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散文:池塘之底=與放牛班的春天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2W

這部電影法文原名是:Les choristes,指的是男生合唱團。法語“choristes”是歌手的意思,但是C大寫“Choristes”就是春天的意思。“放牛班”是臺灣的翻譯,指紀律亂,學生成績差,被放棄的班級。

優秀散文:池塘之底=與放牛班的春天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

這麼看來,還真是一個高水平的翻譯。

這所學校被稱爲“池塘之底”,是一所專爲“再教育”問題少年們而設置的寄宿學校。就像這名稱一樣,學校建築陰森古舊,教室斑駁混亂,整個環境讓人覺得幽暗閉塞。

校長,簡單而粗暴,視所有孩子如機器。懲戒、嚴厲地懲戒,是他僅有的教育方式。他在學校推崇“行動—反應”原則——如果有孩子觸犯了紀律,全校師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將受到嚴厲的懲罰。倘若三秒內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關六小時的禁閉,輪流進行,同時取消所有娛樂活動,禁止任何外來探訪,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發爲止。在他眼裏,唯有絕對的權威,才能控制消極行爲的發生。他無視生命,學生的任何舉動都會讓他渾身警惕,每天如臨大敵,與學生沒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這兒可真是池塘之底!沒有陽光,沒有藍天,更沒有愛。夏丏尊曾說:“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虛空。”可以想見,在這樣氛圍下學生會怎樣?偷竊、暴力、搗亂、叛逆……教育亦有迴響,這些都是“池塘之底”的種子開出的惡毒之花。

馬修老師的到來給“池塘之底”注入了一股清流。他用善良和寬容在驚諤的目光中開始了與這羣孩子生命的共度。

他請有着“天使的臉蛋,魔鬼的心腸”的皮埃爾管理課堂秩序,皮埃爾卻在黑板上畫出了他極醜的肖像。馬修幽默地還皮埃爾一個肖像素描。他還幽默地任命佩皮諾爲合唱團指揮助理,任命跑調嚴重的郭邦爲樂譜架。每每看到影片中馬修和孩子們縱情歌唱的時候,都能看到生命散發的光澤。

馬修與皮埃爾的母親交流時,皮埃爾從樓上將一瓶墨汁潑在了馬修頭上。馬修果斷地懲罰了他——取消皮埃爾的獨唱。美麗的東西,在即將失去時方覺它的珍貴。在皮埃爾倚柱懺悔,茫然若失的眼神中,我們看到真正教育的魅力。當合唱團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時,馬修又寬容而智慧地將手伸向他,皮埃爾完美地契合着指揮的節拍開始了歌唱。在他的眼神裏,有自豪,更有被諒解後的快樂,還有,對於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這是教育的大智慧——愛,在理解的盡頭,張弛有度。

馬修的出現,給“池塘之底”帶來了一束光芒,卻又轉瞬即逝。很快,因爲蒙丹放的一場大火,他被解僱,並要求立即離開,不得與孩子們再見。影片的最後,孩子們在樓上唱着“風中飛舞的風箏請你別停下……”馬修抱着孤兒佩皮諾上了公交車駛向遠方……

這樣的結尾含蓄、雋永。野百合也可以有春天,可春天並不能永恆;如若滿懷愛與希望,春天永在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