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1W

職業規劃: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

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很快就要畢業了,我不知道該如何找工作,也幾乎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在XX年上半年的一天,一個胖胖的女孩前來諮詢。

她叫小燕(化名),1982年10月出生,湖北武漢人,某大學英語專業XX屆本科畢業生。父親已經去世,與母親一起生活,家庭經濟條件較差。

談話中發現,小燕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比如該找哪種工作,是學校、企業還是政府機關?不知道該優先考慮工作性質還是工作地區,抑或是把福利待遇放在第一位,等等。這顯然是個職業定位的問題。而職業定位需要考慮求職者的職業價值觀、興趣、能力和性格等因素,甚至還要考慮家庭情況。

小燕的父母都是工人,小時侯由於母親在外地上班,主要由父親撫養,因此從小與父親關係親密。她7歲時母親調入父親單位,母親爲了彌補對她的責任,對她十分溺愛。國小時活潑可愛、成績優秀,中學時對英語頗有興趣,會考後考入武漢地區最好的高中之一,成績中等,常因身體較胖而壓力大並發展爲自卑。大學聯考後進入某綜合大學學英語,大一時被輔導員指定爲副班長,半年後辭職,主要是因爲學習不夠好,另外因爲要做家教沒有足夠時間從事社會工作。大二時父親因病去世,讓小燕傷感了近一年。

對於小燕來說,她表面上是不會找工作,其實是缺乏職業規劃意識。按道理,她應當早在進大學初期就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有所瞭解,比如師兄師姐都幹什麼去了呀,其他學校學英語的大學生畢業後一般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呀,等等。這些是可以打聽的,也是可以通過與同學們交流了解的。

第一次諮詢:覺得自己能管理十來個人

諮詢的過程就是幫來詢者探索自我的過程。她開始回顧自己的經歷與自己的感受。

"在大一時,我曾經當過半年班長。"小燕向我介紹時很投入,她表明自己比較喜歡露臉,但不喜歡做太多具體的事;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很強,但目的性也很強;喜歡組織協調和控制局面,對班長"不給面子"耿耿於懷。

問:從中學到現在喜歡哪些課程?

答:我一向喜歡英語,但單詞量並不大,就是因爲"懶惰"吧。口語比較好,而且很願意在大庭廣衆之下表現自己的口語水平。尤其喜歡歐美文學。

問:平常都看什麼雜誌?

答:平日最喜歡看時裝雜誌,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名牌,這一點受母親影響,也因爲這一點經濟負擔很重。

問:業餘時間主要如何打發?

答:業餘時間主要是上網和逛街,有時逛了一整天什麼都沒有買。

問:交往的朋友圈子有多大,朋友的主要身份是什麼?

答:交往的圈子不大,與親戚來往較少,事實上由於父母是外來人口,在武漢也沒幾個親戚;與中學同學來往少,主要因爲中學時長得較胖,大家都喜歡給我起綽號,我因此煩他們,懶得與同學們來往。大學同學交往的也不多,大二那年,父親開始生病並日益嚴重,爲了陪伴母親和服侍父親,就由住校改爲走讀,沒什麼機會與同學們呆在一起。雖然交往面窄也有3個好朋友,其中有一個是男同學。寒暑假沒有做過兼職。

"我希望幹一份薪水較高不用天天上班的工作,不打算要孩子,能有較多機會出外旅遊,手下管着十幾、二十號人馬,逛街時不會因爲沒錢而空手而歸,等等。"小燕描述着自己的理想狀態。

在職業發展方向的方面,最後與她討論後基本達成共識:英語專業畢業可以從事的工作主要有大中專教師、外貿企業或翻譯公司員工、改行從事其他工作。爲了幫她繼續探討自己究竟適合的職業發展方向,諮詢師安排她在諮詢會談後去採訪3-4名相關的生涯人物:大中學英語教師、與外語使用密切相關的企業員工、所在學院分管學生就業工作的副書記,等等。

第二次諮詢:在面試中預備失敗20次

"我應該屬於管理型的興趣類型,但目前似乎沒有什麼進企業的優勢或者說不知道如何順利進入企業。沒有企業工作經驗與缺少人脈是求職中的劣勢。"在諮詢師的引導下,小燕自己對自己進行着分析。她認爲自己也能夠勝任英語教師崗位,理由是自己當過中學英語實習老師。如果進不了企業就想去二類或三類的高校試試,萬一不行也可以考慮進中學。

通過生涯人物訪談:她更加傾向於去外貿企業,一者高校門檻高太難進去,中學太辛苦恐怕也沒耐心當老師,二者也有經濟上的考慮,畢竟父親去世,母親也很快要退休,生存是第一位的嘛!

在對工作世界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諮詢師企圖引導小燕如何去尋求個人特質與職業特點的匹配,尤其是要根據個人的興趣、能力、職業價值觀進行職業定位,以行業爲中心還是以地區爲中心,抑或以薪酬爲中心。關於這些問題,建議她回去與母親談一談,畢竟家庭與職業的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諮詢師仔細地看了小燕帶來的"自薦材料"。包括封面、求職信、個人簡歷、附件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問題。諮詢師一一指出上述問題並進行了點評。小燕表示,回去以後會認真的做一些修改。

在進一步的談話中,小燕對就業信息、應對面試提問、製作求職檔案的知識與經驗等非常感興趣。逐步與諮詢師達成部分共識:思想有多遠就能走多遠,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成功的人不斷改變方法卻很少改變目標,失敗的人經常改變目標卻很少改變方法。

在第二次諮詢即將結束的時候,諮詢師特別強調求職過程中的心態管理十分重要。希望她做好失敗20次的心理準備,只有這樣才能"愈戰愈勇"。大學畢業的求職過程是一個人迅速走向成熟了解工作步入社會的過程,"壓力與煩惱是青年人想要成長與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第三次諮詢:下決定不要太沖動

"我該選擇哪個機會呢?"一個多月後,小燕又來到了我的諮詢室。她有兩個工作意向:一份是某高校的英語教師,地點在雲南邊陲;一份是經任課老師介紹的,與武漢神龍汽車公司配套的一家汽車零部件採購公司,主要工作是接待來中國談業務的外國客戶,地點在武漢。

如果去雲南當老師,工資雖然不高但壓力不太大,那兒風景秀麗,是個生活的好地方,在學校裏工作有很多機會繼續深造,不過離家太遠怕老媽不放心;去武漢那家企業也可以,但沒什麼身份,服務色彩很強,覺得大學似乎白讀了;聽說福利待遇不錯,還可以免費學二外甚至三外,但擔心自己不會與外國老闆們打交道,畢竟自己既不懂汽車方面的知識也不懂貿易、報關方面的知識。諮詢師與案主深入探討:煩惱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價值觀的問題。捨得捨得,舍才能得!一個人必須學會放棄纔會正確合理的得到。

諮詢師建議她在心裏問自己一些問題並嘗試回答:最親近的人的觀點是什麼?過去遇到重大決策困難一般是如何解決的?會放棄自己最看重的目標嗎?即將採取的方案符合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嗎?願意爲某個方案或計劃作出必要的犧牲嗎?此方案對彼方案的目標衝突究竟有多大?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有多少來自內心?某個計劃或方案對以後的人生有多大多遠的影響?

生涯決策是痛苦的,但又是必須學會的。諮詢師建議小燕不要作即時性決定,而是給自己一個決策空間,也就是延時決策。這些問題可以回去後一個一個的作答。小燕表示認可。

根據事後的交流,小燕最終選擇了武漢的那家企業。她自己的理由是:貿易企業的工作符合自己的職業興趣與專業特長,企業的薪酬方式與自己目前的職業價值觀基本符合,選擇在武漢工作有利於與母親相互照顧。

職業規劃師的反思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幫助小燕的過程,既有成功的方面也有失敗的方面,可謂有得有失。見微知著,小燕只不過是衆多的有求職擇業煩惱的大學畢業生之一,從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大學生職業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深感職業發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職業規劃意識與擇業中的主體意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求職技巧相對於個人的"就業力"而言,其實是杯水車薪!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是多元的,包括學校品牌、學歷層次、專業冷熱、家庭背景、學校的就業市場建設與服務、就業者的個人綜合素質、求職技巧、求職者的性別、長相、生源地,等等,但哪些變量是容易改變與控制的呢?學校與個人又能做什麼工作呢?實踐證明,爲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測評與諮詢服務不失爲一種有效的方式方法。

規劃絕不是'鬼話'!正是因爲時勢變化太快,人們纔有必要做職業規劃,否則,如果象老輩人一輩子只從事一個不變的職業,自然就談不上職業發展規劃了。大學生如果從剛進大學開始就自覺的進行自我探索,瞭解專業與職業發展環境,認識工作世界,確定一個職業發展目標並制訂一個行動方案,那麼,當他們畢業就業時也許就少了許多的迷茫與困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