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年終工作總結(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6K

科協年終工作總結 篇1

20__年南安鄉科協在縣科協的精心指導下,在鄉黨委、政府直接領導下,結合自身實際,着力提高廣大羣衆科技文化素質,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現將年度工作總結如下:

科協年終工作總結(精選3篇)

一、提高認識,強化組織建設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是驅動三農發展的重要法寶。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成立了科技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鄉長牽頭掛帥,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具體負責主抓,農機服務中心、社會事務辦、獸防站、計生辦、司法所、黨政辦整體聯動,強化對各村和鄉屬企事業單位科技工作的指導,各村相應成立了科普小組,健全了村級科技網絡,爲全鄉科普工作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同時,定期研究科技工作,解決科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適合我鄉推廣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計劃,組織領導幹部定期學習現代科技知識,建立科學決策、諮詢制度。

二、打牢基礎,建好科普陣地

進一步加強科普陣地建設,全鄉11各村的科普設施進一步完善。丁字村完成了科普示範村創建,新的科普活動室整潔規範。各村的文化科普活動室都實現了改造提升,11個村級科普活動室都配備有電腦,配齊了桌椅板凳等設施,遠程教育全部開通,方便羣衆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強化了對農家書屋的管理,落實專人對書籍進行分類管理,方便羣衆借閱。加強宣傳欄、板報的管理,對陳舊的宣傳欄統一進行了更換,並由村社定期更換科普內容。

三、加強宣傳,科學普及到位

以“科技之春”科普活動月、全國科普日等活動爲重點,以結合“四下鄉”、“計生三結合”、“安全活動月”爲支撐,以“三會一課”、以會代訓、牆報板報等日常科普爲補充,整體聯動,全面強化科普宣傳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集中科普宣傳活動4次,現場解答羣衆諮詢20__餘人次,發放技術資料5000餘份;舉辦了茶葉栽培新技術、生豬養殖、安全科學使用農藥和識別真假農藥、茶林茶果間種、艾滋病防治等科技講座6次,培訓3000餘人次;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

四、因地制宜,促進農民增收

結合自身實際,堅持“科技興鄉”,圍繞“茶、竹、畜”,做強主導茶葉產業,現有茶園19000畝、產值8000餘萬元,培養“一村一品”,菸葉、花生、李子等經濟農產品成爲農戶增收新亮點。強化“科技入戶工程”,加大力度扶持科技示範戶,以示範戶帶農戶,擴大新技術、新成果的輻射面。今年,新發展優質茶園300畝,改造中低產茶園300畝,發展經濟效益好的脆紅李、藤椒等1000餘畝,幫助農戶拓寬增收渠道;丁字村的養豬大戶代波牽頭成立了南安鄉康源生豬養殖合作社,實現生虎年銷售500萬元。

一年來,普及推廣了茶葉種植、生豬養殖等多項實用技術;通過示範戶的榜樣示範,有力地指導農民推廣科技成果,通過向公衆宣傳應急避險、衛生計生各類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同時也存在着不少問題:一是受經費短缺的制約,推廣的實用技術還不能完全滿足羣衆需要;二是由於受地域經濟條件的限制,工業科普開展得不盡人意。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科協年終工作總結 篇2

一、動科協20__年工作彙報

自20__年以來,_區動物科技協會在區畜牧局和區科協的正確領導下,在在坐各位的支持、配合下,同全區人民一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艱苦奮鬥、勤奮工作,蓬勃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協會會員由過去的1470人發展到1860名,團體會員由6個發展到17個,專業協會由6個發展到8個,聯繫指導農戶數由6800戶發展到7200戶,銷售收入由15000萬元增加到19300萬元,增長28.7%;交納稅金由250萬元增長到330萬元增長32%,利潤由3500萬元增加到4110萬元增長17.4%;會員戶均純收入由10500元增加到11500元,增長9.5%。

下面我就20__年動科協做的主要工作分五點向大會作一簡要彙報:

(一)、加強組織建設,積極發展會員。20__年動科協在加強自身組織建設上一是除確定了專職工作人員1名,主持協會的日常工作外,還指派了2名兼職工作人員協助祕書處工作。二是改建了辦公室,購置了計算機,使辦公條件有了明顯改變,辦公效率有了明顯提高。三是直屬的動物科技諮詢服務所、動物疫病監測中心、奶牛冷配中心及動物醫院等4個實體由於分別落實了專人負責,現巳能夠正常開展工作。四是健立和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如會議制度、報表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動科協在對待專業協會的組織建設上,一是協助烏雞協會成功地進行了理事會改選。二是協助、指導和籌備了胡市山羊協會、畜禽產品經營技術協會的成立。籌備和參與主持了特興養蜂協會年會的召開。三是協助和指導各專業協會建立和健全了內部管理制度。清理登記和建立了會員花名冊。由於新成立了兩個專業協會和對原有會員的清理登記,現動科協在冊會員數達到1860名,比去年增加390名。

(二)、發揮橋樑和紐帶作用,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動科協作爲羣團組織,積極發揮在政府和有關部門與會員間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爲了加快我區萬頭奶牛基地建設,動科協多次派人去徐州與維維集團總部座談,爲奶農爭取了多項優惠政策。動科協還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的支持,與有關部門反覆座談,多方面徵求意見,使區委、區政府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奶牛基地建設的意見》(瀘龍委發[20__]9號)更加符合我區奶牛生產實際,制定的各項扶持政策更能充分調動奶農的生產積極性,真正起到了加快推進奶牛基地建設的作用。使我區的奶牛存欄由去年的655頭髮展到今年的1700頭,增長160%。

特別值得欣慰的是“先鋒奶業有限公司”與“九獅生態農莊”率先引進了100頭澳大利亞荷斯坦高產奶牛,極大的改善了我區奶牛品質,調整了我區奶牛結構,爲我區奶牛業的發展起到了率先垂範的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與歷史意義。動科協還主動與魚塘、胡市、特興、石洞等政府配合,爲他們獻計獻策,使當地政府分別制定了發展山羊、烏雞、奶牛等優惠政策和措施,極大地維護和保障了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了畜牧業的發展。

(三)、大力開展技術諮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努力提高會員的技術水平。20__年動科協主要圍繞區委、區政府萬頭奶牛基地建設,大力開展了以奶牛科學飼養管理爲主的技術諮詢、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採取印發技術資料、趕科技場、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共爲3300人次提供技術諮詢。採取派人去北京參加全國奶牛培訓中心培訓,派人到四川農業大學隨專家教授跟師學藝,請,以及動科協專業技術人員到鄉鎮培訓等方式,僅動科協20__年就舉辦各類培訓8期,參訓人員達3600人次。動科協還經常派技術人員到各奶牛場,爲奶牛開展防病治病、檢胎配種、修蹄洗口等技術服務。據不完全統計,20__年僅動科協技術人員爲各會員提供的奶牛口蹄疫、粘膜病、牛出敗等預防注射達5500多針次,結核病、布病監測1450頭次,無一陽性病例檢出。提供奶牛細精管人工配種160頭次,情期配孕率達64%。緊急出診搶救危重病例13次,治癒危重病牛11頭。

(四)、狠抓品牌建設,大力開拓省內外市場。動科協與各專業協會一起共同抓了“羅漢”蛋、“龍馬”烏雞、“河春牌”蜂蜜、無公害牛奶品牌建設,按照國家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規程,制定了種源、飼養管理、防病治病、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的技術規範。成功地開發了“龍馬”牌香酥雞、烤香雞,“河春”牌巖蜂系列產品。完成了四大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並順利通過了四川省畜牧食品局的驗收,於20__年2月取得了無公害牛奶、肉雞、雞蛋、蜂蜜畜產品生產基地資質認證。由於這些產品從種源到生產加工都按無公害食品生產技術規程生產,一投入市場便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現已銷往香港、廣州、上海、重慶、昆明、貴陽、成都等十多個省市。

(五)、進一步規範和完善了內部管理,與專業協會間初步形成了“五統一、三分散”的運行機制。“五統一”即:統一會員標準和會員待遇;統一品牌標準和產品包裝;統一技術操作規程;統一對外宣傳;統一爭取項目和資金。“三分散”即:獨立法人資格,自負法律責任;獨立覈算,自負盈虧;自主經營,自擔風險。協會對專業戶和經營企業則堅持“六統一兩協調服務”。即:統一規劃,統一供應物資,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疫病防治,統一商品包裝,統一宣傳廣告;協調產品銷售價格,協助解決經濟合同糾紛。

動科協在繼續保持省、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稱號的基礎上,20__年6月,動科協及所屬團體會員單位羅漢蛋雞協會、龍馬烏雞協會、特興養蜂協會同時被省科協等6部門命名爲“四川省20__年度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稱號,同時我還不勝榮幸的被當選爲四川省農技協常務理事。20__年10月,動科協及所屬蛋雞、烏雞、養蜂和奶業協會同時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十強協會”稱號,20__年四月,動科協又被中國科協命名爲“全國百強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給動科協的歷史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是動科協的又一盛事,也是在坐各位一起奮鬥的結果。

二、動科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剖析

幾年來,雖然動科協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我們還必須看到動科協目前存在的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觀念落後。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企業和農民對動科協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企業和農民之間缺乏利益聯結機制,龍頭企業在思想上沒有把企業的經營與農民的生產有效的聯繫起來,沒有樹立起農業是產業化經營“第一車間”的思想意識,沒有充分認識“第一車間”與“第二車間”的脣齒關係,對農民的利益關心甚少,農民在協會中嚐到的甜頭還不多,對它的認同感還不強,因此農民主動參與協會的意識還不濃。

2、覆蓋面低,輻射帶動力不強。雖然目前已有較大數量的農民參加到動科協中來,但與發達地區30%—50%的覆蓋面還有較大差距。

3、發展水平較低,層次不高。協會的綜合實力較弱,產品的深加工程度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對外交往程度不高,市場網絡體系不健全,雖然我們獲得了這樣或那樣的榮譽稱號若干,但對成員的服務面還不夠(主要是技術指導與培訓),在對組織成員統一生產、統一技術標準、統一質量標準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在加工銷售環節上的服務需要花大力氣,下大工夫。

4、管理鬆散,組織化程度不高。雖然動科協設置了較爲健全的機構,建立了章程,制定了制度,但許多管理措施沒有落實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認清形勢,轉變觀念,積極工作。

1、現代農業具有四大特點:一個是市場化。農產品作爲商品,要“爲賣而產,爲賺而賣”,要面向市場,以市場爲導向,組織生產。二個是企業化。農產品生產的主體是企業和農戶,需要按企業化的方式來運作。三個是標準化。市場對農產品品牌和標準的要求越來越高,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只有做到標準化生產力纔有競爭力。四個是信息化。市場瞬息萬變,對千家萬戶來說,加強信息溝通尤爲重要。針對現代農業發展的這些特點,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能夠更好的適應這種多元化的市場需要。

我國加入WTO後國外農產品大舉涌入,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已有近70個國外協會搶灘中國市場,其中大多數是農業行業協會,帶入了大量的優質農產品,這給我們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挑戰,要求我們加快發展壯大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增強市場競爭力。

2、黨的xx大提出:“尊重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推動農村經營體制創新”,“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去年年初,中央召開農村工作會議又着重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爲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新局面”。

在這次會上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因爲這是中央提出的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的重大戰略,這對動科協的存在、發展是相當有利的。20__年10月29日,區委副書記付希同志在全區農村專業協會工作上的講話中指出“農村生產力怎麼發展?新型農村怎麼建設?完成這些任務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大力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區委區政府把大力建設專業技術協會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政策給了我們巨大的發展空間。

3、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基礎

動科協現有專業協會8個,團體會員17個,會員1860名,聯繫指導農戶7200戶,年銷售收入19300萬元,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和基礎。

總而言之,時代對專業協會提出了強有力的呼喚,動科協的發展是有空間,有前途的,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業必將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作出重大貢獻,請大家堅定信心積極參與動科協的工作。

(二)主要措施

1、加強組織建設

(1)衆人拾柴火焰高。針對目前動科協覆蓋面低,輻射帶動力不強,競爭力不強的局面,今後應大力發展會員,特別要廣泛吸收有頭腦、有潛力、懂管理的技術能手、生產能手入會,進一步壯大協會規模。擴大覆蓋面,增強輻射能力,擴大生產規模,提升規模效益。

(2)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動科協應徹底改變現在分工不明確的局面,一有什麼事情大兵小兵齊上陣,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辦事效率並不高。動科協可以設置相應的機構指派專人負責內勤、市場銷售、技術指導、信息聯絡等工作。下屬各分會實行產業負責制,指派行業帶頭人指導牛奶、龍馬烏雞、羅漢蛋、蜂蜜等產業的生產、銷售以及飼料獸藥的配套供應、使用。此外,會員與會員之間、各分會之間、各分會與動科協之間又要密切配合,做到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提高凝聚力與戰鬥力,逐步將動科協建成集科研、生產、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諮詢、市場預測等爲一體的經濟實體。

(3)改善辦公方式。目前畜牧局已爲動科協配備了電腦,並已開通了_網、_網。我們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改善辦公方式,提高辦事效率和水平。

2、完善制度建設

人建制度,制度管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動科協已建立了協會章程、會議制度、報表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相關規章制度,今後應繼續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完善這些規章,建立健全協會內部組織機構,並請大家自覺遵照執行。

今年2月牛奶、龍馬烏雞、羅漢蛋、“河春”牌蜂蜜四大生產基地已取得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資質認證。各分會除了要進一步完善協會管理制度外,還要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生產要求制定並完善相應的生產規程,統一生產標準,提高產品質量。7月29日,區委區政府出臺了《瀘州市龍馬潭區關於規範萬頭無公害奶牛基地建設的通告》,這個通告非常來之不易,對規範奶牛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證,我們要充分抓住這個鍥機,完善先鋒奶業協會管理,把奶牛業的發展推向一個新臺階。

3、加強專業人才培訓

現代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針對目前協會高級管理人才較少,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的現狀,動科協今後要積極實施人才戰略,結合即將開班的繼續教育培訓,盤活現有人才,開發技能人才,造就專家人才,努力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素質人才的人才隊伍,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類人才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龍馬潭區畜牧局高產奶牛生產管理培訓基地”、“龍馬潭區畜牧局無公害龍馬烏雞生產管理培訓基地”、“龍馬潭區畜牧局無公害羅漢蛋生產管理培訓基地”等五個相關培訓基地已於七月份正式掛牌成立,我們要認真建設好,充分利用好這些既成條件做好人才培訓工作。

4、搞好科技諮詢服務工作

目前,科協所屬團體會員、個人會員都擁有自己一定規模的養殖場所,但是規模普遍較小,技術力量薄弱,現代化程度低,生產成本高,利潤薄。今後,動科協將繼續抓好動物科技諮詢服務所、動物疫病監測中心、奶牛冷配中心和動物醫院的工作,積極籌建奶牛康復中心;積極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協助會員參與養殖場(廠)的建設、改良,爲生產管理,疾病防制,提供技術諮詢。正在籌備中的統防統治體系給我們的諮詢服務工作帶來了福音,它將大大加快加強我們科技諮詢服務工作的力度。動科協若遇到本身不能解決的問題,將積極與高校、科研機構或者其它協會取得聯繫,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5、健全網絡信息服務

網絡是一個大概念,Internet是網絡,動科協本身也是一個網絡。我們有自己的生產、加工、銷售網絡,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網絡,我們要充分利用這個基礎,加強技術交流,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團結一致,增強凝聚力與戰鬥力,做大做強動科協。互聯網又是一個網絡,它提供給我們更爲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們已經開通了互聯網和黨政網,今後可以組織專門的'人員積極籌建動科協網頁,負責網絡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信息的發佈,抓好畜產品加工和市場的營銷工作,努力開拓省內外市場,逐步開展網上交易。

動科協將繼續堅持以“整合資源、實業開發、打造品牌、系統服務、開拓市場、提升效益”爲協會宗旨,努力開創動科協工作新局面,實現動科協的新跨越!

謝謝大家!!!

科協年終工作總結 篇3

20__年,__縣科協圍繞市科協20__年工作思路,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天府科技衛星城、國際空港自貿區”新__發展要求,組織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新__建設,重抓全民科學素質重點工作、科普惠農計劃、金橋工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科普基地、科技培訓、科普活動等工作,在科普資源開發、科普組織建設、工作機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20__年工作回顧

(一)抓好科學技術普及活動。

1、抓好__縣第二十屆“科技之春”科普宣傳月活動。今年的科普宣傳月活動,突出“科普惠民生、創新大發展”主題,在3月科普月活動中,組織科普重點活動12場次,大型科普文藝演出4場次。縣農發局、氣象局、水務局、園林局、縣老科協等單位和各鎮(街辦)科協,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共計抽調出120多名科技人員,組成了18支科技小分隊,使用統一製作的宣傳橫標、掛牌和專家諮詢座牌,出動科普宣傳車50多臺(次);現場贈送、發放各種科技掛圖、圖書、光盤、資料、實物253000多份(套);展出各種科技展板__0多個次;送實用技術掛圖5000多幅;展出先進農用機具10多臺(次);現場展示了葡萄、絲瓜、果樹苗木、種子新品、新農藥、肥料、飼料等30多個品種,前來科技諮詢的'農戶近3萬人次,縣老科協組織110餘人次醫務老專家爲各鎮(街)羣衆免費義診、發放藥品20__人次。20__年科普宣傳面達到100 %。

2、開展科技周、科普日活動。__縣科協結合__實際,制定了20__年“科技周、全國科普日”活動工作方案。採取點面結合、重點突出、廣泛宣傳的方式,組織全縣各鎮(街道)、機關、學校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一是抓好科技周活動。5月18日我縣科技活動周在勝利鎮正式拉開帷幕;5月19日科普進村:黃龍溪鎮東嶽村;5月20日科普進社區:東昇街道雙桂花社區;5月21日科普進企業:永安鎮“四友農莊”;5月22日科普進校園:金橋鎮中心國小。科技周活動接待羣衆諮詢3500人次,發放各類科普資料共計4500份,贈送科技科普圖書2500冊,發放藥具200盒,展出展板30多塊。二是抓好科普日活動。9月18日在永安鎮“四友農莊”舉辦了“葡萄栽培技術講座”,參加羣衆100多人,發放科普資料1000多份;9月21日在黃龍溪鎮舉辦了科普宣訪會,重點宣傳食品安全、健康生活、低碳環保、防震減災、預防邪教等科普知識,散發各種宣傳畫冊、宣傳掛圖及科普知識讀本1800冊(份)。9月30日在棠外附小隆重舉行了“科普日”活動暨第三屆科技節開幕式,活動以“萬衆創新,擁抱智慧生活”爲主題,具體活動有“變廢爲寶”作品展、航模表演、機器人表演、“飛疊杯”比賽、科幻畫展示、觀看“科幻電影”,進一步推動棠外附小科技教育不斷髮展。科技周、科普日活動營造了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的良好氛圍,在全縣正逐步形成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文明的方式和良好風尚。

(二)抓好科技培訓工作。

1、積極開展科技培訓。按照縣委縣政府有關農村(社區)人才倍增計劃的要求,針對我縣現代農業發展及農村(社區)科技人才培養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工作實際,爲實現科技科普人才倍增、科技經濟發展倍增目標,縣科經局、縣科協全年投入科技培訓經費48萬元,重點組織了草莓、梨子、蔬菜、水稻、水產、養羊等實用技術培訓,組織全民健康、失地農民再就業等各類科普技能培訓總計190期,培訓人數達____3人,其中:黨員2801人次,幹部1902人次,婦女7127人次。

2、編印科技培訓教材資料。圍繞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建設和科技科普項目的實施,投入科普資金__餘萬元,新編印了“番茄辣椒茄子栽培技術”,翻印了“葡萄栽培技術”、“優質梨豐產栽培技術”、“健康知識100問”、“生活家電小百科”等新型農民科技人才培訓教材和科普讀物4萬冊,配合開展科技下鄉、科技周、科普日活動及科技培訓班免費贈送。

(三)抓好農技協發展工作。

20__年新建農技協1家,全縣累計38家,擁有註冊會員2391人,一般會員8230人,總會員10621人;農技協辦公場所面積合計2863平方米,建立科技示範基地33個,獲得國家、省、市示範協會稱號5個,農技協帶動農戶6000餘戶。黃龍溪鎮草莓協會抓100畝科普示範基地建設,被認定爲縣級科普示範基地;勝利鎮牧山香梨協會實施縣級科技項目“胭脂脆桃一體化栽培技術推廣”50畝;黃甲冬瓜協會抓“無公害嫁接蔬菜示範基地建設”100畝;彭鎮畜牧獸醫協會抓“林下養雞”項目,成效顯著。

(四)抓好科普示範單位創建工作。

按照市科協《關於申報20__年__市科普示範單位的通知》精神,20__年縣科協組織、指導、推薦3個單位,__縣永安四友葡萄農莊獲市級科普基地稱號,__縣永安果蔬協會獲市級科普示範協會稱號;推薦成都匯衆農業公司黃水鎮稻蔬生產基地爲__市科技示範基地、省科普惠農科普示範基地。勝利鎮果蔬合作協會實施的省級“科普惠農計劃”項目進展順利。

(五)抓科普隊伍建設工作。

在全縣12個鎮(街道)進一步強化鎮(街道)科協建設,充實了一批年輕有爲的幹部擔任鎮(街道)科協祕書長;全縣134個村(社區)設置了科普員185人,登記科普志願者363人,認定縣級科技致富能手107人。

(六)抓“金橋工程”實施。

向市科協備案農業項目2項。牧山香梨示範基地建設1000畝,20__年實現產值3000萬元,效益2700萬元;草莓水肥病(蟲)一體化高效栽培技術推廣100畝,項目實現產值500萬元,效益450萬元。實施項目成效明顯。

(七)抓科技合作。

積極實施產、學、研、用科技互動工程,與__市農林科學院合作在金橋鎮鰱魚村實施了“彩稻引種示範及產業化推廣”項目,畝產彩稻120-200公斤;與西華大學合作在黃水鎮楠柳村實施“農業科技監測系統及信息化技術應用”項目,提升了成都匯衆農業公司稻蔬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與中國農科院甘薯研究所合作在黃水鎮文武社區首次引種紫山藥,實施“紫山藥高產栽培技術推廣”項目,建立了405畝示範基地,經測產,畝產量__93公斤,畝產值達__000元;組織、指導成都海光核電公司建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引進院士專家3名,實施項目2項。

二、存在問題與整改措施

在過去的一年中,縣科協圍繞科普抓重點、造亮點,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科普人才匱乏;科普體系建設和發展政策,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地方科普投入到位但不足;科普設施建設與社會經濟發展還不同步,管理不到位;科普項目經費投入不足,技術依託薄弱;科普創新力度差。

20__年,我縣的科協工作,首先要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意見》__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強化科普體系、科普陣地、科普隊伍建設和科普投入,狠抓科普活動,大力組織實施基層科普惠農行動計劃,加強科技合作,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重抓“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我縣科普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三、20__年工作計劃

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天府生態科技城,空港自貿經濟區”新__發展思路,結合新__科普工作實際,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創新開展科普活動。重抓科普宣傳月暨科技下鄉、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動,強力推進科普“四進”,科普重心從農村轉向社區、企業、機關、學校,在中國小校開展示範校、基點校創建和學生科創活動,建設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積極抓好學校科技館建設。

2、大力開展科技培訓。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大工作力度。在農村,把新農村建設、科普基地建設、科普惠農行動計劃、富民惠民計劃、民生工程緊密結合抓培訓;在企業,依託企業科協,開展職工技能科技培訓;在社區,抓好科普活動和知識講座。

3、抓好科普惠農和科普示範基地建設工作。對省、市、縣示範農技協、科普基地進行跟蹤服務;積極組織推薦條件成熟的農技協、科普基地爭創中國科協、四川省科協、__市科協科普惠農示範協會、示範基地;開展縣級科普示範村(社區)、科普基地的創建與認定工作。

4、積極發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開展規範化農技協建設工作。

5、進一步貫徹《__縣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按照市縣目標管理要求,積極組織全縣機關、企業、學校、社區開展科普活動,促進全民科學素質的提高。

6、努力實施金橋工程。以農業科技專家大院、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爲支撐,以推動農業優勢產業、企業科技進步爲目的,組織農技協、企業開展科技開發、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活動,促進科技經濟一體化。

20__年,__縣科協工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在農村社區科普、科技經濟一體化、產學研用等方面,進一步開拓創新,強化科普惠農工作,抓好科普體系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加快我縣科普事業發展步伐,推動我縣科技進步,爲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天府生態科技城,空港自貿經濟區”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