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員工作總結例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6W

本學期,我校教研工作緊緊圍繞“教研促教改,教研提質量”這一指導思想,爲實現“教研興師、教研興教、教研興校”這一目標,紮實有效地開展了校本教研、教師培養和課堂教學研究等活動,初步嘗試新教育實驗工作,以此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切實調整教研思路,改進教研模式,強化教研工作向科學化、規範化和精細化管理邁進。現將本學期學校教研工作總結彙報如下:

教研員工作總結例文

一、所做工作

(一)強化業務與理論學習,夯實教師的專業知識與理論基礎,打造學習型教師團隊。

觀念決定行爲,行爲決定方法。本學期進一步完善了教師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以此促進我校教師積累教育理論和專業成長。通過七項活動實現目標:

“學”——教師要積極參加教研室、教研組組織的業務學習,保證一週一次對教研業務學習的質量。本學期,教師都完成了業務學習任務,還撰寫了學習心得和隨筆。

“思”——增進教師的反思意識。按照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要求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後記,每節課後的教學反思不得少於100字,一週的業務筆記裏至少有一篇不少於500字的教學札記。本學期,每個教師都教會了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本學期,教師不僅交回了自己承擔研討課的教學設計、說課稿,還按時交回了觀摩他人課堂教學後的評課稿。

“聽”——教研組要安排和組織本學科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研討交流活動,爲教師相互聽評可搭建平臺。教師每週至少聽課一節次,積極鼓勵教師跨學科,跨年級段,互相聽課,相互交流,認真完成一定數量的評課稿,並做好聽課、議課和評課工作。從常規教研業務檢查看,本學期教師都按照要求,聽課節次都在20節以上。

“備”——認真備好每一堂導學案課,課前要積極參與學科組集體議課備課活動,認真聆聽同學科教師在挖掘和整合教材、確定重點難點、課堂組織環節和選擇教法學法等方面的優秀做法,爲45分鐘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輔墊。

“講”——每學期教研組要給每位教師提供一次“主講一堂高質量的公開課”的機會。本學期,重點對新調入教師和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了聽評與研討。並組織學科組長和教研組長對這些老師的可進行了集體評議、反饋和研討。

“讀”——每學期每位教師至少要精讀細讀一本教育教學專著,撰寫一篇不少於2000字的讀書心得,學期末每個教師已經按照要求完成並及時上交教研室存檔。

“研”——每個教師要有自己的教研小課題,並能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研究和總結,做好期中期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每個教師都交回了課題研究總結。並組織參加了慶陽四中、五中的“新教育開放周”活動和了聆聽了魏書生、朱永新等專家的報告會的教師,召開研討交流會,談自己的收穫與感悟,每個人還撰寫了彙報材料。

(二)深化教研教改,鍛造一流的教師形象

1.強化師資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學校的生命在於質量,質量的關鍵在於教師。要實現學校的長足發展,必須有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加大了教師的專業培養力度。

一是修訂了《柔遠國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加快教師培養的進程,促使年輕教師儘快成爲教學的骨幹力量。

二是在繼續抓好學科組議課制、導師制的基礎上,實施“青藍工程”,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中青年教師每週必須聽導師一節課,虛心學習導師的好思想、好經驗、好作風,教學上遇到難題,應主動向導師提出,請求幫助指導,兼收幷蓄,不斷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導師要言傳身教,每月至少聽青年教師兩節課,並給予評課,提出改進意見和努力方向,並指導青年教師上好公開課,紮實做好指導幫扶工作。學校每學期召開一次“青藍工程”經驗交流會,廣泛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如“說課比賽”、“評課比賽”、“教學基本功大賽”等活動,總結經驗,尋找差距,探索改進,不斷進步。

三是採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有效措施,多次外出培訓學習,不斷更新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學校先後派出35名教師赴西峯、蘭州等地參加新教育實驗、班主任、教研組長培訓學習,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無限生機與活力,全體教師教學藝術有了質的飛躍。2019年10月份選派骨幹教師赴慶陽四中、五中參加了兩校的新教育開放周活動,聆聽了魏書生的專題報告會,2019年12月,選派教師參加的市教育局組織的“新教育實驗”報告會和朱永新教授的“教師專業閱讀”專題講座,爲學校進一步實施新教育實驗大好了基礎。

四是堅持校本教研培訓,引導教師讀書學習,並做到了目標化、制度化、經常化。由學校教研室牽頭組織,以“讀經典名著”和“實施新教育實驗”理論專著爲主,教研室又多方收集資料編寫了一本《聚焦新教育》,引導教師閱讀新教育理論,在實踐中實驗探索。並結合教育局每年度的讀書徵文活動,倡導教師多讀書、讀好書,開展讀書活動,撰寫讀後感和讀書徵文評選活動,使廣大教師豐富知識,開闊視野,提高綜合素質,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2.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是轉變教學觀念。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我校課堂教學改革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遵循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爲教學重點,要求教師學習新理念,實現“五個轉變”,即在教學任務上從教學生學會向教學生會學轉變;在教學觀念上從以教師爲中心向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轉變;在教學內容上從單純的講解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轉變;在教學要求上從死記硬背傳授型向理解與應用相結合型轉變;在教學方法上從注重教法向注重教法與學法指導同步轉變;在教學評價上從終結性評價向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並重轉變。通過運用新教法,全面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二是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針對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我校逐步探索從有效課堂向高效的理想課堂過度的最佳模式。以數學學科主要探索“先學後教、精講多練、分層輔導”的課堂模式、英語學科主要探索“學生自主六環節”模式,即“提一提(見證預習)、議一議(互動交流)、試一試(展示體驗)、講一講(整合精講)、練一練(當堂檢測)、說一說(小結評價)。語文學科主要探索“讀寫同步、以讀促寫序列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其他學科也根據學科實際確定了研究課題,在課堂教學上嘗試探索。這些課堂教學探索與研究,已初見成效,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3.強化校本教研,提升學校發展內驅力。一是研發學校課程,豐富課程資源。本學期,繼續落實學校課程進課堂教學活動,學校已開發的“校情教育類”課程有《寄宿生生活教材》、《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和《安全教育常識》;“基礎學科拓展類”課程有《“小作家”讀寫訓練》、《演講與表演訓練》、《英語說、唱、演課程》、《我是小小祖沖之》;“鄉土類”課程《華池歷史名人故事》、《我可愛的家鄉——華池》、《紅色土地,輝煌史篇》;“體育藝術類”課程《南樑腰鼓》、《花樣跳繩》、《我愛電子琴》、《我是小小“吉他”手》、《民樂我來學:嗩吶與笛子》、《校園響起“葫蘆絲”》、《華池民歌人人唱》、《巧手剪出一片精彩:劉巧兒剪紙》、《我是小畫家:素描與國畫》、《柔中“小小書法家”》。並提出了“6個一”活動:即每個教師必須參與一項學校課程的開發研究,每個學生要參加一項學校課程活動,每個班級必須要有一個特色活動課程,課題組每月舉行一次階段性總結,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學生才藝展示,學校每學期總結獎勵一次有成果有成績的優秀教師與班級。並逐步落實學校課程與國家課程的有效結合,實現了體育藝術類學校課程進課堂的目標,爲學生培養了許多體育藝術方面有特長的學生,成爲學校辦學特色之一。二是堅持“教研興校”、“教研興教”、“教研興師”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教—研—評”三位一體的教研模式。學校要求教師自覺聽課,會評研討課,能上示範課,精析彙報課,願上引路課,敢上競賽課。特別是評課,目前已形成認真嚴謹,一絲不苟的傳統,以相互交流爲目的,講事實,列不足,看優勢,謀發展,互相探討,共同提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與素質提升。學校教務處和教研室還組織教師開展了專題研討課的聽評議活動、教育論壇和教師教研技能競賽活動。爲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提升教研能力提供機會,搭建平臺。三是以校本教研校刊爲載體,及時總結和宣傳學校的教研成果與信息。本學期,教研室黃俊負責主辦主編了《教研快訊》9期,除安排和通報每月的“新教育實驗”活動開展、介紹新教育實驗相關理論和總結學校教師在構築理想課堂、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和研發卓越課程等方面的好做法外,還介紹一些新的前沿的課改理論,指導各教研組開展教學教研工作,確保了校本教研有序有效進行,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

(三)規範教學常規,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形象

1.立足常規,規範教學行爲。在常規教學中,我校重點做好“三引”、“六關”、“五促”工作,分層督查各年級、教研組、學科組和教師常規教學工作落實情況。

“三引”:一是規範教學引入。學校以《柔遠國中教師教學須知》爲依據,督促一線教師明確常規教學要求,確保常規教學各方面、各環節的規範化,杜絕隨心所欲的隨意化。二是培育典型引路。 培養和樹立教師中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中年、名、優、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使中青年教師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三是強化教改引課。強力推行教學改革,轉變教育理念,課堂上以教師爲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煥發活力。

“六關”:一是備課關。備課要做到“三準”“三到位”。“三準”即把握準教材重難點,抓準教材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地位及作用,找準教材知識點。“三到位”即教師對教材的編寫意圖理解到位,教學內容在教學環節中落實到位,教材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二是議課關。議課要做到“五議”“五明確”,即:議教學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總體構思;議教學目標,明確制定目標的依據;議教材重難點,明確教學的主攻方向;議教學程序,明確教學結構;議教學方法,明確教學思路。三是候課關。老師堅持課前候課制度,利用課前3分鐘理清思路,充分準備,使課堂教學能遊刃有餘。同時督促學生預習,提前進入上課狀態,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四是授課關。教師授課要做到“五爲”“五突出”。“五爲”即以能力爲目標,以思維爲核心,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五突出”即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巧練,不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突出思維訓練,不搞滿堂灌、滿堂問;突出教學效率,不大面積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五是作業關。嚴格遵循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因人制宜原則,課後作業作到“少、精、活”,並適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對佈置的作業要及時檢查、批閱、糾正。六是輔導關。通過個別輔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尤其要關注和幫助學困生,及時發現問題,樹立信心,解決疑難,補救不足。

“五促”:一是以聽促議。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聽課要與評課相結合,既要評出優點,又要評出不足和改進的方法,促進教學藝術不斷提升。並以此來促進教師參與學科組議課的自覺性和學科組議課制的落實。二是以查促學。教務處定期檢查教師的教案、聽課筆記、學生作業及上課情況,促使教學行爲不斷規範。三是以考促優。重視各年級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促使教學成績不斷優異,教師教學水平進步。四是以評促教。在教師的評價上,做到個人自評、教師互評相結合,促進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五是以寫促研。要求教師寫課後反思,以寫反思促教學技能提升,提倡課課寫反思,寫教學隨筆、案例分析、教學論文、讀書隨筆,通過寫來促進教學與研究結合、學習與實踐結合,從而催生教研成果的形成。本學期,我校教師不論是參加縣級讀書徵文評選,還是參加省、市縣級教研競賽,選派教師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教師有9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有15篇論文隨筆獲市、縣級評選在獲獎,有5名教師參加全縣課堂教學競賽和實驗教學競賽獲獎,有4名教師獲得慶陽市舉行的《中國夢·我心中的好老師》徵文優秀指導教師獎,選拔的三名教師參加全縣第四屆讀書競賽活動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些成績成果都歸功於“五促“活動的開展。

2.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一是上好“三課”,整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青年教師上彙報課、學科帶頭人上展示課、學科骨幹上公開課的“三課”聽評議活動爲途徑,青年彙報課結束後,組織各教研組的一些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精彩課堂展示活動,教師通過對展示課的觀摩學習,取長補短,認真反思,尋找差距,分析改進,從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難和疑惑,形成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營造刻苦鑽研、認真備課、精心上課的教學氛圍。在學期內還組織學科骨幹教師上公開課,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示範帶頭作用,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二是觀摩名師課堂錄像,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我校充分利用學校遠教資源,組織各教研組教師觀摩名師課堂錄像,解讀名師成功策略,尋找自我課堂與名師課堂的差距,讓老師們既能領略名師的風采、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又能拓展教學視野、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是教師的學習習慣差,對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夠。尤其是學校要求教師學習 “新教育實驗”方面的理論,並編印下發了一本《聚焦新教育》,但是,真正系統地進行閱讀學習的教師很少。

二是對課題研究重視不夠。有些教研組沒有研究課題,有課題的教研組也不按計劃去落實課題研究。致使課題研究寫在紙上,掛在嘴邊,但實際上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沒有真正去研究和探索,因而沒有成績,更無成果。

三是教師團隊意識不強,學科組長的作用發揮不突出。學校要求實施學科組議課制,但這一要求有名無實,仍然是個人備寫教案上課,能主動與學科組其他教師主動交流的教師少。

四是課堂教學改革成效低。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後,教法死板陳舊,課堂觀、教學觀、學生觀的轉變滯後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需要,導致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顯、教師的主動作用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不到真正體現。

三、今後改進措施

1.強化培訓,引領教師強化學習,提高認識,讓教師主動積極地開展讀書學習和教研活動。以《教研快訊》爲載體,向教師介紹最新的教研信息,推薦最好的理論著作,供教師學習借鑑。

2.指導教研組長和學科組長大膽開展工作切實把集體議課制和課題研究工作落到實處。下學期,嚴抓計劃落實,定時間、定任務,勤檢查,細考覈,並與學校評優選模、績效考覈直接掛鉤。

3.把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當作一項常規工作來抓,每個年級確定2至4個實驗班,一至兩名實驗教師,學科組組織教師一週一小結,教研組組織全組教師一月一研討,教研室期會考試結束組織各教研組進行階段總結,爭取一學期時間成初型,並以文字材料形成提交學校進行論證,如果科學有價值,將在全校推廣。

4.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教學教研研討與競賽活動。讓教師在研討與競賽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清楚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激勵教師不斷學習、研究,從而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1.立足常規,規範教學行爲。在常規教學中,我校重點做好“三引”、“六關”、“五促”工作,分層督查各年級、教研組、學科組和教師常規教學工作落實情況。

“三引”:一是規範教學引入。學校以《柔遠國中教師教學須知》爲依據,督促一線教師明確常規教學要求,確保常規教學各方面、各環節的規範化,杜絕隨心所欲的隨意化。二是培育典型引路。 培養和樹立教師中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中年、名、優、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使中青年教師相互學習,優勢互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三是強化教改引課。強力推行教學改革,轉變教育理念,課堂上以教師爲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教學煥發活力。

“六關”:一是備課關。備課要做到“三準”“三到位”。“三準”即把握準教材重難點,抓準教材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繫、地位及作用,找準教材知識點。“三到位”即教師對教材的編寫意圖理解到位,教學內容在教學環節中落實到位,教材的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到位。二是議課關。議課要做到“五議”“五明確”,即:議教學指導思想,明確教學總體構思;議教學目標,明確制定目標的依據;議教材重難點,明確教學的主攻方向;議教學程序,明確教學結構;議教學方法,明確教學思路。三是候課關。老師堅持課前候課制度,利用課前3分鐘理清思路,充分準備,使課堂教學能遊刃有餘。同時督促學生預習,提前進入上課狀態,保障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四是授課關。教師授課要做到“五爲”“五突出”。“五爲”即以能力爲目標,以思維爲核心,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五突出”即突出重難點,不面面俱到;突出精講巧練,不以講代練或以練代講;突出思維訓練,不搞滿堂灌、滿堂問;突出教學效率,不大面積補課;突出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五是作業關。嚴格遵循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因人制宜原則,課後作業作到“少、精、活”,並適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對佈置的作業要及時檢查、批閱、糾正。六是輔導關。通過個別輔導與集體輔導相結合,尤其要關注和幫助學困生,及時發現問題,樹立信心,解決疑難,補救不足。

“五促”:一是以聽促議。任課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聽課要與評課相結合,既要評出優點,又要評出不足和改進的方法,促進教學藝術不斷提升。並以此來促進教師參與學科組議課的自覺性和學科組議課制的落實。二是以查促學。教務處定期檢查教師的教案、聽課筆記、學生作業及上課情況,促使教學行爲不斷規範。三是以考促優。重視各年級期中、期末考試,做好質量分析,促使教學成績不斷優異,教師教學水平進步。四是以評促教。在教師的評價上,做到個人自評、教師互評相結合,促進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五是以寫促研。要求教師寫課後反思,以寫反思促教學技能提升,提倡課課寫反思,寫教學隨筆、案例分析、教學論文、讀書隨筆,通過寫來促進教學與研究結合、學習與實踐結合,從而催生教研成果的形成。本學期,我校教師不論是參加縣級讀書徵文評選,還是參加省、市縣級教研競賽,選派教師都取得了優異成績,教師有9篇論文在市級以上刊物上發表,有15篇論文隨筆獲市、縣級評選在獲獎,有5名教師參加全縣課堂教學競賽和實驗教學競賽獲獎,有4名教師獲得慶陽市舉行的《中國夢·我心中的好老師》徵文優秀指導教師獎,選拔的三名教師參加全縣第四屆讀書競賽活動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這些成績成果都歸功於“五促“活動的開展。

2.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一是上好“三課”,整體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以青年教師上彙報課、學科帶頭人上展示課、學科骨幹上公開課的“三課”聽評議活動爲途徑,青年彙報課結束後,組織各教研組的一些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進行精彩課堂展示活動,教師通過對展示課的觀摩學習,取長補短,認真反思,尋找差距,分析改進,從而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困難和疑惑,形成教師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營造刻苦鑽研、認真備課、精心上課的教學氛圍。在學期內還組織學科骨幹教師上公開課,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發揮學科骨幹教師的示範帶頭作用,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二是觀摩名師課堂錄像,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我校充分利用學校遠教資源,組織各教研組教師觀摩名師課堂錄像,解讀名師成功策略,尋找自我課堂與名師課堂的差距,讓老師們既能領略名師的風采、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又能拓展教學視野、提高課堂教學能力。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是教師的學習習慣差,對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夠。尤其是學校要求教師學習 “新教育實驗”方面的理論,並編印下發了一本《聚焦新教育》,但是,真正系統地進行閱讀學習的教師很少。

二是對課題研究重視不夠。有些教研組沒有研究課題,有課題的教研組也不按計劃去落實課題研究。致使課題研究寫在紙上,掛在嘴邊,但實際上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沒有真正去研究和探索,因而沒有成績,更無成果。

三是教師團隊意識不強,學科組長的作用發揮不突出。學校要求實施學科組議課制,但這一要求有名無實,仍然是個人備寫教案上課,能主動與學科組其他教師主動交流的教師少。

四是課堂教學改革成效低。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後,教法死板陳舊,課堂觀、教學觀、學生觀的轉變滯後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需要,導致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明顯、教師的主動作用不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不到真正體現。

三、今後改進措施

1.強化培訓,引領教師強化學習,提高認識,讓教師主動積極地開展讀書學習和教研活動。以《教研快訊》爲載體,向教師介紹最新的教研信息,推薦最好的理論著作,供教師學習借鑑。

2.指導教研組長和學科組長大膽開展工作切實把集體議課制和課題研究工作落到實處。下學期,嚴抓計劃落實,定時間、定任務,勤檢查,細考覈,並與學校評優選模、績效考覈直接掛鉤。

3.把課堂教學模式探究當作一項常規工作來抓,每個年級確定2至4個實驗班,一至兩名實驗教師,學科組組織教師一週一小結,教研組組織全組教師一月一研討,教研室期會考試結束組織各教研組進行階段總結,爭取一學期時間成初型,並以文字材料形成提交學校進行論證,如果科學有價值,將在全校推廣。

4.組織教師參加各類教學教研研討與競賽活動。讓教師在研討與競賽活動中,發現自己的優勢,清楚自己的不足與差距,激勵教師不斷學習、研究,從而促進教師綜合素質的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