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研修感悟:炎炎夏日,濃情研修

來源:瑞文範文網 4.6K

8月5日至18日,帶着夏日火一樣的熱情,參加了圍期將近半個月的自主研修學習,體驗了一段意義非凡的學習之旅,雖然少了假日裏些許的輕鬆與愜意,但忙碌中的成長、辛苦種中的收穫、無時無刻不充溢在心胸。

教師研修感悟:炎炎夏日,濃情研修

本次研修的主題是圍繞《課程標準》、《課程綱要》、教材和教師用書展開,學習的流程是自主學習交流研討、提交作業,可謂是一次“草根式”的研修學習。但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在不知不覺間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知識層次,讓我能夠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審視課程,讓我能夠以全新的理念去詮釋自己一直所摯愛的課堂教學。

下面我從識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三方面談談我的研修感悟。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新課標強調識字寫字的重要性。正所爲“萬丈高樓平地起”,寫字訓練要從低年級抓起,從寫字的坐姿,到握筆的方法嚴格要求,堅持不懈。

回想這幾年的教學歷程,識字教學,可謂是自己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敗筆。面對學生的作業,我困惑過,懊惱過甚至氣憤過,孩子們的作業字體潦草不說,還動不動就是缺筆少畫。我只是一味的抱怨學生,但卻很少究過自身的原因。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不知是自己性格的原因,還是習慣的形成,我寫字本身就粗心潦草,我又怎能教會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我又怎能給孩子奠定良好的開端。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從我做起,言傳身教,每天堅持陪孩子練寫一張字。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在語文課堂上,我們不應該以教師的理解、講授來代替學生的理解、體驗,作爲教師的我們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以學生爲主體,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只是學生的策劃者、組織者、引導者。珍視學生的理解和感受,我們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要大膽的嘗試新觀念、新教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有“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的觀點,因此,我們要多鼓勵學生多讀課外書。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就像張瑞瑞老師給大家分享的繪本教學,講完了第一頁,讓學生想下一頁的內容,拓展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新課標的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

在教學中,觀念的轉變固然重要,但自身的人格魅力、文化底蘊專業能力,更是其他因素所不可代替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積累、實踐、反思、總結、再實踐。給自己不斷充電,不斷補充營養,讓自身知識的活水自然流淌,生生不息……

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是塊硬骨頭,學生犯難,老師也頭疼,學生的閱讀量少,知識的儲存有限,又怎麼能做到“下筆如有神”呢?經過這次的學習和大家的經驗交流,我對今後的習作教學有了新的方向,除了帶領孩子們廣泛的閱讀,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之外,更要注重知識的遷移與連貫,素材源於生活。像美術生態課,適用於寫作,讓學生觀察、思考生活中的人和事物,感受生活,貼近實際。像勞動課上的手工與製作,同樣適用於寫作,讓學生手腦並用,思想與智慧交融,在經歷享受制作的過程中,自然樂於表達,傾情分享。

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確是,有時老師一味的說教,講大道理,不如讓學生親自去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感悟,不失爲一種好的學習方法。爲此在平常的作業中我經常佈置一些體驗性的綜合性作業,如:課後的小練筆、課餘活動等。

總之,這次的課標學習和研討交流,讓我感受頗深,在今後的教學中,盡最大的努力爲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學習機會,把講臺作爲師生互動的平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讓我們的課堂綻放精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