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調查報告範文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6W
本文目錄假期調查報告範文寒假期間對社會農村的調查報告大學生假期生活的調查報告學生假期打工情況的調查報告

新農村調查報告

假期調查報告範文4篇

調查地點:重慶市,酉陽縣,銅古鄉,水壩村。

酉陽縣坐落在重慶東南隅。是一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市級貧困縣。全縣有39個鄉鎮。其中,水壩村由8個組組成,全村共265戶人家916人。我選取了其中的一,二組作爲調查對象。兩個組共72戶人家263人。寨子依山而建,四面環山。這裏的居民全部爲土家族,但除了還保留少數的傳統習俗外,看不出其它的少數民族特徵。顯然是已經全部漢化了。這裏的居民沿襲祖祖輩輩的種植業,並以此爲生。

爲使調查實事求是,避免主觀臆斷我首先對兩個組的人口年齡組成,勞動力結構以及教育程度進行了統計。統計數據如下表:

年齡教育程度0歲~20歲21歲~40歲41歲~60歲60歲以上

國小71892736

國中181150

高中2000

大學1000

共計921003536

從上面的表中我們可以看出:這裏居民的教育程度普通偏低,而且低得叫人痛心。就連九年義務教育也成問題。而表中20歲以下的92人中有近20人現在出門打工在外,16歲以上的幾乎有90%都在其中。而這些童工們的工資最高者每月拿不到1000元去生活費及其它費用,有的連回家的路費也賺不到;而21至40歲的100人中有超過60%的人出門打工在外,沒有文化,沒有技術的他們幾乎所有的人都靠出賣苦力賺錢,而且是加班加點地幹,省吃儉用地過。而真正能賺到的錢又少得可憐;甚至,有不少40歲以上的農民也趕着外出打工。在農村,外出打工似乎成爲一種潮流。而對於這樣一羣常常被城市所歧視的人來說,外面的世界又是那樣的陌生和充滿荊棘。但他們爲了生活又不得不爲之……。農村太窮了,做農民太苦了,所以他們都趕着出去。

(博士教育網)

由此,我不禁想起了xx年3月,湖北監利縣棋盤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的《上總理書》。他在上書的開頭寫道:“我懷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含着淚水給你寫信。我要對你說的是,現在的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書中寫道:在農村,盲流如“洪水”,負擔如“泰山”,債臺如“珠峯”,幹部如“蝗蟲”,責任制如“枷鎖”,政策如“流言”,謊話如“真理”……。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我能真切的觸摸到農村有多窮,農民有多苦。但看到《上總理書》我又不禁渾身一觸。在這次調查中我開始重新省視:農村到底有多窮,農民到底有多苦。

在調查中,當問到“你們每年人均收入有多少”時,一位村民讓我給他算了一筆帳。現將其列於下表:

項目穀物玉米兩頭豬農副產品一人外出打工

收入1500斤1100斤一吃,一賣(600元)200元2500元

項目化肥種子農藥學生各種集資日雜農稅

支出250元100元250元20元200元50元

而表中的1500斤穀物和1100斤玉米是不能算成人民幣的。除去餵豬所需的飼料,剩下的糧食剛剛好夠吃。現在來爲他們算這筆帳:600+200+2500=3300元,3300-250-100-250-20-200-50=2430元,按平均每戶3.5人算,則人均達不到700元。這與國家統計的“我國農村人均收入從1978年的113.6元提高到了xx年的2366元”大相徑庭。這2366元是怎麼來的呢?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指出:xx年中國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爲6860元,農民爲2366元,那末這個比例本來應該是3:1,當這個2366元中很大一部分是空頭支票,農民的實際收入才1800元,也就是說這個比例可能是5:1甚至6:1。而拿我所調查的農戶與這個6860元相比,那末這個比例就是將近10:1了。

農民窮,讓我們再來看幾組數據:

1.家扶貧基金協會會長王鬱昭xx年3月指出:當前中國農村人均收入

500元(1.37元/天)以下的人口有1459萬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2.74元/天)以下的人口爲3億1075萬人;

人均收入在1000元~xx元(2.74~5.48元/天)的人口爲3億1079

萬人。

在此次調查的72戶263人中,這樣的數更是觸目驚心:有近一半的人家人均收入在500元以下。

2.我國農民純收入年增長速度從1996年的9%下降到xx年的2.1%。城鄉差距擴大到2.8:1,接近1949年的2.84:1的歷史最高記錄。而這個2.8:1又是那樣的叫人不可信賴。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如此之慢,城鄉差距如此之大,實在是叫人痛心啊!

3.在我所調查的水壩村,村裏沒有一所學校,沒有一所醫療所,沒有一個郵政所,沒有一個商店,沒有一個企業,沒有一個十萬“富翁”……。以種植大米,玉米爲生居民們,一年難得換上一套新衣服。他們自己養了雞,一年卻難得吃上幾回雞肉;他們自己種了各種各樣的蔬菜,但爲了賺幾個肥料錢,他們多數時候吃的是蘿蔔白菜。

農民窮,但農民的負擔卻很重,與城市居民相比較,可以說是不公平,是政府對農民的一種偏見。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鍾偉教授指出:日前,我國農稅累計爲2100億元,而政府在農業上的支出僅僅爲800億元。兩者相減,可以看出農民白白地爲政府貢獻了1300億元。這種剪刀叉在網上有人戲稱之爲“劫貧濟富”。

國家規定的農民合理負擔應該爲其純輸收入的5%。而實際上,各種農稅(包括地方附加稅,特產稅,屠宰稅,耕地佔有稅,契稅),提留統籌費等以及義務工和積累工,教育集資等加之五亂(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亂加碼,亂罰款)等其它負擔的影響。其比例遠遠超過了5%。在此,我們姑且不看三亂五亂等雜派對農民負擔的影響,且看一下這個5%的合理性。就拿三提五統(三提指:公積金,公益金,管理費。五統指:計劃生育費,民兵訓練費,衛生事業教育費,村幹部組織費,集資辦學費)爲例。與城鎮居民相比較。我心裏就有些爲農民喊冤。爲什麼城鎮居民不需要交的東西在農村就是合理的了呢?雖然現在政府實行改費並稅政策,但是在很多地方這一政策只是形式而已。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農民負擔如此之重呢?

一.農民收入增長緩慢,我國農民純收入年增長速度從1996年的9%呈下降趨勢,至xx年僅僅爲2.1%,“增加農民收入”這一政策似乎僅僅成了一個口號。在我的調查中,增加農民收入就成了政府利用老百姓的一着高招。幾年前,政府爲了爲了“增加農民收入”在農村大力宣傳大辦烤煙,讓種玉米辛苦了一輩子的農民着實高興了一把。烤煙是出來了,但是,菸廠卻倒閉了。這樣好好的上等烤煙硬被打成了下品煙給收了上去。如今到處矗立着的烤煙棚成了牛圈。

二.農村基層組織太盤大,國家統計局等11個部委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平均每個鄉鎮黨政內設機構爲16個,平均人員158人,超過正常編制的2~3倍。平均鄉鎮下屬單位爲19個290餘人。下面再讓我們來看一個表。

中國曆代官民比例表

時期西漢唐高宗時元成宗時康熙時建國初現時

比例1:79451:39271:26131:911:6001:28

在陝西的黃龍鎮,該比例竟然達到1:9,官多民少農民的負擔自然不會輕。就拿公車開銷一項來做個計算,一般一個縣四大部門擁有工車達40輛,僅此一項每年的費用就高達4000多億。加之官多嘴巴多,每年要吃掉多少農民的稅?況且,領導多了政績就一定要“好”,所以很多鄉鎮出現數出政績的現象。謊報民情,以至上層對農民收入統計過左,偏離實際地指導農村工作,盲目地制定農村發展計劃。自然而然地是增加了農民的負擔。

三.鄉鎮企業倒閉破產增多,我所調查的銅古鄉僅有的一個鄉鎮企業便是一個水泥廠,然而它爲農民帶來的是什麼呢?是漫天的煙霧和惱人的噪音,是滿身的塵土和微薄的薪水,是挾鉅款逃跑的廠長和經理。企業瀕臨破廠,於是廠里扣發工資,集資擴廠,擴廠虧損,於是廠裏又扣發工資。

四.政府不辦義務教育,農民只能自己集資辦學。我所調查的水壩村,沒有自己的村小,孩子們只能跑到四五里遠的清和村,官塘村就讀。國家一直宣傳普九,然則在我的調查中發現,高昂的學費使得普六也成爲問題。正好,反正沒有錢讀書,兒童成了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的一支生力軍——在家務農,出門打工。然後長大結婚生子,又讓他們的子女重複自己的路。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實在叫人痛心啊!

在我的調查中發現每個村小國小生每學期的平均高達200元,即每年高達400元之多,比城鎮的收費標準還高。在此我不禁想問:義務教育到底何時才能在農村普及。在我的調查中,發現有一家7口之家,母親是個瞎子,兩個大女兒未滿18歲便相繼出嫁了。留下一個本來該讀國中二年級的兒子和一對未滿10歲的雙胞胎妹妹。一家人的生活來源全靠父親一個人種地,農閒時進城打點雜工。由於家庭困難,快滿十四歲的兒子仍然是讀一學期書又回家放一學期的牛。等到父親找到了書學費或者兩個姐姐寄錢來了又重新揀起課本。今年國小畢業,小楊傑很是失落。因爲高昂的學費迫使他有可能從此永離課堂。哥哥且是如此,兩個妹妹就更是難堪了。

五.農產品的貶價,首先算一筆帳,在過去的五年中農產品價格持續下跌,以穀物爲例。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穀物產量達4億噸,平均每斤降價2毛錢,那末:4億*xx*0.2=1600億元,也就是說僅此一項農民平均每年就損失300多億元。在我的調查中,責任制似乎真的如《上總理書》所說成爲一種枷鎖。由於農產品價格太低,農村勞動力紛紛外流,以至於大量肥土良田荒蕪。然而,上百元的農稅又不得不交。在西方許多國家,政府不是去賺農民的錢,而是要向農業做補貼。所以免除農稅成爲中國之必要。

那末,如何減輕農民負擔呢?

第一.貫徹落實農村稅費改革。一直以來,農村稅費改革都難以逃出黃宗曦定律的怪圈子。經濟學家用公式來表示這一定律爲:b=a+nx,其中b爲經改革後的稅收,a爲改革前的稅收,n爲改革次數,x爲每次嘎嘎感中雜派。很顯然要使a小於b,關鍵就在於要使x小於0。所以推進農村農村稅費改革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費稅爲稅,由於費要遠遠高與稅,所以在不另增加其它雜派的前提下,並費稅爲稅可以減輕農民負擔。當然國家是提出了這一政策,但具體的落實在某些地方便成了一種提法。

2.該減則減,能免則免。在國家規定的農村合理稅費中,有些東西(與城鎮相比較)我們可以說是額外的,而有些東西可以說是過多的。如果政府能夠考慮“少從農民那裏賺點”做到該減則減,能免則免,那末也能減輕農民負擔。

第二.精兵簡政,基層領導機構過於膨脹,形成官多民少的局面。幹活的人少,而吃飯的人多。自然是加重了幹活的人的負擔。所以,對基層領導機構進行精簡,對政府部門進行重新規劃,具體落實其工作職責,充分調動各部門的能動性成爲急需。

第三.增加農民收入。農民收入增加了,其負擔所佔的比重就自然減小了。況且,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的根本目的之所在。增加農民收入,政府部門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1.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素質,讓其能夠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事。充分調動各部門的能動性,使其能夠真正爲農業服務,爲農民服務。

2.調整農業結構,引進適合當地環境的經濟農作物,因地制宜,幫助農民發展經濟作物。讓科技與農業接軌,引導農民發展高科技農業。

3.多向農民提供小額貸款,扶持農民發展農副產業,便爲其提供技術指導,經濟援助以解決農民農民創業的經濟憂慮和技術憂慮。

4.大力扶持,創辦鄉鎮企業,爲農民提供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問題。同時也增加了鄉鎮的財政收入。

第四.規範農業稅收環境,嚴厲制止亂收費,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加碼等違法的活動。明確農村稅收條目,並向農民講解稅收的有關規定。同時要具體落實“xx大”提出的“村務公開”政策。讓農民自己來監督稅費流向。

第五.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雖然我們現在在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是我國農村的很多地方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然而靠自己生產養活自己的農民基本上是沒有什麼最低生活保障的。似乎國家的社會保障的恩澤並沒有涉及到農村。

第六.完善農村郵政,通訊,醫療,衛生,教育,保健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特別是農村的教育設施,在農村幾乎所有的村國小校都是村民自己集資辦的。可想而知,連自己衣食還成問題農民他們集資辦的學校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在我的調查過程中就看到了這些叫人酸楚不禁的學校。

在調查中,我發現很多問題可以說都是由於“農村太窮,農民太苦”而造成的。

1.法律意識淡薄。由於農村大多數人文化水平偏低,很多地方的村民完全沒有法律意識。遇到事情僅僅依靠常理甚至是武力來解決。根本沒有形成自我保護意識,有的地方政府部門還利用村民的愚昧,法律觀念淡薄來對其實行欺騙甚至是恐嚇統治。嚴重的破壞了政府部門的形象,破壞了黨和國家的聲譽。

2.政策觀念淡薄,在我的調查中發現很多村民不能說出他們所交的費稅中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也不知道國家對農村稅收有些什麼政策規定。

3.環境意識淡薄,在農村普遍存在環境意識淡薄的現象。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在於伐柴燒飯。由於政府部門對農村能源的冷漠態度。沼氣,電能等能源在農村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以至於農民把刀斧伸向樹林。在我的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一個沼氣-池。幾乎所有的村民都以木柴爲能源取暖,煮飯。

4.由於農民窮,所以很多農民多想借外出打工來增加收入。大批的農民棄農從工,自然這是能夠增加一個家庭的收入,加快我國的工業化改造。然則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更爲嚴重:

(博士教育網)

首先:由於大量的勞動力外流,造成農村勞動力匱乏。從而造成土地荒蕪,農田荒廢。農民沒有信心把精力放在土地上,農業發展在農村停滯不前,農業在農村面臨空前的危機。

其次:由於大多數外出務工的農民素質低下,專業技術落後。所以,外出打工只能靠賣苦力,而且工薪微薄。而社會就業形勢的日趨緊張,勞工素質要求的高標準化,使得農民外出打工的路上充滿了荊棘……。由於外出打工賺大錢的夢想破滅,加之城市對農民的歧視,很多打工仔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嚴重的影響了社會治安。

再次:由於很多父母親的雙雙出門打工,對孩子的成長極少照顧,很多農村兒童從小就缺少父親威嚴的教導和母親溫馨的勸教。加之文化程度低下,極易受人唆使,從而成爲社會的隱患。

將近40天的暑假結束了,帶着一種莫名沉重的心情我回到了學校。一個月的暑假農村調查令我這個來自農村的學生感觸頗多。農村窮,農民苦,但是,相信和我一樣來自農村的學生一定不少。看來農村的老百姓拼了老命在把我們往大城市送了。他們圖的是什麼?難道僅僅爲了我們將來的生存嗎?僅僅是爲了讓自己擁有一個子女在讀大學的那份虛榮嗎?僅僅爲的是自己將來有人養老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不僅僅是爲了這些,他們有一種希望,一種期待。他們期待着我們的迴歸,期待着我們去改變農村窮,農民苦的現狀。現在,國家正在搞西部大開發,我們這一代大學生畢業的時候正是西部要人的時候。我們應該響應祖國的號召,去到西部,去到農村。去報效我們的祖國,報答我們的父母。

寒假期間對社會農村的調查報告假期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本次對調查過程中農民朋友反映最爲強烈的問題作了一定的探討和分析,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類:

1,農田斷水頻繁,尤其是在乾旱季節,更爲嚴重。

2,公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不是很完善,農民的出行很不方便。另外,由於公路等的不完善給當地的經濟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3,農產品的價格較低,農產品給農民帶來的收入甚微。雖然近年來農產品的價格有所上揚,但是農業生產資料也在不停的上漲,與農業投資相比,農產品的價格較爲低迷,長此以往將對農民不利。關於問題的分析根據當地政府的基本情況而言,由於在該地區設立的工廠和企業較少,所以稅收來源就不多了,另外又加之中央實施的稅費改革,對農業稅的免除,政府的財政收入就存在一定的問題。農產品的價格持續低迷的問題在全國的範圍內都普遍存在,這主要是由於農產品的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衆多,這勢必會導致農產品的供大於求的情形出現,從而出現“穀賤傷農”。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作爲地方政府如果採用宏觀調控的手段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話,可能性不大,效果可能也不會很明顯,畢竟地方政府的管轄範圍有限,調控能力也有限。對於符合實際情況的經濟發展之路,有下列幾個: 花大力氣招商引資對那些擁有豐富的資源的地區,農民本可以很好的利用這些資源來發家致富,但是由於資金不足,無力投資而使得資源無法很好的開發,爲了很好的開發利用這些資源,招商引資當爲首選。

}

另外,招商引資的另一個較大的項目是對農產品的生加工等方面。該地區的農產品在銷售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多大的附加值,然而,該地的農產品質憂、產量佳,所以如果再對其進行生加工,則會有很大的潛力。政府應當制定一定的優惠政策,力爭建立幾個龍頭企業,從而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爲農民增收注入活力。

一是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增值、爲農服務的作用。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並致力於組建農業龍頭企業集團,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

二是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我們要把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與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結合起來,積極引導,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健康發展。要以鼓勵引導廣大農民開展產銷聯合,組建多種形式的技術協會、信息協會、流通協會爲重點,通過這些市場中介組織引導農民進入市場,實現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有效對接。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政府要適當引導農民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儘快調整農產品品質、品種結構,發展特色產業。要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依靠科技進步,立足資源優勢,突出抓好品種、質量的結構調整,使農業由市場決定產量、需求決定品種質量的軌道上健康發展。同時也應當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爲農民增收創造條件。必須強化市場第一的觀念,下大氣力研究市場信息、市場動態、市場容量和供求關係,超前預測,科學分析,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指導農業生產,利用時間差、地區差,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擴大農產品集散量。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在市場經濟的形勢下,有特色,纔能有效參與市場競爭並立於不敗之地。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是新時期實現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

(一)抓高效特色種植業。

(二)抓綠色農產品加工業。 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一個產業能不能保持持久活力,還得看產品的銷路是否暢通。農業產品銷售要有大量的農產品經紀人,政府要針對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培養農產品經紀人,擴大流通渠道。隨着農產品的價格上升,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農資市場管理,防止惡意哄擡農資物價,使農民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防患於未然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現階段,土地全部承包到戶,在土地不能大規模集約經營的情況下,另闢途徑,通過農商合作社,關鍵要讓農民參與和經營,把一個個單一個體有組織的聯合起來,使某一特色產品形成規模、在規模的基礎上進行產業化經營,才能儘量降低市場風險,在產品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蔬菜、、生豬、家禽、等都可以通過合作形式形成拳頭產品,在市場上佔一席之地。只有達到產業化、規模化,才能進行農產品深加工,培育品牌農業產品,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另外,在某一產品達到一定規模、知名度後,政府要引導樹立名優品牌,進行註冊保護,以品牌開闢市場、拓展銷路。總結農村的繁榮,經濟發展刻不容緩。“三農”問題的核心在於“農民增收”,這一重大問題引起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政府也作了大量的工作已改善農民收入。我就本次的寒假社會實踐活動所調查的內容作了一定的總結和歸納,針對我地的實際情況做出了發展經濟的幾看法:

1、花大力氣招商引資;

2、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3、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4、突出優質抓特色,狠抓調整促增效;

5、發展壯大農產品經營隊伍;

6、發展農商經濟合作社; 希望能夠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盡一番力!

這次早已已結束,但它給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經濟還不夠發達,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大學生假期生活的調查報告假期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暑假剛剛開始,一月初我參與了這次“關於大學生假期生活”調查,調查的主要目的是瞭解當代大學生如何利用這短暫的時間去充實豐富自己。調查的方式爲問卷調查及網上資料調查。

假期,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短暫的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

跨進了21世紀,又是個新的開始,當代大學生是新一代的代表,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必須在它的指導下闊步前進。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充分發揮我們的才能,壯大我們的國家,使中國走進強國之列,這就是我們21世紀大學生的偉大使命。合理支配假期時間,充分利用把握機遇,通過調查瞭解到當代大學生假期生活分爲四類: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三,出行旅遊及度假觀光。四在家“無聊”一族。

1社會實踐,兼職打工。

中國社會調查事務所的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爲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爲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 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假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爲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爲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假期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導遊,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替網絡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爲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有的大學生在假期裏建立起了自己的網上商店,或者是在自己學校附近建立起了自己的攤點,爲自己打工。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着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爲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不少專家也紛紛呼籲,大學生打工要謹防陷阱,社會也應該關注和加強對大學生打工的規範和管理。

2埋頭苦讀,繼續深造。

近年來,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加入wto後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知識就是力量”越來越激勵着那些有志學子,“專升本”、“出國”、“考研”成爲很多大學生的選擇,繼續深造以滿足未來社會對人才的更高要求,暑假則成爲這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假期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爲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此外,也有不少大學生趁假期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爲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相吻合,假期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瞭解社會的良機。

3外出旅遊,飽覽風光。

旅遊,從個人活動、羣體行爲發展到當今的現代旅遊業,已經成爲涉及旅遊資源、旅遊設施、旅遊服務、旅遊活動等的社會生活方式。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健、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爲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假期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4“無聊”一族

在放假前早已經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計劃,但是回到家後睡覺、看電視、上網、看小說成了部分大學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動,沒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覺地無聊,由此這就引發出了一部分人整天過着中午睡到12點、晚上看到12點、吃到12分飽的無聊生活;還有一部分人乾脆整天不回家,三五成羣的結伴左竄竄、右溜溜,沒事打牌、上網、喝酒、吸菸…… 短暫的幾個月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在被我問及的一些人中都是千篇一律的這樣回答:回家太無聊、太沒意思了……

對於大學生們喊寒假無聊、沒意思的這一客觀事實,有以下幾方面值得我們深思。其一,大學生們因爲假期的到來,某種程度上達到極度興奮以致自制力減弱過度放縱。其二,大學生們抱着在學校吃夠了苦頭,回家則要好好享享清福的念頭,整天只顧自己清閒而忽略了多幫父母分擔點家。其三,我們大學生不注意與父母溝通,由此常常造成兩代人之間不能互相理解,近乎形成“冷戰”。其四,大學生們缺少社會實踐,往往安靜的呆在家裏而不敢或不想出去風風火火地闖一闖。

通過對假期生活調查,我們不由得感到欣喜,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同時也感悟到大學生們獨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假期成爲很多大學生學習的新陣地,展現青春風采,施展一技之長的好機會。總之,大部分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度過一個健康有意義的假期!

學生假期打工情況的調查報告假期調查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對於現代的學生,打工是消遣假期的最佳方案,也是接受社會檢驗的一次嘗試,無疑成以課餘的熱門話題。

據調查,50%以上的大學生在各角落進行暑期打工,400名大學生爲各大公司作推銷員;400名中學生爭着賣《今日奧運》。

可見,學生打工已愈來愈被社會各方面所接受,對於學生本身來說,打工能創造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參加社會的激烈競爭,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能否適應社會的需要是將來走上社會成敗的關鍵,打工很大程度上是對此的一種驗證。爲了使子女成爲有用之才,家長也一反過去只求其好成績的態度,這無疑是對學生打工的一種激勵。對於社會,過去往往把學生看成長不大的孩子,不願爲其提供多種打工的條件,現在卻截然相反了。

從打工流行開始,工種多是洗盤子,擦桌子和站碟的,也有賣報紙等,一般來說是以體力勞動爲主,現在有大學生,高中生許多已能夠參加一定程度的腦力勞動,因此體腦結合或以腦力爲主的“打工族”也開始出現瞭如做家庭老師,或向精品商廈等高層次的消費場所出擊,更有在萬國證券公司各部從事簡單腦力勞動的,主要工作有閱讀、挑選、剪報、複印等。

可見,學生打工的內容在增多,隨着經濟的發展,學生接觸社會的廣泛度,深度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與日俱增,電腦、外語、公共關係、經濟知識已滲入學生的生活,且當今的學生更注重的不是成績而是獨立生存於社會大環境中的本領。隨着人們觀念的更新,學生的理想,價值觀更貼近實際,選擇的職業更能滿足社會的需要。

經過假期打工,學生們感受甚多,最爲普遍的是覺得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應用後情懷 社會實際的需求差距很大。重要的是把知識轉化爲能力,這無疑是對當代學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面臨高三,學生們不久將走上社會,最希望的是得到社會的承認,但往往許多學生上社會後,經不起社會的考驗,紛紛被淘汰,要做一個有所成就的人,首先就是能被社會所接受,對於青年學生,更應面對挑戰,完善自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