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在心中的學習心得(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4.24K

黨在心中的學習心得 篇1

九十年的風雨歷程,九十年的光輝燦爛,我們的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事業的領導核心,她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中國共產黨正確的領導下,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紀念與歌頌黨的偉大功績,謳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奮鬥歷程,是對黨和祖國、對人民、對社會主義的深厚感情的表達。

黨在心中的學習心得(精選3篇)

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我選擇了誦讀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是一首深情的愛國之歌,詩中交融着深沉的歷史感與強烈的時代感,涌動着擺脫貧困、掙脫束縛、走向新生的激情,讀來令人蕩氣迴腸。黨是我們的母親,她哺育我們成長,她給我們帶來幸福,把苦難留給自己。回顧黨的光輝歷程,我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校園內唱響時代主旋律,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深情回顧黨的奮鬥歷史,熱情謳歌黨的光輝業績,繼承和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瞭解黨的光輝歷程的同時,將時代精神與歷史相結合,用自己的思維看歷史,從歷史中學習,用創新思維大膽展現個人風采,感悟自身價值,並努力追求、實現自身價值。進一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進一步激勵我堅定遠大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黨的領導。

今後,不管是在什麼地方、充當什麼社會角色,我相信我都會爲我們偉大祖國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

黨在心中的學習心得 篇2

回眸中國過去的一些歷史,讓人難忘的歷史畫面應有盡有,特別是1920xx年的7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成立。掀開了中國近代史新的一幕,1937年7月7日發生了盧溝橋事件,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略中國,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中國共產黨聯合全國各民族同胞,展開了英勇的抗日戰爭,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莊嚴的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當家做主,1979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以鄧小平爲核心的黨中央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是中國人民迅速富裕起來,經過短短的三十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國民經濟高速、穩定、健康發展,國家綜合國力大大增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人民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一國兩制”的偉大創舉迎來了香港、澳門順利迴歸,圓了幾代人的統一夢,新中國邁入了騰飛的歷史進程。如今,歷史的巨輪已經邁入了21世紀,以爲核心的新一代領導人正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更輝煌的美好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中國共產黨——一個年輕而有充滿希望的政黨,在新的世紀,它“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一個新的詮釋——永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遠代表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永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這一切無不昭示着“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個真理的歷史見證。中國共產黨———中國擁有你,有了一個光明的前程,我們擁有你,便有了一個不捨的信念、不棄的追求。

20xx年 10月15日上午9時,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這次的成功發射標誌着中國成爲繼前蘇聯(現由俄羅斯承繼)和美國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20xx年的雅典奧運上中國以32枚金牌超過俄羅斯排在第二名,特別是20xx年8月27日,第28屆夏季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在雅典奧運會主體育場舉行。中國選手劉翔以12秒91的成績獲得金牌,最爲重要。20xx年8月8日晚上8點令世界矚目的29屆夏季奧運會在中國北京拉開序幕,這是幾20xx年中國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之後的有一個歷史性的創舉。中國隊以51金21銀28銅共計100枚獎牌力壓美國位列獎牌榜榜首。中國向全世界宣佈:中國正從發展中國家邁向發達國家。20xx年5月1日上海世博會成功開幕,此刻中國又向發達國家前進了一步。7月1日滬寧城際高速鐵路成功運營。

至此,我國成爲世界上高速鐵路系統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鐵路一次次的刷新紀錄,中國也在一步步向發達國家逼近,如果沒有共產黨估計中國也不會發展的這麼快。想想過去,鐵路不發達,從南京到上海坐火車要6個小時,現在有滬寧城際高鐵後從南京到上海只要短短的73分鐘。科技在發展,中國在進步。現在,黨在我心中已不再僅僅是一部歷史,更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是一座改革開放、開拓創新的豐碑。是否記得,曾經只有士豆、白菜的餐桌,如今已是碟盤羅列,魚肉俱全;是否記得,曾經是青一色的藍布褂、綠軍裝,如今已變成紛繁絢麗的時裝、晚裝,甚至另類裝;是否記得,曾經是高檔電器的電子管收音機,如今已變成了家庭影院、DVD;是否記得,曾經是可抵萬金的家書,如今已變成了方便快捷的電話,甚至電子郵件。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由於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創造性的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並實行改革開放的結果。

黨在心中的學習心得 篇3

文物沒有時間界限,你也可以共造民族的“珍存”

一位來自阿塞拜疆的留學生王宏偉向單霽翔院長提問:“我們身邊有哪些東西在一百年以後可以成爲文物呢?”

《一堂好課》展示了一張在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的克林頓博物館裏陳列的圖片,那是1997年6月30號晚上到7月1號凌晨北京高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慶祝香港迴歸祖國的瞬間記憶,當時還是大一學生的黃曉明,被定格在了圖片的中央。某種程度上,他的形象就成了文物的一部分。

“在今天,文物已經沒有一百年這個界限了”,單霽翔院長告訴大家,“比如剛剛結束的國慶大閱兵和重要的一些展示內容,就已經就進入了博物館。所以,我們身邊只要是人們傑出的具有歷史的、科學的、藝術的價值的東西,就能夠成爲我們留給未來的文物。”《一堂好課》藉此鼓勵觀衆悉心收藏我們和國家、民族重要時刻發生交集的記憶,當很多人的記憶集合起來,就會成爲我們全體國人的共同珍存。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而處在火熱時代的我們,又何嘗不是歷史的畫中人?在這節好課上,單霽翔院長不僅講述了古老的故宮是如何敞開古老的懷抱擁抱年輕的觀衆,更分享了很多近在眼前的珍藏,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間被人們用智慧和汗水鍛造的。

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團隊長期紮根的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作爲隆平精神和雜交水稻研究歷程的大型物證,於20__年進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證“黑油山會戰”時期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場景的克拉瑪依博物館,記錄着我國石油工業起步之際的奮鬥歲月;郎平和她的隊友們是從福建漳州的訓練基地走向世界拿下“五連冠”的,爲了紀念和弘揚女排精神,當地修建了中國女排騰飛館……正如《一堂好課》所分享的,“只要你肯努力,你終將是歷史的見證者,同時你也會被歷史給記錄下來。”

當更多的民衆和文化遺產發生交集的時候,纔會從內心深處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和我們的祖先一樣,都是這塊土地真真正正的主人。“好課班主任”康輝說:“只有我們的文化活着,我們的民族才活着,我們每一個人才真正活着。”

透過《一堂好課》打開的這道大門,許多年輕的觀衆第一次意識道:“我們不僅有義務保護好、傳承好祖先留給我們的文物,我們也有使命去創造、去延續中華民族的文化記憶,爲其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