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5K

原標題:辣媽育兒丨我爲什麼要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爲什麼要讓孩子親近大自然

十一假期回老家,恰逢陽寶姨奶奶家玉米秋收之時,正好趕上趟兒的陽寶第一次切切實實的感受了一把大自然的“豐厚”。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整車整車的運送,農戶們的身影在田地裏穿梭,他們的喜悅之情彷彿就是從土地裏生長出來,從腳底蔓延到心間。

讓孩子真實的接觸和感受大自然是我期盼已久的機會,我甚至希望有機緣可以讓陽寶在農村或大山中住一段時間,感受自然萬物的靈性、生機和博大。這次能帶陽寶一同參與“掰玉米”,既如了我的心願,又着實讓小傢伙興奮不已。看陽寶認真的樣子,是不是一個很能幹的小夥子呢?

想讓孩子親近大自然的想法源於我自身成長的缺失——我的成長過程中很少親近自然,也很少接觸體力勞動,過着商品化、快捷化、直觀化的城市生活,對賴以生存的事物本源認知似是而非。

我的父母不辭辛苦的爲我提供好的物質條件,而忽視了對我身體、情感、意志的培養,學生時期不讓做家務、不讓玩太久,是爲了“節省時間”讓我更多地“學習”,以便以後有個“好前途”,這其實恰恰缺失了最原始、最質樸的自然教育。

這種意識是我到基層工作後漸漸形成的,我認爲孩子直觀、真實的感知自然對他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很多父母出於心疼孩子,多數時間讓孩子待在鋼筋水泥、高樓深院構成的封閉空間中,幾乎每天在與電視、電腦、遊戲機親密接觸,與大自然的接觸甚少。

即使上了學,學校也就是幾間房子,到處是圍欄、鐵門,爲了安全起見,學校很少組織他們到校外切身感悟大自然。儘管這種方式減少了孩子意外受傷的機率,但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造成了不利影響。

尤其是城市裏的孩子,一出生見到的就是經過加工過的風景,對各種花鳥蟲魚的認識也大多是從書本上獲得的,越來越遠離藍天、陽光、植物、動物等大自然因素,認不出各種花草的名字,不敢接觸動物,對大自然的感覺很陌生,很遲鈍,甚至很膽怯。

親近自然是孩子心智成長、情感培養的需要。經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的心智是按觸覺、嗅覺、味覺、聽覺、視覺的序列發展的,而且孩子是充滿靈性的,他們天生就能與自然界中的動植物“交流”,從中獲取豐富且生動的信息量,這種最自然的學習成長方式是其他方式是無法匹及的。

但有的時候,大人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價值觀傳輸給孩子:小狗會咬人,泥土很髒,蟲子好可怕。這些負面的信息不斷的重複和灌輸,往往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或是發展出不健康的恐懼心理,所以這種信息的傳遞無論是從心智成長和情感培養都十分不利。

親近自然還能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洞察力。大自然裏充滿豐沛的資源,不同年齡的孩子所體驗的感受均不同。帶孩子來一次遠足、經歷一次勞動,每一次與自然接觸的經歷都可磨礪小孩的意志。

或到居家附近的公園、山上、河邊等地玩耍,讓孩子閉上眼睛,傾聽風聲、雨聲或是蟲鳴,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

另外,也可以帶着他用雙眼觀察自然,看看雲、雨、雪的變化,帶他上山體驗第一次看日出、日落的經驗,或是看看花開花謝,聽聽孩子講述他眼裏的自然。

親近自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作用,就是培養孩子的憐憫心。研究表明經常活動肢體的孩子會在下意識中知道自己必須經歷生命中的勞苦,同時在心靈深處持續準備練習受苦,於是形成悲天憫人的能力,所以進行勞動對孩子情感的培養很有益處。

有心理學家就曾經呼籲:“上100堂早教課不如帶孩子親近大自然。” 因爲知覺的深度與飽滿度是生命智慧的土壤,孩子的心智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塊土壤是否肥沃和寬廣,也只有大自然的廣博和豐厚能給予。

在結尾,我想起老人常說的一句話,“五穀不識,四肢不勤”,生活在便捷的城市的我們,忽略了生存之本,很難不怠惰成性,但面對我們下一代的成長,這種脫離於生活的根本的生活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作者:陽寶媽媽

公衆號:辣媽原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