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鼓勵發展生態肉鴨養殖的工作意見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4W

我市農村素有養鴨的傳統,特別是近年來,我市板鴨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鴨產品加工企業不斷髮展壯大,市場對優質鴨產品的需求日益擴大。爲搶抓機遇,把我市傳統的鴨產業做大做強,推動農民增收致富,現就鼓勵發展生態肉鴨養殖提出以下意見

關於鼓勵發展生態肉鴨養殖的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爲指導,以促進農民增收爲宗旨,以優質生態肉鴨生產基地建設爲重點,強化服務措施,探索農戶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有效機制,努力提高鴨產業的規模效益。

二、工作目標

三、主要措施

㈠建立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採取典型引路、農民自願、重點扶持等多種措施,引導農戶進行規模化飼養、集約化經營,逐步改變分戶散養狀況,今年先在鄭集鎮舉辦養鴨基地試點,在魏崗、紅星等村新建一批規模養殖示範小區,通過示範,帶動其他農戶發展養鴨業。

㈡政策扶持,鼓勵引導。一是鼓勵有發展養鴨意願的農戶,在依法、自願的基礎上,合理流轉土地,在不改變農業用地性質的前提下,整合土地資源,農民可以土地出租或入股分紅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由集體統一規劃,採取多種形式投資新建養鴨基地。二是全市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用於對鴨舍、鴨棚建設的補助、養鴨小區的獎勵和小額貸款貼息。⑴對新建標準化鴨舍、鴨棚的農戶給予每平方米2元的補貼;⑵對養殖大戶進行獎勵。對年出籠肉鴨5萬隻以上的標準化養鴨小區按5%的比例給予獎勵,即年出籠肉鴨5萬隻,獎勵2500元。具體考覈獎勵兌現辦法由市財政、畜牧獸醫部門擬定,報市政府同意後實施;⑶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採取農戶聯保等方式,向肉鴨養殖農戶發放小額貸款,根據規模大小,安排2—10萬元的貸款額度,貸款資金優先安排與鴨業公司簽訂合同和建設標準化鴨舍、鴨棚的農戶;⑷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形成多元化投入機制。三是市農業部門對養鴨農戶無償提供技術培訓指導。

㈢大力發展生態養殖模式。在推行標準化圈養的基礎上,逐步推廣林鴨複合養殖、魚鴨混養、稻鴨共育等生態養殖模式。充分利用我市林地、果園等資源優勢,發展林鴨複合養殖模式,節約養殖用地;充分利用河流、堰塘等水源優勢,發展魚鴨混養模式,提供養殖效益;充分利用小河鎮農業生態基地建設優勢,推廣稻鴨共育模式,重點建設一批生態條件好、規模大的生產基地,創建標準化生態養殖示範區,推廣無公害生產技術,發揮典型示範作用。

㈣實行定單養殖,確保企業與農戶雙贏。按照統一標準化鴨棚、統一網上集約飼養、統一供應良種鴨苗、統一配送生物飼料、統一防疫治療的“五統一”模式,鼓勵企業與養鴨農戶簽訂養鴨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減少農民養鴨風險,保證企業貨源充足,促進企業與農戶雙贏。

㈤強化疫病防治。建立健全防疫監督體系,提高人員素質和監督監控水平,對動物疫病快速診斷,早防、早治,努力做到羣防羣控,杜絕疫情流行蔓延。

㈥發展經濟合作組織。緊緊圍繞生態肉鴨產業,在養殖、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環節,大力發展科技服務型、市場營銷型及綜合服務型的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的一體化經營,擴大合作組織規模,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㈦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切實抓好產品品牌營銷和質量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鴨產品生產經營企業,推進標準化生產,打造優質鴨產品品牌,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鼓勵加工企業、養殖大戶、專業協會和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外來資本等投資創辦養殖基地和加工企業,拓展生產經營領域,培育一批規模大、水平高、帶動強的龍頭加工企業,增強龍頭企業對產業發展的引領能力和對農戶的帶動能力。

㈧加強組織領導。爲加強對生態肉鴨產業發展的領導,市委、市政府成立以分管農業農村工作領導爲組長的宜城市鴨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辦、市財政局、市畜牧獸醫局、市農業局、市農經局、市林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信用聯社、各鎮(辦、區)以及鴨業公司負責人爲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畜牧獸醫局,主要負責制定規劃、研究政策、協調督促、檢查考覈等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確保實效,爲鴨產業發展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