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週年慶典致辭(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8W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精選23篇)

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滿懷“”收穫的喜悅,憧憬着“”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們歡聚一堂,懷着無比激動和喜悅的心情,共同慶祝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建校50週年。在此,我謹代表學校一萬餘名師生醫護員工,向出席今天慶典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向遠道而來的廣大校友、以及全校師生醫護員工緻以最美好的節日祝賀!

1960年1月,學校的前身———“蕪湖市中醫學校”誕生。建校後的十幾年裏,學校幾易校名,幾遷校址,在頻臨消亡的邊緣老一輩中醫藥高專人不放棄、不拋棄,堅守信念,不斷奮鬥。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學校沐浴着改革開放的春風,開始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20xx年3月21日,經教育部批准,學校率先獨立升格爲全國首批的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開始引領全國中醫藥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20xx年10月,學校搬遷新址。從此,在這片芳草連天的淨土,學校浴火重生、鳳凰涅槃!20xx年,學校被安徽省教育廳、財政廳正式確定爲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全體中醫藥高專人從此開始書寫新的篇章!

五十年來,學校始終與歷史共命運,與時代同進步,依託中醫藥特色和優勢,主動適應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的需要,適應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不斷在探索中總結經驗、在發展中積澱實力,在調整中凝練特色,在前進中開拓未來,把一個當初只有一個專業、幾十名學生的中專學校建設成爲開辦25個專業、面向全國27個省市招生、在校生近萬人的高等專科學校。

回眸歷史,歲月如歌。五十年是一首歌,波瀾壯闊慷慨激昂;五十年是一杯酒,度盡寒暑濃厚醇香;五十年是一本書,濃墨重彩桃李芬芳;五十年是一段情,飽經風霜真情永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老師們,學校今天的成就,凝聚了一代代中醫藥高專人的激情、奉獻和汗水,承載着各級領導、歷屆校友及社會各界的支持、關懷和厚望,是你們共同成就了學校輝煌的昨天和今天,也必將激勵我們創造更加燦爛的明天! 我們堅信,學校一定能夠抓住時代所賦予的發展契機,繼續煥發它獨特的風采,以更新、更美的形象,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爲人類的健康福祉、爲安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校友、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裏,熱烈慶祝學校建校50週年。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謹向參加今天校慶活動的州政府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兄弟學校朋友、廣大校友致以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對發來賀電、賀信的友好單位表示深深的謝意!

五十年,艱辛創業,砥礪奮進。自1959年開辦“市東山福利院附屬聾啞民族聯合學校”以來,學校經歷了從無到有、曲折發展的半個世紀歷程。由建立初十幾名教職工、一棟平房、4個教學班起,發展到今天佔地總面積9.5萬平方米,校園面積5.13萬平方米,生均住宿面積13平方米的規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了長足發展。

首屆畢業典禮、首次校名的改稱、首次學校的搬遷、校本教材的使用、學制的改革、職業技術班的開設、首批畢業生的就業、智障學生的招收等等,這所有第一個開啓讓人難以忘懷學校歲月的留痕。五十年來,全體延邊特教人嘔心瀝血,與時俱進,在發展中積澱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創業精神,確立了“自理、自立、啓智、健體”的校訓,形成了“團結、求實、創新、貢獻”的校風和“愛心、樂教、探索、創優”的優良教風,建立了制度完備、設施良好、運行規範的教育體系。這一切凝聚着幾代特校人的心血和智慧。

此時,我們懷念和感激爲學校建設睿智謀劃和辛勤耕耘的歷屆學校領導,更加懷念和感激爲學校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離退休老同志。正是衆多合力的共同作用,才使學校一步步發展壯大。在此,我們再一次爲學校的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的各位老前輩們表示深情的謝意!

五十年,滄桑鉅變,春華秋實。多年來,在州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學校的各項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使所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權、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爲了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學校繼承優良傳統,倡導出“節約型學校”的辦學思路,引導全體教職員工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斷地改進工作做法,有效地解決了在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近幾年來,學校在州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順利地進行了校舍環境、基礎設備設施、教學設備的改造工作,並已建成了學校網站,現已形成了身體技能訓練室、多功能教室、網絡信息資源室、音樂室、舞蹈室、工藝製作室、圖書室、美術室等功能較齊全的規模,爲學校今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在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__年開始全校學生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提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免費九年義務教育。

隨着我州國民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大好趨勢,爲保障更多的特殊需要兒童有學上,上好學,我校從20__年開始增設第一個智障教育班。從此,單一的聾教育格局逐步被打破,綜合性的教育格局逐漸形成並得到了不斷髮展。在面對日益增多的智障生教育所帶來的新情況下,學校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教學”課堂模式,突出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增強學生的適應生活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從去年開始,我們制定出培智班“生活適應性課程設置實施”方案,加強其教育教學研究,並積極組織學生生活適應性各項體驗活動,爲所有特殊需要學生學會生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近幾年,學校還加強與普通學校的“志願服務”聯誼活動,積極營造“和諧育人”環境,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社會、迴歸主流的有作爲意識,爲“融合教育”的穩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爲了穩步地推進學校康復教育、藝術教育的發展,以情感培養和行爲養成相結合,以傳統美德和民俗風情教育爲基本內容,加強對舞蹈隊、民俗禮儀表演隊、民族打樂器表演隊的編成與訓練,增設絲網花工藝、縫紉布藝、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四物樂等課外活動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康復和藝術教育的質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我校還與韓國學校締結姊妹校,加大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廣泛的交流中,我們切身體會到在辦學條件、先進的特殊教育理念,以及對殘疾學生的“融合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爲今後確立科學辦學方向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提供良好的環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爲了滿足學生接受自己語言文字教育的需要,借鑑國內和韓國教材內容,自編出特校語文專用教材和生活適應性教材,添補了國內一項空白。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傳承50年校史之精華,在堅守中發揚,在繼承中創新,把“學生的笑臉就是校園的陽光,社會的滿意就是學校的生命。”爲學校形像;“克服障礙,以堅強毅力,明朗生活”爲學生形像;“傾注愛心,持有耐心,周到細心”爲教師形像,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校園文化。五十年來,學校共培養出35屆畢業生614名。大部分畢業生都能夠自食其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辛勤的工作,爲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全體教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下,近年來,學校被評爲“州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州勞動模範集體”。學校教師連續榮獲“全省特教系統優秀教師”、“省勞動模範”、“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我們爲之驕傲而自豪。

五十年,薪火相繼,累進跨越。50年的成績,我們自豪而欣慰;50年後的辦學,我們任重而道遠。慶祝建校50週年是學校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新契機,也是開拓進取,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下,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殊教育辦學之路,爲實現學校各項事業的累進和跨越,不斷譜寫新的美麗華章!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3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校友、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在這金風送爽、黃菊飄香的日子裏,我們高興地迎來了二中50週年華誕!在此,我謹代表學校五千多名師生員工向光臨今天晚會的各位領導,兄弟學校的同仁,各位校友,特別是遠道而來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爲二中改革和發展作出貢獻的歷屆領導和師生員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世事滄桑,絃歌不輟,鴻庠(xiáng)承運,薪火相傳。二中創辦於1958年秋,其前身是“xx縣農業初級中學”,1962年更名爲“xx縣初級中學”,1964年易名爲“xx縣初級中學”,1970年更名爲“第二中學”。50年來,二中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壯大。從1958年的艱難創辦到隨後的幾易校名,從建校初的蓽路藍縷到今天的春色滿園,經過幾代二中人的共同努力,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1998年,學校被評爲市級示範高級中學。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教書育人特色學校”“安徽省綠色學校”“安徽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安徽省電教達標一類學校”等榮譽稱號。學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大學聯考升學率連年攀升。幾十年來,爲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合格畢業生。

50年來,從二中走出的學生,在各自的崗位上盡顯風流。他們中有遠涉重洋的莘莘學子,有保家衛國的三軍將士,有造福一方的黨政領導,有聞名遐邇的商海巨賈(gǔ),有獨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更有許多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普通勞動者。學友們以自己良好的素質,不平凡的業績爲母校增光添彩。

今天,在這樣一個喜慶而值得紀念的日子裏,我們撫今追昔,感懷萬千。50年,二中從一株幼苗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根深葉茂,桃李爭榮。衷心感謝市縣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你們的大力支持,爲二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衷心感謝二中的歷任領導,你們的不懈努力,爲二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衷心感謝曾經在二中工作過的所有教職員工,你們的敬業精神影響和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學生;衷心感謝二中的歷屆校友,你們用努力和成就鑄造了母校的品牌;衷心感謝二中全體教職員工,你們用堅實的脊樑,撐起了加快二中發展的一片藍天!

50年,是二中發展的一個重要驛站,也是二中邁向新的更高起點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將以此爲契機,認真總結過去,謀劃未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堅信:有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關懷和支持,有全體二中人的共同努力,二中這艘經歷半個世紀風雨而又富有生機的航船,帶着xx人民對教育的殷切期望,一定能承載着二中人新的夢想,實現創建省級示範高中的目標。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校友、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歡聚在這裏,熱烈慶祝學校建校50週年。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校師生謹向參加今天校慶活動的州政府領導以及社會各界、兄弟學校朋友、廣大校友致以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對發來賀電、賀信的友好單位表示深深的謝意!

五十年,艱辛創業,砥礪奮進。自1959年開辦“市東山福利院附屬聾啞民族聯合學校”以來,學校經歷了從無到有、曲折發展的半個世紀歷程。由建立初十幾名教職工、一棟平房、4個教學班起,發展到今天佔地總面積9.5萬平方米,校園面積5.13萬平方米,生均住宿面積13平方米的規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得到了長足發展。

首屆畢業典禮、首次校名的改稱、首次學校的搬遷、校本教材的使用、學制的改革、職業技術班的開設、首批畢業生的就業、智障學生的招收等等,這所有第一個開啓讓人難以忘懷學校歲月的留痕。五十年來,全體延邊特教人嘔心瀝血,與時俱進,在發展中積澱了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銳意進取的創業精神,確立了“自理、自立、啓智、健體”的校訓,形成了“團結、求實、創新、貢獻”的校風和“愛心、樂教、探索、創優”的優良教風,建立了制度完備、設施良好、運行規範的教育體系。這一切凝聚着幾代特校人的心血和智慧。

此時,我們懷念和感激爲學校建設睿智謀劃和辛勤耕耘的歷屆學校領導,更加懷念和感激爲學校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離退休老同志。正是衆多合力的共同作用,才使學校一步步發展壯大。在此,我們再一次爲學校的建設發展作出貢獻的各位老前輩們表示深情的謝意!

五十年,滄桑鉅變,春華秋實。多年來,在州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學校的各項辦學條件、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使所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權、生存權和發展權得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爲了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學校繼承優良傳統,倡導出“節約型學校”的辦學思路,引導全體教職員工發揚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精神,不斷地改進工作做法,有效地解決了在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困難。近幾年來,學校在州政府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順利地進行了校舍環境、基礎設備設施、教學設備的改造工作,並已建成了學校網站,現已形成了身體技能訓練室、多功能教室、網絡信息資源室、音樂室、舞蹈室、工藝製作室、圖書室、美術室等功能較齊全的規模,爲學校今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在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20xx年開始全校學生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提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免費九年義務教育。

隨着我州國民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大好趨勢,爲保障更多的特殊需要兒童有學上,上好學,我校從20xx年開始增設第一個智障教育班。從此,單一的聾教育格局逐步被打破,綜合性的教育格局逐漸形成並得到了不斷髮展。在面對日益增多的智障生教育所帶來的新情況下,學校積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有效教學”課堂模式,突出學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增強學生的適應生活能力,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發展。從去年開始,我們制定出培智班“生活適應性課程設置實施”方案,加強其教育教學研究,並積極組織學生生活適應性各項體驗活動,爲所有特殊需要學生學會生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近幾年,學校還加強與普通學校的“志願服務”聯誼活動,積極營造“和諧育人”環境,有效地提高學生參與社會、迴歸主流的有作爲意識,爲“融合教育”的穩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爲了穩步地推進學校康復教育、藝術教育的發展,以情感培養和行爲養成相結合,以傳統美德和民俗風情教育爲基本內容,加強對舞蹈隊、民俗禮儀表演隊、民族打樂器表演隊的編成與訓練,增設絲網花工藝、縫紉布藝、足球、乒乓球、跆拳道、四物樂等課外活動內容,有效地提高學生康復和藝術教育的質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我校還與韓國學校締結姊妹校,加大相互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在廣泛的交流中,我們切身體會到在辦學條件、先進的特殊教育理念,以及對殘疾學生的“融合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爲今後確立科學辦學方向和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提供良好的環境,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同時爲了滿足學生接受自己語言文字教育的需要,借鑑國內和韓國教材內容,自編出特校語文專用教材和生活適應性教材,添補了國內一項空白。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們傳承50年校史之精華,在堅守中發揚,在繼承中創新,把“學生的笑臉就是校園的陽光,社會的滿意就是學校的生命。”爲學校形像;“克服障礙,以堅強毅力,明朗生活”爲學生形像;“傾注愛心,持有耐心,周到細心”爲教師形像,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校園文化。五十年來,學校共培養出35屆畢業生614名。大部分畢業生都能夠自食其力在各自工作崗位上辛勤的工作,爲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全體教職工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下,近年來,學校被評爲“州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州勞動模範集體”。學校教師連續榮獲“全省特教系統優秀教師”、“省勞動模範”、“全國城鎮婦女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我們爲之驕傲而自豪。

五十年,薪火相繼,累進跨越。50年的成績,我們自豪而欣慰;50年後的辦學,我們任重而道遠。慶祝建校50週年是學校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新契機,也是開拓進取,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在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下,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殊教育辦學之路,爲實現學校各項事業的累進和跨越,不斷譜寫新的美麗華章!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5

老師、同學們:

金秋九月,是豐收的季節,今天我們迎來了延邊二中60年華誕。在這裏,我們歡聚一堂,隆重慶祝延邊二中建校60週年,我代表延邊二中向蒞臨慶典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校友、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家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向離退休老教師、全體教職工、同學們致以親切的慰問!

六十載風雨兼程、半世紀一路高歌。延邊二中建校於自治州成立之初,六十年來與自治州同呼吸、共命運。經歷了建校之初創業的艱難和辛勞,也享受了新生的喜悅和成就;經歷了“文革”十年浩劫的摧殘,熬過了不堪回首的歲月;經歷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恢復與發展,確立了吉林省名校的地位,成爲吉林省首批辦好的重點高中;特別是普通高中進入快速發展期以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懷下,延邊二中堅持“文化引領,內涵發展、科研提升”的發展策略,改革發展的步伐穩中求取,好中求快,注重內涵發展,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

回首六十年來的發展歷程,讓我們感慨萬千。學校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大批中堅力量,像脊樑一樣,挺起延邊二中名校之軀。在一代代二中人不斷地探索實踐中,凝鑄了具有共同價值追求的學校精神----“和衷共濟、自強不息”。多年來,延邊二中堅持“以人爲本、以德爲先、和諧發展”的育人理念,以“努力培養人格和體魄和諧發展,知識素質和能力素質和諧發展,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和諧發展,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和諧發展的,符合時代精神的創新人才”爲育人目標,大力倡導“誠信厚德、睿智善行”的校風,“爲師、爲範、求真、求實”的教風,“好學、慎思、博採、篤行”的學風,積極構建現代學校制度,形成了以民主治校爲基礎的校務會議制度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完善了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多年來學校始終把教師做爲第一教育資源來建設,打造一支擁有共同價值追求的教師團隊,現有專任教師170人,其中高級教師55人,特級教師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9人,州級骨幹教師68人。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十年來基本建設累計投資達5800多萬元,修建了體育館、綜合樓、實驗樓、學生公寓、食堂,修建了標準化運動場,教學設施實現了現代化,爲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明顯提高,大學聯考成績在全省重點高中中名列前茅,連創延邊二中歷史最好成績。20xx年我校大學聯考文科平均分位列全省第一,理科位列第三。20xx年大學聯考成績文理科重點率又雙雙突破了50%,本科率超過了93%。

建校六十年來,延邊二中已培養的畢業生數以萬計。這一批批優秀的人才,在各行各業貢獻着聰明才智,成就着祖國的偉大復興事業。校友自身的成功也詮釋着延邊二中的辦學成就,形成了名生與名校相互輝映的效應,正是“今天你以母校爲榮,明天母校因你而自豪”。

六十年的砥礪,一甲子的求索,證明了延邊二中是一所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學校,是一所與時俱進、追求卓越的學校。現在延邊二中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擔負着神聖的歷史使命。我們要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揚優良傳統,秉承學校精神,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堅持內涵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羣衆滿意的學校。

最後,祝願延邊二中在今後的征程中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祝願各位領導、各位嘉賓、校友、家長、全體師生身體健康,工作進步、學習進步!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6

老師們、同學們:

“潮涌浙東競風流”,今天,我們歡聚姚江畔的波寧四中,共同慶賀這所具有悠久歷史的學校165歲華誕,見證她一路走來的坎坷與輝煌。首先,我代表波寧四中全體師生員工,向光臨慶典的領導、來賓、校友、家長以及離退休的老教師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

波寧四中的源頭可上溯至創辦於1845年的崇信義塾,其傳承遞嬗複雜而有特點。1920xx年,同爲教會學校的崇信、浸會合併爲四明中學;1935年,四明中學又與斐迪中學合併,定名浙東中學。以後,毓才中學、益三中學又相繼併入,至1952年12月6日改名波寧市第四中學。四中橫跨三個世紀,先後擴並七校,六易校名,九遷校址,辦學經歷可謂多艱,然薪火相傳、絃歌不絕,誠賴先賢堅毅不撓之精神與學校文化之傳統。浙東中學首任校長壽子鯤先生提出的“誠樸愛”三字校訓,滋養着一代代四中學子,成爲學校的精神傳承和四中人的處世圭臬,體現着教育的真諦。數萬四中學子正是在這一傳統的濡染下走向個人生命的多彩與輝煌,乃至涌現如談家楨、孫儒泳、馮梯雲、林漢達,竺苗龍、蔡義江等等傑出才俊。四中,因他們而驕傲。而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四中也逐漸形成了“開放、包容、務實”的學校文化和傳統。

20xx年我校遷址現址以來,隨着辦學條件質的改善,辦學層次也不斷提升。20xx年被認定爲省二級重點普高,20xx年又跨入省一級重點普高的行列。作爲浙江省新課改樣本學校,四中在新課改實驗中走在了前列,發揮了很大作用。近幾年來,不僅教學質量穩定提高,在學校德育、體育特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建設等許多方面也取得不小成績,呈現出事業篷勃向上,社會聲譽日隆的局面,業績可喜。這既是全校師生一心一意謀發展的結果,當然,也離不開市教育局的正確領導,社會各界、兄弟學校、廣大校友和學生家長的關心、支持、厚愛。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再次向你們表示真摯的謝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今,波寧教育已進入內涵發展階段,這給我校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借全教會之東風,抓165年校慶之契機,乘勢而上,跨越發展,是歷史,也是時代賦予當下四中人的神聖使命,我們堅信,我們會向社會、向後人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哈佛第22任校長洛厄爾認爲,對青春和知識的追求是哈佛真正的生命之源。是的,四中也熱情地追求青春、追求知識,所以,雖然她已經165歲了,但她永遠不會衰老。爲達到目的而使用的方法可以改變,但目的本身是永遠不變的——我不敢說這是對我們四中歷史的最好闡釋,但是,這一定是全體四中人爲之不懈努力的目標!

謝謝!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7

同志們、朋友們:

在這長風浩蕩、秋意濃濃的九月,我們懷着興奮與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實驗國小百年校慶的盛典。此時,羣賢薈萃,少長鹹集,共同慶祝這一激動人心的歡樂時刻。在此,我代表全校2706名師生員工向蒞臨大會的領導、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關心、重視實小建設和發展的各級黨政、人大、政協、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支持、幫助實小建設和發展的歷屆校友表示誠摯的謝意!

百年風雨話滄桑。清光緒20xx年,也就是公元19xx年,“廢科舉,辦新學堂”,近代教育家吳天成在成都辦通省師範的同時,回威會同知縣婁棟、舉人胡素民等,將縣城的“緯經書院、鏡堂書院、青峯書院”合併,在緯經書院原址創辦了威遠縣立高等國小堂,成爲四川省最早創辦的三所縣立高等國小堂之一。學校1920xx年更名爲縣立高級國小校,1940年稱威遠縣嚴陵鎮中心國民國小,1949年改稱威遠縣國小校。1950—1957年6月稱嚴陵鎮國小。1957年7月,威遠縣人民委員會將嚴陵鎮國小分辦爲“嚴一小”和“嚴二小”。嚴一小校址設魏家山(即現嚴中校址)。“嚴二小”校址設原解放路天后宮威師附小,也就是現我校校址。同時爲方便師範生就近實習教學,又將原師範附小由天后宮遷到西街原嚴小初級部,也就是現在的嚴陵鎮中心校校址。1978年學校更名爲嚴陵鎮南街國小,200x年,更名爲威遠縣實驗國小。

從創建到解放的46年間,學校僅招收76個班,畢業學生2082人。從解放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的20xx年間,學校規模逐步擴大,教師由原來的27人發展到39人,在校學生數由原來的678人發展到873人。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20xx年,學校更是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這20xx年間,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佔地面積達4500m2,建築面積4800m2,教學班39個,教職工116名,學生2602人。學校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校園多媒體電視教學系統和紅領巾電視臺,擁有網絡教室、微機室、多功能教室、鋼琴室、舞蹈房、實驗室、閱覽室等一流的設施,整個校園環境幽雅怡人,充滿了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

首任校長鬍素民“嚴慈兼用”,常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名言勉勵學生,培育英才。1xx年歲月悠悠,雖一度遷址,雖數易其名,但這種優良的作風卻代代相傳,永不磨滅。1xx年來,學校爲國家培養、輸送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才。革命烈士胡馭垓,黃浦軍校第一期高材生,在國民黨高幹中被譽爲“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擴情,首任中共威遠縣委書記張滌癡,原《人民日報》總編胡績偉,勇奪多項大獎、擁有多項發明,被譽爲“清華愛迪生”的全國十大新聞人物、博士生邱虹雲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如今,校友們分佈於全國各地,有的風華正茂,年輕有爲;有的老當益壯,雄心不已。他們默默奮戰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智慧和生命,譜寫了共和國一曲曲奮進昂揚的讚歌。

勤耕耘,碩果盈枝喜人心。改革開放以來,我校獲得了一頂頂榮譽的桂冠,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國小、省普教科研課題項目學校、省心理健康教學實驗學校、市最佳警民共建文明單位、市校風示範學校、市現代教育示範學校、市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市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市體驗教育先進學校等。

改革開放迎來了科學的春天、教育的春天,也迎來了實驗國小青春煥發、欣欣向榮的今天。這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學校要發展,國家的富強、民族的興旺、社會的穩定是根本前提;各級領導的殷切關懷、社會家長的鼎力相助是可靠保證;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發展特長、全面育人、學思行結合的育人理念是不竭源泉;科研興校、質量立校,依法治校、辦特色學校是必由之路;一支敬業愛崗、勇於創新、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堅實基礎。

目睹今天的成就,總結成功的經驗,正視缺點與不足,我們將奮力推進新課改,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爭創市教育科研示範學校和縣課改示範學校。我們將以建現代實小爲目標,建立天文觀測臺、電子閱覽室,完善校園多媒體教學網絡;我們將以創省校風示範校爲目標,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我們將以當現代教師爲目標,提高教師綜合教學能力;我們將以培養現代人才爲目標,在重視學生德育素質、文化素質、體育素質的前提下,突出藝術、科技、英語、武術、心理健康教育等辦學特色。

回首實驗國小的昨天,我們感慨萬千;正視實驗國小的今天,我們豪情滿懷;展望實驗國小的明天,我們信心倍增。我們絕不辜負威遠75萬父老鄉親的深情期待。而今,學校正以創省級校風示範學校、建現代實小爲目標,去搏擊新世紀的風雨,去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去實現新世紀的跨越!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8

老師們、同學們:

雪山起舞迎嘉賓,折多歡歌送祝福。適逢偉大祖國六十華誕之際,美麗的康中校園彩旗飄揚、鼓號齊鳴、賓朋滿座、學子榮歸,全校師生員工激情滿懷,歡聚一堂,隆重集會,慶祝康定中學建校七十週年。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學校黨委、行政以及近4000名藏漢各族師生員工,向遠道來康參加校慶活動的各位嘉賓,向蒞臨慶典的省、州、縣各級領導,向光臨慶典的省、州校長聯誼會及理事會的各位校長、向離退休的教職工、向關心支持康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廣大校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

七十年歲月滄桑,七十年風雨征程。康定中學1939年由著名愛國將領、民國政府西康省主席劉文輝先生創辦,是四川及西康藏區開辦最早的高級中學。滄海桑田,斗轉星移。70年來,康定中學歷經新舊社會,省府更名,行政區調整,五十年代地震天災,六七十年代人禍火災。校址三度搬遷,師生三地辦學。但是,這所學校一直沒有停辦,一直在堅持辦學,文脈一直延續到今天,歷史一直演進到今天,文化一直積澱到今天。70年來,學校走過了不平凡的風雨歷程,由最少時的8名學生髮展到今天的3600餘名學生。1963年列爲省重點中學,1980年再次命名爲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1995年通過省級重點中學達標驗收並獲優秀等級,20xx年評爲“四川省省級示範性高中”。20xx年,康定中學與原康定師範學校實現強強聯合,組成了甘孜州第一所集幼兒園、國小、國中、高中、進修培訓於一體的全州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學校。學校佔地面積120畝,建築面積 7萬平方米 。現有教職工286人,學生3600餘人。

七十年辛勤耕耘,七十年春華秋實。凝聚了三十五任校長的教育實踐和治校業績,浸透了千餘名教職工的滴滴汗水和累累心血。七十年間,康中校園這座人才搖籃走出了三萬多名莘莘學子,奔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有的越出國門,留學歐美,涌現出了許多專家、學者和部、省、州、縣各級領導以及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康中康師畢業生中任省部級領導職務的3人,地、州級領導職務的20餘人,有中高級職稱和擔任縣級領導職務的數以千計。更多的康中校友報效家鄉,獻身康巴,服務祖國,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譜寫着壯麗的人生,創造出時代的輝煌。多年來,學校高國中升學率長期保持在90%以上,大學聯考上本科線的人數一直穩居全州第一。近年來,學校先後獲得了四川省衛生先進單位、四川省德育先進集體、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全國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一大批德高業精、成績卓著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脫穎而出。他們中有全國人大代表、省黨代表、省百佳校長,全國、省、州、縣優秀教師、勞動模範。他們是康中的“脊樑”,是康中不斷進步,面貌常新的力量源泉。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甘孜州委書記劉道平同志爲學校題詞:“創新理念,求實尚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前教育部長陳至立爲學校題詞:“康巴教育明珠,藏區人才搖籃”。

七十年明道傳真,七十年薪火相承。70年來,三十五任校長,歷屆師生爲康中的發展,爲康中的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形成了康中特色的辦學思想。這些辦學思想,其核心和精髓是以“實”“和”爲內核的康定中學學校文化。康定中學的學校文化是“求實尚和”。實與和的統一,就是做事與做人的統一,就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就是手段與目的的統一。倡導實,就是要求師生老實做事;倡導和,就是要求師生和悅做人;倡導實和文化, 就是要求師生在老實做事中和悅做人,在和悅做人中老實做事;實和文化的思想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做中學”教育思想一脈相承。文化是有力量的,只有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學校教育。指出:“文化越來越成爲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力量,已逐漸成爲21世紀發展與進步的動力。在教育領域,文化的力量也正成爲推動教育發展與進步的動力。教育的本質在於育人,康定中學倡導“實和”文化,就是康中人70年的文化傳承。70年康中人生生不息,70年康中人薪火相傳,靠的就是“實和”二字,靠的就是“求實尚和”的文化精脈。這是一股康定中學歷史的元氣,這是一股康中人延續至今的“精氣神”。這就是康定中學的競爭力之所在,只要康定中學一天不丟掉它,繼續發揚它,康定中學就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七十年傾力相助,七十年無私關愛。七十年的變遷,七十年的發展凝聚了歷屆州委、人大、州府、政協和省州教育部門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懷與支持。歷屆書記、州長、分管領導均親臨學校視察指導,給我校以巨大關懷,給師生以極大鼓舞。在康中“普實”驗收,重點中學“達標”,承辦民族班,實施“普九”工程,擴大高中規模和爭創校風示範校以及“安心工程”建設,運動場徵地和“績效工資”的兌現過程中,國家加大了對康中的教育投入,極大地改善了我校的辦學條件。康中的滄桑鉅變包含了各級領導的幾多關懷,多少厚愛。在此,讓我們懷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向多年來一直關懷支持康中的歷屆州委、人大、州府、政協和省、州教育部門以及各相關部門的領導表示我們最衷心的感謝!康中師生永遠銘記你們!

同志們、校友們、同學們,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裏,還有各界人士和歷屆校友乃至離退休教職工都情繫康中,關注教育,爲康中的發展添磚加瓦,給予積極的幫助。這些關心學校、澤被後代的仁義之舉對康中師生是莫大的鞭策和鼓勵。這些功德將永載校史,流芳後世。

輝煌業績俱往矣,而今邁步從頭越。康定中學是全州人民的康定中學,她寄託着康巴父老鄉親的厚望,肩負着各級領導的重託,擔當着科教興州、爲國育才的重任。康中在新世紀的奮鬥目標是:全州基礎教育窗口,全省中學教育名校,全國藏區教育典範,進而佔領全國藏區基礎教育制高點。要完成歷史賦予的使命和實現我們的宏偉目標,必須進一步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堅持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堅持康巴文化的多元一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我州民族教育實際,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強化競爭機制,加強學校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把康定中學辦成康巴人民子女求學成才的理想天地和名師薈萃、質量優秀的知識殿堂。使康中校園更加人才輩出、羣星燦爛,爲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進而爲康巴振興、國家進步、民族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同志們、同學們,面對未來,新一代康中人將更加豪情滿懷、快馬揚鞭,用我們的勤勞和智慧去創造明天的輝煌,譜寫康定中學更加絢麗的篇章!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9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盤灣中學六十年華誕,這既是盤灣中學的盛事,也是我縣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我謹代表中共射陽縣委、縣政府,向蒞臨慶典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盤灣中學全體師生員工表示親切的問候!向關心支持盤灣中學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誠摯的謝意!

六十年薪火相傳、六十年力鑄輝煌。經歷六十年的風雨歷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盤灣中學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爲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的世紀,學校始終堅持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走“質量立校、科研興校、管理強校”之路,深入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升內涵水平,先後建成江蘇省重點高中、江蘇省三星級高中、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贏得了社會廣泛讚譽。

當前,射陽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速度加快、質量提升、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邁上了加速發展、構建和諧的新階段。射陽的跨越發展需要教育的支撐,也爲學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希望盤灣中學以六十年校慶爲新的起點,深入學習黨的xx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往開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爭先創優,努力把學校辦成高質量、有特色、現代化的優質學校;希望全體老師志存高遠,敬業樂教,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希望同學們珍惜時光,勤奮學習,崇尚科學,勇於實踐,以優異的成績回報母校,回報社會;誠懇地期望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校友一如繼往地關心支持盤灣中學發展。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盤灣中學在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與時俱進,蒸蒸日上,譜寫出更新更美的華章。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0

親愛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在這丹桂飄香、疊翠流金的十月,我們懷着無比激動與喜悅的心情,迎來了曲靖醫專建校60週年華誕。在此,我謹代表曲靖醫專全體師生向出席今天慶典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一直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社會各界、各位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曾經在這塊熱土上傾心付出、默默奉獻的老領導、老同志和廣大教職工緻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問候!

今天,是個喜慶的日子——朋來遠方送春色,日知月能沐朝暉!

今天,是個分享的日子——園丁學子齊聚一堂,喜看今朝品芬芳!

今天,是個感恩的日子——感念感動感激感謝,菁菁校園憶青春!

今天,更是吹響號角的日子——共話發展共商大計,搶抓機遇謀發展!

六十載絃歌不輟,櫛風沐雨,滄桑砥礪。回顧歷史,榮譽璀璨,我們倍感自豪。

六十年的鐘聲,承載着歲月的悠久,六十年的滄桑,銘記着永恆的輝煌;六十年的執着,鐫刻着不懈的追求!

曲醫人永遠記得1958年的這一天,一批身上流淌着祖先救死扶傷血脈的年輕人,來到了雲南省曲靖城南的一條老街上。他們在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以原“曲靖專區衛生幹部人員培訓班”爲基礎,在一方14畝的土地上建立了“曲靖專區衛生學校”。自那時起,衛校人便以“救死扶傷、懸壺濟世、醫者仁心”的初心;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以“寧靜致遠、厚德載物”的情懷,以“披荊斬棘、勇往無前、舍我取誰”的氣魄開始了艱難的建校之路。

建校之初,雖有曲折,但初心不改;雖有蹣跚,但步伐堅定;雖有坎坷,但不畏艱險。師生們上山找骨頭、挖藥材,自制實驗器具,基業初建,舉步維艱;六七十年代,風雨飄搖,“工礦醫士”、“赤腳醫生”班的舉辦呼應了時代的需要,讓醫學教育的星星之火得以延續;改革開放後,春風化雨普惠大地,學校煥發蓬勃生機。在“團結、求實、勤奮、奉獻”的校訓引導下,在“面向農村、面向基層”培養目標的激勵中,學校與時俱進、不斷茁壯,在風雷激盪、呼嘯前進的時代裏一路鏗鏘。1996年,學校被認定爲省(部)級重點中等專業學校,1997年學校被聯合國計劃開發署確定爲全國八所護理教改學校之一。邁入新世紀,善抓機遇的衛校人確定了將曲靖衛校建設、升格爲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目標,不辭奔波勞苦,不懼風霜雪雨。20xx年,在曲靖衛生學校的基礎上組建曲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自此,學校華麗蛻變,提檔升級,邁入全新階段,發展駛入快車道。自此,學校華麗蛻變,提檔升級,邁入全新階段,發展駛入快車道。曲靖醫專揚帆起航,歷代曲醫人潛心執教、耕耘智慧、播撒真知、傳遞科學、爲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各類醫學人才,一批批白衣天使在這裏孕育,一批批業內精英從這裏起步。

新十年踏歌而行,鏗鏘奮進,桃李芬芳。立足今天,搶抓機遇,我們不辱使命。

絃歌不斷聲聲遠,事業如棋局局新。自20xx年至今,學校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特色昭彰、屢創新高。

十年來,學校方向清晰,目標明確。學校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衛生工作方針,育人爲本、德育爲先,黨、團品牌創建有力,思想政治教育紮實推進。在建合格、創特色的基礎上,朝着“專升本”的目標奮力邁進。學校獲評爲雲南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範高校、雲南省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計劃示範院校,雲南省特色骨幹院校、雲南省優質高職院校,並榮獲雲南省文明單位、園林單位、平安學校等稱號。

學校深化改革,特色凸顯。從升格初期的1400餘人到目前的8000餘人,開辦專業從7個發展到20個,學校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實力不斷增強。學校以專業建設爲抓手,主動對接產業,深化校企合作、校院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校獲批的中央、省、市各類項目爲人才培養提供的強力支撐,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聯合辦學、對外交流、國際合作力度與日俱增。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獲雙證率達100%。學校師生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項技能大賽屢獲佳績,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爭金奪銀、滿載而歸。教學、科研成果在同級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辦學特色日趨鮮明,社會影響力明顯增強。

學校以文化人,濃墨重彩。牢記“健康所繫,性命相托”神聖誓言,秉持“篤學敦行,修德礪能”的校訓,以“敬畏生命,崇尚科學”爲校風,以“教真育愛,傳智授業”爲教風,以“問道醫學,知行合一”爲學風,堅持“質量立校、育人爲本、突出特色、服務社會”辦學理念,注重培育“大醫、大學、大愛、大家”校園文化,美譽度、知名度、品牌度不斷提升,已然成爲學子嚮往、家長滿意、社會放心、院企認可的知名學校。

學校潛心育人,桃李芬芳。學校建成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敬業愛生、樂於奉獻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培育出“全國最美鄉村醫生”、“中國好醫生”陳金正,“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徐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饒婭芬,無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中國好人”毛金鳳、“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田國娟等一大批先進道德典型。曲醫培養的醫藥衛生人才從這裏走向四面八方,奉獻於無影燈下,執着于山鄉村寨,救死扶傷,溫暖生命。

六十年滋蘭樹慧,六十載春華秋實!六十年,一路走來,我們不會忘記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我們不會忘記兄弟院校的熱心支持,我們不會忘記社會各界、廣大校友的鼎力相助,我們不會忘記歷屆領導帶領廣大師生風雨共舟,團結奮鬥。藉此機會,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長期以來給與學校關懷、支持和幫助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廣大校友表示誠摯的謝意!向歷屆校領導、老前輩、老教師,向潛心耕耘、無私奉獻的曲醫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光陰荏苒,薪火傳承。60年一甲子,對於崇高的醫學教育事業而言,60週年正是豆蔻年華、青春煥發之際。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爲,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將立足長遠,創新學校發展模式,破除各項發展瓶頸,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辦學,朝着“立足曲靖,面向雲南,走向全國,輻射周邊”的目標奮力邁進。

初心不改,我們將牢記使命奮勇搏擊;緊盯目標,我們要搶抓機遇勇立潮頭;我們定不負心中的理想,不負肩上的責任,不負家長的期盼,不負社會的重託。

奮雲霄而振翮,勵德業以日新, 再鑄輝煌譜新篇。以60週年校慶爲契機,我們堅信,在各級領導、各界朋友的關心支持下;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在新時代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下,曲靖醫專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璀璨!我們心中的教育之夢一定會夢想成真!

最後,祝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校友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預祝校慶活動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1

親愛的校友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青島濱海學院20xx級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鍾世一。今天能站在這裏代表18000名在校生髮言,我倍感榮幸和自豪!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在校學生對百忙之中前來參加我校建校20週年慶典的各級領導、嘉賓和校友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向我們二十歲的濱海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生日快樂。

清晰地記得兩年前大學聯考結束後,我一度爲填報志願焦慮萬分,這時,在一家貿易公司擔任營銷經理的表姐向家人推薦了她的母校青島濱海學院,其獨特的辦學理念、育人模式和學分學績制度讓全家人眼前一亮,一致認爲這是一個可以磨練意志、提升自我的學校,參考家人的意見和對濱海學院的好奇,使我毅然選擇填報了這所學校。

濱海的教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清晨的操場上,早操拉開了我們一天學習生活的序幕,伴隨着整齊的步伐和嘹亮的口號,我們的身體逐漸強壯,我們的的精力日益充沛,我們的意志不斷增強;優美的一字湖旁,是我們探討與交流的樂園,讓我們的友誼逐漸升華,宏偉的圖書館中,是我們求知的聖地,在這裏,我們學習着專業的知識,汲取着前輩的精神,與大師們的思想激烈碰撞,爲將來更好的發展和騰飛打下堅實的基礎;明亮的教室裏,是我們正在進行的普通話訓練,自從建校以來,二十年從未間斷,我們來自於五湖四海,但是每一位濱海人都能擁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讓我們在無形之中已經擁有優勢;傍晚坐在電視機前,是我們在收看新聞聯播的身影,關心時事,瞭解世界的變化、感受時代的脈搏、擴大自己的視野;運動場,藝術節,處處是我們展示的舞臺,四項基本技能的學習鍛鍊,讓我們全面發展,成爲一名會讀書、愛讀書而不死讀書的學生。

濱海的老師辛勤耕耘,用心澆灌。還記得我的老師剛剛做完中耳手術,爲了不耽誤我們的課程,毅然放棄休假,繼續爲我們傳授知識;還記得,我在醫務室打着點滴時,老師擔心我的飲食,親自爲我將午餐送到病房;還記得,在元旦晚會的時候,老師自己拿出工資爲我們買了飲料食品,陪我們共度元旦。當我們在一個個學科競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時候,我們無法忘記老師的諄諄教導。當我們拿到一個又一個榮譽證書的時候,我們無法忘記老師的言傳身教。三尺講臺寫春秋,一生心血育桃李。他們以寬厚的品德和胸懷,用淵博的知識和精湛技能,孜孜不倦地教育培養着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濱海的理念求真務實,與時俱進。還記得我們入學時莊嚴宣誓進了濱海門,終生濱海人,時至今日,我是濱海人的榮耀與責任就印在我的心中。濱海獨特的辦學理念、別具一格的校園環境和無微不至的師生關懷已經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濱海人的稱謂不僅是我們的驕傲,更凝聚成一種信念,一種力量,貫穿於我們的學習、生活,成爲我們的一生寶貴財富。濱海的精神,已經深深的印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開拓勤奮,坦誠務實。自立自強,自尊自愛,這十六字的校魂校訓已經融入我的血液之中,無時不刻的鞭策着我,激勵着我。擔任校學生會主席以來,每天,我快樂學習,激情工作,服務同學讓我充分感受到自身價值的存在,一起工作讓我感受到了團隊的力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更讓我熱愛濱海這個大家庭。

憶往昔學海盪舟,看今朝事業有成,今天,很多傑出的校友都返回母校一同慶祝濱海的生日,你們是濱海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很快我也將走出大學,踏入社會,我們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利用大學時光積累的沉澱,蓄勢待發!最後,讓我們再一次

祝賀我們的母校生日快樂,桃李芬芳!

祝福我們的領導、來賓和老師青春永駐,身體健康!

祝願我們的同學們創造精彩,擁抱輝煌!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2

老師們、同學們:

跨越歲月的滄桑,走過往日的輝煌。明年的今天,我們的母校西南民族大學將迎來六十週年華誕,這是全校上下爲之期待的日子。爲回顧輝煌辦學歷史,發掘深厚人文積澱,繼承前輩優良傳統,凝聚廣大校友力量,鼓舞師生士氣,共商發展大計,學校定於20xx年6月1日隆重舉行建校60週年慶典活動。

開學以來,在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慶籌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按計劃穩步推進:成立了“西南民族大學60週年校慶籌備工作領導小組”; 召開了“西南民族大學校友工作研討會”、“西南民族大學60週年校慶籌備工作動員大會”;形成了《西南民族大學60週年校慶籌備工作方案》;組織校歌創作;積極聯絡校友,加緊籌建地方校友會…… 爲下一階段校慶籌備工作的全面啓動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今天,我們在這裏舉行學校60週年校慶倒計時一週年暨計時牌啓動儀式,同時,在《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民族報》、《四川日報》等國內主流媒體上發佈《西南民族大學60週年校慶第一號公告》,開通60週年校慶專題網站,明天將出版校慶特刊,標誌着校慶籌備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校慶籌備工作是一項內容豐富、任務艱鉅的系統工程,在距離校慶短短一週年時間裏,有太多的辦學經驗、發展成就需要總結和展示;有太多的校友情感、母校情懷需要凝聚和提煉;有太多的美好願景、發展藍圖需要繪寫和實現。大量具體細緻的工作要求全校各族師生員工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紮實的工作、奉獻的精神,積極參與校慶籌備工作,爲校慶活動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老師們,同學們,學校60週年校慶是一次展示辦學成果和特色,提高學校知名度,樹立良好社會形象的重要平臺,也是推進我校科學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的一次新的重要契機。相信經過全校各族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和廣大校友的鼎力支持,我校60週年校慶活動必將取得圓滿成功,必將成爲學校發展史上一塊新的里程碑!

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親愛的母校——西南民族大學明天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金秋十月,是收穫的季節、感恩的季節。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領會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之際,今天我們相聚在有着“上海之根”美譽的松江,在有着“滬上最美校園”之稱的“程園”——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共同分享工程大人回眸歷史、謳歌發展、展望未來的感動與光榮,共同慶賀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四十歲生日。

昨日的成績,是鐫刻在前行者身後的豐碑;今日的輝煌, 是歷史賦予後繼者的責任。我們不會忘卻前人的嘔心瀝血,不會忘卻昔日的崢嶸歲月,更不會忘卻當下的崇高使命。在此,我謹代表工程大黨政領導班子和2萬餘名師生員工,向上級組織和各級領導,向歷任老領導、離退休老同志,向海內外校友,向兄弟高校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工程大教育事業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並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最衷心的感謝和最誠摯的祝福!

回望歷史,無古不成今。自“大學之母”博洛尼亞大學誕生,到第一所現代化大學柏林大學形成,再到當今世界燦若繁星的現代大學,幾百年來大學生生不息,歷經滄桑而頑強續存,至今仍煥發着勃勃生機。在現代大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伴隨着改革開放晨曦成長起來的上海工程技術大學,40年來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傳承着大學的精神,遵循着大學的規律,弘揚着大學的風範,致力於成爲科學知識的捍衛者、創意創新的孕育者,以及社會責任的承擔者,猶如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熠熠發光於現代大學林立的浩瀚蒼穹。

啓航在程園,奮鬥在程園,騰飛在程園,圓夢在程園。我們堅信,工程大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在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盛世華誕之際,我們迎來了北大附中45年校慶,首先我謹代表北大附中全體教職員工,向出席今天慶典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以及來自海內外的校友,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向未能出席今天大會的海內外校友表示親切的問候!

1960年,在陸平校長親自關懷下,北大附中成立了,那是一個雖然十分艱難,但仍未失去信心的年代,以北京大學43名精英才俊和清華附屬中學、104中學的教師組成了創業者的隊伍,爲北大附中的發展奠定了堅如磐石的基礎。

植下了福音後代的參天大樹,開創了淡薄名利、寧靜致遠的樸實校風,他們是北大附中的建校元勳和功臣,是我們永致不忘的恩師。教從話語年年遠,恩聖甘泉潺潺來。我們作爲後繼者,怎敢怠慢?雖然我校最早的建築那一棟我們稱之爲“紅樓”,我們曾經圍桌吃飯的老的食堂,連同他們周圍的景觀、農田、村落、水塘、挖泥都已經化作歷史的塵煙,但是我們創業者爲孩子們深造鴻福的辦學初衷,一直銘刻在我們的心中!

北大附中的歷史不算太長,但是它在艱苦歲月中誕生,在時代的風雨裏成長,創業、磨難、輝煌、憧憬在坎坷和不凡中歷練着它的與衆不同,正如我們不悔當初選擇了北大附中一樣,我們也不應諱言,過去的坎坷歲月和錯誤、挫折,因爲我們曾經在風口浪尖上接受過洗禮和考驗,所以今天我們才如此穩重、睿智和清醒。

所以我們才更加懂得怎麼樣熱愛自己的母校,怎麼樣尊敬自己的老師,不禁滄海難爲水,我們應該珍惜今天,我們更該牢記教訓,我們深深懂得艱難困苦。

我們擁有輝煌的過去,我們曾經參加金牌閃爍的國際發獎典禮,我們曾經摘得狀元、榜眼、探花、桂冠,我們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母校培養了許許多多以莫曉豔爲代表的優秀學生,我們學校擁有以張思寧爲代表的傑出的教師隊伍,我們的校友遍及大江南北,四海內外,在祖國的各行各業成就斐然,在世界的各地表現卓著,每一個北大附中畢業生都會自豪、驕傲地說我的母校是“北大附中”!

四十五年來,北大附中以百年北大文化爲精神根基,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爲光榮傳統,不斷陶冶着兼容幷包、學術自由的博大胸懷,始終追求着常維新的崇高境界。

四十五年來,北大附中堅持發展個性、涵養人文的辦學宗旨,不斷髮揚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良好學風。

四十五年來,北大附中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畢業生,他們或者是各行各業的棟樑之才,或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工作,誠實勞動,他們爲國家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爲母校贏得了光榮!

四十五年來,北大附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北大附中擁有了更加現代化的的教學條件,擁有了更加美麗的校園,北大附中作爲一所名校,一直在恪守着自己的信仰和諾言,保持着自己的傳統和特色,追求着高尚和遠大的理想,我們的成長、成名不是靠暴發戶的哲學,因爲我們篤信後擊博發。

今天的北大附中,堪稱一方沃土,盡顯滿園桃李春風,我們衷心感謝所有爲北大附中建設和發展作出不可磨滅貢獻的老教師、老領導,衷心感謝所有在北大附中工作過的教職員工,衷心感謝始終關心北大附中發展的各界朋友,各級領導。

北大附中是北京大學的財富,是海淀的財富,是北京的財富,是國家的財富。沒有你們,就沒有北大附中,讓我代表全體北大附中人,向他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附中永遠感謝你們!附中永遠銘記你們的高尚師德和傑出貢獻!

最後,讓我再次對全國各地歸來的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來自海外的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於我們同窗、同學的外籍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參加今天校慶與我們一同分享幸福的領導和來賓、記者表示熱烈的歡迎,歡迎你們回家,歡迎你們又回到了母校北大附中,讓我們一同祝福北大附中生日快樂!讓我們一同祝福北大附中明天更美好!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5

同志們,同學們: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是在水利部的關心支持下誕生併成長起來的。水利部傅作義、錢正英、楊振懷、鈕茂生、汪恕誠、陳雷等歷任部長都曾親臨學校指導工作,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水利部、國務院南水北調辦、中國水電工程顧問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武警水電部隊,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等水利電力系統各單位,在學校建設發展過程中都給予學校諸多幫助和大力支持。學校在水利部直屬管理的50年發展歷程中,培育了華北水院鮮明的辦學特色,儲備了豐厚、優質的辦學資源,爲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xx年國家高校管理體制改革,學校實行以河南省管理爲主、部省共建的管理體制,但水利部給予學校的指導和支持仍然一如既往,從未中斷。正所謂“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是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愛護幫助下發展壯大起來的。中原大地以寬闊的胸襟接納了華北水院。在學校遷鄭辦學初期,河南省在校園建設用地,教職工家屬子女落戶等方面給予學校特殊照顧與支持,爲學校落戶鄭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xx年學校劃轉地方管理後,省委、省政府、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社會各界、省屬各兄弟院校,在我校擴大招生規模、拓展學科專業、龍子湖新校區建設、本科教學評估、重大科研項目評審、高層次人才引進、專業技術職務評定、教職工家屬子女入學就業等各個方面都給予了優惠政策和重點支持。特別是在更名大學和博士授權單位建設這兩個對學校發展至關重要的關鍵點上,省委、省政府、河南省教育廳給予我校極爲寶貴的發展機遇,爲華北水院上規模、上層次注入了強大動力,全校師生定當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回報河南人民的厚愛。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優良的社會聲譽是靠每一位校友的長期努力積澱而來的。每一位在華北水院這塊熱土上學習過、生活過、拼搏過的華水學子,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成就了各自事業的輝煌,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同時,也爲母校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祖國的大江大河可以作證,我校的十萬學子在任何地方、任何崗位都勤奮努力,熠熠生輝!值此建校六十週年之際,各界校友紛紛圍繞學校發展需求,或慷慨解囊,或獻計獻策,赤子之情,感人至深,母校永遠銘記和感謝你們!

六十華誕是學校承前啓後、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更是學校乘勢而上、再創輝煌的新起點。在創新型國家建設的宏偉事業中,我們責無旁貸地承擔起爲國家培養高質量人才、創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會服務、傳承和創新先進文化的歷史責任。20xx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頒發、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既爲我們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相信,在水利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共同努力,華北水利水電學院一定能夠開創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衷心祝願各位領導、嘉賓身體健康,事業輝煌;祝各位校友家庭幸福,前程似錦;祝全校的老師們、同學們節日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6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在此隆重集會,慶祝浙江大學建校119週年,同時舉行120週年校慶倒計時一週年啓動儀式,拉開明年雙甲子校慶的序幕。按照議程,我先做一個主題報告,主要講兩部分內容,一是介紹浙江大學的目標定位和發展戰略,二是報告120週年校慶的有關情況。

一、承擔使命,堅定信心,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

當前,高等教育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全人教育思潮引領全球高等教育的變革,大學教育創新步伐正在加快;教育資源跨境流動共享成爲新的常態,國際化與本土國際化深入推進;信息技術與認知科學驅動着教育1.0向學習2.0創新發展,教與學的方式將發生重要變化;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加速會聚融合,呼喚着高等教育的持續創新;國家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高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新定位。新的時代背景,爲浙江大學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浙江大學是一所承載歷史使命、富有創新精神的高等學府。她在民族危難中開啓興學救國的世紀征程,在抗戰烽火中崛起爲中國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在院系調整中襄助祖國科學教育事業的奠基發展,在並校融合中翻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恢宏篇章。延續新浙大組建以來的辦學思路,落實學校黨代會確立的“三步走”總體戰略,未來的浙江大學將進一步彰顯“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特色定位,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大學。

“十三五”期間是浙江大學實現“三步走”第一步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關鍵階段。爲此,學校已經制定實施“十三五”規劃,進行了戰略佈局,啓動了計劃項目。

首先是進一步明確“三大定位”

“綜合型”體系的定位,就是構建一流引領、綜合交叉的學科生態體系,建立分層分類、綜合協同的辦學格局體系。“研究型”格局的定位,就是塑造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特色,形成國際影響、高強輻射的科研格局。 “創新型”大學的定位,就是要聚焦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生態系統,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培養拔尖創新創造型人才,引領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服務經濟社會及全球挑戰重大需求,推進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培育重大文化傳承與創新成果;在創新治理模式方面,完善學校治理體系,探索完善開放式的國際合作模式,營造激勵創新的文化氛圍。

其次是進一步凸顯“十大任務”

學校“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十個方面的重要任務,包括推進人才培養、學術創新、人才隊伍、學校治理、支撐保障等五大體系建設,以及一流學科建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聲譽提升與國際化、辦學體系等五大布局發展,形成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期的學校發展戰略框架。

第三是進一步優化“兩大格局”

面向未來:一是優化發展戰略格局,通過建設舟山校區和海寧國際校區,籌建高水平國際聯合學院,推進工程師學院建設,推動獨立學院轉型發展,不斷完善學校辦學體系。二是優化學科戰略格局,實施高峯學科建設支持計劃和一流骨幹基礎學科建設支持計劃,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及特色學科建設,打造一流學科生態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綜合型研究型創新型大學,是浙江大學的使命,也是全體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的擔當。在即將跨入第三個甲子的歷史新起點,學校需要匯聚所有浙大人的智慧和力量,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堅強的勇氣推動這項偉大的事業。

二、全力以赴,統籌推進,共同迎接120週年校慶

20xx年5月21日,學校即將迎來120週年華誕。經過全校上下和廣大校友的共同努力,目前各項校慶籌備工作都在積極有序進行。校慶的總體安排,可以用“三個八”來概括,即八個字的理念,八個字的四項原則,八個字的四大主題。

1樹立“同心攜手、共創一流”的理念

一是同強校之心,攜全體師生之手,共創世界一流。融合全校師生的力量,求是創新,協同進取,爲把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努力奮鬥。

二是同愛校之心,攜全球校友之手,共創世界一流。凝聚全球校友的關懷,秉承傳統,愛校榮校,爲把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添磚加瓦。

三是同助校之心,攜社會各界之手,共創世界一流。彙集社會各界的支持,建言獻策,捐資興學,爲把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襄助動力。

2堅持“結合、協同、項目、參與”的原則

一是堅持結合原則。把校慶籌備工作與學校的日常工作尤其是近兩年的重點工作、十三五規劃實施等結合起來,統籌資源和力量紮實有序推進各項籌備工作。

二是堅持協同原則。充分調動廣大校友和院系的積極性,促進校友和學校、院系和學校的協同聯動,形成校內校外共慶、學校上下一盤棋的良好局面。

三是堅持項目原則。以項目爲抓手,凝練16個重大項目和35個重點項目,集中力量打造若干標誌性的特色項目。

四是堅持參與原則。體現廣大師生、校友和社會各界的參與性,以“海納江河”的開放胸襟,進一步擴大校慶活動的參與面,提升學校形象,增強學校影響力。

3凝練“校園、學術、文化、互聯”的主題

一是圍繞“校園”主題,打造美麗校園,優化校園佈局,營造喜慶氛圍。加強校區環境改造和整治,優化校園景觀設置,以美麗校園營造校慶氛圍。推進校園基本建設,舉辦若干標誌性項目落成典禮,全面啓動海寧國際校區。設立校園開放日,向社會大衆集中展示具有前沿性、科學性的項目。

二是圍繞“學術”主題,匯聚學術資源,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學術合作。設立高層次學術論壇,舉辦全球高等教育發展論壇、C9高校校長論壇、全球創新創業論壇等重要活動。舉辦高層次學術講座,設立學術大師大講堂,計劃未來一年安排120場大師講座。開展“暢想2030——一流學科建設發展展望”活動,邀請頂尖專家把脈未來學術發展,暢談浙大學科建設。做好學術成果展示,開放科技館和博物館,展示學校近20xx年來的重要科研成果,推動一系列高水平學術著作出版,集中呈現深厚的學術底蘊。

三是圍繞“文化”主題,傳承文化傳統,豐富文化表達,弘揚浙大精神。構建文化表達體系,制定推廣校園形象識別系統,完善文化景觀環境佈局,拍攝校園電視片,展現學校文化底蘊和精神風貌。講好浙大故事,發行校慶紀念郵票,出版《百廿求是》、《浙大圖史》、《浙大故事》等圖書。匯聚校園文化,舉辦師生校友體育交流、國際馬拉松邀請賽、攝影書畫展、校慶系列文藝活動等。繼續舉辦學生節、校友集體婚禮等傳統活動,組織大型社會公益服務,開展“助推夢想”系列捐贈。

四是圍繞“互聯”主題,倡導綠色理念,應用智慧手段,促進信息共享。以“互聯網+校慶”理念,辦好120週年校慶紀念大會、文藝晚會及各地校友慶祝活動,加強全方位的信息發佈、現場直播和網絡互動。加強海內外主流媒體宣傳,面向全球校友開展網絡新媒體宣傳,發起爲母校點贊接力等活動。完善學校中英文門戶網站,整合校園媒體平臺,促進學校形象傳播。

海納江河,惟求是知至知終;啓真厚德,育英才思睿觀通;開物前民,謀創新無吝於宗;樹我邦國,惠蒼生天下來同。浙大人跨越三世紀的砥礪奮鬥,即將迎來明年的雙甲子校慶。我在此作爲校長,真誠邀請寰球校友、宇內賢達屆時蒞臨盛舉,同襄一流偉業,共創美好未來!

最後,再次感謝廣大校友對母校的關心支持!感謝社會各界對浙大的鼎力相助!感謝全校師生對學校的辛勤付出!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7

老師們、同學們: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春華秋實。今天,我們相聚在泰州實驗學校,共同歡慶泰州實驗學校建校十週年。在此,首先向前來參加十週年校慶活動的各位領導和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感謝!

今天,在主席臺就座的領導、嘉賓有:泰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長黃龍生先生,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祕書長、研究室主任吳健先生,中共泰州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宋呂銀先生,泰州市教育局原局長施鍾林先生,市關工委主任陳金法先生,市人大教科文衛工委副主任徐國平先生,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劉康平先生,泰州師專副校長張曙光先生,省牧院副院長臧大存先生,以及市、區有關部門、在泰高校及友好單位的代表。在籌辦校慶活動期間,省政協陳寶田副主席爲學校題詞“海陵明珠”,市政府特地發來了賀信,市政協陳克勤主席爲學校題詞“發揚創業精神,培育優秀人才”,市人大王泓衛副主任爲學校題詞“求實創新,勵志奮進”,市教育局發來賀信,宋呂銀局長爲學校題詞“十年風雨創輝煌,而今邁步當更強”!此外,泰州師專、省泰州中學、江蘇教育報刊社、《國中教學研究》雜誌社、蘇州市景範中學等也發來了賀信。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以及所有來賓表示衷心的感謝!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8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北京大學120週年校慶海外慶典。首先,我謹代表北京大學向各位來賓、各位校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北大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北京大學創辦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北大既繼承了中國數千年的“太學”傳統,又是近代中國興學圖強、向西方學習的產物。成立之初,北大就以興辦現代高等教育、復興中華民族作爲自己的使命。在這裏,誕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工科。可以說,北大是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在北大的發展歷程中,我們與英國形成了深厚的情誼,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互通互鑑。1920xx年京師大學堂正式更名爲北京大學後的第一任校長嚴復先生,就畢業於英國皇家海軍學院。他率先將亞當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論》、密爾的《論自由》等著作翻譯成中文,啓蒙了一個時代。同時,1920xx年7月29日,英國教育會議第一個在世界上承認北京大學及其附設的譯學館均爲大學;隨後倫敦大學也宣佈承認北京大學的學歷,由此奠定了北大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

自誕生以來,北大始終挺立時代潮頭,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20世紀初,北大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傳播了社會進步思潮,鑄就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傳統。北大在中國率先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的學術傳統,先後雲集了當時中國乃至世界最頂尖一批大師,促進了北大乃至中國的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北大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組成的西南聯合大學,在資源極爲匱乏的情況下,培養出了一大批世界級優秀人才,創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兩彈一星”研製、百萬次電子計算機問世、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等國家重大戰略工程中,在青蒿素研發、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稀土分離理論及其應用、股份制與產權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論成果中,北大師生和校友都建立了不朽功勳。

北大的120xx年,承載着一所大學登高望遠、矢志一流的理想追求。京師大學堂成立之初,就有“爲五洲萬國所共觀瞻”的胸懷和理想。一個世紀前,在建校20週年之際,北大的老校長蔡元培先生提出:“本校二十年之歷史,僅及柏林大學五分之一,萊比錫大學二十五分之一,苟能急起直追,未嘗不可與爲平行之發展。”充分表達了北大實現跨越發展、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雄心壯志。此後,北大始終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征程中不斷奮進。

特別是自1998年北大百年校慶以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上升爲中國的國家戰略,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不斷攀登新的高峯,成爲“文、理、醫、工、農”學科門類更加齊全的綜合性大學,有41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位居全國首位。根據基本科學指標(ESI)數據庫,北大進入全球前1%的學科已由20xx年的4個增加到如今的21個,是中國大陸擁有前1%學科數最多的高校,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科特徵。

歷經雙甲子,跨越三世紀。前輩先賢們以篳路藍縷、以啓山林的氣魄書寫了北大的輝煌歷史和光榮傳統。當前,與民族共命運的北京大學,也和國家一同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新時代,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新時代有新的挑戰。當今信息技術徹底改變了知識的創造、收集、儲存和傳播方式,極大影響着教育教學模式。全球化正深刻改變着世界,不同文明之間呈現深度的交流交融交鋒態勢,人們更加期待大學發揮更多的建設性作用。

面對挑戰,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反思。

在北大建校25週年時,蔣夢麟先生在《北京大學日刊》所載的“紀念詞”中宣佈:“今日是本校二十五年的生日,是我們全體師生反省的日子。”正是有了前輩們這種躬耕自省的精神和品格,北大才能在不斷的自我剖析中把準航向、實現昇華。

我們要思考,如何辯證處理紮根中國與放眼世界的關係。世界高等教育演進史告訴我們,只有充分融入國家特色、民族特點和文化自信,才能辦出一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世界一流大學。我們需要研究如何從五千年中華文明中汲取養分,如何立足於中國實際,在世界大學奔騰向前的浪潮中獨樹一幟、挺立潮頭。

我們要思考,如何有機整合核心使命與外延任務的關係。要釐清核心使命和外延任務,將大學的資源集中在教學科研核心使命上,把寶貴的經費、土地和師生的精力,都用在刀刃上。

我們要思考,如何正確認識數據指標與內涵質量的關係。過去20xx年,我們採用對標式發展,論文數量等指標都增長了10倍以上,與世界頂尖大學的指標差距也越來越小。但是真正決定一所大學的地位的,是她的內涵和質量,未來怎樣實現學校的內涵式發展是我們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面向未來,我們要明晰目標。

在世界高等教育大變革的時代,北大要在世界大學之林中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智慧,要真正成爲“各省之表率,萬國所瞻仰”的“偉大的大學”。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創建“偉大的大學”是不同的。前者是量的變化,關注的是指標和數據,是熱鬧、繁華的;而後者是質的提升,重在大學的品格和文化,是要“深耕細作”的。歷經120xx年的奮鬥,特別是近20xx年來的快速發展,北大已經具備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基礎,現在是我們靜下心來、力戒浮躁,厚植沃土、強根固本的時候了。

成爲偉大的大學,意味着爲學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成爲國家乃至世界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中心,造就擔當世界責任、推動人類進步的一流人才。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爲中心,將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緊密融合,給學生更大的自由選擇空間,提供最好的學習成長體驗,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慾和創造潛力,做到“懂自己、懂社會、懂中國、懂世界”,使教育真正成爲師生共同的探索之旅。

成爲偉大的大學,意味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一流學術隊伍。我們一方面要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持續實施“博雅人才計劃”,在國際人才競爭中佔據主動,另一方面要營造寬鬆的氛圍和良好的學術生態,實現“近者悅、遠者來”。

成爲偉大的大學,意味着產生更多能夠推動國家發展、人類進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學和未來技術。我們將重點佈局“臨牀醫學+X”“區域與國別研究”兩大前沿與交叉學科領域,根據不同學科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確定不同的任務和評價標準體系,建立中國視角的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建立符合國情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使“雙一流”建設的動力更加充沛。

成爲偉大的大學,意味着建立完善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真正成爲世人敬仰的學術殿堂。大學的文化,應該寬鬆自由、嚴謹求實,應該風清氣正、寧靜和諧。我們要繼續推進管理重心下移,更加激發院系的積極性創造性,尊重學者的主體地位,統籌好校內不同羣體的關係,使學校中每個機構、每個人的創造潛力都充分迸發出來。

成爲偉大的大學,還意味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進程。北大是中國最爲開放、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之一,已經與60多個國家(地區)380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合作關係。來自全世界的數千名優秀青年在北大留學。北大的教育資源也正向全球敞開,所開的慕課已經吸引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萬學習者註冊在線學習。近年來北大傾力打造燕京學堂、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孔子學院等合作窗口,積極辦好北京論壇、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等交流活動,大力開展“一帶一路”區域國別研究,積極參與各類國際大學聯盟,在與國際頂尖的教育、科研、文化機構開展深度合作,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世界共同發展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過去40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經驗、120xx年北大的辦學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具備廣闊的全球視野才能更好地發展。未來北大要繼續深化改革、全面開放,從全球汲取辦學經驗和智慧,當好中國鏈接世界的橋樑。

與英國高校開展對話與合作一直是北大對外交流的重點之一。長期以來,北大與牛津、劍橋、倫敦政經學院、愛丁堡大學、杜倫大學、UCL等英國高校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係。今天,北大在英國辦學,這是北大與英國深厚情誼發展的“一小步”,也是北大乃至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大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自創辦以來就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在學生培養、師資力量等各方面已成爲目前中國最具國際化的商學院,也爲推動北大在英國辦學做出了非常積極的努力。20xx年3月,美麗的牛津郡迎來了第一批北大匯豐商學院的碩士學生。這批學生的到來,開啓了北大學生來英國學習的新渠道,使北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國際化、多元化。我們也希望以此爲平臺,匯聚世界上最優秀的學者和學生,營造好的環境,讓他們能夠在北大的良好氛圍中修身立德、鑽研學術、釋放潛力,推動中國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瞭解中國的發展,理解中國的文明。

中國先生曾經提出,“教育是面向未來的,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作爲傳承文明薪火和奠基未來發展的專門性機構,作爲發揚已知、創造新知、開拓未知的專業性組織,大學需要率先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既要服務當下的社會現實,更要放眼長遠的發展需要;既要推動物質世界的進步,更要維護好人類的精神家園;既要有真摯的本土情懷,更要有深切的世界關照。

在過去的120xx年,北大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既推動西學東漸,又致力於東學西漸,搭建起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橋樑。今天的北大,將發揚光榮傳統,繼續當好中外文明交流交融的使者。我們希望和更多的兄弟高校一道,擔負起高等教育引領時代發展的責任,融通中西方文明,努力解決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共同問題,爲人類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貢獻新智慧,成爲國際社會改革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1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在這個值得喜慶的日子裏,大家都聚在一起,爲我們慶祝建校十週年,真的是特備的有幸代表着我們這麼多的同學,今年是我來到xx學校第二年了這兩年中我覺得在這裏成長了,來到了這裏我覺得我們就要愛護校園,今天是學校成立十週年我們的學校孕育了我們知識,或許很多年後我們在場各位同學都是各個行業的人才,我們都是在天南地北,也請不要忘了在xx學校的這段經歷,現在的我是很有感觸的,來到了這裏兩年了其實這裏已經被我當作了自己的家,現在學校十週年實際,給我的感覺就像是給家長過生日。

其實同學們,我們現在站在這裏更應該感激我們的學校,這是培養我們的地方,或許我們的下一代也會在這裏讀書,這是第一個十年,我相信我們的學校還會有很多個十年,也會越來月發展的好,十年其實對於一個學校來講不是很久,對於我們來講卻很長,十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們的學校一直都在這裏。十年之後還是這樣,我們要做的就是記住我們在這裏的點點滴滴,學校是我們的吸取知識的地方,學校也是我們成長的平臺,那麼學校給了我們這麼多,我們能夠回報學校的不一定同等,其實很多年以後我們再回想起來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這是第一個十年,今天在這裏慶祝學習十週年,很多的同學可能會沒有什麼概念,但是這個十年它就是在這裏,我喜歡我的學校,儘管我在這裏讀書的時間或許不是很久也就是短短几年的時間,對我來講這幾年的時間是很長的,就像現在我感覺我還是在這裏很充實的,每一天都是有自己的事情,在xx學校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值得回憶的,我們總是在這個過程中享受在學校歡快的日子,但其實我們的在這裏的時間其實對於學校來講是很短的,剩下的時間我一定會好好的過好沒一天,我非常的堅信我們學校的一定發展的快速,現在這是第一個十年我們的學校已經在我們市排名很靠前了,我相信我們作爲學子,大家一起努力下一個十年的時候我們學校一定是名列前茅。

我爲我是學習感到驕傲,在這裏讀書的兩年時間是我難以忘懷的,我希望剩下的時間內,我能夠充分的利用這些時間,在這裏的每一天不應該是平凡的,我們要報道學校,做好自己的事情,我們努力學習,大家一起努力了,我們的學校的水平就上來了,最後我祝福我們學校越來越好!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20

經過60年建設和發展,大連理工大學已經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特別是從建校50週年至今的十年,是大工奮發有爲的十年,也是大工蓬勃發展的十年。在這撫今追昔、展望未來的歷史時刻,我非常高興地向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和各位校友報告大工的新變化:

十年間,大工已經實現從以工科爲主、應用理科實力較強向以理工爲主的轉變,成爲一所以理工爲主,理工管優勢突出,理、工、經、管、文、法、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研究型大學。學校的一級學科博士點從5個增加到1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從26個增加到110個;碩士點從59個增加到150個;博士後流動站由9個增加到20個;國家重點學科由4個增加到包括4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涵蓋的23個國家重點學科。實現了學科建設重要指標的成倍增長。學校教育教學的水平明顯提高,本科教學水平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在全國首批啓動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獲得國家教學質量獎9項、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篇;學生科技競賽獲得省級以上獎勵1300餘項,包括83項國際獎和554項國家獎。

十年間,大工的年科研經費由1.2億元增長到7.2億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數連年躋身全國前20名,獲得資助率列前10位;高水平論文的產出量一直位居全國高校前20名以內,其中EI論文列第10位。20xx年以來,學校有19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郭東明教授團隊的“硬脆材料複雜曲面零件精密製造技術與裝備”獲得20xx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十年間,學校的院士由7位增加到10位(包括我們深切緬懷、前不久剛剛離開我們的錢令希和楊錦宗兩位院士),雙聘院士由6位增加到14位,長江學者由3位增加到18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由8位增加到30位。最近五年學校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511人,其中留學回國人員佔23%,一大批青年教師正在逐漸成長爲學校事業發展的中堅和骨幹力量。

十年間,學校已與24個國家和地區的172個大學、科研機構及大型企業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聘請了包括3位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2位美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12位海外學術大師,開始在更高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與世界著名大學攜手並進,共同促進世界高等教育的繁榮和發展。

十年間,學校新建了開發區校區和西部校區,佔地面積由152萬平方米增加到3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由65萬平方米增加到110萬平方米,其中位於淩水校區西部的新徵校區建設已經呈現雛形和輪廓,化工綜合樓、化工實驗樓以及圖書信息資源中心等拔地而起,教學、科研條件不斷得到改善。

需要特別報告的是,20xx年1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依託大連理工大學揭牌成立和建設,主要承擔中央組織部下達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培訓任務,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共同構成國家級培訓體系;20xx年3月,學校與大連市、英特爾公司簽訂聯合創建半導體技術學院的協議,通過英特爾公司向學校捐贈的價值3600萬美元的8英寸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線工藝平臺和相關的設計平臺、檢測平臺的建設與運行,將使大連理工大學成爲全球與先進集成電路產業技術距離最近的大學。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21

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正當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歡欣鼓舞,認真學習黨的xx屆四中全會精神,X中迎來了建校20週年的喜慶日子。在此,我謹向全校近萬名師生員工表示最熱烈的祝賀!並藉此機會,向不辭旅途勞頓蒞臨X中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校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多年來情繫教育、關心支持X中發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向在X中建設和發展中付出艱辛努力、作出貢獻的全體教職員工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X中20xx年,一段風雨春秋的歷史;X中20xx年,一串碩果累累的字符。X中,是我市民辦中學教育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市基礎教育領域的佼佼者。辦學投資人秉承上爲政府分憂,下爲百姓解愁的社會責任感,懷揣真投資、真辦學、真發展的價值取向,堅持人才興校、品牌制勝、規範辦學和校企相擁等經營方略,通過20xx年的不懈努力,實現了學校規模、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特別是在最具公信力、權威性的大學聯考、會考質量檢閱中,一路高歌。可以說,X中20xx年,奉獻於社會的不僅僅是減輕了政府投資辦學的壓力,適應了社會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爲各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畢業生,而更大的價值還在於,打破了區域教育的傳統格局,探索了民辦教育發展的成功路子,詮釋了優質教育,激活了的教育市場。爲此,我要代表市委、市政府衷心感謝全體X中人爲教育所作的貢獻!

百舸爭流,破浪者領航;千帆競發,奮勇者爭先。當前,教育市場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希望你們以20xx年校慶爲契機,以前20xx年的光輝業績爲起點,以一流名校爲目標,以培養優秀人才爲主題,牢牢把握教育市場競爭的脈搏,緊緊抓住我市大力發展城市教育的機遇,創新發展思路,優化發展環境,在教職工中深度建設道德共同體、事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凝聚校本核心價值觀,激發教師忠誠事業的激情和教書育人的創造性,激發學生刻苦學習、成人成才的內動力,在下一個20xx年爭創全國一流名校的征途中再創輝煌!

最後,祝願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各位校友、全體師生員工身體健康,吉祥如意!祝願X中建校20週年慶典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22

日月更迭,春秋代序。20xx年10月,山東建築大學喜迎甲子華誕。六十載薪火相傳,砥礪前行;一甲子深耕廣耘,春華秋實。這是學校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學校總結經驗、展示成就、凝聚力量、共謀發展的又一重大契機,盛載着建大人的光榮與夢想。在此,我們謹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友人和廣大校友校董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歲月如歌,薪火相承。1956年,原國家城市建設部成立濟南城市建設工程學校,作爲全國新建的十所土建類學校之一,山東建築大學鴻基肇始、應運而生,正式開啓了篳路藍縷、築基建業的奮鬥征程。學校各屆領導班子團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勵精圖治、自強不息,搶抓機遇、開拓進取,譜寫了一曲曲光輝燦爛的歷史篇章。1958年,學校劃歸山東省人民政府管理,升格爲本科院校,更名爲山東建築學院。1968年,伴隨國家教育事業的調整,學校更名爲山東省建築學校。1977年,學校恢復本科辦學。1978年,學校由“山東省建築學校”改名爲“山東建築工程學院”。1982年學校成爲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1998年,學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1998年、20xx年,山東省機械工業學校、山東省地質學校、山東省建築工程學校、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四校融合,組建新的山東建築工程學院。20xx年,學校在駐濟高校中率先建設新校區,20xx年新校區正式建成並啓用,學校辦學主體東遷。20xx年,學校更名爲山東建築大學,並舉行建校50週年慶典,書寫了發展史上新的輝煌篇章。20xx年,學校成爲山東省人民政府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建高校,實現了科學發展的新跨越。

櫛風沐雨,絃歌不輟。作爲山東省唯一一所建築類高校,學校始終堅持以培育建築英才爲己任,緣“建築”而生,依“建築”而興,因“建築”而強,各項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多年來,學校主動適應國家住建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秉承“立足山東、面向全國、依託行業、開放辦學”的方針,緊緊圍繞“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學科引領、人才建設、管理創新、文化塑校”五大工程,辦學規模穩步擴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已發展成爲一所以工爲主,以土木建築爲特色,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省屬高校,是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服務國家特殊需求“綠色建築技術及其理論”博士人才培養高校、山東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首批立項建設單位、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支持計劃建設單位。目前,學校佔地2500餘畝,校舍面積70餘萬平方米。設有19個學院(部),58個本科專業,1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5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設有全國唯一的“綠色建築技術及其理論”博士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教職工19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6萬餘人。學校鑄就了“厚德博學、築基建業”的校訓和“勤奮、嚴謹、團結、創新”的校風,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爲社會培養了15餘萬名管理人才和技術骨幹,建大校友校董遍及齊魯、輻射全國,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被評爲“全國建設人才培養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教育教學,成果豐碩。學校不斷強化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學改革,規範教學管理,着力培養“基礎實、適應快、能力強、素質高”的應用型人才。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1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6個土木建築類專業通過國家專業評估。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近五年來,學生在“挑戰杯”、數模、電子設計等競賽中,獲省級以上獎勵2100餘項。畢業生受到社會廣泛認可,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20xx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xx年,順利通過山東省本科教學工作審覈評估。

科技創新,特色突出。學校始終堅持學科的龍頭引領作用,突出土木建築學科專業優勢,形成了多個在國內具有較強優勢的特色科研領域和學科方向。擁有“可再生能源建築利用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建築”山東省協同創新中心,設有國家鄉土文化遺產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有16個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綠色建築、土木工程、建築節能、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等領域具備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近年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400餘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4億餘元。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0餘項,其中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教育部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

服務社會,造福桑梓。學校始終堅持發展面向城鄉建設行業,頒佈實施《服務山東建設事業行動方案》,積極對接“藍黃”國家戰略、山東省“兩區一圈一帶”戰略,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建築工業化、綠色建築、智慧城市、古建築保護等領域發揮了積極作用。與地方政府、大型企業、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50餘項,有400餘項成果實現技術轉化和產業推廣,主持或參與制定了40餘部國家與省相關行業規範標準。承擔山東省和濟南市40餘項大型工程的項目管理,參與完成世博會山東館、全運會自行車館、中國足球籃球學院等項目的規劃設計。學校榮獲“山東省企校合作先進單位”稱號。

博識雅行,名師薈萃。學校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優化人才成長和發展環境,構建了一支結構合理、愛崗敬業、業務精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367人,其中教授191人、副教授544人,博士生指導教師30人,在崗碩士生導師510人。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等高層次人才41人,雙聘院士、泰山學者等12人,省級以上教學名師、優秀教師38人。擁有1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2個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創新團隊。一大批專家學者、知名教授躬耕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推動了學校持續健康發展。

對外交流,四海潤澤。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中國臺灣、香港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注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開辦9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10餘個學生訪學項目,開辦了留學生英文授課本科項目。重視引進國外智力工作,提高人才培養國際化水平。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在山東省建科院、青建集團等百餘家企事業單位建立180餘個聯合培養基地和創新實踐基地,設立各類獎教學金26項,爲學生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條件。

黨建思政,擔道領航。學校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爲主線,紮實推進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勝利召開了第一次、第二次黨代會,深入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實踐活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反腐倡廉建設都取得了新的進展,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顯著提高。學校榮獲“齊魯先鋒基層黨組織”稱號。

綠色建大,人文日新。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推進“諸子百家進校園”,建設“建築文化景觀帶”, 建成了建築平移技術展館、地圖地契館、山東民居館、山東鄉情館、鐵路工業及建築展示基地,形成了40多處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景觀。設立“齊魯建築文化研究中心”“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承擔國家級和省級系列文化遺產保護重大課題與項目,推動了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發展。成立“魯班文化研究院”,建設了校園文化成果資源庫,培育形成了“築基講壇”“映雪求知”等文化活動品牌,進一步濃郁了校園文化氛圍。

盛世新程,砥礪奮進。建大甲子校史,是歷屆建大人高蹈宏闊、砥礪奮進的歷史,是全體師生築基攀登、忘我拼搏的歷史。站在甲子校慶、“十三五”開局、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新起點,學校將立足國家建設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五大工程,全面深化綜合改革,不斷強化內涵建設,勵精圖治、銳意進取,向着建設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啓程再奮進,譜寫着屬於時代的風華篇章!

學校週年慶典致辭 篇23

尊敬的各位來賓、曾經的、現在的老師和孩子們:

當記憶像河流緩緩穿越60年的光陰流淌到今天,這是一種怎樣的百感交集!祝賀生日,情感其實最爲複雜,快樂、苦難?還是惆悵或傷感?很難用一個準確的提法來概括。但對於學校有一個詞例外,那就是青春。因爲每個人的青春基本上都會和一所中學有關,無論是那些已逝的或正在經歷的、美好與傷感並存的青春纔是生命中最美的風景,是我們每個人時間深處的故鄉。在這生命故鄉的路上,有溫暖的撫慰、清新的愛情、淡雅的純真還有信仰的光芒。所以,今天的慶典爲在場的每一個人而來!無論你和這個校園有着怎樣的緣分,此刻我們相聚在一起,進行一次奢侈的青春紀念。

偉大的波蘭詩人米沃什在一首《讚歌》的詩中,寫過這樣一段:

你我之間沒有別人,

而賜與我,以力量。

白色山脈吃着地上的草原,

向海,他們走去,他們的海浜勝地,

新而又新,每天太陽傾過

小河陰暗的幽谷,我誕生的地方。

我沒有智慧,沒有技能,沒有信仰,

但我獲有力量,它扯破了世界。

我將碎裂:一個大浪,衝向它的海岸……

這段詩歌似乎是描述此刻感受和解讀這個慶典背景畫面最好的註釋。按理說校慶是展示學校成就的光榮時刻,但那些傲人的數字或者超越他人的得意究竟能給我們帶來多少力量?這麼說也許因爲我們本就沒有什麼資本,所以討巧的自我安慰成了最動聽的藉口。當然,各位老師和同學們,請原諒我不敘述我們的燦爛時光,這不是在否定我們的成就,因爲我堅信所有具體的業績和進步都處在一個相對的座標系中,無論多麼強大的成果都會在歲月的蒼茫之中,消退它華麗的顏色,但惟有內在清潔的精神力量恆久不變!所以在這60週年的慶典時刻,讓我們共同思考:教育,如何養育每個新鮮或蒙上灰塵的生命。

我們爲什麼必須追問和回答這個問題,那是因爲在人生的生態系統裏,有一場災難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着,生活正在喪失可能性和多樣性,因爲原本豐富的生活不斷被歸類、簡化然後集結在了一條路上,而這條道路筆直地通向權力、財富、名望已及各種各樣的意義。雖然很多人堅定地認爲這條道路的終點是安全與幸福,但代價很有可能就是人生被我們自己摧殘成一個忙碌奔波甚至到崩潰的狀態,也許永遠無法到達終點,因爲幸福的成本不斷增加,簡單的快樂則無影無蹤。

無論一個人有多麼顯赫的位置和權力,擁有多少無法想象的財富,還是被賦予任何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但他都是從一個並不耀眼的起點開始的,就如同詩中描繪的那小河幽靜的山谷,我們都會從中誕生,學習技能,涵養智慧,堅定信仰。學校教育在我看來,不應該屬於工業時代的流水線和集約化,它是曠野中的鄉村、是山谷裏的小溪,是田園裏的牧歌,教育應該是屬於自然的,那炊煙緲緲的悠然,細流涓涓的從容,鳥鳴啾啾的恬淡纔是學校應有的氣質和風度。這不是逃避時代,是的,當競爭融入我們的血液,狼性基因潛伏在我們生命裏,我們似乎無法選擇,只能兇狠地活下去,但我們屬於平凡的人類,我們需要人性的生活。我常常告訴我自己,如果我們沒有教會我們的學生學會生存、去直面生活的艱難,那將是我們的嚴重失職;但如果我們沒有讓孩子們感受到生命的苦與痛,愛與樂,我們就是一羣可恥的從業者。當欺騙與粉飾、藉口與搪塞在教育生活裏被很多人用得爐火純青,實力、壓力、動力成爲戰略要素的時候,纔會漸漸發現:高遠、正直與純真的思想纔是目前教育的稀缺資源。北京十五中從“團結、勤奮、求實、創新”開始,不斷思考“惜時、篤學、修誠、盡責”的內涵,到今天我們終於超越世俗的牽絆而向着遙遠發出了“守直築真”的呼喊,作爲新的校訓我們期待守直築真的聲音成爲曠野間通達和藍天上悠遠。這不是脫離人間煙火,因爲我們的生命中有太多的快和滿,困與乏,所以駐足與觀望才成爲教育最閃亮的瞬間。換句話說,教育既要讓學生體會世俗生活,又要培養他們一種超然的精神能力,依靠自己的思想餵養自己的靈魂。

北京十五中正在按照這個標準成爲一所明亮的學校,明亮比名氣更有尊嚴,人心散發出來的光彩既照進各位在現實前行的道路,也似閃耀的星光映在夢想的天邊。這光明的能量來自深深的平等與尊重,這是這所學校60年來最寶貴的財富,在這片土地上,依靠權力得以生存的東西日漸衰敗,學術的尊嚴與價值不斷得到彰顯,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正逐漸成爲這裏的行事原則。如同我們堅定地認爲:如果只注重絕對分數,那還只是以學校爲本的體現,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學生點亮他們的夢想,讓他們勇敢地走向未來之路纔是真正的以人爲本。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敬畏,每一個靈魂都有質感,所以走過60年,學校的辦學理念逐漸清晰:“教師與學生共時、和諧成長。立足差異,努力尋找成就感和幸福體驗,守護人性的尊嚴。”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具有獨一無二不可替代的價值,人生真正的幸福在於在各自的生命道路上尋找自我,進而超越自我。基於學校理念確定了這樣的辦學目標:做有品質、飽滿的人。所謂有品質、飽滿的人就是要擁有寬廣的視野;涵養優雅的氣質;洋溢青春的精神;堅持批判的思想、保持獨立人格;強烈關注生命的品質。這些學校的核心價值理念不是裝點門面的文字擺設而是勇敢的行爲,無論是學生和教師成績的隱私化、招生與財務的制度化還是閃爍民主質詢風氣的星星之火,都表明平等與尊重的陽光正穿透霧靄灑落在我們的身旁。我需要舉個我自己的例子來加以證明。如果非要找出最能代表我教育思想的文字或者說成就,那似乎就應該是我在今年2月13日九年級、高一、高二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致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們》,我想這是我自己能達到的教育最高境界吧?我爲自己能僅僅是想到那些默默無聞的孩子們而感到自豪。世界有時並不公平,其實大家都知道,我的作用根本比不上很多的老師,學校的所謂成果又100%是通過學生體現的,怎麼在校慶這麼重大的慶典上,只能由我天經地義來代表學校致辭,也許這是很難改變的規則與慣性,但我真心地表達,我代表不了你們任何人,我只能代表自己。就像我不奢望能給大家帶來多少的貢獻,而常常祈禱不要給他人造成更多的破壞,別打亂他人的生活節奏。在今天這個紀念的時刻,我希望我的講話能夠傳達一些你們的心聲。如果說這算做一種警惕自我的思考習慣的話,我必須坦誠這不是我的專利,這是這個學校的遺傳。警惕自我根植與平等、尊重與包容的環境,我想在這個大家共同見證的時刻,真心地感謝王守愚校長,感謝您當年默許我可以不交教案;感謝何賢景校長,當年在我上課爭議頗多的時候,在全校教師集會時不惜溢美之詞地鼓勵我;感謝孫炳林主任,20xx年前沒有當初您幽默隨和的接待,就不會有我與十五的情緣;感謝那些和我搭班的老師們,你們沒有因爲我所教的成績不理想而採取敵對與歧視;當然還要感謝所有的老師、孩子還有家長們,在我擔任校長的幾年中,你們沒有因爲我的偏頗與不足而冷漠觀望,而是果斷升起信任的旗幟獵獵飄揚。正是這些包容與鼓勵,尊重與關愛讓一個永遠擺脫不了一絲羞澀和靦腆的人勇敢地走向了一個更大的舞臺。

所以我無法不眷戀和感謝這個校園,至少在我41年的生命歷程中,這裏讓我感受到了尊嚴的幾乎全部意義。上個月我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教育,讓人生更美好》,在扉頁上我鄭重地寫下了這樣一行文字:僅以此書獻給不太有名的北京十五中和她內心明亮的人們。後記中我補寫到沒有老師和孩子們,就不會有這些文字。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並不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正是基於這個認識,我今天在這裏向所有的孩子們鄭重承諾:我捐出這本書的稿費和版稅,以及自購1000冊書的銷售款項,預計5萬元作爲北京十五中“守直”文學獎的啓動資金,我希望未來幾年能通過更多的社會力量的彙集,讓這個文學獎日益壯大,我希望孩子們勇敢地寫出失落的純真與正直,拒絕生活的平庸與麻木,去觸碰還有生機的生命本體,爲這個社會種下希望的種子。今天慶典的核心是教師文化講壇和學生講壇獎盃的揭幕與頒發,我希望明年是“守直”文學獎的節日。

因爲愛與平等,這個校園生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自由的風吹佛在北京南城這個校園的每個角落,輕鬆與微笑逐漸成爲一種標誌。有人也許有一些看不慣,認爲民主消解了力量,寬鬆助長了惰性,但這個校園因爲種種原因而擁有了一種文學的浪漫似乎不應該是一種錯誤,而是一種機緣,我們能做的是跟隨她的方向。

60年的記憶是一條悠長的河流,有時又像連綿不絕的羣山,我們無法憑藉一己的力量把這萬水千山走遍,幸運的是我們內心不時涌動着自由的風,讓這自由的風穿行在記憶的山谷吧,讓漫山遍野的繁華富饒那些孤獨的靈魂,讓每一個顆心信仰真理,自在、輕盈、平安和喜樂!謝謝你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