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6W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的體魄是從事一切活動的基礎。作爲一名剛剛入職的體育教師,難免會有迷茫,對教學不知所措。教育局爲我們安排的培訓講座爲入職前的我們打了一劑強有力的保障針。此次培訓名家雲集,培訓內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告訴我們教學的理論,更是強調了實踐與理論的差距。通過此次培訓,不僅讓我們在理論上上升了一個高度,更重要的是使我明白了作爲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有多麼重要。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在我的記憶中,從國小開始的體育課,沒有多少印象深刻的教師。因爲老師很少會給我們上體育課,不是被語文老師佔用,就是被數學老師佔用。而那時的我們腦子裏對體育課充滿了無限期待,好玩愛動是這個年紀學生的特徵,由於體育課經常被佔領,我們總是得不到內心的滿足。除此之外,體育老師大多是由其它學科的教師擔任,更談不上什麼專業性了。所以現在的我更是明白當好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是多麼重要。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改革工作,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不斷適應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需要。特級教師們的從教經歷和對教育的執著追求,給我們年輕教師很大的教育,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教育,怎樣才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讓我們懂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深刻道理。

相對於中學教師來說,我們國小體育教師的責任應該會更重,最近幾年不斷的被提及的學生體質下降的問題不時在我的腦海中迴盪,一些學校甚至取消了長跑運動,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我們的學生是在溫室裏成長的花朵,一旦遇到風雨,難道就不能頑強的成長嗎?我想這多少與我們體育教師有關,國小體育教師應該從國小生開始抓起,讓他們從小養成鍛鍊身體的好習慣,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這就要求我們國小體育教師在課堂上認真教學,絕對不能放羊式教學,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負責,更是對我們自己的負責。聽到一位專家說了一句話我覺得特別經典。他說,你覺得現在體育漸漸受重視了和什麼有關?其實是與我們體育教師自己有關,他說,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會有什麼樣的課堂,有什麼樣的課堂就會有什麼樣的學生,就會有什麼樣的家長,什麼樣的校長,什麼樣的領導等等。這歸結到底完全在於我們教師對課堂的態度。什麼樣的體育課是一節好的體育課?多年前毛主席寫過《體育之研究》,我覺得這是所有體育人都應該好好學習的經典,他說,體育就是要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是啊,我們現在的體育課真的能做到野蠻體魄,文明精神嗎?真的能達到每節課的運動量嗎?古希臘盛極一時,他們的軍國體育思想,讓他們的民族堅韌不屈,現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已經逐年增高,他們已經不再是矮小的倭寇了,我想這與他們的體育思想不無關係。我以爲我們的體育課就應該多做一些有強度的運動,並不能每節課都上着“快樂體育”、“陽光體育”,多一些“野蠻體育”。

一位教師的示範作用,可能比上課更重要,我們應該給我們的學生們樹立一種陽光、積極、健康的形象。摒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抽菸、不注意自身形象的事情等。我現在仍然記得我的國中體育老師,夏天上體育課一直是穿着拖鞋、抽着煙,可能這種記憶很難抹去了。

通過培訓,更多的是交流,讓我意識到作爲一名國小體育教師的光榮與責任, 總結了以下幾句話,願我們體育人共勉:你是什麼體育便是什麼,你會怎樣體育便會怎樣,你有智慧體育就有靈性,你有善意,體育就能普度衆生!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2

這幾天邵陽縣教育局給全體的體育教師業務培訓,聽了好幾位精英教師的發言。這次學習感觸頗多,簡單總結如下:

首先先說一下我學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羅老師對我們要求,一定要上好體育課,讓農村的學生健康成長。我總體感受就是:發自肺腑。姑且不談論羅老師的專業情況,就從他的談話就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積極向上、責任心強的好老師。同時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羅老師站在爲全體學生根本利益、人生髮展的高度去談論這次培訓。我覺得很實際到位,需要我們每個一線的體育教師深刻的反思!

其次這次的學習,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讓我從中受益非淺,解決了不少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或不懂的東西。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金稱市一位中學體育老師的武術知識。講的具體到每個動作,還用了許多大型比賽的具體實例說明,形象生動、易於識記,在平時教學工作中,針對學校的武術運動讓我們有了大概的輪廓,雖然是基層的武術教育,我們也應該做到認真細緻、具體到位,只有這樣不斷的積累,我們才能把每一項工作做好,聽了塘田市一位體育老師的講座後,讓我進一步明確了學習是教師成長的必備要素,只有不斷的充電,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需要。

還有就是足球的培訓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刻,足球培訓是很讓學生熱愛和接受的一項體育運動,每當遇到體育課的時候,學生都要求我教足。可自己沒有學這個專業的,教起來心裏總是不那麼的順心。原因就是對足球不瞭解、不吃不透,總是半桶水的水平。這樣時間長了,學生也就越來越不想學我教的足球了,長此以往對學生的教學也會出現錯誤的情況。這次的培訓把平時的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加以清晰化,明朗化、規範化,對今後的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通過這次培訓,在今後的的工作中,我決定做到以下幾點:

一、體育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過程,需要教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把平時的體育課當做是自己不斷充電的過程,認真去研究每一位學生,“找己不足、揚己之長”,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爭取師生共同進步。

二、明確學習目標,尤其是體育教學的中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和課時目標一定要明確,甚至是每一節你要幹什麼一定要清楚,讓學生幹什麼、達到什麼樣的要求一定要具體,只有做到事無鉅細,教學實踐纔不盲目。

三、靈活運用資源。把現有的資源和周圍的(學生及生活中)資源加以利用,力求普遍化,多強化,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只有素質提高了,什麼樣的運動孩子們都能夠靈活運用,否則再多的都是空話!

四、多學習研究。只有平時下功夫,才能做到課堂不盲目。體育課看似簡單要想上好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好比“畫虎畫皮難畫骨”、形似神不似,就是這個道理。

五、還有一個建議:這樣的培訓要經常進行,最好多做一些具體的教學培訓,不能老是高高在上,起不到教學的實際意義。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要想搞好體育的教學,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更需要領導階層轉變思想,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3

6月17日—20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體育骨幹教師技能培訓爲期4天的體育教師業務培訓活動。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學校體育熱點、體能訓練方法、業餘訓練方法、專項技術教學訓練方法、觀摩學習。通過這次培訓給予了我們體育教師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一個個教學資源實例、一個個有效教學的內涵,使我們在感悟中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教學技能和運動訓練水平。

此次培訓我帶着一種責任和壓力而參加的。我們每一位學員都非常珍惜這次培訓機會,希望通過這次培訓能在教學能力、理論水平上上一個新臺階。在培訓中,瓊州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邵顯明教授爲我們開設了一堂如何上好體育課精彩講座。豐富了體育課堂展示了體育教師多才多藝的一面,也讓技術動作更加的直觀,給我們今後的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方法。還聆聽了瓊州學院戴教授的運動訓練體制等、在這些講座中不僅讓我們瞭解了當前的體育改革動態和文件精神,而且也理解了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怎樣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怎樣做好每一個技術動作等等。我經常在領導、專家們講授的一些教育教學的實例中產生一些共鳴,從而讓自己能從理論的高度來解釋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現象。通過領導專家的點拔,困擾了許久的一些教學問題也迎刃而解。講座中我們還不時的觀看了優秀體育課圖片,更直觀地認識如何上好體育課,拓寬了我的視野,更新自我理念,使我在體育教學中有了新知識、新思路、新方法。

四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可帶給我的思考與學習纔剛剛開始。當我來參加這個培訓之前,只是抱着學到一些新東西的想法,可培訓結束的時候,我們心中都明白,在這裏所收穫的遠超出預計的設想。如何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如何設計出高水平的教學設計,上出高效率的課?只有我們體育教師的觀念轉變,把適應新的課程方法和理念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中,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達到我們的追求的"讓學生在樂中求學,在學中取樂"。

通過這次培訓我也真正感受到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深刻意識到自己賦有的責任,我們從領導、專家身上不但學到了教學本領,而且學到了如何爲人師。我知道培訓只是一個引領,一個導航,主要是靠我們自己去感悟,去體驗,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師父領進門,修行在本人”,年輕的老師們,努力吧!新課改給了我們成長的挑戰,同樣也給我們一個磨礪的平臺。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學習,爲做一名優秀的體育老師而努力!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4

轉眼間,爲期五天的培訓結束了。在這次培訓中有幸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讓我收穫頗豐。

首先轉變觀念,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人們都說,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體育教師也是如此,只有認識到了體育課的重要性,理解了體育課的實質和意義,才能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研究學生的身心成長髮展規律,多學習和掌握與體育有關方面的知識,練就一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嫺熟地駕馭體育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及時地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得到有效改善,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

通過這段的培訓,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培訓是我更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爲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通過學習,讓我茅塞頓開。我深深感覺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與時代同行。我們的課堂變革與學校變革,都與社會變革血脈相連。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換。希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5

前幾天鄭州市教育局給全體的體育教師業務培訓,王局長親自主持,張局長作了重要的發言。這次學習感觸頗多,簡單總結如下:

首先先說一下張雙利局長的講話。我總體感受就是:發自肺腑。姑且不談論局長的專業情況,就從他的談話就讓人感覺到他是一個積極向上、責任心強的好領導。同時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局長站在爲全體學生根本利益、人生髮展的高度去談論這次培訓。我覺得很實際到位,需要我們每個一線的體育教師深刻的反思!

其次這次的學習,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新理念、新知識、新方法,讓我從中受益非淺,解決了不少之前模糊不清的概念或不懂的東西。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赫海濤老師的田徑裁判知識。講的具體到每個人的分工,還用了許多大型比賽的具體實例說明,形象生動、易於識記,在平時教學工作中,針對學校的運動會讓我們有了大概的輪廓,雖然是基層的小比賽,我們也應該做到認真細緻、具體到位,只有這樣不斷的積累,我們才能把每一項工作做好,聽了赫老師的講座後,讓我進一步明確了學習是教師成長的必備要素,只有不斷的充電,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社會發展的需要。還有就是籃球的裁判培訓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刻,裁判有時候更新的很快,每當遇到大型的比賽,出現有爭議的時候,心裏總是那麼的不堅決。原因就是對規則的拿不準,吃不透,總是似是而非的。這樣時間長了,也就越差越遠,長此以往對學生的教學也會出現錯誤的情況。這次的培訓把平時的教學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加以清晰化,明朗化、規範化,對今後的教學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通過這次培訓,在今後的的工作中,我決定做到以下幾點:

一、體育教學實際上就是一個長期的,反覆的過程,需要教師“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只有把平時的體育課當做是自己不斷充電的過程,認真去研究每一位學生,“找己不足、揚己之長”,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爭取師生共同進步。

二、明確學習目標,尤其是體育教學的中的總體目標、階段性目標和課時目標一定要明確,甚至是每一節你要幹什麼一定要清楚,讓學生幹什麼、達到什麼樣的要求一定要具體,只有做到事無鉅細,教學實踐纔不盲目。

三、靈活運用資源。把現有的資源和周圍的(學生及生活中)資源加以利用,力求普遍化,多強化,在實踐中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只有素質提高了,什麼樣的運動孩子們都能夠靈活運用,否則再多的都是空話!

四、多學習研究。只有平時下功夫,才能做到課堂不盲目。體育課看似簡單要想上好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好比“畫虎畫皮難畫骨”、形似神不似,就是這個道理。

五、還有一個建議:這樣的培訓要經常進行,最好多做一些具體的教學培訓,不能老是高高在上,起不到教學的實際意義。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要想搞好體育的教學,全面的提高學生的素質,更需要領導階層轉變思想,嚴格執行國家的政策。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6

1、課堂生態理念:課堂應是生態環境。學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鮮活生命體。教育教學活動應是生命體之間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溝通。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充滿活力。

2、合作學習理念:每個教師與學生間都存在差異,都有潛能。承認差距,發揮潛能。

教師學生都有個人人格和尊嚴。在教學活動中,每個人的人格都應得到尊重,每個人的個性都得到張揚。

教育教學過程應在師生間特別是學生間產生互動,相互交流,共同發展。

合作中:師師(全員)師生(全程)生生(全域)

教育教學過程不僅是個體活動,更是體現一種團體精神。

3、生本教育理念:尊重每個學生,使之充滿自信,擡頭走路;

相信每個學生,相信他們通過努力,會發現自己的潛能;

關愛每個學生,保持其脆弱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引導每個學生,幫助其合理設計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方式;

欣賞每個學生,爲他們的每個進步而喝彩;

4、探究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應是教師帶領學生探究問題、主動認知的過程。課堂教學以探究爲切入點組織活動,學生是教師的探究和合作夥伴,師生一起研究解決問題。

教師應做激勵學生探究的人。爲學生提供諮詢,平等交換意見。幫助學生髮現矛盾,但並不拿出現成答案。

5、研究性學習理念:讓學生獲得來自研究的積極體驗;提高學生髮現、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合作與共享的個人品質;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和科學道德;以學生參與研究爲基本形式。

6、創新思維理念:創新思維是一種獨特新穎、有價值的思維,它具有深刻、廣闊、跳躍、模糊、不確定性。它產生的過程往往是非理性、非線性、非邏輯性的,有時是一種直觀感覺,有時是一種異想天開。

創新思維的培養需要:發展個性,開發求異、發散思維;豐富想象力,開發形象、直覺思維;優化知識結構。

7、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改變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新課程強調學科知識的綜合化,注重知識、情意、能力的一體與整合。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7

我校大力開展教師專業發展整整一年了,在這一年中,我以全部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其中,收穫頗豐。我感到,默默的耕耘更使我們敬畏生命的精美和生命開放的價值,平凡的付出增加我們對人的尊重、自豪和摯愛的深深感情。

教師專業發展最有效的路徑是——教師的文化自覺。

費孝通先生提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趨向,自知之明是爲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四句話概括了文化自覺的本質內涵。

教師文化自覺對於教師明確自身的文化處境以及發展現狀、發展過程與發展目標,反思自身的文化責任與文化選擇有着重要的影響。

在勤奮的學習與研究中,我對專業發展有了更具體的認識——

激發自己從事教育活動的創造力,做教學生活的真正主人

教師的文化自覺,在於自覺地把社會賦予的外部目標轉變成內在需要,自覺地參與教育、研究教育,激發從事教育活動的創造力,使教育勞動成爲創造性活動,把教育活動看作實現自我價值、體現人生意義的過程。

具體認識和做法如下:

職業認同

“職業認同”指教師的角色認同,即教師個體對自己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特定社會地位、特殊使命和職責的意識。我認爲,教育通過文化傳承造就人性,培育新人,教育者的職責就在於以其所領悟與感受到的文化智慧與力量去啓迪學習者的心智。這一職責與其說“偉大”“神聖”,毋寧說“艱苦”“卓絕”。在艱苦卓絕中一次次戰勝困難戰勝自我,我感受到了做教師的幸福,自我發展的快樂,自我實現的驕傲,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的實現。

專業自覺

教師的專業自覺,是自覺把專業活動當作研究對象、理性審視自身的專業水平與專業實踐活動。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表現在技能、能力與智慧,而且涉及教師的內心世界,關係教師的心靈和精神。

中學語文教育,最關乎人生品質的學科。過去人們只注重做“形而上”的大討論,用空洞的理論代替具體的實踐,不願意做“形而下”的學生研究課程研究課堂研究,致使語文教學陷於困境,受人詬病是各學科中最多的。作爲語文教師,我深感自己的失責失職,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訓練技能培養能力豐富智慧。

自我反思

反思要求從自身出發理解對象、理解自己。只有這樣,教師纔會主動地把專業活動當作一項思考的任務,不僅僅是謀生獲取薪水的工作。教師能從反思中感受快樂、主動地參與變革專業活動,從這一點上說,教師能夠進行自我反思,顯示着職業認同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本學期爲了審視自己的課堂效果,我用錄音筆將上課全過程錄音,課後反覆自聽,尋找缺點不足。我發現,雖然教學多年,但是不當之處還是經常出現,對學生的關照,對教學內容的把握,對自己的瞭解,都可以做到更恰當。

自我更新

教師具有較強的自我專業發展意識和動力,自覺承擔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激勵自我更新,通過自我反思、自我專業結構剖析、自我專業發展設計與計劃的擬訂、自我專業發展計劃實施和自我專業發展方向調控等實現自我專業發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現在,我的教學研究內容確定爲“中學語文閱讀和寫作課程的開發與整理”,目標是編寫一套閱讀和寫作的教學和學習資料,類似教材。希望得到學校和教研組的支持援助。

自覺堅持

專業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業,要求教師擁有正確教育觀念、職業觀念,不再受外部評價或職業升遷的牽制,直接以專業發展爲指向,有意識地自我規劃以謀求最大限度的自我發展,併成爲教師日常專業活動的一部分,隨着個人實踐知識進一步拓展,社會生活經驗更加豐富,變得更加自信和從容,形成具有個人特徵的知識結構,同時能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接納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並同先進教育理論建立起自覺的關聯。本學期我密切關注教育領域的新成果,認真研讀各個流派的專家學者的論著,並注重其他國家母語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的動向,吸取精華爲我所用。

一年來我在思索自己的存在,仔細感受教育的意義,培養獨立自由的人格,希望成爲創造美好教學生活的真正主人。

以上總結有些部分還處於思考階段,是今後的努力方向,記錄在此,激勵自己。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8

任教多年來,經歷的培訓、聽課、學習也不少。本學期我校數學組積極開展各類業務學習活動,並經常組織老師外出聽課、學習,給了我們數學教師很好的業務學習的機會。作爲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是經過專業知識的學習,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穫的。這樣些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給了我具體的操作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通過學習獲得的點滴體會: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

通過幾天的專業學習,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猶如井底之蛙。我隨即想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孩子固守陳舊僵化的理念,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我們培養的學生是完整的社會人,不僅僅是接受知識,還需要我們瞭解學生成長需求,創造各種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爲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爲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爲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絆。因爲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那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礎上,強調打破教育霸權,用全新的、科學的、與時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武裝教育者的頭腦,使之打破其堅冰一樣的由陳舊的知識和經驗累積起來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新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理念必然充滿生機和活力。通過學習,我的思維方法與思想方法都得到了轉換。希望今後的我能夠立足課堂,跨越時空,讓我的課堂更能體現時代性和社會性。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充分信任兒童,相信兒童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兒童,俯下身子看兒童的生活,平等參與兒童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兒童,兒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

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的難以駕馭教學行爲,課堂教學中表現爲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兒童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兒童心理上的認知衝突,使兒童處與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同時,教師要"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大腦,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給他們想、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教師應當讓兒童充分思考,給兒童充分表達自己思維的機會,讓學生放開說,並且讓儘可能多的兒童說。這樣,兒童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起來,參與度也會大大提高,個體才能得到發展。

三、感受壓力,增強信心

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爲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並勇於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加大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等,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的。

總之,通過學習,我無論從思想上還是業務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啓發,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昇華自己的業務水平,爭取讓自己不斷進步。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9

新課程如同一股春風,帶着久違的清新吹進了課堂,洋溢着人文氣息的新理論更是滌盪着我們的心懷。8月,我來到民樂三中參加體育教師的培訓。雖然,這次培訓是在,孩子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自已要進步,要跟上新課改的步伐,就要去學習的念頭來到了這裏學習。

首先,李老師對課程改革做了回顧,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進行了闡述。面對社會的發展,我們體育課堂教學改革與創新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然後,對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教學內容的構建以及編寫依據、體育教學方法與體育教學行爲的區別、評價體系的變化等方面做了詳盡的講解。

其次,李老師重點講解了,當前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問題分析和當前體育教學方法帶來的利與弊等。重點證講解了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並結合教學實際,在新課改下的體育課教學方法,學生學法。怎樣評課等,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等內容。對我今後的學習有了更大的幫助。

再次,由學院的高中語文教研員楊翠玉老師,講解了關於體育課的教學反思的寫法,並要求教師們動手寫一寫,舉例說明了課改的關鍵是什麼,教師角色轉變和要提高自身的素質,重點講解了,怎樣提高體育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在科研研究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本質的東西,論文的抄襲性,要有自已的獨立風格,個性,和實效性。

培訓的劉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堂風格各異的體育實踐課。張老師的親和力、林老師的嚴謹、李老師的優美姿態及王老師的幽默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表達了他們對新課程的理解。體育課堂教學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技能技巧教學。所謂“愉快”就必須先“痛”而後“快”,否則談何“愉快”!

通過學習重新認識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深刻內涵,通過老師的舉例,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的方法與組織,有了重新的認識和理解。在看、聽、討論中,使過去的體育課非常的單一,課堂上教師就是全權代表,教什麼,學什麼,學生沒有主動權,學生與教師之間是很被動的。我們和老師一起學習和研討,我們深刻認識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0

什麼樣的教師是陽光教師?

我想,那些充滿青春活力、充滿朝氣、擁有創新精神、敢拼敢闖、擁有屬於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師就是陽光教師。

做陽光教師,就是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敢於創新和開拓進取,而不是單純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參、教輔資料,沒有經過自己的思考、加工,進行簡單的"複製"和"粘貼",這樣的教育是難以教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難以培養出具有開拓進取品質的人才,而這樣的教師也註定與陽光教師和教育家型的教師無緣。

曾看到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年輕教師上的優質課非常棒,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得到廣大教師和領導的認同,於是,上級領導打算提拔這個教師到教育局某部門工作。在提拔前,領導到該學校視察,聽了一節這個教師的隨堂課,由於這個女教師平時對隨堂課不重視、備課不認真、上課敷衍了事,結果這次的"突然襲擊"讓這個教師措手不及,結果,那堂課可想而之的糟糕。於是,提拔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而這個即將升起的新星也就隕落。這樣的教師,就是"僞陽光教師",遲早會曝光於大庭廣衆之下。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這是我們廣大年輕教師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問題。如果這個教育觀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那我們的教育就不能解決問題。因爲,方向是錯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錯的。

現代教師應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促進者,即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不再是自始至終絮絮叨叨講課、傳授知識的人、而是把學生組織好,由他們自主、合作學習的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導着--"導而佛牽,牽而佛抑",甚至不一定是"主導",是指引學生以方向,由他自己去"走"(哲學上說"踐行")的人;教師是學生的激勵者--崇尚肯定性評價,不斷給學生以激賞。正如第斯多惠所說,教育藝術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走下"講臺",走進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的益友、夥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學習者。因此,具有現代意識的教師,就應該充分確立學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養,並放手使學生自己成爲自己的主人,爲自己,主動而自主地學習,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充分表現出主人翁、"主演"的角色形象。

做一名陽光教師,用理想教書、用心育人。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1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爲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一、我認爲,好教師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爲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具體工作在於“傳道、授業、解惑”,也就是說教師要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懂得、各種事理。這就要求教師應具有“學而不厭,悔人不倦”來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做到博學多才。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顯然很重要。因爲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師博學多才,學生纔會“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必須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它表現在精通與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對所教學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論,瞭解學科的歷史、現狀、發展趨勢和社會作用,掌握重點、難點。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知新,就是要學習新知識,講課要有新意。當代科學知識分化急劇,新陳代謝迅速,應用期越來越短,知識的創新性越來越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論,不斷充實自己,完善知識結構。專業知識的精通與知新,要求教師自覺堅持接受繼續教育,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爲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着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爲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爲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教育是一個發展性的職業,它要求從事這個職業的教師應堅持學習,永不間斷,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充實自己,做到“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境界。因此,我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學習教育教學的新理論,新理念,新方法。與此同時,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意志品質,並用它們對學生進行淺夠默化的影響和薰陶。這樣,才能培養出祖國需要的,全面發展的,能適應競爭形勢的有用之才。

二、必須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生。

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不好之分,“學困生”之所以“落後”,原因在於他們潛能被種種主客觀因素所束縛,而未得到充分的釋放而已。來自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和來自客觀的影響。主客觀的因素,都會嚴重束縛學生內在潛能的發揮,都會成爲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的障礙。正因如此,我們教師對這些所謂的“學困生”,更應加備的關愛與呵護。在他們身上,我們要傾注全部的愛,去發現他們學習上每一點滴的進步,去尋找他們生活中,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然後運用激勵機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恢復感到溫暖,增強自信,從而縮小師生間心靈上的距離,使他們產生“向師性”。這樣,纔會在他們成長與發展的道路上有一個質的飛躍。

三、 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十分重視“言傳”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爲去影響學習,真正成爲學生的表率使學生從教師身上懂得什麼應爲之,什麼不可爲。

因此,教師的教學,待人接物,行爲舉止,一言一行都必須認真、穩重、規範、得體,切不可馬虎、輕率、任性、不負責任。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和學生進行經常性的心靈溝通,向學生暢開心靈,既可以向學生談自己從人生中取得的寶貴經驗,也可以向學生坦誠地公開自己的生活教訓,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你不僅是良師還是益友。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俗話說“給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是常流水。”特別是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結構更新比較快,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及日常生活中加強自身學習,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同時也就決定了我們教師這個行業必是學習的一生,也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知識、豐富自己了才能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爲教育事業服務。總之,只有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2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着爲祖國的建設與發展培養人才的歷史使命。怎樣才能不辜負“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光榮的稱號,怎樣才能完成黨賦予的培養人才的責任,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並要用實踐作出回答的問題。 通過此次去沂南組織學習,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更加明白“靈魂工程師”這個沉甸甸的擔子。通過學習主要有以下心得體會:

第一,突出位置,明確目標。

——明確“習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課程標準》)

——還“習作”應有的位置,精心編寫專門的“習作課文”,使“習作”教材獨立成章、自成體系。

——明確習作教學的年段目標,3—4年級應在低年級段寫話的基礎上進行作文起步訓練,以片段教學爲主,不拘文體,不必成文,讓學生自由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同時提出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際的要求。

第二,降低門檻,培養興趣。

習作內容儘量貼近學生生活,習作要求力求適度明確,少寫命題作文,不給過多的條條框框,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重視培養寫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寫放膽作文,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把話說明白,把句子寫通順,把字寫工整。

第三,例文引路,模仿起步。

兒童作文,需要經歷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雖然學生口頭語言已有了相當的發展,但若要他們用準確的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畢竟還有些困難。爲此,該教科書中年級段“習作”大都安排了“例文”。“例文”多來自國小生,用的是孩子的語氣,寫的是孩子的生活,抒發的是孩子的感情,且篇幅短小,格調清新,使學生讀了倍感親切。“例文”均由國小生按規範格式謄寫在作文紙上。這樣,旨在從形式到內容,爲學生的習作提供良好的示範。對“例文”,教材還有簡明的點評或提示,每次習作要求均與“例文”有關聯,便於學生從“例文”中獲得啓示,並通過模仿學習作文。這種編排,有助於學生在理解與表達、學習與運用之間架設起一座橋樑,從而降低起步作文的難度。

第四,以說促寫,讀寫結合。

在低中年級,“以說促寫”、“以說引寫”、“說寫結合”是被實踐證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該教材對此作了有機地吸收和借鑑。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積累越多,寫作的基礎才越雄厚。“讀寫結合”不僅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更是語言教學的基本規律之一。該教科書在讀寫結合上,採取了“長短結合”、“大小結合”的編寫策略:所謂“長短結合”是說一方面致力於長期積累,不急於求成,以“厚積薄發”。另一方面也因“課”制宜,搞一些模仿性的遷移訓練。“長線”貫穿始終,“短線”相機滲透;所謂“大小結合”是指課本既有專項的習作訓練(大作文),也有隨課文安排的“小練筆”(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練筆機動靈活,從而構成整套教材的作文體系。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爲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俗話說“給人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是常流水。”特別是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結構更新比較快,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教學及日常生活中加強自身學習,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同時也就決定了我們教師這個行業必是學習的一生,也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積累知識、豐富自己了才能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爲教育事業服務。

總之,只有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3

本學期我們本着“求真務實”的指導思想,繼續以“主題背景下集體活動過程設計”爲抓手,以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爲出發點,以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研究模式爲手段,切實有效的提高我園教育教學質量,現對本學期的工作作如下小結:

一、以集體教學活動過程設計爲抓手,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能力 本學期我們繼續以“主題背景下集體教學活動設計”爲研究專題,堅持以教研組爲主陣地,本着“學習---實踐---反思”的原則深入進行學習、研討和實踐。

1. 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專題研究重在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與改進,懷揣着這種研究的心態,不斷地在實踐研究中發現問題,剖析問題,隨時地調整着研究計劃。

上學期末,發現教師在設計集體活動方案時,尚不能較好地把握好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幼兒的經驗,設計問題比較寬泛;在設計活動時還經常會出現一些文字表述上的不到位,表現出教師理論與實踐中所存在的差距;在實踐中存在着教師觀察盲目性以及觀察後缺乏有效分析及行爲跟進,教師現場管理能力亟待加強。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及時調整研究內容,如:加強集體教學過程設計有關理論的學習,帶着問題開展大組小組設計和觀摩實踐活動;圍繞主題背景下集體活動過程設計的主旨與切入、過程中方法的選用、活動的呈現等問題進行實踐研討,真正體現專題研究的有效性。

2.帶着問題實踐研討

帶着問題觀摩實踐活動能幫助教師有目的的開展專題性研討活動,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們在每一次專題實踐研討前都明確研討主題,鼓勵教師帶着問題進課堂,如集體活動過程中目標與重難點的落實、環節的設計、過程的銜接等。努力做到:在實踐前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獨立分析、設計活動方案,實踐中觀摩者帶着問題看活動,發現亮點和問題,爲下一次研討提供依據。同時,又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梳理,在梳理中積累,從而形成園優質教學活動方案。

以大小教研相併進的教研方式,確保研究的有效性。我們通過大組教研活動把方向,小教研活動重實踐的原則,開展了層層推進的學習研討活動。以大組教研活動研究集體教學過程設計的方法、呈現形式的可行性與有效性,從而達成共識並落實到教研組實踐。本學期,每個教研組重點實施了一課三研的跟進實踐研究方式,進行了每一研的問題跟進研究。通過多個老師對同一活動內容的跟進實踐,體現了資源共享、不斷完善研究、互相跟進學習的實踐價值,逐步提高了教師的設計與組織能力。同時,一課三研的跟進實踐研究方式也得到了教師們的認可,認爲這樣的研究模式具體實在,易於教育對策的達成。 本學期,園內所有的一線教師人人蔘教研組小組實踐研討活動,開展了一次“優質集體活動方案”考覈活動,鼓勵教師參加了第五屆黃浦杯 “教學創新與學生髮展”案例評比活動,在實踐中不斷加深對集體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三)開展教育科研,推進課程改革。

1.轉變觀念,增強教育科研意識。在園長的大力支持下,組織了多次教科研活動,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提高她們的教科研水平,結合學習材料和園教科研工作實際,不斷吸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論,並及時組織學習,加以宣傳,促進全體教師不斷提高對現代教育思想的熟悉,使教師對教學研究活動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明白了從事教學研究的重要性,樹立教科研意識。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鼓勵教師聯繫自己的工作實際,在活動中大膽進行教育、教學等方面的課題研究,教師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重研究,人人有收穫。

2.擴大科研的參與面,提高科研水平,形成良好科研氛圍。我們一直把科研工作的着眼點放在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不爲搞科研而搞科研,不爲評獎而搞科研,把教育科研作爲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幼兒園的科研工作的參與面不斷擴大,還能積極撰寫有關科研方面的論文等。本學期,幼兒園申報了省級課題《禮儀教育》,爭取立項。

3.加強教育科研的過程治理。對立項的課題,經常瞭解進展情況,並收集在研究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資料,督促研究人員不斷追求進步和進行階段小結等。還積極參與了綠色教育研究共同體的研究活動等等。對《提高農村5---6歲幼兒家長對培養幼兒社會交往能力》認真地進行實踐研究着。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4

習作教學要則 作文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也是一個人全面素質的反映。它不僅包含着一個人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表達能力、記憶能力等,而且還涵蓋着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和審美觀等。應該說,訓練作文的過程也是訓練做人的過程。

可是在過去的國小作文教學依然奉行作文教學的成人化和模式化,教學中總是重主題、輕感受,爭功利、輕積累,重規範、輕個性,束縛多、梱綁緊。作文教學存在着封閉、枯燥、脫離實際的現象,具體表現在:(1)作文的評價標準不合理,評價起點高,模式單一。(2)作文與生活沒有緊密的聯繫,作文教學模式化,作文訓練的主體失落、內容單一。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綜合素質的體現;等等。一方面強調了學生習作的自我表達,發展個性;另一方面也強調了學生習作要適應社會,注重交流。《語文課程標準》還強調“學生說話、寫話、習作都是自內而外的表達,最能體現學生個體的興趣、愛好、需要、願望,最能反映學生獨特的性格特徵和氣質特點。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學生的主體性存在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作文寫作。的確,寫作是最富有個性、最富有創造性的勞動之一,要想使學生在這片天地中切實得到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鍛鍊和培養,教師就必須在作文教學的各環節中努力做到:(1)注重興趣培養,突出主體體驗,當學生有了自已心裏想說的話,有了對周圍事物的觀察,有了對現實生活的關注熱愛,才能提起習作的興趣,提高思維水平,重遷移、重運用。只有強化了學生的語言積累,豐富了語言內存,學會了遷移運用,提高了思維的廣闊性,學生纔會“善於習作”。(3)豐富習作內容和習作形式,拓寬表達空間,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習作環境,學生纔會“輕鬆習作”。(4)淡化習作技巧,重實踐、重過程、重交流。引導學生在習作練習活動中學作文、用作文,開啓生活之源,使學生漸漸領悟作文的原貌——源於生活,爲了生活。使學生提筆有目的,說話有對象,說了、寫了以後有用處,把文章寫“開”,把筆頭寫順,先“放”後“收”。只有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不斷訓練,把文章寫得文通句順了,纔有可能談及技巧。(5)養成積累素材、修改文章、經常練筆的良好習慣,使學生“勤於習作”,樂寫、善寫,創造性地寫。

作文是開放性的教學體系。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再進行封閉式教學,只有開放與創新,加強作文與生活的聯繫、作文與各學科的聯繫,寫作教學才能釋放學生的生命活力;只有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文化底蘊和生活體驗,才能讓學生在厚實的文化基礎上創造性地抒寫自我,表現世界。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5

能夠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好課;讓大多數甚至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相當程度上實現有效學習的課,是最好的課;而不能讓學生實現有效學習,或不能讓大多數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課,則是不好的課,是失掉了課堂教學價值的課學習。

經過前幾周的業務學習,確實對今後的課堂教學敲響了警鐘,課堂教學中的十個不等式,對實際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現就其中一點談一下自己的體會: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

每次上完課,教師在說自己的教學設計時,都明顯地表達了全面關注學生的願望,從各個可能的環節來滲透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發展。但是,在課堂現場實施的時候,教師仍然不自覺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這導致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緊張和壓力。

例如,在學生分小組活動時,老師注意到,各個小組的學習進程出現了差異,小組的討論也非常熱烈,他們甚至提出很多的問題。這時,老師的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呀,我駕馭不了啦,會不會說我的課堂太亂了,而不是想,學生在做什麼,他們的學習進行得怎麼樣了,他們需要什麼,我得想辦法幫助他們。如果老師能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身上,就會忙於深入各個小組的討論,瞭解他們的認知情況,從而靈活地組織安排下一個活動,緊張感也將不復存在。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6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論生長點是“綜合實踐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的核心是“探究性學習”。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即由被動接受性學習向主動探究性學習轉變。要實現這一轉變,除了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外,還必須推動教師角色的轉變。從傳統中走出來,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應該引導教師逐步實現下列轉變:

1、由“權威”向“非權威”轉變

我們應該允許在某些知識領域有不懂的問題而不是絕對的權威。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可以向學生承認自己不懂的問題,可以請學生幫助老師解決教學中的疑難,讓學生消除學習的“神祕感”。教師不應該以“知識的權威”自居,而應該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是一種享受,是一種生命的呼喚。

2、由“指導者”向“促進者”轉變

教師要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而不僅僅是指導者,要變“牽着學生走”爲“推着學生走”,要變“給學生壓力”爲“給學生動力”用鞭策、激勵、賞識等手段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3、由“導師”向“學友”轉變

我們倡導專家型教師,但不提倡教師站在專家的高度去要求學生。教師要有甘當國小生的勇氣,與學生共建課堂,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快樂一起分享、一起成長。教師不僅要成爲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爲學生的學友。

4、由“靈魂工程師”向“精神教練”轉變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師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教師不應該作學生靈魂的設計者,而應該作學生靈魂的鑄造者、淨化者。教師要成爲學生“心智的激勵喚醒者”而不是“靈魂的預設者”,要成爲學生的“精神教練”。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臺”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成爲學生取之不盡的“知識源泉”。缺乏師生互動,更缺乏生生互動。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僅要輸出信息,而且要交換信息,更要接受學生輸出的信息。教師要促成課堂中信息的雙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師要成爲課堂中信息交換的平臺。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轉變

我們曾經認可教師要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要有一桶水的觀點,然而隨着時代的變化,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教師原來的一桶水可能已經過時,這就需要教師的知識隨着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的更新,需要教師成爲“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尋,以尋到知識的甘泉。

7、由“挑戰者”向“應戰者”轉變

新的課堂中不能僅僅是教師向學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解決問題。它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因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便是對教師的挑戰。開放的課堂中教師隨時可能接受學生的挑戰,而成爲應戰者。

8、由“蠟燭”向“果樹”轉變

中國的傳統文化把教師比作“春蠶”、“蠟燭”,不管是春蠶還是蠟燭總是在奉獻給客體的同時而毀滅掉主體。新時代的教師不能再作“春蠶”或“蠟燭”而應該在向社會奉獻的同時不斷的補充營養,成爲常青的“果樹”,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盡了芳絲後就毀滅掉自己。

9、由“統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轉變

教師不能把課堂視爲自己的課堂,而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不能作課堂的統治者,因爲統治者總免不了令人“懼怕”。教師應該從統治的“神壇”上走下來,與學生融爲一體。在新課程中教師不能再是居高臨下的,而是與學生站在同一個平臺上互動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爭論中做“首席”。

10、由“園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轉變

“園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園丁”又是令人遺憾的,因爲園丁把花木視作“另類生命”。園丁在給花木“澆水、施肥”的同時,還要給它們“修枝”、“造型”,他們是按照園丁自己的審美標準把花木塑造出來供人們欣賞。在園丁看來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殘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們可以隨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爲美的“病梅”。然而教師與學生的生命同源,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的缺點存在,應該允許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發展。教師應該給學生的成長引路,給學生的人生導向,而不是限制學生的發展空間,更不能給不服自己管教的學生或有某種缺陷的學生“判死刑”。教師應該多一些愛心,多一些對“問題學生”的理解與關懷,將學生的缺點當作財富而施教,因爲它可能使你成爲教育家------沒有任何一個教育家不是因爲對問題學生的教育獲得成功而成爲真正的教育家的。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7

我是一位師範類的藝術生,小時候也沒有上過幼兒園,沒有接觸過幼兒教育,對幼教工作知之甚少。經過暑假瞭解幼兒用書才知道有語言、科學、藝術、健康、社會這五大領域,和我們平時上課用書的名稱是不一樣的;暑假裏我還了解了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才瞭解了一點幼兒特點及狀況。

XX年9月,我很榮幸的來到了縣幼兒園工作。來到新的環境工作,在吳美雲園長的主持下,進行了對我們新老師的業務培訓,多位有經驗的老師對我們細心指導和詳細講解,使我受益匪淺。從九月十九號到十月十四號我們進行了多次業務學習,其中有吳美雲園長指導我們作爲一個幼教人員應該具備的三心愛心、耐心、關心,如何弄好班級中的環境佈置及其情況、一日常規,教給我們如何備課、如何網上發表文章、上傳照片,教給我們在上課之前可以較小朋友們玩的手指遊戲,作爲幼教應會的紙工及其新教材的使用;孔老師的小班數學教學;大五班餘老師的音樂教學;陳老師的美術教學;郭老師的數學教學;小三班餘老師的科學教學;大三班鄧老師的語言教學;還有我們的黃園長首先爲我們講解了識字活動的教學,其次還爲我們詳細的講解了數學活動的一些教學方法。從這七位老師的講解中我學習到很多,也體會到很多。

其中大五班餘老師的音樂課《七彩光與果娃娃》這節課讓我受益匪淺,在課上餘老師講得非常詳細。

首先從活動目標開始,每一點都講得詳詳細細的,在編寫的時候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不能一味的照抄教案。教我們寫教案的時候應看清楚每個目標。

其次從活動準備來說:要根據內容來準備教具,《七彩光與果娃娃》這節課就可以運用圖譜教學法,用畫好的水果圖片和節奏卡讓小朋友們更加清晰地記歌詞與掌握重難點節奏。教我們每節音樂課不只是彈琴唱歌,也要準備好其餘的教具。

再次,餘老師重點分析了活動過程,在開始的談話活動,我們可以自己彈琴小朋友們好,老師你好!問好可以當做練聲。也可以利用音樂遊戲《找朋友》作爲練聲過程,提起小朋友們的興趣。練完聲後,可以利用《太陽的七個寶寶》這首詩歌銜接上今天所要上的內容。利用圖譜教學法教小朋友們記憶歌詞,按順序的請出水果及其加上動作讓小朋友們更加有興趣。在過程當中我們可以利用提問法來提起小朋友們的注意。在一首律動的音樂課上我們可以讓小朋友五次練習唱,兩到三次傾聽。在碰到了難點節奏時,餘老師詳細解說,比如:四分音符小狗的叫聲x x x x,八分音符小馬的奔跑聲x x x x,附點音符小老鼠偷東西的聲音x . x,二分音符大象的走路聲x-x-,十六分音符火車開在奔跑的聲音 。在這節課中餘老師讓我懂得了音樂課不僅僅是教唱歌,音樂課上我們還應加上簡筆畫,舞蹈動作,讓小朋友們更加有興趣、更活躍。在上課之前已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的備好課,這樣才能上好一堂課。

以上就是我的學習心得體會,在這裏我非常感謝園領導給了我們這麼好的學習平臺!感謝園領導及各位有經驗的老師對我們的栽培,給予我們支持和幫助。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做好這份工作,我會加油的!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8

今天聽了兩位名師教育教學經驗介紹,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動着我,讓我的心潮起潮伏,讓我的心靈震撼。讓我從全新的視覺角度審視“我”、“教師”這個職業,好多以前處於朦朧狀態的問題迎刃而解,眼前豁然開朗。 我收穫最大的是體會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豐富自身的底蘊,傾情投入教育教學工作,積澱方法,摸索經驗,在活動中歷練,才能促成自身的專業成長。要想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現,沒有捷徑,只有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實實在在地去學習,去探索,去實踐,去思考。教師,作爲培養人才的人,教學素質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樹立現代教學思想,掌握淵博的知識,具有較強的信息素質和學習能力。我作爲教師中的一員,必須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學工作,必須腳踏實地地學習研究,才能在自己的專業素養上成長起來。

讚賞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讚賞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讚賞每一個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讚賞每一個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讓孩子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一種榮譽。

愛,可以給孩子以心靈的溫暖,愛,可以讓孩子更自信。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獻出一點愛,時時、事事呵護孩子的自尊心,與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麗。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這句話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愛”字。我想,我們做爲一名教師要熱愛學生,熱愛自己的事業;還要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照搬書上的東西,要勇於創新、敢於標新立異。最關鍵的是要保持寬容的心境,在今後的工作中遇到困難要不斷的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與同事要互相關心、和睦相處。

通過交流,教會我作爲人師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與奉獻,在生活中如何投入與面對,如何使自己的觀念不斷地體現於自己的教學行爲中,也讓我學會自省,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回過頭來看過去。我願意做“教師成長”中的一名成長教師。我想,不只是我,我們全校許多同事都將在這次學習中逐漸成長起來。

以前我常忽略這樣或那樣的事情,通過學習後,讓我瞭解到了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不斷的學習、實踐與反思,讓我在教學過程中日益成長。我相信只要堅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成長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斷求知。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19

在全國衆多的農村學校中,江蘇省的洋思中學、東廬中學和山東省的杜朗口中學脫穎而出,成爲課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開學時間,每天都有幾十乃至幾百人到這三所學校參觀學習。這三所學校都是農村鄉鎮國中,他們原來的辦學條件在當地都是最差的,他們的改革始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前,但真正體現他們改革價值的是新課程改革。他們的辦學理念和課堂教學鮮明地體現了新課程的特徵,成了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排頭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國各地的“朝聖者”前去參觀學習。那麼,他們究竟爲新課程貢獻了什麼?從天津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教授的點評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1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對傳統教學的一場革命

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

建國以來,我們中國小的課堂教學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後學,課後作業”,在課堂上教師以講爲主,每堂課都是假定學生對這些問題一無所知,教師要不厭其細地系統講授,唯恐哪個知識點講不透,學生不明白。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就練習鞏固,如果沒有時間就留到課後練習。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對這種傳統的課堂模式進行了顛覆性的改革,他們提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模式,每堂課教師都不要先講,先讓學生自學。學生不是盲目地自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教師的指導要做到“四明確”,即明確時間、明確內容、明確方法、明確要求。比如:“同學們,下邊我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明確時間),大家自學教材的第23頁至24頁(明確內容),在自學的過程中可進行小組討論(明確方法),5分鐘後請回答下列問題(明確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確,學生才能高效率地進行自學。

“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系統講授的意思,是“點撥”的意思,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或規範其不準確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問題,或糾正其錯誤的理解。由於學生通過自學已基本掌握了書上的知識,所以教師真正講解的東西不是很多。課堂上能夠省出很多時間讓學生“當堂訓練”。洋思中學規定:“每堂課教師講授的時間不能超過10分鐘,學生練習的時間不能低於20分鐘”。這些規定似乎有些機械,但改革的初期,給教師一些基本的規定和模式便於教師遵循,一旦教師理解了新的課堂模式的意義,就能夠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的內容靈活變通。

在洋思中學改革之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提倡學生自學的實驗,如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盧仲衡老師主持的“中學數學自學輔導實驗”,常州市邱學華老師的“嘗試教學實驗”,盤錦市魏書生老師的“中學語文教改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爲洋思中學的改革提供了理論基礎和經驗,但在整個學校、在各門學科都推行“先學後教”的做法,洋思中學在全國確屬首例。他們的做法體現了新課程所提倡的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轉變師生的教學方式。洋思中學的做法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被稱爲“洋思現象”。

2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大面積轉化“學困生”

不是僅僅打出一條標語,而是有一系列轉化“學困生”的措施

在全國的中國小,似乎每個班都有“學困生”。個別轉化“學困生”的經驗很多,但大面積轉化“學困生”卻往往難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學的教學樓上有一條醒目的標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是洋思中學的辦學理念,也是洋思中學的追求。“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似乎有些絕對,但它卻對教師、學生、家長產生了震撼心靈的作用。對於那些已經失去上進心的學生來說,看到這條標語會重新鼓起上進的勇氣——“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肯定也能變好!”他們在這裏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復了往日的朝氣和勇氣。對於那些責任心強的教師來說,看到這條標語會反覆地責問自己:“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如果我的班內出現了“學困生”,肯定是我的責任”,他會想方設法把學生教好。在洋思中學,我曾經看到有的老師“懷着歉疚的心情”給學生補課,他們把學生的落後看成是自己的責任。對於那些已經對孩子失望的家長來說,看到這條標語,對孩子的前途又充滿了希望——“既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的孩子也肯定會被教好”,因此他們不遠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這所偏僻的農村學校來。

當然,洋思中學不是僅僅打出一條標語,而是有一系列轉化“學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參觀的許多校長說:“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攔河大壩,截住了學生後退的道路”。所謂“堂堂清”是指:每堂課所學的知識,學生必須當堂鞏固,不留尾巴。每堂課的達標測試,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不能看書,不要討論,教師要當堂批改。在下課時,可能有3名學生沒有做完,4名學生沒有做對,這7名學生沒有做到“堂堂清”,就轉變成了“日日清”,教師在當天的課外和自習時間就要找這7個學生補課輔導,使他們對當天所學內容及時鞏固。每週星期五下午,班與班進行對調檢查,主要是對那些所謂“學困生”的數學和外語進行檢查和輔導,這是“週週清”。每個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們還有許多措施,如“從初始年級開始抓起”,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天就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就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學生基礎知識差就要給他補課,有的學生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就要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等。不要等學生到了高年級才採取措施。另外,如把“學困生”按在前排,與好學生相伴而坐,減少他們的“求助”難度,採取“兵教兵”的戰術,等等。正因爲他們有許多具體而有效的措施,有責任心很強的教師羣體,所以他們纔敢向社會承諾: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3 “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 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

“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這是洋思中學前任校長蔡林森經常說的一句話。乍一聽覺得有些極端:現在學生負擔過重,每天作業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點,如果課堂再像考試一樣緊張,學生還有輕鬆的時刻嗎?學生的負擔不就更重了嗎?但仔細一想也有道理:爲什麼現在的學生負擔重?固然與應試傾向和追求升學率有關係,但也與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有關係。有的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很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緊張起來,知識並沒有真正掌握,只能課上損失課下補,校內損失校外補。於是,作業越來越多,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有的學生還要參加各種校外文化補習班,補的還是書本上的知識。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緊張起來,把應該掌握的知識都掌握了,課下就可以少佈置作業或不佈置作業,把課外時間還給學生,學生就有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

所謂“上課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就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節奏。考試的特點是在規定的時間內要完成規定的任務,所以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寫字的速度比平時都要快,人的潛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課堂教學都是40分鐘或45分鐘,爲什麼有的教師不留課後作業或作業很少而學生學習成績很好?而有的老師每天都佈置大量課後作業而學生成績還不好?根本的區別就在於課堂教學效率是否高。課堂教學的辯證法就是如此,課上老師講得多了,學生自學和練習的時間就少;課上學生輕鬆了,課後作業就多,負擔就重。因爲時間是個常數,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識也是一個常數。

4 “兩案合一” 教與學不再兩張皮

師生共用“講學稿”,老師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

爲了上好一堂課,教師要認真備課,這是教學常識。但老師的教案往往是“講案”,只考慮老師怎麼講,很少考慮學生怎麼學,即使教案中設計了一些雙邊活動,也往往是自導自演、自問自答,如有的老師在教案中寫道:“師問:……生答:……”就像一個設計好的話劇腳本,上課時只要把它演出來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師講得生動不生動,學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師的教案不允許學生看,因爲學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師在教案中設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課時老師就沒法施展教學藝術。

實際上,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下,教與學還是兩張皮,老師講的東西不一定是學生想學的東西,也不一定是學生不會的東西。而江蘇省溧水縣東廬中學師生共用“講學稿”,老師的“教案”同時也是學生的“學案”。“講學稿”以學生的自學爲主線,按照學生學習的全程來設計,充分體現了課前、課中、課後的發展和聯繫,主要包括四大環節: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後拓展延伸。“講學稿”在課前就發給學生,讓學生自學教材。實際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礎知識學生在課前就學會了,上課時老師按照“講學稿”檢查和點撥,以學定教。學生會了的老師就不再講,不會的進行點撥,教的就是學的,學生不會的東西正是教師要點撥的東西,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也是老師要補充的東西。沒有多餘的廢話,沒有多餘的活動,沒有故弄玄虛的東西,課堂效率高,真正實現了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學生學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們多年來苦苦探索的教與學的最佳結合點,在“講學稿”中得到了體現,在學生的自學和教師的點撥中得到了落實。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減輕學生負擔的奧妙所在。

5 “兩本合一”減輕了學生的負擔

課前預習的是這一張紙,課後複習還是這張紙

大多數中國小學生至少需要爲每門課準備兩個本子:一個是課堂筆記本,學生要把老師講的東西記下來,以備複習考試用;另一個是課後作業本。作業本往往不止一個,而除了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外,還要買社會上各種複習資料、練習冊,這些複習資料和練習冊往往很難做到精選題目和符合當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說的學生負擔過重,實際上主要是指學生的課後作業和家庭作業,一般中學生晚上都要做到11點以後。而東廬中學的學生上課只有老師發的一張“講學稿”(一般是8k的一張紙)。課前預習的是這一張紙,上課看的還是這一張紙,聽課時需要記錄的東西就在“講學稿”的空白處補記,沒有專門的課堂筆記本。課後學生複習的還是這張紙,沒有專門的作業本,也不買社會上氾濫的各種複習資料和練習冊。過一段時間,學生把“講學稿”裝訂起來,就是精選的複習資料,考前也不再專門出備考題。有些講學稿中還有“會考題回顧”,提醒學生在以往的會考中有這類的題。另外還補充一些相關的知識和資料,如國中語文《曹劌論戰》的講學稿,補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讓學生隨堂練習,合理地開發了課程資源。在課堂上掌握好的學生課後不需要做作業,學生有更多的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個性得到張揚,素質教育落到了實處。

近年來教輔資料已成爲一個很大的產業,催生了許多億萬富翁和千萬富翁,同時也培養了許多教師的惰性。現在有很多中國小教師講完了課不會設計練習題,不會出考試題,買些現成的複習資料和考試題讓學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學生實際,都要從頭做起,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經濟負擔。有一箇中學教師說過,要想把學生從題海里解救出來,教師首先要在題海里暢遊,教師要從成千上萬道練習題裏精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題讓學生做。實際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師很少買現成的練習冊讓學生做,都是自己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特點給學生編題,也只有這樣的練習題才能做到舉一反三,以一代十。東廬中學“講學稿”中的練習題也都是老師自己出的,哪是重點、哪是難點,學生已經會了什麼、還不會什麼,老師最清楚。只有精選練習題,才能真正減輕學生的負擔。如果老師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點和難點,熟悉了會考和大學聯考的命題規律,還需要在考試前猜題押寶嗎?還需要靠題海戰術來提高升學率嗎?東廬中學的做法給了我們許多啓示,減輕學生的負擔首先應當從教師自己精選精編練習題開始。

6 “備研合一”發揮優秀教師和集體的作用

集體備課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動落到了實處

新課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爲課程改革全面推開,單靠各級教研員和一些教學專家是指導不過來的,只有自力更生,通過校本教研,使全體教師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過程中學習和實施新的課程理念。另一方面,每個學校的師資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點中學和名校,也不是每個教師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過校本教研,把備課和教研結合起來,才能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

一般說來,每個教研組既有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又有剛畢業的大學生,水平不同,經驗不同,教學質量自然有差別。教師的勞動又是一種個體勞動,一個人負責幾個班的一門課,別人很難代替。如果學生遇到一個水平高的老師算是走運,幾年下來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個剛畢業的青年教師,學生也就成了教師成長期的實驗品。如何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優質教育資源,這是各學校都在考慮的問題。如有的學校實行師徒制,讓老教師帶徒弟,師徒共同備課,共同研討。有的學校設立“青藍工作室”,制訂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但由於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師父也很難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和經驗都傳授給徒弟。而東廬中學採取集體備課的做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優秀教師和集體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動落到了實處。

他們的具體做法是:主備教師提前一週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將“講學稿”草稿交備課組長審覈。備課組長初審“講學稿”後至少提前二天將“講學稿”草稿發給全體組員,然後召集組員集體審稿,提出修改意見;主備教師按集體審稿的意見將“講學稿”修改後交審覈人審查,再由備課組長將審覈後的“講學稿”交分管領導審定,製成正式文本。上課前一天將“講學稿”發至學生,任課教師對“講學稿”再次進行閱讀理解和補充。第二天師生共用“講學稿”實施課堂教學,課後教師在“講學稿”的有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課後記”,用於下次集中備課時小組交流。

這樣的備課週期比較長,看起來有些繁瑣,但卻務實有效,可操作性強。現在有些學校雖然每週學校領導都檢查教師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難以顧及內容和效果,至於在課堂上教師用不用這個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難說了。而東廬中學的做法,過程完備、環環相扣,即使有個別老師不認真,也很難在整個過程敷衍過關;即使有的青年教師經驗不足,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到老教師的指點和幫助。這是一個不斷打磨,不斷提升的過程。在這種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優秀教師的經驗得以擴散,集體的智慧得以發揮,青年教師不斷成長,校本教研的功效和過程得到了落實。

東廬中學的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由過去的“教師帶着書本走向學生”變爲現在的“教師帶着學生走向書本”,由“先教後學”變爲“先學後教”,由“教學分離”變爲“教學合一”,找到了教與學的有效結合點。雖然還不能說這是一個最佳結合點,但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7 “開放課堂”打破傳統教學的封閉式管理

教師沒了講臺和講桌,學生髮言時不必舉手

與洋思中學和東廬中學相比,山東省茌平縣杜朗口中學的課堂改革力度更大,這所學校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開放,完全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那種封閉性管理模式。

課堂的開放首現表現爲整個學校24個教學班全天候的開放。在正常的上課時間,參觀者隨時可以到任何一個班級聽課,不需要預先通知。許多學校每年都搞一次開放日或開放周,有的放膽搞一個開放月,事前都要精心準備,師生認真排練,屆時伴以各種標語、展牌,邀請有關領導、新聞單位和學生家長到校參觀,藉以展示學校的教育教學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學,長年全天候的開放,不需要預先準備,學校不怕“亮醜”。這樣的做法不僅需要膽量,更體現了對自己辦學的自信。說實話,作爲一所農村學校,從硬件到軟件,與城市重點中學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語。杜朗口中學之所以敢開放,就在於對自己的辦學理念深信不疑,他們每天展現的都是自己實踐的教育原生態,不需要粉飾和包裝,想的、說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擔心露了什麼“馬腳”。另外,每天的開放對老師與學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開課,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師“督教督學”,老師要認真準備每一節課,不能有僥倖心理;學生也不敢在課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別人攝入鏡頭。

課堂的開放還表現爲獨特的教室設置。作爲近代學校的課堂管理形式——“班級授課制”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學生單向而坐,教師站在黑板前系統講授,講臺、黑板、粉筆、教鞭,既是教師的專用工具,也是教師權威的象徵。在中國,班級授課制與傳統的“師道尊嚴”結合起來,學生在課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規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學校規定學生聽課揹着手,發言先舉手,舉手不能高過頭頂。而在杜朗口中學,徹底打破了這種封閉式的課堂管理模式,教室裏沒有講臺、沒有講桌,一面窗戶、三面黑板,學生分組對面而坐,不再朝着一個方向。教師沒了講臺和講桌,也就沒了權威。學生髮言時不必舉手,誰有想法站起來就說。“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命運我掌握”成了學生的信條。

8 “張揚學生個性” 轉變師生教與學的方式

不僅可以寫出來、背出來、說出來,還可以表演出來

新課程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然而課程改革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了,有的學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師生的教學方式並沒有多大變化。而在杜朗口中學,我們能真切地感受到這種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學的課堂教學分爲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在“預習板塊”,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在“展示板塊”,學生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在“反饋板塊”,教師根據預設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迴歸性的檢測,讓學生通過說、談、演、寫,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特別是在“展示板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本質性的轉變,他們不僅僅是把所學的知識寫出來、背出來、說出來,他們要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表演、辯論、歌唱、講解、朗誦等方式多種多樣,小品、相聲、獨唱、合唱、舞蹈、辯論賽、小組展示等形式豐富多彩。學生的展示不再是把書上的東西簡單表述出來,而是創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種形式開發課程資源。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評判者,甚至作文講評課也大多由學生相互點評。教師真正實現了角色的轉化:由過去知識的傳授者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啓發者。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

體育優秀教師業務學習心得體會 篇20

口語交際教學要則 口語交際與一般說話訓練的區別點就在於它所具有的交際性,因此,它必須是雙向乃至多向的交流。如果沒有交流的對象,沒有說與聽的往復,就不成其爲口語交際,僅是一般的說話訓練而已。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提出的教學建議,在實施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一般應注意做到:

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說”

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是新課改最大的變化,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和欣賞者,教師必須尊重和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從而形成一種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進而營造出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種良好的氛圍裏,學生纔有可能輕鬆、自在、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纔敢大膽地說。爲切實做到師生平等,教師可以改變舉手回答問題方式,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訓話的前提下自由發言,即當學生有疑問、有補充或有感受時,不需等老師批准便可直接“站起來就說”,說完就坐下。這樣一來,學生纔會思路暢通、發言踊躍。

二、激發興趣,建立信心,使學生“樂說”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齡特點,如果在教學中重視激發學生興趣,學生纔會樂說、愛說,爲此,我們必須注意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到具體活動情境中,由此激發學生運用語言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學習情緒高漲。學生身邊充滿着可以利用的說話教學資源,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資源,採取豐富多變的教學形式。如觀看精彩優美的錄像,之後讓學生複述故事的大意,描述精彩情節,相互對話交流感受;讓學生講述自已感興趣的見聞,學完每一課的課文後適當地進行情節擴展等,這些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觸景生情”的交際好材料。在學生進口語交際時,教師還要顧及學生的心理需求,以表揚鼓勵爲主,從而激起學生智慧的火花和參與的興趣,樹立表達的自信心。

三、規範交際語言,使學生“說對”

剛入學兒童的口頭語言普遍存在着缺陷,如有語態不雅,說話粗俗;有的拖泥帶水,夾帶方言土語;有的用詞重複,說話沒條理。教師應注意用書面語言來規範兒童的口頭語言。首先,要求學生說普通話,並逐步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其次,學生口語表達時,教師要隨時糾正其語病,提高其用詞的準確性,並提醒他們表達完整的意思,逐步使學生樹立“動口即是練說”的觀念,從而自覺地隨時隨地培養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握交際語體,使學生“說好”

《語文課程標準》口語交際目標中提及:“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有禮貌不僅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一個重要方面,還直接關係到口語交際的實效性。“問路不施禮,多走二十里”。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說話的儀態和用語,恰當使用稱謂,對別人多用敬語,對自己多用謙詞,對不便直說的事情多用委婉語,並配合恰當的體態語,做到言之有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