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6W

“百鄉扶貧攻堅計劃”全面完成

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總結

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開始啓動

一、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的主要成效

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三年來,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圍繞特色做文章,遷移下山找出路,走出縣域求發展”和“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向發達地區轉移、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貧困地區轉移”的要求,大膽探索,積極工作,貧困鄉鎮的面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農民羣衆普遍得到了實惠,扶貧攻堅的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效益農業發展迅猛,特色產業不斷涌現。堅持因地制宜,以市場爲導向,積極發揮山地資源多、生態環境好的比較優勢,在各級財政扶貧資金和社會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名茶名果、高山蔬菜、竹材竹筍、食草畜禽等特色農業基地,發展了一批加工營銷型的龍頭企業和服務型的專業合作組織,使效益農業開始成爲欠發達鄉鎮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三年來,貧困鄉鎮在省財政扶貧資金的扶持下,共發展高山蔬菜、竹材竹筍等效益農業項目535個,發展各類種植業面積34.34萬畝、養殖雞、鴨、兔、羊、豬等173萬餘隻(頭、羽),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279家,其中龍頭企業60多家。在省裏的帶動下,各鄉鎮共發展效益農業面積87萬畝,養殖1300多萬隻,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1344家。青田縣仁莊鄉的田魚、永嘉縣下寮鄉的三黃雞、西嶴鄉的菜牛、蒼南縣騰洋鄉的筍竹兩用林基地,磐安縣貧困鄉鎮的中藥材、食用菌的效益農業塊狀經濟。都成了覆蓋面廣、帶動力強的脫貧致富支柱產業。許多鄉鎮還積極發揮人力資源富餘、水力資源豐富、山水風光秀麗的優勢,大力發展山區小水電業和旅遊觀光業。景寧縣英川鎮、沙灣鎮的小水電,文成縣嶺後鄉的山水風光旅遊,永嘉縣溪口鄉的古村落文化遊,使許多農民走上發展第三產業致富的路子。

——下山脫貧步伐加快,轉產轉業走出新路。各地按照“搬得下、穩得住、富得起”的要求,大範圍、多形式推進高山深山貧困農民下山脫貧,同時把下山移民與中心鎮、中心村、工業園區建設結合起來,與農村城鎮化進程結合起來,促進農民轉變觀念和轉產轉業,加快他們融入市場經濟的進程。三年來,100個貧困鄉鎮共建設下山脫貧小區161個,下山遷移農戶15118戶,53800人。武義縣運用農民自願、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機制,採取縣城安置、中心鎮安置、中心村安置和另星安置等多種形式,累計已有3.3萬人搬遷下山,其中近60%的農民轉而從事二三產業,收入大幅增長。據統計,近年來,這個縣下山農民人均收入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去年達到2400元。

——勞務輸出快速增長,產業轉移取得突破。我省人多地少,貧困鄉鎮資源貧乏的矛盾更加突出。爲拓寬增收渠道,各地因地制宜,掀起了“走出去”的熱潮,積極引導欠發達鄉鎮勞動力向發達地區轉移,一批又一批貧困鄉鎮農民走上了外出打工脫貧之路。據統計,今年百鄉農民外出經商、打工達28.37萬人,佔勞動力總數的60%,比1999年增長40.35%。仙居縣溪港鄉由近2000農民組成的油漆經銷隊伍遍佈全國各省市,開設油漆經銷店600多家,年創收2000多萬元。同時,各地抓住發達地區經濟加快發展和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有利時機,積極創造條件,引導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向欠發達地區和貧困鄉鎮轉移,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蒼南縣五鳳鄉在縣扶貧辦等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引進溫州天馬電子加工廠,生產打火機另配件,每年可解決本鄉及周邊地區3000多人就業,僅此一項可使本鄉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今年人均可增收400元以上。

——科技扶貧力度加大,農民致富能力增強。各地在扶貧攻堅中越來越重視科技扶貧,把引進科技和技術培訓作爲發展當地特色產業、提高農民就業和致富能力的重要工作來抓。武義縣宣武鄉在浙江大學的科技扶持下,去年該鄉發展高山蔬菜3000餘畝,平均畝產值1500-2000元,特別是該鄉大萊村生產的四季豆,由於品種優良,早季價格在2.5—3.0元/斤,比一般四季豆價格每斤高出1元以上,僅高山蔬菜一項就使該村農民人均增收575元。各地還積極開展對農民的技術培訓活動,三年來,百鄉和所在縣共舉辦了4416期培訓班,受訓人數299400多人,發放各類教材900多種、44萬份。青田縣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培訓中心的作用,舉辦培訓班718期,培訓3.4萬人次,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去年全縣13個貧困鄉鎮農民人均收入增長11.3%。

——掛鉤扶貧成效顯著,社會幫扶蓬勃開展。這幾年,各級掛鉤扶貧單位把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作爲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領導重視,責任落實,紛紛深入貧困鄉村,開展調查研究,幫助理清思路,選好扶貧項目。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來各級掛鉤扶貧單位共扶持項目935個,對當地貧困農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條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絕大多數承擔掛鉤扶貧任務的發達縣(市)和省、市企業(公司)發揮各自的優勢,還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對扶貧項目在資金上加以保證。三年間,各級掛鉤扶貧單位共向貧困鄉鎮提供幫扶資金2.42億元,其中省裏確定的145家掛鉤扶貧單位提供幫扶資金1.56億元,完成計劃的104%。許多廳局(單位)和發達縣(市、區)的黨政一把手親自帶隊,赴貧困鄉鎮調研考察,落實項目。省紀委原副祕書長方芳同志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走遍了泰順縣萬排鄉的每一個村落,帶領當地幹部農民引科技、跑項目、促銷路,被尊稱爲“扶貧外婆”。掛鉤單位的行動極大力地激發和帶動了社會各界扶貧濟困的熱情,紛紛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廣泛開展“送溫暖”活動。據不完全統計,各掛鉤扶貧單位爲掛鉤鄉鎮捐贈舊傢俱4000多件,舊電腦396臺,慰問金48.55萬元,其它扶貧物資不計其數,爲貧困地區人民獻上了一份真誠的愛心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各地把改善欠發達鄉鎮的生產生活條件作爲扶貧攻堅的重要內容,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結對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通電、通水、通路、通電信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社會事業建設項目紛紛上馬和相繼竣工,欠發達鄉鎮的生產生活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三年間,省級財政扶貧資金用於山區機耕路和欠發達鄉鎮道路建設的就達1.12億元,結對幫扶單位用於百鄉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達到1億多元,共修建鄉村道路1638公里,新通公路村數292個,硬化道路63條;新建中國小校舍51幢。各地還十分重視對特困戶的扶持,全面開展貧困戶危房改造安置工作,改善貧困農戶的生存條件,每年投入800萬元,已使 4538戶貧困戶的危房得到了修繕和改造,16000多人得到安居。

據初步統計,今年100個貧困鄉鎮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都將超過了1500元,預計平均達到1922元,比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前的1999年增長32.6%,年均遞增9.87%,增幅高於近年來全省平均水平。1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從1999年的18萬人下降到3萬7千人,減少14萬3千人,減幅79%。100個村的村級集體經濟可支配收入從3900萬元增加到5900多萬元,增長52.5%。至此,爲期三年的全省“百鄉扶貧攻堅計劃”已全面完成!

“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的全面完成,標誌着我省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這對於我們下一步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促進欠發達地區的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全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的基本經驗

在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的三年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幹部羣衆創造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必須認真總結,並在今後扶貧開發工作中繼續堅持和發揚。

(一)把加大扶持力度與增強農民致富能力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造血”式扶貧之路。爲了實施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省委、省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籌集上億元資金,加強對百鄉發展效益農業、下山脫貧、興辦工商企業、科技培訓、交通道路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貧困戶危房改造等方面的扶持。有關市和欠發達縣也都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扶持措施,有力地促進了貧困鄉鎮的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各地在用好扶持政策的同時,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克服消極畏難的情緒和“等、靠、要”思想,把外部的支持幫助與自身的艱苦奮鬥緊密結合起來,在增強農民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的基礎上,把提高農民致富能力作爲擺脫貧困的首要任務來抓,把智力扶貧作爲扶貧攻堅的治本之策。根據效益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和勞務輸出的需要,加強對貧困鄉鎮農民的農業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提高農民的素質,針對性地開展科技扶貧、教育扶貧、衛生扶貧、信息扶貧,使廣大農民羣衆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強了農民脫貧致富的能力,走出一條自我發展的“造血”式扶貧之路。

(二)把加快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標誌和客觀要求。在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折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對當地和全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貧困鄉鎮無論在產業發展中還是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特別注重生態保護的原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和森林旅遊、休閒觀光農業,搞好生態公益林建設,加強小流域治理,把貧困鄉鎮建設成爲生態屏障、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觀光旅遊勝地和當地農民羣衆安居樂業的福地,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有機結合,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把下山移民與推進城市化有機結合起來,促進人口向城鎮集聚,走出一條以城帶鄉、城鄉協調發展的路子。近年來,各地都十分重視下山移民工作,按照“搬得下、穩得住、富得起”的要求,積極創造條件,把下山移民與推進城市化有機結合起來,運用農民自願、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機制,多形式、多層次地引導更多的山區農民進城安居樂業。在促進人口集聚的同時,都十分注重加快城市建設,發揮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依城建區、依鎮設點,有計劃、有組織、分階段地推進人口內聚外遷,走出一條以城帶鄉、城鄉協調發展的路子。

(四)把發揮政治優勢與發揮市場作用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雙贏”之路。這幾年,各級都從講政治的高度,切實加強了扶貧工作,把實施“百鄉扶貧攻堅計劃”作爲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實施;同時,各地也注重運用市場機制,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長期合作、共同發展的方針,大力推進地區之間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促進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資金、技術等各種要素在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之間合理流動,實現優化配置,既有利於欠發達地區把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和商品優勢,又有利於發達地區拓展發展空間、加快產業轉移和升級,在全省和更廣闊的範圍內形成優勢互補、合理分工的產業佈局,既增強欠發達地區和貧困鄉鎮的自我發展能力,也提高了發達地區的經濟競爭力,走出一條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雙贏”之路。

三、明確目標任務,大力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繼續抓好扶貧開發,在完成百鄉扶貧攻堅任務的基礎上,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這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從全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全局出發作出的戰略性決策。實施“欠發達鄉鎮奔小康工程”的對象是:農民人均收入低於2001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水平的300多個鄉鎮,主要目標是:欠發達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到2007年,80%以上的欠發達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低於1000元的人口發生率低於3%;下山移民取得重大進展,自願要求下山的高山深山農民基本實現搬遷,半數以上的下山勞動力實現轉產轉業;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主要行政村通公路,通鄉鎮公路實現全面硬化,提高清潔飲用水比重,貧困家庭子女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免費入學,環境公害基本消除。

圍繞上述要求和目標,下一步要着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發揮山區的資源和生態優勢,做大做強綠色產業和特色產業。二是積極推進下山移民進程,促進欠發達鄉鎮農民易地致富。三是進一步調動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兩個積極性,大力開展區域協作、“山海協作”和結對幫扶。四是以產業和區域發展規劃爲指導,進一步改善欠發達鄉鎮的生產生活條件。五是進一步加強欠發達鄉鎮基層幹部和農民羣衆的教育培訓,着力提高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和農民羣衆的致富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