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農村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9W

同志們:

在州農村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

爲期兩天的農村工作會議,經過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即將結束。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昨天,我們用了一上午的時間進行現場參觀;昨天下午,**、**、**、作了大會交流發言;還有五個縣和七個州級部門作了書面交流。這些做法和經驗都是全州各地幹部羣衆積極探索、勇於實踐的成果,有些經驗在全省也走在前列,是全州人民的共同財富,非常典型,值得認真總結、交流和推廣。今天上午,與會人員認真學習、討論了《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關於持續增加農民收入的意見》(討論稿),提出了許多很好的意見、建議,州委、州政府將在《意見》修改中認真研究採納。剛纔,州委**書記代表州委、州政府作了十分重要的講話,他結合中央一號文件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聯繫**州實際,以“圍繞增收目標、做好農村工作”爲主題,在總結去年全州農業農村工作、充分肯定成績的基礎上,深刻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對統一思想認識、促進農民增收、加強對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等問題進行了全面闡述,進行了重點動員和部署,提出了明確的思路和要求。丁書記的講話是我們學習貫徹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全省、全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州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依據,希望大家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着力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貫徹落實這次會議精神、做好今年農業農村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做好2011年農業農村各項工作

XX年,是我州農業農村工作力度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成效最爲顯著的一年。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全州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主題,以抓好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促進農民增收十件實事爲重點,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總體上,當前我州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許多方面卻帶有恢復性質:一是糧食產量雖然增加,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二是農民收入增長雖然加快,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三是農業投入雖然增加,但投入穩定增長的機制並沒有建立,農村資金短缺,農民貸款難,仍然是制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四是農業基礎設施脆弱問題仍然突出,耕地有效灌溉率雖然總體上達到49.3%,但縣(市)、鄉(鎮)之間不平衡;五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落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滯後;六是長期影響農業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並沒有消除。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於艱難的爬坡和攻堅階段,糧食增產難、農民增收難和城鄉差距拉大、地區差距擴大等問題,仍然是全州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任務仍然非常艱鉅。

XX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態勢的關鍵一年,也是爲“十一五”計劃奠定堅實基礎的一年,做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意義極爲重大。根據州委常委會研究的意見,2011年全州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七屆六次全會和州委六屆七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突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這個重點,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大投入力度,加大領導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支農政策,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創新農村工作機制,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確保實現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三項指標增長5%。

今年農業農村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在工作落實中必須突出以下重點:一是要認真落實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中央出臺的扶持農業和糧食生產以及農業稅減免等重大政策措施,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要儘快把政策落實到村、落實到戶,把政策的好處和實惠不折不扣地交給農民,讓廣大農民在發展農業和糧食生產中增收受益。要繼續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經營的各項政策,注意保護外出務工農民的土地經營權,堅持依法、自願、有償、規範的原則,穩妥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要繼續搞好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和市場管理,堅決打擊製售假冒僞劣農資等坑農害農的行爲,維護好市場秩序,保護農民利益。各級幹部和農業技術人員要結合抓春耕備耕工作,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宣傳政策,落實政策,搞好服務,切實幫助農民發展生產增產增收。二是要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着力抓好以節水改造爲中心的灌區續建配套、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坡改梯和中低產田改造、山區“五小”水利工程、人畜飲水工程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要處理好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的關係,防止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壞長遠利益,追求局部利益而破壞全局利益的行爲,繼續抓好生態重點工程,實施天然林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切實解決農民的長遠生計問題。加強防護林體系建設,推進小流域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繼續抓好節柴改竈、農村沼氣和農村新型能源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特色農業。三是要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增強農業市場競爭力。科技進步是發展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的決定性因素。要不斷改善農業科研基礎設施條件和裝備水平,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化農業科研投入體系。要大力加強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努力探索農業科技推廣的新機制和新辦法,切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技術的普及率和到位率,力爭通過農業科技的創新和推廣,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爲優勢農產品區域的形成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四是要着力優化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提高產業化經營水平。要鼓勵和支持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發展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引導和支持龍頭企業、科研單位和其他組織,與農民或者農民專業協會,形成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發展多種形式的產業化經營;繼續扶持農民專業協會和鄉鎮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和綜合開發利用;加強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流通活動,採取措施保障農產品運輸通暢。五是要進一步強化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今年的扶貧開發工作要以整村推進爲主線,突出重點扶持村、小額信貸、勞務輸出、產業開發、扶貧安居、解決貧困地區人畜飲水六個重點,提高扶貧成效,全面推進扶貧開發工作。要認真研究扶貧開發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改進扶貧方式,積極探索將扶貧資金、權力、責任、任務落實到縣,將規劃、項目、資金、責任、任務落實到村的路子。要按照“統一規劃,集中使用,渠道不亂,各計其功”的原則,將扶貧資金、社會幫扶資金和其它用於貧困地區的資金整合起來,捆綁使用,形成合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繼續開展黨政機關定點扶貧工作,動員組織社會各界積極開展扶貧濟困活動,形成扶貧工作的合力,推動我州扶貧開發工作的開展。六是要不斷深化農村各項改革,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要加快農村土地徵用制度改革,進一步規範土地徵用的市場行爲,完善徵地程序,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健全和完善土地徵用補償機制,保證農民失地不失業、失地不失利;要繼續抓好農村稅費配套改革,按照“兩取消、三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深化鄉鎮機構改革,在轉變職能、優化結構和健全機制等方面有所突破;改革農村教育體制,有效配置資源,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加快推進縣鄉財政體制改革,逐一步理順縣鄉財政體制,確保鄉鎮政權的正常運轉;通過多種形式和辦法,逐步化解鄉村債務。要積極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試點,按照有利於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的要求,從整體上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進一步明晰產權、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增強農村信用社支農能力;繼續擴大農戶小額信貸和農戶聯保貸款,從多方面滿足農戶和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各金融機構要承擔支持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義務,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要繼續深化供銷社改革,健全和完善經營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供銷社在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營銷、農資供應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爲農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七是要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促進農村社會穩定。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農村羣衆的迫切願望。要堅持以人爲本、統籌城鄉發展的方針,積極發展農村教育,解決就學難問題;大力發展農村醫療事業,解決就醫看病難問題;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建設,解決行路難問題;搞好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建設,解決吃水難問題;建立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體系;積極發展農村文化事業。在目前農村公共財政體制不健全的情況下,推進農村社會事業加快發展,要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投入、市場運作、農民動手相結合的運行機制,完善農村“一事一議”制度,動員和組織農民自己動手創造美好生活。要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能力。農村幹部要主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着力提高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執行國家政策,化解農村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要加強基層調解和信訪工作,落實專人接待和處理農民來信來訪,有效疏導和化解矛盾,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二、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促進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農民增收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現在的農村改革,我們已經動了大量的腦筋,想了很多的辦法;現在的農村發展,我們已經出臺了很多的政策,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可以說,能夠想到的辦法、可以採取的措施,已經用得差不多了,但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仍然緩慢。當前,就全國來講,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總體上已經進入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新的發展階段;農民增收途徑,已經由傳統的依靠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價格向農業、非農產業並舉、多種經營共同發展的方向轉變。從我州實際出發,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必須多管齊下,構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一)要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是農業產業,這種現狀在短期內不可能改變,農民增收必須立足於挖掘農業內部潛力。要在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產、優質、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不斷開拓農業增效增收的空間;要在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上下功夫,注重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且有發展潛力的拳頭產品,因地制宜地建立能突出當地優勢產品的農產品基地。各級黨委、政府要將工作重點轉向爲農民提供政策諮詢、信息技術等方面,不直接干預農戶生產經營活動;要着重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包括品種改進、技術指導、產品銷售、市場開拓、經營管理等方面低價、優質、高效、全方位的服務。

(二)要建立穩定增長的支農資金渠道。在穩定現有各項農業投入的基礎上,新增財政支出和固定資產投資要切實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逐步建立穩定的農業投入增長機制,這是中央和省州黨委的要求。各級財政要在整合有關專項資金的基礎上,從預算內新增財政收入中安排一定的資金,支持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土地出讓金用於農業土地開發部分和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要結合土地開發整理,安排一定資金用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要發揮農業資源富集的優勢,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力度,聚集更多的社會資金髮展農業。要加強涉農項目的前期工作,抓住國家加大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機遇,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爭取國家和省項目資金的投入,進一步改善我州農業生產條件。

(三)要建設農民增收的良好外部環境。要鞏固和發展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加快推進配套改革,繼續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時啓動對農民發展生產的直接補助政策;要形成政府投入爲主,社會幫扶爲輔的多元化籌資模式,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爲基礎,建立健全農村衛生

[1][2]下一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