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課堂爲主題的演講稿(通用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6.62K

以課堂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以課堂爲主題的演講稿(通用3篇)

大家好!

溫暖冬季,盎然春季,炎熱夏季,豐收秋季,不管是哪一個季節,我們都離不開書香,散發出書香的花兒,一年四季都在開放!

今天,我認識到了,懂得了前所未有的知識,“叮鈴鈴——”一陣鈴聲過去後,都安靜了下來,只見老師緩緩走來:“今天我們講一篇童話,同學們先分好小組……”

我心想,老師講的那篇《犟龜》,不就與《龜兔賽跑》類似嘛,有什麼好講的。這種無聊的童話不是小學生學的嗎?

不久後,同學們各自分好了組:組名,組長,書記……都安排妥當,我認爲這樣互相學習還挺有趣的,殊不知,我竟會沉醉在這課堂上。

老師黑板上展示出問題,讓小組討論,到時侯,哪個組搶答,其他組能補充,就能加分,落後的組有罰,得分最高的有獎,這樣我不禁兩眼發亮,我們不斷討論,搶答,我們組得分始終第二,同學們都熱情發表意見,每個小組都處於“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狀態。你一言,我一語,充滿了歡笑,就連老師也笑起來,我們語文老師是教導主任,整天一副“撲克臉”他笑起來還是很好看的,這節課令我永生難忘,既充滿歡樂,也學到了知識。

這,就是課堂上的精彩!就像書香的花兒!

以課堂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2

課堂是什麼?課堂是知識傳遞的交接地,它廣闊、淵深,它嚴謹、活潑,它應該是一個神聖而親切的眼。而長久以來舊的教育觀念扭曲了課堂的本來面目,使多少學子不堪回首。時代需要一個全新的課堂,讓我們抖擻起精神,把課程標準的理念、方法迎進課堂,改造它、更新它,讓我們的孩子接受它。

如果說課堂是孩子們汲取知識的海洋,那它必然應該是水波浩淼、氣象萬千的。可走進某些課堂,我們看到教師的教案上永遠有一個標準答案,學生的思維永遠有一個牢不可破的框框;我們看到模式墨守成規、方法一成不變;我們看到無上的權威、嚴厲的說教,以及無條件的接受和戰戰兢兢的服從。於是,孩子們失去了海洋。課堂,是指向過去的世界,還是面向未來的時代?是以人類已經積累的知識爲本,還是以人的發展爲本?是以單通道方式向學生進行灌輸,還是引導學生學會關心、學會學習、學會動手、學會發展、學會探究?每一個答案都是後者,每一個答案都要求我們完成第一種改造:變“死”的課堂爲“活”的課堂。

課堂是教師耕耘的責任田,但更是學生收穫的莊稼地。課堂的主人是學生,你我都不能取而代之。可我們常常看到教師爲主角,學生成道具的戲劇時時在課堂上演。我們何必高高在上?我們何必板起臉孔?我們何必去牽着學生的鼻子?我們何必永遠只會說指令性的話語!難道面對前人知識、文化、智慧的精華,教師與學生是不平等的嗎?這樣的教師角色,體現不出教師勞動的創造本質,也貶低了你我的生命價值。其實,在課堂裏,老師、文本、學生之間應該是一種平等的對話。我想,學生歡迎這樣的教師:聞道有先、授業有道、解惑有法;學生喜歡這樣的課堂:平等、民主、自由。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完成第二種改造:變“教師的課堂”爲“學生的課堂”。

“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前人早就告訴我們書本和實踐是不能割裂開來的。我們要完成的第三種改造便是:變“書本的課堂”爲“生活的課堂”。讓家事國事天下事伴隨着風聲雨聲讀書聲走進寒窗;讓書本上的鉛,跳躍成大自然的花紅柳綠、鳥獸蟲魚;讓孩子們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過去和未來,關注個體和社會。不可想象:教育如果遠離了學生鮮活的生活世界,怎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拋棄那些無聊的讓孩子討厭的練習吧,多讀,多寫,多實踐,讓我們營造一個真正的“大課堂”!

我們在課堂裏辛苦跋涉,從冬到春,從秋到夏,且行且思,知道唯有改造課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作爲一名教師,也許你也曾想:我的工作有什麼意義,我上的課,我在課堂上滔滔不絕的話語,我給學生做的一張又一張的試卷,它們到底能給孩子帶去什麼。當學生因此而懼怕課堂,我們真的會黯然神傷。我們會想起自己做學生的時候,也曾接受過這樣的教育,也曾在這樣的課堂裏累積應試的知識。我們必須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

課堂是學生成長的搖籃,是教師實現人生理想的地方,它應該成爲師生嚮往的智慧樂園、人生殿堂。時代的發展需要我們用嶄新的視角去審視課堂,未來人才的培養需要我們用全新的理念去改造標準就是一盞明燈,它指引着我們課堂改革的方向!改造勢在必行,改造刻不容緩,行動起來吧,在課堂裏,我們將與新課程共同成長!

以課堂爲主題的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小時候在外婆家,外婆給我講了許多神話童話故事。而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有關糧食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故事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個大財主家的兒媳婦,看到自家家財萬貫,金銀珠寶等應有盡有,怎麼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飯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裏,久而久之,被竈神爺告到了玉皇大帝那裏。玉帝一聽非常吃驚,就下令天兵天將在第二天的午時三刻,下凡到這財主家做實地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一定嚴懲不貸。仁慈的觀音菩薩聽到這個消息,想給這家人一個改過的機會,當晚就託夢給這財主家的兒媳婦,要她把倒在泔水缸裏的飯菜撈起來吃乾淨,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滅頂之災。這兒媳婦睡到半夜一下子驚醒了,醒來清楚記得觀音菩薩說話時的表情和所說的話。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爲,她立即起牀把泔水缸裏的飯菜撈得一粒米都不剩,把這些飯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乾淨,然後在鍋裏烘乾,用油炒了讓全家人連夜吃掉。

次日午時三刻,剛纔還是晴朗的天氣忽然變得風雨大作電閃雷鳴。忽然,三聲振聾發聵的雷鳴電閃在這家的屋頂炸響,天兵天將來到她家廚房,在泔水缸裏連續撈了三次,也沒有撈着一粒米,只好迴天庭向玉皇大帝覆命。有了這一次的教訓,從此這家人勤儉持家,不敢再浪費一粒糧食。這是在兒時,糟塌糧食給我的第一次“震撼教育”。

還是在兒時,每天吃飯時,母親總要求我把碗裏的飯菜吃完,粒米都不能剩。母親說,如果吃飯時碗裏剩下米粒,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臉上就會長出麻子,變成了醜八怪。雖然那時候朦朦朧朧,對母親的話也似懂非懂,也不知道臉上長麻子是什麼模樣,醜八怪是什麼模樣,但看母親說話時那嚴肅的表情,就知道不愛惜糧食,後果是多麼的可怕。長大後才知道,那是外婆及母親爲了讓我從小養成愛惜糧食的品行而編出來的故事。

十九歲那年,我又受到一次深刻的愛惜糧食的教育。那一年我寫了一篇小說,自我感覺不錯,就躍躍欲試拿去拜訪一位老作家。那時他大約有五十多歲了,對我這樣的文學愛好者非常熱情又和藹可親。他看了我的習作後提了很中肯的意見,讓我按他提的意見修改。不知不覺就到了吃中午飯的時候了,他去食堂買了一份米飯和洋蔥炒肉讓我吃。可那是四兩一份的米飯,再加上菜,我吃了一半就吃不完了,便有點難爲情地說:“老師我吃不完了,剩下的飯菜倒哪?”讓我至今也無法忘記的是老師讓我先放那,過了一會兒,老師端起那剩下的飯菜吃了起來,而且還一邊吃一邊說:“這麼好的飯菜怎麼能倒掉呢?古語說浪費糧食是有罪的。你們這些年輕人哪!”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外婆給我講的故事,想起母親說過的話,面對老師這平靜的舉動和話語,我既震驚又羞愧,一時說不出話來。

正是父母親和老師用他們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導了我,使我在生活中對糧食,對辛勤耕種的農民充滿了深深的敬意。我也真切地期望比我年輕的朋友、還有現在出生在這樣一個富裕時代的孩子們,也能夠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品質並將其落實到行動中,而不是僅僅只會背誦“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一首詩。

隨着人類活動的頻繁和對環境的破壞,這些年自然災害頻頻發生,糧食也越來越成爲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就在不久前,非洲一些國家數以萬計的人,沒有糧食掙扎在死亡的邊緣,看得人觸目驚心。對於一個有着十幾億人口的國家,糧食問題更是重中之重。而一些地方爲了眼前經濟利益,不顧國家三令五申,大量的良田和耕地被用來蓋了高樓建了工廠,已經形成了城市包圍農村的發展趨勢,昔日那綠油油的麥田,現在也變成了生錢快的蘋果園、葡萄園,甚至是座座高樓大廈!面對這樣的現實景況,我感到莫名的沉重和悲哀。

大概是白天老想着這樣的事,這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北方天旱了,南方水淹了,飢餓的人們發瘋地涌到高樓下的蘋果園裏,拿着成捆的鈔票卻買不到可吃的饅頭、米飯。夢醒了,我驚了一身冷汗。但願這永遠只是個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