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心的美文:故鄉的雲

來源:瑞文範文網 7.19K

本站:歸家吧,遠方的遊子,回到故鄉回到成長的地方,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故鄉的雲》。

感悟人心的美文:故鄉的雲

詩人余光中在今天逝世了。

驚聞這個消息,悲傷之餘,也想起先生那首被選入課本的《鄉愁》,想起我的故鄉,關於這首小詩,小時候只覺得詞句優美,讀起來朗朗上口,並不曾察覺其中包孕的種種感情,這種不曾察覺就像不明白爲何父親總說,等老了就要回到鄉下種很多樹,然後在家鄉的小河邊釣釣魚,過這樣平淡如水的日子

直到,我也到了遠離故鄉的年紀。那一天,我拖着大大的行李在父母的注視下踏上陌生城市走進陌生的校園,我想要回頭卻害怕回頭會流下眼淚來,也許是年輕的靈魂開始意識到:那座並不宏偉的校門,讓我走上的是從小孩到大人的路,這條路沒法回頭,童年就那樣被關在了外面,滯留在父母的眼睛裏,於是無論過去多久,在我們眼裏,我們已經成長爲我們,可在他們眼裏,我們永遠是孩子。

個人都是一棵樹,從故土汲取營養,從一顆小樹苗長成一棵大樹,然後張開雙臂擁抱更寬廣的天地,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更高更粗壯更茂盛,於是便不滿足於從泥土的芬芳裏汲取的營養,於是讓雨水洗濯樹枝,讓陽光滋養綠葉,但是陽光和雨露總不會那樣如期而至,在沒有陽光和雨露的日子我們便又想起土地,它曾給過我們最初的滋養,卻不能幫我們長得更高更粗壯,成爲一顆最美麗的樹,於是我們開始嚮往遠方那些陌生的土地,那裏更多的靈魂被滋養,我們背叛了土地,土地卻從不曾背叛我們,每當我們遍體鱗傷回到熟悉的土地,它依舊 在用它熟悉的姿態接納我們,就像一棵樹的根紮在土地,一個人的靈魂包裹在故鄉。

我的國小坐落在江邊,我至今記得那時的校歌,“嘉陵江水靜靜流淌,江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綠樹成蔭,青山懷抱,這就是我們可愛的學校”,其中還有一句,“無論我走到哪裏,永遠把它掛在心上”,那時候小小的人兒如何會懂得這一句歌詞的分量呢?“永遠把它掛在心上”,能做到這樣是因爲真正的記掛是無需費力的,因爲它已經融進身體,住在回憶。我開始明白爲什麼有的老人在耄耋之年回到童年成長的地方卻只剩下無言,並非有什麼不可說的話語,只是人的感情和回憶都是無法通過言語來表達的,那時一種頻率,只有自己才能搜索到的頻率,記不起街道的名字卻能記得那條街的樣子,說不清童年吃過的小糕點的名字卻能有着和人爭辯灑在上面的芝麻是白芝麻還是黑芝麻的固執。

每一個行走的人總會被問及“客從何處來”,而每一個孤單的夜晚,我們也總會問自己“鄉關何處”?即使一個人一輩子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或許他也同樣會有如此的自問,他的故鄉一定是他童年所見到的樣子,總有一個故鄉的樣子被深深烙印在腦海裏。

午夜夢迴,我總會覺得自己還是那個踩着青石板路上學,在洋槐樹下仰望一串串洋槐花的小女孩。那個賣麻辣串的老奶奶還在不在?那棵會掉下桂花的桂花樹下還有沒有一羣小女孩拿着自己的小錦囊收集落下的桂花?

如今的我也開始想象變得很老很老以後,在故鄉的小河旁有一片菜地,然後有一條像外婆家的小灰狗一樣的土狗,在晴朗的日子裏,它趴在我的腳邊,我一點點把剝好的豆子放進簸箕裏,有路人經過的時候小狗就叫幾聲,那樣的叫並不會突兀,而是像是替主人先給路人打了個招呼,然後路人和主人各自都對對方報以微笑。

人們常說,世界是簡單的,只是人心很複雜。我想,一個人從故鄉出走的時候也許正是從簡單變得複雜的過程,而當回到故鄉時,那樣的複雜再次變得簡單,當有一天直把他鄉喚故鄉,心裏也依舊平靜時,也許終於可以在心底朝着遙遠的故鄉的方向說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

公衆號:晚安彤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