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18K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

卓別林曾經評論說:“這部電影是從一個抽象的概念――批評我們的機械化生活方式――發展而來的。”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精選16篇)

無論是卓別林本人的拍攝意圖是站在一個批判的角度上,揭露資本家瘋狂剝削工人以更大限度地獲取剩餘價值以及這樣一種生產方式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

同時,從管理科學的角度來看,《摩登時代》十分生動而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社會生產中科學管理的濃重痕跡:工人有了極爲細緻的專業化分工,從事每個工種的工人都具備極其熟練的技能,工人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動作、工作量等都被規範化標準化的規定安排,在管理者的嚴密監視下進行每天的生產工作。

20世紀初期,也就是所謂的“摩登時代”是一個十份特殊的時期,兩次工業革命的相繼發生完成,工業社會徹底取代了農業社會,人類從農耕文明邁向工業文明,社會化大生產成爲生產的主要方式。在這一系列的重大變化中,工作條件、勞動分工等方面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資本家需要獲取更多的利益,工人要求更多的報酬,勞資雙方都要求獲得更多的生產收益,於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盈餘便成爲了極佳的選擇。

由於這一時期社會化大生產取代了傳統的手工作坊,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的分解、專業分工的細化以及制訂相應的標準成爲可能。

因此,科學管理在這個時期成爲生產管理領域的主要管理模式。

科學管理集中進行定額研究以及人與勞動手段的匹配:強調工作制度化、標準化、科學化,以此作爲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主要手段;同時對工人進行培訓,使其掌握最佳操作方法,實行生產的定額標準;與此同時,採取計件工資製作爲對工人的激勵手段。

伴隨標準化生產和流水生產線的出現,工人的專業化分工被無限度細化有了實現的可能;同時,爲了適應流水線生產的方式,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也成爲一種必須。

此時,管理科學在生產上的應用達到了極致,工人被緊密地結合在機器周圍,高度熟練的進行單調乏味的簡單勞動。機器成爲整個生產過程的核心,人僅僅作爲機器的附屬而存在,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人作爲社會人的屬性被企業主或管理人員壓制到了最低限度,人的尊嚴和能動性被嚴重忽視,工人僅僅作爲機器零件被使用。

工人的工作積極性乃至身心都遭到了嚴重的挫傷。

總體來講,以泰勒的科學管理爲主導管理方式,工人簡單勞動與機器緊密結合是當時典型的生產方式。

這種生產方式作爲社會化大生產早期的主要生產方式一方面緩解了勞資雙方的緊張矛盾,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積累了豐厚的社會財富;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嚴重忽視工人人格,工人士氣低下的問題從而導致了新的勞資矛盾。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2

今天同事問我,資本主義是什麼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有什麼區別?我想了想,應該回答最簡單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區別嗎?還是回答文化的不同?總覺得哪裏不對勁,想到深處,突然想到只有這部電影可能會告訴我想要的答案!

Long long ago,那個年代的美國,資本還大多集中在少數的資本家手中。他們有機器,有大批的生產設備,儘管他們有錢,可是爲了更有錢,還是要不斷的壓迫工人階級,無限的壓迫。資本家越來越富有,因爲生產的商品越來越多,窮人因受他們的壓迫和社會不完善的制度越來越窮。那麼問題來了,生產的商品越來越多,社會中的消費能力慢慢的跟不上生產能力,工人階層沒有這個能力去如此消費。產品慢慢累計,富人們的公司的產品沒人買,資金無法儘快回籠,資金週轉不過來,慢慢的公司也沒有錢給工人付工資,開始給工人減薪,裁員。公司開始倒閉,失業者增加。他們吃不飽,開始偷,開始搶。

這是工業革命的影響和資本主義低階的生活寫照,就像剛開始的一個鏡頭,先是羊羣擁護在一起走,緊接着是一大羣工人擁護着走進工廠,這樣的蒙太奇手法把當時工人暗喻爲任人宰割的羊羔,成爲資本主義、資本家和金錢的奴隸。

卓別林以獨特視覺形象概括了摩登時代的矛盾本質。雖然可笑,但反映出資本家爲了獲取更多剩餘價值而不惜縮短工人吃飯時間至使機器化的工人連休息時間手臂還在不停的運動,使人們對那個幾械化的社會的深深思索。

卓別林弱小的身軀被生產線吞噬着,而這個所謂的摩登時代是一種諷刺,這是一個異化的機器工業時代,人與機器彷彿混爲一體;這是一個抹殺人性的時代,上司對於工人如奴隸般的壓迫;這是一個荒.唐無法理解的時代,一個善良人會在不長的時間裏入獄五次。

這部片是一部默片,但片中運用文字解說,加上演員誇張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讓觀衆更易理解劇情,從而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雖然此片的畫面是黑白,但是這種反差恰恰給人強烈的鮮明感。

其喜劇形式背後是對於社會、對於夢想的思考,有其嬉笑的荒誕和其真實的反思。儘管是一部喜劇,涵義卻完完全全的悲劇化。我們要感謝卓別林,正因爲他憑對當時社會的敏銳觀察力和天才的想象力,記錄了那個悲哀的時代,是他爲觀衆生動的演義了一名處在亂世下的小人物,也是他爲世界無聲影片畫上了一個輝煌的句號。

卓別林的電影是一面鏡子,在得意的笑料後,原是生活的骸骨。也只有看鏡子的人才知道,歡樂和悲哀原來都是同一服嘴臉。

大約是過了看默片的時代吧,不過我還是希望大家可以看看這部片子!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3

二十年代的美國處於經濟蕭條時期,失業率居高不下,工人受盡壓榨,成爲了大機器生產中的一顆螺絲釘。查理(查理·卓別林CharlesChaplin飾)就是一個底層市民,他在一個機器隆隆的廠房裏日以繼夜地工作,以賺取微薄的收入。重複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但是氣,他把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捲入流水線機器的皮帶裏,令人哭笑不得。查理儘管貧窮,但卻很善良。他在路上搭救了流浪女,和她一齊生活,家裏破爛卻又溫馨。每次身無分文的查理爲了找到吃的,都會故意犯事,以便進入監牢。光景一時光有了好轉,流浪女成了歌舞紅星,然而好景卻太短暫

《摩登時代》中的查理是這一個樂觀善良、機智幽默的流浪漢。卓別林透過這個倍受欺凌的失業者形象對資本主義工業化進行了強烈的質疑和控訴:他被變成機器的奴隸,他被無數次的炒魷魚,他爲了溫飽而試圖犯罪回到監獄。即便這樣,他也沒有放下對幸福的追求,對現實的抗爭。在影片結尾處,查理牽起女主角的手,兩人一齊向着遠方走去,留給觀衆兩個充滿期望又弱小的背影。

觀衆在被這些滑稽諷刺的喜劇場面逗笑的同時,也感到了心酸與悲哀。因爲“他們(觀衆)在這個穿着破衣破靴的小丑身上發現了一個裝載無數靈魂的大靈魂,他們就是大靈魂中的一點一滴”。查理就是觀衆中的每個人,他們來自社會底層,被資本家或者殘酷的命運所壓迫,他的快樂就是觀衆的快樂,他的痛苦就是觀衆的痛苦。

工業社會與人性的衝突,資本家對工人的壓榨,經濟危機對失業工人帶來的痛苦,就這樣被卓別林寫在了《摩登時代》中的查理悲慼驚恐的臉上。他從來就沒打算只是爲了把觀衆逗樂而拍喜劇。對社會深刻的思考、對問題尖銳的諷刺、對小人物命運的關注,纔是卓別林致力表達的內涵。他以前說:“所謂幽默,不僅僅僅是來自只有玩笑性質的痛苦,而是我們在貌似正常的現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現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幽默還增強了我們生存的好處,使頭腦清醒。由於幽默,我們在變幻無常的人生中能夠較少受到打擊。幽默促進了我們調和的意識,同時讓我們看到,那些誇大了事態嚴重性的話中內含荒謬可笑的成分。”卓別林的幽默,區別於其他的喜劇演員的單純搞笑,它來自對生活痛苦的理解,對荒謬的戲謔。他的喜劇往往有着濃重的杯具色彩,其中的歡笑總是與淚水相伴,用醜代表美,用笑代表淚,用蠢代表真,用傻代表愛,這是卓別林對於世界無可奈何的諷刺。

影片透過對資本主義工業時代小人物的辛酸生活的描述,運用誇張滑稽的行爲動作,讓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時也陷入一種對社會殘酷現實的反思。看過影片之後,我開始感到我們此刻的生活的多麼的幸福。雖然我們沒有經歷資本主義時代,然而我們此刻的發展也沿用了很多資本主義的模式。比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這天,仍然存在某些程序的流水線生產,存在長時光運用同樣的模式工作,也存在巨大的失業危機,很多民工的生活環境也十分的惡劣。因而《摩登時代》所體現出來的好處就應使每個人都要反思。雖然說不上居安思危,但是我們也就應爲了創造出完美和平的社會而努力!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4

影片講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國,正值資本主義走向壟斷,機械大工業高速發展,資本向少數壟斷財團手裏集中時期。資產階級隊伍逐漸壯大,對以工人階級爲代表的無產階級進行不盡的壓榨,工人的身體和精神都被折磨着,但還是努力的想衝破這個不可能衝破的牢籠,而那些資本家只顧本階級的利益不斷的不斷的要工人工作工作……。影片的主人公查爾斯正是當時工人中毫不起眼的一員,他在一個廠房裏日以繼夜地工作,但那些資本家還是要求他們加速加速。重複繁重的工作壓得他喘但是氣,當他把人們的鼻子當成螺絲釘來擰,當他把盤子當成螺絲來擰,當他想把釦子當成螺絲來擰,當……,這些種.種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

當他因被一婦女被告於警察而被追時,當他被工作折磨得精神短路發瘋時,當他被那臺機器折磨得一塌糊塗時,有誰流露了同情、憐憫之情,有誰關心和安慰他,沒有。這就是部壓榨。

查爾斯儘管貧窮,但卻很善良。當他從精神醫院出來後,他在路上救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女孩。這也是他。

在這樣的時期,他們的命運是一樣的。只會一向被歧視,被壓榨,被……。可能是命運,也可能是緣分,使這兩個人相遇了,一個是受工作壓迫而發瘋,一個是失去父親和姐妹,受餓不得以去偷麪包,兩個可憐的人終在那次麪包事件中有了交集。當兩個人再次在警車上相遇時,他們彼此都對對方有了好感,可能是同樣的命運,亦或是同樣的堅持吧。經兩個人的努力,兩個人終從那個“牢籠”裏逃出來了。但是就他們的努力終究是逃不出的那個“牢籠”,無底的洞啊。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5

今天看完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讓我感到有點深沉,雖然這是一部以輕鬆的幽默手法來呈現的電影,但若是看到其欲表達之內涵就不會有太大的歡樂了。

首先是一羣排排站的工人以制式化的動作工作着,根本是資本家將人視爲機械般的慘忍手法,人和機械對他們而言是同樣的「東西」,不需要有任何差別的待遇,其中那個主角,也就是卓別林的那個角色,以工作中出錯、詼諧的舞蹈與動作、欲認真做事卻適得其反的狀況等等,來反諷機械化後人易失去人性的種.種狀況,當然他是誇大了許多,但是那種會使人發瘋的制式化在卓別林詼諧的手法呈現後,反而讓人油然而生一股憐憫之情,任何物種都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待遇,何況人。

談到物種的部份,先說明爲何是以物種來稱呼而不是人類,其實因爲我不覺得人類和其他物種有哪裏不一樣,每一個物種都必須受到平等的待遇,沒有什麼是特別高尚或低俗的,因此決定以物種稱而不特指人類。既然已經談到物種,那先跳到最後幾幕卓別林在小餐廳打工時的狀況,有一幕是他要端一堆很重的餐盤上桌,但卻被一個用餐客人所牽的一隻狗給絆倒,而他仍盡責的將盤子端着,即使自己已經跌個四腳朝天。這個畫面顯示出一個餐廳的服務生連顧客的寵物都不如,這讓我想到前些日子上映的一部《流浪神狗人》,裏面也同樣將不同階層的人和狗做了一大對比來諷刺,當然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然而在看了相關的諷刺結果下,我對於人自以爲清高的態度就漸漸產生厭惡。

再來要探討回工廠裏的部份,讓我覺得最可怕的其中一個橋段,就是卓別林被-迫使用「白勞餵食機」(我沒記錯名子的話應該是這個),那一幕幕把人當作實驗品般的操弄,即使機械出問題或故障仍繼續執行,完全將人的尊嚴貶至最低,好像只要有錢僱用人就可以任意宰割似的可怕霸權。這樣可怕的議題在幽默詼諧的手法呈現下更顯諷刺與無奈,諷刺的是要述說的事件雖然嚴重且可怕,但卻可以用輕鬆的方式讓觀衆接受,顯示出那種強威式(資本家的蠻橫)的控制手法根本是多餘的但;這也是令人無奈的地方,因爲若不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給觀衆,大家會發現自己正被操控嗎,會集結羣體的力量來反制這樣的社會嗎,會開始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嗎,我想不盡然吧,因此我覺得這樣的手法真的是諷刺又無奈。

另一個片段是卓別林掉入大型機具的齒輪中仍繼續工作着,而在制式化的工作下,其動作變成了一個不經大腦思索的直接反射動作,因此即便他滾入齒輪、遇到穿有兩顆鈕釦的婦人都直接反射性的執行他的工作,完整的呈現制式工業化下員工的思考必須完全屏除,只要向機械般工作就好。而對於僱主和僱主賜予的工作則要以尊敬的心來面對,絕不可怠忽職守,就像卓別林在逃避警-察追緝時還不忘打卡,或是桌別林開始瘋癲後,其身旁的友人一方面要制止他,但在機器開始運轉時仍反射性的回到崗位上等等,太多例子是在描寫當時體制下的人們,一舉一動皆不需思考,只要像機器一樣就好。這樣的諷刺想法也出現在後面的許多片段,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卓別林被警-察放出後,回到原工廠工作,而在和修理機器的師傅一同工作時發生的種.種事件,在在都顯示了身爲員工只要會工作就好,不需要會思考,例如當師傅被卡在機械裏時剛好遇到吃飯時間,因此機器停止運作,而他們竟也放下手邊的工作開始吃飯,顯示出受顧於人的必須完全服從僱主的可怕景象,因此就算人命關天也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因爲僱主說現在要吃飯,而員工的無奈與無法吭聲在此片段表露無疑。這是多可怕的社會運轉模式啊!

《摩登時代》裏還有幾個片段則是在諷刺當時的警-察(或是上位者)的愚昧無知,例如卓別林在監獄時無意中被放出來卻無人知道,而更誇張的是他無心插柳卻救了一些警-察,因此得到了獎賞,也就是被釋放,而這段被釋放時的對話也很妙,因爲卓別林並不想離開監獄,所以請求警官讓他留下,最後是由一張「乖乖牌保證書」使其離開,但在卓離開後卻一直想盡辦法回到監獄,例如吃霸王餐、抽霸王菸,甚至是將他人的罪行放到自己身上等等,真的是諷刺至極了。

另外關於上位者的諷刺則是一大堆的流浪者與孤兒,只能以無時無刻都出在一旁stand by的警車到處取締,卻沒有任何的配套措施來訓練這些孤兒,好讓他們脫離流浪之途,片子裏出現的警車次多,越能表現在上位者的無能。

關於卓別林在餐廳打工的那一段有一幕讓人印象頗深,就是他使勁的要將餐點送到客人手中,卻被一羣擠在中央舞池的客人團團圍住,費了好大的工夫纔將餐點送達,這樣的畫面讓我想到一個在資本主義下被操控的小工人,完全被掌握在一羣資本主義家的手中,無可奈何的像木偶般被操弄,卻一點也沒有轉圜的餘地,就像影片最後一幕,兩人手牽手一起迎向未來這被操控的漫漫道路,雖然有人相作伴,但這樣的人生似乎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因爲這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是聽不見低階人民的聲音的,但路還是要走,只要活着就還有希望,恐怕是影片最後要給人的一點小小的激勵吧!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6

這天下午我們觀看了教育電影《小孩不笨》。電影講述了兩個新加坡家庭,因爲缺少溝通,讓孩子的心靈走向了墮落,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以忙爲藉口不跟孩子交流。甚至認爲拳打腳踢是管教的最好方法,卻不明白心和心的交流是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傳遞愛的橋樑。

在這個家庭,傑瑞的成績都拿甲等卻很少得到父母的.表揚,湯姆作文不錯,但總是受到媽媽的譴責……,自我把爸爸的電腦修好了,卻被誤認爲是搗蛋鬼。回顧自我成長曆程,雖然也曾遇見過很嚴厲的老師,但是起碼家庭的氛圍是和諧寬鬆的,爸爸媽媽很少因爲學習批評我,即使犯了錯誤,也會詢問原因,因勢利導,以寬容的心態接納我的錯誤,給我改正的機會。

此刻的領導從業務和生活上都很關心我們青年教師,我們的工作但凡有一點點的進步,領導都會看在眼裏,提出表揚,我們的工作有時也會有缺陷,但是她總是肯定優點,提出改善的方案。在骨幹教師培訓班,我也有同樣的體會,鄒老師,尚老師,徐老師,盧老師,所有的指導教師都是那麼的親和,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

我們的每一次活動幾乎都得到指導老師的讚賞和鼓勵。我想不論是做一名幼兒教師,還是做一位母親,不論年齡大小,人總是想得到別人認可、欣賞和讚揚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師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賞的語言,一個鼓勵的擁抱都是對孩子最好的獎賞。很多人認爲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愛,更多的時候即使表達也很含蓄,但是我覺得在我的身邊,這種現象在一點一點的改變,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包括我自我對待孩子不像從前的家長那樣“吝嗇”。我們會擁抱孩子,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吝惜溢美之詞。我覺得教師是傳道受業解惑者,是孩子心靈的培養者,是孩子的知心朋友。

我們在孩子的心靈播下的每一顆種子都會生根發芽,所以,要好好的呵護她們,千萬不能主觀隨意的否定她們,批評指責更會傷害這些幼苗。用包容的心態,賞識的語言,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些幼苗,未來,如果有一天他們長大成材,她們會感恩,以同樣的心態對待別人。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7

我時常認爲一部作品,如果它的背景源自“真實”,那麼作者不需要費盡心思去勾勒如何生動的場面,或者多少曲折離奇的情節,就足以讓觀衆感動。現實的生活充滿了太多的粉飾,讓人無法分辨它的真假,很多事情的到來,我們首先會本能的懷疑它的真實性,無論是電視,電影,小說,再感人的情節也只不過是虛構,因爲它們的世界裏充滿了跌宕,而真實的生活中只有平淡。《忠犬八公的故事》就是一部真實平淡而又感人的影片,使人在不知不覺中就已淚流滿面。

我是先看了影評,纔會去看這部影片,一方面我相信大衆的眼睛是雪亮的,另一方面本身對於狗也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忠犬八公的故事》並沒有如我先前所想那樣:描述狗如何英勇救主,如何訓練有素,如何聰明乖巧;而是通過等待主人歸來這一小小的細節來表達對主人的忠誠以及思念。八公與主人的相遇就彷彿是命中註定,到底是誰選擇誰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讓彼此的生活中充滿了快樂與溫馨,它代表的不僅僅是一隻寵物,而是生活中的朋友、伴侶。那個日本人說:秋田犬不會撿球,如果哪天它做了,那就有它做的理由。主人想:那我就等那個理由的出現吧。可是沒有想到,他等到的時候卻是與八公的絕別。當八公撿球的一霎那,它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主人的欣喜與它的焦慮形成鮮明的對比,那一刻的擁抱,那一刻的回眸,預示着永遠的分離,而八公用它9年的餘生等了主人一輩子……到底是什麼讓八公這麼執著的等待?現實中很多人對真實的八公有頗多猜疑,不管是它爲了什麼,我寧願相信它是對主人的忠誠以及信任,它相信總有一天在那道車站門開的一瞬,有個熟悉的身影會出現在它眼前,然後親切地喊着它的名字……

很久沒有因爲一部影片而如此的傷感,平淡的畫面卻勾起了我許多曾經的回憶,那也是我現在不輕易決定養狗的原因,在我們的世界它們的存在並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但在它們的世界我們卻是它們的唯一。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8

“小孩不笨”的電影版及電視版都推薦看。 對於比較忙的朋友, 可以選擇只看電影版, 如果有空, 看看電視版也不錯。

戲中, 主要講述了3個家庭: 一個開始只懂得聽媽媽話, 沒有自己主見, 飯來張口的小胖子Terry; 一個有繪畫天賦, 卻得不到任何支持的國彬; 一個很講義氣, 小小年紀就擔負起幫助媽媽,照顧弟弟的小男子漢文福(在電視劇中, 多了一個讀書很棒, 不肯認輸, 自尊很強的女孩)。

在學校, 學生們被分了等級, 那只是一個國小的學校, 在孩子們弱小的心靈裏,已經覺得, 因爲自己成績不好, 被分到差的班裏,自己的人生已經失敗了一大半。 不但如此, 學校的老師, 大多都戴着很深的有色眼鏡, 成績好的學生可以隨意打罵, 侮辱成績差的學生, 卻沒有任何懲罰; 成績差的他們, 即使什麼都沒做,卻總是被請到校長室, 讓被請來家長, 和老師們一起責罵。 他們沒有機會爲自己辯解, 或者說即使他們說出真—相, 卻總被認爲是爲了減輕懲罰而說出的謊言。

學習不好的孩子, 又有什麼錯呢? 分數, 文憑, 對大人們而言, 對整個社會而言, 真的那麼重要嗎? 爲了讓自己的孩子奪取高的分數, 大人付出了高昂的金錢, 更甚的, 付出了他們的時間, 精力, 他們有想過,他們所謂的”for your own good” 是否真的是爲孩子們好嗎? 真的是孩子們真正需要的嗎? 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失去了屬於他們歡樂的時光, 是誰的錯? “不是我們的錯,是這個社會的錯” 對, 作爲社會的一份子, 我們總是無奈地被這個社會的輿—論和眼光牽着走。 父母們談起孩子, 分數, 學校, 課外學習, 都是他們主要的攀比話題, 爲了不讓別人瞧不起自己,只好把這種壓力, 轉到了孩子身上。 大人們自己也意識到了,然而, 幾乎沒有人敢逆流而行。 這, 就是人生的無奈吧!

老師眼裏, 對一幫扶不上壁的爛泥, 也放任自流。 有經驗的老師說的自有他們的道理, 而新的老師也有她一套把爛泥扶上壁的做法。 不知道, 過多幾年,當新的老師成爲有經驗的老師的時候, 她的想法, 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教育, 究竟是育人, 還是愚人? 教育工作者, 又有沒有好好想過? 特別是國小的老師, 他們的一句話, 可以讓一個毫不起色的孩子變成偉人, 也可以讓一個聰明有靈氣的孩子變得精神分—裂。 他們是否瞭解自己對孩子來說,是會產生多大影響的人呢?

當看到同伴受欺負, 有孩子站出來一起面對, 也有孩子因爲家庭壓力變得對身邊發生的事情”none of my business(這和我沒有任何關係)”。 他們在共同經歷中,不斷體會什麼是對的, 什麼是錯的; 什麼該做, 什麼不該做; 大人的話, 什麼時候該聽,什麼時候該經過自己的思考, 作出自己的決定……大人們不也需要好好思考, 連自己都經常做矛盾的事, 怎麼不令孩子在沒建立正確的判斷能力之前感到”confuse(困惑)”呢?

戲中, 讓我們感動, 讓我們思考的地方, 還有很多很多。 雖然是一部輕鬆, 勵智的戲, 卻讓我流下無數複雜的眼淚。

“小孩不笨2”則是與第一輯不太相連的劇, 可以說是一部輕鬆搞笑的喜劇, 戲中, 也有含淚思考的部分, 相對第一輯來講, 這樣的成分已經少了很多。 可能孩子長大了, 要帶出的, 是另外的寓意。 看戲的朋友, 就自己用心體會咯!

無論大人還是小孩, 只要相信, 這個世界造了自己出來, 一定有自己有用的地方, 千萬不要因爲前面有石頭, 就停步不前, 勇敢走上去, 把石頭搬開, 繼續走下去。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9

今天是9月30日,國慶節馬上就要來到了,電影的國慶檔也隨之而來,就在今天,國慶檔三強選手也都已經正式上映了,其中最爲低調的電影《中國機長》,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首映累計票房突破兩億元,但是評論卻是褒貶不一!

小編也是剛剛看完這部電影,看了一下網絡上的點評,和小編的觀影感受相差無幾,預計評分在6分以上7.5分以下,電影總體來看,能夠到及格線,但是距離真正的好片,還有一段距離,總結一句話,應該就是:看似華麗的外表下,隱藏着多個問題,也就是華而不實!

爲什麼這麼說呢,小編總結一下,第一點因爲電影的核心沒有表現出來,從頭看到尾,不知道電影是想表達什麼思想,可能因爲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事件呢?我想應該沒有多少人吧,所以如果電影想要建立一種核心思想,就應該換一種電影套路!

第二點:可能是由於電影根據真實事件的改編,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一些細節不能刻畫得太具體,以至於故事的最高潮,就是擋風玻璃破掉以後,我看不到機長的任何操作,整個操作過程感覺像是在靠意念在支撐,所以電影讓觀衆看到更多的是:劉機長運氣太好了吧!

第三點就是,小編看完之後,總是感覺意猶未盡,明明機長的背景還可以挖,他的履歷有更多的鋪墊,對這個人物就有更多的瞭解,這次的空難的故事才更好看,而且,看完之後,第一反應,是爲什麼玻璃會碎呢?事後追責事件電影沒有詳述,會對事故原因很好奇。

電影主體總的來說,故事劇情的展開不如老片《薩利機長》,飛行過程中,對細節的構築,也不如幾十年前國產片的老前輩《緊急迫降》,但是考慮到這個類型的電影,拍攝過程很艱難,能拍出來就是已經非常值得稱讚了!

除了這些小問題之外,這部《中國機長》還是非常有看點的,例如電影前半段的劇情,看起來就非常的飽滿,地面工作人員刻畫少,沒有詳細介紹,但專業性表現得很不錯,也能看得出來,導演也是很努力地將這一偉大的奇蹟,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出來!

從機組人員的預備、登機後的全面檢查、起飛後的安全預防,到降落後的收尾工作,幾乎都是面面俱到,如此一系列的情節,做到了步步爲營,穩紮穩打,說實話,這在國產電影中很少見,還有劇中歐豪的表現,也是非常驚豔的,在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歐豪的表現也是很好的!

電影《中國機長》,結合人物主角、故事情節、主體背景來看,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最後小編還想說一點,《中國機長》是“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相比很多小夥伴也都瞭解,但是這個中國驕傲三部曲,其實是隻是某影視公司的商業包裝,三部曲之間並無關聯!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0

帕克在小鎮車站上偶遇一隻可憐的小秋田犬。熙熙攘攘的人流,很多人看小狗一眼就漠然的離去了。唯有帕克在尋找小狗主人無着落的情況下,它孤苦無依的身影惹起他的憐憫,便帶回家中,儘管帕克的妻子極力反對收養小狗,但是看到帕克和女兒對小狗的喜愛,也就默認了,帕克爲它取名“八公”。帕克對八公的寵愛爲後來八公對他的忠誠奠定了基礎。雖然我們聽不懂動物的語言,但是我相信它們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

八公陪着帕克全家一起成長。溫文儒雅的帕克在自己的閒暇時間訓練八公,甚至趴在地上自己用嘴示範撿球動作給八公看,但卻無法教會八公撿球回來的動作。

帕克教八公,像對孩子般的細心,甚至沒事的時候,還給它按摩。八公每天準時陪伴帕克上班,傍晚五點準時出現在火車站門口迎接帕克下班,這似乎就是他們的約會時光!在小鎮車站站長,賣熱狗的小販,附近商店的老闆娘的眼中這些都已經習以爲常;看到帕克從車站出來叫出那一聲熟悉的“Hachi”,八公興奮地撲上前去撒嬌的樣子,已經成了小車站每天上演的精彩畫面。

這樣歡快的鏡頭,讓人會心的一笑,動物的靈性和人類的良善,打造出故事的可看性,儘管沒有許多的對白,可八公搖晃的尾巴似乎就是說出的語言,那種愉悅,那種興奮,那種自然而然的情誼流動,任何華麗的辭藻在那時都顯得過於蒼白,沒有力度。可謂無聲勝有聲。

然而,有一天當帕克和往常一樣去上班的時候,八公突然反常的對着他叫,可能動物對未來有一定的預感,八公知道它的主人將會發生不測,所以儘量的拖延時間希望它的主人可以留下,以前從來不屑於玩揀球的八公一反常態的叼起了球。然而,八公最終無力挽回一切,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主人離去……

就在那一天,帕克在大學演講時突然倒下,他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再也沒有回到車站。之後,無論什麼天氣,每天傍晚五點,八公都來到火車站等候……第二天、第三天……整整十年,忠犬八公一直在車站等待帕克,直到它最後死去。

整部電影,從開始到結果,沒有更多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一個人一隻狗,貫穿全劇。春夏秋冬承載着火車的隆隆聲響,承載着帕克和八公的默默情懷,劇情的尾部,是整個故事的重點,帕克的突然去世,八公的癡癡守望。也許它也知道主人已經不在了,可是依然每天在車站等候主人歸來,它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影片中狗的世界是單純的,在只有黑白色彩的世界裏簡單而充滿快樂!相對人來說狗的壽命也就十幾年。十年後帕克教授的妻子歸來,當她看到八公的一霎那間,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哽咽着對八公說“你居然還在等”。“我陪你等下一班車”時,我的眼淚,又一次落下。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蒼老的八公又一次走向車站,它踉蹌的身影在霧靄濛濛的眼前那麼清晰,風雪之中它安祥地趴在那兒,它始終沒有等到帕克的出現,慢慢地閉上了眼晴……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1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萬米高空上,駕駛艙右擋風玻璃突然爆裂脫落,駕駛員暴露在零下30度的極度寒冷中,副駕駛身體被吸出,懸在飛機之外,操作儀表受損,在這樣的情況下,機長劉傳雄以其高超的專業素養確保了機上119位乘客的安全,創下了奇蹟。

猶記20xx年5月14日下午,手機通知欄被川航緊急迫降的新聞刷屏。對於我們而言,那不過是一則新聞,但對於當事者卻是一種生死攸關的責任,旁觀者看着都驚心,更何況是置身其中的每一位空乘人員乘客,拋掉冷靜以後大概就只剩恐懼和愛人的關心。那些看似平凡的空中從業者所做的不平凡的舉動,也被電影《中國機長》所記錄下來。

爲了更好地還原當時事件,演員們奔赴四川航空培訓中心接受專業訓練,學習理論和飛行技術。作爲一部空難電影,博納斥資3000萬1:1還原了A319模擬機,還聘請了好萊塢專業製作團隊,只爲了給觀影人更好地觀影感受。

這樣的一部電影,從宣傳初期就讓我決定去影院好好看一看。

和其他電影不同,《中國機長》不像是複述一個災難的發生,更多是在講述一個機長一天中所遇到的不平凡的事。故事節奏緊湊,細節方面也處理得到位,可以說是毫無尿點,幾乎沒有什麼齣戲的地方,全程都籠罩在緊張的氣氛當中,代入感極強。在看之前,我還看過影評說:在緊張時手都摳破了。當時我只覺得誇張。但,當真的看了以後才知道原來是真的。

在細節的打造上,《中國機長》可以說是很不錯了。登機前,黑夜中的機場籠罩着一種不祥的壓抑感。當空難來臨,空氣灌入機艙,鏡頭逆向反轉,模擬出真實場景中的眩暈、缺氧的狀態。剎那間,我感覺自己好像窒息一般。雖然知道結局,但觀感情緒依然會跟隨着情節的起伏而波動,我甚至還出現了因爲緊張而全身顫抖的情況。當氧氣面罩掉下來的瞬間,我不自主地伸手去接,彷彿置身川航3U8633一樣。此外,導演還將影片的情緒把控處理得十分到位。既有笑點,也有淚點,都很自然。沒有刻意的煽情,只是根據事實改編的電影或多或少會增加部分情節所需的劇情或人物矛盾,但過渡平滑順暢表現得並不突兀。

演員方面,張涵予低沉又富含魅力的嗓音很符合人物性格,影帝的演技就不用多說了,連皺眉都是戲;袁泉所扮演的果斷沉着的乘務長形象被她刻畫得入木三分;大眼奶爸杜江的演技也是十分在線。對於大家之前所擔心的換頭baby的戲份也屬於無臺詞戲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觀看了,而大家所關心的李現的戲份,我只能說真的就只有幾秒了。

總的來說,這部以真實事例改編的電影《中國機長》已經可以說是刷新了我對中國改編電影的觀念了,特效真實,細節到位,人物刻畫也很不錯,這樣的電影,值得大家國慶節去電影院觀看。

中國民航有這樣一句話:民航界不需要英雄,需要的是安全。致敬每一位空乘人員,致敬川航,謝謝你們爲我們創造了這樣一位英雄。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2

小八本來是一隻有主人的小狗,可是在火車託運中,標籤被風颳走,所以沒有人來認領。一位每天都要乘火車上班的教授在火車站碰見了它,頓時產生了憐憫之情。小八似乎和教授很投緣,竟走上前去舔了教授的腳。教授見了很是喜歡,決定收養這隻狗。可是家中的夫人不喜歡小動物,但又沒有人來認領。於是,教授便偷偷地將小八帶了回去,安頓了下來。

可不巧,當天晚上就被夫人發現了。夫人很是不滿,要求把小八放進倉房裏。第二天,教授去上班時,在火車站貼了好多張尋狗啓示,也讓售票員幫着打聽打聽。幾天過去了,依然沒有音訊。小八在教授家裏呆了幾天,夫人也漸漸喜歡上了小八,便決定將小八留在家裏。

漸漸地,小八長大了,變成了一隻結實的秋田犬。它與主人教授的感情也越來越深。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居然能夠每天準時地去接教授下班,教授很是高興。就這樣,他們日復一日,過着安定的生活。

可好日子並沒有長久。不久,教授因突發心臟病,去世了。小八當天晚上沒有接到主人,便一直在那兒等下去,風雨無阻。

年復一年,一晃九年過去了,忠實的小八還在那兒等。每當夜裏小八熟睡的時候,突然聽到火車響,就會立即醒來,耳朵豎着,試圖找到主人。

小八靠着熱狗攤的老闆,每天施捨一點點的火腿,活了九年,也等了九年。小八,老了,累了。它再也沒有力氣等下去了。在它與世長辭之前,小八夢見了主人和它美好,快樂的過去。漸漸地,小八緩緩地閉上了眼睛,再也沒有睜開。

我一口氣看完了整部電影,不禁心頭一顫,不由自主地留下了眼淚。小八,只是一隻小狗,它能夠這麼地忠於主人。這不是親情,但勝過親情。大家想想,有多少人在父母親死去之後,拼命地爭奪財產。可是小八,它的心很純潔,它什麼都不要,只要主人,只要主人對它的愛。

這是靈魂的忠義,即便死去,我想小八也在天堂找到了它的主人,它們依舊如初。

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3

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區域巡航階段,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實施緊急下降,安全備降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6月8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川航3U8633航班機組“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以這樣的真實遇險和英雄事蹟,拍攝成的國慶獻禮片《中國機長》,無疑十分符合國慶70週年的喜慶昂揚氛圍,十分符合普通民衆的愛國熱情與自豪感。

而且,《中國機長》從籌備到上映,也堪稱創造了“中國速度”哦!請注意,川航的“史詩級迫降”也就是去年5月份才發生的事,而電影今年9月30日就上映了,也就是說,本片從前期籌備到建組拍攝,再到後期製作,直到最終上映,也僅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這種“搶熱點”的能力,目前中國影壇無人能出其右了吧?

雖然真實事件本身就異常驚險和精彩,但要撐足一部影片的長度,以及帶給觀衆除了驚險之外更多的娛樂享受,改編的挑戰依然不小,而影片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效果,相信是能夠讓許多觀衆滿意的。

賣相:高顏值機組,制服控羣體

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國慶獻禮片中,賣相最佳、最養眼的就是這部《中國機長》了。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等型男美女,穿上制服變身機長空姐,養眼指數比他們平時扮演的角色堪稱提升一個檔次。其實看看片尾字幕中演員和人物原型的合影,就會發現這些演員找得嘛……還是相當不符合原型的,呵呵,但這正是影片提升商業娛樂性、抓住觀衆眼球的有效手段啊!試問,帥哥美女哪個觀衆不愛看呢?杜江在《救火英雄》裏即便穿上臃腫的消防服,也掩蓋不住他的精幹帥氣,在本片中穿上機長制服,更是帥得冒泡哦!更不用說袁泉、張天愛、李沁等女星穿上空姐制服後,那身材簡直太誘人了,氣質讓人看起來也很舒服,甚至讓人感覺空姐就應該是袁泉這樣,不是嗎?

除了飛機上的機長和空姐,整部影片也基本上成了一次“制服控大聯歡”。成都和重慶的空管中心、民航氣象中心、成都機場塔臺,還有解放軍空軍某部控制中心,這些時刻關注的飛機安危的各路機構裏,也有更多的制服帥哥美女和領導哦!當然,這些“制服控”帥哥美女們,除了養眼之外,更爲重要的是給影片營造出專業、高效、盡責的職業化氛圍,有這麼多專業人士齊心協力爲遇險飛機保駕護航,自然就形成了一種化險爲夷的強大精神力量,更讓人對中國民航的安全充滿信心。

情趣:撩妹不成反被懟,乘客百態有趣味

如果說《中國機長》裏空中遇險的情節是影片的“主菜”的話,那麼在遇險之前的開場鋪墊戲,就是影片的“前菜”了。主菜必須美味,前菜也不能無味,如何讓開場戲也充滿看點和趣味,不至於讓觀衆感到無聊,對這種遇險或者災難片來說也是一大考驗。《中國機長》的解決方案就是強化角色身上的趣味點,讓形形色色、各具特點的角色羣像,以及他們的情感向戲份,成爲空中遇險戲之外的看點。

張涵予扮演的老成持重的機長,他的情感向角色特點就是家庭和女兒,這個沒有太多可說哈,只是作爲他在遇險時的信念支撐來呈現。而杜江和歐豪的情感向角色特點設定爲“撩妹”,就有意思多了,這絕對屬於影片“自我發揮”的內容哈,爲的就是在開場鋪墊戲中營造輕快的氛圍,迅速調動起觀衆的觀影情緒。所以就有了歐豪吃早餐的時候先去撩張天愛遭冷遇,然後又去撩其他空姐,結果被張涵予一句“我記得你,只有你一出模擬機就吐了”給懟得沒面子,即便這種撩妹手段有些尬哈,但這種喜劇小伎倆還是蠻能討觀衆歡心的。

如果說歐豪是“明撩”的話,那麼杜江就屬於“暗騷”了。在楊穎扮演的空姐老婆面前裝出一副“妻管嚴”的模樣,實際上用眼神沒少撩其他空姐,後來還對頭等艙的一個年輕女乘客動了心思,主動坐人家旁邊問東問西,也被女乘客冷臉相對。歐豪和杜江這種角色設定,喜歡的會因爲他們的帥氣形象而動心,不喜歡的估計也會因爲看到他們“撩妹被懟”而暗爽吧!

除了機組人員,影片也對機上形形色色的乘客進行了浮光掠影的描繪,有故意刁難空姐的頭等艙乘客、有去西藏爲戰友掃墓的退伍老兵、有對鄰座啞女一見鍾情的青年遊客、有帶着老婆來西藏打工的廚子,還有在險情發生時各種騷動的乘客……這都是不讓空中遇險戲過於單調,讓娛樂元素更爲豐富的一種調劑。

高光:真實再現空中險情,創造演繹穿越積雨雲

20xx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從7點遇險到7點46分備降成都機場的驚險全程,無疑是《中國機長》的高光時刻,以及吸引觀衆的最重要內容,影片採用了真實再現和創造演繹這種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再加上逼真的特效呈現,從而將這一過程的緊張驚險和一波三折發揮到極致。

駕駛艙右側玻璃瞬間破裂脫落,副駕駛半個身子飛出窗口,駕駛員緊急操縱飛機快速下降,航班同空管中心暫時失聯,氣流衝開駕駛艙門,讓正在發放早餐的空姐和正在吃早餐的乘客東倒西歪,一些小型行李也從行李架上脫落在機上亂飛,乘客們趕緊帶上氧氣罩。影片中所展現的空中遇險幾乎跟當時機長和乘客的描述別無二致,只是袁泉失重身體騰空飛起,以及另一個空姐被撞暈,應該是進行了適度的誇張。同時,影片也充分利用了航班途徑的高原雪山環境做文章,展現飛機在下降過程中,又要避讓高聳的雪山的驚險一幕,這無疑是虛構的,但對於增強影片的驚險感以及視覺衝擊力,無疑是大有裨益。

川航7點遇險,7點46分降落,這40多分鐘的過程說長不長,但說短也絕對不短了,尤其是如何讓這40多分鐘在大銀幕上始終驚險不斷、節奏緊湊、牽動人心,也是影片不少的挑戰。爲了強化節奏感,影片不僅僅讓畫面侷限在飛機本身,而是在飛機和空管中心等相關部門中不斷跳躍,方方面面的人對遇險航班投來關注的目光,對機組的呼叫此起彼伏,彙集大量相關信息幫助航班脫險,這一切都對營造緊張感、寫實感、專業性以及提升影片節奏無疑發揮着良好效果。

此外,影片還設計了“航班驚險穿越積雨雲”這一完全虛構的情節,爲的就是將影片的緊張驚險感再添上一枚重重的砝碼。在川航遇險的真實過程中,天氣情況一直是十分良好的,這也是能夠順利脫險的一大因素,但航班確實曾經跟空管中心短暫失聯過,而影片恰恰就將這“短暫失聯”的事實,演繹成了航班因爲穿越風暴帶暫時失去聯繫這一虛構情節,也稱得上是影片的“神來之筆”了。

這場“穿越積雨雲”驚險戲,給電腦特效提供了大展拳腳的空間,也爲觀衆提供了更具視覺享受和緊張刺激的觀影體驗。從積雨雲的間隙穿越過去這樣的情節,雖然對機長“藝高人膽大”的駕駛技術略顯誇張,但在真實的川航遇險中,機長能夠臨危不懼,冷靜處理險情,最終駕駛飛機平安降落,展現出的架勢技術和心理素質已經相當超羣了,所以影片在此進行一些適度誇張也不算過分。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4

電影《小孩不笨》講述了兩個家庭,三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電影手法詼諧幽默,不時令人捧腹,情節不疾不徐,引人入勝。不知覺中,再次喚醒了人們對“孩子的教育”這一問題的思考。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方方面面,電影主要提到了家庭,學校,社會這三個方面。作爲一名學生,我很關心劇中學校故事的發展,尤其是那位眼中充滿迷茫甚至是哀怨的華文老師,面對一羣調皮搗蛋,桀驁不馴的學生,雖然是磨破嘴皮的說教,用自己的百般辛苦換來的是學生的不理解和超乎常理的反抗,最後竟成了不近人情的魔鬼,遭到各方的譴責,重壓之下,萬念俱灰的華文老師向校長遞交了辭呈。

在校長和老師們的挽留之下,他留了下來,並且開始了轉變。當他騎着酷酷的摩托車再次登場引來學生“讚歎”的時候,我們又一次看到了教育的希望,看到了孩子的希望。儘管這位華文老師的轉變纔剛開始,他的“酷”也還很生澀,但他畢竟找到了那把劇中反覆提到的“鑰匙”——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劇中並不乏愛,父母的愛,老師的愛,但這些愛是僵硬的,是一廂情願的愛,是不易被孩子吸收的愛,所以這些愛也就白白流失了,沒有發揮本來的作用。這些都再次提醒我們,當教師要有愛心,更要有正確表達愛的方法。

讓我們放下師道尊嚴,因爲高處不勝寒,讓我們俯下身子,因爲草根處有蟲鳴聲聲。當我們轉變觀念,學生就不會總喊“春風不度玉門關”,而我們也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5

《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其實對於我個人來講,我覺得他可以說是國慶的半匹黑馬,因爲我一直以爲國慶檔最強主力會是《我和我的祖國》和《攀登者》直到《中國機長》的出現,我發現我錯了。

這部電影的質量真的可以給到8.5分的高分,它讓我對楊穎和張天愛、李沁的看法徹底改變,我以前以爲這三位只不過是花瓶,當我看到她們演繹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棒,這纔是我們要的電影人。

作爲一部災難性質的電影,《中國機長》在還原本身的故事原型的前提下,更是大幅度的還原了空難的場景,體現出了我國空乘人員的用心及負責。

電影摩登時代的觀後感想心得 篇16

這是第一部讓我一看完就想寫觀後感的電影,雖然之前看過不少感人的電影或錄影,但都是一哭而過,並未用文字來記載過,八公是一隻日本秋田品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戲劇化的場合、時間及地點。八公跟教授第一次邂逅的地方——車站,當然這裏也是最後見面的地方會晤了。

教授還 是一如即往的下班回家,在下了烈車之後看到了八公,出於好心,教授把八公領回了家,但太太對於八公好像並沒有接受的意思,並決意有把八公送有的打算,爲了顧及太太的感受,教授還 是嘗試了把八公找一個更理想的家,但事與願違。最後還 是決定了自己來撫養八公,在新家還 沒呆上幾天就把太太幾個月心血的作品給毀了,對八公本無好感的太太要把八公掃地出門的決心則更加的堅定了,爲此,夫妻還 發生了爭執。但教授並未將八公送走,而且更是把一種父愛加於八公身上,像教導孩子般教導八公,逗八公玩耍嘻戲(怕八公害怕晚上陪它一起看電視,白天教它接球,撿球的本事,爲了讓八公能更好地學習這本事費盡心思,更有甚者是扒在地上用嘴去撿球)。這一系列舉措徹底粉碎了太太要送走八公的決心,並漸漸接受了八公。時間飛逝,轉眼八公已是一隻成年的孩子了。每天早上準時送教授出門至車站,直到教授的身影消失不見才離去,下午又準時在車站前面等待教授的歸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一直將這種默契進行到底,又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教授還 是一如即往的去上班,但是這次八公並未一起同行(原來八公是要送教授一個驚喜)。待教授來到車站前不經意間本能地回頭一往,是八公,而且嘴裏還 叼着一隻球。這着實讓教授意外了一把(因爲之前聽朋友說過像秋田這種品種的狗幾乎生來就不具備這種能力),教授用自己的愛成就了一個可能。但是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短暫的分別後竟然成了他們的絕別。教授在給學生們講課時由於心臟病突發而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八公還 是一如即往地在車站前等侯着教授的歸來,時間已較平時晚了些許,但仍不見教授歸來的身影。在這一刻我發現八公的眼中充滿着焦鬱和期待,又或是一種失落和無助,這個眼神讓我很是震撼。當百鳥歸林,晚幕降歸了八公仍遲遲不肯離去。直到小主人來接它才,,,回家後,當聽到家裏人的哭泣聲時它好像意識到了什麼,漸漸地把頭埋了下去。原先在八公身上的那股朝氣現在被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失落、憂鬱。現在的八公顯得格外的安靜,安靜得不禁讓人擔心。在家人都去參加主人的殯禮時,八公獨自來到了第一次與主人邂逅的地方靜靜地盼望着。一直到天黑,列車員過去對八公說:“讓它不必再等,因爲教授是永遠無法再回來了”,八公似是聽懂了,但還 是靜靜地盼望着,也許這是一個永遠沒有結果和未來的等待。~~ 看到此處,看到八公的神情,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我常想自己是不是感情太豐富了,又或是太過於多愁善感吧)。

後來,小主從把八公接到了一個新家,在那裏,八公整日扒在它的小房裏發呆,沉思,一幅委靡不振的樣子。看到此處我又……等到房門一開立馬就衝了出去,離開了家來到了車站旁邊一個廢舊的烈車下落腳。待天明就又到站前去眺望、期盼,一到晚上就又回到廢舊的烈車下歇息。因爲教授的原因八公結識了列車員,賣熱狗的老人等等…… 更因八公的舉措感動了這些人,於是他們便自動集資善款,併爲八公開了個銀行帳號,以維持八公的生活開支。而八公只堅守自己的工作——等待。就這樣花開花落,春去秋來~ 轉瞬十年時間已過,當再看到八公時身形已顯庸腫,步履沉重… 這已不是十年前的八公了,現今的八公已步入晚年,看到時光在八公身上留下的印跡和八公那滄桑的面容禁不住一行熱淚奔騰而下……看到女主人與八公十年後再度重逢的幕又…… 在電影的最後一幕:八公從廢舊的烈車下跨出的那一步可以感覺得到八公已明顯的力不從心了,但仍拼盡全力慢慢步到站前,爬上站臺,靜靜地扒在雪地上(我想八公此時已不能坐立了),此時的八公所剩下的只有回憶了,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回憶過去主人的歡聲笑語…… 漸漸地,漸漸地八公那眼沉重的眼睛閉上了……

看完後,我陷入了沉思,也進行了反思,我們人類的感情,又或是對人對物的恆情能維持多入,純潔的感情又有多少?誰又會爲了等誰去花費十年的光景,乃至自己的一生?只怕是人走茶涼、江山易主了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