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結尾技巧(精選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5.5K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1

謙虛式

演講的結尾技巧(精選6篇)

1981 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作家艾利亞斯·卡內蒂在受獎演說中對深深地影響過他創作和思想的四個人表示敬意,最後,卡內蒂以他一貫的謙虛和機智說:“如果那四個人還活着,他們中肯定有一人會是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接受者。”結尾誠摯、謙虛,吃水不忘挖井人,令人敬仰。

1955年,冰島作家哈爾多爾·拉克斯內斯獲諾貝爾文學獎。在受獎演說中,拉克斯內斯強調指出民族文學遺產對他的影響以及他的感恩心情,他用“儘管我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但這一獎勵同樣是屬於我的許多良師益友的,他們就是代表冰島文學傳統的先輩們”結束演講,拉克斯內斯獲得了至高榮譽而將榮譽追根求源地歸於民族文學遺產,謙虛裏洋溢着神聖。

謙虛式結尾可以突出個人美德。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2

反思式

1954 年,美國作家歐內斯特·海明威以《老人與海》獲諾貝爾文學獎。由於健康狀況,海明威沒有出席授獎儀式,便應約寫了一篇演說辭,他用一種酸溜溜的語氣結束他的受獎辭,“作家應當把自己要說的話寫下來,而不是講出來”。用這句話煞住這篇簡短、發人深思的演說甚爲恰當,要在早年,他不會說這樣反思式的甚至沉思的話,但是閱歷豐富之後,說話的分量也就不尋常了。

反思式結尾能給人以成熟的感受。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3

警句式

1971年,智利作家巴勃羅·聶魯達在題爲《通向光輝之城》的諾貝爾文學獎受獎演說中提出,文學公開的推動力量在於提高詩人與公衆聯繫的責任感,並承擔社會進步變革的責任。這位智利獲獎者用一個警句“詩是不會徒然吟唱的”結束了他的演講。結尾既充滿哲理,又給人鼓舞。

警句式結尾能畫龍點睛,成爲哲理的名言。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4

點題式

1989 年,西班牙的卡米洛·何塞·塞拉·特魯洛克獲諾貝爾文學獎,塞拉在授獎儀式上發表了題爲《虛構頌》的演講,他這樣結尾:“通過努力和想象,人最終可以成其爲人,在這種很大一部分尚未完成的事業中,虛構在任何時侯、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個決定性的工具:在通向自由的無盡的征途上,它能夠給人們指引方向”。結尾直接回歸演講的主題《虛構頌》,強化了他自己所倡導的“虛構”的重要性,將他的文學主張重重地烙在了人們的心裏。

點題式結尾便於突出演講的中心論點。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5

告誡式

尼日利亞的渥雷·索因卡是第一個接受諾貝爾獎的非洲人,他在1986年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作了《這一段過去必須訴諸現在》的講演。他的講演回溯非洲歷史,特別是南非的歷史,正是爲了糾正過去的記錄。這段歷史不僅控訴種族歧視政策,也控拆那些心照不宣默許種族歧視在南非繼續存在的政府,演講既表達了這位非洲作家對自己任務強烈的、有時是使人筋疲力盡的獻身精神,又間接地回答了別人關於他對藝術家責任的特殊的批評,索因卡在結束他的演講時告誡他的白人聽衆說,雖然由於“黑色人種的寬恕能力”(那是“根植於他們的世界觀和真正的宗教的道德訓誡所薰陶出來的”),迄今爲止還能使爭端趨向和解,這一事實“並不能用來證明黑人的忍耐是無限的、是毫無批判能力的”。結尾振聾發聵,引人思考。

告誡式結尾便於引起人們對某類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演講的結尾技巧 篇6

讚美式

哥倫比亞作家加布里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在1982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用這樣一段話結束他的演講:“相信一個美好的未來還爲時不晚,那是一個新的、真正的理想王國,在那裏沒有人能決定他人的生活或死亡方式,愛情將變爲現實,幸福將成爲可能;在那裏,那些註定要忍受百年孤獨的民族,將最終也是永遠得到再次在世界上生存的機會。”這是直接讚美進步與世界上人類生命的增長。

美國作家尤金·奧尼爾在193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儀式上自豪而自信地承認受惠於斯特林堡之後,他這樣結束了演講:見到他的弟子獲得瑞典文學院的承認,斯特林堡的在天之靈也許會滿意地笑起來.這種委婉的讚美表達了奧尼爾的感激與滿足。

讚美式結尾能給人以心靈的溫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