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國學啓蒙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2W

當今中國的文化建設或文化創新,意味着中華文化的復興,或者說,是當代東方的“文藝復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曆程。實現這項歷史使命,至少需要1XX年,需要3代人的不懈奮鬥。其中,我們爲20歲以下這一代中國人,創造何種文化環境? 生產何種文化產品? 提供何種文化服務?特別關鍵,值得關注。文化建設,重在建設。重中之重,是新生代的國學啓蒙。

新生代國學啓蒙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自1993年以來,我們以“大中國小進行中華美德教育實驗研究”爲題,先後被立項爲“八五”、“九五”、“十五”、 “十一五”,全國教育科學規劃教育部重點、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在北京、山東、黑龍江、河南、廣東、重慶、四川、湖北、浙江、陝西、江蘇等地,選定600餘所大中國小校,開展了連續滾動的教育試驗研究,有80餘萬學生接受了教育,取得了較好教育效果和一批成果,得到了家長、學校、社區的認可。爲21世紀的中國學校弘揚中華文化,培育新一代中國人,摸索了一些可行的路徑。13年的實驗研究,苦辣酸甜,使我們對於中華文化的歷史價值,歷史命運,當代轉化,弘揚發展等,有了些許刻骨銘心的思考與記憶。

1996年,在香港的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上,臺灣學者向我提問:中國學校向中國學生進行中華美德教育,爲何還要進行實驗?爲何還要立項爲國家級的科研項目?這一提問,令人尷尬,使人反思!

文化反思的力量

1993年,此項研究開始的時候,我們只是在北京市的三個區縣選擇不到百所學校進行實驗。當時,社會、家庭、尤其是學校的教師,對於中華文化及其傳統瞭解和認同嗎?對於何謂中華美德?如何進行中華美德教育?幾乎是一片空白。如果不先在一小部分學校進行教育實驗,取得經驗逐步推廣,能有希望進入教育“體內循環”,變成政府的教育行爲嗎?當代人對於自己傳統文化的陌生與偏見,是弘揚中華文化,進行中華美德教育的最大思想瓶頸。

然而,這是個歷史的過錯。只有對這種歷史過錯有了痛心疾首、客觀清醒地反思,才能擺脫百餘年形成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自卑與弱勢的“文化心理”。才能走出“打倒孔家店”,“破除四舊”,“評法批儒 ”,“黃色文明”等等“文革思維”的文化迷宮。有了這種文化反思,有了文化觀念的轉變,中國人才能找回“文化自我”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人面前挺直自己民族的“文化脊樑”,才能更加自覺、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的復興、建設中國的新文明。這是一個民族走向文化成熟的一種思想解放的歷程。爲此,我們始終把幫助學校校長、老師轉變文化觀念,解放文化思想,作爲首要任務。13年來,通過組織召開國內外關於“中華倫理與公民道德”爲中心內容的學術研討會,舉辦“中華美德教育行動師資培訓班”,以落實此項任務。至少取得了以下共識:

1、傳統

傳統,是世代相傳,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遺產。它既有空間的侷限性,又有超時空的無限性。它是在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不斷充實和更新內容,在不斷向現實靠攏、併爲現實服務的過程中,得以豐富和發展。

傳統有落後於時代的成分,但它不等於落後;傳統有其凝滯性,但它不等於保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主要形成於封建社會,但它不等於封建。

2、傳統文化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也就有了自己的傳統文化。一個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傳統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中華傳統文化,既有精華又有糟粕,但是,必須建立精華多於糟粕的文化觀,必須拋棄多年來形成的糟粕多於精華的文化偏見。

對於傳統文化需要批判的繼承。然而,批判是手段,繼承是目的。如果在實踐中只有批判,少有繼承,甚至不繼承,那麼,手段就會變成了目的。這種本末顛倒的文化思維,只會有文化的破壞,難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建設。

對於傳統文化,批判不能取代繼承,革命不能替代建設。沒有建設的革命,只能損傷文化的元氣,導致文化衰敗與危機。只有以建設爲本,才能使文化得以生存、復興與繁榮。

3、中華文化的當代價值

中華文化,是中國實現社會現代化的阻力?還是動力?

亞洲“四小龍”社會現代化的成功實踐,推翻了1XX年前馬科斯 ● 韋伯鼓吹的“阻力論”。

當中國人歷經百年苦苦求索社會發展道路與模式,終於選擇了“走自己的路”的時候,也就選擇了中國自己的文化。中華文化的復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應有之意,沒有中華文化的復興,就沒有完整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實踐令人欣喜,一位教師的認識提升了,在他所管的班級中華美德教育就展開了。一位校長的文化觀念轉變了,他所領導的學校中華文化、中華美德教育就熱氣騰騰,效果顯著。一位教育局長的文化思維解放了,他所管的縣市整個教育界的中華文化,中華美德教育,就能千方百計進教材、進課堂、進學校。一個地區的領導班子認定了文化的價值和力量,對中華文化有了真情實感,就能夠將中華文化、中華美德教育變成政府行爲,推向整個縣市,成爲化民成俗,共享文化陽光的全民行動。值得慶幸的是,黨的十七大爲弘揚中華文化、承接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打開了更加廣闊的新天地,它使世人看到了中華文化復興的新希望。然而, 紮紮實實的文化觀念的轉變、文化思想的解放,仍然是一項相當艱鉅的歷史任務。

反思是一種智慧和力量。能夠“一日三省吾身”的人,纔可能成爲強者。一個具有文化反思能力的民族,纔有未來的輝煌。一個善於文化反思的政府,才能推動文化的科學發展。

中華美德與核心價值觀

文化是民族的生命,道德是文化的靈魂。對傳統美德進行現代轉化,是弘揚中華文化、建設新文明的核心內容。

1994年,經北京市政府批准,我們成立了北京東方道德研究所。其社會定位,是向青少年普及中華美德。張岱年先生的題詞是“弘道明德”。從此,這個研究所就成爲“中華美德教育行動”研究團隊的大本營。

本着國小講故事、中學講規範、大學講理論的思路,分別編寫了《中華美德》、《中國道德》、《中華倫理》三個學段的教育實驗用書。

使用之後,反響不一。有一份全國性刊物對《中華倫理》大動干戈,整整批判了一年,認爲《中華倫理》的“錯誤”,在於企圖用儒學取代馬克思主義,用封建糟粕毒害當代青少年。對此,我們無暇與其理論,只是感謝它令人清醒和謹慎。

道德是自律非他律。道德行爲是一種自覺的行爲,實踐道德規範,不是外在力量的驅使,而是一種內在的自覺,這種道德自覺,是道德知識、意識與理念的外化。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知識的學習、道德意識與理念的內在強化,就難以有持續、穩定的道德行爲。因此,道德行爲是重要的,而道德知識、意識與理念更加重要,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是道德知識、意識、理念與行爲的整合。

我們在一批大師的幫助下,從歷代道德及其教育的發展脈絡中吸取智慧,參照東亞、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道德教育的經驗,確定了: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等八個美德,依此建構中華美德教育內容的新體系,並在內涵上進行了現代轉化:

忠──盡己報國的責任 孝──生生不息的愛心

誠──求真務實的品質 信──立身興業的基點

禮──人際文明的規範 義──人間正道的嚮導

廉──清白正氣的根基 恥──人之爲人的底線

爲了幫助第一線的校長和教師把握“八德”的內容及其現代轉化。⑴、瞭解每個德目的歷史演變;⑵、把握每個德目精華與糟粕的兩重性;⑶、認識每個德目的歷史價值;⑷、探討每個德目對現代社會道德問題的迴應;⑸、掌握每個德目教育的途徑與方法。1999年,我們請了8位文科博士,依照以上宗旨,每人一個德目寫成一部書,合成一套《大衆道德》叢書,XX年初由紅旗出版社出版。這是一次對傳統美德的再加工、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使歷史傳統轉化爲活生生的道德現實,使新一代中國人對於陌生的傳統道德,感到親近、可學、能做。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又將“八德”擴展爲“十德”,按照不同年級,分層次設計和實施。如國小開展孝(愛心)、禮(明禮)、勤(勤奮)、誠(誠實)、恥(知恥)“五德”教育,體現了貼近生活、易懂易行,知行統一,重在行爲習慣的養成。中學進行忠(責任)、信(信用)、義(奉獻)、寬(寬容)、廉(廉潔)“五德”教育,體現了關注社會、理性思考,強調公民意識,重在道德價值認同和道德境界的培養。這種內容分佈,符合中國小生在不同學段道德成長與發展的需要。

這“十德”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共同價值觀,而今幫助未成年人用9--12年的時間修煉這些共同價值觀,就能爲他們進一步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奠定思想基礎。

價值觀,是一個當代引進的概念。西方人認爲價值觀是西方文化的靈魂,而且企圖用“血與火”、“金錢與網絡”,向世界“出口”他們的價值觀。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這個概念,一直將核心道德視爲文化的靈魂。是否可以說,西方人所說的價值觀,就是中國人所說的中華美德,是它使得中國人成爲中國人,它是中國人的共同價值觀。

40XX年前,舜帝的“孝”。30XX年前,周代的“禮”和齊國管仲的“四維”---禮、義、廉、恥。25XX年前,孔子的“三達德”---智、仁、勇和孟子的“四德”--- 仁、義、禮、智。XX年前,漢代董仲舒的“五常”---仁、義、禮、智、信。近千年前,宋代程、朱的“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近百年前,民國孫中山的“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以及後來增加的“四維”---禮、義、廉、恥。直至XX年,xx提出的“八榮八恥”。這簡要回顧表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中華美德的演變史。其中一些核心道德始終沒有被歷史所揚棄,它們的永恆性,是由決定此種道德的人際關係或社會關係是永恆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