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通用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4W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

我願在你平淡無奇的生命裏,做一個閃閃發亮的神經病。——馬良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通用17篇)

陳孝正,本片男主角,單親家庭,父親早死,由母親獨自一人帶大,對陳孝正管教嚴格。陳孝正是標準的好孩子,聽話,勤奮,自律,刻苦,努力,學習好,受家庭影響,有些自閉,有些自卑,敏感,但人長得很帥。陳孝正在大學裏屬於另類,他爲實現夢想而全力戰鬥,不容許有任何差錯。

如果不遇上女主角鄭微,陳孝正的生命軌跡將按照他之前規劃好的路線,平淡無奇的走下去,最終會和曾毓走到一起,結婚生子,事業有成,或許後半生幸福美滿。但這樣的人生軌跡註定不是個好故事,也太過平淡和乏味,亦與青春無關。

青春時,人至少該瘋狂一次,否則就不是青春。在生命的每個階段裏,就該去做那個階段裏該做的事情,青春期裏去做青春期該做的生氣。如果少年時沒有犯過傻,犯過錯,長大以後,這樣的機會就不會再有了。這世界的錯誤就在於,成人總是用自己的行爲準則,去要求小孩子不去犯規、不去犯錯,最終使他們學會用各種規則要求自我。然而,人不是機器,人有感情,如果一味的用規則去約束自己,人生又有何滋味。

年輕時,我們不懂的東西太多,可等到懂了之後又晚了。青春時犯錯是註定的,留下遺憾是難免的。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去做,而我們也不知道,自己一直以來堅持的東西,是否真的是對的。絕對正確的三好學生陳孝正,最終還不是吸起了香菸?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2

通過觀看有關禁毒的電影, 使我們對吞噬人類寶貴生命的魔頭——毒品有了一個正 確的認識。 禁毒,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人們一旦染上了毒品,精神就會開始墮落,人格必將 扭曲。

毒品,不僅殘暴地銷蝕着人的靈魂,還無情地破壞着我們的家庭生活。因此,我 們應該謹慎地防備它,戰勝它。 那些販運毒品的壞人,真的把什麼都想到了,他們無孔不入,這讓人不寒而慄。更 讓人感到悲哀的是,大部分吸毒者都是青少年,他們執迷不悟,甚至認爲吸毒是時尚, 且全球吸毒者是漸漸增加。有了第一口毒煙就永遠沒有最後一口了,他們慢慢跌入了幽 黑的深淵,當他們覺悟時,已沒有悔改的機會。

多少人因爲吸毒而無家可歸,賣兒賣女。 在一部禁毒影片中,有一個叫默默的女孩,她唱戲很出色。一天,默默回到家,發 現她的媽媽躺在沙發上,全身發抖。媽媽讓他去吳阿姨那裏拿藥。默默拿了藥後,怕吳 阿姨亂來, (因爲吳阿姨不會醫術)就把吳阿姨開得藥拿給醫生看,醫生看了看,吃驚 地問:'孩子,這是哪來的?這不是藥,這是毒品,是海洛因!'默默這才知道媽媽在吸 毒。

回到家,媽媽叫默默把藥給她,默默告訴媽媽,那不是藥,是毒品!媽媽就搶了默 默的書包, (因爲藥在書包裏)媽媽拿出藥,吃了。最後,媽媽瘋了,爸爸被關進監獄 裏。從此,默默也開始吸毒煙了。就這樣,一個本來美好的家庭被毒品毀了。 生命的價值在於幸福、美好地活着,若是爲了追求所謂的'時尚'而去吸毒又有什麼 意義呢?讓我們攜起手來,拒絕毒品,遠離毒品,消滅毒品吧!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3

這世間男女,青春年少之時,大都會預想一個命裏的人,所以會等,等他/她出現,然後芳心暗許,喜結連理。有時候,以爲是等到了,於是痛下決心,誓死相隨。那時候年輕單純,以爲能與子偕老,百年好合,誰知道滄海桑田太匆忙。不是勞燕分飛,有緣無分,就是中途倒戈,投奔他人懷抱。鄭薇遇見陳孝正,老張遇見阮莞,阮莞遇見趙世勇,不勝枚舉。

如果你抓不住這彈指間的年華,就不要輕易愛上一個人。人心難測,但若實在沒忍住,也千萬不做先愛的那一方,“良辰美景奈何天,爲誰辛苦爲誰甜”,沒有激烈愛過的人,不能解這其中味。“當我再見你的時候,我還愛得起嗎“,多年後,鄭微在面對陳孝正捲土重來的時候,她慌張而惶恐,可是愛像覆水,難收。

電影裏,年輕就是資本。年輕的時候,鄭微可以爲愛癡狂,爲愛越過千山萬水,排除千難萬險,在所不辭。可是年華匆匆,青春太短暫,沒人允許她們一直年輕。人心總會在年華消失中,變得堅硬起來。就像原小說裏寫的那樣,我們應該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陳孝正傷害過鄭微,儘管這樣,鄭微恨他嗎?也許曾經恨過,而現在呢,估計不恨了。那麼,阮莞呢,她恨趙世勇嗎?可能觀衆恨的最多。對於阮莞來說,愛情無可奈何。就這麼一個小男人,不值得愛,可就是愛上了。一旦愛上了,就希望海誓山盟、天荒地老,哪怕被欺騙百次,依然相信自己沒愛錯過,是不是太傻?這樣的傻人很多。愛情,沒有對錯,哪怕是痛徹心扉,也總期待奇蹟發生,期待對方回心轉意。女人在這點上,比男人更能海納百川。這話說給阮莞聽的。她在這場愛情裏,失魂落魄,丟了尊嚴,令人扼腕。女神總是沒有好歸宿,不是被豬拱了,就是香消玉殞,孤老一生。

“阮莞,我願意成爲你生命中的配角,無悔這一生”,這是老張的愛情觀,多麼傷感和可惜。愛要表達出來纔好,可老張沒說出口,他沒有鄭微的勇氣,但不見得不好。不說就是不改變,永遠不說就是永遠不改變。暗戀的人才最偉大。那林靜又該何去何從,回過頭去愛施潔嗎?

可是愛,到底是說還是不說。說了像鄭微那樣嗎?不說,那就像老張那樣嗎,一輩子站在你背後,看着你遠去的背影無能爲力、默默嘆息?還是乾脆就像黎維娟一樣,有了金錢,愛情它算個屁!人太容易輸給愛情了。

在青春的光影裏,愛情、友情、親情,三情並立。多年後再回憶,一定是“道是無晴卻有晴”。我們感嘆一遇楊過終身誤,也感嘆擦肩而過即一生。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愛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生命。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4

青春是一首歌,卻無法將它單曲循環。

——題記

青春是一首歌,他只給了你一個調調。有的人從頭到尾都只有一個調,有的人卻能將他譜成華麗的篇章。我多想把青春系在鞋帶上,帶着夢想一起向前奔跑;我多想將它收藏,然後再慢慢品嚐,可他卻終將永遠消失在遠方。

讀完了《致青春》,在帶着感嘆和欣喜,與同學笑談着自己手中剩餘的大把青春時光外,也不例外地領悟出,性格是終可以改變命運的。就像是大千世界的芸芸衆生,爲什麼有的人春風得意,總會讓別人嫉妒地說他是上帝的寵兒;而有的人卻黯淡無光,只得仰望着金字塔上端的人,空恨自己的勇氣和實力脆弱無比。又爲什麼有的人財運亨通,有的人卻一貧如洗。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正是導致每個人具有不同的命運的原因之一。正如書中的陳孝正,當他從國外海歸,由原本的塵土終於變成了黃金,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憑藉着自己的雙手,在最好的青春年華,打造了自己的伊甸園。也正因爲他性格中的那一份執着和對夢想的偏執,才造就了後來人生的贏家。

時間在悄然流逝,年華在匆匆而過,時光無限荏苒,青春將不再重複。你是否認真的考慮過,自己終將逝去的青春該如何度過?哪一個更加痛苦?努力還是後悔?當你夜晚躺在牀上,吹着初秋涼爽的秋風,看着手機上亂七八糟的內容笑得咯咯發抖時,是否想過,當你放棄努力的時候,有多少人還在繼續?比你強的人還在努力,比你弱的人都沒有放棄,你還有什麼資格說自己無能爲力?成長,本就是一段錐心的痛,而最不計後果的那一段,就是青春啊!我們不應該在自己最能吃苦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就像是時間老人,在帶走了艾弗森青春的同時,也悄然奪取了他手術刀一般犀利的突破。但卻煉就了一個更加驕傲的背影,頑強的與整個世界做着鬥爭。時間老人,在帶走了卡特肆意而又優雅地操控着在雲端時間的能力,卻也始終無法阻止老飛人帶着心中的夢想繼續發光發熱。青春就好似一本打開了就無法合上的書,你永遠無法始終擁有他,但卻可以儘自己所能留下精神烙印。這是偉大的人所做的,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青春是什麼?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面對枯燥又寂寞的練習,依舊選擇一如既往的堅持到底。那終究是一場無知的奔忙,總會帶來顛沛流離的傷。但只要相信明天有太陽,就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青春是一首歌,我們都沒有辦法將他單曲循環……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5

之所以說是“選擇”而不僅僅說它是一部愛情片是因爲一個人的青春裏不可能只有戀愛而沒有其他,學業、愛好、精彩的課餘生活、個人價值觀的推翻與重塑等等,這些同樣都是青春的組成部分。

同樣是青春,有些人會選擇讓“追逐嚮往的愛情”佔據生活的幾乎全部,比如說女主角鄭微,以及片中另一個配角施潔;有些人會選擇通過努力學業爲自己的將來鋪路,而不願讓其他事比如說戀愛這種事影響自己的前途,比如說男主角陳孝正他說過一句話:“我的人生是隻能建造一次的大廈,不可以有一釐米的誤差”。

在我看來,無論當初選擇了什麼,只要在做抉擇時覺得值得,就已經足夠了;畢竟慾望是個無底洞,能夠知足常樂太過難得,得到了這個之後還想要同時得到爲之失去的那個,無論選擇了什麼都會有遺憾。我們不難聽到有混得還不錯的人抱怨“真後悔大學期間沒有正經談一場戀愛,就忙着學習忙着找工作了”,其實都一樣的,但凡當初沒有得到的必定會在將來以另一種形式作爲果報得到償還,何因生何果。

電影中片段很真實。如:說朱小北在被誤會後進行辯解時被商店老闆冷嘲熱諷“喲,還人格尊嚴哪”。爲她被侵犯後的那種憤怒情緒惻然。

致青春,致我們逝去的青春。回憶總是會美化事實,大多數人還是會說"青春是美好的"。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6

《致青春》,好一部懷念青春的情感史,觀覽末了,它讓我真真切切,深深刻刻地感受到了兩件事。

第一,時間不等人,當你低下頭眨眼思緒,再擡頭仰望之時,你會發現,記憶帶走了這許多年,連趙薇都從我們以往認識的一個青春演員演化成爲了今日的導演。

第二,時間真的真的不等人,我們這代人已經開始“老”了,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完完全全,在這個時代的舞臺中扮演起了中流砥柱的主角。那超過5億的票房紀錄很好地證實了這一點,70&80後的同學們啊,我們功不可沒。青春,究竟是怎樣一種回憶,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我值得紀念的地方。

《致青春》之所以異常,異常在於它的視角是從一個女孩的成長史開始的,不說絕無僅有,但也算的上屈指可數。我想,作爲觀衆羣體的大衆之中,我們還是樂意普遍“屈”稱自我爲屌絲或草根,一個小人物的艱辛履歷,最終實現大英雄主義的成長史,還是相當的迎合大衆擬身化成就感的思想。

正是如此,在此片中,女性視角的“另類”演繹,很好地展露了這位年輕女導演所要表達的情感思路,在一個“女性”英雄主義的戰爭史裏,感情這樣一個永恆的主題,也能夠演繹的如此細膩動人,如此共鳴犀利。如果說片中從頭至尾反覆強調的中心是懷念青春,倒不如說這是一部有血有肉可圈可點的感情啓明片。在整部影片精湛的結尾處,弗如點化般的巧思劇情安排下,我們發現,原先這場女性主角英雄主義戰爭的結局不是團圓般的喜劇,而是略帶悲涼煽情而又無奈的感嘆。

我同意,“在感情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是瞎子,都在摸着石頭過河“。我才懂得,原先”滿天星”的花語是什麼,那就是甘願作配角。我能體會,感情的力量真的偉大,因爲它,讓許許多多的“爬行動物直立行走起來”。可是,我也有不一樣意,“其實愛一個人,應當像愛祖國,山川,河流”,這是多麼“可笑”的說辭。還有在這部片子裏,竟然沒有壞人,都是好人,幾乎從每一個主角到配角,都有你值得去學習,去欽佩的地方。

總之,《致青春》是一部佳作,是一段我們這輩人值得去欣賞和回憶的故事,它是一部比《那些年我們以往追過的女孩》還要青春,還有動人,還要深刻許多的好作品。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7

好久沒有看書看得如此感情投入了,《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幸夷塢說:青春是不後悔,是允許犯錯的。青春是回憶,會苦澀,但之後一定會追憶青春。

書中自譽爲“玉面小飛龍”鄭薇,洋溢着青春活力,一路哭,一路笑,一路歡呼雀躍就讓我們陪着她從17歲走到27歲,彷彿一夜暖燈就晃過了十年青春。這也讓我們見證了原來青春如此短暫,青春終將會失去,但失去的同時也丟了愛情。

有些東西終究會腐朽,等到曲終人散是才發現愛的是那樣銘心,而傷害卻也同樣刻苦。那個曾經如此飛揚跋扈的小飛龍,那個曾經如此高傲冷峻的阿正,那本《安徒生通話》,那場7年之約,還有那個陪你一起走過青春的沅沅,統統都將被埋葬在青春記憶裏。

生活中也許我們並不會像書中的女主角那樣執着,始終與開啓感情宅門的那個男人糾結一生。現實沒有約束和限制。於是就像書中所說: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以在鄭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每個女孩都會遇到生命中的陳孝正,每個陳孝正都要在經歷過失去後蛻變成林靜,而每個鄭薇只有在長大後才明白林靜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我們以後要面對的。

的代價就是要是去一些東西青春,若干年後,過盡千帆才明白這些將不會出現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了。可是沒關係,但願我們失去後會懂得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因爲那都是我們用青春,用眼淚,用心碎換來的。我的青春你來過,雖然沒有陪我走下去,但我是如此慶幸,在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裏,有你來過的痕跡,這就夠了。希望你日後想起也會因爲我們曾經的傻氣會心一笑。

幸夷塢的小說描述了一個如此接近現實的青春結尾:鄭薇在沅沅的汶前說,沅沅只有你的青春是不朽的。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就引起了我的共鳴。通過這本書使正在青春期的我明白: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便不再,就像曼陀羅凋謝就不在開,唯有珍惜!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8

終於看了趙薇首次執導的致青春,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當中有笑有淚也有你我青春的影子。這部影片讓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找到了共鳴,如此高的票房紀錄也證明趙薇的青春沒有虛度。

青春到底是什麼呢,如今的我覺得青春就是一筆財富,每個人一開始都有一筆相同價值的財富。當我們擁有的時候,各人就出現了不同的處理財富的方法。有一小部分人,他們會從一開始就懂得珍惜這筆財富,然後認真的管理它,使其逐漸增值;大部分人會覺得這筆天生就可得到的財富得來太易,不知不覺中就揮霍了所有而不自知;剩下一部分人在獲得財富後自然而然地先盡情享用,直到突然有那麼一天,他驚覺原來財富已經不見了一半,於是開始頓悟,如果不去好好珍惜管理它,註定有一日財富將被用盡。

也許這就是你我的故事,它足以證明爲何社會上的精英總是屬於那麼一小部分人,因爲從一開始就有頭腦有計劃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凡人如同你我,對於財富所帶來的種.種誘惑總是難以抗拒。在那個懵懂的年紀,我們絕少去想像用盡財富的後果,因爲那樣的生活還太過遙遠。

然而我們依然有選擇的權利,當有一日你不再滿足於現狀時,就立刻行動起來去改變它吧。也許你曾經努力在先,所以現在可以開始享受生活;又或者你曾經揮霍了青春享受了生活,現在就是要努力的時候了!所以生活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9

我相信很多人在趙薇要拍這部電影之前都看過這部小說,很不幸,由於拖延症我一向沒看完整部小說,但看完電影之後,我還是有興趣再去把小說看一遍。

看完電影之後,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青春不是小說作者寫的那個青春,而更像是導演趙薇的青春,電影中鄭薇大學的年代被趙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個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的大學生活,這樣的改動是我不喜歡的,也許這樣的大學生活趙薇更加熟悉,拍的更得心應手,但這樣時代的提前卻造成了與大學畢業後的時代落差感,給我一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一畢業就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感覺。

整部電影的學校時代是拍的很好的一個部分,學校的生活,鄭微的感情,同學之間的友情,從入學到畢業,方方面面都有涉及,笑料不斷,當陳孝正對鄭薇說出那句“你神經病啊”,配合趙又廷的動作更是爆笑全場,趙薇對學校時代的把握的卻不錯,情節順暢沒差錯,也比較貼合小說的節奏,礙於審查,趙薇把多處少兒不宜的地方都改動了。

到了畢業後,趙薇在剪輯上就沒有處理好,過於林亂,韓庚這個主角不夠飽滿,畢業後的劇情應當很催淚,但實際效果並不好。

演員的選擇上趙又廷表現不錯,韓庚礙於戲份差一點,楊子姍就是一年輕版的趙薇,也不失望。

最終對於趙薇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我想說的是趙薇很幸運,她比其他第一次拍電影的人能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很多地方對於趙薇來說也是沒有做好的,比如電影中的配樂,比如後半部分的剪輯。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0

幾天時間看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看之前,竟未想到會有如次震撼的感受。

17號,從中午一直到深夜,我整個人都一直陷入了這本書中。小說中的故事情節是那麼生動,人物又是那麼真實,還有它透露出的種.種真切認識,無不讓自己心情變得五味雜陳。

第一章,從認識聰明伶俐的鄭微開始,然後到她莫名其妙喜歡上陳孝正,我一直很充滿希望地看小說,就連在剛看小說的第二天,我也心情頗好地起牀鍛鍊。因爲一開始那裏面描述了一個美好的大學世界,對於憧憬已久的我來說,它真實而簡單,也抹掉了很多我的茫然。然後故事進入到鄭微開始向陳孝正發起進攻,她的搞怪和討厭,衆人看來再幼稚不過的把戲,竟然誤打誤撞讓陳孝正開始關注她,直到兩人關係慢慢進展。陳孝正是一個刻板而嚴肅的人,對任何事都要求一絲不苟,連這樣的他竟然也不知不覺喜歡上了爛漫的鄭微。看到這裏,我只覺心中爲鄭微高興,也越看越有興趣。可是後來的內容,這樣的心情早已消失,殘酷的社會現實已經慢慢侵入這些年輕人,少不更事的他們也在打擊下開始發生變化。和鄭微喜歡了20__年的鄰家哥哥林靜一樣,陳孝正選擇離開鄭微,出國留學。事情出現轉折,飽受打擊的鄭微開始進入社會,逃避傷心的現實。若干年後,她在工作中漸漸認清了社會的真面目,棱角分明的她也開始變得世故圓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開始不那麼單純,但就在這時,兩個出國的人都回到了她身邊。但此時的她早不是從前那個單純活潑的少女,她變成了學會變通的理性女人。她深愛陳孝正,給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機會,但由於陳孝正的出生和性格決定他爲事業的心總是多於感情,兩人走到感情邊緣。我再次看到,變心中產生陣陣酸楚,爲陳孝正,也爲那些過往的青春。鄭微最後選擇了林靜,因爲林靜依然愛她,更有力量保護她,在她感情的空虛中,林靜悄悄進駐,最終,鄭微選擇了愛她的人,而非她愛的人。

有些事,並非總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我們的生活參雜了太多有關現實,有關宿命,有關感性與理性。一個人的成長也如此,從最初的天真慢慢蛻變成成熟,其間不知要經歷多少傷痛打擊,人總要步入社會,直到後來纔會發現原來社會是如此深奧的學問,太多我們想不通的道理,太多我們難以適應的規則。社會也不過是一臺打磨機,每個有輪廓的東西進入裏面總會被打磨得光亮而圓滑,人情世故,成爲我們被打磨的主要因素。走吧走吧,人總要學會自己長大。我們爲成長也要付出太多的代價,世界總守恆,有得到也會有失去,就要看我們怎樣割捨。

鄭微,自稱玉面小飛龍,曾經天不怕地不怕,她深愛林靜,沒有任何理由,如此一個優秀的鄰家哥哥,從小與她一起長大,他是她一生的榜樣與目標,她發誓要嫁的人。但是林靜拋棄了她,因爲一些無法說出口的理由,這也是理智。她又愛上了陳孝正,一個出身貧寒的少年,父親早逝,讓他成爲遺腹兒,母親含辛茹苦地將他拉扯大,對他也寄予重大希望,所以他有一身孤高的氣質,也是一個相當優秀的人才。但是命運很捉弄他,自小不堪的家庭背景已經夠慘,後來在他一心爲理想事業奮鬥中,無意間多出個鄭微,讓他在感情與事業之間做着艱難的選擇題,最終,他要給她一個有保障的未來,於是暫時離開。別離是一件多麼悽慘的事,誰能確定以後能否相見,何時相見,相見又能否如初?

每個人都在割捨着,艱難而痛苦地割捨,我們無法預知未來,我們也不能得知今日的割捨,是否能換來明日的美好。每個人都曾在社會上初來乍到,又怎麼知道,我們日夜期待的未來,要靠一次又一次的磨練,蛻變,洗禮纔會來到,那些在指尖流逝的青春歲月,也只有每個人自己最清楚其間的苦痛。

曾一度認爲理性高於一切,但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有理性固然是件聰明的工具,可是往往我們不需要太多聰明,有時傻着,也會有好處。有些甜蜜,需要沉溺,不需自拔,有些愛情,需要付出,不需衡量,有些回憶,需要珍藏,不需審視,有些人,需要信任和等待,不需懷疑和代價。青春是籌碼,永遠賭不了永恆,每段青春,都會有最終腐朽的一天,何不爲青春奉獻一把?懵懂的戀愛也好,不爲人知的奮鬥也好,每個人只有一次青春,誰都知道擁有時不在乎,失去後才哀嘆的悲哀。陳孝正,他作了正確的選擇,他沒有錯,追求夢想不是每個熱血青年所熱衷的嗎?心存一份寶貴記憶不是每個戀愛的人所期待的嗎?他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可錯就錯在,他有個不好的宿命。自幼的成長讓他知道母親養育的艱辛,他要感恩,要爭得一番成就,他也註定在沒有父親的生活中,他缺乏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安全感。這也是導致他失去鄭微的重要因素。所以,人生就是有命中註定一說,命運有時不像貝多芬說得那麼輕巧,有些事,我們無法改變。

書中說得好,女人就是奇怪,常爲一些別人的故事而流下自己的眼淚。看完後,我哭了,哭得很傷心,因爲陳孝正,他讓我欽佩也讓我爲他感到心痛,那個曾以爲是他和鄭微的愛的小家,被他一手拆毀,他的心又是那麼脆弱,以致讓他心碎,也讓人心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致上我深刻的眼淚,還有尖銳的心疼,今後,在我還未結束的青春中,我要懂得珍惜青春··· ··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1

有一句話常被提起,那就是:“再多各自牛逼的時光,也比不上以往一齊傻逼的歲月!”,《致青春》同樣很契合這句話,雖然片中的大學,對很多人來講,是唯一的羣體生活時光,宿舍、食堂、晨讀、夜修,當然也會包括相思、追求、戀愛、失戀等等愛的體驗,這是一生中難得的大家一齊“傻逼”的歲月。

影片的成功之處在於,對演員的選擇與塑造上,還是很到位的。趙又廷、韓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證了影片的商業品質,另一方面,也確實發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見的演技水準。先說下趙又廷,作爲來自海峽對岸的男生來講,大陸的學校氛圍和他們必定會很大的差異,所以在片中,陳孝正略顯生澀,但到結局其實能夠發現,這個主角是很其實和趙又廷亦真誠亦虛僞亦正亦邪的混搭風格很相近,並不齣戲,並且陳孝正這個名字,其實很貼合海峽對岸的文化風景,總能令人聯想起忠孝東路、中正、神馬的,也算巧合。

再說下韓庚,其實韓庚的戲份真的不多,給他發揮的空間也不是太大,但無疑韓庚演技大爆發的時代已經來臨,表演不動聲色中見神奇,承擔了一個隱忍低調卻情愛滿滿的主角,詮釋了青春的“錯過就是一生”的別戀,看得很心酸!此中表現比《大武生》中扮酷賣萌式的程序化曬帥,要提高不明白多少層次。

四位新人女生則各個神采飛揚,楊子珊扮演的鄭微,不得不失,但個別哭喊場景,頗有趙薇版“小燕子”上身的感覺,不明白是不是來自導演的言傳身教。扮演朱小北的劉亞瑟,讓人眼前一亮,此種帥氣的短髮女生,必須是男女通殺的類型,是當下演藝圈比較缺乏的類型演員,應會成爲經過《致青春》得到迅猛發展。江疏影和張瑤,同樣給人印象深刻,這一組新人,演技比較平均,搭在一齊的感覺很諧和,所以劇中沒有出現被舍友下毒的事件,也不會令人意外。

三位男生,則很好的烘托了衆鮮花和綠葉的戲份,包貝爾的喜劇化杯具性尋愛之路,漫不經心中的堅持與堅忍,是最容易催男觀衆共情淚下的感動點。鄭愷的招搖與熾熱,同樣是青春情感的標籤,另一帥哥黃明戲份不多,無太多亮點。

就這樣一票人,用各自的“傻逼”,鑄就了那個“牛逼”的熱血青春時代,每個人都曾付出滿懷真情,即使撞到頭破血流,即使也有背叛別離,十年後再次回望,一切都如風。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2

看完這部影片,我就一直在問: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到底由誰來主宰?愛情是什麼?愛情要如何守候?

鄭薇的回答是跟着自己的心走。若愛,便徹徹底底,若不愛,就毫不勉強。——只愛自己愛的人。愛恨都是我刻骨銘心的。即使最後掙脫了,淡然了,也不過是選擇了聽自己的心跳聲。

陳孝正得回答是要去追悔那因失之毫釐而差之千里的自私決定。這到底是自尊還是自私?“不要讓自己愛的人跟自己飽受貧賤”,這或許是很好的自辯理由,但他自己知道那不過是他自己爲自己找的一個良心理由罷了。“再成功也罷,那是我犧牲了做人的失敗換來的。”他永遠都只能追悔與懷念他曾經的青春,因爲他的一釐不差已錯位了他的一切。

而阮莞的回答,更是充滿了愛與恨更有傷。即使自欺欺人地把愛情埋葬了,只要那麼一絲絲的觸動,便又會不顧一切地爲愛而活而死。這是在愛情面前懦弱地低了頭的趙世勇,永遠也做不到的。那麼他在一定意義上說是沒有資格談愛情,談青春,談人生的,因爲他的愛太膚淺,太懦弱了。

就像無解方程式一樣,硬要求解,即使求得,也是毫無意義的。在愛情的抉擇上,沒有理性與感性,沒有是非之辯。我們既不能高贊爲愛情而瘋狂的鄭薇、阮莞、施潔……也不能指責爲前程背棄愛情的陳孝正或爲金錢拒接愛情的李維娟……因爲他們的青春,他們的人生都是他們自己選擇的,自己負責的。

生命也許會因爲愛情的中途絕望,而絕望了以後的整個人生。因爲沒有可以比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更能讓人成長的了。正如林靜給鄭薇的是愛情的啓蒙,而給鄭薇真正的愛情啓蒙的是陳孝正,但最終是他們的愛情讓鄭薇真正成長了起來一樣。

“人一輩子那麼長,不到最後一天,不知道誰陪你到最後。”是的,陪鄭薇走到最後既不是林靜,也不是陳孝正;陪阮莞走到最後的不是趙世勇,而是一直默默守候她的“滿天星”……

那麼我們的青春絕不是隻有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不只是那愛情給我們帶來的幸福與痛苦,還有那些伴我們走過青春的風風雨雨的友情。

正處於青春美好時光的我們,或許也在心裏深深地愛着一個人。不是因爲外貌和家境,只是單純的愛戀。但考驗總是那些未來無知的許多因素,於是讓我們迷茫了,不安了,甚至不敢勇敢地去愛一回了,不想爲青春瘋狂一回了。

“在我愛你的時候,你愛着其他人;而當我愛上你的時候,你卻愛上了其他人。”這便是錯位。

人生沒有彩排,青春沒有再來,錯過了,就不再,不在。珍惜你所擁有的的吧,愛你所愛的吧,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堅定下來,選擇一個方向就昂首前進吧。不易位,便不錯位。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3

嚴格地說,《致青春》是兩個人的作品。導演趙薇的樂觀、活潑以及小小的惡作劇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戲;編劇李檣的細膩、敏銳,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戲。今天已經高度社會化的大學校園,過早地培養出了不少“成熟”的學生。但在上世紀90年代,校園之牆還是一堵防衛線。《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來呈現出走後的坍塌感,然而青春還有餘燼之熱,在催促着人們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電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時期是最適合激烈表達感情的時候,而有過這種激情燃燒之後,就再也不會心生漣漪——看看鄭微後來是怎麼對待重新回來找她的陳孝正,看看韓庚飾演的林靜如何對待他的追求者。

趙又廷與韓庚,一個爲出身貧賤而自卑,另一個因看到父親愛上鄭微的媽媽蒙上心理陰影。在青春的兩頭,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後面是中年無法面對之尷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沒心沒肺、敢愛敢恨的青春,纔是生命中最熱情的歲月。但青春卻如篝火,燃燒得越旺盛,成爲灰燼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終將逝去”這樣的描述再合適不過。

按照目前電影市場最流行的喜劇元素來看,《致青春》一個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營造、戲劇衝突的設置、角色表現完成度等方面,均體現出不錯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獲取一場歡笑,《致青春》不會令人失望。趙又廷飾演的陳孝正呆板、嚴肅的外表與其孩子氣的言行,製造了差異感很強的“笑果”;客串午夜電臺主持人的韓紅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裏的糗事令人心領神會……

《致青春》完全可以採取《泰囧》式的喜劇狂歡,把搞笑進行到底,最後來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這樣似乎更符合觀衆的期待。但這部電影還是試圖把社會的切面呈現出來。在後來的情節裏,《致青春》放棄了繼續逗觀衆笑,轉而去思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以及情感之於人的重要性。鄭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陳孝正以迴歸救贖內心,林靜以努力想換回愛的能力,朱小北以遺忘告別過去……他們得到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無法用成敗來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這樣,於殘忍之中奢侈地品嚐點滴甜蜜。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4

青春不是永恆,青春不會凝固,青春也只是一剎那,青春像人生中展放得最豔麗的花朵似的,豔麗動人。

想想也是如此,還有一年,只剩一年,往昔一齊打鬧的朋友,立刻就要各奔東西了雖捨不得卻想到“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只好默默的念着,祈禱着,盼望者時間不要過得那麼快。

煙花雖然“來得快去得也快”,卻在那一瞬間放出最燦爛的顏色;人生就像一張白紙,經歷過的事情越多,顏色也就越多,最豔麗的顏色也是青春;人生就像舞臺,跳得越精彩,掌聲就越多。

韓寒和李教師春合作的《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讓我記憶猶新。這句話令我身有感觸:“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沒有回憶怎樣祭奠呢。還有什麼永垂不朽呢,錯過的你都不會再有。”如果你連夢想都沒有,還談什麼青春?如果你有夢想,沒勇氣,不堅持,終究會失敗。

我也想肆意的揮霍我的青春然後在將來留下那段深刻的烙印:把零花錢拿去買喜歡的文具,在日記本上寫下那些不敢告訴家長和教師的細心事,把蟲子放進同桌的鉛筆盒裏……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人們回憶的。

如果已到青春,那麼也請想一想你正在實現你那瘋狂的夢想了嗎?也許那時的你顯得稚嫩與天真,那麼請你不要絕望——因爲經歷過後,會變得成熟。

如果青春已不在,那麼就請想一想青春還在你身上時,你那夢想實現了嗎?也許此刻的你感到那時的稚嫩與天真,請你不要笑——因爲這只是青春的標制而已。

我親愛的朋友,請珍惜即將逝去的青春吧!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5

時間過得很快,我們踏進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彷彿就在昨日,而此刻我們大學畢業已經3個月了。這3個月因爲剛接觸新的環境和人,我們都忙着適應,沒有時間去對過去不捨。而三個月後的今日,如果不是因爲電視劇《致青春》,我可能也不會注意到,我們已經畢業,已經分離。

從快要畢業時,我就開始詢問身邊的人,那些我迷茫的問題。有的人會以過來人的身份給我提議;有的人會告訴我“不必想太多,不知不覺很多事兒就糊里糊塗的過了,哪來那麼多你需要研究的”;也有的人會說“我也迷茫,不明白該怎樣辦”。我找不到答案,便迷茫着繼續過。而今日,我似乎從《致青春》裏看到了我所迷茫的問題,它們在現實中的答案ABCD的演繹。

女主角是我們社會的主流答案,而她的三個室友是另外三個答案。對於社會而言,這是個多選題,全部的答案都存在,也都合理,對於每一個人而言,在某一刻只能有一個答案。

我突然想起,大學畢業前,我問舍友們,如果將來結婚,會選擇怎樣樣的人?這是個爛大街的問題,答案也是爛大街的存在,我給了她們幾個普遍的答案進行選擇。大部分的堅持嫁給感情,也有告訴我們說,別傻了,哪有什麼感情,錢最可靠,找個有錢的。我問她們“如果我找的那個人,沒房沒車,可是我喜歡,不能夠嗎?”她們和我說:“車房是最起碼的……”。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6

電影裏有很多經典的臺詞,比如說“人會在生活中不知不覺就會成爲自己最討厭的那種類型”我覺得是的,我也應驗了這句話。我的解釋是,人總會長達,總會懂事,總會融入社會,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之前的我討厭抽菸的女孩,就覺得他們很墮落很低俗,但是現在偶爾我也會當沒有人的時候,自己一個人點燃一根菸,慢慢享受我的悲傷與無奈。那個時候突然覺得煙是個好東西,可以讓你胡思亂想的心一下子安靜下來,這個時候在慢慢深深吐出菸圈,就感覺把心裏的不快全都吐出去了。整個身體加心靈就會特別的踏實。不在胡思亂想不在感到不安,所有煩躁的情緒一下子平靜下來。(關於這個事,沒有人知道,包括我男友,因爲他不贊同抽菸。不過我也是偶爾,偶爾)。突然想到前幾天。那件事的後遺症我現在都還 有。我都不知道我什麼時候變成這個樣子,會認爲他很重要,很認爲他就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那天我人生中第一次喝得那麼多,喝的那麼暢快,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神魂顛倒。那天心情很不好,把家裏20多度的酒喝了之後,發現那種飄乎乎的感覺很爽,記不得所有煩惱。最後我又撒謊出門買了一瓶52度,沒錯就是52度的二鍋頭,獨自跑到小區的花園一飲而盡。(哈哈當時那個爽啊,我從來沒覺得自己那麼輕鬆過)事後第二天,上班起起不來,跟領導撒謊說大姨媽來了請半天假。在家倒頭大睡,可是胃不舒服加上客人打電話不停,根本就沒睡。去了公司更不爽。哎,想吐的感覺一直在,特別是聞到酒精味,和看都噁心的東西。之後把這件事跟一個閨蜜說了之後,被罵了,說我是笨蛋以自己的身體來氣自己,朋友這幾天的遭遇也不好,也是男人惹的禍。所以他說了一句比較經典的話:任何人都是先愛自己多一些。也就是陳要去美國時和鄭對話的一句。我覺得也對啊,如果一個人如果首先不愛自己怎麼會愛其他人呢。所以對待自己的愛人,首先你得要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最後也才能被別人愛。

還 有一句我也記得特別清楚;"你給了我愛情的夢,而他實現了我愛情的夢”然後我就想到我自己了,(懂得起的人,我就不說了哈)。此時此刻我親愛的他已經酣然入睡,而我卻在這裏打發我失眠的痛苦。你們說,怎麼說呢?

晚安,親愛的自己。無論明天有沒有人陪,都記得一直走下去。並且是好好的,開開心心的走下去。

致青春的觀後心得總結 篇17

電影《致青春》敘事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跨度:從學校生活一向到社會生活。而這前後兩部分敘事卻呈現出了兩種截然不一樣的影片基調。在前半部分的學校生活中,導演以較爲簡便活潑的筆觸去描述青春期男女的感情、友情,充滿了童話般的完美幻想。影片在開始部分運用了一些童話故事的拍攝手法描述女主角鄭微(楊子珊飾)的完美想象,如同童話故事裏灰姑娘穿上了心愛的水晶鞋那般完美。然而,在影片後半段,導演卻打破了這種“烏托邦”式的美麗幻想,改以一種更爲理性冷峻的筆觸去摹寫現實的種.種蒼涼與無奈。夢幻破碎的這種前後反差刺穿了現實的種.種虛僞,更折射出了現實的殘酷與無奈,冰冷刺骨。

或許,這是導演趙薇的個性使然。趙薇雖爲女性導演,擁有着女性導演的細膩溫婉,影片前半段的小清新風格能夠爲其證明。然而,在她身上卻始終流淌着“小燕子”叛逆與不羈的血脈,這種血脈會促使她以一種更爲冷峻與現實的角度去處理現實題材。“愛要狠狠愛,傷要狠狠傷”或許就是“小燕子”借趙薇之口最想表達的青春感情宣言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