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3W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

用智不及無知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精選23篇)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爲,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裏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爲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爲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爲,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爲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着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爲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爲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爲,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爲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爲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聖人不爲大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聖人不爲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爲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爲其易,爲其細,爲其小,不爲其難,不爲其大,不爲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心得體會3篇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道家弟子經常把《道德經》當經念,這本是道教徒的日常作業。而朗讀、背誦文字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的文化學習的方法之一,歷來學習四書五經都是要會背誦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學習《道德經》也不例外,多讀能背自然對認識《道德經》有益,但讀上萬遍可以修煉成什麼我是懷疑的。當然在輕鬆自如的環境下,多讀幾遍《道德經》對身體也不會有害,如同在掌握正確的姿勢下練習書法,通過氣息的調節,臂腕指的運動,手眼神的配合,對身體會起到保健作用的。這好像練太極拳,柔中有剛,靜中有動。可如今認可這種看法的並不乏人,聽說還有教授,我就奇怪了,這些人是否已背誦《道德經》萬遍了?是否已達到什麼境界了?高壽了?是否可不食人間煙火了?可以不教書了?如不是,是否這種說法不靈?我可能是孤陋寡聞,我是沒有見到哪個人,即便是道長,因修煉《道德經》成了什麼了。(神話故事和金庸武俠小說裏有,可那是虛構的。)我覺得任何事物都不要神化了,走到“心誠則靈”“的分兒上就不是科學了,科學是要讓事實證明的。 ­

在學習目的明確後,邊看書邊思考也是很重要的,完全信書則被書拖着走,進入迷信的境地。在通讀幾遍某個版本的《道德經》後,可再找來另一個版本作比較的學習,看看其中那個講的有道理。如只讀《道德經》的原文,對時下的年輕人和古漢語欠缺的人來說是較困難的。在這學習的過程中,還要不時地對一些章句進行反思,這既可加深對章句的理解,也可找出一些人超乎老子本義的判斷,這就是獨立思考。但這個獨立思考要思之有理,考之有據,要結合老子的身世和他所處的社會背景去思考,不能拋棄歷史事實任憑自己隨意的想象,盡情地發揮,甚至武斷地結合眼下的社會去解讀老子。如把老子的“不出戶,知天下”說成是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知道有網絡了,豈不笑話!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道德經》,可以有上千種解釋,但老子只有一個,老子就是老子,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太上老君那個神。

另外,對大多數學習《道德經》的人來說,不必拘泥原文的某個字,因爲《道德經》版本成百上千,至今沒有一個標準的原版。20xx多年來歷經歷代多人的傳抄、編輯,在文字上出現差異是很正常的。校正、釐定這些版本應是專家學者的事,歷代不少專家在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不再出土新的《道德經》版本,再重複做這些考證,似無太大的現實意義。現在對多數學習《道德經》的人來說,讀懂原文,理解其意是主要的,不然易陷入咬文嚼字的誤區,而偏離了認識《道德經》的本意。 ­

以上只是本人簡單談談學習《道德經》的方法,不一定是全面和正確,僅供初學或想了解《道德經》的人蔘考,談不上什麼思維建議,還望得到研究老子《道德經》大家的指正­。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3

說起“道”,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紫氣東來”,也偶爾試着去理解“玄之又玄,衆妙之門”裏所透露出的哲學。《道德經》只有五千餘字,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都彰顯出經典。我不是個好學生,雖然老師爲我們進行了很深的講解,但是這其中的“玄之又玄”,讓我望“道”興嘆。此書中涵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養生之道等等的智慧,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細細品味。

我最喜歡的文豪魯迅先生說的:“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南懷瑾南老曾說:“佛爲心,道爲骨,儒爲表,大度看世界。”體現出了道法自然爲風骨的重要性。這是一本很有魅力的經典,能給疲憊的心靈帶去力量,他告訴我們應該怎樣釋然地對待人世間的種種,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鼓勵我們以一個樂觀的心態看待天下萬物。

“致虛極,守靜篤”一個“虛”字告訴我們時常要放空自己,當心無一物時,向內觀,自己的心感受到內在的光明,才能探尋事物的本質。

“上善若水”,也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個人的淺薄理解:水的運動規律最接近道了,一個人甘於處下,善利萬物而不爭、放下自己、包容別人、返璞歸真、像水一樣至陰至柔、圓潤處事,只有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走的更平坦才能得到長久的幸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說,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剛讀完《道德經》,我從中遭到很多啓迪。作者老子是我國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哲學家。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而非我原以爲的道德教材。固然只要20多頁,但是由於領悟力有限,通讀全書,能瞭解的一定有十之二三。

首先,老子概括了當時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事物都向它相反的方向變去。指出“物極必反”的通則,簡直無論在哪一方面皆是如此的。

老子認識生活世界,看待生活的態度,主張貴柔、守雌,反對堅強和進取,老子的思想是無爲。  如今的人普通都以爲他的思想十分消極,其實他的思想更多的包含了對廣闊勞動人民的酷愛。他希望經過它的思想來影響統治階級,讓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涵養生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我以爲“無爲”包含着順其自然不勉強去做的指導思想,因而能夠浸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就比方說教育理念中也能夠自創。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學習是一件盲目自願的事情,學生只要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成一件快樂的事,才幹夠學有所成,這就需求我們教育者在教育理論中引導學生快樂、輕鬆、盲目、自願的學習。教育中的無爲而治,不是不論,而是因勢利導,絕不拔苗滋長。不順應自然規律,濫施各種生長激素,不尊重孩子的意願自覺參與各種奧數,學鋼琴,拉小提琴等培訓常常適得其反。

同時老子的“物極必反”的思想似乎在預言今天的社會。人類所追求的所謂文化,所謂科技,現代化,都應該是爲人類效勞的,但是環境污染,能源耗盡,消費率進步,失業率上升,貧富差距的拉大,似乎又和所謂高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爲了保住工作而工作,無暇關注本身和家庭,有時間的時分沒錢,有錢的時分沒時間。又或者說兩者都沒有。這樣的社會又怎能說是美妙的呢?在高度興旺之後,人類當有所迴歸,以免到達極致走向另一面,走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老子不愧是我國古代十分巨大的思想家,而且在如今,他在全世界的影響力遠遠超越孔子。老子的學說“玄之又玄”,但是我卻沒有能發現“衆妙之門”,自古以來研討老子的人太多太多,但我總以爲體會到“物極必反”,“無爲”之類的人生哲學,對個人來說更有意義。我以爲他的許多觀念值得我們去深深地思索。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5

縱觀幾千年來各家對道德經的瞭解可謂是百花奇放,從修身到治國,再到宗教的崇拜都有,種種的一切所言之道只不過是停留在人的一切現象學上,我對老子的道的解釋用一句話來概括:靜是相對的,動是絕對的。這即是道。

對道的瞭解首先不執着於道這個名字,老子起這個道也是不得已而爲之,我能夠打個比如:就我們生活的地球來說,人從現象去看地球它是靜止,所以說是相對的,但是地球又是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一年四季之變化,所以說地球又是運動着的,循環不息,而且也是絕對的。有了這個絕對的動之後,地球展示給我們面前的並不以人的意志而刻意運動而是展示在我們面前是靜,而這種靜是人客觀所發覺不到的。

我能夠用風來比喻,風吹到你的臉上你覺得一絲的涼快,但是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又存在着,看似無其實有,由於你不曉得它什麼時分吹過來,這就是老子首篇道的宇宙自然觀,而從人的角度上,要到達這種境地,是需求修行的,而這種修行是要讓人理解萬物變化開端,老子說過人的道就如嬰兒的一樣,人從生命降生開端,運動曾經存在了,而這種運動不斷到人死爲止,而老子的道並不是生也不是死,它是對一個絕對運動着的生命要做到像風一樣的靜靜的運動着,只要做到靜你才幹到達這個道,而我說的這個靜不是絕對的靜,而是運動着的靜,老子的水就是一個最好的比喻,水是運動着的,而這種運動是如此的自但是不加修飾!

對如今所謂的唯心唯物強加給道是不適宜,由於道曾經包括了一切現象中的唯心和唯物。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在中國大概印刷最多的就是《論語》,《道德經》和《孫子兵法》了。(當然《毛澤東語錄》的印刷數量可能也很多,這本書裏面也有寫得很精彩的部分,但是有鑑於此書主要目的是利用毛澤東本人的智慧和威望扭曲真理。所以不在本文之列。不過,如果有人希望到中國大陸去從政,我覺得《毛澤東選集》是必須要讀懂讀透的。)

《道德經》作者老子,是道家的鼻祖。說起來慚愧,我小時候就嘗試着讀這本書,可是完全讀不懂,於是我就放棄了,在我記憶裏是一本和我無關的書,估計大概是道家的一本經書之類的書。

三年前,我已經在英國讀書生活幾年了,已經很少看中國的書了。有一次聚會,認識了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女士,她是做外貿行業,是位成功的女士。 她知道我是中國人於是很有興趣的和我聊起東方的哲學。並且她提到了“老子”和“林語堂”。她的中文發音完全不準,我是猜出來的,還好我知道的作家不少,要不然都猜不到她說的這兩個人了。她提到老子的時候,滿臉嚴肅,我們幾個人都很認真的聽,我很驚訝她對老子道家思想的瞭解。我對她說我對老子的哲學並不熟悉,我甚至沒有讀過《道德經》。她笑着鼓勵我讀一讀。(注,林語堂是中國臺灣的著名作家,也是大翻譯家,他精通幾種歐洲主要語言,許多的中國的名著都是林語堂翻譯成的西方文字。)

於是馬上從網上下載了這本書,開始讀。可是很多地方都不懂,於是在網上下載了各種版本的白話文解釋,然後對比着讀。反正,花了個把月的時間終於全部讀完了第一遍。讀後感是---這真是我讀過最好的一本書啊!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7

一、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爲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着"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能夠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到達的目標或理想,因爲"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而免遭殺身之禍,這也涉及到後面所寫的"知足"。

二、人與人之間的秩序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要想成爲聖人實非易事,要想成爲聖人,就應有一顆謙虛的心,不恥下問,努力地用知識與道德來充實自己。,同時,要忌空無實際的志向,應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結合自身實際,去實現貼合自己潛力的理想與目標。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這些,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有強健的體魄。因爲"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人不應有驕傲自大之心,完全忽視他人的存在,驕傲自大隻會使自己迷失方向,跌入萬丈深淵。"知彼知已,方能百戰百勝。""人貴有自知之明。"以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一切的困難就不將是困難了,完美的明天將被自己開創。

"困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有時也會決定整體。我們注重整體的同時,也不應忽視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從小事做起。即使是社會主義的大廈,也是一塊塊磚建起來的。因此,我們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時,要從小事做起,從此刻做起,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終成大事,實現理想。

"柔弱勝剛強。""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堅。""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剛至強,柔變強。如水滴石穿,繩鋸木斷等。以柔克剛,柔能勝剛,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敗天下到堅之物,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卻很少,甚至沒有。人民在強權之下,也許是很柔弱的,但在暴政之下,人民看起來的柔弱,卻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來亡,便是一個例子。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爲天下正。"人是一種高級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爲"。這樣,我們即使應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着地應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夫唯不爭,故無憂。""見素抱樸,少見寡慾,絕學無憂。""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能夠長久。"人有一大缺點,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變這一大缺點,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慾,持續一顆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煩惱。無煩惱者,常帶有微笑,能開心、快樂與幸福,這就能夠使自己壽命延長,安度天年。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8

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爲”,“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說作爲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非常名。”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纔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爲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這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爲《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是規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認爲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爲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爲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爲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性,這對現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爲後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對無爲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爲。

老此文來源於文祕寫作網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我不得不說自己從未完整地看過一遍老子的《道德經》,卻對老子所說“上善若水”有着共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說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夠滋潤萬物卻又不與萬物相爭,而停留在別人都不喜歡的地方(低窪處),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爲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老子在自然界萬物中最爲欣賞的大概就是水了。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認爲,“水往低處流”,因而纔有了“人往高處走”的對比。水,源自高山之巔,能俯瞰世界,卻是甘心一路順流而下,滋潤萬物已是最偉大的了,卻又不與萬物相爭,甚至是安身於別人都不喜的低窪處。而且水是最善於循環的物體了。只要有一點不平,便會開始流動。循環着,“生命不息,流動不止”永遠想着前方行進。難得的是,停下來的時候,表面是最平靜的,而在平靜之下仍是不斷的滲透、循環。這世間,有多少人能放棄自己所在的高出而甘心去卑下的地方呢?有多少人能做到不與爲爭?又有多少人能永不停留,在不斷自我循環的過程中又不斷向前呢?

靜心吧,讓我們的心靈平靜如水,由此,才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上善若水”,若水乃爲上善。“道”是產生萬物的總根源,先於具體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間萬物的基本規律及本源。“道”應該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我們需要有明確的認知和理解。而水,便是這世間最接近於道的了,水“無所不利”正如“道”無所不在。水舍高趨下,而不受阻礙;水能流淌於世間各處滋養萬物,洗滌無垢;水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平靜,實則深不可測;水源源不斷地流淌,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讀了《道德經》之後,最大的感受還是來自於心靈深處某處的弦被觸動,。“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可是僅看當今社會,能做到將自我置之度外的又有幾人呢寥寥可數,高速膨脹的經濟時代,讓更多的人在利慾面前失去自我。不得不說,這是社會的可悲,更是我們不願看到的。

《道德經》僅小小的五千字,可只要你用心去讀去理解,你會發現當中的道理我豈是區區五千字便能概括的。

老子注重人的無爲思想,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提高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的無爲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無爲思想用在爲人處事的觀點上來看,便是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3)作爲充分體現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用不多的字數,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可是分。我對《道德經》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爲”,“尊重規律”。

第一段“道可道,十分道,

名可名,十分名。”是說作爲世界本源的道是能夠用語言來形容的,但並不是永恆的。“名可名,十分名。”說的是能夠稱呼的名不是恆常的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是說天地剛剛呈現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時纔有了各自的名(但並不永恆)。“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說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於道卻有不一樣的名稱。“同謂之玄”都同樣能夠被認爲深遠微妙,難以把握。“玄之又玄,衆妙之門。”那裏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爲《道德經》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子對規律的理解。在《道德經》裏,道指的就舒律。而道家思想對規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爲人所控制的。”對待規律的根本態度是“充分尊重規律,然後纔是利用規律。”這是一種十分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十分有計劃、有科學根據的,它不僅僅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範圍。

老認爲堅持按規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證明尊重規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律能夠清澈,大地尊重規律能夠安寧,神靈尊重規律能夠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律能夠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律就能夠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律就能夠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說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所以富貴以窮賤作爲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爲基礎。“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爲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方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爲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輿與輿。世故不欲如玉,如石。”這是對上方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說的是所以最

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於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派對規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十分強的科學性,這對此刻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忙,爲之後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並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能夠體會到老對無爲的崇拜。

在現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雲遊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爲。

老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智。”所以說聖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慾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爲,以自然無爲的態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於無爲老在《道德經》第七篇裏舉了一個例。“天長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爲它們不爲自我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聖人把自我置於後,反而受到推崇,把自我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於聖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成就了他自我。

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是辯證的。站在老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爲,有助於國家的穩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爲是無助於人類的提高的,所以對於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的無爲論就應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爲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於去迎接挑戰,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適宜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破。這樣有助於保全自我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僅有厚積纔會勃發。同樣,“無爲”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慾則剛。”

《道德經》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啓蒙鉅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人生的指導是大有裨益的。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讀完了,灰灰,我承認最後一部分讀得有些了草。

從窗戶望出去,田野一片蔥蘢,紛繁複雜各種綠交織在一起,秋莊稼長勢良好,開始秋收了。

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經第二章也有類似的句子,‘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爲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大致都表示道與德的本質是順其自然,不過分控制的意思。書中常見老子的訓誡是使百姓無知、無慾、不爭,智者無爲,統治者希言,則天下無不治。百姓吃飽肚子,身體強健,安心工作生活,即能收穫一片祥和。

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控制住慾望閘門,不用過分辛苦的勞作也能平靜生活。一旦打開成就了紛繁俗務,就可能一輩子不得安寧。能敏銳的體察細微處,才叫做‘明’,能固守住柔弱,才叫‘強’,才能自強不息。道經部分也有類似的句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至柔有什麼?感情?水?它柔軟且無形,卻能穿透至堅。

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行走在人生路上唯一擔心的是怕誤入歧途,即使大道已經很平坦,人卻仍舊喜歡走邪道。說到底還是爲個‘貪’字,走邪道的人最後總會給自己弄上一堆不得已的理由,我看《案發現場》的時候,每集的兇手破案後都會這樣妄圖打開一個缺口,從法網從人情中討得一絲憐憫同情,我說這樣的人就還不如那些叫囂着‘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壞蛋來得爽快,成者爲王敗者寇,願賭就得服輸,做爲一個健全人,從開始那點慾望,就該做好成敗得失的準備,否則你就乖乖地過老子規劃的人生,無知無慾無爲,英雄梟雄都得成不驕敗不餒,笑對人生直面江湖。你知道,我在說誰!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善於建樹的不會被拔除,善於抱持的不會脫落,能守住這道理就香火不斷。建行央視廣告語,守誠者實,爲公者益,求變者通,善建者行。不知此善建者是否彼善建者,我的理解是有所建樹有建設性功能,並有所秉持有一定固守理念的,就不會輕易放棄或動搖,這樣纔能有所做爲,才能不斷被傳承,也就不會被時代的車輪所拋棄。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從一個環境對照旁的,出發點不同,觀念不同,感受到的就會不同。小舞和芳都是和我不同的人,有定居外國的,有長期過飛人生活的,從她們眼中有對比有俯視,因爲她們見多識廣,以前我是有不理解,當看到‘以邦觀邦’這句,我才釋然,她們的生活經歷使她們已經成爲要成爲也希望成爲的人了,這句就有一個角度問題,以自己國家之德觀察別的國家,這樣理解就客觀一些,也就能處之泰然了。

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達到道的境界的人是超越了親疏、利害、貴賤範疇的人,也就能一視同仁,都是獨立個體,自然地生活和工作,我覺着這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坦蕩蕩好像,也好!這就相應減少了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順其自然。讀到這,覺着這是我的套路,卻真的不適合推廣,天生冷淡和天生熱情的,秉持的理念必是不同的,爭執不得,各行其道就好。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禁令越多,百姓越窮;民間武器越多,國家越亂;民間奇巧淫技越多,邪惡怪事越多;法令越嚴,盜賊不斷。有關禁令老子沒想到今天環保問題、空氣質量問題的嚴重性,9.12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國十條”與公衆見面,京津冀地區到20xx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要下降25%,作爲身居重災區河北的人是有多麼歡欣鼓舞哇!優化空氣質量是利國利民又迫在眉睫的大事,相對來說,經濟發展必然受到影響,有所得必有所失呵!有關武器,不得不提美國喊了多年的‘控槍’,各類槍擊案看得人毛骨悚然無比痛心,而屢次對兇手施以精神心理疾患的託辭,貌似也難圓其說難脫其責。提到民間‘奇巧淫技’,當然會想到三聚氰氨、蘇丹紅、瘦肉精、塑化劑、地溝油,這個時代聰明人太多,而聰明的食品生產經營者竟然意識不到自己也是消費者?騙來騙去終究也會騙自己。“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關係到百姓健康和幸福,國家穩定和民族強盛,如果這些聰明人把目光放遠,把小聰明變成大聰明,未必不能賺大錢。

治大國,若烹小鮮。我喜歡這句,有四兩撥千斤的氣勢,讀着爽口,看着新奇。治大國我不懂,煎小魚兒我會!火候掌握好,油不能太少不能太涼,一鍋兒的量不能太多,以小魚兒下鍋擺得平整剛好,煎小魚兒最忌諱勤翻動,尤其是剛開始。這樣煎出的小魚兒鮮香酥脆,口感好賣相好,好吧!吃貨果斷表示,餓了。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德經很多句子重複了道經。這篇話鋒一轉又抒發懷才不遇的憂鬱情緒。老子說,我的理念很簡單,也很容易施行呵?!它有宗旨有依據,爲什麼就沒人能懂我呢?唉!理解我的人太少,能取法於我的就更難得了呵!我就穿着這粗布衣裳,把我的理念帶進墳墓去吧!我大概可以想見他一籌莫展,一腦門兒官司仰天長嘆的悲憤場景。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就好;不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以爲自己已經都知道了,這就是毛病。話說,我的毛病是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越讀越苦惱自己還有更多不知道的,這就很遺憾很茫然了,學海無涯苦作舟呵。我記得小時候村南有片沙土地,種着大片的防風楊樹林,那可是我和小夥伴的祕密花園,樹底下長着一種我們叫甜根的草(禾本科植物中草藥白茅,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那時候物質匱乏,那就是隨手拈得來的美味零食,甜根兒的根兒甘甜多汁,它們的根兒在地下串連,拔起來就扯出去好遠好遠,節上長芽竄出地面,就又長葉開出蘆花。讀書很像小時候扯甜根兒,捯呵捯呵,有營養的甜根兒和硌牙的沙土就一塊兒送進嘴裏了,嘿嘿,不過還是樂此不疲,樂在其中。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百姓不害怕統治者的高壓,那就危險了。說明什麼?階級矛盾尖銳化,關係僵化明顯對立了,公僕就該爲人民服務,忘卻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危機就臨近了。更有甚者,本來就來自百姓中間,一旦被人民賦予權利,就飄飄然不知所以,做些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勾當。只要不攪擾百姓安居,不阻塞百姓生計,百姓是不會厭惡統治者的。不由聯想到城管。近年來城管與小販的問題,給政府遭成多大的負面影響呵。城市規劃市容市貌政績固然重要,但‘堵’絕不是最有效的治理方式,大力疏導,使小販能合理合法的經營謀生纔是正道。瞧全國人民眼中的執法者是什麼形象什麼素質,時不時就因此而激起民憤。造成今天的局面,有政府職能部門的責任,有部分城管隊員的責任,希望高效快速地扭轉這種對立關係呵。電視中明晃晃的鏡頭照射下,聯合執法活動中大腹便便的領導一臉橫肉地怒吼斥責一臉無辜的倒黴蛋,實在看不下去,你以爲你是正義的化身奧特曼打小怪獸哪?!請文明執法好吧!有自知知明,自重自律自愛是每個公民都該遵循的準則。

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總是以兵力逞強者早晚會被消滅,樹成材木質堅硬就必然會被折斷。強大的處在下位,柔弱的反而處在上位。這幾句不合時宜呵。兵強者屹立於世界之林呼風喚雨,柔弱者仰人鼻息受胯下之辱。我不知道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還是暫時性的狀況,總之這幾句眼下就不符合時局。

通篇讀下來,有符合口味的觀點,也有令人疑惑,不能苟同的,總之收穫頗豐。當然經典不是一遍就能讀得懂的,說不好哪天興致來了,就會再重新翻閱,好書的魅力不正在於此麼......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纔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爲吾有身”,“爲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有“不妄爲”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爲先”,崇尚“身正爲師,德高爲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羣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爲“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老子認爲“美與惡,善與不善“都只是我們人類對於某種關係和情感認識的存在,而非事實本身,事實本身與對事實的認識及情感反應,兩者是嚴格區分的,事實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對自然的認識和反應,就是“人爲”,就是不可靠的,甚至是自欺欺人的。當人對某種東西“喜歡”的程度越高的時候,因此帶來的“煩惱”程度同時相應越高,一體兩面,喜歡伴隨着煩惱,

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從無數的角度來理解,而任何一個角度,都有互相對立的方面,每個角度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每個角度都不是唯一的,永恆的,而是相對的,暫時的。這是老子道家的思維原則,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固定的思維習慣及僵化的思維模式。接下來,老子用了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等六個排比句來說明我們使用的名詞和和概念具有相當的侷限和相對性,這些名詞和和概念都不是真實恆定的存在,而只是取決於人類的主觀判斷,根據人心的不同,可以變出千萬種花樣,比如我們評論男人,可以說他比較高,比較黑,比較聰明,比較瘦,比較靈敏,比較善良,比較孝順,簡直有無數個角度啊!把這種多角度的認知方法,破除固定僵化思維的高度智慧,轉用於“聖人”對國家治理原則方法論演繹,就是“無爲”“無言”的道家至高無上,高度靈活和多角度多思維層次的管理境界。對真正有智慧的領導者來說,就不會隨便亂說話,亂下結論,亂做事。

聯想到張老師講的內家拳:老拳師的一招雲手,就可以變萬招,一個招式達到渾圓的球體立體的感覺,而我們初學者最開始練雲手,這個動作要內含兩個完全不同方向的可能,接下來練含有上下左右四個方向的,再下來就是八個方向,逐步增加到一個圓形的面,達到較高的境界。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道德經》是一本關於宇宙人生哲理的書,包含唯物主義,自然無爲,天地不仁的哲學思想,被譽爲“道學之精髓,哲學之先本”。《道德經》能啓迪人生智慧,就算是放到今天,依然能從中得到一定的借鑑。

《道德經》全書只有五千字,所以又名《五千言》,主要圍繞着“道”、“德”來詳細闡述各個學科的深刻道理。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包羅萬象,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社會人生。古時候很多思想的基礎都來自老子的思想,我們現在社會的很多人都喜歡讀《道德經》,這也體現了這本書的極大的魅力。《道德經》中闡述了很多思想、理論,其中物極必反的道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想想幾千年前的老子能理解的這麼透徹,這着實讓我吃驚。物極必反指的是事物發展到了極端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也是人生的大智慧。古代王朝每一個都經歷了初期創立、巔峯和沒落,這跟帝王的統治有很大的關係。當帝王窮奢極欲到一定的程度時,人民被欺壓到一定的程度,都紛紛起來反抗,推翻統治。同樣的',當一個人恃才傲物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會招來禍患。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有分寸,不可過分,一旦過度就會出問題。這是歷史規律,人生哲理。

我們讀《道德經》就是想從先哲那裏學習人生的智慧,提高個人的格局,走好自己人生路。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老子》的中心,是闡述自然無爲的政治哲學。在政治方面,《老子》主張“虛靜無爲”,即反對以人爲的手段,包括種種文化禮儀來干涉社會生活,尊重生活的“自然”狀態;關於人生態度,《老子》也主虛靜、退讓、柔弱,但這並不像後人所理解的那樣消極,因爲《老子》所推重的“陰柔”,實是一種長久之道和致勝之道。

因爲物極必反的規律,所以在社會政治制度上,如果太過於強調某一反面,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所以老子所主張的政治哲學和行事方式的核心是“無爲”。即注重於取消一切導致混亂的源泉。以無爲爲之,以不治治之。“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在老子看來,“無爲”是聖人“治天下”、“取天下”的基本原則。老子提倡“無爲”,其形上依據是“道常無爲而無不爲”,其現實政治理由是“我無爲而民自化”、“爲無爲,則無不治”。無爲是針對有爲而發的。老子認爲,“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無爲”也指感物而動,遇事而爲,事先沒有設想要做什麼事。

老子的“無爲”,由於是針對“有爲”而提出來的,所以容易被人理解成“無所作爲”、“不爲”,將無爲視作政治上的無所作爲、放任自流,這是從消極的方面去理解無爲。“無爲”,作爲一種政治原則和行爲方式,其基本特徵就是“因其自然”。而“因其自然”,指的就是順應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而採取相應的措施。而自然就是事物不假外力而自我如此的狀態。“因其自然”的“因”,是因循、沿襲的意思。因循的前提是要承認和肯定事物的自然發展趨勢。“因其自然”思想也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普遍願望。在政治上,“因其自然”的主旨是期望帝王順應民心、不要剛愎自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論述。當然“因其自然”的思想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果太過因順自發的行爲沒有很好的規範管理,社會也會變得很混亂,缺乏秩序。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很大。他對“道”的論述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在爲人處世方面,“不盈”、“不爭”的思想,對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們壓力緩解有必須的作用。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寒假之前學校組織大家學習了道德經的前兩講——道法自然、無爲而治,學完後當時心靈很是觸動,於是利用寒假時間又繼續學了道德經的其它幾講,當然觸動還是挺多的。

我覺得《道德經》潛藏的一個主題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學思想的核心。道的含義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來理解。事實上,宇宙萬物之運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需要我們有聯繫的、全面的來認識,來理解。但人類限於時間和空間,能全面系統地認識宇宙萬物,看來是虛渺而不可能的。但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自己走過的路,要不斷總結,不斷思考,找出規律,逐步認識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來世界的運行規律。所以對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他的許多內容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具有指導和教育意義的。例如“功成身退”“寵辱不驚”等爲人處事的原則是中華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爲人處事的基礎。在物慾橫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虛守靜”,“少私寡慾”等處事的哲學是拯救人們心靈的一劑靈藥,讓我們正確的看待得失,可以淨化人的心靈。

以上是我對“道經”總的認識,下面就具體談談我對其中的一些觀點的感悟認識。

每個人都有私有欲,面對私慾,必須先自反自省,然後自清自虛,若能做到自知、自勝、知足,那麼就可以算是得道。當社會需要用禮智維繫的時候,虛僞巧詐也就慢慢的產生了,禍亂也跟着來了,自以爲聰明的人,以智取巧,實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們應守質樸的大道,不要虛僞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捨棄禮智的浮華。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謙下,天下萬物是從有而產生的,而有卻是從無產生而來的,無是道之體,有是道之用,人應無爲、無事、無智、無知、無慾、無我、無私才能達到道德最高境界。隨着科技的日益發達、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卻越來越空虛,人類的道德觀念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其中不乏有些人衝破道德的底線,追求權力,物質,金錢,榮譽。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應對這些問題,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爲人謙虛、心態平和、淡泊名利、時刻反省,盡職盡責!。

人生短暫,笑對人生也是過,心情煩躁也是過,我們何不在工作學習中端正心態呢?謙虛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個人的修養,並不是象人們所說的謙虛就是虛僞,我覺得謙虛有兩層意思,謙是謙卑,是一種處事的修養,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虛就是虛心學習,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當別人誇獎你時,你完全可以說聲“謝謝”,因爲這是別人對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並不是說你就此停滯不前了,還需要虛心求教,找出不足,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心態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纔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不僅如此,平和的心態還可以幫助處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間的關係,使之變得融洽。觀看《道德經》後,我覺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種愉悅,是一種洗禮,是一種靈魂的滋養。

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似乎已被人們淡忘了。中國以“禮儀之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傳統道德自應繼承光大。而我們呢?我們應做些什麼呢?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無爲而治,任何時候做到寬容(設身處地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向善(對善良的人善待他,對不善良的人也能善待他)、謙卑(要能如水的品質)、知足常樂(凡事適可而止,知足者富,安貧樂道,放下名利、放下虛榮、放下固執,多一些知足、寬容和快樂)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灰常好的中華珍寶,包含了豐厚的人生哲理。還記得小時分跟着他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那時分還不曉得這是出自何處,更別說是什麼意義了。時過幾載,再次看這部道家代表鉅作,固然還是不能完整了解,但是至少有一些些本人的感受。

《道德經》倡導慾壑難填、無爲而治。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化史上的聰慧寶典中吸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華。當今社會科學興旺,社會經濟高速開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肉體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我想我們更應該從老子的《道德經》裏面找到本人的人生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到達虛靜的狀態,纔會時辰堅持狂妄自大、不驕不躁的作風,纔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爲而無不爲”,老子的無爲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爲,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爲,而有作爲。只要“不妄爲”才幹更好地有所大作爲,也就是說“不妄爲”是有所作爲的保證。什麼是“有爲”呢?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義務,就是“有作爲”。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經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道德經》可謂言簡意賅,一字千金,字字無動於衷,字字催人深思,足可見老子紮實的文字功底和信手拈來的寫作技巧及慘絕人環的創新才能。實是信服信服!再加上一些經典事例,點睛之筆,妙筆生花,意境深遠,呼應前文,昇華主題,把作者本人要表達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給人無限打動和難過,有渾然天成之感,實乃文章中之極品,古文中之絕筆!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林語堂曾經這樣說過:“對於《道德經》,很多人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對於我這種凡夫俗子,纔在短時間內粗讀了一回讓國內國外深入研究的《道德經》,要寫出一篇震驚全場的感想,實在是笑話。”不過,在此,我僅表達一下我對看完《道德經》的切身感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頭一句,揭示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問題。價值觀不同,人生追求和所遵循的道路就不同。不同的追求,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禍於身,免禍於社會的聖人之道。"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是聖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非常人所行之道,所求之名。同一條人生道路,卻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走法。

1、走聖人之道,也就是順其自然,返樸歸真之道。

2、走常人之道,也就是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不同的道路,必然造就不同的人生和社會。這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命題,可是,當我們真正選擇起屬於自己的“聖人之路”的時候,卻難免會碰上不少阻礙。當代社會,名與利的追逐太普遍了,要真正做到順其自然,返璞歸真的人又有多少?

恐怕大多數人都會持否定的答案。但是,我並不認爲《道德經》是高高在上,遙遠而不可攀的。當我們看透世俗的風景,也許我們會靜靜地看細水長流。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今天偶然讀《老子道德經第八章》後有感頗深,便與之分享!

善爲何物?難於言說,只得比方,像水一般,故有“上善若水”之說。

水乃平常之物,舉目所及,比比皆是。水雖平凡,卻蘊含非凡智慧和品性,遠非凡人所及,值得世人好好反省和仿效。

水,乃生命之源,宇宙之本。人,水所爲也,地球,亦水所爲也,萬物生長,皆賴於水。水有如此之功,然並不邀功,有如此之德,然不求回饋。水,恩澤萬物而不事張揚,惠及衆生而德行謙卑,總往低處流,總往底下鑽。

水,不與萬物爭,不與人計較,你進,她退,你擠,她溢,能屈能伸,看開,大氣,超脫,逍遙,故無詬病,少非議。

水,形易變而性難變。倒杯裏而成杯之形狀,倒碗裏而成碗之形狀,倒鍋裏而成鍋之形狀,外形雖成了別人的外形,品性仍然是自己的品性,放棄該放棄的,堅守該堅守的,外圓內方,靈活自如。

水,看似無力,實則有力,表面軟弱,內心堅強。堅硬易折,柔軟耐久。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以柔克剛,以軟勝硬。

低調,不爭,適應,柔韌,水之大智慧,水之高品性。

何謂道,水即是。

附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易性第八”:“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何謂道,水即是。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道德經》僅有五千餘字,後人分其八十一章。雖然字數不多,卻是章章錦繡,字字珠璣。可謂曠世奇書。箇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讓很多人望“道”興嘆。這也不奇,畢竟此書森羅萬象,其中涵蓋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辯證方法,包括治國之道、處世哲學、人性修養、軍事哲學、養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許多人都曾給《道德經》寫過書評,還有人曾爲其寫書。例如魯迅,他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再比如說日本的魯川芳郎,他認爲此書有一種獨特的魅力,它給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的確,《道德經》一書告訴我們就應怎樣釋然的對待事物,怎樣體悟萬物的陰陽兩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一個樂觀的人生觀、世界觀看待天下萬物。

我讀此書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字——深!能夠說,此書中的每一個字都足以讓我們用一生去詮釋!《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餘字,而“道”字卻出現了八十多次,那麼究竟什麼是道呢老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十分道。名可名,十分名。故道不可說,這便讓我更難以理解此書了,然而,他又在後幾章多次爲道註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腦海裏還是很模糊的,畢竟老子是在多方面爲道註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構成,爲人處世,軍事治國。老子的這些註解,反而讓我對“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罷,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這樣就失了老子著書之意。書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開章就是“上善若水”,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接觸這個成語,而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呢就我個人而言,水是至陰至柔的,而道也就是這樣的,善利萬物而不爭,孕育了我們卻不求回報,適“居善地,心善淵,於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天尤”。我們學習的就就應是象水一樣的品行道德——無爲而無所不爲,不爭而不所不得。處衆人之所惡,而得萬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無爲大道的高僧大儒纔會被我們所尊崇!於是我便從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軍萬馬難敵一張巧嘴,刀劍鋒芒難劈至柔之水。我們明白水是柔的,柔到了極致!我們能夠用刀炮彈摧毀一些堅硬的事物,例如建築物,銅牆鐵壁。然而你能用刀劍劈開水麼你能用炮彈把水炸一個窟窿麼我們不能!這些強硬的物質只能在水中隱於無形,適“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水與道是沒有形體的,你難以捉摸而又觸手可及。身邊都是道,因爲道是“無”。我們明白宇宙是一個無限的空間!這個無限的空間孕育了無數星球,而我們的地球只是這其中一點不起眼的顆粒,只是因其中有生命而獨特。我們並不能因爲這一點兒自居,應爲宇宙中可能會有無數個更高的生命體!他們的科技可能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道就是就象是玄牝,所謂的玄牝即女性生殖器,而我們永遠都只是她的孩子。永遠不能超越她!就應她本就沒有形體,只是一種“柔”的表現形式,我們就應學習道和水的柔,僅有這樣我們的道路纔會更平坦,我們的爲人處世纔會更圓滑。

有些人常認爲僅有“有”纔是能夠被我們所利用的。然而實際並非如此,萬事萬物都不能夠獨立在“有”之上,僅有透過必須的形體才能顯示出“有”的價值。而這種無形的形體就是“無”,之所以會“有”是因爲“無”。上方曾提到我們宇宙中的星球都是從無中演化而來的。“無”其實就是指空間。比方說我們所住的房子,他之所以有房子的用處是因爲其中是空的,能住人,所以有房子的作用。如果房子是一個實體,他就沒有任何價值了。再比方說一個帖盒,因爲裏面是空的,能夠裝帖,也就實現了他“有”的價值。“有”與“無”這兩個概念不僅僅適用於物質與空間。還適用於我們的心理,我們常對父母說,給我們一些空間。如果其他人過多的涉及我們的空間,我們就會覺的心理十分的窄,透可是氣,十分的悶。宇宙之所以爲宇宙,是因爲其有足夠大的空間,能把萬物都放在其中,而如果人有這麼大的空間,我們就會自由!(那裏所提到的自由,是絕對的自由)可是,這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與無形的“道”成相同階級,或高之。所以我們內心總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因爲我們內心的空間是有限空間,而宇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無限的!我們不可能與其持平,只能不停的追求!追求“無”。追求一個現實與虛擬“

有”與“無”並作的境界。僅有這樣,纔可能到達相對自由,身理心理都會得到放鬆。

無形的道,至柔的水,都是先驅與我貌同學習的對象,永遠都不會停止。

老子的辨證觀可謂是玄妙無比,最有名的就是陰與陽了。陰陽能夠引申出很多相對的概念,比如正與負,對與錯。爲什麼太極圖中的陰陽會是旋渦形的呢爲什麼不是由一條線將其分割呢爲什麼黑顏色中會有一點白,白顏色中有一點黑呢我認爲這樣的設計就是“福禍相倚”和“物極必反”的最好體現。白色中有一點黑,黑色中有一點白是因爲世事都有相對面。“塞翁失馬”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當黑將要超越白,白將要超越黑的時候,就會成其相反的顏色,循環往復。而有其他物質肆意破壞就會渾濁。就象人類,萬物循環往復是其道之根本。而人類卻施加干預——破壞樹林、大肆捕殺。這樣只會打亂正常的秩序,最終人類也會在這團渾濁的氣流的中沉沒。然後又恢復正常。古人說過不能涸澤而漁,伐木而獵。翻譯成現代也就是不能破壞生態平衡。我們就應正確的、不干預的攫取利益。同時認清福禍的相互轉換,不能因爲一時的成功而高興的忘了本象,可能災難正潛伏在明天,也不能因爲一時的失敗而氣餒,可能幸運就藏在你身後。

讀道德經後我總結三十六個字。爲無爲,無不爲,騁至柔,克至堅,習水性,與人善,明陰陽,曉情理,知可止,利於本,有無生,悟道德。

道德經不愧是我們中華禮貌的瑰寶,其中妙理,還得是你親自去讀纔可,每個人讀“道”,都可得不一樣道。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21

提及道德經,大家都耳熟能詳,這是一部蘊藏着豐富的人生哲理的經典著作,其中包含以哲學,政治,軍事方面的論述!

道德經的薰陶是在兒子讀四小時被他每天的朗誦帶動的,後來也有幸跟隨學校組織的家長素讀一起打卡,和孩子一起互幫互助而習之。

雖然剛開始接觸時有些枯燥難懂,語感不太順口,不會的地方也虛心請教孩子,但在雒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下,不清楚的地方再借助陳琴老師的誦讀,慢慢的就找到了感覺,在班裏素讀打卡羣裏,和大家一起堅持每天誦讀一段,也在每週三的家長志願者統計時鞏固一遍,這本書拿起放下,放下再拿起,突然之間就感覺到親切,每當在某個地方看到有道德經中的典句,就有一種激動的心情!在道德經中多次提到“無爲”,我覺得無爲就是順其自然的把當下的事情做好,那麼用在我們爲人處世上,就是讓自己對待別人要寬容大度。“無爲”不是讓我們什麼事都不去做,而是不去做不符合自然規律的事情,只要不違背自然規律,你所做的其他事就是無所不爲的,“無爲”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

又如“少則多,多則惑”其實就是說自己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工作上,集中在一個點上努力下功夫,長此以往纔能有所收穫,如果像蜻蜓點水,這裏一下,那裏一下,反而會一事無成,終會無所收穫!就像現在盛行的“抖音”,那些百萬粉絲所關注的網紅,其實她們就秉承着做垂直領域,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某個點上下功夫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成功的機率就越大!

就拿讀書這件事說吧,有很多人讀幾天感覺沒啥收穫,就給自己找理由放棄了,“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事”,如果想把一件事做好,就去堅持,也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被克服了,我們雖不能與聖人相比,至少可以學會堅持,學習老子他老人家做事對事的態度,用無爲之心做有用之事!

對於道德經的體會每個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結合自己的生活去理解,每個人也在自己的領域去體會和領悟着這經典之作,讓我們大家在道德經中讀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悟之用之享之!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22

林語堂曾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七年級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我想這也是每一個人讀《道德經》的感受了吧。

其實每個民族都會有智者,會站在人羣前面,站在天地之間把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告訴給他的每一個人。告訴後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怎麼樣才能活得更好,更長久,如何才能不被別人,被自己滅亡。而老子便是這樣子的一位智者。

老子將一切歸咎於“道”,他認爲道是宇宙的本體,世間萬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成的,故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於是我們後人再次基礎上理解的“道”便是——道是混沌是無極,由此生出鴻蒙之氣,內含陰陽,再生而爲天地人三才,進而構成世間萬物。但是老子又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就是說道是不能用語言所說出來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就是天道關係。

“道”生萬物,但是“道”亦爲虛幻。在恍惚虛幻中,它含萬物之影象;有含形色之實體;其實老子的“道”,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它先於天地而生,周而復始。今天,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們也證實了自然界的發展是有規律的,它存在於互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事物之中。此是此,彼是彼,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軌跡運行。人們能夠用一定的方法去認識它、體驗它、並按照客觀規律改造它。由此觀之,老子在《道德經》中就已經揭示了宇宙的起初和自然的本源,這比之西方近現代的理論學說早了兩千多年。

老子的“道”,寓意精深,無法企及。使得我們只能用仰望的目光觸及他深刻的思想。而老子所提倡的“徳”也被爲後世奉行爲處世哲學。

“道”是事物固有的規律,是神祕難測而又隱蔽在事物內部的東西,是不可理喻的東西,是不可及的。而“德”則是“道之功”、“道之用”,是人們認知事物和改造事物的一種人爲行爲,是可以理解接受的,是人們可及的。

“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爲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之人必備的世界觀、人生態度以及爲人處世之方法。他講究“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上善若水” “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爲水之德是最近於聖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五行之體,水爲最微,處於最末。善居道者,爲其微,不爲其著;處衆之後,卻常德衆之先。以不爭而爭,以無私而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卻無取於萬物,並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水有其種種美德堪比聖人,堪謂之“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人人都往高處走,難免競爭,有競爭就有爭鬥,有爭鬥自然就有流血犧牲。水比人明智,甘居下位,滋潤萬物而不居功自傲,清淨無爲而又無所不爲。“上善若水”,就是一種開朗樂觀的人生態度。一種修德的必備境界,一種養身之術。我們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們離道就更近一層,更能體會到人生的終極哲理。

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爲心”。一言道破天下之事,看破人生之理。世上本無善惡貴賤,人與人本無爭鬥之意,天地萬物本和諧融洽。但由於世人皆需追逐自己所需,覓求自己生存發展之本,於是不斷於天地之間人世之中苦心經營、算計不已,一切仁義與邪惡也相反而成。天地本無成人與害人之心,但卻造就人際錯綜複雜,世間本無聖人之現,但卻成就社會等級。一切本自然,但卻一切又進入繁雜之社會,天地萬物、聖人百姓本自然相處,無私無公、無善無惡;卻人與人終究擺脫不了關係往來,免不了融於社會,因此一切紛爭痛苦皆至。一切人之所想,一切人之慾,一切人之願,一切人之求,但所有種種皆需要人自己內省不已,都需要自己能夠達物達人進而才能達己。

當然每本書都有瑕疵,《道德經》也不例外,他最大的弊病在於過於虛幻,有種避世的消極狀態,在現代競爭激烈的社會裏,這種消極狀態斷然是不行的。但是隻要我們採擷其長,也會有不少的收穫。

讀罷此書,掩卷暇思,不禁歎服古代人民對自然崇高的敬意,對人生透徹的洞悉。這樣如璣似玉的文字,清新暢懷的生活方式,高屋建瓴的理論,雖不盡善盡美,也無可顛覆了。

又云:“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層次不同,領悟的道就有區別。道法自然,道亙古不變,看的就是不同人不同心境的理解。讀此罷,書受益良多,無以爲饋,願共享此書之精華。

道德經學習心得體會 篇23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爲。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老子以“清靜爲天下正”,“清靜無爲”爲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通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纔會“知常”,逢凶化吉。

“淨者,不污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