所論述的教學理論,說明了心理學對於教育學的意義,提出了教學的形式階段的原理,論證了教育性的教學這一概念,特別是指出了培養多方面的興趣對於促進學生學習的意義。所有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價值,這就是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們今天重新研究與評價該書的意義之所在。

全書共分三編,三編之前加有一個"緒論"。緒論裏,赫爾巴特着重說明教師學習教育學的意義與作用。還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係以及教育目的與作用等問題。第一編的標題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兩章,第一章爲"兒童的管理",第二章爲"真正的教育",本編主要論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問題。第二編的標題是"興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爲:"多方面性的概念","興趣的概念","多方面興趣的對象","教學","教學的過程","教學的效果"。本編主要論述了興趣的多方面性問題,並以此爲基本原理來解釋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學科設置,闡述了教學的過程,環節等一系列教學論問題。這一部份是《教育學》一書的核心,也是比較有價值的部份。管理,教學和訓育,構成了赫爾巴特教育體系的骨幹。

一、《教育學》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爾巴特認爲,"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爾巴特還把兒童未來的目的分爲兩部分,即希望達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謂希望達到的目的是一個人有時可以根據自由選擇而給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說與職業選擇有關的目的。爲達到這一目的,教育就必須發展人的多樣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養人的多方面的興趣。所謂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這是一個人在任何活動中都必須達到的目的。赫爾巴特認爲教育的本質就是以各種觀念來豐富兒童的心靈,把他們培養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一)性惡論與管理論

赫爾巴特稟承了歷史上沿襲的,曾爲中世紀神學所極力鼓吹的"性惡論",認爲在兒童天性中處處都會表現出不服從的烈性。"所以爲了要使那種在烈性與慾望中成長起來的意志不被他們造成具有反社會的傾向,就有必要經常不斷地對它們保持明顯的壓制","而兒童管理就是許多必要的預防措施之一"。他說:"如果不堅強而溫和地抓住管理的繮繩,任何功課的教學都是不可能的。"

赫爾巴特將對兒童的管理作爲實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在赫爾巴特看來,教育過程可分爲三大部分:管理,教學,訓育。沒有教學就沒有教育,不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實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無從談起。在進行教學之前,必須首先對兒童進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過管理將兒童天生的粗野倔強的性格壓下去,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都無法進行。但是,兒童管理既不是教學,也不屬於教育,旨在爲順利進行教學和教育創造前提條件,除此之外別無目的,"這種管理並非要在兒童心靈中達到任何目的,而僅僅是要創造一種秩序"。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脅,監督,權威與愛。

(二)興趣說與教學論

興趣在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興趣的多方面性"構成了兒童意識活動的內在動力。"興趣的多方面性"爲教學內容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赫爾巴特提出了他的範圍廣泛的教學課程論。屬於經驗興趣的學科是自然科學,物理,化學,地理;屬於審美興趣的學科是文學,唱歌,圖畫,屬於同情興趣的學科是外國語(古典語與現代語)和本國語,屬於社會興趣的是歷史,政治,法律,屬於宗教興趣的學科則爲宗教。

赫爾巴特還進一步對興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過程進行了探討,認爲人的興趣是一個由"專心"和"審思"共同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動。"專心"與"審思"的矛盾運動構成了興趣的四個階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動。赫爾巴特正是依據興趣的四個階段提出了其極爲著名且又影響極爲巨大而深遠的"四段教學法"。這就是把教學過程分爲明瞭,聯想,系統和方法四個階段。明瞭就是向學生明確地講述新的教材;聯想就是通過教師和學生談話,使學生把新舊觀念聯合起來;系統就是學生在新舊觀念聯繫的基礎上,去尋找結論,定義和規律;方法就是把已學得的知識應用於實際,培養學生有邏輯地,創造性思維的技能。赫爾巴特所規定的這些階段,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爲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

(三)性格觀與訓言論

訓言論即道德教育,是整個教育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他認爲道德教育不僅直接影響兒童的心靈,而且能指導他們的感情,願望和行爲,形成他們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應該依靠學生已有的美德。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找到學生的善良特徵,甚至學壞了的`學生的善良特徵。用一個火花燃起另一個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認爲包括以下幾種:約束學生;限定學生;規定明確的行爲規則;使兒童心靈保持"寧靜和明朗";以獎勵和譴責去"鼓舞"兒童的心靈;勸告規律的生活方式,家長要保證兒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分辨是非,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赫爾巴特所建立管理兒童的制度曾經廣泛地推行着,這種制度的缺點在壓抑兒童的創造性,使他們絕對服從成人的權威。

二、《教育學》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

赫爾巴特的《教育學》是教育理論發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論走向科學的開山祖和奠基石。

(1)赫爾巴特試圖將人的個性與社會性統一起來,將現實社會的要求與未來社會的召喚統一起來,從而培養既能立足現實,又能面向未來的人才

(2)赫爾巴特將其管理論建立在性惡論的基礎之上,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觀點。但是,即使在赫爾巴特的最專制的管理論之中,我們還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東西:"人們只能理智地把這種服從同兒童本人的意志結合起來,並只能把這種服從作爲一種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真正的教育的結果來期待得到","一個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權,而這種權力既不是從父母那兒得來的,又不是被學生承認的,那麼他將完全自毀於此。"

(3)《教育學》的不朽生命在於它的教學論。

第一、赫爾巴特從其觀念,興趣,統覺等心理學思想中尋找其教學論的理論依據,試圖將其教學論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之上。這是赫爾巴特的一個極爲重大的理論貢獻。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教育性教學"的概念,從而正確地闡明瞭教學的定義,論述了教學與教育的關係。

第三、"四段教學法"的提出。"四段教學法"對於教學的四個階段劃分得很清楚,且比較細緻地考慮到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狀態,注意到不同教學階段學生的不同興趣,特別考慮到不同的教學階段所應採取的不同教學方法。這對於知識的系統授受和教學過程的規範化都具有重要意義。"

(4)在訓育論中,赫爾巴特試圖將道德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統一起來,從而使人歸於"內心自由"。從中我們又可以看到赫爾巴特試圖將人之個性與社會性協調統一起來的努力。赫爾巴特重視有規律的生活在兒童的道德性格養成中的作用,將道德性格的養成生活化,重視教育者在形成兒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響和作用,主張陶冶,反對強制,所有這些,都是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的。

三、小結

赫爾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體現在他這本《教育學》裏。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學建設成爲一門科學的主張,把道德作爲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見解,多方面興趣的理論,教學形式階段理論以及統覺心理學理論,等等,對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歐美多數國家以及日本等亞洲國家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其實,赫爾巴特的巨大的歷史功績主要不在於衆人加之於他的"近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等美譽,而在於他的教育學說成了西方近代教育傳統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現代中國教育的發展進程中,赫爾巴特的影響也同樣重要。這不僅是因爲他是最早被系統介紹到中國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對20世紀初期中國建立新式學堂和發展近代師範教育發揮了無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20

有幸接觸到了"生本教育"理念,隨後,一起聽了一場專家報告和一節生本數學示範課,感受了生本課,後來看觀摩課、集體學習、個人閱讀生本教育的書籍、上網查找資料,和老師一起開始學着上"生本課",的實踐,簡單談一下的學習體會。

一、學生們了釋放生本教育的理想:

找出教育方法,使教師可以少教,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讓學生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者和引領者。以前在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真正到學習,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性可想而知,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真正體現。"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實踐的知識,有成就感,自信心,種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有興趣了。,班的韓子健、韓世紀同學的就很,原來的時候倆在課堂上屬於不回答問題的那類學生,對學習的性不高,但自從開始讓學生們以爲、探究並走向講臺當小老師爲大家講題之後,倆像換了人似的,性高,課下還動不動就問我問題,看到的,我高興、激動,甚至都不敢相信。看兩個的使我堅信"生本教育"能拯救每個孩子解放每個老師。

二、老師的角色翻天覆地的改變

關於點,我是深有體會,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我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在教學中太自作多情了,時候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而是有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積累經驗,反思離不開的。上了一段的"生本課",我最大的困惑不知道在課堂上該說些不該說些了,一開始總感覺本節課的知識點應該由學生來生成,儘量不敢多說話,後來才知道,老師應該學會恰當的去孩子、做小結,並都不說,握好度,點還需要在今後的課堂上努力學習。

三、生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看教學視頻,生本課上的孩子們自信的、快樂的,現在我有時候體會到點,當學生從和中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時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悅。,更多的時候是憋着一股氣,每次都在想:孩子們怎麼這麼不會合作?語言表達能力怎麼這麼欠缺?每次做總結時怎麼總是說不在點子上,還那麼囉嗦?上,的現狀其實很,在前期,並在課堂上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的的好習慣,現在,剛剛開始接觸生本教育,老師新手,地方做的都,又何況是孩子們呢?,看的,在學習上衝勁十足,自主意識很強,慢慢的合作意識,更多的是學習上的創新意識,我深切的意識到,孩子們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

生本教育,我知道了真正優秀的教師,你教的學生了讓你滿意的成績,這完全的,的另一還要看你有讓你的學生體驗過你的教育給他帶來的無窮快樂,你爲學生素質的做了,你爲學生今後的發展了哪些幫助。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說:"快樂的感受是人學習的情感基礎。快樂的日子使人聰明,使人產生心理的興奮和生理的活躍。在興奮中,他會最高的學習和最好的學習。"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將生本教育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去,去,在反覆驗證的過程中

學習知識,快樂的成長。使真正的學習的主人。也要學着做魅力老師,從而讓的課堂有魅力!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21

《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是由曹理老師主編及全國許多音樂工作者合作完成的一本填補音樂教學這一領域空白的書。儘管它在1993年就已經出版,剛開始拿到這本書我在想這本書已經出版這麼久,當中的內容會不會已經過時,但是讀完後我發現書中的內容到現在爲止都是非常值得我們音樂教師或者教育工作者值得學習和研究的。這本書涉及的內容是非常全面,書中除了講述“音樂教育的'研究”、“音樂教育的本質”、“音樂教育的目的、任務、原則”、“教學大綱、教材教法”等這些與學校教學直接相關的內容外,還有從音樂教育的對象、實踐、教改等有關方面講述了“兒童音樂教育心理學”、“兒童音樂才能”、“家庭與社會教育”、“比較音樂學”、“國外音樂教學法”等許多內容。

讀完以後我的感受就是原來我們音樂學科並非唱歌、跳舞、彈琴那麼簡單,特別是我們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人來說,除了要關注學生技能技巧的進步,更重要的是要關注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學習心理,因爲不管學習音樂或者欣賞音樂都是一個基本的心理活動過程,而由於個體差異,這種心理活動過程又是因人而異的,因此作爲教師就要關注這些差異,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另外書中有花不少篇幅介紹了幾種音樂教學法,有奧爾夫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美國綜合音樂感教學法等,其中我準備將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奧爾夫的“樂器”、柯達伊的“柯爾文手勢”結合運用到我今後的教學中,希望能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國小教育學學習心得 篇22

xx月xx日,有幸聽了周小冬老師的一堂體現有效教育的課,並學習了有效教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從中收穫了很多。有效教育是孟照彬教授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是一種集學習方式、課型方式、評價方式於一體的教育教學方法。

孟教授的MS課型即要素組合方式給我最大感觸,它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多地體現學生的主導型,實現教師的引導作用。所謂“聰”,即“聽、看、講、想、做”的有機活動的結合,一堂課中,這幾種要素的多變組合給予學生更多新鮮的'學習空間。很多時候,課堂教學效率低的原因就是沒有讓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即學生參與度低,也許只是表面的參與,只是淺層次的參與,而並非全力投入,全身心的投入。因此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習成爲孩子自己的事情,成爲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另外,教師不能僅僅追求課堂表面的熱熱鬧鬧,而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認真思考時的“靜心”,即真正的“靜中有動”。從而實現“聽、看、講、想、做、動、靜”,實現有效教育。

這次活動,我還感受到了MS—EEPO有效教育的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團隊式的活動方式。

1、學生的學習組織形式

學習組織形式有小組合作和團隊合作模式。小組合作學習是EEPO學習方式之一,一般2-6人爲一組。組建學習小組有五個基本元素關注、關照、傾聽、資源利用、親和力。具體操作程序包括構建學習小組、明確構建目標、規定合作要求、關注學習中的邊緣人物,所謂“邊緣人物”是指沒有參與或沒有真正投入學習的學生。學習成果展示。團隊合作是在學習小組合作的基礎上,更爲高級的學生學習組組織形態,它至少由8人以上組成。它更注重團隊中角色分工和學生才能的發揮。組內有明確的分工,有組長、監督員、記錄員、操作員、綜合發言員、助理員、聲控員和協調員。只有明確的分工,學生纔能有條不紊地完成自己的任務。分工角色可以轉換,以便讓更多的學生得到更多的鍛鍊。

2、教師團隊評課方式

與學生的學習組織形式一樣,教師的評課方式也是以團隊組織形式開展活動。教研組的老師分爲若干個團隊,每一個團隊都有自己的團隊名稱、隊標。而在這次學習中,我也學習到了之前從未接觸過得評價方式,如經典性評價:基本元素有—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互動、主動、能動,就是所謂的三性三動評價。流程性評價:流程性評價指的是一種在課堂上,針對某個教學環節,爲落實或強化某個關鍵要素所隨機進行的快速檢測。這兩種評價方法,簡潔明瞭,便於操作,讓人耳目一新。

通過理論學習,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孟照彬教授的EEPO有效教育是一個新的教學模式,它跟我們習以爲常的教學行爲、教學方式和思維方式迥然不同,如果實施起來其艱鉅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師勇氣和毅力。

我們知道了以後我們教師應該要怎麼去做,要走什麼樣的路,怎樣去培養優秀的人才。得到了一條通向有效教育的道路。就是我們先要做有些基本的改變:第一,是要改變思想觀念,第二,是要多思考轉變教學方法。通過這幾天孟教授的講座知道了有效教育的備課方法:要備學生,要備學法,就利用孟教授的5J去進行,5J即指1)單元組、(2)備課、(3)約定、(4)表達呈現的多樣性、(5)團隊。還知道我們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該從ES經典教學評價去評課,ES經典評價指的是(1)知識性目標(2)創造性目標(3)個性目標(4)能動目標(5)互動(6)主動幾個指標去評價一堂課。同時我們教師的備課和聽課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最好用圖文結構式。在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學生的動靜轉換,實現有效教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