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旅行演講稿(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8W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 篇1

把錢省下來,等待退休後再去享受。結果退休後,因爲年紀大,身體差,行動不方便,哪裏也去不成。錢存下來等養老,結果孩子長大了,要出國留學,要創業做生意,要花錢娶老婆,自己的退休金都被要走了。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精選5篇)

當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善待自己時,就立刻去做,老年人有時候是無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紀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

小孩子從小就要告訴他,養你到高中,大學以後就要自立更生,要留學、創業、娶老婆,自己想辦法,自己要留多一點錢,不要爲了小孩子而活。

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朋友去年喪妻,這突如其來的事故,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卻總是如此。朋友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她,但是他覺得太浪費,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布置她的靈堂。這不是太愚蠢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許多人認爲,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明天我就開始運動;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下星期我們就找,然而,生活總是一直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

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因爲生命只在一瞬間。有時間出去走走,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記住,別讓自己徒留“爲時已晚”的空餘恨。逝者不要追,來都猶未卜,最珍貴、最需要實時掌握的“當下”,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人生短暫飄忽,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

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

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那時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離開了你。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的太遲。”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

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得到。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間才享受”,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不要再等待有一天你“可以鬆口氣”,或是“麻煩都過去了”。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暫易逝的,享受它們,品嚐他們,去旅行吧......趁活着......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 篇2

我叫紀慈恩,我一直覺得人應該有兩個名字,一個是父母取的,代表了他們對我們的期望,一個是自己取的,代表了我們對他們期望的回饋,所以,我爲自己取名爲紀慈恩,我非常紀念在我生命中我收穫和付出過的慈悲與恩情,它曾經改變過我的生命。

我到目前的生命分爲兩個部分,20歲之前和20歲之後,和所有人一樣,又不完全一樣。

那一年,我最好的朋友得了肝癌,因爲她在荷蘭留學,所以她也很自然的知道在荷蘭安樂死是合法的,爲了讓我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她拒絕打杜冷丁,刻意在我面前表現出肝癌是如此的摧毀着她,她每天疼得時候咬自己的胳膊,一直到把牙咬掉,這時,她才告訴我,她想我爲她簽署安樂死同意書,她求我,她求我放她一條生路,當年雖然我小,但是我知道,此生,我能爲她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放她走。於是,在萬般無奈下,我狠心爲她簽署了安樂死同意書。

這個決定,也因此改變了我的後半生。

那年我19歲,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我以爲所有人都會理解我,可是不是,在她的追悼會上,很多人問爲什麼她這麼快就去世了,應該還有幾個月的,知情的人說是我簽署了安樂死同意書。於是,那可怕的一幕上演了,我至今都無法忘懷——他們說是我殺了她,他們說我一定會得到報應,他們說我忘恩負義,他們說我是殺人犯,一個人,兩個人,最後幾乎是所有人都對我進行譴責。

在此之前,我每天都在哭,用醫生的話來說,這是一個人遇到這樣事情的正常反應,可是從追悼會後,我就沒有再說過一句話,不是因爲他們說的是對的,而是我已無力去面對這個早已坍塌的世界,自我封閉,成了我保護自己的唯一方式。我每天都躲在屋子裏,不和任何人打交道,不和父母說話,只是每天坐在地上,問自己,問老天“爲什麼是我”。

那一年,我被確診爲PTSD創傷後應激心理障礙。

就這樣,一句話都沒有說的日子過了一年,直到有一天,在沒有任何好轉的情況下,我當時的心理醫生冒險帶我去了一個地方,那就是孤兒院。

走入孤兒院的第一眼就看到一個小女孩,她用一雙碩大的眼睛盯着我,雖然我還是沒有說話,但是那雙眼睛真的融化了我。後來保育員阿姨告訴我,那個女孩是在自己三個月的時候被遺棄的,有個阿姨撿到她,一直養到她五歲,後來實在養不起才送到福利院,所以她很孤僻,不說話,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地上一個人玩,不去爭不去搶,不知道是因爲我們當時的境況很像還是因爲緣分,她喜歡坐在我旁邊,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就是乖乖地坐在我的旁邊,我也不說什麼,看見她就笑,我們像是兩個被這個世界拋棄的孩子,坐在一個安全的地方,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就是坐在一起,就覺得自己是安全的。

從此,我情繫此地,每天都來孤兒院,只爲了這個小女孩,我開始慢慢打開自己。

雖然有好轉,但是心理的疾病依然存在,心理醫生要求我一週去就診三次,每次都只做一件事:去複述整個事情。那時纔是最疼的,你要把你好不容易隱藏起來的東西撕開來看,我要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去回憶我知道她患有肝癌,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的感受,我要說我是在多麼不情願又不得不籤。講的第一次,我就受不了了,因爲太疼了,疼的時候我就坐在地上撞暖氣管,所以那段時間我頭上都纏着紗布,第二次我對醫生說,不,我不繼續了。

那一年,我外婆每天都會爬六層樓來看我,那天,她爬樓的時候摔了一跤,我躲在門縫裏看她的樣子,頓時,我突然發現,媽媽的頭髮瞬間白了好多,外婆也老了很多,我狠心關上門,然後我問自己:我真的只能如此嗎?我真的只能讓家人一生都面對這樣的我嗎?

我想不是的,於是,我咬着嘴脣忍着其實已經掉下來的眼淚給心理醫生髮了一條短信,我說,我要好起來,我去治療。

就這樣,我逼迫自己再次走進心理醫生的辦公室,去面對我自己的傷口,一次又一次的複述,一直到最後一次,我已經複述了5個月,那件事,我講了三五十遍,當我去北京德勝門的精神鑑定中心做鑑定的時候,鑑定師說,你真是個奇蹟,這麼短的時間就恢復的這麼好。當我拿着那張蓋了“已康復”的章的單子時,我哭了,哪來的奇蹟,這都是我付出了血的代價。

所以當孤兒院的那個小女孩越來越開朗越來越快樂的時候旁人說是我救了她,可是他們不知道,其實是她救了我。於是我決定我要收養她,我認爲只有在我身邊,她纔是安全的。

就這樣,我陪伴她走過了很多年,等待我符合收養年齡。

可漸漸地我卻發現“愛”與我想象的不同,以前,我認爲我一定要收養她,只有我才能給她幸福,可漸漸地,我開始接受一個現實:她的病太嚴重了,她需要好的醫療,好的心理輔導,一個健全的家庭,一個好的特殊教育環境,而這一切都不是我能給的。

於是,我開始幫她尋找收養家庭,最終有一對善良的美國夫婦願意收養她,而他們家其他的孩子都已成人,他們會對她呵護萬分,我想,這是她最好的歸宿。

她要走的那天,她躲在房間裏一直一直哭,我以爲她是害怕,害怕在沒有我的日子裏,會孤單會沒有安全感,就像我來之前的她。我對她說,收養你的爸爸媽媽很愛你,他們會對你很好很好,你去了美國會有很多新的小朋友。可是這個時候,她卻說,如果我走了,我就再也沒有機會回報你了。

當時,我真的感覺到我的心在顫抖,一個孩子的成長真的遠遠超過了我們成年人的想象,她對於未來,沒有一個孩子對陌生的事物本能的恐懼,她只是擔憂她無法回報我。

我抱着她,對她說,孩子,你回報我的方式就是用我愛你的方式去愛天底下所有人。

我不知道當年9歲的她是否能夠深刻領悟我這句話的含義,她只是趴在我懷裏使勁使勁的點頭。

去年她又跟隨她的養父母回到中國,我們見面的時候,我問她在美國的生活,平常都做些什麼,她說,她參加了和一個非洲小朋友互相幫助的活動,我說,你好了不起,小小年齡就做善事,她突然很深沉地說,因爲我想和你做一樣的人。

這些年,有很多人問我我在孤兒院都做什麼?其實人與人之間能有多大的恩惠。我什麼都沒有做過,我不過是在用我的力行去告訴他們,他們長大以後應當去做一個怎樣的人。

但是,我沒有做過任何一件所謂偉大的事,這個世界並不存在偉大的事,只能用偉大的愛去做微小的事,我害怕讚揚,並不是謙遜,是因爲讚揚讓我覺得理虧,因爲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我自己,首先是因爲這件事給我喜悅,只不過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一些益處,而這種益處被外界所放大,其實,最終的受益者依然是我自己。

所以現在我想來說說人生的意義。這是很多人都在追尋的問題,而也有很多人覺得我一定是知道答案的那類人。

但是很遺憾,我沒有答案。

現在,我想問你們,光明是什麼?你可以用語言敘述給我聽嗎?我相信大多數人同樣沒有答案。

是因爲我們從來不需要知道答案,因爲我們就生活在光明中。

那麼,什麼人會有答案呢?

盲人。

如果你現在問一個盲人光明是什麼,他一定會給你一個解釋,可是他並不知道光明是什麼。因爲看不到纔會想要知道。

那麼人生的意義呢?我已活在意義中,不再需要去追尋。所以,如果硬要給人生加一個意義的話,我想是這樣的,人生的意義就是在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惑,當你的內心沒有困惑的時候,你根本不屑去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我很感激所謂的苦難與不幸,它讓我完成了人生的終極使命:知道“我是誰”“我來到這個世界來做什麼”,我想,這比追尋人生的意義更有意義。

我也很感激這個講臺,它讓我和我的過去正式的握手言和。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 篇3

說到旅行,許多人會一下子熱血沸騰,更多的人把旅行看作一種享受型消費,一種炫耀的資本,一種時尚的引領。他們驕傲地聲稱他們熱愛旅遊,可套路也不過是換個購物的地方,住着比自家環境還好的酒店,找個豔遇對象尋求刺激,跟着旅遊團走馬觀花,只顧拍照,甚至還不忘拿着手機玩着整個臉幾乎佔滿屏幕的自拍,發到網上GPS定個位,就怕別人不知道他在哪。

如果硬要他們回答這樣的旅行有意義嗎,他們會說他們收穫了快樂,在學習工作之餘得到了很好的放鬆,這樣就夠了。在這個思維自由的時代,他們這樣想也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不同的觀念,誰也無權指責誰。可是,我依然想表達自己的拙見:難道出去,不是爲了更好的回來嗎?

不知大家是否聽說過家在哈爾濱的蕭書瑤姐姐,她揹包行走已有十年之久了,31省無不留下她的足跡,每個地方她都生活過一段時間,而不過我們這樣的匆匆過客,她真的用心在感悟,同時,她這十年也一直在用她獨特的視角寫着一本自己的行紀,不久之後就會出版。這些年,她通過寫旅行手記和攻略,給許多雜誌供稿,來賺取旅費,很自由但又很理性地生活着。目前,她在麗江經營一個旅館,在海南她擁有一個咖啡館,最近海南的旅館也正在裝修中。今年冬天我去麗江的時候,碰巧住到了她家,當時我還不知道她的事蹟,是一個長期房客告訴我的,說好多人都是因爲喜歡阿九纔過來的,我頓時就覺得自己好幸運。阿九姐人很開朗陽光,有些像三毛,那種滲透到骨子裏的氣質在她身上展示得淋漓盡致,那一定是歲月沉澱下來的美麗。與她的相遇,給我的最大感悟就是,那些說爲了生存而放棄自己內心理想的人純屬扯淡,只要我們足夠熱愛一件事,它完全可以成爲我們的生活。

在長沙的城市經典寫字樓裏,有着一家塔羅占卜店,叫十五樓上的貓,生意很好,店主人是個剛大學畢業半年的女孩。說起來更是巧的不行,她也是個很喜歡旅行的人,在途中也得到許多人熱情的幫助,於是決定收沙發客。看了她的帖子,寫得很真誠,人氣也很高,我便決定體驗下住沙發的感覺,非常幸運地成了她家的沙發客。接觸後才知道,她從大三開始研究塔羅牌,周圍同學有準備考研的,有出去實習的,唯有她堅持自己喜歡的,大四時候向家裏借了點錢,租下現在的店,之後就一直盈利來着。房子很大,是樓中樓,有四層,房租一個月4000多。它不光是一個塔羅店,也提供桌遊,咖啡奶茶之類的,每天這裏都聚集着許多人。我在的時候,碰到一羣拍微電影的人,給我看了他們的作品,很有感覺。我也遇到一羣喜歡玩夜店的男男女女,他們嘴裏還時而吐着髒字,這讓我對他們很是討厭。玩桌遊少個人,我便硬着頭皮陪他們玩了,結果發現他們還是有可愛的一面,猜詞語時候的表演很生動有趣,聊天發現他們其實挺單純的,人特別真,一點也不矯情做作,不過就是太愛瘋太愛玩了點,相比那些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不知要強出多少。後來我認真地反思了下,發現真的是不能以貌取人,人品這東西真的不好說,況且你會從別人那裏學到什麼也真的不要那麼早下結論。

在版納遇到的圈圈更是讓我印象深刻,她一個瘦小的女孩背個70升的包,搭車,露營,走了4個月了,特別厲害,給我們介紹各種路線。問她的年齡,她從不告訴我們,就說認爲多大就多大吧。單看她的樣子,也就十七八歲的樣子,但聽她的談吐,感受她的閱歷,又實在不像那麼小,就猜她大四在走間隔年。上週天,她和她老公舉行了單車婚禮,浩大的自行車隊甚是壯觀,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向她詢問,於是她告訴我她是84年出生的,30歲了。我差點嚇暈過去,越來越相信心態的年輕真的會影響容貌。現在他們倆在浙江南潯經營一家綜合客棧,不斷研製好的甜品和飲品,不斷改進着各個方面,真的很棒。那種對於生活的態度,或許不經歷旅行,她不會有的。

在北京芳草苑漁村裏遇到的比我大一歲的餐飲部經理也着實震了我一驚,他當初輟學去學的酒店管理,完全是靠自己努力一點一點混到現在的。可能是一直待在這裏,好不容易有個同齡人的緣故,見到我話匣子就打開了,說光鮮的背後有着他自己的心酸,經歷周遭怎樣的不理解甚至冷眼。原來在這世上,許多人都在用力活着,他們不說,我們也不會看到。最悲哀的事不僅僅是你虛度了光陰,是那些本來就比你優秀的人卻比你還努力。

在路上,我也有幸結識了幾位忘年交。其中有一位連雲港的阿姨,是翡翠行家,給我講了很多鑑賞要領,以至於後來還去玉石城裝了回,店員嚴重懷疑我學的是這個專業呢。有一個出差的哈爾濱大伯,是在茶城認識的,大伯想買些普洱回去送人又不大懂,無良商家很明顯在那忽悠他又看不出,我就悄悄告訴他再看看吧。然後去了另一家店,我幫他選了幾款,砍了價,大伯很滿意,說不愧是老鄉。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山東的鄧阿姨,我們是在張家界認識的,當時她們單位包了車和導遊,30多人的隊伍。她說她欣賞我這樣一個人出來走走的孩子,但就是不太放心,讓我跟着她們單位走,一路上對我照顧有加,真感謝她。現在我們依然經常聯繫,她幾乎每天都用微信發給我她認爲對我有用的東西。前兩天她告訴我她去青島學習預防醫學了,我說我向來喜歡終身學習的人,她說寶貝,不學習都沒有語言和你們年輕人交流啦,哈哈,好可愛的阿姨。她還把我的事說給他讀高一的兒子聽,說一個人出去觀世界,纔會有自己的世界觀,我聽後感動了好久,一是因爲阿姨懂我,二是因爲我從沒想過旅行竟然能上升到那樣的高度。

旅行,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面,拓寬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閱歷,也可以讓我們的心胸更寬廣,更加沉着冷靜地對待今後發生的大事小情。這些都是旅行的意義。可我認爲,更加重要的,是在某個時刻,你突然遇見了未知的自己,你終於找到了一條走回內心的路,看見生命的春光就在眼前。

然而,也請不要把旅行看作濟世良藥,它只是一片阿司匹林,它無法解決你現實生活中的所有難題,它只會給你更多選擇,甚至會讓你更加迷茫,但完全值得。也請相信,讀書、聽音樂、看電影又何嘗不是一場場心靈之旅,爲了夢想而努力前行又何嘗不是一段精彩的旅程,你能收穫到的一切都在於你的用心感悟。

至於美景,我權當那是旅行的附贈品,有了它我亦會倍加感激。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 篇4

大家好:

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本名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世界名著。它是世界上唯一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很值得我們一讀。

這本文學名著將真、善、美、勤勞、勇敢、友情、親情等美好情操融入了精彩動人的故事中。主人公尼爾斯從一個調皮愛捉弄人的壞孩子,經過了奇異的冒險旅行之後,變成了一個有憐憫心、善良的人。這本書還向我們介紹了許多瑞典的風土人情以及一些西方的神話故事,作者在故事中所流露出的愛國情感深深地觸動了我。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人公和動物們相互照顧、相依爲命的場景。一天晚上,尼爾斯跟着野鵝羣一起露宿在湖中央的冰塊上。這時,狐狸斯密萊打起了這羣野鵝的主意。雖然野鵝的首領阿卡費盡心思地把睡覺的位置安排在湖中央的一塊浮冰上,但斯密萊還是趁虛而入,從一塊塊浮冰上跳了過去,趁野鵝們還沒反應過來,就一口咬住了其中一隻野鵝的脖子。尼爾斯看見了,奮不顧身地一把拉住斯密萊的尾巴。斯密萊一驚,放開了野鵝,轉而攻擊尼爾斯,將他逼到了一棵樹頂上。最後,在野鵝羣的援救下,尼爾斯才轉危爲安。

總之,這篇童話寫得惟妙惟肖,生動有趣。讀着這本書,我似乎也和尼爾斯一起騎着鵝在旅行一樣。記得有位作家說,一部經典作品,就是那種“即使每次重讀,也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即使初讀,也會像重溫那樣帶來溫暖”的書。在我看來,《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正是這樣一本好書。

我的演講完畢。

生命的旅行演講稿 篇5

北上廣一直是一線繁榮城市的代名詞,今年就去廣州吧!瞭解一座城從攻略開始,雖然僅有的幾次菜鳥出行,不甚歡樂,於廣州依然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按慣例去大衆書局查找廣東(廣州)的旅行者指南,翻看厚厚的一本寶典,偌大的廣州傻傻分不清哪個區,哪條路。比起恢弘的攻略,我的記錄充其量也只如《泰囧》裏王寶強的清單一樣,嚮往之地一一劃去就足夠。去一座城市住幾天,大概只是想更靠近她一點吧!

幾次的查閱,上網的查找,終於也湊滿了數十頁紙,忽然心中豁然開朗,旅行的意義在於忘卻你所處之地所繫之心意,有慾望去探尋另一座城市的歷史、人文和特色。沙面、越秀公園、陳家祠、花城廣場……,城市的古往至今似乎慢慢了解,被她吸引靠近,如夢嶺南。

沿途的風景慢慢看、細細品,今天真切地去追逐她、遇見她感受她、瞭解她、一定喜歡她。

遠遠眺望的農田如幾何圖形一般變幻,上面栽着青的、黃的、紫的各種植物,縱橫交錯的河流靜靜地流淌着,連綿起伏的山峯彷彿一個個巨人映入眼簾,眼前的景象構成一幅幅山水田園般畫卷。各式各樣建築應接不暇,隨着高鐵的馳騁與停靠,風景短暫略過。偶爾呼嘯而過的隧道,耳旁一片漆黑,完全感受着疾馳的速度。站臺上的行人,有三五私語,有奔跑趕路,有慢悠悠拖着行李的……一路前行中,人在畫中游,畫隨人心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