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129演講稿(通用1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7W

紀念129演講稿 篇1

歷史的車輪緩緩地向前轉動着.當他碾到今天的時候,身爲學生的我們,我相信,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十二月九日 ......

紀念129演講稿(通用15篇)

1935年,十二月九日,寒風凜凜,滴水成冰.一羣愛國書生,就在那樣的日子裏,高呼着保衛華北,收復失地.那日的陽光依然懶懶散散那個冬日依舊寒冷悽清 ,可是空氣中漂浮着血腥的味道,胸腔中翻滾着沸騰的血水.這一天,白雲爲之翻涌,大海爲之咆哮,黃河長江爲之怒吼,中華大地爲之震顫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那聲音是如此的雄壯,再我的耳畔一遍遍的響起;何應親的拒絕,反動者的棍棒,可卻未有一名青年做了逃兵!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一天,七十二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更不會忘記,更不會忘記那些在敵人的恐怖下高呼着口號散發着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他們,可敬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先人們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付出血,流出類,終於在 1949年證明了這些血淚的意義. 他們做到了.

中國站起來了,但是,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陰影還遠沒有散去。免對日本否認抗日戰爭,面對強國的歧視,我們說:我們要爲中國騰飛而讀書!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宏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愛國情操。12·9運動的爆發是因爲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而走到一起,掀起了革命運動的浪潮。所以,只有既定了奮鬥目標,纔可以激起更大的熱情向前前進,向前發展,纔會在征途上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次,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在前進的路上,隨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或是種種誘惑,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不能自拔。只有具備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才能夠所向無敵堅持到底.

最後,要付諸行動,落到實處。12·9運動的成功爆發正是愛國青年們的切實行動,所以目標的實現與否,關鍵是在於行動。

朋友們,新的歷史篇章將由我們這一代青年來描繪撰寫,讓我們發揚一二·九精神,爲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

紀念129演講稿 篇2

1935年,十二月九日,寒風凜凜,滴水成冰.一羣愛國書生,就在那樣的日子裏,高呼着保衛華北,收復失地.那日的陽光依然懶懶散散那個冬日依舊寒冷悽清 ,可是空氣中漂浮着血腥的味道,胸腔中翻滾着沸騰的血水.這一天,白雲爲之翻涌,大海爲之咆哮,黃河長江爲之怒吼,中華大地爲之震顫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反對華北五省自治!那聲音是如此的雄壯,再我的耳畔一遍遍的響起;何應親的拒絕,反動者的棍棒,可卻未有一名青年做了逃兵!

我們不會忘記,不會忘記這一天,七十二年前的這一天;我們更不會忘記,更不會忘記那些在敵人的恐怖下高呼着口號散發着傳單而不惜拋頭顱,撒熱血的青年,可敬可愛的青年。是他們,在國家存亡的關頭,振臂高呼,促使了反動派的妥協。是他們,在民族生死的毫髮間,熱血橫灑,促使了民族的覺醒。他們,可敬可愛的青年,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展示了青年的熱血豪情,以他們大無畏的勇氣,詮釋了青年的含義。

先人們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付出血,流出類,終於在 1949年證明了這些血淚的意義. 他們做到了.

中國站起來了,但是,籠罩在我們頭上的陰影還遠沒有散去。免對日本否認抗日戰爭,面對強國的歧視,我們說:我們要爲中國騰飛而讀書!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宏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愛國情操。12·9運動的爆發是因爲他們都有一顆愛國心,而走到一起,掀起了革命運動的浪潮。所以,只有既定了奮鬥目標,纔可以激起更大的熱情向前前進,向前發展,纔會在征途上不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其次,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在前進的路上,隨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或是種種誘-惑,一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潭,不能自拔。只有具備了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頑強的意志,才能夠所向無敵堅持到底.

最後,要付諸行動,落到實處。12·9運動的成功爆發正是愛國青年們的切實行動,所以目標的實現與否,關鍵是在於行動。

朋友們,新的歷史篇章將由我們這一代青年來描繪撰寫,讓我們發揚一二·九精神,爲中華民族的騰飛而努力!

紀念129演講稿 篇3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讓我給大家重複一段故事,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東北軍的士兵們被一聲爆炸聲驚醒,日本關東軍轟炸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並誣告爲中國軍隊所爲,以此爲藉口,轟炸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佔領了瀋陽城,半年之後,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不能忘記的國恥。

面對着侵略者的槍炮,我們的先烈們,進行了英勇的抗戰,這一戰,就是2019年。

每當到這個時候,曾經淪陷的瀋陽城內汽笛長鳴,警鐘長響。2019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華民族付出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代價,用3500萬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鋪就了民族復興之路。那是一場慘烈的、悲壯的戰爭,中國人,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進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抵抗兇暴異常的敵人。中華民族在這最危急的時刻,沉澱在民族文化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了,這種力量就是對安寧、和平和正義的追求。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爲了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爲民族犧牲的先烈。那些拋棄家庭、走上戰場的先烈,願意用生命來換取民族的生存,這是我們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來紀念的。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也是爲了不要忘記那些發動戰爭的惡魔,他們企圖用暴政來統治世界,妄想用別的民族的鮮血滿足自己的慾望。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要讓我們不要做胸無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學生。我們深深地明白:真正的愛國行動不是單純的恥辱記憶,也不是簡單的紀念儀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們濃濃的愛國熱情融入到建設國家、發展經濟、強盛民族的實際行動中去;因爲只有經濟不斷髮展、國力不斷增強,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夠避免“九一八”那樣的歷史重演,才能延續我們的民族血統。

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願先輩們用熱血和信念點燃的民族復興之火,永遠照亮我們!謝謝大家!

紀念129演講稿 篇4

老師們,同學們:

XX年前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是一個值得我們悲憤的日子。XX年前的昨天夜裏,日本藉口柳條溝事件,炮轟北大營,徹底撕毀了“鄰友和平”的假面。XX年前的昨天,東北軍在“絕對不抵抗”的命令下不戰自退,日軍輕易拿下瀋陽城……從那一天起,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拿起槍,扛起炮,開始保衛自己的家園。人們總說抗戰八年,可是抗戰共經歷了十四年!

同樣的昨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一個閤家團圓的日子。恰逢週末,親人相聚,朋鄰互賀,聽簫賞月,分食月餅……此時,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已經不能知道,曾有這樣的一首歌:“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裏有我的同胞,還有那衰老的爹孃。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這首歌就是曾經在大江南北傳唱半個多世紀的《松花江上》。但現在只有景山公園的老人們還能偶爾唱上一唱。

“九·一八”事變後的2019年間,我們已無從得知究竟有多少人背井離鄉,流離失所;有多少人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又有多少孤魂暗自嗟嘆。不止是“旅順大屠殺”,不止是“平頂山慘案”,不止是“南京大屠殺”……不知還有多少個萬人坑堆疊着同胞的白骨,不知還有多少土地浸透過親人的鮮血。

僅僅多年後,日本政府審定通過了新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書中將“九·一八事變”輕描淡寫地稱爲“只不過是日軍‘炸燬了南滿鐵路’”,並將對中國的全面侵略美化成“進入”,將“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南京事件”,將實施奴化教育和瘋狂掠奪資源的行爲說成是“促進中國發展”……日本首相連年參拜神社在我們眼中已不足爲怪,在全球掀起軒然大波的“瀋陽衝館事件”卻很少爲國人所知。短暫而激烈的爭吵、批駁過後,只剩下日本法庭上寥寥數名敗訴的控訴者的背影。

XX年前,我們在軍事法庭上對日本戰犯實施寬大處理,不是因爲我們懦弱,是因爲我們生在一個偉大而寬容的民族,我們希望和一個與我們一衣帶水的鄰邦和睦相處;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七十四年,日本竟然明目張膽地霸佔釣魚羣島;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七十四年,在我國政府屢次友好的警告下,日本竟開始公然聲稱: “要徹底消除中國的反日情緒,必須先刪除中國歷史教科書內的抗日戰爭史!”繼而更是叫囂着要“改善”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覽方式。

所幸的是,在抗日戰爭勝利六十週年紀念日前後,中國大地上有上百座城市拉響警笛,提醒我們毋忘國恥;央視也一反“傳統”,於昨天在三個頻道上播放了有關九·一八的節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紀念這個日子,是因爲那一段歷史留給世界的教訓極其慘痛而深刻,我們要以史爲鑑。我們說,我們的民族曾經輝煌,曾經跌倒,並終將輝煌。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站在這裏,我倡議:在升旗時對國旗行注目禮,開口唱國歌,在整個升旗儀式中保持嚴肅。我們應當關注自己的國家,瞭解她,並學習熱愛她;然後我們格物致知,自強不息,成就一個更加美好的國家。

紀念129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忘記意味着背叛。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駐守在我國東北的日軍炸燬我南滿鐵路柳條胡的一段路軌,藉口日本士兵失蹤,侵犯我東北。東北人民開始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暗無天日的亡國奴生活。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蹟,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慘劇!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

我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然而,正是失敗傷痕和屈辱,纔給了我們重新站立的力量!爲什麼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發展態勢如此迅猛?就是因爲他們的國民牢記了屈辱的歷史!在日軍侵韓紀念日那天,無論你是多麼富有的日本人,在韓國都沒有飯吃,沒有店住,因爲愛國情結深厚的韓國人,拒絕給曾經侵略自己的民族供應任何東西!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

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1840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着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若無能力可背誦至此)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爲電腦遊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爲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

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

紀念129演講稿 篇6

親愛的同學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爲了實現他猖狂的夢想,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出兵攻佔我國的東三省,蔣命令東北軍“不許抵抗”,致使東三省這個有着豐富礦產資源、物產資源,面積有日本三個那麼大的美麗而富饒地方淪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000萬同胞淪爲了亡國奴。

翻開歷史的這一頁,當年蔣的那句“絕對不許抵抗,繳械則任其繳械,入營房則聽其侵入”的話重重的擊打着我們中華兒女的心,這是怎樣的民族恥辱啊!29萬中國軍隊,1萬日本軍隊,本應該是取得絕對的勝利,可是隻有三天,三天哪,日軍竟不費一槍一彈便一舉佔領了東三省,3000萬同胞就這麼糊里糊塗的成爲了亡國奴。這是怎樣的悲哀、怎樣的恥辱啊!

XX年後的今天,陽光依然燦爛,微風依舊輕拂着我們的臉龐,可是這莫大的民族恥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復,這血海深仇如何去償還?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新的災難,作爲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爲己任。

就在我們第二節課開始,也就是10點整,我們全市將再次拉響當年的警笛,這警笛聲將長達15分鐘,它不僅是讓我們對在77年前遭受蹂躪的中國同胞進行哀悼,也是警示我們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它同時還是告戒我們有空中襲擊,請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雖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已經很少或者幾乎聽不到這種防空警笛,但做爲龍的傳人,我們要記住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和生活意義。

同學們,歷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歲月的變遷,當年的硝煙瀰漫將化作爲今天的靜默無言,他的臂膀依然堅強地揹負着飛駛的火車,他的眼眸一直飽含着未乾的血淚……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我們今天紀念“九一八”不僅僅是爲了讓每個龍的傳人不忘國恥,也不僅僅是爲了每個龍的傳人不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我們紀念918事件更是爲了堅定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同學們,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奮進。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因爲我們不能忘記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我們將牢記這一天,讓我們在警笛拉響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振我中華!

紀念129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忘記意味着背叛。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駐守在我國東北的日軍炸燬我南滿鐵路柳條胡的一段路軌,藉口日本士兵失蹤,侵犯我東北。東北人民開始了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暗無天日的亡國奴生活。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蹟,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慘劇!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

我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然而,正是失敗傷痕和屈辱,纔給了我們重新站立的力量!爲什麼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發展態勢如此迅猛?就是因爲他們的國民牢記了屈辱的歷史!在日軍侵韓紀念日那天,無論你是多麼富有的日本人,在韓國都沒有飯吃,沒有店住,因爲愛國情結深厚的韓國人,拒絕給曾經侵略自己的民族供應任何東西!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

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着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若無能力可背誦至此)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爲電腦遊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爲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

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

紀念129演講稿 篇8

1935年12月9日,一個令人痛心,但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日子。在這一天,一場轟轟烈烈的愛國運動在北平爆發了,當北平的愛國學生在聽到蔣介石下令“絕對不抵抗”後,他們像雄獅一樣怒吼起來,把“九·一八”以來鬱積在心頭的仇恨和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憤懣都併發出來,開展了抗日救亡鬥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

“一二·九”運動是“五四”以來又一次愛國學生首先行動起來,並得到全國人民響應的運動,至今已整整六十六週年了。今天,我們在此聚會紀念,面對他們“我真橫刀向天吳,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愛國情操;面對他們“愛祖國高於一切”的愛國熱情;面對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我們的心能平靜嗎?我們能無動於衷?當然不能!我們要學習和發揚他們關心國家命運和民族前途及憂國憂民的光榮傳統。

如今,作爲我們跨世紀的一代,面對未來祖國前途無限光輝燦爛,我們更應該具有愛國之情和樹立報國之心。當遠訪國外參加演出的同學爲了中國的主權毅然放棄時,我們不禁要對他們的行爲肅然起敬;但我們的學生聞聽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後,上街遊行以示抗威時,我們又一次看到了學生高昂的愛國熱情,再一次從他們的身上感到了流淌着的愛國熱血;當看到一個個海外歸來的遊子們,用他們的知識報效我們祖國時,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愛國情操的巨大動力。它才真正代表着一個民族的信念,它才真正是一個民族的象徵。它不是與生俱來,但它是後激勃發;它不是上帝,但它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亡;它不是利劍,但它永遠是對外最有利的武器。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面對中國入世,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機遇和挑戰,面對和平與發展的當今世界,我們面臨的不再是戰爭的洗禮,而是就業的競爭。我們的報國之舉也不再是拋頭顱、灑熱血,而是學知識、建家鄉。其實,無論是戰爭還是競爭,我們都需要一顆愛國之心,只有高尚的愛國情操才能架起我們心中的一杆利益之稱,是“人不爲己,天株地滅”呢?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

記得古羅馬哲學家維吉爾曾經說過“命運始終厚愛勇敢的人”。讓我們在文化學習中,勇做一個汲峭攀登的人;在業餘生活中,敢做時間的主宰者;在社會實踐中,爭當一個活雷鋒。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站起來,高舉着“弘揚愛國之情,樹立報國之志”的旗幟,向着祖國的繁榮,經濟的騰飛,民族的振興而奮勇前進吧!

紀念129演講稿 篇9

同學們、老師們:

今天讓我給大家重複一段故事,1931年9月18日的深夜,東北軍的士兵們被一聲爆炸聲驚醒,日本關東軍轟炸了瀋陽柳條湖附近的一段鐵路,並誣告爲中國軍隊所爲,以此爲藉口,轟炸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佔領了瀋陽城,半年之後,東北三省全部淪陷。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侵略中國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不能忘記的國恥。

面對着侵略者的槍炮,我們的先烈們,進行了英勇的抗戰,這一戰,就是20xx年。

每當到這個時候,曾經淪陷的瀋陽城內汽笛長鳴,警鐘長響。20xx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華民族付出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代價,用3500萬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一個大國的尊嚴,鋪就了民族復興之路。那是一場慘烈的、悲壯的戰爭,中國人,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第一次進行全民族的反侵略戰爭。無數先烈以血肉之軀,抵抗兇暴異常的敵人。中華民族在這最危急的時刻,沉澱在民族文化深處的力量爆發出來了,這種力量就是對安寧、和平和正義的追求。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爲了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爲民族犧牲的先烈。那些拋棄家庭、走上戰場的先烈,願意用生命來換取民族的生存,這是我們不得不以崇敬的心情來紀念的。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也是爲了不要忘記那些發動戰爭的惡魔,他們企圖用暴政來統治世界,妄想用別的民族的鮮血滿足自己的慾望。

今天,我們紀念這段歷史,就是要讓我們不要做胸無大志、庸庸碌碌混日子的學生。我們深深地明白:真正的愛國行動不是單純的恥辱記憶,也不是簡單的紀念儀式,更不是偏激的仇恨,而是居安思危,把我們濃濃的愛國熱情融入到建設國家、發展經濟、強盛民族的實際行動中去;因爲只有經濟不斷髮展、國力不斷增強,國家的安全與和平才能得以保障,才能夠避免“九一八”那樣的歷史重演,才能延續我們的民族血統。

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

願先輩們用熱血和信念點燃的民族復興之火,永遠照亮我們!謝謝大家!

紀念129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同學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爲了實現他猖狂的夢想,悍然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出兵攻佔我國的東三省,蔣介石命令東北軍“不許抵抗”,致使東三省這個有着豐富礦產資源、物產資源,面積有日本三個那麼大的美麗而富饒地方淪爲了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3000萬同胞淪爲了亡國奴。

翻開歷史的這一頁,當年蔣介石的那句“絕對不許抵抗,繳械則任其繳械,入營房則聽其侵入”的話重重的擊打着我們中華兒女的心,這是怎樣的民族恥辱啊!29萬中國軍隊,1萬日本軍隊,本應該是取得絕對的勝利,可是隻有三天,三天哪,日軍竟不費一槍一彈便一舉佔領了東三省,3000萬同胞就這麼糊里糊塗的成爲了亡國奴。這是怎樣的悲哀、怎樣的恥辱啊!

XX年後的今天,陽光依然燦爛,微風依舊輕拂着我們的臉龐,可是這莫大的民族恥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復,這血海深仇如何去償還?古人說: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導致未來新的災難,作爲一名學生,我們一定要牢記歷史,不忘國恥,以振興中華爲己任。

就在我們第二節課開始,也就是10點整,我們全市將再次拉響當年的警笛,這警笛聲將長達15分鐘,它不僅是讓我們對在77年前遭受蹂躪的中國同胞進行哀悼,也是警示我們牢記歷史,不忘國恥,它同時還是告戒我們有空中襲擊,請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雖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已經很少或者幾乎聽不到這種防空警笛,但做爲龍的傳人,我們要記住這警笛,要知道它的深刻含義和生活意義。

同學們,歷史老人孤零零地守望着歲月的變遷,當年的硝煙瀰漫將化作爲今天的靜默無言,他的臂膀依然堅強地揹負着飛駛的火車,他的眼眸一直飽含着未乾的血淚……

又到“九一八”,再談血淚史。我們今天紀念“九一八”不僅僅是爲了讓每個龍的傳人不忘國恥,也不僅僅是爲了每個龍的傳人不忘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我們紀念918事件更是爲了堅定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同學們,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感動,總有一種精神催我們奮進。歷史老人依舊在前行,我們依舊需要努力,因爲我們不能忘記那段不容忘卻的歷史……1931年9月18日,我們將牢記這一天,讓我們在警笛拉響前再次振臂高呼:牢記歷史,不忘國恥,振我中華!

紀念129演講稿 篇11

在舉國上下歡慶國慶節之際,作爲一名新世紀的青年,祖國近年來的巨大變化使我感到驕傲和自豪,謹寫下自己的心得,獻給黨和像我一樣熱愛祖國的人們。

小時候,我學會的第一首歌是《社會主義好》,歌詞的最後那一句“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一直在影響着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爲社會主義做貢獻的信念一直在支配着我的行動、學習和生活。

由於學習了近代史和世界史,我對祖國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形成祖國現狀的根本原因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以前,我很有些“崇拜”資本主義國家,因爲他們比較發達。同時也有許多的疑問迴旋在我腦中,爲什麼他們比我們發達?爲什麼一提到中國便是“底子薄”?爲什麼會有歷史上的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侵略中國……現在,我明白了,明白了一切,對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不再迷惑。剩下的只有發自內心的崇敬。在現在所有的發達國家中,發展最快的國家其發展速度也遠不及中國,爲什麼?因爲中國有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因爲社會主義相對於資本主義是一個偉大的進步,它有着強大的生命力和遠大的前途。無論縱觀歷史上下,還是橫觀世界各地,社會主義中國所表現出來的勃勃生機,誰能與之抗衡?

且不說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且不說中國以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也不說綜合國力由最後到世界前茅,單單是站在一個城市中,看着鱗次櫛比的樓羣,你就不能不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所震撼。回想五十多年前那破舊的茅草屋,那戰後的廢墟,那成百萬、上千萬的流浪的人羣,處處荒涼,處處蕭條,處處冷清,凜凜的寒風吹着那屋頂上夭折的乾草,面對着眼前這樣的情景,誰又能想到幾十年後就在這廢墟上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呢?於是,樓上樓下已不再是幻想,電燈電話也早已變成現實。中國的發展使世界震驚,也足以讓世人折服,不然爲什麼中國能取得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爲什麼大多數國家支持一箇中國政策,爲什麼中國能抵擋住亞洲金融危機……這一切不都在說明一個問題——中國正日益強大嗎?正因爲強大,所以有人預言21世紀將是中國的世界……這些成就怎能不讓人心動、震驚。xx屆四中全會的召開,中國共產黨人以清醒、深厚、高度的歷史自覺,通過豐富執政能力的,在執政理念、政治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等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突破,爲中國共產黨緊緊抓住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切實肩負起執政興國這一偉大使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執政走出了一條新路。繼續領導我國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當五星紅旗在雅典奧運會會場上冉冉升起,激昂、嘹亮的國歌在耳畔響起,我有一種衝動,一種神聖的感覺,一種心潮澎湃。不,我說不清楚,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激動、驕傲、自豪、莊嚴……都無法表達我的“中國心”。我爲我們的體育健兒而自豪,我爲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而驕傲。但我又想到祖國的未來應當由我們把握時,我又深感責任的重大,尤其作爲全國名校——中醫藥大學的一分子,身上的擔子更應比別人重,更比別人沉。因此,我更應該發奮學習,刻苦鑽研,以自己的努力使明天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紀念129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老師,親愛同學們:

迎着初升的太陽,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聲響徹天空。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週。

當我們站在這裏,唱着雄壯激昂的國歌,目睹着國旗冉冉升起,不禁爲身爲中華兒女而感到自豪。在這面國旗上,凝聚了無數革命者的信仰和追求,傾注了中國億萬人民對祖國的深情摯愛。

曾幾何時,貪婪的侵略者紛紛來到,從此,文明褪色了,強盛衰敗了,整個神州濃霧蔽日,賊寇橫行,曾幾何時,無數的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軀拯救了我們多難的民族,用拳拳赤子之心,抹去了祖國母親悽苦的眼淚,換來了她幸福的微笑……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人類的旗海里閃爍起獨樹一幟的絢麗!曾幾何時,五星紅旗,在地球的面龐中照耀起絕無僅有的光輝!

國旗,是用鮮血染成的,她的光輝伴隨着我們的成長,照亮了我們前進的道路;國歌,那堅強不屈的聲音,激勵着我們奮發圖強。愛國,是一個神聖的字眼。一個不懂得熱愛國旗的學生,無論他多麼出色,都不是好學生。

現在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祖國並不需要我們上戰場。我們應該如何來愛國呢?作爲學生我們首先要做到的是熱愛自己的學校。一個連自己的學校都不愛的學生,又怎麼可能愛自己的國家呢?熱愛學校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動。我們學校爲同學們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老師爲培育我們成才而兢兢業業,這裏是我們成長的搖籃。希望大家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維護我們實驗學校的形象和榮譽;真心實意地尊敬我們的老師;自覺地保護學校的一草一木,創造高雅的人文環境,使實驗學校成爲名副其實的花園、樂園;對待同學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互愛互學,一起歡樂成長!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爲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學們,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珍惜學習的機會,樹立遠大的理想,勇往直前,戰勝自我。我們應該發揚中華美德,學會寬容、以禮待人、遵紀守法、孝敬父母長輩,學會感恩……讓自己成爲一個珍惜光陰、熱愛學習的人,成爲一個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人,一個值得老師信賴能讓父母放心的人,一個具有理性、有智慧、有世界眼光的現代人。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我們偉大祖國永遠繁榮昌盛!讓我們的五星紅旗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永遠飄揚!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紀念129演講稿 篇13

大家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那端午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端午亦稱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爲"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端午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爲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衆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中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

紀念129演講稿 篇14

黎明之前,夜還是黑的,只有一盞煤油燈再破窗前微微的擺動,似乎再來一陣微風它定會熄滅,但挑燈的人儘自己的努力去讓它苟延殘喘的亮着,只爲等待黎明的到來。

黑夜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黑夜中趁火打劫的寇賊,他們燒殺搶掠,無所不爲。搶佔別人的土地,在塊土地上燈紅酒綠,霓虹閃爍,歌舞昇平。可是這浮華的背後躺着多少無辜的性命。當然那只是過去,我們不會重蹈覆轍,但我們不會忘記死亡與毀滅,並將永遠銘記這一段用鮮血和英雄堆積起來的歷史。

黎明前的戰火拉開了序幕,站在農家半垣上打鳴的公雞打出了第一響,開始呼喚黎明的曙光。“1937年呀,日本鬼子進了中原,先打開盧溝橋啊,又進了十三元那,火車都修到了濟南呀,哎嗨喲。。。。。。”隨着這一首歌我們進入了這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這天日本中國駐屯軍藉口一個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一個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要求,日本軍閥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我們的第二十九軍吉星文團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緊隨着這一聲呼籲,戰爭不斷打響,英雄也層出不窮。於是天際慢慢開始出現一絲光亮,什麼燈紅,什麼酒綠,便失去了它的顏色,黎明快要到來了,又怎能任你猖狂。霓虹下的人應該回到你們自己該在的地方,多少在黑夜中承受痛苦的人也應該被拯救。在這個篇章寫下的應該是――英雄的名字。

五月,暗淡的月光忽明忽暗,若隱若現,晚風似乎使人越發的心涼,透過淡淡的月光,我似乎看見了勇猛的將士在與兇殘的日寇在涼風中展開血戰。槍林彈雨,烏鵲亂飛,無枝可依。本應該拿着望眼鏡在後方急候戰爭情況的將軍,與士兵一同倒下,望眼鏡將再也看不到我們將士擊敗日寇的勝利。望眼鏡還掛在胸前的將軍――左權,我們八路軍的副總參謀長,不顧個人安危,堅決要求斷後,在掩護總部領導骨幹成功突圍後,不幸被炮擊中,壯烈犧牲。年僅37歲,妻子懷中的孩子還不會叫爸爸,將從此看着父親的照片長大。

英雄你有一個名字叫左權,時間雖會流逝,但你的青春將會在我們的心中永垂不朽。你的名字並不僅僅是刻在墓碑上的,它還深深的刻在我們中華兒女的心中。

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態,也能成就一場驚鴻。

冬日,寒風捲去了樹上的最後一片殘葉,鵝毛般的大雪從天空中墜落,溫度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長白山瀰漫着死亡的的氣息。這樣的氣溫,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幹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跟隨着寒風進入戰士們的賬內,他們翻來覆去,睡意全無。肚中空空如也,單薄的衣襟又怎能抵擋得了寒風的入侵,但我們的楊靖宇想的是敵人還未擊退,我又怎能安心入睡?又怎奈一個“聒碎鄉心夢不成”。

天邊的晚霞,紅得格外的透徹,映在雪地上更像一片血海,汪洋肆意,偶爾有些突出的地方是沒有了樹皮的樹幹。忽而一聲巨響,手榴彈炸起來飛濺的雪,落在手邊才猛然發現,那不是晚霞的映襯,是無數戰士的鮮血染紅了這一片本是潔白的雪山。這時討伐隊完全將他包圍,他任然面不改色,依然不停地用其雙手射擊,這樣一直持續了二十多分鐘。一顆子彈直直的命中其左腕,手中的槍才慢慢滑落,但他仍不放棄,繼續用右手應戰。討伐隊認爲生擒其是不可能的了,就向他猛烈開火,直至敵人的槍彈射進了他的胸腔,於是他慢慢的倒地,在這一瞬間他的身體在空中畫了一個優美的弧線,像一隻弓箭,直直的射向敵人。這時我們的英雄年僅35歲。

楊靖宇,您就是我們心中的龍城飛將李廣,萬古千秋留英名,你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你是我們不老的神話,是戰火青春的進行曲。這巍峨的太白山就是你高昂的額頭、不屈的脊樑。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把日本寇賊趕出了屬於我們的土地。這一段承載着血與淚的歷程,將在這一天,1945年8月15日,畫上一個美麗的符號。我們看着天際越發的明亮,我知道,我們所有中國人都明白,黎明的曙光到了。華夏兒女的那段屈辱的歷史將與之揮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並將走向世界。

昨天已成爲歷史,今天是昨天的未來,是死去的人們展望的未來。昨天槍林彈雨中的英雄,是你們,你們在這塊祖國的大地上拋灑熱血,才贏得今日中國的輝煌。這一歷史篇章的命名就是你們新的名字――英雄。

現在,20xx年了,荏苒歲月,猶如白駒過隙,七十一年的光陰過去了。七十一年時光,是多少春夏的交替;七十一年的時光,偷了青絲,換成白髮;七十一年的時光,是一個人的生命歷程,還是中國的一卷卷的歷史的畫卷。還像一壺酒,越久越醇,快!翻開這畫卷吧!它正芳香四溢。

歷史的書卷仍在不斷地翻動,復興中華的聲音還在迴盪不息,作爲華夏青年兒女的我們,就應該用我們的青春與智慧、熱血和激情揚帆起航,譜寫中華歷史新的篇章。

紀念129演講稿 篇1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幽幽端午情》

同學們,五月五日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它產生於戰國時期,經過很多朝代,一直源遠流長,至今有20__多年的歷史,它被世人蒙上了一層紗,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揭開那神祕的面紗吧。

讓我們穿越時空去看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感人故事吧。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張聯齊抗秦,因此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而被去職,被趕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的都城,他眼看着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人民衰痛異常,就在江面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並且以蘆葉包餡料投入江中,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後來人們爲紀念屈原這位英雄,將五月五日定爲端午節。

端午節怎能忘記吃糉子呢?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中國百姓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糉子的餡料種類繁多,北方常用的是小棗;南方則有豆沙、水果、鮮肉、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一直盛行,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句俗語表現了端午節熱鬧歡快的情景。當今的端午節不單是紀念屈原,而且也在展現人們和諧幸福的生活。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