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系統農田水利建設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5.16K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本的落腳點是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實際工作,具體到個人,就是要用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的開展,努力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地發展。通過學習實踐活動,使局班子強烈地感受到這幾年我縣農業水平雖然有了長足進步,但農業發達地區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想觀念上的落差,在工作中還需要進一步增強創新能力,提高創新水平。因此,局班子要以此次學習實踐活動爲契機,進一步明確目標,創新思路,努力通過紮實有效的工作加快全縣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更好地推進我縣農田水利建設服務,根據縣委《關於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安排,水務局班子就農田水利建設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現場察看、個別訪談和座談討論,對全縣農田水利建設情況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形成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水務系統農田水利建設調研報告

一、基本現狀

我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大興水利建設,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全黨全民總動員,經過長期的艱苦奮鬥,基本形成了以庫、塘、壩、管網、排灌站相配套的灌溉網絡。截止XX年底,全縣共投資4億多元,建成各類水利工程43967件,其中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52座,小塘壩110座,引水工程535件,提水工程135件,小水窖40063口,堤防長度56.5km。全縣年供水能力達12423萬m3,有效灌溉面積26.38萬畝,供水受益人口20.69萬人。有力地推進了全縣水利事業的發展進程,爲促進全縣農業和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特別是近年來,全縣搶抓國家擴大內需機遇,紮實開展病險水庫治理、渠道改造、河道整治、壩塘挖深加固工程建設,重點解決了農田水利建設中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確保了農村經濟建設穩步持續發展。

一是創新形式,“一事一議”興修水利。

針對農村稅費改革後出現的新情況,各鄉鎮發動羣衆籌資投勞,很多村通過“一事一議”,調動了羣衆興修水利的積極性。

二是廣闢渠道,社會籌資興修水利。

通過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工程建設。從1999年試點至今,全縣共完成各種民辦水利工程20餘件,投入166.6萬元。雄壁大堵雜、小天生橋村人飲工程,葵山鎮黎家壩村聯戶建設的8件人飲工程,續修配套修復使用的有阿令水庫、酸花箐抽水站等,集體投資建設的有大紫微、中法雨等蔬菜基地工程。通過小型水利產權制度改革,明確了所有權,搞活了經營權,強化了管理權,放開了建設權。工程還是原來的工程,水還是原來的水,改革盤活了國有資產,減少了國家集體的包袱,減輕了羣衆的負擔,調動了經營者興修水利、管好水利工程的積極性;促進了水利建設與管理的健康發展,做到一座水庫就是一個“聚寶盆”,一件工程是一個“綜合效益點”。使水資源成爲“生財水”、“致富水”。

三是突出重點,整合項目興修水利。

近年來,縣水務部門加大了項目前期工作和申報力度,全力爭取國家水利項目的投入,以骨幹工程和主體項目的實施推動面上的水利工程建設,開展了東風、大沖、羊洞等中小型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治理。同時,由政府牽頭整合國土、財政、扶貧開發、農業、水利等部門的項目資金5000萬元,統籌規劃,注重解決彩雲鎮片區中低產田改造的水利問題。通過綜合利用改造中低產田改造、農業綜合開發和土地平整項目建設,改善灌溉面積5萬畝,新增灌溉面積0.15萬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目前我縣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相當薄弱,工程毀損嚴重,運行效益遞減,抗災能力差,洪澇乾旱災害頻發,嚴重威脅糧食生產。主要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水利設施帶病運行多。我縣水利工程多數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長期運行,老化失修,有的雖經多次維修、改造和加固,但許多帶根本性的問題沒能得到徹底解決,帶病運行顯得十分突出。二是水利設施配套條件差。三是水利設施整體功能弱。四是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差。

二、成因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農民要增收,農業要發展,以現有的農田水利設施是無法得到保障的。分析其中的緣由可以爲我們改善農田水利建設的現狀提供一些參考。

(一)認識不夠,思想觀念“輕”“重”失衡。

憂患意識不強。從幹部到羣衆習慣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吃老本”的思想比較嚴重,對進行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緊迫感不強,主體責任不強。有的認爲修不修水利無關一票否決,頭上沒有“緊箍咒”。有的認爲修水利的主體是農民羣衆,“誰受益、誰投資”,政府只能是引導鼓勵。有的認爲修水利的責任主體是政府,羣衆工作難做,只能“就湯下麪”,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還有的認爲平時修水利不如到時防大汛、抗大旱,因此興修水利口頭喊得多,實際行動少。羣衆熱情不高,種田不能作爲農民增收的手段,養家餬口是農民種田的主要目的;以前利用自然降水,在一般情況下能滿足農業生產需求,所以只要不出現大水災大旱災農民也很少關心公共農田水利建設。現在農民種田每年排洪和抗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種糧效益極低,嚴重挫傷種糧積極性,農民種田太不合算,更加沒有熱情修水利。

(二)投入不足,資金籌措 “供”“需”困難。

1、各級財政投入不夠。中央,省級的資金主要投入到了大江大河等工程上,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偏小,爭取難。XX年中央、省級財政投入我縣的真正用於農田水利建設資金不足1000萬。縣鄉兩級財政保運轉壓力很大,只能勉強應付上面的配套資金,或搞點臨時的修修補補,面上工程很難有大的投入。縣鄉兩級財政水利建設資金總投入較少,相對於全縣龐大的水利建設網絡,有如杯水車薪。2、羣衆投入難以組織。國家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戰略,取消農業稅並推行多種涉農補貼,農民認爲什麼費用都應由國家大包乾,等、靠、要思想嚴重,水利事業籌資積極性不高。一些可以通過“一事一議”籌資而解決的小型水利設施的維修改造,由於意見難統一,也被擱置一邊。3、水利建設下欠資金缺口大,截止XX年經初步估算全縣下欠1800多萬元。

(三)管理不力,設施設備“建”“管”缺位。

由於政策變化、職責不明、主體不分,除中型水庫外,分佈在各鄉鎮、村的小型水利設施由於諸多原因,管理不到位。有的甚至處於長期無人管理的狀況,導致設施提前老化,使用成本增加,利用率降低;反過來長期不使用水利設施,投入不能產生效益,必然又造成水利設施無人用無人管的局面,限制各方面對水利設施的投入,形成惡性循環。特別是農業抽水站,由於常年缺乏管理維護,渠道淤塞嚴重,灌溉成本較高,提1小時水要電費90餘元,羣衆負擔不起 ,且維修費用較高,設施偷盜現象嚴重。

(四)體制不順,水利建設“矛”“盾”突出。

在現行體制下要發展水利事業,全面加強水利建設,還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和矛盾。第一、隊伍建設“青黃不接”。目前,縣水務局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缺乏,難以應付水利建設項目增長的需要;鄉鎮水務所技術力量就更加薄弱,最簡單的測量施工也很少有人懂。第二、水利規劃有待完善。多數鄉鎮、村沒有水利規劃或規劃不完善,造成一些新建水利工程佈局不合理,造成資源浪費或閒置,重複建設增加。第三、水政執法亟待加強。目前水政執法環境很差,執法力度太弱,對破壞水利設施行爲處罰難。水政執法人員制止其行爲多次受到圍攻謾罵,水庫管理人員對侵佔毀壞渠道的當事人根本沒有辦法。第四、體制改革進展緩慢。目前中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雖然得到解決,但小一型水庫管理矛盾多,水費收繳、水庫負債等問題亟待關注解決。第五、水利工程立項艱難。水利項目申報前期費用大,專家評審、設計和相關費用動輒十多萬,甚至幾十萬,水務部門負擔較重,只能望洋興嘆。即使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批了個什麼項目,也因配套資金難到位而實施艱難。

三、對策建議

如何增加農民收入一直都是被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農業本身應該給農民更多效益這一點不容忽視,農業自身應該有一個良好的生產能力,這纔是農村、農民、農業發展的基礎。而在提高農業的產出能力的所有因素當中,水無疑發揮着基礎性的作用。我縣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仍顯滯後,遠遠跟不上快速發展的經濟形勢,水利基礎設施投入與公路、電力等基礎設施投入不相協調。要抓好新時期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要轉變觀念,確定水利公益性質。

我縣是農業生產縣,各級各部門應充分認識到“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直接關係到社會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甚至國家安全。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利建設與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將愈加突出。必須確立水利事業公益性質,明確各級政府是水利建設事業的主體,必須有“爲官一任、治水一方”的執政理念與追求,繼續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水利的社會公共服務能力。

(二)要科學規劃,明確水利發展目標。

要堅持以人爲本和科學發展觀,結合我縣整個水系現狀,和農田水利“xxx”發展規劃,要以規劃爲主線,並根據總體規劃的要求,研究出臺具體的可操作性強的實施意見。堅持突出重點、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急後緩的原則,對現有小型水利設施,特別是壩塘、管網、渠道等基礎性設施擬定出分期分批改造計劃,力爭5年內基本改變全縣水利設施現狀。

(三)要齊抓共管,形成水利建設熱潮。

要加大水利建設力度,必須發揮各級政府主導作用,把水利建設納入“爲民辦實事”工作體系,加大該項工作的行政推動力,齊抓共管,掀起水利建設熱潮。建議今後幾年縣政府每年都明確提出“水利建設年”的戰略口號,每年都確定一個水利建設或水利工程管理重點,提出具體實施目標,量化明細考覈指標,抓一把手,由一把手親自抓,形成水利建設合力。象抓任何一項“一票否決”工作一樣建立健全考覈機制,全面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和部門分工負責制,對全縣的重點工程實行縣級領導掛點包乾負責制,把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覈,實行現場驗收,量化計分,兌現獎補的辦法,對各地的水利建設形成客觀的評價體系。

(四)要健全機制,保證水利發展投入。

全面改變我縣水利設施現狀,必須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形成水利建設投入長期機制,從五個方面努力確保水利建設投入。一要爭取項目支持。要認真做好項目前期儲備工作,縣裏要出臺獎勵辦法鼓勵積極爭取項目,統籌項目規劃,整合國土、財政、扶貧開發、農業、水利等部門項目資金,着力解決農村小型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資金不足的問題。二要加大財政投入。財政預算要逐年加大對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縣人民政府要繼續加大以獎代投力度,從糧食生產大縣獎勵資金中提取更高比例用於水利建設。每個鄉鎮要創新形式對水利建設實行以獎代投,充分調動羣衆建設水利的積極性。三要加強基金徵管。加大水利建設基金、防洪保安基金徵收力度,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嚴禁擅開口子、私批條子、亂打招呼挪用專項資金,確保資金真正用在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上。四要完善“一事一議”。充分尊重羣衆的首創精神,在羣衆自願的基礎上,把“一事一議”政策用足、用活、用好。要按照(國農改[XX]2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實施“一事一議”獎補辦法,激發羣衆參與籌資投勞的熱情。五要盤活現有資產。加快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等多種形式,鼓勵農民、集體和社會民營資本參與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投資,盤活現有水利工程資產存量。

(五)要積極穩妥,加快水管單位改革。

要確保中型水庫公益類體制改革措施到位,納入公共財政框架。通過嚴格的定編、定崗,建立能力素質強、技術水平高的精幹管理隊伍,推進水利工程管理的專業化、規範化和現代化。對小一型水庫應列爲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加大財政補助力度,保證水利設施公益性功能的正常發揮。創新水費收繳管理辦法,逐步規範把公益性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和維修養護支出納入公共財政框架,力爭從XX年起全面免收水費。

(六)要注重人才,強化水利隊伍建設。

要打破常規暢通渠道,大力引進水利技術人才,要建立長效機制大力培訓水利技術人才,通過培訓、學習、交流和工作實踐,解決水利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縣水務局要真正履行職能,提高服務意識,對新建水利工程要樂於奔走服務,敢於承擔責任,精於技術指導。要大膽嘗試,創新方法,積極探索組建專業水利工程公司,添置專業施工設備,大力引進新技術,破解新時期河道、壩塘清淤難題。要加強鄉鎮水務所建設,確保人員相對穩定,明確職能職責,充分發揮作用,使其承擔起小型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指導與管護的責任。

(七)要部門聯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

要積極做好《水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不斷提高全民水的法制意識。建議縣人民政府出臺《**縣水利工程管理辦法》,明確各鄉鎮和水管單位的主體責任。公安機關要嚴厲打擊偷盜水利設備、器材等犯罪活動。水政部門要樹立“向管理要效益、向執法要地位”的意識,提高行政權威性,理直氣壯查處違法違規案件,確保水利設施功能正常發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