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工作會議主持稿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8W

一、傳達全省政府採購工作會議精神

政府採購工作會議主持稿

4月14日,在昆明召開全省政府採購工作會議,省直各單位領導、省財政廳相關處室領導及各地州市財政局政府採購分管局領導和採購科、採購中心負責人共計200多人蔘加會議。會議由省財政廳政府採購管理處劉鴻芳處長主持,省財政廳副廳長劉野樵同志在會上作了《完善機制強化管理深化改革科學發展努力實現我省政府採購工作再上新臺階》的重要講話。省廳劉副廳長從十個方面回顧總結了《政府採購法》實施五週年以來我省所取得的成績:一是政府採購規模和範圍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政府採購組織形式和採購方式日趨科學合理;三是政府採購制度建設得到強化;四是政府採購信息網絡平臺初步建成;五是供應商投訴事宜得到及時處理;六是監管機制不斷完善;七是政府採購評審日漸專業化;八是政府採購自身建設得到加強;九是理論研究取得新實效;十是治理商業賄賂有序開展。並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十個方面的要求:一是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二是推進制度建設與創新,健全政府採購管理制度體系。三是繼續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和規模,提高公開招標比重。四是加強財政內部協調,完善政府採購預算執行和國庫支付制度。五是積極推進環保、節能產品採購,充分發揮政府採購政策功能。六是加強宣傳和培訓,逐步建立政府採購執業資格制度。七是加強政府採購檢查工作,完善政府採購運行機制。八是做好供應商投訴處理工作,建立政府採購監督處罰機制。九是應用電子採購交易平臺,建立統一的政府採購專家資源庫。十是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強政府採購幹部廉潔自律工作。

會上,省公安廳、曲靖市、普洱市、紅河州、文山州作了交流發言。這次政府採購工作會議,省財政廳領導非常重視,是《政府採購法》實施五週年以來召開的一次規模大、規格高、內容多的會議。

二、全市政府採購工作回顧

近年來,全市財政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財政廳的幫助指導下,認真執行《政府採購法》及相關規定,強化監督管理,拓展采購範圍,擴大采購規模,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促進了黨風廉政建設,各項工作取了得明顯成效。

(一)法規培訓宣傳有新亮點

一是抓培訓工作。於去年7月中旬,應邀在全市地稅系統工作會議上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財政部18、19、20號令及採購申報審批程序進行專題講座。同時,加強醫療器械部門集中採購培訓,在衛生部門工作會議上,舉辦了政府採購相關知識的培訓講座。二是抓宣傳報道。先後在《雲南財政信息》、《中國財經報》、《政府採購信息報》、《曲靖日報》、曲靖電視臺、曲靖政府公衆網等媒體報道“曲靖市向社會公開徵集評審專家、公開聘用社會監督員和有一定影響力的採購項目。”對公開招標和重大采購項目,邀請新聞媒體和公衆介入,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始終堅持把單一的行政監督引入社會監督,提高政府採購的透明度。三是抓宣傳效果。針對一些有影響力的採購項目,把現場設在部門單位組織開標,讓他們觀摩、瞭解、認識採購程序和採購過程,從而達到了宣傳政府採購法的目的,提高了各部門、單位知法、執法、守法意識。四是抓政務公開。推行政府採購政務公開,加大采購信息公告,公佈電話,對來信、來訪和諮詢採購事宜及法律方面的問題,做耐心細緻的解答。五是抓服務質量。進一步明確採購科、採購中心人員工作崗位和職責,落實問責制和辦結制。始終把服務質量和辦理時限放在首位,熱情接待,耐心答覆,改進機關作風,樹立財政窗口形象。六是抓信息質量。在加強信息資料統計報送的同時,着重抓好信息報送質量和採購亮點。,各縣報送信息30多條,市級收集整理報送信息100多條,對我市在採購活動中一些好的經驗、辦法和措施,整理後在全市宣傳和推廣,達到了資源共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借鑑的作用。市級有兩位同志受到表彰,做得好的縣(市)也受到了相應的表彰和獎勵。

(二)採購範圍規模有新拓展

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擴範圍、上規模、建制度、抓規範”的要求,積極採取措施,政府採購範圍不斷擴大,採購級次由一級預算單位逐步擴展到二級、三級直至基層預算單位。採購項目基本涵蓋了貨物、工程和服務三大類,並且工程和服務的比重逐年增加。逐步將新農村建設、城市公共設施、救災物資、中國小危房改造、公務車修理保險以及體現節能環保等政策要求的項目納入政府採購範圍。市級將網絡工程、信息安全檢測系統、廣域網分析預警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醫療器械設備、中央政法專款、農村土地證印刷10萬多冊、全國大學聯考屏蔽系統工程100萬元等項目納入政府集中採購;麒麟區把城區電子監控、防汛抗旱監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設備、政府電子政務網絡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會澤縣將市政道路-

、鄉鎮工程物資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陸良縣把救災物資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富源縣把新農村建設工程物資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羅平縣將大型農機具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馬龍縣把校園綠化、修繕、藥品等項目納入政府採購,師宗縣抓了“採購信息、程序、過程、結果”四個公開。其餘各縣區都不同程度抓了一些新的採購亮點,採購範圍都有不同程度的擴大。隨着採購範圍的逐步擴展,採購規模也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全市完成採購預算金額45,921.37萬元,與實際採購金額41,103.18萬元相比,節約資金4,818.19萬元,綜合節約率10.49%。與去年同期36,649.76萬元相比,增加4,453.42萬元,增幅12.15%。其中:市本級實際採購13,744.26萬元,佔全市的33.44%;各縣實際採購27,358.92萬元,佔全市的66.56%。

從各縣採購情況看:會澤縣採購4,877萬元,同比增長25%;宣威市採購5,066萬元,同比增長14%;富源縣採購5,077萬元,同比增長17%;沾益縣採購1,715萬元,同比增長30%;曲靖市開發區採購237萬元,同比下降24%;麒麟區採購2,804萬元,同比增長19%;馬龍縣採購1,839萬元,同比增長34%;陸良縣採購2,681萬元,同比增長26%;師宗縣採購1,319萬元,同比增長47%;羅平縣採購1,744萬元,同比下降16%。

全市採購規模突破四億元大關,在曲靖市政府採購歷史上實現了新的跨越。採購規模位居全省第三位,位居全省各地州第一位,與1999年成立時採購的4,189萬元相比,翻了近十倍。《政府採購法》實施五年來,全市累計完成採購金額16.5億,節約資金1.61億,綜合節約率8.89%,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各項制度建設有新突破

近年來,我市在供應商投訴、專家評審、資金運作、供應商資格准入、項目委託採購、軟件產品採購、社會監督、內部控制等環節上都先後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出臺了《政府採購人員工作職責》、《政府集中採購目錄及採購限額標準》、《政府採購申報程序》、《政府採購資金管理辦法》、《軟件產品政府採購管理暫行辦法》、《政府採購項目委託採購管理暫行辦法》、《醫療器械和設備部門集中採購實施暫行辦法》、《政府採購協議供貨及服務項目暫行管理辦法》、《政府採購管理暫行辦法》。已形成了一整套相應完整的制度體系,從採購項目申報、審批、立項、招標整個過程都置於監督之下。各縣也在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規範運作等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政府採購工作總體上步入了程序化、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我們將中央、省、市出臺實施的相關法規政策和規章制度裝訂成冊,編印了《曲靖市政府採購法規文件彙編》,分發到縣級財政部門和相關領導,便於查找,利於執行,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制度建設。

(四)採購監督管理有新力度

近年來,結合各地實際,在發揮職能監督管理方面有新力度。一是不斷加大對政府採購工作中的項目委託、採購方式審批、採購文件編制、信息發佈、採購評審、供應商年檢、專家管理、中標確定、監督採購合同簽訂履行、供應商投訴處理等重要工作環節的監管力度。二是不斷注重集中採購活動的規範操作,進一步優化採購程序和採購方式,針對不同項目,研究新的辦法,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不斷解決採購活動中效率低下等突出問題。三是不斷加強對部門集中採購和分散採購項目的監管,認真執行部門集中採購與分散採購的事前審批制度,探索新的採購方式,確保部門集中採購和分散採購項目納入政府採購的管理和統計範圍。四是不斷抓好政府採購執法檢查工作。市縣採購部門多次開展了以採購單位、定點供應商爲重點的專項檢查,加大對重點採購項目、專項資金、大額資金、採購目錄執行、定點協議供貨等情況實施專項檢查,特別是針對公務車定點保險、定點維修的日常檢查,督促各定點供應商認真履行合同。近年來,市級抽調人員組成檢查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自查自糾、交叉檢查和重點檢查,並針對衛生系統、採購量較大的單位和維修企業實施重點檢查,查處違規採購金額3,900多萬元,對違規採購單位和定點維修企業違規操進行了糾正。五是不斷建立供應商准入制度。嚴把供應商准入關,市級對省內外100多家供應商進行年檢註冊,登記建庫,提高了供應商參與的積極性。由市監察、財政聯合發文公開徵集、審查、確定評審專家,目前市級專家庫已達91人。六是不斷強化信息統計、分析和管理工作。對協議供貨單位進行經常性檢查,及時掌握市場動態,要求按時報送統計報表,對統計報表進行認真分析,有針對性地加以整改,維護政府採購法的嚴肅性。

(五)政府採購方式有新變化

市縣兩級財政部門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嘗試了“跨區域聯合採購”方式,即市級與縣、相鄰縣與縣間聯合採購,實現了資源共享、縮短時限、提高效益、現場練兵的目的;對項目單一、金額大的採購項目,把招標現場設在用戶單位,既宣傳了政府採購法規政策,又使用戶單位加深了對政府採購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一是管理機構與執行操作機構的工作職責日趨合理,初步建立了財政部門統一監督管理下的政府集中採購機構和部門集中採購的管理體制。二是建立了政府集中採購目錄發佈制度。各級財政部門按照法律要求,研究擬定了各級政府集中採購目錄並報當地政府批准實施,經過幾年不斷改進和完善,各級政府集中採購目錄逐步趨於合理。三是部門集中採購初見成效。一些按系統垂直管理或下屬單位多的如衛生主管部門,對系統專用項目和特殊產品,實行了部門集中採購,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富源、會澤、馬龍縣將政府採購延伸至鄉(鎮)一級,即在每個鄉(鎮)財政所確定一位專人負責政府採購工作,消除了政府採購的“盲區”。市級委託部、省級批准的甲級、乙級政府採購代理機構,實施採購3108萬元。市級公開招標確定了19家汽車銷售商爲協議供貨公司,3家4s店品牌專修企業及12家綜合類維修企業爲公務用車定點維修企業;實現了木製辦公傢俱、檔案櫃、密集架、小額零星財務軟件、oa系統、殺毒軟件協議供貨;3家定點保險公司,爲市級1,000多輛公務車實施保險。,市級編內公車(不含編外車)參保466輛,在增加交通強制保險1,000多元的情況下,車均保費4,760元,比車均5,000元的預算,每輛節約資金240元。仍然達到保險險種不變,贈送險種增加,服務質量有所提升,理賠時限加快,同時節約了財政資金。

(六)專項治理工作有新成效

自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以來,各縣(市)區財政部門高度重視,及時成立機構,充實人員,給予了經費保障,同時明確了治理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做到層層抓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採購管理科(股)都抽調了工作人員參與工作,市財政局採購管理科抽調了一名人員長期參與並承擔了市治賄辦的文字材料、文件擬訂、彙報總結、調查研究、會議組織安排和其他日常工作。

幾年來,市縣財政部門在治理政府採購領域商業賄賂專項工作中,主要抓“四項治理”:一是抓治理工作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崗位和重點人員。二是抓治賄工作責任制的落實。三是抓治理工作的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採購部門各項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四是抓治理工作長效機制建立。注重“四個結合”:一是注重把治理商業賄賂與財政改革相結合;二是注重治理政府採購商業賄賂與落實責任相結合;三是注重治理政府採購商業賄賂與財政監督相結合;四是注重治理政府採購商業賄賂與制度建設相結合。按照《曲靖市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明確職責,重點突出,強化措施,確保了自查自糾、重點檢查、查辦案件和建立長效機制四項工作順利推進。,財政部門按照治理政府採購商業賄賂專項工作的總體要求,圓滿完成了各階段性工作任務。進一步抓好查處工作,特別是針對一些敏感崗位和薄弱環節,加強對行政權力的監督和制約,建立起預防和治理的長效機制,把治理商業賄賂作爲一項日常工作,常抓不懈。

(七)採購隊伍建設有新面貌

以來,市縣財政部門按照《政府採購法》要求,先後成立了採購管理科(股)和採購中心。隨着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以引起各級、各部門領導關注和重視,配備專人,充實力量,實現了“採管分離”管理模式。隨着管理體制的完善和組織機構建立,政府採購人員隊伍不斷壯大,尤其是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從事政府採購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知識結構逐步改善,業務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市共有30多名政府採購管理人員和50多名政府集中採購人員,這隻採購隊伍已經成爲推動我市政府採購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採購隊伍建設方面,注重業務培訓、廉政教育、政策引導,通過開展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學習培訓活動,全市上下已基本練就出一支能幹可靠、高效履職、依法奉公的幹部隊伍。

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政府採購工作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着政府採購制度改革的順利推進。主要表現在:(1)採購預算編制難,隨意性大。根據《政府採購法》的規定,要求各級年初要編制政府採購預算。但從近年來的情況看,這一規定並沒有得以真正落實,大多數部門的採購事項都屬於臨時行爲。(2)採購法規執行難,可操作性差。公開招標時間太長影響效率,採購法與招投標法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有些條款不夠細化等。(3)範圍規模擴展難,增長速度慢。儘管政府採購總量逐年有所增加,但增速較慢,納入政府集中採購範圍的項目,也存在管理和執行不到位的現象。(4)採購環境淨化難,干擾因素多。在日常工作中,有時仍然會發生來自不同方面的說情、打招呼現象。(5)部門觀念轉變難,工作阻力大。有的部門以各種理由規避政府集中採購,甚至還有“先斬後奏”的行爲。(6)機制運行操作難,原因比較多。各縣管理機構與執行機構已經分離,但在執行過程中,人員不到位,職責不落實,超權越權的情況時有發生。等等這些問題,有必要在實踐中探索研究,加以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