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假期記事文:鄉村童年小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2.49W

鄉村童年小記

教師假期記事文:鄉村童年小記

假日裏收拾了一行李箱的零碎,帶上兒子來到了大姨農村的家。看着兒子在鄉間的小路上盡情撒歡,縱然是“沾花惹草”竟也能盈出滿足的笑意,不禁被他感染。

夜晚靜悄悄的,院落外的稻田裏傳來不絕於耳的蛙聲,這此起彼伏的交響樂竟帶着我穿越了時光的年輪—那是屬於鄉村的童年。

回想起孩童的時光,小小年紀也曾有過些許憂傷,但記憶庫裏儲存的大多是天真爛漫。

小時候的自己常年住在外公外婆家,外婆家在哪兒呢?還記得當年交通還不那麼便利的,我們如果從那出發去一趟城區,要先經過一片茂密的竹林,再乘划槳的小船到對岸,然後坐兩小時多的大巴。外婆家被一片翠綠的小竹林圍成一個天然的小院,後門靠山,前門往下走段小路就是一條清澈的小溪,所謂依山傍水不過如此吧。那時,大人們大多去外地賺錢了,留下我們一班孩子跟隨老人,一排兩層樓的落地房有六間,光是大大小小的孩子加起來就有十二三個,因此也總能顯得生氣勃勃。在那兒,我們度過了無數自由自在的日子。

農村暑假在家的孩子們總是有大把的時光。

清晨,我們被鳥兒和照進窗子的陽光叫醒,用清涼的山水洗漱完畢後吃一碗外婆煮的香噴噴的麪條或粉幹,而外婆總能分清楚我們姐妹幾個的喜好—青姐不喜歡麪條里加蔥、香菜和蝦皮;我喜歡吃粉幹,也總是學青姐不喜歡加蔥花、香菜和蝦皮;表弟食量比我們都大,量夠就行。我總是好奇那個冒着熱氣的大鍋裏怎麼總能煮出我們剛好喜歡的食物。吃完這就開啓了新的能量滿滿的一天。

印象中大人們總是很忙,外公總要去田間勞作,外婆要也總要忙活一天。在額外的時間裏,家裏還會編織大大的竹籃子,當時村子裏很多人家都有編,據說這些籃子是用來裝海里打撈上來的魚的。而這時候我們也有活計要做了,大多數孩子都學會了編籃子的底,通常我們還會因此得到獎勵。10個底一般爲兩毛錢,以此累加,多勞多得,有時候大人們還會額外獎勵。那時的幾毛錢用處還是挺大的,所以大家的積極性總是高漲,你追我趕還想比個勝負。青姐每次編得又快又好,纖細的竹條在她柔軟的手指下跳躍,引得我們這些小的們一陣羨慕。我們對因此而得到的零花錢特別寶貝,兩毛錢買一大把瓜子,五毛錢可以買一根奶油冰棍,兩塊錢可以買一瓶健力寶……一根根翠綠的竹子就這樣變成細長有韌性的竹條,經過一層層編織,成了一件件實用品。

外婆家裏總是瓜果魚不斷,這離不開勤快的外公。農村人中飯吃得早,下午的時間特別長,有時候外婆會讓我們送點心給田間勞作的外公。一碗粥或者一碗麪、一些花生米或者蘿蔔乾、一雙筷子會被裝在一個小水桶裏。我提着小小的水桶一路走過小橋,穿過小竹林,到達寬闊的田間,小小的我心裏跟揣着整個世界一樣。我小心翼翼地走着,直到看見遠處外公戴着竹笠的的背影,走近了,看到他漾起褶皺的黝黑的笑臉。點心後外公會繼續勞動,而我則在田間玩玩泥沙,這夾雜着沙子的土壤到底是孕育了多少生命?偶爾擡頭看天空,藍天上留下一道白色浪花。“外公,看,有飛機飛過!飛機在天上飛,是神仙嗎?”“不是,你好好讀書,將來也可以坐飛機!”我望着飛機一直消逝在雲端,那時候的日子很長,幻想也總是很忙。

農村的夏日夜晚蛙聲不斷,空氣裏偶爾還有燥熱的因子,尤其是三伏天還沒到的時候,外婆總是說還不能躺地板上涼快,儘管提前用最冰的井水擦拭過木板牀上的涼蓆,但躺在上面也總難以入眠,翻來覆去引得木板牀咚咚嘎吱作響。這時候會突然有一襲涼風,這風兒可真是沁人心脾,令人涼到心底,原來是外婆搖起了手中的蒲扇。外婆是一農村婦女,那時的她一輩子沒咋出去過,更不會唱什麼動聽的歌謠,但那扇子的“噗噗聲”是至今我覺得最美的搖籃曲。

窗外蛙聲一片,從回憶中抽離了出來,腦海中浮現的圖片那麼清晰,可歲月竟悄然過去了那麼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