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慕:昔日“打工皇帝” 今日營銷大師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7W
何慕:昔日“打工皇帝” 今日營銷大師
10年前,以50萬元的年薪被浙江一家企業聘爲市場部經理後,何慕被戴上了“中國第一打工仔”、“打工皇帝”的桂冠。

今天的何慕,是上海一家營銷諮詢公司的首席諮詢顧問。

10年前的那場“50萬風波”給何慕的人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這些年,何慕又經歷了怎樣的人生?

近日,何慕來武漢參加一場營銷高峯論壇,主辦方在他的介紹材料中這樣寫道:“何慕:中國第一打工仔、上海聯縱智達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諮詢顧問”。

在論壇間隙,記者對何慕進行了獨家專訪。

“我與百萬富翁的距離是100萬”

1988年,何慕從復旦大學經濟系畢業後,開始了在營銷這一行當的摸爬滾打。

那一年何慕22歲,來自黑龍江的他遵照國家“邊疆省份考生必須回原省份支援邊疆建設”的規定,被分配到黑龍江省食品公司統計科。“拿起算盤和稿紙,開始爲家鄉計算‘生豬存欄率’等至今也沒有弄懂的統計數據。”何慕回憶說。

因爲不會打算盤,字又寫得不好,何慕被周圍的人當作笑柄。他很快產生了離開的想法,在正式報到後的第21天,他留下了一份辭職報告,離開了單位。這種在當時看來匪夷所思的行爲,讓領導大怒,何慕得到了“除名”的處分。

何慕買了一張南下的火車票,開始了流浪的打工生涯。

他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霞飛日用化工廠跑銷售。何慕承認,第一次選擇顯得比較幼稚和茫然,“之所以走進霞飛的大門,是因爲它的廠房看起來比較漂亮。要求跑銷售的動機是,人自由、見識廣、賺錢多、別人花錢自己學本領。”

“不想從此便和銷售結下了也許一生也無法了斷的緣。”何慕說。

十多年前的大學還沒有設置有關市場營銷的課程,書店裏關於銷售的書籍也很難買到。於是霞飛便成了何慕學習銷售的母校。

如果說是“霞飛”將何慕送上了推銷之旅,那麼讓何慕在銷售領域突飛猛進並大有所獲的地方就是瀋陽了。

1991年初,何慕帶着上海香海美容品廠的樣品隻身來到瀋陽,以每天75元的代價租下了一家旅館套房,在門前掛上了“上海香海美容品廠瀋陽辦事處”的招牌。後來,何慕又花6000元錢辦了一張營業執照“瀋陽市瀋海化妝品經銷站”,他成了批發單位的法人代表。

當時,何慕的樣品櫃裏放滿了上海幾十家日化廠家的熱銷商品。時間不長,他的客戶便遍佈瀋陽市及周邊地區,他成了瀋陽日化行業赫赫有名的小老闆。

這期間,何慕又受聘於上海申花化妝品廠,成立了“上海申花瀋陽銷售中心”,在遼寧省30多家大商場設立了“申花”專櫃,並在報紙、電視、廣播、公交車上做了不少廣告。

1993年,申花與美國企業合資。由於何慕在瀋陽的優秀表現,公司決定把他調回上海總部負責全國市場的銷售工作。這時,何慕已不是孤身一人,而是“帶着幾十萬元現鈔和妻子回到上海”,坐上了銷售部經理的寶座。

但是,嘗夠了打工滋味的他,已經不甘心替別人做嫁衣。何慕暗下決心:一定要自己做老闆,哪怕是再小的老闆。

做了半年銷售部經理後,何慕懷着“圓自己的百萬富翁夢”的想法,辭職進入了裝飾行業。然而,這個夢很快就破碎了。何慕說,“半年後,我垂頭喪氣地離開了裝修行業。那時,我與百萬富翁的距離是100萬。我終於明白,隔行如隔山。”

於是,何慕重返打工隊伍,爲一家餅乾廠做市場。那時,他對“路線訪銷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每天騎自行車,走遍上海的小食品店。對基層銷售市場的深入瞭解,爲何慕日後更高層次地介入營銷領域,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以50萬年薪成爲“中國第一打工仔”

1995年,是何慕人生的一個關鍵轉折期。“這一年,我品嚐到了一般打工仔也許一生也不會體會到的喜悅和酸苦。”

1995年,浙江一家企業,以年薪50萬元公開招聘全國市場部經理。“一開始只是去看看,並沒有把競聘當回事。可後來進了決賽,骨子裏那種爭強好勝的勁頭就上來了。”何慕說。

1995年4月14日,是何慕一生中最輝煌難忘的日子。這家企業在中央電視臺舉辦“招賢納才現場直播文藝晚會”。晚會現場上,闖過此前歷時3個月的角逐,何慕在當天的辯論會上戰勝了最後兩個對手,競聘成爲這家企業的市場部經理。

何慕回憶當時的場景:電視直播的競聘現場莊嚴而隆重,7位考官正襟端坐,兩位公證人員神情肅穆,一批明星獻藝捧場,我們3位候選人粉墨登場一決雌雄。“這哪裏像競聘?分明是一場企業爲做廣告而贊助的文藝晚會,我們3位競聘者不過是3個不可缺少的演員。”但當時沉浸在獲勝喜悅中的何慕,根本沒有往這方面想。

無論如何,當時29歲的何慕,成了讓所有打工仔都羨慕的英雄,成了當時人才市場上年薪最高的“中國第一打工仔”。

何慕當時覺得自己到這家公司做市場部經理應該能有一番作爲,“企業這樣高薪聘請,肯定會重視我,給我發揮的空間。我也想證明自己,證明企業沒有選錯人,這50萬值得。”但工作以後,何慕發現他想錯了。

剛一上任,名片上印的職務讓他迷惑了好幾天———公司在招聘啓事上明明寫着“招聘市場部經理”,而他接到的第一盒名片卻印着“銷售部經理”。他對公司總經理說,“市場部和銷售部是兩個不同職能的部門,您到底讓我做哪個部門的經理呢?”

公司總經理似乎並不瞭解兩個部門有什麼不同,“我們不管這個部那個門,反正與銷售有關的事都是你管,兩個部門的經理都是你……經理的名頭太小了,你乾脆叫部長吧。”於是,何慕的第二盒名片又變成了“全國市場營銷部部長”。

公司先是令何慕隻身去東北老家賣掉8萬箱飲料產品,後來又要求他組建人馬,到江蘇開闢一個新市場。何慕如墜迷霧,找不到方向。

那年5月到8月,公司的銷售返款達到200多萬元,這與他來之前的10多萬元相比已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了。但與公司對“50萬年薪”經理的厚望相比相去甚遠。

公司對何慕似乎失去了信心和耐心,開始對他不理不睬。那年的8月底,何慕拿到了他到公司4個多月後的首筆工資———3萬元。

1995年10月4日,何慕遭到了有生以來事業上最沉痛的打擊,一紙不足150字的“休書”,結束了他在這家公司短暫而艱難的打工生涯。

在後來和公司打官司討回報酬的同時,何慕也尷尬地體會着“因被炒魷魚而名聞天下”的滋味。他再也不想爲任何老闆打工了,他決心自己重新殺出一片天地。

“實戰派營銷大師”

一個偶然的機會,何慕來到了浙江湖州南潯,並在這個小鎮開起了連鎖超市。在當時,何慕應該是敏銳地抓住了超市市場的空白點。那時,浙江一些鄉鎮農民收入已經很高,而當地傳統的供銷社、商業公司等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

超市開業之初大獲成功,一度擴張到8家。但是,隨後各路商家紛紛殺進這個新興市場。“一時間,湖州鄉鎮超市密佈,‘戰火連天’,一個不足4萬人口的小鎮各類超市竟達10餘家。”

何慕意識到大勢不妙。到1997年底,何慕的超市已經銳減到兩家,虧損達到140萬元。然而正是這促使他走上了營銷諮詢的道路。

1997年,湖州一個專門生產水泥添加劑的老闆找到何慕,懷疑自己的管理方式出了問題,請何慕幫忙診斷。何慕來到工廠,前後呆了半個月,很快找到了癥結所在。因爲工廠對銷售人員非常苛刻,導致銷售人員離心離德。針對這種情況,何慕給了老闆很多主意,並建議他在上海做一些廣告,擴大產品知名度。

過了幾個月,老闆再次登門造訪,興高采烈地告訴何慕,按照他的方法,工廠不僅扭轉了虧損的局面,而且進入了良性循環。老闆在離去的時候,不由分說地塞給何慕剛出生的女兒一個紅包,裏面居然是6000元錢。

何慕突然意識到,自己學的是經濟學專業,又在好幾個大型企業打過工,積累了豐富的營銷經驗,如果自己專門向企業提供營銷諮詢,將是一個很好的謀生途徑。

1998年,何慕回到上海和幾位營銷領域的夥伴一起創辦營銷諮詢公司。2000年,何慕的公司改組爲聯縱智達營銷諮詢公司。“從此,便在營銷諮詢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何慕對記者說。

何慕現在的名片上印的是“執行董事、首席諮詢顧問”。他說,“我是公司的創辦人,也是股東之一,算是老闆之一。但在職位上,我是首席諮詢顧問,主要負責爲客戶進行諮詢服務,我不管公司的日常事務。”

因爲在營銷諮詢行業取得一定的成功,在業內,何慕被譽爲“實戰派營銷大師”。對此,何慕謙虛又自信地說,“大師我不敢當,實戰派我覺得當之無愧。”他認爲,雖然自己的公司和跨國大型諮詢公司相比,不在一個層面,但並沒有高下之分,“跨國諮詢公司,做的是大公司的整體戰略,而我們做的是營銷戰術,注重實效,他們做的事情,我們也許做不來,但是我們做的,他們也未必就能做到。”

何慕向記者介紹,他的公司現有107人,2004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應該說,在專一於營銷的諮詢公司中,我們是全國數一數二的。”

對於10年前的“50萬年薪事件”,何慕覺得,50萬元年薪對於今天的他來說已經算不了什麼了,“我們公司現在年薪50萬元以上的已有一批,不過當年的‘中國第一打工仔’卻讓別人記住了我,形成了個人品牌。”

來源:財富金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