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的演講技巧

來源:瑞文範文網 4.4K

孫中山名文,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爲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開拓者,爲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爲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孫文的演講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920xx年2月孫文領導的第9次起義失敗後,流亡到英國。此後徐博衡在英國華裔聚集地清芳閣會所爲孫文組織的一次籌款活動。會前孫文接到警告說有人將在會場行刺他,而組織者陳新政 (檳城同盟會發起人之一) 要代替孫文演講。而在演講的現場,孫文卻在陳粹芬的陪同下出現了….

話說孫文在“遲到”的情形下,隨手在餐桌上拿了一個西餐用的銀色叉子,匆忙而穩健的走向了演講臺。

站在臺前的孫文,面向所有的華裔從容不迫的拿出了敵人的恐嚇信,並且把恐嚇信用手掌拍在了桌子上。慷慨激昂的講道:“這是我來之前收到的恐嚇信,……..,我還是來了”。此時“恐嚇信”與“銀色的叉子”同時躍入了觀衆的眼簾。這種勇氣及氣魄令在場的所有的人爲之動情,而此時一支也慢慢的指向了孫文….

孫文拿起那個銀色的叉子 ,繼續講道“看到這個叉子你們想到了什麼?在我們中國飯桌上用的是什麼?在中國我們每個人都在使用的是筷子吧………”

就是這樣簡單的幾句話,就激發了遊子的那份故鄉情………..最後,當孫文高舉雙手,慷慨激昂的講道:“當我們再一次回去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安定、美麗、富裕的新中國…..”全場一片熱烈的掌聲。

孫文的演講技巧一:以終爲始-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如何實現目標

培易顧問公司認爲培訓是有計劃的鼓勵學員行爲轉變的過程,而不僅僅是老師單向講授知識點的過程。

因此評價一個培訓好壞的主要指標是看學員在課程結束之後有多少的“行爲轉變”而不僅僅是老師講得好不好。很顯然這一點在孫文的“培訓”中是達到了,幾乎所有的華裔都慷慨解囊。

所以當內部講師設計一個課程的時候,必須考慮如何才能鼓勵學員的行爲改變。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內部講師在設計一個課程的時候必須考慮以下四點:

1) 學員需要改善哪些行爲及這些行爲與學員的工作績效及職業發展的關係如何?

2) 改變這些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能力及態度。

3) 運用怎樣的學習活動能夠幫助學員掌握相關的知識、態度及能力。

4) 如何衡量學員是否掌握了這些知識、能力及態度。

孫文的演講技巧二:孫文在演講中設計了巧妙的“培訓活動”能夠通過讓學員參與“培訓活動”,讓“培訓”真正意義上的發生!

回顧剛纔的一個演講的片段,孫文先生的演講中用到的“銀色叉子”對我們企業的內部培訓師有什麼啓示呢?

在此次演講中孫文運用每一個人一日三餐必須的餐具作爲學習活動,通過銀色叉子將講師活動、學習活動及學員活動有機的結合在一塊。通過這種體驗的學習活動激發與強化了每一個聽衆“我們都是中國人”的概念,爲整個演講做好了鋪墊,由此可見學習活動在實現知識轉移的過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很多傳統講師或內部講師關注的是講課內容而忽略了學習的載體“學習活動”。這是很多課程在課堂結束之後沒有達到行爲改善的重要原因之一。

爲什麼說有效的學習活動在整個教學培訓的過程中擔負着重要的作用呢 ?我們可以從教學的目標談起。

培訓師在設計一個課程的時候首先需要具備一個很重要的區分能力,就是要學會區分學習目標的類型,通常學習目標分爲:陳述性知識、智慧技能、態度和動作。不同的教學目標是需要運用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學習活動)才能達到有效的培訓目的。因此傳統的講授型的培訓方式在成人教學中正面臨着巨大挑戰

學習活動是指爲了實現學習目標而設計的教學方法,學習活動的設計需要依據學習目標的不同而不同。學習活動可以是講解、案例、角色扮演,也可以是:看VIDEO 、遊戲、沙盤等。學習活動是一個培訓課程中最基本而又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學習活動是講師活動及學員活動連接的紐帶,一個高質量的學習活動通常需要包括六個關鍵的要素,這六個關鍵要素分別是:學習要點、學習情景、關鍵問題、評價方式、時間控制、環境要求。

學習要點:與學習活動相關的知識點;

學習情境:爲學員創造怎樣的參與方式,能夠幫助實現“Learning By Doing”的成人學習方式;

環境要求:這個學習活動對培訓的場所有怎樣的要求及如何合理的利用培訓場所;

關鍵問題:爲了實現學習目標,培訓師需要提問怎樣的關鍵問題以激發學員思考,使學習真生的發生在學員的腦袋中,而不是發生在老師的嘴巴上。

時間控制:如何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控制時間的進度,確保時間分佈的合理性。

評價方式:用怎樣的方式,在課堂中就可以知道學員實際掌握知識點的程度,並依據學員掌握的程度,有效的推進課程進度。

孫文的演講技巧三:引導學員思考,與學員一塊下結論是存進學員行爲轉移的有效方法。

在此次演講中孫文運用了“與學員一起下結論”的基本培訓原理,在整個演講中孫文並沒有直接提到需要華裔募捐,而是不斷的提供“恐嚇信”、“銀色叉子”、中國的現狀這些與結論有關且必要而充分的信息。聽衆通過這些信息的加工處理,很自然的得出結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讓自己的祖國安定、美麗、富裕”。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的行爲就發生了,而並非一味的單向灌輸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培訓並不是培訓講師“演講的過程”,而是有一系列可以促進學員思考並能夠激勵其獲取技能的提上、態度的改善、知識的增加的過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