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欠世界些許答案——哈佛女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6W

今天,無論你是第一次還是第五十次參加畢業典禮,此地此景都值得你全身心地感受,哪怕只用一分鐘——感受這濃濃的綠蔭,熟悉的磚瓦和迴盪的音符。

我們欠世界些許答案——哈佛女校長的畢業典禮致辭

1936年,爲了紀念哈佛大學成立300週年,這裏被命名爲“三百年劇院”。就在此地,偉人曾經駐足,歷史曾被銘記。

此時此刻,讓我們回想國父喬治•華盛頓在這片熱土上的傳奇經歷;

此時此刻,讓我們回想1943年,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動員美國人勇赴戰場時的演講。請記住,在那擠擠挨挨的人羣中,曾有6000名整裝待發的哈佛學子。

彼時,丘吉爾說,希望年輕的美國士兵和英國戰士、水手們儘快會合,希望兩國年輕人能夠像兄弟一樣並肩戰鬥;他對美國人民承諾:“英國人不會感到厭倦,不會感到孱弱,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你們並肩戰鬥,共同前進……建立充滿正義的法制政權。”

四年後,在同一個地方,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喬治•馬歇爾介紹了他援助歐洲戰後重建的“馬歇爾計劃”。演講結束之時,他問道:“我們需要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我們必須做什麼?”

此時此刻,讓我們回想1998年,南非國父納爾遜•曼德拉在這裏的演講:“對於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我們所面臨的唯一,且最艱鉅的挑戰就是同歧視鬥爭,並將之消除。”

XX年後,我們見證了他夢想實現的一刻:非洲歷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埃倫•約翰遜•瑟利夫站在了這裏。

在這裏,我們曾共同承受苦難。

XX年9月11日那個可怕的下午,我們在陰霾之下感受了悲傷、恐懼和懷疑。

在這裏,我們曾共享歡樂和榮耀。

XX年,在哈佛大學375週年紀念日上,我們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傾盆大雨中盡情舞蹈,絲毫不顧及身上早已泥濘斑斑。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哈佛大學300週年校慶之時,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也是在一場不期而至的暴雨中慶祝學校3個世紀以來所取得的成就。

在這裏,英國小說家j•k•羅琳告訴畢業生們學會“把自己置於他人的處境思考”;美國脫口秀主持人柯南•奧布萊恩告訴畢

但是今天,我還是想用幾分鐘的時間談談我們將要肩負的責任,因爲這些是引領哈佛未來發展的指南針,我們共同的目標以及爲之奉獻的所在。

哈佛大學,或者說大學需要在未來做些什麼?

首先,我們欠世界些許答案。

發現與研究是大學的核心所在。大學每一個學科的教師和學生都在努力尋求破解看似無解的難題。哈佛大學目前已有的以及未來將致力的科學研究完全有能力改善人們的生活。這種改善將是難以想象的,即便是上一代研究者也無法預測。

以去年爲例,哈佛的研究者解決了阿茲海默症治療層面的難題,縮減了製作瘧疾疫苗的成本,探究了宇宙的起源。他們也對一些極具挑戰性的全球議題提出瞭解決之道,如核武器擴散,美國競爭力以及互聯網的管理。

我們必須繼續支持這些將理論落實爲應用的研究者,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將研究、公共政策和企業三者聯結起來。我們的未來將有上述三者構建,而它們的結合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其二,我們欠世界些許疑問。

一如問題需要答案,答案同樣也需要問題。人們也許渴望鑿鑿有據,但美國前最高法院法官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曾說過:“所謂確定性通常情況下即爲錯覺,正如長眠不是人類的最終命運。”大學在生產知識的同時也要生產疑問。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永無止境的,但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我們無須遵循具體某種方式,我們需要不斷地發現合適的問題——用一個問題解答另一個問題,養成一種靈活同時謹慎,永不滿足且富有想象的思維狀態。這就是大學存在的初衷。

疑問是取得進步的基石——不斷產生疑問是爲了讓世界不斷超越我們現有的成就。

其三,我們需要賦予世界意義——而產生疑問正是履行這第三個義務的基石所在。

大學必須培養學生的理解力,做出重大判斷的能力,讓他們敢問出前所未想的疑問,這些問題將遠遠超過現有的成果,以及教材的範圍。我們必須激勵學生的好奇心。

我們發現人類總是存在這樣的疑問: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公正?我們如何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上述問題同樣存在。相較問宇宙的起源是什麼,我們是否能問出更深入但同時又更本質的問題?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類似這樣的疑問令人感到不安,也讓學校失去了安逸的氛圍。但正是這樣的疑問,讓我們承諾學校將不斷地與自滿抗爭,不斷地挑戰當下,做好足夠充分的準備面臨未來可能的困境。用胸有成竹的現在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以及突如其來的挑戰

我們欠世界些許答案,些許問題,些許意義。

看到即將畢業的你們,不禁讓我想到我們還需要給未來十年的世界培養一些人——那些準備好提問,有志於探索答案,願意賦予世界意義的人。今天,我們將給世界輸送約6500名畢業生,你們以後可能成爲老師、律師、科學家、醫生、詩人、規劃者或者公務員,抑或開創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而學校,必須繼續投資經費以吸引、資助那些能夠爲我們構建未來、有天賦的學生;同時,我們也要對教學進行投資,支持教學活動相關的一切,確保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最大程度地開發學生潛能。

如果我們履行了上述三個對於未來的義務,我相信今天在場的畢業生們都將發現教育的未來將一片坦途,毫無羈絆——“所謂‘玻璃天花板’就是藍天白雲”。

不過,環顧四周,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劇院”(指三百年劇院),就是一個沒有牆壁,沒有屋頂,頭頂藍天,沒有任何限制的“劇院”;一個傑出人物曾經存在過的地方;一個有着千萬需要激勵的畢業生的地方。我們希望無論是今天還是往屆,哈佛的畢業生們能夠像你們傑出的前輩們一樣面朝藍天,展翅翱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