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呂梁山上的綠色教科書調查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74W

穀雨剛過,正是北方植樹的好季節。地處呂梁山深處、黃河岸邊的山西省永和縣再次掀起春季造林高潮。

最新關於呂梁山上的綠色教科書調查報告

近些年,這個人口只有7萬、財政收入不過億元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依靠堅忍不拔的精神和自主科技支撐,在溝壑縱橫、幹石遍地的呂梁山上種植了數十萬畝林木。既保護了一方水土,又造福了一方百姓,被業界譽爲“呂梁山上的綠色教科書”。

財力不足精神補 誓讓黃土披綠裝

“黃河九十九道彎,最美莫過乾坤灣”。奔流而過的黃河給永和縣留下了壯美的風景,同時也沖刷出跑水、跑土又跑肥的“三跑田”。不下雨,乾旱絕收;一下雨,水土流失。“種一葫蘆收一瓢”的水土條件不僅加重了永和農民的貧困,更威脅着黃河生態。

要想改變水土流失的窘境,永和人只有種樹。然而,瞭解永和的人都知道,那裏種樹有多難。全縣“出門就是山,走路就爬坡”,雞爪型的黃土山峁溝壑縱橫、陡峭險峻,有些山上偏偏又遍佈幹石。更難的是,永和不僅人少,錢更少。XX年,全縣財政收入僅有500萬元,十年後突破5000萬元,這兩年纔剛剛過億元。

“沒人靠感情,沒錢靠精神。”XX年上任的時任林業局長白新民說。他組建了八個造林專業隊,隊長都是林業系統的職工,只拿工資,不求利潤。給每個大小隊長過生日,逢年過節和他們吃頓大肉、喝頓大酒,就算是最好的激勵。

永和雖窮,但人都有股窮勁。造林專業隊隊長張忠傑清晰地記着XX年在大寨嶺造林的情景。當地八成以上是石質山,最陡處達六七十度。張忠傑和隊友們用繩子吊着自己下到山坡,拿出洋鎬、老錘和洋釺,在石頭上鑿出一個個1米高、2米長、1.5米寬的樹坑,再到別處用麻袋扛上土、挑上水、擔上苗來栽植。

“一個樹坑需土半立方、需水40公斤,都需要人工一點點扛。有的隊員腳崴了、肩爛了,一天只吃兩個饅頭一瓶水。一年幹八個月,每個人都要磨破三四雙鞋。”張忠傑說。

正是靠着這種甘於奉獻、堅忍不拔的精神,永和的生態防護林從解放初的不足5000畝,增加到現在的34萬畝,全縣林木綠化率達到40%以上。永和關、乾坤灣等臨近黃河的陡峭石質山上幾千年也沒人栽活一棵樹,現在已是綠油油一片。

種樹靠精神 活樹靠科技

在永和縣的山樑溝底行走,不時能看見造型精緻的用石板堆砌覆蓋的樹坑,坑裏的側柏等樹木已經綠成一片,漫山遍野下來竟成獨特的風景。

造林專家、永和縣林業局黨支部書記王愛民說,在永和,栽樹難,讓樹活更難。由於地理氣候條件惡劣,要想種活樹,核心是得解決蓄水保墒的難題。經過多年探索,永和縣形成了一套困難立地造林綜合技術,幾年前曾引來國家林業局三北局在永和召開科技推廣現場會。

“種樹要趕到雨季。但由於雨季較短,山勢陡峭挖坑難,等到雨季再邊挖坑邊栽樹就來不及。所以我們就打破傳統做法,在秋冬少雨季節提前挖坑整地,等到春季下雨後集中栽植。”王愛民說。

爲保證成活率,永和縣對新栽樹苗呵護備至。1.5米左右的側柏要帶着30釐米左右的土丘一起栽植。栽下之後,要用塑料薄膜覆蓋樹根以保墒,同時在薄膜上打眼,以利於雨水滲透。填好了坑,再用石片覆蓋保墒。

在一些陡峭石質山區種樹,需要到五六公里外拉土填坑,被稱爲“客土回填”。爲解決人工背土效率低下、勞累等問題,造林隊員發明了用pvc管道輸土的方法。爲了解決樹苗長距離跨山頭擔運難題,他們又創造了索道運苗的“土辦法”。

近些年,通過採取綜合技術手段,儘管土地極爲瘠薄、乾旱少雨,永和縣新栽樹木的成活率仍高達90%以上。

既要綠水青山 也要金山銀山

天剛轉暖,一支由30名“土專家”組成的經濟林管護服務隊就奔赴永和縣的各紅棗、核桃產區忙活開來。在南莊鄉劉家圪嶗村,隊長孫錫峯帶着7名隊員正在給棗農做棗樹拉枝、剪枝、病蟲害防治方面的示範。他說:“這種管理技術方面的示範,所需資金全部由財政負擔。每年示範面積達到四五千畝,伴隨着經濟林生長的各個階段,主要是爲了提高果農的管護意識和技能。”

永和縣委書記加天山說,在造林綠化過程中,該縣提出了生態立縣、林果富民的戰略,要求生態林與經濟林並重,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

爲此,永和縣在營造生態林過程中,套種山桃、山杏等具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林木,還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紅棗、核桃、蘋果等經濟林。縣裏每年拿出3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經濟林管護方面的技術培訓、示範,幫助果農解決相關技術難題。

經濟林漸漸成爲永和貧困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鐵桿莊稼”。經測算,僅紅棗種植就涉及全縣1/3人口,正常年景人均紅棗收入達1.5萬元左右,在紅棗種植區域內,紅棗收入佔農民收入的比例高達70%以上。“正常年景,每年棗樹能收入五六萬塊錢,比種普通莊稼強多了。”種有20畝棗樹的南莊鄉棗農常玉亮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