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7W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

1.父母與孩子談話,語氣要溫柔(但意思也要表達得明確堅定)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精選20篇)

3-5的孩子喜歡模仿父母的說話習慣、用詞習慣, 甚至說話的腔調, 模仿是他們運用語言的第一個途徑。 因此, 父母平時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 若是習慣性地使用命令式的語氣或者較急躁的口吻, 孩子也會這樣使用語言; 而父母若在該表明立場和給予清楚指令的時候總是猶疑或是模糊的用詞, 孩子就不清楚他應該瞭解的是非界限。聖經教導我們要「長存安靜溫柔安靜的心」, 同時也要注意, 溫柔不是沒有原則, 一味妥協, 而是在原則裏幫助孩子在愛中被建立。

2.給孩子清楚而合理的界限,他們便不會不知所措,無所適從

很多父母碰到孩子不聽「指揮」的時候, 不是大聲喊着說「別去!跟你說有沒有聽見!快回來!」就是跟在孩子的後面說「有什麼辦法呢, 他不聽啊……」其實孩子是很會察言觀色的, 一次的妥協和縱容, 就會使得下次正確的引導需要更大的努力。孩子是需要被訓練的, 那麼如何讓孩子知道他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呢?

首先,父母爲孩子所設立的界限是合理的,且是家庭共同遵守的,比如說,自己弄亂的玩具、書本等需要自己整理,一旦你設立並向孩子事先宣告的時候,訓練就開始了。一開始會比較難,有的孩子不容易聽從,甚至還會扔得到處都是,然後管自己走掉。這個時候需要把他拉回來,蹲下來,跟他說:「寶貝!和媽媽一起把書本撿起來好嗎?我們讓每一個書寶寶回到自己的家。」他開始撿第一本的時候就鼓勵他,讚揚他,然後試着其餘的都讓他自己撿。如果孩子逆着性子不聽,就需要延長訓練時間,直到他遵守。這樣的訓練在每一個類似的情況下都要重申規則,直到他能主動執行,將「我要爲我所做的負責」貫徹在行爲中。同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給孩子一個整理自己物品的榜樣,並且是一直的。

3.遇意外事件時,應表現寬容而鎮靜,態度要誠懇

碰到意外事件(如孩子打碎物品之類),如果孩子受驚或害怕了,那即使是孩子做了錯事,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給予孩子一個溫暖的、安全的懷抱,而不是不問緣由先揪着耳朵或一頓批評:「跟你說了不要這樣,你看看,現在弄成這個樣子。」

等到孩子心情平復後,再問明情況,進行教育。一般有「家規」設立的家庭,管教就比較容易,而平時沒有設立界限,就要視孩子認錯的態度來對待了。但是,鼓勵家長要儘量和孩子設立規矩。最後要讓他知道爲什麼要被管教,並且要讓孩子明白父母的管教是出於愛。「愚蒙矇住孩子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遠遠趕除。」(箴22:15)

4.沒有偏見地愛孩子,雖然他們有時候的表現並不可愛

父母不能把孩子當作自己情緒的「晴雨表」, 或者孩子表現的「反射表」。哪一天自己心情不好了, 孩子一點點的小錯, 也成了情緒爆發的導火線;或者孩子不聽話, 在朋友家闖禍的時候,就責罵他們。管教和無原則地批評孩子不是等同的。「愛是恆久忍耐」, 不是因爲孩子可愛才愛他,而是當他不可愛的時候,也要學習忍耐地愛他。因爲天父是這樣地愛我們,而天父也是這樣的愛他,所以作爲爲神管理這份產業的我們,也需要這樣愛他們。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2

一、身教重於言教,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髮展。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讚美、少批評,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3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

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這時期的孩子的一個明顯的心理特點就是具有較強的逆反心理。也正是由於這種心理特點的出現,使得孩子開始產生一種“成人感”,容易與成人尤其是父母形成對立。如果在該時期父母對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情況不瞭解,掌握不了教育的分寸,很容易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孩子在該時期出現逆反心理主要原因與以下幾方面有關。

1、家長長期以來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在一些家庭中,家長教育孩子時主要是採用嚴格的教育方式,甚至有些家長會採用“棍棒教育”,以爲“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也許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挺管用的,畢竟那時候孩子還小、不懂事。但是當孩子逐漸長大後,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對於父母這樣的教育方式開始由小時候的“害怕”、“妥協”發展爲“反感”,逆反心理隨之出現。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必須尊重孩子的人格。辱罵、毆打等做法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會導致自己把孩子推離自己的身邊。作爲家長要多增加與子女的情感交流,與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避免用自己的“權威”來對待孩子,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在主觀上減少逆反心理出現的可能性。這樣孩子纔能有話同你談,有心事與你說說,有了這個前提,孩子就不容易出現大問題,也不會給你惹大紕漏。

2、父母在教育子女時不瞭解孩子在該時期的心理髮展規律,忽視了孩子的獨立性,說過頭話,做過頭事也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階段,他們自以爲自己已經是成年人,能正確的分辨是非了,所以他們心中認爲自己應該可以決定自己的事而無須家長“羅嗦”了。但是家長卻不是這麼認爲的,在我們眼裏不管子女長到多大,孩子畢竟是自己的孩子,心中對他們總是有一種放心不下的感覺。所以遇事總要安排得非常詳細,交代得非常清楚才放心,殊不知這一切在孩子們眼中只是嘮叨的表現。他們覺得父母很羅嗦、麻煩,心中產生厭煩的感覺,逆反心理隨之出現。特別是在孩子做錯事情時,有的父母會喜歡“翻舊帳”,對孩子所做的一切皆抱以否定的態度。這些都會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我們家長在教育子女的同時也能瞭解子女心裏在想些什麼、有什麼需要、已經擁有哪方面的能力,那麼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能把更多的自主性交還給子女。家長要相信他們的處事能力,生活中不要事事幹預讓他們擁有相應的獨立能力,對孩子的差錯要多體諒,避免一味的責罵,我們就是不放心也可以讓他們先做,我們只做參謀,等他們遇到困難或是出現些微錯誤時,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這樣就增強了子女對家長的好感,減少逆反心理的產生。隨之而來的是感激。

3、父母不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對孩子抱以過高的期望值,要求過嚴。“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每個家庭的期望。但有的父母並不瞭解自己子女的喜好強迫孩子學一些他們根本不喜歡的東西,或者有的父母把自己實現不了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當孩子滿足不了自己的期望時就大發雷霆,甚至打罵孩子,這一切的行爲都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在教育子女時要和孩子建立平等的關係,尊重他們的意見,對不同的意見要啓發引導,商量解決,避免對子女過高的要求,以免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另外我們更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到孩子的身上。要儘量避免因雙方不同意見而發生正面衝突,以淡化、消除子女對家長的對立情緒。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4

1 經常與孩子深入的交談、正式交談,幫助他們明確目標,列舉可能遇到的困難,分析國中學習的重要性,多多鼓勵孩子,並適當表達做父母的期望。

2 對孩子的教育儘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3 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儘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爲孩子做出表率。比方說,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在做作業的時候看電視,他的爸爸媽媽爲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學習時,不僅不讓孩子看,自己也不看電視,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別好。

4 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過於隨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 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爲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6 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但要跟孩子說明,自己只是關心他,願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不是想監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7.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問題,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更願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健康的成長。

8.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爲孩子學習的柺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9.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一般自己已經很傷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爲家長,應該表示關切,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具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責備會疏遠他與你的距離,以致今後出了問題,也不會再主動拿出來與父母協商。但是,也不能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5

電話篇

不要一味的關心或者說教現在的大部分大學生父母已經不常向孩子說教了,然而過多的關心也會讓孩子感到厭煩。父母們常說想和孩子們成爲朋友,然而單方面的關心是難以構成互動交流的。

偶爾的關心是必要的,但請少問“今天晚飯吃了什麼?”類的話題。父母們往往以“現在在幹什麼?”等問題作爲聊天的開始,有些同學可能一聽到這些問題就會感到不耐煩。

與其問這些問題,不如講一些不一樣的話題,比如在愚人節的時候可以問:“今天你愚人了嗎?”或者可以講一講自己這幾天遇到的事。問問你的孩子什麼時候打電話方便父母大多並不瞭解孩子的作息,有時孩子在圖書館,父母打電話過去就會影響到孩子。問問孩子每天的大致作息,也許你的孩子每天10點回寢室,那你就可以在10點20分左右給他打電話。孩子不願意說的事不要刨根問底有些事情孩子可能會不好意思告訴父母,或者事情原委比較複雜,不願意說。這時候,父母應該體諒孩子,不要刨根問題。也許過一段時間以後,孩子自然會和父母講之前不願意講的事了。

微信篇

不要對孩子的狀態大驚小怪孩子們屏蔽父母的原因往往是因爲自己的玩笑話父母會當真,一些並無惡意的網絡用語父母看到了會批評。

當你看到了孩子的狀態的時候,不要急着詢問情況,孩子發這些話也許只是隨口一說,不必太在意。多給孩子留一點自由空間不要對孩子的每條狀態都點贊,也不要在聊天時常常提起這些狀態。孩子們也許會覺得他們發的每一條狀態你都瞭如指掌,產生不適感。“欲擒故縱”不是沒有道理的。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6

經常與孩子深入的交談、正式交談,幫助他們明確目標,列舉可能遇到的困難,分析國中學習的重要性,多多鼓勵孩子,並適當表達做父母的期望。

對孩子的教育儘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儘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爲孩子做出表率。比方說,有的孩子特別喜歡在做作業的時候看電視,他的爸爸媽媽爲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學習時,不僅不讓孩子看,自己也不看電視,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別好。

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過於隨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爲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但要跟孩子說明,自己只是關心他,願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不是想監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問題,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更願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健康的成長。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爲孩子學習的柺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一般自己已經很傷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爲家長,應該表示關切,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具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責備會疏遠他與你的距離,以致今後出了問題,也不會再主動拿出來與父母協商。但是,也不能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聞不問、漠不關心。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7

我們在教育子女時要做到“四心”

所謂“四心”,就是要讓孩子充滿信心,教育要有恆心,耐心,對孩子還要有一定的狠心。

1、讓孩子充滿信心,就是我們要在教育中經常鼓勵孩子,誰不願意聽表揚的話,別說是孩子了,就是大人也這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賞識教育,這樣我們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他們學習也有勁頭了。

2、教育要有恆心、耐心。教育子女一定要持之以恆,不可以一曝十寒,我們的家長一般都比較忙,可能不一定有空子照顧孩子,但我想我們一定要克服困難,經常的同孩子談談,交流交流,畢竟孩子是我們的未來,關係到孩子的一輩子的事。另外要有耐心,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教育孩子時一時不能見效就發急,缺乏耐心。

3、對孩子也要有一定的狠心。這是我最想談的,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捨不得,爸爸媽媽也捨不得,總是慣寶寶,在家裏是小皇帝小公主,嬌生慣養,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更不要說讓孩子去苦了,農村話就是在家連油瓶倒掉都不用他們去扶的,這其實並不好,我覺得適時地給孩子一些勞動是有益的,在我來說我稱之爲“勞動改造”,只有在勞動中才能體會到大人們勞動的艱辛,掙錢有多難,他們只有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讓他們真正體驗一下找工仔的苦楚。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8

1、家長要與時俱進

現在的孩子,通過多方渠道,如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來自各方各面的信息、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談吐間也會蹦出許多新名詞。然而對這些新名詞家長又瞭解多少呢?不瞭解孩子的語言和想法,家長又怎麼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呢?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要與時俱進。多關心時事新聞,多看時尚雜誌,知道孩子喜歡的歌星名字,知道重大的體育比賽,知道如何上網,知道當下的流行詞彙等等。這些既能豐富和提高自己又能拉近和子女之間的距離,何樂而不爲呢?

2、家長要懂得尊重孩子

在與孩子溝通的建議中家長聽到最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可是聽的最多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應該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係,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係。父母在與子女交流溝通時應“多建議、少命令”充分尊重他們,並使子女能在心理上感受到。遇到事情不要一味的用命令的語氣如必須,馬上,一定等等,而要用商量,探討式的語氣如,能不能,好不好之類的。這樣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尊重我的,把我當大人看待。雖然用“必須”“馬上”等命令式的語氣,孩子也可能會做,但其心理感受就完全不同了。

3、家長要懂得傾聽

這一點許多家長知道卻沒有做到。他們更多的是讓孩子聽自己說,說自己小時候的事,說自己養育孩子是多麼的不容易等等,他們很少耐心用心的聽孩子在說什麼。想想看,如果父母不瞭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又怎麼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呢?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應是雙向性的,是互動的,是家長與孩子的無障礙的充分交流。在溝通時,要留有時間讓孩子講話,當孩子和你談問題時,家長應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應該眼神注視着孩子,認真地傾聽孩子的說話,在心平氣和、相互理解氣氛中,以交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一旦孩子把家長作爲傾訴對象,就意味着把你當作同學、朋友了,家長與孩子的距離拉近了,交流溝通也就自然順暢了,對孩子健康正常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也能防止這一時期的孩子產生早戀、網癮等行爲。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9

1萬萬不可強迫粗暴

你和一個幾歲的孩子溝通,如果你用強迫或者粗暴的語言,或許那個孩子會害怕你,於是聽你的話。但對於一箇中學生的孩子來說,你那套可能不好用了,不是孩子不聽話了,而是孩子知道什麼叫被尊重了。孩子進入國中,已經進入了青春期,而一名青春期的孩子,就算性格再好,也有自己的自尊,即使孩子不表現出對你的反感,可孩子的心,已經把你排除在外了。

2給孩子說話的機會

什麼叫溝通?溝通就是兩個人各說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一個人說,一個人聽,更不是你強迫我勉強。既然你想和孩子溝通,那麼你就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脾氣,把自己最想表達的表達出來之後,靜靜地聽孩子說,不要急着反駁,先聽完,這是對孩子最起碼的尊重。孩子發現你尊重ta,這纔會完全放鬆下來與你溝通,不然你們的溝通只是一次失敗而已。

3別整日對孩子絮叨訴苦

這是很多爸媽愛犯的錯誤,一張口就是我們爲你付出了多少,你應該回報我們多少。就在昨天,嘟嘟還和一女孩聊了此事。女孩的媽媽一張口就是我爲你花了很多錢,我管你吃管你住管你喝,不打你不罵你,所以你得好好回報我,我讓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這樣子只會讓孩子逃離的遠遠的,在孩子心裏,你那不是愛,而是對孩子的一種交易,更是捆綁。嘟嘟想替孩子們問一句:你生養孩子,是準備換取什麼嗎

4認真傾聽孩子的話

給孩子說話的機會還不算,你還要認真傾聽,萬不可敷衍了事。進入國中的孩子非常敏感,但他們不是非常肯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會很仔細的觀察周圍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爸媽。當你在聽孩子講話的時候,表現出心不在焉,或者敷衍,那麼孩子保證不會繼續和你認真溝通下去,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那麼我想問,這次溝通有什麼意思?

5不要譏笑孩子的夢想

嘟嘟現在還記得,在我家寶貝很小的時候,特別是喜歡挖掘機,於是還口齒不清的就說,長大了要開挖掘機。後來大一些,孩子喜歡吃肉,一次吃了味道不錯的豬頭肉,於是孩子又重新有了目標,長大了要賣豬頭肉去(哈哈)。後來大一些,懂事了,有了新的夢想,要當一名科學家。誰家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夢想,可能那些夢想實在是搞笑,但作爲記賬,你必須尊重孩子的夢想,不要在孩子願意和你說自己的夢想的時候嘲笑孩子,那樣孩子會慢慢不和你說自己的心裏話的。

6和孩子說話時要有共同語言

這就是所謂的和孩子一起成長。幾張和孩子制定會有一些所謂的代溝,而那些代溝,不過是家長擁有自己那個時期的認知,孩子有他們那個時期的認知罷了。作爲家長,完全沒必要讓孩子跟隨自己的認知,更不要強迫孩子贊同自己的一切。社會在進步,孩子在成長,你讓一個孩子擁有一箇中年人的思想有什麼用?不如你多學點孩子這個年代的東西,最起碼你要知道孩子說的話是什麼意思,聽的歌又是什麼樣的,知道孩子們之間流行的東西,這樣,你纔有和孩子的共同語言,孩子纔會把你當做朋友那般交流。

7從孩子的“利益”爲出發點

就算是幼兒,他們也知道什麼是自己喜歡的,比如你說,你好好聽話我給你糖吃,孩子接受起來必然會痛快,可你要是說,你給我好好的聽話不然我打你,我估計除非孩子年紀小怕你,不然沒幾個願意受你威脅的。國中的孩子也是這個情況,你總說好好讀書,不然我對你的付出都白費了,要好好學習長大多掙錢,不然我培養你花那麼多錢都浪費了,等等,這樣的話你覺得誰願意整日聽?那些大道理孩子們其實都懂,你和孩子溝通並不是非要給孩子講大道理,你可以根據孩子自身的“利益”出發,一步步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不怎麼樣”,自己就會“吃什麼虧”,這樣溝通起來,孩子會聽進心裏去的。但記住不能用利益去“誘惑”孩子。

8掌握好溝通的時機與時間

和國中生大的孩子溝通,並不是只要你想,就要立刻馬上和你溝通的。打個比喻,當你對孩子絮絮叨叨一番之後,在選擇與孩子進行溝通,你覺得孩子還會有多大耐性與你溝通?或者孩子忙着寫作業,你卻要和孩子溝通溝通,你覺得你溝通成功的機率有多大?亦或是孩子正和自己的同學玩呢,你非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你覺得孩子願意和你真心的溝通嗎?所以說和國中生這麼大的孩子溝通,時機一定要掌握好。再一個就是和孩子溝通的時間,不要幾句話完事,更不要絮絮叨叨沒完沒了,你那不叫溝通,那叫嘮叨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0

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給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理解和傾聽孩子的需求

主動傾聽孩子,代表着父母的關愛和尊重,孩子也當然願意聆聽父母的看法。傾聽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中逐漸明晰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從而讓孩子逐步學會自主、負責和獨立。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爲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國中孩子的觀點、判斷很可能荒唐甚至違背主流文化。身爲家長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建立友好的信任關係

國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也會好得多。

適時進行性教育

性的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一個明顯標誌。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孩子對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感到緊張、困惑。在恰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識是必須的。這一時期,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增強,希望瞭解異性並渴望得到異性的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現象,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對此家長不必過於敏感、擔心,更不能草率地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要承認中學生異性交往的合法性,創設正常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這樣,孩子就能夠非常坦然地面對異性的交往,反而不會出現家長擔心的結果。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1

一、以欣賞的眼光看孩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家長要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暗示自己:我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孩子,我們要一起成長,我們要一起面對很多問題,我們會比別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樂趣。現在孩子因爲有我這樣的家長而驕傲,將來我會因爲有這樣的孩子而自豪。告訴孩子:在爸媽眼裏你最棒!因爲,每個人都是有天賦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天賦都能被喚醒。就像打開寶藏的口訣“芝麻,開門”一樣,喚醒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祕訣,那就是“你最棒”。

二、對孩子的要求具體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爲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爲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記得我的同事孩子上九年級了,她也很着急就對孩子說:“九年級了,馬上會考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卻很茫然,反過來問:“怎樣就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無從下手,其實你也說不清楚操作程序。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通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的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抓住關鍵時機不放鬆。

新學期開始時: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學生總會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學,把學習搞上去,做一個好學生。對於學生的這一上進心,家長應該珍視和愛護。這是家長對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標他會牢記在心。

享受成功喜悅時:假如你的孩子在運動會上獲了獎、單科競賽獲了獎、拾金不昧獲獎、文明禮貌獲獎等等。家長若能在祝賀、鼓勵的基礎上,對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將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時:家長若能主動地以冷靜、寬容的態度去幫助孩子解釋,孩子會產生感激之情,更易於接受家長的告誡。

孩子有困難或失敗時:家長不是訓斥,而是肯定成績,對不足之處給予指點。家長要以樂觀豁達的精神感染孩子,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精神,快速飛出“困境”。尤其現在,進入會考強化的考生們,家長更要注意。

他人取得優良成績時:看到別人取得好成績,孩子往往會暗下決心,家長要抓住此時機,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使孩子一時的熱情變爲永恆的行動。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2

1.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爲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爲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爲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範圍內,而不至於演變成一場衝突。

2.避免過度反應

對孩子言行的反應過於激烈往往導致爭吵,使交談無法繼續。。爲了使交談保持友好的氣氛,父母絕對不要帶着焦慮和情緒與孩子交談;同時,爲了體現尊重,避免引起反感,父母在提問題時,最好以商量的、平和的語氣進行,如“你這樣做是怎麼想的?”、“讓我們談談好嗎?”

父母要努力成爲孩子願意傾吐祕密的對象,成爲對孩子的事情感興趣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樂意向他們敞開心靈。比如,你的孩子告訴你,晚上他和夥伴們一起去抓蜜蜂了,如果你表現的很吃驚且激動,或對事情的結果根本不感興趣,孩子以後就不會再對你說什麼了。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勵和獎賞。如果孩子和父母談話時受到批評,他會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獎勵而是懲罰,這將傷害他繼續與父母直接交流的積極性。

3.討論對孩子們來說重要的事情

孩子們生活在不同於成人的另一個世界之中。有些事情對父母來說並不重要,甚至另人煩惱;但對孩子們來說就不同了,那可能是意義重大的事。父母不必假裝對孩子們的事情感興趣,但是必須對他們感情和觀點表示尊重。因此,經常與孩子討論他們的事情是必要的。這裏列出的主題是青少年通常所感興趣的:

●學校:如果父母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做了什麼?”他很可能會回答說,“什麼也沒做。”當然,這不是真的。孩子這樣回答其實是因爲父母的提問太籠統,引不起孩子的興趣。父母不妨結合孩子正在學習的課程內容和學校的活動,問一些具體的事情,這樣很可能開始一段對話。

●業餘愛好和個人興趣:不少青少年喜歡體育,父母不妨與他討論喜歡的球隊或賽事,可能的話,可以一起去現場觀看比賽;音樂也是青少年所熱衷的,父母至少應該知道流行歌手的名字。如果你認爲孩子正在聽的音樂是不適當的,或認爲他的“追星”行爲有些過分,不妨坦率地告訴他們並且說明爲什麼,保持沉默往往會被誤解爲允許。

●情緒:青少年常常對許多事情感到擔憂,如自己的朋友、流行事物、性、超重或太瘦、明天的測驗、上大學以及世界的未來等等。所有這些事情都可能使孩子情緒波動。父母有時可能難以判斷這些事情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如果是這樣,父母可以直接問孩子:“這個問題對你來說是無足輕重的、中等重要的、還是重要的?你經常對此感到擔心嗎?”在瞭解了之後再決定如何幫助他減輕煩惱。

●家庭:青少年喜歡談論和參與制定家庭計劃(如購物、假期安排),這其實是孩子社會性發展的必然反映。父母應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與他一起討論家庭的計劃和安排,鼓勵孩子發表意見,重視並採納其合理意見。這樣不僅能夠增進孩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還培養了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以及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

●敏感話題:青少年有時希望與父母交流一些敏感的話題,如毒品、性、艾滋病、離婚等等。在處理敏感話題時,父母要記住,迴避並不能使它們消失,反而會促使孩子從媒體或朋友那裏尋找相關信息。如果他得到的信息是錯誤的(這種可能性相當大,青少年從地攤小報上獲得片面的性知識就是例子),就會妨礙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同時,對敏感話題的溝通要確保孩子能正確理解,否則寧可暫時延後。

●父母的生活、希望和夢想:許多青少年希望瞭解父母的世界,包括過去的和現在的。比如,小時候玩什麼?是否碰到過令人討厭的教師?上國小的時侯得到過零花錢嗎?如果有,是多少?談戀愛時是爸爸主動嗎?單位的老闆兇不兇?當然,這並不意味着父母必須把所有的事情告訴孩子,對不恰當的問題最好延遲作答。儘管如此,對孩子講述自己童年的事情和現在的生活有助於孩子應對他自己的生活。

●未來:隨着認識能力的發展,青少年開始更多地思考關於未來的事情,更多地談論對未來的設想。他可能會問父母一些問題,如,上大學是什麼感覺?什麼時候可以結婚?將來做電腦工程師怎麼樣?工作以後能不能有自己的汽車?等等。對孩子的問題,父母應認真地回答;如果你無法回答,就要誠實地說,“我不知道。”

●文化,時事:現代的世界是一個媒體豐富的世界,青少年也被電視、音樂、電影、錄象和電腦遊戲,以及其它形式的媒體包圍着。父母要認識到,這些媒體能提供一個瞭解青少年內心世界的窗口。例如,如果你和你的孩子看過同一部電影(一起看或分別看),你就有了對話的機會。所以,父母應當對青少年熱衷的媒體給予同樣的關注。當然,父母也要看到媒體傳播的不良信息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對孩子利用媒體的過程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監督,通過交流幫助孩子提高對不良信息的鑑別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3

一、反省自身言行,做合格家長

當家長與孩子之間出現了溝通障礙,家長首先要反省自身,生活中自己是不是有不當的語言和舉止,阻礙了孩子與你的進一步交流。這裏可以參考家庭教育指導師顧曉鳴老師提出的“好家長十大好習慣”,作爲學習的榜樣。

終身學習,和孩子一道成長的習慣;

真愛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習慣;

言教、身教、心教相結合的習慣;

誠實守信的習慣;樂觀和快樂的習慣;

不代替孩子成長的習慣;

發現和讚揚孩子的習慣;

讓孩子承擔責任的習慣;

關心和引導孩子學習的習慣;

家校合作、溝通第一的習慣。

如果家長能夠具有其中的多數習慣,我想您和孩子的溝通就沒有大的問題了。

二、保障交流的時間,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間

家長不能以忙爲藉口,忽略與孩子的交流。高中生的父母大多步入了事業的發展期或頂峯期,是單位的骨幹或領導。他們上班忙工作,下班忙應酬,沒有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尤其有些家長認爲自己已經無法在學業上輔導孩子,就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交給了學校和老師。

其實,這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表現。孩子不會因爲家長的忙碌而停止成長,處在青春期的他們反而思想變化得比以前更快。這段時間,家長與孩子出現溝通障礙是很自然的。想要了解孩子想什麼,必須要讓他說出來,所以家長每天無論再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跟孩子聊聊,瞭解他的想法,用心聽他講話,使他感覺受到了重視,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尊重和滿足。

家長還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平等的交流空間。高中生在學校學到的是課本知識,他們對社會的瞭解大多來自父母,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能接受家長的一切想法。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家庭教育觀念也要發展和更新。家長千萬不要以爲你給了孩子生命就可以支配甚至決定孩子的一切,也千萬不要以爲自己是家長,就可以代替孩子成長,把你沒有實現的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這些交流都不是平等的,孩子必然會抵制;錯誤的交流方式,孩子必然會逆反;錯誤的做法,最終使家長與孩子形同陌路。最好的辦法是,家長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問題,這樣,交流就比較容易進行了。

三、掌握溝通的方法,拓寬溝通的話題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家長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溝通方法。

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着不同的心理髮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的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將“我講”變“我聽”,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傾聽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注與尊重;對孩子講的有道理的地方,要通過語言、目光或體態表示肯定;對於孩子的錯誤觀點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打斷孩子的講話;要理解孩子由於年齡和表達能力有限,無法準確表達內心想法而可能產生的偏見或者誤會。

針對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可以採取不同的方法溝通。如果孩子性格內向,父母應主動與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談談學校、老師、同學,對某一社會現象發表看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父母應予以讚揚;當孩子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父母也不要急於指正,要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地願意與父母交談。如果孩子性格外向,喜歡交談,父母就應多聽孩子講,這樣孩子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並信任父母。

無論什麼性格的孩子,既然已經是高中生了,就具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家長可以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煩心事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難處,產生爲父母分憂的念頭。當孩子能夠理解父母,願意爲父母分憂時,家長要表示欣賞,並與孩子一起出主意,想辦法,採納孩子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爲人處世的正確方法,有利於他們的健康成長。

溝通,不要侷限於語言的溝通,還可以採用玩遊戲、聽音樂、做有益的事情等方式培養親子關係,最主要的是在溝通中增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4

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其實很簡單,因爲我現在是一個學生,所以我要先把學生應該做的事情做好,就是“看書”,只要乖乖上課、看書,長大之後,就會變成有用的了,這樣就可以孝順父母了!

還有,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家事,幫他們減少負擔,像是我可以做到的有擦桌子、掃地、拖地、洗碗、摺衣服……等,這些我都做的到,只要是我做的到的,我一定 會幫忙,因爲這樣纔可以孝順爸爸媽媽他們,當爸爸媽媽不在家時,我和哥哥以及弟弟要乖乖聽話,因爲如果讓爸爸媽媽知道我們三兄弟吵架,他們一定會很難過,所以孝順爸爸媽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

爸爸媽媽上班時,讓我覺得非常難過,因爲他們凌晨五點整,就要去上班了,他們辛苦的賺錢,回來一定會很累,所以我可以幫他們按摩、捶捶背,讓他們休息、睡一下子,放輕鬆,把一天辛苦工作的疲勞完全消除,這個樣子不但可以讓爸爸媽媽放鬆心情,還可以增進家庭之間的感情,如果哥哥弟弟也這樣子做的話,爸爸媽媽一定會更高興的!

爸爸媽媽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照顧我們、養育我們、教養我們,他們是不求回報的,但身爲子女的我們,一定要孝順他們、感謝他們,我們要用一棵感恩的心來回報爸爸媽媽對我們的養育之下,這也是全天下身爲子女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爸爸媽媽,做個孝順的小孩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5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榮幸地站在這神聖的國旗下演講,滿懷激動。我演講的主題是——中華孝道。

孝道是中國人傳統的禮儀,是從古到今延續的一種美德。古往今來,人們常說,百善孝爲先。孝,是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孝道是立身之本,是萬業之始。

小時候,懵懵懂懂的我,並不理解中華孝道的精神所在。漸漸的,我長大了,慢慢學會了用愛的眼睛去捕捉身邊孝道故事。生活中的每一天,爸爸媽媽言傳身教中華孝道。他們的一言一行一次次撞擊我幼小的心靈,讓我終身受益匪淺。

我的爸爸就是一個時常被親戚們嘖嘖稱讚的“大孝子”。鄉下的奶奶七十多歲了,還捨不得關閉那經營了幾十年的小雜貨店,儘管沒什麼生意,奶奶仍每天堅守崗位,樂此不疲。因爲擔心奶奶的身體,媽媽和姑姑們使出渾身解數,軟硬兼施勸奶奶停業休息,但沒能打消奶奶的積極性。只要爸爸,不動聲色地幫奶奶在雜貨店裝上空調,搬來彩電,清理貨物,給奶奶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奶奶像孩子似的露出燦爛的笑臉。我問爸爸,爲什麼不直接勸奶奶停業呢?爸爸意味深長地告訴我:“孝順孝順,就是要順她的心,奶奶心情愉快了,身體纔會健康。”在我看來,爸爸簡直是寵着奶奶了。

爸爸不僅對爺爺奶奶百依百順,對外公外婆其他長輩也是如此。每次開車接送長輩,我經常看到爸爸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當他們上下車時,他總是先伸出寬大的手掌搭在車門上,防止他們的頭不小心撞上車門,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動作,讓人心裏暖流涌動。

這讓我想到《二十四孝》中的幾個故事:“親嘗湯藥”中漢文帝劉恆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百里負米”中仲由自己常常採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扼虎救父”中楊香爲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等等這些無不體現着他們內心深處的孝感,讓我們從中去學習如何關心、侍奉和感恩父母。

孝的傳遞者源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應該學習瞭解父母和懂得父母的需要。父母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或許不要求我們給予他們什麼,只是希望我們將來過的比他們好,他們處處爲我們着想,時刻爲我們擔憂,唯恐自己做的不周,這就是父母—我們最可愛的人。因此我們應懂得爲父母分憂,讓他們爲我們放心,少爲我們操心。同學們,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在爸爸媽媽勞累時爲他們捶捶背,倒杯茶;在爸爸媽媽忙碌時,幫他們做幾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在學習上,認認真真,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父母,讓父母也體會到我們的愛,就像烏鴉反哺一樣,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孝敬父母,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6

孩子需要家長的理解與鼓勵。新的環境、新的同學、新的思想,孩子要適應這些新的變化。原來在家中是所有人的中心,受到事無俱細的照顧,現在離開父母、離開家,感覺自己孤伶伶一個人,心裏的落差也不小;還有很多生活技能需要學習。短時間內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他的心理一定會起波瀾,調整自己的過程中也需要家長的理解與包容。長大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勢必要走出這一步,上大學是他獨立生活的開始,也是他步入社會的起點。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包容他們的一些小情緒,更要鼓勵他們,給他們信心,讓他們勇敢地面對未來的一切。

家長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很多時候孩子跟我們家長說話是不需要我們指指點點的,他最需要的是我們的傾聽與理解。他傾訴出來排解了心中的壓抑目的就達到了,其實他心裏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在適當的時候提些建議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嘮叨,傾訴不成,又受到你的教訓,他還願意跟你談心嗎?這個時候沉住氣,彆着急,火急火燎的會壞大事。

教會孩子一些解決生活難題,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和能力。生活本身就是一部豐富的教科書,讓孩子們有空間自己去讀、去寫,就是一種有效的“幫助”。現實生活中會不斷出現意料不到的事情,要讓他們學會應對這些突發事件、突然壓力的經驗和能力,學會更加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可以指導孩子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如何制定解決問題的步驟、怎樣選擇行動方式、怎樣有效交流溝通等。

把孩子當成我們的朋友同事一樣地平等對待。上大學了,我們要清楚地明白他已經長大成人了,不再是以前那個惟命是從,不敢違抗的小孩子了。他有他的思想,他有他的人生。我們還是把他們當做朋友吧,一個能真正談心、交流,平起平座、互相鼓勵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家有大一新生,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思想觀念,陪孩子走好這個過渡期。不扮演權威教導者的角色,而是成爲一個陪伴者,不輕易施加觀點,鼓勵自主思考,多元成長。關於人生的課,更多的是在生活中悟,而不是在課堂上學,要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更多的體驗。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7

一、身教重於言教

家長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養,樹立自己的威信。一個不愛學習只顧自己吃喝玩樂的家長,一問三不知的家長,品行惡劣、行爲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長是不會培養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親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關注他們成長,有的父母雖然與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經常溝通。大多數父母都是以忙爲理由,忽視親子教育。父 母的親子教育應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的前面,所以父母應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斷學習,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贏得孩子的尊重和愛戴。

三、營造一種良好的知識環境

孩子學習要有一個好的小環境,不求高檔,但求氛圍,學生學習的時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閒談,朋友聚會等等儘量少在家中接待。還有,就是要創造和睦、祥和、穩定的家庭氣氛,父母不要經常打架、吵鬧,影響了孩子的心理髮展。

四、無條件信任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的終身榜樣。孩子身上的優點、缺點、好習慣、壞習慣基本上來自父母和周圍環境的薰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 母首先要做到。對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賞優點,儘量地包容缺點,用放大鏡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的。父母無條件信任 自己的孩子是與孩子溝通交流的重要基礎。

五、多讚美、少批評

恰到好處的讚美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興奮劑、潤滑劑。家長對孩子每時每刻的瞭解、欣賞、讚美、鼓勵會增強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記:讚美鼓勵使孩子進步,批評抱怨使孩子落後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8

不管孩子跟你說什麼,千萬別笑他

孩子的世界與想法是和大人們不同的,除非孩子自己也在笑,否則別去笑他。尤其當孩子很認真地告訴你什麼時,你輕蔑或不相信的態度,只會傷害孩子,而且以後也不再跟你談了。交談中的幽默是好的,是溝通中的最好潤滑劑,但要小心使用幽默,要看孩子能否瞭解幽默與取笑的不同。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19

1.在集體中學會交往

孩子進入學校學習,所接觸的並不只是家庭成員,而是一羣完全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環境。由於環境的變遷,往往使孩子無法適應。有些孩子因爲性生在集體生活中學習交往,學會交往,感受交往的樂趣,才能使孩子改變這種膽怯、怕事的習慣,進而樂於與人交往。因此作爲教師,應創設良好的交往環境,在學校格、環境等原因,在與他人交往中表現爲膽小、緊張,不會與人相處。只有引導學中,通過班級開展遊戲活動、小品表演、智力比賽、拔河比賽等多樣化的集體活動,爲孩子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如:讓學生參加外出活動,學習乘車要禮讓,同學有困難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對待別人要文明有禮,讓他們在活動當中,學習與同學交往,。此外還按利用重大節日,讓學生組織各種活動如:教師節爲教師獻愛心;爲地球添點綠活動;救救地球等活動,讓他們自己進行選材,定目標,自己當導演,自己組織排練節目,自己主持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交往中嘗試成功,體會交往的喜悅。平時,還組織一些有益的集體比賽如:插花、傳話遊戲、二人三足遊戲等,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中,學會相互合作,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通過有趣的活動,使他們從與個別交往到與集體交往,並從集體活動去感受到交往的樂趣。通過集體交往,有利於孩子之間彼此交往,使孩子在交往中健康成長。

2.在衝突中學習交往

孩子之間一起學習、玩耍,衝突是在所難免的。糾紛、吵架是孩子交往中最常見的事。如果大人因此而不讓孩子和別人玩,或者在發生爭吵、糾紛後,由大人來直接解決衝突,這就有礙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養。因爲孩子往往會通過吵架、爭論,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思想,這是孩子之間進行交往的一種形式。如:兩個孩子爲一件小事而吵架、爲玩遊戲不符合要求而吵架、爲一個問題的對錯而吵架等。孩子之間的這些爭吵,是由於他們還未能掌握好相互交往的技巧。因此作爲教師對待這些事情,就要正確引導,教給他們處理同伴之間交往的能力。如:在玩遊戲時發生矛盾,應有禮貌地向別人講明遊戲的規則,徵求別人的認同;當與別人意見不同時,要與別人友好地交談,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交流;當做錯事時,要向別人道歉,請求別人的諒解;當有事要求別人幫助時,有禮貌地請求別人幫忙;當別人有困難時,要主動、熱情地去幫助、安慰別人。通過沖突,讓學生學會理解、學會幫助、學會與人相處,從而讓孩子在自己的小集體中去學會相互交往能力。

3.在家庭、社會中學會交往

孩子要學會交往,除了在集體中學會交往,在衝突中學會交往以外,還離不開家庭與社會這個大環境。因爲家庭是孩子生活、學習的重要地方,也是學習交往的重要場所。因此,家長應該是一個民主的家長,家庭應該是和睦的家庭。這樣的家庭,首先要求家長與孩子之間建立平等關係。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相互溝通,相互瞭解。其次,家長要作孩子的好榜樣,正確處理與鄰里、親人、朋友交往。同時,家長還要尊重孩子之間的友誼。家長對待孩子的朋友也要熱情招待,給予尊重,讓孩子學有榜樣。只有生活在這樣民主家庭的孩子,纔會樂意與家長交往,纔會善於和同伴相處,樂意與人交往。此外,還要多讓孩子接觸社會,多讓孩子參與社會活動,多讓孩子去一些公共場所,接觸一些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鼓勵他們進行主動、獨立的社會交往,從而增進他們交往的能力。

只要通過社會、學校、家庭三位一體,抓住良機,創設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在多樣化的社會活動中,在多姿多彩的集體生活中,在民主家庭環境中,讓孩子獲得積極的交往體驗,才能培養他們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爲適應以後的社會交往、社會活動奠定基礎。

如何跟五歲孩子溝通 篇20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人生的道路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完美,工作崗位的高低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去做,所有的工作都是高尚的,只有用愛,才能建立與孩子的友好橋樑。

滿懷着對未來的希望,19歲那年我帶着對工作的熱情和稚氣踏進了幼教這個童話般的世界。在這裏,我品嚐了所有的喜、怒、哀、樂。也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只要我們用心的去做,那麼開心快樂將永遠屬於我們。

也許有人會問;“你天天和那羣無知的孩子在一起,幹着比別人累幾倍的活兒,包括那些擦屁股,洗尿褲在內的繁瑣的工作,心理不反感嗎?”如果說不煩感,那是假的。記得我第一次到幼兒園上班的那天早上,心情特別的好,因爲我終於可以近距離的接近天真可愛的孩子。可是,好景不長,剛過不到幾分鐘,就聽到一個小朋友大聲的叫;“老師,擦屁股”。當時我很震撼,原來幼兒園的工作是這樣的呀!當我蹲下去爲孩子擦屁股時,我流下了委屈的淚水。當天下午,我就辭掉了幼兒園的工作。爲什麼,一個幼兒工作者,各個老師的素質都不差,而幹出的工作卻是那麼的低微,而且也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麼輕鬆,快樂!

怎麼辦呢?當時我對我的本職工作突然之間產生了厭倦與恐懼,開始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感到萬分得後悔正在這時候,作爲教師的媽媽一句話提醒了我;“人生的道路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完美,工作崗位的高低都是平等的,只要用心去做,所有的工作都是高尚的…….。”是呀!幼兒教師是高尚的而偉大的,因爲他們有超出凡人的耐心和博大的襟懷。

最後,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勇敢的做的。在我工作將近兩年中,那些孩子生病了,將吃下食物吐在身上,將大便拉在褲子裏等,我總是耐心的爲他們換洗。其實,在我的心底,我還是怕髒,怕臭,是什麼讓我克服這一切呢?是心中油然升起的像母親般的愛。

在這裏,我給了孩子們最純真的愛,孩子們也給了我最真摯的回報,在平時的教育活動中,孩子們會送給我自己做的小卡片、一幅畫、一個貼紙,在我生病的時候,會貼心的送來一杯水,甚至在放學後還會大聲的叫我“田媽媽”。這一切的一切,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平凡的幼兒教育崗位給了我多麼豐厚的回報!

我愛孩子們,是因爲孩子們也愛我。只有用愛,才能去理解孩子的快樂與煩惱;只有用愛,讓我更珍惜時間鑽研業務;只有用愛,才能建立與孩子的友好橋樑。我快樂,因爲我愛孩子;我幸福,因爲我得到了孩子的愛!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