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5W

事蹟心得體會 篇1

7月26日上午,中隊組織參加了英雄機長劉傳健先進事蹟報告會。我們早早的來到了會場。不久劉機長進入了會場,他先給在場的觀衆鞠了一躬,我被他這樣謙遜的姿態所打動。接着劉機長用樸素的語言從五個方面做了報告,詳細敘述了他當日所面臨緊急事件的前因後果,以及他當時的心路歷程。我全神貫注地聽完了整場報告會,深深地被劉機長臨危不亂的精神所打動。

事蹟心得體會(精選17篇)

20xx年感動中國劉傳健先進事蹟觀後感(5篇)

作爲飛行學員,聽完整場報告會我感到深受鼓舞,我們這份工作是無比光榮的,我們理應對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首先我們要努力打好理論實踐基礎,試想如果沒有平時一次次的模擬訓練,劉機長怎會如此完美的完成此次備降,飛行員的工作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累積經驗。都說同一項工作重複一萬次,你就會是這方面的專家。但這同樣也是枯燥的,如何在重複枯燥的工作中堅持下去,做出不平凡的成績,我想劉機長用他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作爲飛行員應該怎麼做。另一方面,整個航班生產任務也不是飛行員一個人能夠完成的,正如劉機長所說沒有空管,軍方,機組的協作配合,是不可能完成此次備降的。

航班生產是一項協作性很強的工作,需要一個團隊的緊密協作才能完成,作爲飛行學員我們在努力學習理論實踐知識的同時,也應明白,我們需要重視團隊的協作與配合。從一名飛行學員成長爲一名成熟機長的過程是漫長的,這需要我們保持耐心,認真對待每一次航班任務,認真反思每一次不足。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在未來的工作中我會以劉機長爲榜樣,早日成爲一名合格的民航飛行員。

事蹟心得體會 篇2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晃之間,我已經在講臺上度過十七個春秋了。十七年春華秋實,十七年歲月流轉。在這十七年的光陰中,我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夥逐漸成長爲一名深受學生喜歡、稍有教學經驗的教師,雖不是桃李滿天下,卻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學子。我秉持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以一顆赤誠之心,心懷感恩,努力學習,勤勉工作,忠於職守,愛崗敬業。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褒獎,也說明了這一職業的重要意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則闡明瞭教師的重要作用。在我的成長曆程中,幾位教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譚其軍老師是我兒時的授業恩師。在我上國小一二年級的時候,他正好教我們的語文課。譚老師風趣幽默,學識淵博。他帶領我們走進語文的大千世界,手把手地教我們寫字,帶領我們朗讀課文,陪我們一起玩耍做遊戲。此外,他幾乎每天都會給我們講一個故事傳說,在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傳說中,我們收穫了無限的快樂,懂得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崔雲鶴老師是我的中學語文老師。崔老師身材高大,文質彬彬,知識豐富,尤其是他一手剛勁瀟灑的粉筆字,令我們欽佩不已。他教學嚴謹,說話做事雷厲風行,對同學們要求嚴格,賞罰分明。在參加學校的活動中,崔老師總能處處以身垂範,身先士卒,給我們樹立起一個榜樣來。同學們怕他,卻又對他無比地欽佩。

進入阜陽師範學校後,胡延齡老師是我們的語文老師。我真是有幸遇上了這樣一位好老師。當時,胡老師即將退休,而且患有高血壓、眩暈症等疾病。按理說,他完全可以申請休息,或者隨便上上課,應付應付就行了。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相反,胡老師顯現出了比一般年輕教師還高的工作熱情。他早出晚歸,盡職盡責,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節課,仔仔細細地批改每一次的作業。哪怕是我們寫的毛筆字作業,他也認認真真地批改。他不僅傳授我們知識,還教我們如何做人,告誡我們走上工作崗位後要錘鍊師德,善於學習,積極探索,關愛學生,做一名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至今,胡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誨,以及他的一言一行,我都清晰地記憶在腦海中。

師範畢業後,我分配到了家鄉的國小任教,有幸和兒時的幾位老師成了同事。爲了使我儘快地適應教學工作,靈活地駕馭課堂教學,他們對我的業務工作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幫助我備課,指導我板書,教給我與學生相處的經驗,甚至走進我的課堂聽課,又及時地給我反饋指導。他們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來指導我幫助我,爲的是讓我早一點勝任教育教學工作。那娓娓動聽的語言,如涓涓細流進入了我的心田,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關愛與殷切的期盼,爲我的專業成長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這幾位老師是我人生之路上的“貴人”,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教師。他們沒有光輝耀眼的成績,他們淡泊名利,忠於職守,精於業務,樂於奉獻,甘爲人梯。他們用純潔無私的師德、淵博豐富的知識、高尚正直的人格薰陶教育着每個孩子,使他們終身受益無窮。他們是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紮實學識、仁愛之心兼備的好老師,能夠成爲這樣的好老師,一直是我孜孜以求的目標。我深深知道,自己在各方面還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專業化成長的進程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會遇上許多的困難。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面對困難,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克服它、戰勝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新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會一如既往地努力學習,刻苦工作,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不忘初心,着力加強師德修養,提升業務素養,做一名受社會認可、學校肯定、學生喜歡的“四有”好教師。

事蹟心得體會 篇3

今年2月18日,正月九年級,當人們沉浸在春節團聚的喜悅中時,一則警情通報在短時間內迅速刷屏了朋友圈:重慶交巡民警楊雪峯大年九年級因公殉職,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我先是不敢相信,確認後再是震驚和憤怒。楊學峯同志是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代表,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譜寫了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他詮釋了一名基層民警的人生價值。

楊雪峯同志雖然離開我們兩個多月了,但他紮根基層的嚴警、好警、暖警事蹟卻讓我們永遠不能忘記。我一直在想,同樣做爲紮根基層的社區幹部,應當用什麼辦法來紀念和緬懷警楊雪峯同志呢?我的回答的是:以楊學峯同志爲榜樣,爭做優秀的黨員幹部。

首先要提高思想水平,多學習多總結。社區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羣衆的“橋樑”和“紐帶”,社區在某種意義上代表着黨和政府的形象。社區幹部要隨時提高思想水平,和黨的意識保持高度一致,在基層傳達黨的思想,要站在黨和人民的利益高度,爲創造社區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政治文明作貢獻。

其次要有責任意識。楊雪峯同志自從1997年入警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的履行着一名民警最基本的責任,20xx年來,儘管輾轉多個區縣、不同鎮街,但他始終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以大無畏的精神捍衛公安民警的一身正氣。同樣,做爲一名社區幹部也要樹立幹一行、愛一行、樂意吃苦、樂意爲人、率先垂範、廉潔勤政、無私奉獻精神,要有崇高的事業心和強烈的責任感,始終不能忘記忘記自己的職責,始終不能忘記黨對我們的培養,只有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才能把凝聚黨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最後要提高工作作風。楊雪峯同志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暖心愛民的爲民情懷和埋頭苦幹的務實作風,也是我今後工作中需要學習的。以後我一定會向楊雪峯同志一樣,做一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踏實肯幹、紀律嚴明的社區幹部。

事蹟心得體會 篇4

要學習燕振昌同志一心爲民、造福百姓的公僕情懷。一心爲民,就要捧出一顆真心。燕振昌同志始終把人民羣衆過上幸福美好生活作爲自己的畢生追求。擔任水磨河村黨組織書記44年裏,他帶領鄉親們辦企業、修道路、建學校、造良田、搞三產,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使以前人均年收入只有幾百元的窮村,躋身許昌市“小康村”行列。近年來,由於毗鄰禹州市內的煤礦開採,造成水磨河村及周邊地下水位下降,羣衆吃水和灌溉成了大問題。已經70多歲的他不顧年邁,四處奔走,積極反映。經上下多方協商,建成坡胡鎮西部安全飲用水及灌溉工程,解決了3個鄉鎮23個村近4萬口人的飲水和灌溉問題。學習燕振昌同志,就是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把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工作的最大追求,把羣衆呼聲當作第一信號,一腔赤誠,永遠保持以民爲本公僕情懷。

事蹟心得體會 篇5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沒有艱辛就不是真正的奮鬥。如果不奮鬥就會一事無成。我們應該從自我做起,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好習慣,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身爲少年,我們應該敢於有夢,從小樹立高遠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標。一個人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志向,敢於追夢築夢。德國考古學家施裏曼從小着迷於荷馬史詩,立志找尋特洛伊古城。雖然歷盡重重磨難,費勁千辛萬苦,但他始終勇往直前,終於在40年後,他憑着堅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恆的精神找到了人們以爲因戰爭而早已毀滅的特洛伊城。

身爲少年,我們應該勤奮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掌握文化知識,既要勤學書本上的知識,又要多學課外知識。知識猶如浩瀚的大海,無邊無際,永遠也沒有盡頭,也永遠不會枯竭。對於我們的學習來說,持之以恆是極爲重要的。荀子在《勸學篇》裏曾寫道:“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駑馬十架,功在不捨”。

身爲少年,我們應該熱愛祖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養成良好品德,做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責任的好少年。我們現在是一株株小樹苗,必須抓好習慣養成,吸收豐富營養,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我們是祖國的新一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力軍。同學們,讓我們挑起復興中華的重任,爲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富強而努力吧!

事蹟心得體會 篇6

“農民院士”是幹部羣衆對時代楷模朱有勇的美稱,這個“美稱”形象詮釋了朱有勇的事業,他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事業和農民的需求融合在一起。他說:“論文得寫在大地上,理論成果要放到實踐中檢驗。老百姓說好,纔是真的好。”這種踏踏實實,務求實效的科研作風,恰是新時代院士必須的風采,唯有這種風采,才能讓科研成爲國家發展強大的能量源泉,人民幸福的動力源泉。

在時代楷模朱有勇身上,他的信念堅定,志向深遠,情懷美好,是新時代黨員的楷模,是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標杆,是新時代公民學習的榜樣。

朱有勇的信念堅定,堅定在具體的工作行動中。他把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到脫貧攻堅的行動中,主動到深度貧困區域承擔扶貧任務,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改變了當地貧困落後的面貌。在他這裏,信念就是行動力,信念就是主動力,信念就是表率力。他讓時代楷模的“信念”二字閃爍出溫暖的光輝,照亮人生之路。

朱有勇的志向深遠,深遠在農民的幸福夢中。他致力農業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但是,他沒有躺在成果的榮譽殿堂裏安然享受,而是立足農村實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把科技成果變成農業生產力,他創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爲雲南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培養了1000餘位科技致富帶頭人。在他這裏,志向貴在落地生根,落到到農民的需求上;貴在開花結果,芬芳在農民的笑臉上。他讓時代楷模的“志向”二字釋放出強大能量,鋪就羣衆致富路。

事蹟心得體會 篇7

作爲一名護衛隊員,首先擺正自己的位置,清楚了自己在工作中必須要做到愛崗敬業,絕不能拖延。一個人對工作的態度直接決定了行動、對工作是盡心盡力還是敷衍了事,是安於現狀還是積極進取。

事蹟心得體會 篇8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49歲的廖俊波就這樣離去了,未留下隻言片語,空留下嘆息遺憾。回顧廖俊波的一生,務實爲民、兢兢業業、敢於擔當,這是他的標籤,也是他留給黨和人民最寶貴的財富。

學廖俊波務實爲民。“廖書記不是在基層,就是在去基層的路上。”廖俊波任政和縣委書記時,面對貧困縣、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長期全省倒數第一的政和,沒有打退堂鼓,沒有掉頭而走,沒有庸庸碌碌當個太平官,相反,在經過實地調研後,廖俊波主動帶頭,率領全縣黨員幹部擼起袖子加油幹,經常深入基層一線,從來不怕苦怕累。就這樣,短短4年,政和山鄉鉅變,財政總收入、GDP、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等都實現了極大的增長,一個全新的生機勃勃的政和展現在人們面前。

學廖俊波敢於擔當。“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當“領頭人”難,當好“領頭人”更難,可是廖俊波心中就有理想有擔當,要帶領百姓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廖俊波曾被贊有“大俠”風範,正是這種“俠範”,讓他總是充滿了力量,立說立行是他的風格,走在前面是他的常態,無論是推進精準扶貧還是經濟建設,廖俊波都把擔當放在首位,用勤奮、用實幹、用嚴謹描繪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學廖俊波甘爲人梯。發展教育,他要慢,因爲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絕不能急功近利;發展旅遊,他要慢,因爲旅遊時長線產業,不是一屆班子能完成的;他重視一線人才的培養,努力創造機會把好乾部推薦出去;他想擺脫貧困,探索貧困普遍規律;他想創新機制體制,讓整個政府和社會更高效運行……爲官“功成不必在我”,重視政策的延續性,重視社會的持續性,這種豁達和開通的心胸正是廣大黨員亟需的。

學廖俊波平易近人。古語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毛澤東說:“爲人民服務”,都告訴了以民爲本的道理。重視民本,就要放下空洞的理論,俯下身子,傾聽民聲,甩開膀子,真抓實幹,才能獲得羣衆的認可。如果總是高高在上,自以爲是的指揮下屬,只會脫離幹部羣衆,只是閉門造車而已。廖俊波沒有架子,沒有官員的傲慢,而是主動和羣衆打招呼,主動深入羣衆傾聽民聲,這樣的作風也深受當地幹部羣衆的好評。

“篤行而不倦”。流金的歲月,似水的年華,廖俊波把週末和節假日都貢獻給了政和老百姓,在他的帶領下,創造出了“政和速度”。他真正不忘初心,始終牢記黨的囑託,盡心盡責,皆因心中有民;政和的幹部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皆因有一名優秀的“一線總指揮”。廖俊波是一衝鋒在前的“大俠”,帶領黨員幹部實現了政和山鄉鉅變,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發展速度。廖俊波始終把政和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當成職責使命,真正做到了對黨忠誠、心繫羣衆、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他對得起“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光榮稱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於基層幹部而言,應該學習廖俊波的爲民情懷。無論條件多麼艱苦,無論發展會遇到多少困難,但是隻要心中始終裝着老百姓,把羣衆的呼聲作爲第一信號,就能夠用忘我工作來換取驕人業績,就能夠用辛苦付出增強羣衆的“獲得感”。

事蹟心得體會 篇9

爲推動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8月19日上午,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舉辦了《20xx年優秀共產黨員、四好家風、青春榜樣先進事蹟預講會》,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華民濤主持會議。集團本部各黨委(支部)書記、黨羣工作聯繫人、團委(團支部)書記、有關職能部門領導50多人蔘加了會議。

會上,7位宣講員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分別介紹了本單位優秀黨員、四好家風之好母親、好女兒以及青春榜樣的事蹟,同時有關黨委(支部)書記對先進事蹟稿和宣講員的表現一一進行了對應點評。

會議最後,華民濤進行了總結點評,並就下一步公司開展的20xx年優秀共產黨員、四好家風、青春榜樣先進事蹟巡講活動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叫響先進巡講這一黨建工作品牌。各黨委(支部)書記要提高認識,親自組織策劃,確保20xx年先進事蹟巡講取得圓滿成功。要讓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蹟走進每一位員工的心田,讓共產黨員的形象看得見,摸得着,成爲廣大幹部員工自覺學習的榜樣。使先進事蹟巡講成爲江西機場集團立得起、叫得響的品牌。 二是以此次先進巡講活動爲契機,紮實開展黨內活動。先進巡講活動是當前“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載體和平臺,各黨委(支部)不僅要組織好先進巡講報告會,而且會後要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組織召開“向先進看齊、做合格黨員”主題座談會,讓黨員幹部在互動中向先進看齊。讓黨員感受先進的心路歷程,零距離傾聽先進心聲中實現與集團公司黨委“同頻共振”。三是放大先進典型的“集羣效應”,掀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熱潮。各黨委(支部)要將學習先進典型和道德模範與本部門“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結合起來,聚焦問題,將 “兩學一做”之“關鍵在做”落到實處。要圍繞暑期運輸、G20峯會保障、隱患排查、真情服務等重點任務,通過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黨員主題日等各類實踐活動,號召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爭當中心工作的促進者,使“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各基層支部常態化並取得實效。同時黨羣工作部要對各黨委(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推進情況適時進行督查,對基層黨委(支部)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刊發專題信息,組織研討交流,在全集團再次掀起”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熱潮。

此次會議,旨在用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感召人,用社會主義的道德新風鼓舞人,用青年奮發向上的澎湃朝氣激勵人,讓”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在江西機場集團蔚然成風。是江西機場集團”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再動員,也是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落實黨建工作會議精神,提升企業文化引領,打造先進事蹟巡講這一黨建工作品牌的具體行動。會議的召開,正式拉開了江西省機場集團公司20xx年優秀共產黨員、四好家風、青春榜樣先進事蹟巡講的序幕。

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鄭德榮,東北師範大學_思想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_史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兼)、中_史學會名譽會長,曾任東北師大副校長等職。1991年獲國家特殊津貼、省優秀教師、長春市勞模等稱號,他主持的_思想研究所在全國高校147所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評估中榮獲首榜。80年代以來主持國家、省部級規劃項目7項,獲獎17項。撰寫主編《_思想史稿》、《_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30部,在《求是》、《中_史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應邀爲15個省市學界講學、出席在美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大會演講

20__年5月11日,中共吉林省委發出了向鄭德榮同志學習的號召,5月16日,《吉林日報》頭版發表了題爲“高高舉起信仰的旗幟——追記全國中_史學家、_思想研究專家、我國中_史學科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鄭德榮教授”的文章,對鄭德榮生前先進事蹟進行連續報道。對照這樣的學習榜樣和楷模,我自己覺得差距很大,必須努力學、認真學。

鄭德榮同志畢生信仰堅定,勤奮創新、爲人師表,不僅是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見證者和貢獻者,更是優秀共產黨員的典範、爲人師表的楷模。他堅持“理想、勤奮、毅力、進取”的拼搏精神和“嚴謹、紮實、探索、創新”的科學態度,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在學術上不斷進取,探索創新,爲黨的理論研究作出了卓越貢獻,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對黨忠誠、爲黨分憂、爲黨盡職、爲民造福的學生。

一、學習他堅定執着的信仰信念

每名共產黨員都要像鄭德榮同志那樣,具有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對事業無限忠誠,不因現實複雜而放棄夢想,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用信仰的光芒,照耀前進道路上坎坷;把對信念的追求,落實在默默無聞、腳踏實地的具體工作中,通過不懈的勤奮努力,綻放出信念的力量。每名基層黨員幹部只有學習鄭德榮同志,堅定執着的信仰信念,我們的事業才能步入輝煌,“十九大”

確定的宏偉目標才能早日實現。

二、學習他探索創新的精神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是人類進步的力量。鄭德榮同志把創新作爲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潛心探索、精益求精。每一名基層幹部面臨着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要求我們具備面對複雜局面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必須學習他的探索創新精神,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增強履職能力,我們的工作才能穩中求進,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三、學習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本領。

必須學習他的無私奉獻,爲人民服務的本質,要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每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職責,認真做好人民羣衆的“服務員”。要增強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人民的“服務員”這個身份,自覺擺正位置,一切以爲民、利民、便民爲宗旨,急羣衆之所急,想羣衆之所想,辦羣衆之所需,把羣衆的事情辦好、辦細。用過硬的思想素質、過硬的本領以及過硬的服務水平真正將羣衆放在心上、職責扛在肩上、責任落到實處。

鄭德榮同志是新時代的先進,更是共產黨員的楷模,崇高的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我們要認真學習鄭德榮同志的崇高精神,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時不我待、只爭朝夕,以求真務實、埋頭苦幹的精神,以善作善成、勇創一流的作風,改革創新,奮鬥姿態,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爲決勝全面小康、建設幸福美好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團長祁發寶本着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

祁發寶張開雙臂擋在外軍面前,大聲呵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後果!”同時組織官兵佔據有利地形。

官兵們組成戰鬥隊形,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對峙。對方用鋼管、棍棒、石塊發起攻擊。祁發寶成爲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

軍醫韓子偉記得,祁發寶被救出後,左前額骨破裂,有一道十幾釐米長的口子。包紮傷口時,“他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衝,那是他最後一絲力氣,隨後又暈倒了”。

英雄的中國人民軍隊來自人民、根植人民,關心戰士、保護戰士是中國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也是各級軍隊幹部必備的基本素質。紅軍長征時期,有“老班長”咽魚骨、戰士喝魚湯的故事;抗美援朝戰場上,有連長命令戰士吃蘋果的場景;新中國和平年代,有將軍代替戰士站崗放哨的佳話……在中國人民軍隊裏,官亦兵,兵亦官,戰場上是“跟我衝”,關鍵時是“我先上”,彰顯了中國軍人捨己爲人、無私奉獻的可貴品質。

在萬家燈火、闔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我們不能忘記,有一羣錚錚傲骨的鋼鐵英雄,他們駐守在祖國邊疆,忍受着惡劣的環境和無盡的孤獨,保衛祖國的錦繡河山,守護我們的幸福家園。無論是海島荒漠還是雪山冰川,他們禦敵守邊、枕戈待旦,艱苦奮鬥能樂在其中,辛苦備戰也毫無怨言。“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是他們唯一的信仰。在危險面前,他們剛毅果敢、挺身而出、無私無畏,把一個個哨位、戰位、崗位變成敵人無法逾越的鋼鐵堡壘,捍衛着國家主權,守護着祖國疆土,用“無我”精神譜寫新時代強軍偉業的壯麗篇章。

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觀看抗震救災英雄事蹟報告會,真可謂是感人肺腑,報告會上的英模事蹟讓我們的心再度揪起,那氣壯山河的生死營救、感天動地的舉國馳援、至愛無邊的真情接力,在紅軍師師長、災區教師、唐山農民志願者、巡特警支隊長、基層團幹部的講述中鮮活起來。所有經歷的痛心、愛心、信心在我們的內心彙集成強大的情感力量,凝聚成參與災後重建家園的強大動力。

聽了報告會有三點感想:

一是感動,感動全國各族人民所體現出的民族凝聚力。在驚心動魄的抗震救災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中華民族數千年豐厚歷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薪火相傳,而且看到,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爲核心的時代精神交相輝映,鑄就了“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迎難而上,百折不撓”的抗震精神,生成了一種無堅不摧、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

二是感謝,我們應該感謝人民解放軍、武警官兵及醫療人員、志願者等在這次救災中所做的貢獻;

三是奮進,我們應將抗震救災的精神融入到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中,逝者安息,生者奮進。聽完自抗震救災一線的英模們爲我們講述這次抗震救災歷程中的英雄事蹟和感人故事,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他們的偉大讓我震撼,我將化感動爲動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爲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一

教師,這個平凡的名稱,在四川這個普通之地卻顯得那麼偉大。古人有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可是新時代的教師們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教師這個金光閃閃的職業光輝。

潭千秋,這個地震來臨之前還鮮爲人知的名字,也許沒有地震,這會兒他正在享受天倫之樂;也許沒有地震,他還在自己的講臺上,默默地耕耘着,體現自己的價值。默默無聞,兢兢業業,這是一種愛,一種付出。這種平凡的愛,是一個人道德最根基的體現,也是一個人品德的內在真實外顯

在大災面前,逃生是一個人的本能。人具有一絲不苟的求生慾望。而在生與死的邊緣,人的生存永遠偏向生的出口。要戰勝這種本能,何等容易。它需要人超意志的意識,正因爲平時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付出,在那漫天卷地的大災面前,潭千秋用自己的鋼鐵般的身軀擋住了那一塊堅硬的磚頭和水泥板。

劉亞春,北川中學的校長。這個一向嚴謹、認真,甚至嚴肅得讓人生畏的校長。也許在這之前,也有很多人對他的工作方式有所抱怨。在應急中,他拋下了搶救妻子和兒子的希望,帶領全校師生,挽救了一個個生命,譜寫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蹟,使我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禮,我深深地被他們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吸引着、震撼着,他們不愧是育人的模範、學習的榜樣。在他們身上,譜寫了一曲曲愛崗敬業的時代最強音。

作爲新時期的一名普通老師,我目睹了這些優秀人民的光榮舉動,我感愧於自己平時對工作的抱怨,對孩子犯錯誤時,自己恨鐵不成鋼的缺少耐心的指責。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差距,看到了不足。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用實際行動來學習他們。在工作中,努力讓每一位學生擁有一個快樂、自立、能夠張揚自己個性,那就需要我們用愛心教化人格,細節養成習慣,從而使我們的同學們懂得愛自己,自立自強,愛他人,愛生活,愛集體,勇擔責任。他的精神意義在於爲我們展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光輝,它讓我們看到了教書育人的崇高與神聖,讓我們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浪潮中找到了精神家園的方向,讓我們對我國的教育事業充滿了信心和希望,相信以後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會涌現出更多的像苟老師一樣“平凡”的人,帶給我們更多的感動和更堅定的信念。

作爲教師中的一員,我一定要以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等師德的具體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的治學態度,以良好的自身修養教育、感染、培養學生,更要用心感受、在學業上不斷進步,修養上不斷完善成爲最受學生尊敬和最值得學生信賴的人;全面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積極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做讓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的優秀教師。

5月12日14時28分這個時間將定格在中國歷史的史冊裏,而四川人民這種不屈不擾的精神將永遠定格在我的心裏,我願意爲它跳動的音符貢獻自己。他們的精神將激勵我們每一位生者。

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__,是一個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她的臉上總掛着自信的微笑。她在班裏擔任着班長、中隊長、英語美術課代表等職務,是區三好學生,除了各科文化成績突出外,生活中好多方面她都表現的個性突出,既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也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經過家庭和學校的長期教育,如今在__身上,勤儉節約已經成爲一種習慣、一種精神。

一是體貼父母,從不提非份之求。__明白父母工作掙錢很辛苦,在吃穿用上從不提過分要求,不與人攀比。父母給做什麼就吃什麼,米飯鹹菜也吃得津津有味;父母給什麼就穿什麼,表哥的舊衣服穿上也滿心歡喜;父母買什麼就用什麼,比同學的差一些也毫不在意。有時她取得了好成績,父母要獎勵到飯店吃“大餐”,她也不同意,要求在家自己動手包餃子。在家裏,她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刷鍋洗碗、疊衣服等。

二是儉以養德,常念他人之困。穿小的衣服,__一件都不讓扔掉,讓大人洗乾淨收起來。去年11月份,在合肥市慈善協會舉辦“暖冬行動”時,她把這些衣服全部捐給了山區貧困兒童,__也領到了一張愛心捐贈證書。肥西縣燒脈崗一位遠親3歲的孩子得了白血病,聽到我們談論,__主動把自己攢的賣廢品收入200元錢捐了出來,在她的感召下,全家共資助了患病女孩兩萬元。

三是崇尚環保,力行低碳生活。家裏雖然有車,但__從不主動要求開車接送。書法興趣班距家約有__00米,她每次都要求走着過去,騎電瓶車都不讓,時間緊張就自己跑步上學。去外婆家約有7公里,她要求騎電瓶車過去,也不讓開車送。聽說廢舊電池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她專門做了一個回收盒,不讓我們亂扔,此刻已經收集了五六十節電池,準備集中送往和平路合肥市家用廢舊電池集中回收點。家裏的廢舊紙箱、礦泉水瓶,__不讓扔到垃圾箱,她總是打包收集好,賣給回收人員,這樣既不污染環境,又能循環利用。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__同學小小年紀便懂得珍惜父母和他人的勞動成果,不浪費一度電、一粒糧、一滴水、一張紙,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她身上這些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和推崇的

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在千萬網友雲監工注視下,2月2日上午,火神山醫院舉行交付儀式,明日即可收治病人;與此同時,雷神山醫院也將於2月5日建成。至此,三山終齊聚,爲共克難關又添了幾分信心近半個月以來,鍾南山院士幾次關鍵現身,很大程度上穩定了軍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無比特殊而且艱難的春節,沒有走親訪友,也沒有外出遊玩,大部分人都很聽勸地宅着,因爲提建議的,是他。甚至於整個假期,鍾南山三個字頻頻登上熱搜,人們希望更多地知道,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他作何判斷,又有何建議。

其實,剛開始我對於鍾南山這三個字並不熟悉,但隨着這次疫情的爆發,我漸漸認識這位偉大的人物。

17年前非典一役,敢醫敢言讓鍾南山家喻戶曉,也贏得了廣泛的公衆信任。而自那以後,但凡有急性傳染病,廣東省公佈的防控組名單大多由他掛帥。即使年過八旬,也並不妨礙他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這一次,沒有例外。連日來,疫情防控工作牽動人心,每個人都拿着標尺在測量。有質疑少數領導幹部失職不作爲的,有批評捐贈物資發放不及時的,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感慨,幸好1月20日這天,鍾南山院士叫醒了大家,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當晚,身着格子襯衫的鐘南山出現在央視《新聞1+1》視頻連線中,肯定了有人傳人現象,證實有醫務人員感染,坦言現在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還很不夠,同時提醒大衆戴口罩有用,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十多分鐘問答,絲毫不帶虛的。事後不少朋友表示,直到此時才意識到疫情已然升級,應該提高警惕,而鍾院士竟然已經是84歲高齡,視頻中完全看不出來。直面疫情、關鍵發聲,17年過去,還得是他。有媒體評價鍾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1月18日,從深圳搶救完相關病例回到廣州,接到通知連忙趕往武漢,1月19日,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從武漢飛往北京,1月20日,列席國務院常務會,就如何遏制疫情擴散等提出具體建議。

這位84歲的老人真的很拼,爲人民、爲祖國、爲自己肩上的責任。他尊重事實甚於尊重的求實精神,鞠躬盡瘁的敬業奉獻精神,嚴於律已、寬以待人的博愛精神深深的打動着我們。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他來抵達武漢。有人他稱爲逆行者致以崇高的敬意,而他只說自己是一個醫生!

在這個灰色寂靜的假期,這位老人,他像一座燈塔照耀着萬千人民的心,也照進了我的心靈深處,使我內心燃起勤奮努力、永不退縮、敢於攀登的火焰!

《開學第一課》鍾南山抗疫事蹟心得體會3

就在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過年的祥和。它如一頭野獸,瘋狂地摧殘着病人的身體,它們還一直在尋找我們,同時,也一直在向地球發起進攻。但是,在這一期間,中國人並沒有退縮。鍾南山爺爺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雖然鍾南山爺爺一直告誡我們不要去武漢,但他卻連夜趕往武漢。17年前,鍾南山爺爺也曾帶着醫治人員奔赴一線,他還曾說過:“我認爲最重要的就是病人的生命”。因爲這句話,讓所有看到他的病人都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而十七年後的今天,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又一次站了出來。從他的身上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氣息,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抗疫榜樣。沒錯!在疫情面前,像鍾南山爺爺這樣的人涌現出了很多。如:身穿紅馬甲,每天站在小區大門前的志願者;不顧自己安危,每天守在馬路中央的交警……我的爺爺以前當過兵,這一次,他首當其衝報名成爲了小區的志願者,每天都要去小區門口站崗。因此,我十分擔心爺爺的身體,曾勸爺爺不要去了。而爺爺嚴肅地對我說:“在這期間,我們都是國家的一份子,都應該貢獻一份力量,我曾經當過兵,身體素質很好,所以,我應該盡責任。”聽完,我向爺爺豎起大拇指:“爺爺,你也是我的榜樣!”只要我們萬衆一心,一定能打敗這病毒,到時候迎接我們的是鳥語花香的季節。

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通過學習郭玉梅的先進事蹟。我看後深受感動,深深地體會到優秀教師的事蹟平凡又偉大,感人的事蹟催人淚下,他們的事蹟動人、令人感動,值得學習和深思,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郭玉梅老師,她先後做了5次開顱手術,還能堅持給學生上好每一節課,在自己欠債的情況下,還自己拿出錢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她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帶着對學生摯熱的愛,在三尺講臺上,她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讓自己的生命放出了光彩。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以優秀教師爲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爲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爲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爲善,與己爲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

習優秀教師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

作爲我們這一代人,自從當了老師開始就把自己的.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不管當初是怎樣走上這個崗位的,可以說大多數人都是對得起老師這位稱號的。

左相平所做的也是大多數老師在做作的,無論是關心學生學習,還是關心學生的成長,還是關心學生的未來,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身體成長上,我們大多數老師都在做作這樣相同的事情。

我們許多老師都是在默默無聞地做作這樣相同的事情,許多老師去了又有許多老師來了,還是在做作這樣一個相同的事情,許多人的事蹟我們沒有人去發現去挖掘,也沒有人去在乎這樣的事情,但是老師的工作最終還是需要有人乾的,仍然還是會有許多象左相平老師一樣去實實在在幹好老師工作的老師,所幸的是左相平老師的工作被挖掘了出來,讓人們知道還有那麼一些人在爲教育事業默默無聞地工作着。

我們知道我們的時代在進步,科學在進步,社會在進步,人們在生活和工作當中需要的知識在進步,我們許多的老師並不缺少實實在在的工作精神,但是卻缺少迅速適應社會變化的精神,或者說是能力,當這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如何讓我們儘快地適應這種變化,擁有這種精神。

左相平老師說得好,“我實際上沒有什麼信念,我就想當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當一個家長放心的老師,當一個人民滿意的老師,不要誤了學生,就是這樣,其他的也沒有想過。我從心裏想的就是你既然愛這個崗位你就要讓學生喜歡你。”

要當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當一個家長放心的老師,當一個人民滿意的老師,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是好說不好做的,特別是當一個現代讓學生喜歡、家長放心、人民滿意的老師就更不容易了,因爲我們現代的教育不只要實實在在的工作精神,還需要大膽創新的精神,需要實現“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育理念的能力。

我們學習左相平老師,實際上我們是要能夠借這東風,達到我們在教育教學能力上徹底轉型的目的,我們現在的許多老師每天都在工作上辛苦地幹着,可是總不見效果,爲什麼呢?因爲在做許多無用功。我們現在的教育教學不只是要苦幹,還需要巧幹,不會巧幹是不可能幹好現在的教師工作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去獨立自主的學習,是如何建立學生能夠終身學習的教育機制,然而我們現在的許多教師的力氣都沒有作在刀口上,而是用在了刀背上,所以見效微小。

當然一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效果如何是與這個學校的領導者如何去進行管理和要求是有着很大關係的,左相平老師的教學成功不只是因爲他的教學能力方面,還在於他本身就是校長,他的管理,他的決策自然就是符合他的教學要求的理念的,而我們其他的學校是否也是這樣的符合教師們的能力盡量發揮的理念呢?

比如在備課上、在上課上、在管理學生上、在學生作業上、在學生輔導上、在營造教學環境上、在保證教學條件上、在處理師生關係上、在考勤方式上等等許多相關問題上都會帶來不同的正面影響或者負面影響。

如果我們是真的爲教育教學着想,那麼這些問題是不可能被忽視的。

我希望我們學習左相平老師的事蹟,是爲了借一個讓我們的教育事業獲得進一步發的機會,而不是以往那些徒有形式的老套模式。

蠟燭精神永不朽!

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肖晗系涼山州局(公司)派駐昭覺縣灑拉地坡鄉姐把哪打村第一書記,駐村時還是剛剛大學畢業的“90後”。5年來,他從一個不懂彝語的年輕“娃娃”成長爲獨當一面的第一書記,獲得當地黨委政府和羣衆的信賴。通過回顧肖晗5年堅守和付出,該片集中展示了姐把哪打村在住房、基礎設施、移風易俗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也爲第一書記甘於奉獻、不計個人得失、“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歸”的初心頻頻點贊。

20xx年的11月,涼山深處,海拔2800米之上的彝族深度貧困村姐把哪打寒冬已至。小個子、娃娃臉、背雙肩書包的肖晗,蹚着沒過鞋面的雪和泥進了村。

當他羞澀而懵懂地用四川話自我介紹說,自己將是這裏的駐村第一書記,要帶領大家一起脫貧時,圍在一旁的村民們面面相覷,神色懷疑,他們用彝語給他的評價,就是“阿依阿木科”。

肖晗不懂這個詞的意思。他是整個灑拉地坡鄉唯一一個漢族人,唯一不懂彝族話的人。

若干個月後,縣裏調來了一位會說四川話的彝族駐村隊員。肖晗這才得知,“阿木科”是領導的意思,而“阿依”是小娃娃的意思,合起來就是“小娃娃領導”的意思。

如今,“阿依阿木科”的個子還是那麼小,娃娃臉還是沒變,但姐把哪打村的鄉親對他的稱呼裏,已經去掉了“阿依”。

懷揣初心,用情抓扶貧。“彝族老鄉早日脫貧,再大的困難都要頂住”,他信念堅定,初心不改,主動迎難,走村串戶,深入貧困戶,通過“火塘夜話”“壩壩交流”面對面、心貼心幫助彝族老鄉找準窮根,制定脫貧良策,白天黑夜,起早貪黑,一個書包、一雙筒靴、一件雨衣、一本筆記本是他的標配,扶貧路上真情撒彝鄉,勇往直前不退縮。

踐行使命,用心抓扶貧。“羣衆不脫貧,幹部不離開”,他踐行承諾,使命擔當,一心撲在扶貧上。他因地制宜提出“調結構、強科技、產業化”三駕馬車拓寬貧困羣衆增收途徑的工作思路,帶領羣衆養殖西門塔爾牛400餘頭,玫瑰雞20xx餘羽,種植玫瑰花820畝,夏季大棚草莓151.7畝,高山蔬菜420畝,青薯9號470畝。20xx年實現全村收入1498萬元,人均純收入7980元,其中貧困戶人均收入5950元,實現了整村脫貧。

責任在肩,用力抓扶貧。他秉承行業責任,把全部的氣力用在扶貧攻堅上,做事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他結合實際探索並付諸實踐的“民生爲主、扶貧爲先,增收爲主、產業爲先,基礎爲主、路水爲先,人居爲主、環境爲先,鞏固爲主、教育優先”的“五爲主、五爲先”扶貧理念,並作爲“大涼山區”易地扶貧典型,在彝族地區、深度貧困區進行推廣。

苦盡甘來,扶貧結碩果。三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胡春華、孫春蘭、劉延東、李希、曹建明、萬鋼先後深入姐把哪打村調研,對駐村扶貧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肖晗先後被評爲昭覺縣、涼山州、四川省三級優秀“第一書記”,榮獲涼山州局(公司)個人突出貢獻獎,四川省菸草商業系統精準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走出窮山溝,是貧困戶黃仕京傾盡全家之力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的原動力,可經常到家裏做扶貧工作的研究生姑娘卻讓他一直心存不解。

“文秀姑娘,你在北京讀的書,怎麼回到山溝溝工作了?”一天傍晚,看到黃文秀入戶走訪,黃仕京一家硬是拉着她進屋吃飯。飯桌上黃仕京忍不住拋出自己的問題。

和黃仕京一樣,人們好奇,好不容易從大山走出去,怎麼兜兜轉轉又回來了?黃文秀說,農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個要回來的人吧,基層工作很難做,但總得有人來做的。

想到在黃文秀的幫助下,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黃仕京似乎明白了什麼。他動情地說:“我要讓我的孩子像你一樣,在學校爭取入黨,將來爲家鄉多做點事。”

對於黃文秀的選擇,越來越多人理解了,可今年6月17日,她在返村查看災情途中卻遭遇山洪,不幸遇難。抱着未竟的事業,將一生永遠奉獻在這片她所熱愛的土地上。

傾情投入譜寫青春之歌

百色,一個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大石山區、水庫區於一體的特殊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百坭村更是深度貧困村,在黃文秀駐村扶貧之初,500多戶人家,195戶是貧困戶。

在大家的印象裏,黃文秀是把雙腳踩在泥土裏行走的人。得知她80、90後已經不再是網絡上調侃的不靠譜的非主流,而是逐漸成長爲社會的中間力量,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全心付出,用行動續寫新時期的“長征精神”。斯人已逝,淚目送別,青年人應當向黃文秀看起,以黨的事業 爲事業,堅守共產黨員的初心,銘記共產黨員的使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真正“文”於心而“秀”於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