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成爲上班族情緒宣泄地

來源:瑞文範文網 6.47K

內行里人早就告訴我,博客的訪問量,是上班時間多,休息時間少。對此我一直將信將疑。這倒不是懷疑對方的權威,而是覺得荒唐:博客是閒暇的佐料,上班忙得四腳朝天,誰有工夫看博客?但是,這次通過對五一長假和前後的幾個週末的觀察發現:不管怎麼荒唐,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博客成爲上班族情緒宣泄地

上班日博客火得爆棚,一過節或者週末就那麼幾個人來,鬧得我也懶得貼文章了。

細想這個發現,實在興味無窮。過去計劃經濟時代,坐辦公室的人是“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大家無所事事,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生產力低下。如今,中國眼看就成了世界第三經濟大國,這一成就,還不是大家拼死拼活幹出來的?剛剛看了報道,說白領們尤其辛苦,有70%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基本沒有休息日,比過去的“勞模”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過勞模”,好不容易趕上個休息日,大概要趕緊補覺,他們不看博客並不奇怪。問題是,什麼人在上班時間來看博客呢?當然不是民工及體力勞動者。因爲能在工作時間上網的至少是那些坐辦公室的人,當然還必須是老闆看得不緊的人。

不管是誰,反正博客屬於上班文化。不用說,個人博客的訪問者,一大部分是“粉絲”,這些人非常固定,而且常常說些好聽話;另有一些是關心我所談論的問題,大家不時辯論一下,“過招兒”;還有相當一部分罵客,你講什麼他們都要罵你。有幾位,是常任罵客,大概是看你不慣,盯着你罵,而且給你起了固定的外號(當然是最難聽的那種);還有一部分則屬於罵罵咧咧的“流動人口”,來無影去無蹤,不過火氣不減常任罵客。

固定的罵客,是針對我個人的,不過這種人畢竟很少。最多的則是謾罵的“流動人口”。他們罵起來沒頭沒腦,有時甚至連文章也沒有看清楚。顯然,他們不是針對我個人,只是有口氣想出,然後拿我這裏當出氣筒。比如,不久前我寫了篇《稅表上的國際競爭》,主要講美國的納稅業正在向印度等國外包,這是筆好生意,油水比製造業大,建議中國設法參與競爭。於是一羣罵客沒頭沒腦地衝上來,說我崇洋媚外,看不起中國,更有的聲言印度比我們窮多了,有什麼好學的等等。過幾天我又貼出一篇文章,建議中國不要匆忙加入大飛機制造業的競爭,因爲技術優勢不足,結果又出來一幫人,罵我是賣國求榮,存心要把市場讓給別人。

如果你設想一下,這些留言是從表面上安安靜靜的辦公室發出的,你就會慶幸自己沒有坐在這樣的辦公室裏。我過去曾反覆聲明:怨氣宜宣不宜堵。網絡語言不夠文明固然不好,但不能因爲要文明就侵犯了人們的言論自由。讓大家把怒氣發泄出來,心理重新獲得平衡,日常生活反而文明些。我倒希望我的博客裏罵聲連天,但辦公室裏大家彼此相當文明。不過,這種罵聲總還是體現了我們社會的一個側面。用我的話來說,這可能就是“中產階級的憤怒”。他們是坐辦公室的優越階層,但是總覺得自己在老闆手下忍氣吞聲,壓力太大,工作負擔太重,心裏充滿怨恨。於是,老闆一不在,就衝到網上宣泄一番。

柏拉圖說,閒暇培養美德。文化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閒暇的產物。但我們的博客文化卻有所不同。對許多人而言,博客成了上班族的宣泄,離培養美德的文化,似乎還差得遠。

出處:中國青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