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通用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68W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

摘要:高校不斷擴軍、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爲了現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應屆大學生現在面臨着進退兩難的局面:是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還是在社會中繼續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爲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爲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一行13人組建了溫州大學“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暑期社會實踐考察隊,走進溫州樂清,以溫州民營企業爲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爲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從點—線—面角度尋求相關信息。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通用23篇)

關鍵詞:歷屆大學生就業狀況溫州大學溫州樂清民營企業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着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裏,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後,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着黨和國家的心。“20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20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爲了現狀。據相關官方數據顯示20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佔總人數的49.81%。

爲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爲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信息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採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裏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爲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爲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並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製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爲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於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爲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爲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麼聯繫,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繫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研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佔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研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於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爲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在我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說: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裏,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爲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佔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研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於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爲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爲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侷限於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後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裏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爲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爲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裏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佔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溫州做調研的侷限性:在溫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幹部,而表達能力(凸顯於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於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於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鍊成爲日後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幹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鍊,累積到日後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爲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爲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爲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爲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爲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爲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纔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纔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並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瞭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裏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爲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閒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紮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爲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實踐生活,大學生總會有很多感觸。通過不同方式的暑期鍛鍊,大學生不僅認識了社會、鍛鍊了能力,而且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實踐經歷。

近年來,企業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是否參加過社會實踐成爲企業選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對激烈競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也主動走出象牙塔,參與到暑期實踐中去。除了傳統的實踐途徑外,今年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的途徑還有很多,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以往總覺得暑期實習只是參加學校或者院裏組織的一些服務團,今年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多了,有的通過聯繫企業兼職去了,有的還到四川當志願者了。”王雪是重慶工商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所在的學院組織了18支暑期實踐分隊,帶領着幾百名學生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調研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有的到貧困山區支教去了,有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等等。

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羅輯這個暑假也忙得不亦樂乎。“真沒想到我也能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行使自己的否決權。”掛職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廣電局局長助理的羅輯剛一上任,就連續參加了幾次局裏的高端會議,會上她還有否決的權利。今年暑假,重慶工商大學向鄰水派遣16名研究生掛職鄰水教育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局局長助理以及鄰水鼎屏鎮等3個鎮鎮長助理。以掛職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這在重慶高校中還是第一次。

據瞭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網站上,一些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的知名企業都會發布實習兼職的信息,通過對應聘的大學生層層篩選,企業選擇專業對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這也爲大學生參加暑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以往,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存在不在乎具體的實踐過程的現象,參加服務團只爲了宣傳、評獎,到企業也只是走個過場。今年,筆者發現,大學生開始轉變觀念,開始注重實習的質量,重視實際過程,切身參與其中,認知社會、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國人,也激發了大學生服務四川,爲災區盡一份力的決心。許多大學生放棄休假外出旅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積極加入到支援災區的志願者的行列中去。黃武強是一名“支援四川災區”的大學生志願者,沒到暑假,他就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志願者服務團。平時他通過網絡和電視瞭解災區的具體情況,並與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一起討論,詳細制定服務團的目標、服務對象以及實施步驟。在他的周密準備下,他的服務團最後得到審批通過。

到達災區後,情況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災區地形複雜閉塞、餘震和暴雨接連不斷,志願者們的處境惡劣,生活艱難。但是他們還是與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偏僻的山區瞭解情況,爲災民分發救災物資。“看着災區人民艱難的生活,我每每獨自落淚,他們的生活比新聞裏報道的要困難得多,我和隊員們盡力給每一個傷員、孩子帶去一些幫助。回到學校我們發動同學和社會有心人繼續爲災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黃武強回憶起災區的一幕幕心裏總有一種揮不去的責任感。

像黃武強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們完全出於一份赤子之心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中去。“每年,社會都會對大學生的實踐提出批評。其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今年,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爲災區獻一份力、爲奧運喝彩的活動中去,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爲社會做一點事,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楊愛東老師是高校衆多社會實踐指導老師中的一員,他已經欣喜地看到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變得更加務實,更有奉獻精神,在服務期間他們努力地工作,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呢?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

隨着我國進一步的教材改革,各個學科都突出強調要求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內容刪去了,或是輕描淡寫一筆,而具體的內容,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一來,給那些基礎較好,學習主動的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那些基礎較差而且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來說,卻是很不利的。例如:《信息技術》課程中的一節《網上自我防護與網絡黑客》,如果按照課本上的內容來講,大概只需15分鐘就可以講完,但相信大部分學生仍然對黑客不是很瞭解,甚至連作爲老師的我,也只不過略知一二:黑客有哪些危害?它都是用些什麼技術黑人的呢?

信息技術這一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不同與其它學科的是,這門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實踐、練習,基本上每節課講授20xx分鐘,其餘的就是師生互動和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做練習,然後老師根據學生在聯繫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分析、講解。而在這20xx分鐘的練習時間裏,不給學生定一個主題或一個目標,他們的練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鐘的時間確定題目,再用10分鐘的時間查找素材,然而,這種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與其讓他們每節課那樣漫無目的地去練習,倒不如把一些學生們很感興趣但書上輕描淡寫的主題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講,即這樣一個過程:確定主題從internet上搜索資料做成自己的講課課件同學們自己講(大家一起講)。

按照這一方式,我把黑客這一課留給了學生,讓他們用5次課的時間做出自己的課件,然後在第六節課上大家一起講,一起學習,共同探討,成功地解決了powerpoint的練習和黑客的學習這一問題。

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之後,我發現這種方式的講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實了學生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有目的地去實踐,更加直接地去接觸核心問題(每節課的重點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上的膚淺的知識,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儘可能從internet這個大海一般無窮的寶庫裏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適合於學生的縱向發展。

第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電腦室裏,用多媒體設備加傳統講課方法,充分地體現出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越性,又不失傳統教育的精髓,而通過學生自己講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此次成功的嘗試,筆者認爲這種講課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根據我們信息技術課的特點,教師講課時間和學生實際操作時間之比大約在1:1或者5:4,即:學生要有大部分的時間去自己實際操作,因爲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學科,所以說,每節課學生都有20xx分鐘的時間去獨立操作,老師的每個課題都可以給學生45節課的時間去準備。

其次,有豐富的資料來源。電腦室裏的每臺計算機(學生用機)都是和internet相連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上課時)通過internet來查找資料,包括文本、圖片、聲音、動畫、視頻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盤等那樣煩瑣了。

最後,有絕對的知識技術保證。根據我們新教材的安排,學生在入學初期就學習了word文本編輯技術,internet操作,熟練掌握了網上搜索技術,隨後緊接着學習powerpoint。因此,學生做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資料從網上搜索並下載下來,利用自己的創造思維,把資料合理的搭配起來,最後再講述出來,即便個別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老師都可以隨時指導解決。

除了以黑客爲主題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其它的如關於日軍侵華的歷史事件、關於地球上的生物演變過程、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等等,都可以拿來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做成課件來講授,既達到了練習的目的,又實現了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因此,在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利用internet的龐大資源庫,發展第二產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是一種很好的課堂練習方式。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3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裏?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爲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爲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件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爲,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着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着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爲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爲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爲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爲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爲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爲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裏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爲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裏,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纔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着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衆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衆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爲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信息,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信息。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信息,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爲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麪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發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着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4

大學生“村官”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所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爲了了理解祁陽縣大學生“村官“如何走進農村,服務農村,成才創業,祁陽團縣委做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闡述如下:大學生村官年輕而富有朝氣,不僅擁有良好的科學與理論知識而且具有大膽的開拓進取精神,這些正是我們廣大農村所缺乏的,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組織部的安排,祁陽縣將23名大學生“村官”分別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裏橋等鎮條件相對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門如何培養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們到村之後,在各級組織和領導的幫助下,如何迅速轉換身份、進入工作角色,在基層建設工作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這些都是組織人事管理部門關心的事情。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爲加強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部門在崗位設置上,除安排擔任村支書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併兼任遠程教育操作員、信息員、祕書等職;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和綜合表現,擇優安排到各鎮辦公室掛職鍛鍊,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在組織領導上,聯繫的縣級領導、幫教的鎮領導和幫帶的村幹部,定期約談、調研瞭解,幫助解決生活和工作困難。在教育培訓上,邀請了鎮村幹部授課、召開座談會、參觀學習、開闢論壇,建立qq羣等載體,搭建學習平臺;建立了大學生“村官”師徒幫帶制度,讓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鎮村幹部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導師,通過“一幫一、一帶一”的形式,發揮傳、幫、帶作用;落實了實踐基地,讓大學生“村官”實地學習農業技術,學成後回村實踐。在實踐鍛鍊上,通過組織參與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治理耕地拋荒、規範油茶採摘等村級事務,提高開展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覈管理上,實施了“每月例會制、駐村坐班制、爲民服務制、請假程序制、信息上報制”五項制度,推進落實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採取平時考查與年終考覈、目標考覈與羣衆評議等形式,進行績效管理和考覈。

通過培養,大學生“村官”爲羣衆辦實事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據統計,大學生“村官”任職以來,共巡迴宣講2019多人次,上門送學121人次,走訪調研620戶,報送鎮村活動動態、信息154篇,發佈本站、農業實用技術98條,收集羣衆意見建議81條,解答羣衆疑難問題50個,爲羣衆辦好事實事200餘件,排解矛盾糾紛40多起,發放中央1號文件及支農惠農政策資料1、2萬份,較好地促進了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二、相關部門如何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

在各地大力倡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同時,無形中也給大學生“村官”們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於大多數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經驗,更缺資金,在沒有切實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況下,即使能夠貸到小額貸款,“散兵遊勇”般各自創業,潛在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爲激發廣大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祁陽縣各相關部門全方位支持、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積極培養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

一是加強智力幫扶。在上崗前,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進

行了不少於3天的崗前培訓。通過專家講課、現場說法、參觀典型等方式,讓大學生村官熟悉農村,鼓勵大家增強創業意識。同時,還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家,組成專家服務組,採取遠程教學、辦班培訓、巡迴講課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爲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項目論證、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等系列服務,提高創業項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創業風險。

二是加強創業政策幫扶。縣協調工商、稅務、技監、環保等部門出臺了20多條關於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優惠政策。政策規定,大學生村官在企業註冊、項目審批、場地安排、環保評估等方面,不論項目大小,全部可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一切手續。團縣委還引導大學生村官積極立項申請團省委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全縣大學生村官共申報創業項目3個。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機關單位與大學生村官創業開展一對一幫扶,部分機關幹部聯繫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主動爲他們創業排憂解難。今年來機關共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創業中資金、場地方面的難題12個。

截至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共帶領羣衆建立創業項目15個;爲村裏爭取和完成項目13個,爭取資金80餘萬元;自己創辦養殖、服務類致富項目5個,在辦7個,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130多人,爲100多戶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

三、大學生村官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大多大學生村官選擇這項職業的初衷“農村的舞臺真的很大,無限廣闊”,要到農村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實現自身的價值,得到鍛鍊,獲得社會經驗”。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陽大學生村官建設成一個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隊伍,更好地發揮自身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力軍的優勢,爭當“四個先鋒”。

爭當學習先鋒。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的方式,認真學習<毛澤東、鄧小平、江論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書目,共記學習筆記25萬多字。同時,藉助網絡、電視、遠程教育等平臺,拓寬和加深理論學習,共撰寫心得體會36篇。浯溪鎮李亮等4名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鎮黨委舉辦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知識競賽,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大學生“村官”輪流主編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記,如實反映他們農村工作生活點滴。

爭當宣傳先鋒。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站點、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公示欄、黑板報、宣傳標語、宣傳資料等,組織黨員羣衆收看宣傳片、電教片,宣傳學習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方法步驟、具體要求。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通過做課件的形式,直觀、動畫地引導黨員羣衆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知識;茅竹鎮廖琴等3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小字報”的形式,通報學習進程和方法。

爭當調研先鋒。在通過組織到浯溪鎮小江村、黎家坪鎮新塘村、茅竹鎮向家村等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參觀學習的基礎上,深入農家村落、田間地頭,走訪離任村幹部、致富能手、困難戶、留守家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鎮村實情,確定“影響制約本村發展瓶頸”、“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羣衆需要什麼樣的大學生村官”等調研課題,再自主確立1—2個調研課題,最後形成。

爭當實踐先鋒。運用所學專業和自身特長,努力爭當農業技術員、民事調解員、文化宣傳員、站點管理員,廣泛開展法律援助、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教育、支教小組等服務活動,助推本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黎家坪鎮女大學生“村官”周伶泓,經常輔導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英語學習;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主動承擔農家書屋管理員的職責。

四、如何解決大學生村官隊伍交流問題

在大學生成長創業的過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覺得與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單調,有孤獨感。他們的精神生活值得我們關注,因此在他們這個羣體內,大學生村官內部進行交流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爲他們年齡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着相近的知識結構,會有許多值得交流的地方,採用哪種交流方式就顯得尤爲重要比較好。座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在座談會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經驗;建立大學生村官團組織,在青年組織關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學習,開拓業餘生活;同時許多大學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門組織相關活動,如運動會等加強其羣體之間交流。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5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隨着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向人們撲面而來。上世紀末至今,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衆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爲市場的主流,閱讀對象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並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閱讀的時代。

而作爲今後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狀況如何呢?爲了瞭解大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就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研對象爲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研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目的和動機、閱讀態度、閱讀媒介、閱讀愛好等。

現在,隨着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衆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爲市場的主流,搜索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爲閱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代替學術說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高居暢銷排行版前列的現象,多媒體、博客、電子小說代替紙質圖書潛進大學生的生活,種種現象表明,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什麼是淺閱讀?爲什麼會產生淺閱讀?要如何看待淺閱讀?

一、什麼是淺閱讀?

淺閱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娛樂性爲追求的閱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爲上,充滿了遊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圖像、影像等爲主,文字爲輔。相對於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

以“知道”代替“知識”,這樣的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淺閱讀正成爲大學生時下的閱讀新趨勢。爲此,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次書面的問卷調研,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閱讀需求,從而分析大學生素質的現狀,併爲進一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1、閱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研結果看,47.6%的學生認爲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佔17.65%和1.96%。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閱讀時間較少。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爲5.88%,1-3小時的爲54.90%,1小時以上的爲29.41%,有9.80%的學生處於基本不閱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閱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閱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佔1.96%,3-5本的學生佔5.88%,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爲1-3本,這說明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4、從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來看,我院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他們往往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說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ZUI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

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於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爲28.4%)。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爲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5、我院大學生的閱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互聯網作爲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閱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通過網絡閱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絡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爲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館借閱作爲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閱、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閱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爲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閱讀方式已經進入到淺閱讀時代。

三、出現淺閱讀的原因

1、進行“淺閱讀”是緩解無聊的方式。很多人認爲,讀“深”的讀物乏味、吃力,讀“淺”的輕鬆、有趣,還能作爲閒聊的笑料。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小羅說道:“現在女大學生們都喜歡看《瑞麗》《昕薇》這樣的時尚雜誌,平時上網多是瀏覽娛樂新聞和網站論壇,的確不嚴肅,但讀來十分有趣,大家都愛看。”

2、沒有時間進行“深”閱讀,只好“淺”閱讀。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就業問題也是壓在大學生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就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要考幾個證書,英語過幾級,要做多少兼職,似乎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地讀幾本好書。越來越少有時間和心情讀名著了,這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種紛擾着,沒有心思埋頭讀“用不着”的名著,只願讀“有用”的英語、計算機及專業書。他們更覺得,大學已經失掉讀名著的氛圍了。

3、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讓人費解,不得已放棄。目前大學生扎堆看小說的勢頭很強。我們在走訪大學圖書館時發現,許多流行小說已被翻閱得十分陳舊,而不少學術性著作卻有八成新。爲何少人讀?大學生感嘆,上課所用的課本就已經夠枯燥了,怎麼還敢碰更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

4、學校沒有讀名著的氛圍。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針對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無法靜下心喝着午後茶翻看傳統的名著。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知識型的,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語上花大力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忙於準備各種證件考試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在一系列現實因素作用下,哪還有工夫安心讀“經典”呢?

四、淺閱讀帶來的危害

淺閱讀是對經典作品的輕視與褻瀆,淺閱讀的讀書方式會導致讀者思維的鈍化;淺閱讀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不利;淺閱讀導致讀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淺閱讀的困境?

1、從社會方面來說。

⑴出版人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

⑵出版社的編輯在搞選題策劃時,要時刻牢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杜絕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出版行爲。要有明確的出書思路,不要爲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搞些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要努力在創造性上下功夫,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質的精品。

⑶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拒絕淺出版。當讀者的某些需求還處於隱性狀態時,出版社應堅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讀者而把自己的圖書降格爲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從學校方面來說。

(1)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激發大學生閱讀好書的興趣,可以通過讀書評書活動,聯合教務處、學生處、學生會等部門共同主辦,來提高學生閱讀健康書籍的興趣。

(2)鼓勵大學生有計劃的閱讀鼓勵學生參與辦好圖書館閱讀宣傳欄,簡明扼要、豐富多彩,及時地通告到館新書、名家書評等。⑶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開設系統的閱讀課,閱讀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老師酌情推薦閱讀書目,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來閱讀。改善閱讀環境,方便大衆閱讀。

(3)進一步解決圖書館各種類書籍資源,讓圖書館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成爲大學生的天堂。

3、就大學生本人來說。

⑴認識到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⑵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嘗試着閱讀一些名著,用一種認真專注的態度去閱讀它,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品味別樣的閱讀樂趣。⑶多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爲寫作增添素材,積少成多,你自然會體會到深閱讀的好處。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制定一定的閱讀計劃。在現階段考證、做兼職固然重要,可是閱讀是不能被忽視的。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好書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大學生是沿着書籍築起的階梯,攀登知識高峯的社會新人。除專業學習外,課外閱讀是大學生業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同時,他們的觀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理應用課外閱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閱讀是深還是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淺閱讀時代,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峯,這全在於你的智慧!只是別在暮年孫兒膝繞在你身旁充滿期待的看着你的時候,你卻沒有什麼可以講。這時,請不要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6

自從網絡遊戲進入中國,它便始終受到衆多視點的關注。對於中國遊戲廠商而言,網絡遊戲提供了一個持續性的利潤來源以及免於盜版困擾的捷徑;對於用戶而言,則爲他們增加了一項全新的休閒娛樂方式。在這兩方面的作用下,網絡遊戲在中國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截至 年,中國的網絡遊戲玩家已經達到了3112 萬人,年自主發行網絡遊戲218 款,市場規模65.4 億元人民幣,而相關行業的直接收入達到了333.2 億元。 然而,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網絡遊戲行業也同樣缺少管理,帶來諸多的社會問題。例如,自網絡遊戲出現在中國開始,有關網絡遊戲沉迷的問題始終處在社會關注的中心。早在 年,便有報刊、學者提出 電子海洛因 一說。直至今日,網絡遊戲 實名制 、網絡遊戲防沉迷系統與綠色網遊等政策的推出,表現出網絡遊戲所引發的諸多問題仍然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遠離家庭,所受約束較少,同時也因爲年齡、心理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到流行趨勢的影響,不可否認網絡遊戲已逐漸在大學生間逐漸流行、發展起來。

然而,現階段通過數據對於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和解釋的文章卻不多見。爲了客觀、公正的瞭解和評價當代大學生對網絡遊戲的態度和認識狀況,筆者特地在本校開展了這一調查。這一調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瞭解當前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點,以便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羣體中網絡遊戲認知狀況,並在此基礎上對引導大學生合理接觸網絡遊戲提出對策建議。

一調查方法及樣本概況

本次《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調查問卷》由信息管理系05級學生調查小組在王益明教授的指導下製作、發放和回收。調查以北京大學本科生及碩士生的所有在讀學生爲總體,考慮到學科、興趣愛好、性別等因素,在抽樣過程中採用多段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324份,回收問卷324 份。通過篩選及邏輯校驗,排除種種情況造成的廢卷,最終得到的有效問卷302份,有效率爲93.20%,符合問卷調查的一般規律和標準。

樣本整體中,男生佔53.31%,女生佔46.69%,基本符合北京大學學生的總體性別比例;其中,人文科學學部佔19.54%,社會科學學部佔37.09%,理學學部佔29.47%,信息與工程學學部佔13.90%。

二樣本分析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及主要途徑

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基本情況。在調查對象中,總計有57.94%的同學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中玩過網絡遊戲與未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大致相等,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略多於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的人數,可以說,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中間有着較高的流行程度與傳播廣度,至少有一半的被調查者曾不同程度地接觸過各類網絡遊戲。

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主要途徑。對於大學生而言,由於本身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因此,對於外界信息與事務的接受較快,同時,對於外界瞭解的途徑也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在網絡遊戲方面, 朋友介紹 是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的最重要途徑,有50.66%的被調查者是通過這一途徑瞭解網絡遊戲的,在各項途徑中居於首位。其後的是 網上宣傳 ,佔了被調查者總人數的37.41%。而通過 報刊雜誌 瞭解網絡遊戲的則僅有15.89%。總體而言,北京大學學生了解網絡遊戲過程中兩個比較突出的特點是:1)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北京大學學生羣體中的傳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2)網絡遊戲作爲基於網絡的遊戲形式其宣傳方式有其自身的特點,並與大學生上網狀況相適應。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的基本態度及特徵

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調查發現,被調查者中,認爲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影響的佔總人數的19.20%,而認爲有一些影響的佔總人數的 47.68%。這兩項合起來佔了總人數的66.88%,即超過三分之二的被調查者都認爲,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相對的,僅有21.19%的被調查者認爲網絡遊戲對於學習生活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爲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只有9.60%的被調查者認爲 有,很多 ,高達91.72%的被調查者認爲 只是個別 ,而還有15.23%的被調查者表示 沒有 。這表明北京大學的學生,一方面認同網絡遊戲對於大學生的學園生活有負面的影響,同時在另一方面也認爲這樣的影響尚不嚴重。 2、對待網絡遊戲的態度。對於玩網絡遊戲的目的,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爲只是 純粹娛樂 。同時,有60.57%的被調查者從不通宵玩遊戲,有 39.42%的被調查者只是偶爾通宵玩遊戲,僅僅1.71%的被調查者表示經常通宵玩遊戲。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對於絕大部分被調查者而言,網絡遊戲的存在意義僅僅是純粹的娛樂工具。

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的認知情況

對綠色網遊的瞭解程度。自 綠色網遊 的概念在xx年被提出後,至今已有兩年的時間。但是,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表示對綠色網遊 很瞭解 的同學僅佔被調查者總數的3.64%。而只表示 聽說過 的則佔了被調查者總數的38.74%。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有多達、被調查者總數的57.61%。由此可見,儘管綠色網遊的概念已提出了2年之久,北京大學的學生對於綠色網遊仍然缺乏足夠的瞭解和認識。

對綠色網遊宣傳情況的看法。在調查中,認爲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好 的只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4%。即使算上認爲 一般 的同學,也僅佔接受調查總人數的26.15%。相對的,認爲當前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 很差 的則佔了接受調查總人數的60.59%。這充分說明了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宣傳狀況是不滿意的,這也導致了前文所提的北京大學學生對綠色網遊缺乏瞭解的問題 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綠色網遊有所瞭解。

三結論與思考

北京大學學生對網絡遊戲認知狀況的特徵分析

目前,北京大學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普遍使用網絡,在此基礎上,網絡遊戲也在學生羣體中廣泛傳播,由此可見,網遊已經成爲學生生活娛樂的一項重要內容;有57.94%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曾玩過網絡遊戲,42.06%的同學表示不曾玩過網絡遊戲,網遊已經成爲高校學生耳熟能詳的名詞;

北京大學學生主要通過朋友介紹與網上宣傳來了解網絡遊戲,人際傳播對於網絡遊戲在大學生羣體中的發展有着重大的意義,這對於我們在大學生中開展有關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教育工作有着積極的意義;

在網絡遊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方面,66.88%的被調查者承認網絡遊戲確實會對學習生活產生影響,但是同時,在關於 您的周圍是否有因爲網絡遊戲而沉淪的同學 這一問題上,認爲 有,很多 的只有9.60%,認爲 只是個別 的卻佔總人數的91.72%,而認爲 沒有 的同學也佔到了總人數的 15.23%。這一點也是與北京大學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原因相關聯的:曾接觸過網遊的被調查者中的81.14%表示,自己接觸網絡遊戲只是純粹爲了娛樂。

對綠色網遊的認知狀況。當前北京大學學生對於綠色網遊的瞭解狀況並不理想,不論是在玩網絡遊戲的人羣還是不玩網絡遊戲的人羣,只有極少數的人對其有所瞭解。在被調查者中,僅有3.64%的被調查者表示對綠色網遊很瞭解,而表示 完全沒了解 的則佔了多達57.61%。造成這個的主要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於 綠色網遊 的宣傳以及重視不夠,僅有2.64%的被調查者認爲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很好,與此相對的,有60.59%的被調查者對綠色網遊的宣傳情況給予了很差的評價。

對策分析

注重人際傳播渠道,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才。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學生接觸網絡遊戲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人際傳播,受到身邊同學、朋友的影響較大。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大規模普遍性的宣傳活動開展合理遊戲的宣傳效果並不會很好,因此,需要發揮學生骨幹等的作用,將宣傳工作落實到院系、落實到基層,真正深入到同學中間去,通過人際傳播的方式開展合理遊戲、健康成才的宣傳工作。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團組織與班集體的作用,加強溝通,貼近同學,瞭解同學的實際情況與所感所想。

加強綠色網遊宣傳,豐富大學生課餘生活。對於大學生而言,接觸網絡遊戲的主要目的是娛樂,有81.14%的被調查者認爲網絡遊戲只是 純粹娛樂 ,而對於沒有了網絡遊戲後的感受,選擇 照樣過下去 和 生活更精彩 的佔了曾接觸過網絡遊戲的被調查者總數的96.57%。因此,對於大學生羣體而言,網絡遊戲並非不可缺少,而恰恰是由於缺少足夠的引導來度過課餘時間,在無聊之下才選擇了網絡遊戲這一途徑。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所要做的一方面是通過鼓勵社團活動、發揮學生會等團體的作用,不斷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鼓勵同學參與集體活動;另一方面則在大學生中

加強宣傳綠色網遊,杜絕不健康的網絡遊戲,引導大學生合理遊戲,健康成長。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7

爲了有針對性地引導我係學生黨員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加強學校黨建工作,我們在近期通過調查問卷、座談會、走訪等方式,對我係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狀況進行了全面調查分析,基本摸清了我係學生黨員的思想脈搏,爲建立適應新時期高校特點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提供了事實依據和決策參考。

學生黨員隊伍基本情況

我係現有學生黨員25名,佔學生總數的 5% 。其中三班8名,四班11名,五班1名,六班2名,七班2名,九班1名。

通過問卷、座談、訪談等調查,可以看到高校學生黨員隊伍整體上保持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廣大學生黨員能夠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對xx大確定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充滿信心,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黨員的黨性原則和組織紀律性比較強,能夠自覺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統一;黨員的工作作風紮實深人,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以實際行動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據統計,25名黨員中曾經或正在擔任學生幹部的佔到96%,獲得過各種表彰獎勵的佔到64%,這說明我係學生黨員的整體素質較高,是我係學生的中堅力量,在學生中發揮着帶頭作用。

學生黨員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查,我們也發現學生黨員隊伍中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只存在於少數黨員中,不帶有普遍性,但也不容忽視。

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性質、宗旨和共產主義信念存在着模糊認識。有的學生黨員對社會主義制度認識模糊,對社會主義前途存有疑慮、困惑,尤其是少數剛入黨的學生黨員由於接受黨的培養和考驗的時間較短,理想信念還不夠堅定。問卷調查顯示,11%的學生黨員回答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這一性質 時認爲 已經過時 或 說不清 ;有18.8%的學生黨員回答 你對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時,認爲 不樂觀 或 是空想 或 說不清 。一些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政治學習與文化課學習的關係,認爲政治是軟的,文化課的學習是硬的;部分學生黨員表示對政治 不感興趣 ,只關心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對社會問題、國際國內大事不聞不問。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認識不夠端正。大部分學生黨員對黨的自身建設是充滿信心的,但也有部分學生黨員對黨內存在的問題認識偏激。一是有的黨員認爲黨與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已經淡化或消失了,黨羣關係疏遠了;二是對黨解決自身建設問題信心不足,有18%的學生黨員認爲目前黨風黨紀 一般 或 較差 ,而對消除黨內腐敗現象有5%的學生黨員感到 沒信心 ;三是有些學生黨員面對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和社會問題,如社會治安問題,失業和下崗問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貧富分化問題等等,產生對黨的執政能力的懷疑。

部分學生黨員黨性觀念不強,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性較差,不講政治,不講正氣,不講原則,有的學生黨員片面追求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的最大實現,要待遇多,講奉獻少,在一些涉及個人利益問題上,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個別學生黨員組織紀律觀念較差,執行黨組織的決定不夠自覺、積極;有的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端正,有的是爲了今後能更好就業或有更好發展而鋪路搭橋,有的是爲了在校期間能得到某些利益。

部分學生黨員宗旨意識、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部分學生黨員不能正確處理學習、學生工作的關係,認爲學習成績是自己的,應該搞好,而學生工作是集體的,搞好搞壞無所謂。在實際中,重學習、輕學生工作,在學生的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發揮模範帶頭作用。部分學生黨員缺乏宗旨意識,缺少服從大局、服務集體的精神,在學時分配、獎勵分配等利益分配面前表現不出黨員應有的覺悟,缺乏共產黨員應有的氣度。

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注重文化課學習,忽視理論學習的問題,以及黨性覺悟不高,集體主義精神不強,個人人際交往表現不好,黨員意識淡化,把市場經濟原則帶入黨內,奉獻意識差的問題;個別學生黨員存在着入黨動機不端正,對黨的知識學習不夠,黨性鍛鍊少,理想信念不夠堅定的問題;存在着放鬆了自我要求,黨員意識淡化、責任心減退,觀念陳舊,發牢騷,講怪話,不能堅持與時俱進的問題。

學生黨員思想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市場經濟和各種社會思潮對學生黨員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帶來的衝擊。隨着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加劇,各種西方社會思潮大量涌人我國高校,這些思想良秀不齊,容易使高校學生黨員的思想產生迷惑;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侵蝕了一些學生黨員的思想,影響了學生黨員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

社會和黨內的不正之風對學生黨員思想的影響。雖然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一些腐朽、醜惡現象的滋生和蔓延,直接影響學生黨員的思想和情緒。社會和黨內存在的不正之風也使極少數學生黨員片面地認爲黨失去了先進性,使學生黨員感到課堂上的教育、書本上的理論是空洞的說教,降低了理論的說服力。

黨的理想信念教育弱化,使部分學生黨員責任感、使命感淡化。當前的黨員教育,在方針、政策和形勢任務教育方面,對共產主義理論和思想教育重視不夠;在對學生黨員評議和考覈中,比較注意其外在表現,很少分析黨員理想和信念的問題;在發展黨員時,比較重視其在工作上的表現,而對其共產主義理論、知識和思想的考察缺乏有效的手段。

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後於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目前,高校的管理體制改革正不斷走向深人,給高校師生包括黨員帶來很大的思想震動,而高校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多還停留在傳統的層面。黨內政治理論學習模式呆板,手段落後;在新形勢下如何圍繞教學科研中心工作在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進行創新,還沒有相應舉措,缺乏緊迫感。

加強學生黨員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不懈地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學生黨員頭腦。要把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貫穿在學生黨員日常教育中,教育廣大學生黨員深人學習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堅持 三個代表 的基本要求,用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武裝自己的頭腦,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以理論創新爲思想基礎,以體制創新爲強大動力,以科技創新爲關鍵,面對市場經濟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掌握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抓住學校發展的機遇,促進學校改革發展。

從抓好學生黨員發展人手,不斷提高學生黨員隊伍的素質。要重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主動談心,交流思想,真正把優秀的大學生人才吸引到黨組織中來。同時要嚴把質量關,慎重選擇重點培養對象,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覈的指標體系,通過多種途徑向黨內、黨外公示,增加透明度,保證新黨員的質量,保證學生黨員隊伍的純潔性。按照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全面衡量,正確處理質量與數量的關係,在如何衡量重點培養對象政治立場、黨性修養、全面素質等方面,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建立規範的教育培養、管理、監督機制,確保黨員的質量。同時疏通出口,把那些不合格黨員及時清理出黨的組織。

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學校建設和黨員的思想實際相結合;教育形式堅持靈活多樣,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多媒體技術,探討生動、形象、活潑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區分不同教育對象,做到層次分明、對症下藥;工作中要提高科學性、藝術性,注意放手讓學生黨員發揮自己的特長、優勢,爲組織活動的開展出主意、想辦法,使組織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教育要貼近學生黨員的思想實際,要把加強教育、解決思想問題同關心、解決學生黨員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健全組織,建章立制,建立行之有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合理、高效的學生黨員管理制度,對於加強學生黨員隊伍管理、約束學生黨員的日常行爲,用目標規範引導學生黨員行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制度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在入黨方面,健全入黨積極分子考覈的指標體系;在學生黨員管理方面,建立全面的考評制度,如定期測評制度、民主評議制度、思想彙報制度等等;在理論學習方面,要制定嚴格的學習制度和學習計劃並落到實處,使學習成爲黨員的自覺行動;在學生黨支部建設方面,要完善組織生活會制度,創新組織生活會形式,切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加強黨建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推進管理創新。學校黨委領導及黨委部門的同志一方面應經常深人基層、深人實際,加強工作調研;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學習和政策研究,緊密結合學校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建立黨建工作的長效機制,實施有效的教育管理,促進黨建工作不斷向科學化邁進。黨委組織部門要成立調研中心,定期開展交流研討,形成理論研究的風氣,探討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方法,以帶動學校黨建工作整體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和整體工作水平的提高。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8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我是不是該寫我採訪的威海方正電腦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鄒立慶的事蹟,寫他怎樣從一個下崗職工走向成功人士的過程。但是假期我所深入瞭解的另方面---關於學生的所見所聞,所感,但是在我的心底強烈的呼喚着我,呼喚着我將他們付諸於筆端。

在經過認真思考總結之後,我認爲現在的學生之亂,管理之難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去探究。(在分析的同時,我會寫出學生的現象,所以我就不把學生現狀當做一個獨立的部分去寫,而是使之貫穿於原因之中)

一:外在因素

在這外在因素中,我覺得又分好多種,所以不防逐條來探討

1:思想教育不過關

學生,學生,學生其實也可算做是一種職業,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裏,學生在教室裏不僅要學到科學知識,作爲他今後求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怎樣做人,怎樣做一個真正的人,而在這方面,學校開設的思想教育課也是這個目的。我們說初衷是好,但實際情況呢?讓我們聽聽其中一個學生的話"我們哪開什麼思想教育課了,壓根就是花錢買廢紙,那好似只掛其名的課。"還有一爲學生告訴我"思想道德課 ,我們是一位老師講的,誰愛聽 那個 ,講的又沒意思",可以說,思想課是一種被閒置起來的課,他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甚至是連發揮作用的機會都沒有 ,結果當然是學生沒有得到他們應受到的教育,他們的思想沒有得到一種正確的導引,應當伴隨他的知識文化的增長的思想認識水平也就停步不前,這不得不令我們感到傷心 。

2,"度"的失誤

在大家齊聲喊教育體制不合理時,教育界推出了"減負"這張牌。而"減負"這張牌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我不知道大城市怎樣,但就農村來說,是弊端太多。高中的學生因要過獨木橋而日夜拼搏,"減負"減負對他們來說只是渴望而不可及的東西,只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但這方面,我覺得我們原來高中做的很好,老師很少佈置作業,而使我們免受題海戰術之苦),但是在國小,國中,學生的情況卻恰恰相反,"減負"貫徹的"特別"好,好的過了頭,按時放學,星期,放假,作業少少,學生閒的看電視,光顧遊戲廳,聚在一塊打撲克,麻將,(當然還有認真學習者)因爲他們實在無事可幹,他們才猛然有那麼多時間的情況下不能好好利用,使之浪費,可惜。高中緊張,國中鬆弛,我們需要"減負 "但是我們更需要一個有度的減負 ,一個真正能使我們既不緊張又不那麼渙散的"減負"。

3,環境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這裏我主要想說的是社會環境中人的因素。

學生是一個受教育的羣體,也可以說是一個可塑造的羣體,那麼學生受他人的人影響就很大,說到教育他們的人,我門很容易想到家長和老師,比可否認,現在的家長有點溺愛孩子(這種現象很多)現在的老師有點怕學生(生怕惹禍上身)所以家長不嚴厲,老師也不嚴厲。在家長方面是儘量滿足孩子的慾望與需求,而忽略他們的思想教育,而在老師方面是認識到教育學生的必要,但又怕說過頭或是一不小心打了孩子,家長要找上門,領導也要談話,乾脆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這樣的結局是學生在犯了小錯之後,得不到本該受的批評與正確的引導,很有可能以小積大。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外在因素,但因爲其作用比較小就不一一列舉了。

二:內因方面

外因固然重要,內因也同樣不容忽視,外在條件再怎麼好,如果學生本身就是認識不到,硬是不接受,那也等於零,學生思想的階梯是一步步向上積的,其實大部分罵人打架的孩子,也知道那樣做不對,那爲什麼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罵人,打架呢?這裏有很重要的一方面:知錯不改。假期裏,我們臨近村的一個國中的學生竟使父親感到絕望,喝了農藥,這個男孩只是拿家裏的錢給學校裏小混混花,後來偷的數目越來越大,而家長親戚的說教全是無用之功,打罵他也不頂事,最後他偷走家裏存單,並在兩天內將之揮霍,父親也許是太 失望,於是喝藥,還好搶救急時,但心靈之痛是難以癒合的。我們就說這個小男孩。其實周圍的人都在開導他,他就置之不理,他就不改過,使自己的思想停留在錯誤,污穢的區域,而不去清除那思想的垃圾,什麼道理都懂。就是不幹,看來,內因實在是很重要的,它纔是關鍵。當學生的思想意識到了錯誤,並且從內心真正改過的時候,外在因素就做了有用功,他的思想就飛躍到了一個高層次,不斷的向更健康的人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我對當今學生{應該說主要是不好的方面}的剖析,也以我一個學生的眼光來看學生不免有些偏差,但是想到這是我調查,思考,總結之後才寫出來的東西,我已經很滿足了。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9

總體情況 :

助人爲樂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 經常參加 ,有37.97%的人選擇 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 ,另外有4.28%的人選擇 不參加 。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 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 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 她回答很乾脆: 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 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爲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 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 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 找到垃圾箱後再丟 ,有6.22%的人選擇 隨手丟掉 ,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 找個角落再丟 。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 獨善其身 。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 兼濟天下 。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 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爲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 彎腰精神 ,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 課桌文化 ,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 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 ,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爲舞弊不足爲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爲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0

大學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20xx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20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爲87%。”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xx年四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爲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爲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爲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裏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爲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爲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爲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爲31.6%,到國有企業爲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爲26.2%,其他就業爲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60%,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互聯網信息發佈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爲是因爲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爲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爲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爲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爲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後,隨着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着破產倒閉。面臨着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着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爲“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2、 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爲32.3%,緊隨其後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爲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爲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 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3) 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爲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僞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爲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爲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 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爲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 、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着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着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爲。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志宇.當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初探[D].20xx.12

2 餘霞.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xx.12

3 劉常雲.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模式研究[J].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xx.8

4 王承緒,徐輝.中英高等教育學校討論會論文集[C].杭州;杭州人學出版社.1993.2

5 田麗娟.試析人才市場中的結構性失業[J].唐都學刊.20xx.5

6 史麗麗.中國大學生就業難點與對策研究[J].東北師範大學.20xx.6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1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爲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這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爲和範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着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爲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爲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爲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爲善最樂”、“博施濟衆”等廣爲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爲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爲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於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於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於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着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於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採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乾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乾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係,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着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於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爲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範人際關係的行爲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佔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着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瞭解,當外出製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後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於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於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乾淨,而有80.21%的人想弄乾淨但最終沒做,其餘14.06%的人乾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彆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儘量逃避。對於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爲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淨。另外,對於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後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複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瞭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並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於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爲舞弊不足爲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爲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2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爲習慣落後.

前言

近些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日益增強,並且隨之而來的也有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大學生作爲時代發展的領軍人物,應該在各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增強自身的環保意識已經刻不容緩。高校應該針對目前大學生環保意識的現狀,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的公共課程,引導大學生建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共築美好家園。因此,爲了更深入的瞭解當今大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程度,並且爲了更有力的倡導大學生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我做了以關於大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報告爲主題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和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針對個宿舍成員共五十名,其中包括男生25人,女生25人。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地點是南區宿舍樓通過宿舍內發放書面問卷的方式進行,在各宿舍隨機發放兩張,對各年級學生無要求。

(三)調查內容

書面問卷以選擇題爲調查內容,共八道題。內容如下:

1. 請問地球日是哪一天?

A.3.18

B.4.22

C.6.5

D.12.22

2.你清楚垃圾的分類方法嗎?

A.不清楚

B.記不太清,但很支持 C.清楚,偶爾會注意行爲 D.清楚,同時運用與生活中

3.發現周圍存在環境污染的行爲,你會怎麼做? A.視而不見,一走了之 B.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 C.阻止有關行動 D.向環保部門反應

4.如何看待一次性餐具的做法 A.不環保,堅持不用

B.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 C.一次性餐具挺方便,經常使用 D.別人都在用,所以我也用

5. 您以爲下面哪一項是工業“三廢”? A.廢銅、廢鐵、廢鋼

B.廢電池、廢家電、廢傢俱 C.廢電視機、廢冰箱、廢電腦 D.廢水、廢氣、廢渣

6. 您認爲下列因素對我國當前環境問題影響最大的是?(選三項) A. 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B. 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

C. 環保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公衆的環保意識差 D.E.

7.對於低碳生活,請問你有那些行動?(多選) A.出門按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私車選擇 B.任何電器一旦不用及時關掉電源 C.儘量節約,循環使用水資源等

D. 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低碳生活 E. 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大家的電,換自己的健康

F. 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物品 G. 關掉不用的電腦程序,減少硬盤工作量,既省電也維護你的電腦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調查共發放書面問卷50份,得到的有效問卷50份,回收率100%,問卷容量50。

調查結果如下爲,44%的同學表示會阻止其行爲,32%的同學希表示不滿,期盼得到治理,一少部分同學會向有關部門反映,極少數會一走了之。許多同學對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看法比較現實,56%的同學選擇了“不太環保,但偶爾用一下也沒影響”,有些同學卻很注意這方面,堅決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同時也有少數會經常使用一次性餐具。關於工業三廢調查,使我們看出同學們對工業中的“三廢”有很大瞭解,最起碼大多數人都知道“三廢”是指什麼。說明大家對工業污染比較重視,也說明了“三廢”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多數學生認爲影響我國環境的主要因素是有關環保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政府環保執法不嚴、重視程度不夠,這是政府的管理不善,其實可以想到我們約束自己行爲的意志也不夠堅定,這需要我們社會共同努力,加大宣傳共同促進大家的環保意識。對於第七個問題,反映出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對環保的概念不是特別強烈,所如果改變大家對環保的看法,就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營造一種良好的環保氛圍, 在尊重客觀存在的環保意識不太高的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經濟建設是必不可少,我們意識的高度,往往物質基礎的影響是很大的。

三、調查問題分析

1.當前我國大學生的環保意識現狀

首先,環保意識素養不高,缺乏有關環境保護的基礎知識,。這次調查中,發現很多同學對對環境保護的知識瞭解很少。調查最後,我碰到幾個同學,問他們幾個問題了解到,關於廢棄物會收到再利用的標誌也是別不出來,關於自然資源的有限性,電子垃圾的概念等這樣的常識也只是略知一二,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環保意識的整體認知水平亟待加強。

2.造成大學生環保意識整體薄弱的原因

A.高校缺乏有關環保的課程

目前我國高校對生態環保類的公共課程普遍不夠重視,雖然一些教材中有所提及,但是不夠系統、不夠全面。部分專業由於受限於本身特點,根本沒有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列入教學範圍,造成大學生生態環保知識貧乏、意識薄弱、行爲習慣落後。

B.社會缺乏宣傳力度

社會上一些主流媒體缺乏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關注,或者缺乏關注的連續性和

持久性,很多網站或紙質媒體只在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或“植樹節”等特定節日,纔會象徵性地關注一下環境保護,等日期一過便再無下文,目前甚至很少有關於環境保護的期刊或雜誌,大學生很難接觸到有關知識。 C.有關環境保護的校園課外活動太少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的課餘時間也是非常充分的,因此誕生了各式各樣的社團,以及各種主題的課外活動。雖然很多學校也會組織環境保護主題的課外活動但是大都僅限於觀看資料片、考察野外動物園等初級層次,表面上非常認真重視,短期內也能在校園引起一定的反響,但在教育方面的深度和持久力不夠,目前很多大學生了解環保的意義所在,但卻缺乏更深一步的瞭解。

四、解決對策

近年來,素質教育成爲高校教育的核心與目標。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其目的在於培養完整意義上的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體。一個完整意義上的人應該具備較高的環境意識,有爲保護環境而不斷調整自身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協調人與環境、人與自身相互關係的實踐活動的自覺性。因此,對大學生進行環境意識教育是對其素質教育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是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21世紀環境意識將成爲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標誌,環境意識也將成爲21世紀人類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培養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正是新世紀發展的客觀要求。”

1.開設與環境保護知識相關的必修課,並在德育課程中引入環境意識的內容

有調查表明,日前很多大學生已有的環境知識不是來之於學校的教學,而且對現有的環境教學感到不滿。因此,有必要在大學課程建設的過程中,增加環境科學知識的教學內容。大學環境教育課程主要應加強三部分課程內容:一是面向全校各專業開設公共必選課,如“環境保護”、“環境與發展”或“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這類公選課的設置要兼顧全校各專業的特點,教學的重點放在讓學生認識環境污染的現狀、危害及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法律法規,瞭解環境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使學生真正從思想上對環境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二是根據全校不同專業的特點開設專業必選課,如“清潔生產工藝”、“三廢處理”、“可更新資源管理”、“旅遊景區環境評估”、“環境監測”等,專業選修課要結合各專業的具體特點,在提高學生環境意識的同時,還提高學生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二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中增加旨在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內容,如: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向學生通報高時效性的國際與國內的環境狀況及環境問題,同時通報由環境問題帶來的現實與潛在的危害;在“思想道德修養”課教學中加強環境道德教育;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加強環境法律法規教育;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刻認識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及要求,等等。如此將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培養有機地滲入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當中,這既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具有啓示意義,更是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有效途徑。

3.開展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教育不能侷限於課堂,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有利於將課堂上學到的環保知識加以鞏固和應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例如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辦展覽、開講座、結合環境保護主題節日開展活動等。我們也可以借鑑德國的經驗,引導大學生走向戶外、走進社區、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並吸引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參與,以此提升大學生以及公衆的環境意識水平。

4.構建並完善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水平的激勵機制

構建並完善激勵機制是促進大學生環境意識提高的有效途徑之一。瑞典的成功經驗是設立綠色學校獎,儘管其目的是鼓勵學校爲健康的環境而採取了基於課程的行動,卻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我們也可以設立諸如綠色使者、綠色團隊等獎項,並使之與繼續升學以及就業相聯繫,激發大學生學習與環境有關的知識並付諸於實踐的動力,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環境意識水平。

總之,提高大學生環境意識的有效方法很多,只要抓住大學生在校學習的有利時機,適時地對其進行薰陶與滲透,必將使大學生的環境意識大大提高,進而有利於我國乃至整個地球的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3

地點:發酵車間

時間:20xx-3-15至20xx-4-17

一 實習背景

實習過程恰逢發酵車間停車維修、檢修,工作環境整理整頓,以及制度完善、勞動紀律強化階段。

二 實習過程

1、 熟悉發酵車間運行環境,參與環境整理過程。

2、 熟悉瞭解發酵車間各工序設備、管道的維修、檢修以及相關安全知識。

3、 自控和膜過濾兩道工序的操作員詳細講解了相關工序管道、罐體的排列布局、輸入輸出;閥門的調控和調節力度掌握;操作指標如壓力、溫度、流量等與具體動力設備或閥門等的調節方法與經驗數值。

三 實習收穫

發酵車間實習是作爲企業一員真正意義上接觸一線生產的過程,此次實習使我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車間的佈局和管理有了更直觀的瞭解。

首先,工人同事們很辛勤的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們讓我懂得付出與回報的內涵,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應當珍惜生活賦予自己的每一次機會。 其次,進入一線生產這段時間,真正意義上了解和感受了現代企業生產工藝的標準化和環境的標準化,使我對企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自控和膜過濾兩道工序的自動化控制生產帶給企業的是高效和人力的節省。在我參與環境整理,管道維修保護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標準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就生產環境而言,標準化不僅僅是我們對自身負責,也是對客戶負責,更是對社會生產鏈中最後的消費者負責。

最後,這段時間與車間同事和諧相處,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關懷與溫暖。

四 實習建議

讓客戶的腳步慢下來

每年停車維修、檢修這個是企業生產過程中必要的程序,但是今年時間特別長,根本原因是銷售環節出了問題,庫存量過大不僅影響了正常的車間生產,由於影響到了工人同事的工資,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車間同事的工作積極性。停產對企業和員工雙方都是不利的。爲解決銷售問題,從高層到車間員工對來我公司參觀的客戶高度重視,由於工作時間短暫,我並十分了解一直以來客戶參觀之後的結果如何。在這裏我只報告一下對某一個細節的感想。

偶然碰到一次外國客戶,很匆忙的在我公司同事的陪同下參觀車間,兩個細節:一是腳步很快,二是他們在車間內而不是參觀通道穿着都是西裝革履沒帶頭套。

試想作爲一個參觀者,腳步匆忙只有一個結果,對所看到的事物沒有興趣,也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去考慮我們產品的理由。

客戶進入車間,我們應該至少給他看三樣東西:工藝標準化,環境標準化,制度標準化。無論哪個環節不能讓客戶眼睛一亮,產生興趣,停下自己的腳步去考慮我們的產品(即使是發現問題讓我們改進)那麼車間同事們的努力與取得的效果就不成比例了。因此,如何讓客戶停下腳步慢慢參觀在本質上是很重要的事情。

工藝和環境以及制度的標準化如何去吸引我們的客戶,需要我們公司更專業的同事更細緻的思考和計劃,由於專業侷限,我不清楚這兩塊業務。第二個細節我認爲是制度執行的問題,無論是誰都應該在制度的框架之內,我們向客戶也應該傳達這樣的信息,因此,只要是進車間我們就應該讓他們着必要的工作服裝即便他是客戶。

這個建議只是我的思考,可執行性有待檢驗。

最後,謝謝所有的車間同事對我的幫助!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4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裏?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着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爲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爲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件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爲,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着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着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爲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爲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爲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纔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爲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爲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爲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裏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爲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最大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裏,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纔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着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衆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衆化教育意味着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 可以歸納爲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信息,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信息。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 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信息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信息,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爲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麪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發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着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最好的心態、最好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5

近年來,隨着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都市人追求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意識愈來愈濃。我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實施“旅遊興鄉”戰略。隨着以農業休閒爲核心的旅遊產業的成功運作,我鄉旅遊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關注。

一、旅遊現狀

20xx年,我鄉開始實施“旅遊興鄉”戰略,幾年來,通過內部挖潛和招商引資,使旅遊業發展迅速,已成支柱產業之一,初步形成了“瀏河人家”,“瀏陽河第一灣”,“湘東第一洞”等帶有農業休閒氣息的旅遊品牌。目前,共有以“瀏河人家”爲品牌的農家休閒山莊56家,每日可接待遊客4000多人,日營業額可達2萬多元,安置當地農村勞動力近400人,並有效地促進了種養業和招商引資地發展。

二、存在不足

農家休閒發展到今天,取得了相當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現爲客源不穩定,外地遊客少,經營方式單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沒有形成特色,不論是老式土磚瓦房,還是紅磚樓房,都沒有經過造型,沒有農家特色,缺乏景區建築風格。沒有菜園、果園、花園、池塘等,不象農家,而象農村的都市,遊客來過、吃過、玩過、住過以後,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不知什麼是真正的“農家樂”。

2、服務質量不高。由於配套設施跟不上,服務項目單一,不能爲遊客提供娛樂休閒、健身運動、商務會議等方面的服務。大多數來農家休閒的遊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飯,打一陣牌。同時,大多服務人員受文化、素質、涵養、見識等諸多因素的制約,且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導致在形象禮儀、經營理念、創新意識、服務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統一規劃。大多農家休閒項目是當地羣衆利用自有的住屋,自發興辦的,都沒有進行統一規劃,隨意性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門介入少,調控乏力,對農家樂的數量控制、質量把關、地域分佈、配套功能設施、層次類型、宣傳籌劃等沒有一個整體規劃,難以形成規模品牌,產生整體效應。

4、相關服務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線沒有公共汽車,附近也沒有出租車,遊客文祕家園乘車不方便,遊客有急事需到瀏陽租車,耗時費力,極不方便。二是缺乏醫療條件,遊客身體偶有不適,求醫、購藥困難,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條件不優。多數農家樂飲食衛生、環境衛生、廁所衛生、居住條件都存在較大差距,

三、發展優勢

我鄉位於風景秀麗的瀏陽河中上游,面積256、8平方公里,人口3、5萬,距離瀏陽市區22公里,現有森林26萬畝,其中國家生態效益林8萬畝,森林覆蓋率80以上,綠化率90以上,境內公路四通八達,交通十分便利。境內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揭開她迷人的面紗,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有湘東第一溶洞—古風洞、瀏陽河第一灣漂流、瀏陽湖等蓍名的旅遊景點,還有“地下迷宮”空崗山,峭壁千仞的天巖寨等尚待開發的景點,今年年底,雙江電站將建成蓄水,形成“瀏陽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華南虎將放歸,將使聞名海內外,極大的促進發展,除自然景觀外,xx人文景觀也非常豐富,有_民、張凱和葉子 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也有江大仙人廟等道教文化色彩濃厚的傳統廟觀。近年來,我鄉不斷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無公害蔬菜、綠色水果、梔子花、黑山羊、科學試驗田等產業已具規模,並初步形成了農業產業觀光帶。遊客來到,瀏陽河沿岸風光和風味獨特的瀏陽河農家休閒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讓人留連忘返。

四、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統籌協調各方面力量,加大對我鄉農業旅遊的投入,實現“旅遊興鄉”。

(二)工作目標

1、我鄉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基礎建設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速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進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科技含量,增加農業生產的觀賞性,合理規劃,形成農業觀光帶,同時加大對農業觀光帶配套設施的投入,由政府對“瀏河人家”農家休閒品牌統一規劃設計,重新定位,實現農業觀光遊與農家休閒共同開發,讓旅遊與農業齊頭並進,比翼雙飛。

2、招商引資4—5千萬元,對我鄉兩個較大的旅遊項目“古風山莊”,“天人綠谷”進行“二次開發”,將它們建成集農業觀光,民俗體驗,娛樂休閒,商務會議等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旅遊服務項目。

3、雙江電站建成後,招商引資2—4千萬元,利用電站庫區近郊,交通方便的優勢,將雙江電站庫區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樂園”,爲都市休閒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將雙江水上樂園與瀏陽河第一漂聯合,豐富瀏陽河第一漂的,對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線進行全方位立體開發。

4、藉助世界瀕危種—華南虎即將落戶我鄉這一全世矚目事件,以及長沙引水工程即將啓動,進一步向外推介“綠色、生態、清新”。以此爲核心,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打造“農業休閒觀光區”,使農業觀光旅遊融入瀏陽市域經濟,服務“長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組織,統一規劃

爲全面推進我鄉旅遊開發,由鄉政府出面組織,爲旅遊開發創造條件、營造環境、牽頭解決重點和難點問題。在發展思想觀念方面做好對羣衆的引導工作的同時,對旅遊項目,政府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規劃,明確重點;二是建立規範,明確要求;三是適當投資,建好基礎;四是抓好宣傳,開發市場。

由市領導牽頭,會集旅遊、國土、規劃、建設、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按照打造“旅遊區”發展模式,對我鄉旅遊項目的規範、設計、管理、分佈、檔次進行統一規劃,力求佈局科學合理,整體呈現農家特色。農業觀光帶與農家休閒要整體開發,小型農家休閒按照籠中有禽,欄中有畜,塘中有魚,園中有菜的庭院經濟進行佈置,中、大型農業休閒項目可以考慮採用莊園開發的模式進行整體佈置。

(二)加強管理,提升質量

制定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管理細則,定期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整頓、檢查、驗收,對農業觀光旅遊項目符合要求方準掛牌營業,達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對新辦的要求經過相關職能部門驗收、審批後方能掛牌營業。

爲加強協作,形成優勢互補,由政府牽頭,成立農業觀光旅遊協會,讓旅遊景點、公司、種養專業戶與休閒農莊建立聯繫網,加快我鄉其它產業與旅遊相結合的進度。爲做好接待,加強對外聯絡,更好的推介旅遊,以村爲單位成立接待中心,負責對外來信來訪,協調處理有關事項,以便改進服務,讓遊客滿意。

對掛牌營業的,制訂行業標準,開展“星級評比授牌”和“共產黨員示範崗”等活動,促使經營者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對外公佈舉報電話,對違章經營者進行處理打擊。

(三)加大宣傳,打造品牌

一是在農家樂外界環境做文章,通過建立“農家展覽館”、“土特產專賣店”,在瀏陽市區,楊高、荷石公路入口,瀏永公路設立大型廣告宣傳牌。二是建築設計凸顯農家特色,或裝飾農家特色建築等多種形式來營造濃厚的農家特色文化,讓人一入就覺得有農家味。二是與旅行社聯姻,依託瀏陽旅遊資源,打造“農家樂一日遊”精品路線。三是定期開展策劃活動,在組織相關專業人員進行策劃的同時,政府將定期組織新聞記者、旅行社到考察,幫我鄉從遊客的角度發現賣點,進行策劃。四是利用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輔之以廣告和專題活動的策劃運作,擴大去我鄉農農業觀光旅遊的知名度,把農家樂打造爲知名休閒品牌。

要搞好我鄉農業觀光旅遊開發,當前工作千頭萬緒,首先是做好制定實施細則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當前工作困難重重,最困難的是缺少人才與資金,因此,要加快發展,我們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難的同時,請求上級在政策和經費方面給予我們更大的支持。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6

浦發銀行調研報告:10%的大學生選擇信用貸款

近日,浦發銀行發佈《大學生金融知識及消費習慣調研報告》。該報告從金融知識素養、金融消費行爲、金融安全意識等角度綜合分析中國大學生的金融素養情況。報告顯示,有近60%的大學生以網購和移動支付爲主,近60%的學生有意願或使用過分期付款的購買方式,有10%的學生在生活費緊缺時會考慮使用信用貸款,且普遍獲取的貸款額度在5000元以下。

本次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羣體對於互聯網科技和金融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在互聯網金融領域,螞蟻花唄、微信和京東佔據了學生互聯網金融支付和消費的絕對市場份額。移動支付近幾年來的迅猛普及,使學生在校園中都習慣使用手機付款,而不是傳統的校園卡。

對大學生信貸信用的調研顯示,近六成的學生有意願或使用過分期付款的購買方式,近三成的學生有意願或使用過信用卡。有10%的學生在生活費有缺口時會考慮使用信用貸款,普遍獲取的貸款額度在5000元以下,有一半獲得貸款的學生會使用其中40%-70%的額度。使用過信用貸款產品的學生中,有近10%的學生未還清貸款超過10000元,另有33%的學生選擇“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從其他平臺借錢還款。

《報告》指出,如何讓持有信用貸款的學生正確地面對需求,引導其消費正規的金融信貸產品,並且在其整個貸款期限中控制風險,是大學生金融安全行爲研究最重要的痛點。

《報告》結果顯示,大學生金融知識水平不受專業和學校層級影響,主要依靠個人興趣和主動獲取意願。例如:北京某重點大學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其金融知識水平可能尚不如普通民辦大學的大專學生。大學生獲得非專業金融知識的渠道主要來自互聯網和自身社交圈,多爲被動式獲取,主動式獲取的比例較低。在非財經類專業的受訪者中,有10%表示對於金融領域的知識完全沒有興趣,如何對這部分學生進行常規的金融知識普及是目前的一大痛點。

浦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基於本報告的調研結果,針對大學生羣體金融知識教育普及面臨的痛點,進一步研究形成大學生樂於接受的金融知識普及材料,實現基礎金融安全知識的有效普及。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7

馬克思恩格斯的辯證唯物主義中的辯證法部分,說到,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爲二的,要堅持兩分法,兩點論,用一分爲二的觀點看問題。的確,通過對大學生兼職的調查,發現同樣既有利又有弊。50%的人同意支持大學生兼職,而30%的人不認同支持在大學期間兼職,持中立態度的20%人在於還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或找不到適合自己自己有興趣的兼職工作。總之,理由各有千秋。

大學生兼職的利

兼職打工的現象已經不再僅僅只是出現在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的學生身上,學生打工也不再是賺取生活費那麼簡單。現在的大學生之所以如此熱衷於兼職,是因爲目前的社會環境,大學生就業壓力太大,很多人希望通過打工取得工作經驗,以此來培養自己的能力,爲將來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做準備;由於現代大學生的心態已經跟以前的大學生有了很大的區別,他們自立的意識很強,希望用自己的勞動來賺取酬勞,以取得一定的"經濟獨立";有一部分大學生覺得在大學期間只有很少的機會能夠鍛鍊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機會僅限於個別優秀學生,但即使能夠有機會在大學裏面擔任幹部,還是不能夠全面地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應變能力,面對社會人的溝通交流能力等。由此可見,大學生兼職有利的方面有:1.可以培養交際、處事等方面的能力。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說過,未來的人才標準,交際能力佔75%,而學歷只佔15%。交際是一門大學問,而且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需要歷練,歷練的途徑便是工作

2.可以通過打工獲得工作經驗,提早接觸社會,更清楚地認識社會的複雜性,同時也可以體味生活的艱辛,爲今後的工作做鋪墊。

3.可以使現在的大學生的經濟意識不斷增強,不再自命清高和孤芳自賞,而是更爲積極、主動地着眼於現實,不再等分配,不再靠父母,而是主動出擊。

4.可以在實踐中認清自己的弱點,及時改正、及時調整,對以後的學習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大學生兼職的弊

首先,在校大學生的主要任務便是學習。因爲知識就是力量。前任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現任google公司全球副總裁和中國區總裁的李開復博士在給中國學生的第4封信中也曾說過:大學應這樣過說:“大學四年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大學四年應這樣度過爲了在學習中享受到最大的快樂,爲了在畢業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每一個剛進入大學校園的人都應當掌握七項學習:學習自修之道、基礎知識、實踐貫通、興趣培養、積極主動、掌控時間、爲人處事。在應當掌握七項學習,他首先把“學習自修之道和基礎知識”放在了首要的地位,然後纔是“實踐貫通和興趣培養”,由此可見學習科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大學生在校期間做兼職作爲一種社會實踐,必須建立在具備一定的人文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的基礎之上。否則作爲兼職的實踐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況且大學生時間少,要學習的知識很多,如果再兼職,恐怕精力就不夠了,就可能會影響學業。在如今的社會,招聘的要求很高,需要英語幾級,計算機幾級,總之證多的可能會優先,再說現在處於金融危機,不多學些知識怎麼行呢?因而學習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正確處理兼職與學習

如今的大學生都不願意“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大多數大學生想通過兼職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提早接觸社會,豐富人生閱歷。能力的鍛鍊固然重要,但我們做事情要權衡利弊,經過慎重考慮後再做決定。大學生畢竟應該以學習爲重,兼職是次要的,我們不能因爲一味地兼職而荒廢學業。。現代社會競爭激烈,需要綜合型的人才,而這種人纔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很棒又能廣泛涉獵具有多種實踐能力的人才。既然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那麼現在我們就學好專業知識。對於實踐能力,我們步入工作後也可以鍛鍊,只不過比別人晚一步而已,沒過多久可能還會勝過他人。總之,對於兼職與學習,我們要正確對待,要把握輕重。我們在兼職的同時應注重自己的專業知識,要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兼職,才能獲得學業與社會實踐能力的雙豐收。通過調查報告,其實大多數大學生是支持兼職的,但總而言之,兼職是可以的,兼職的前提是有個“度”,量要掌握好,不能夠因爲兼職而荒廢學業。我們應該做到兼職與學習兩不誤.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8

自20__年7月,踏上這神聖的三尺講臺開始,我已經在教師這個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了三整年,我在這三年裏,經過自身的努力鑽研,經過前輩的指導和引領,我不再是以往充滿學生氣息的新教師,我在教育教學道路上不斷成長,以下是我的成長分析報告

一、心中有“愛”:教師成長的靈魂

教師要成長,首先必須讓自我的職業夢想得到昇華。在回答“我爲什麼要當教師”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假如一個教師僅僅把它看成一種謀生手段――事實上這樣的教師不在少數――那麼他倒不如及早放棄,去從事更適合自我發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說:“愛是一種偉大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工作是一種藝術,教師的使命是去塑造一個個有靈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裝配硬邦邦的機器零件。這一根本特點,決定了教師不可能僅僅依靠理論和技術來工作,也就是說教書育人的工作必須有“靈魂”,這個靈魂就是“愛”。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愛的教育”,有了愛,教師纔有靈魂。

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能夠做到愛學生、愛自我、愛職業、愛思考、愛創新……其中最根本是愛學生,愛學生、理解學生、從學生的需要來思考問題,這是教師成長的基點。脫離了學生的需要,孤立地談教師發展是沒有意義的,更不會有好的效果。如果我們去用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哪一個優秀教師不是把學生成長作爲自身職業發展的出發點我們常說“教學相長”,其中也有這樣一層意思,就是教師的成長是建立在學生成長和發展基礎上的。不愛學生,教師就不可能愛事業;不愛事業,教師也就很難在教學實踐中用心思考、追求創新。如果一個教師不是用口號,而是能像愛自我的子女一樣關愛每一個學生,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求就會成爲教師本人的需求。

二、職業規劃:教師發展的藍圖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無論這個目標是一個偶像還是一個綜合的模型,還是經過自我的分析思考後定下來的一系列子目標,最關鍵的是它要能“看得見”,能真正激勵着自我去努力,模糊的目標幾乎等於沒有目標。閱讀教育大師的作品、瞭解同時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觀察分析優秀教師的成長案例等都是構成明確成長目標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標之後自然要尋找通往目標的路徑,目標越明確這個路徑也越容易找到。實際上目標和路徑兩者是互相影響的,並且在實踐過程中,目標和路徑也總會有不一樣程度的調整。在選擇目標和規劃實施計劃的時候,目標的逐層分解、具體的時間表、可能遇到的困難、自我激勵和內省、獲取幫忙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異常指出的是,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應當跟學校教學的需要和整體發展規劃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相互促進、並能及時得到幫忙和監督。另起爐竈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我從05年進入廬陽中學以後,第一年給自我定的目標是:鑽研新課程理念,努力在教學實踐中貫徹實施,真正能夠做到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起始年級能夠熱愛歷史學科,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第二年,我的目標是,在教育教學走上正軌後,多閱讀教育教學理論,勤做教學反思和積累,要發表一篇區級論文。第三年,是我第一次經歷九年級複習迎考,毫無經驗的我決定在這一年努力探索貼合學校學生學情的一套高效低負的複習策略。爲學校的首屆輝煌拼搏。而今,已是我的第四年教學生涯,我仍然被安排在畢業班,我對自我的目標就是,吸收上屆經驗,彌補過去的不足,爭取歷史學科能夠取得更大的提高。

每一階段,每一年的目標,看似很小,但僅有從階段性目標做起,才能實現我們心中更長遠的目標。

三、且學且思:教師發展的路徑

孔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教師的成長多成同樣離不開“學”和“思”兩個字。教師要發展,不能閉門造車、孤陋寡聞,而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學習的習慣,不斷進行理論學習,留心借鑑他人的成功經驗。“學”能夠向書本學、向前輩學,也能夠向同行學、向學生學……總之,“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能夠學習的地方處處都是。

從教以來,我從不放過一次學習的機會,無論是學校教師開設的公開課,還是區級,市級的各項教研活動,我都進取參加,認真聽課學習,參與研討。在每年的假期,我都報名參加繼續教育。在教研的道路上,我雖然還沒有很大的建樹,可是確實經過參加各級教研活動,開闊了我的思路,學習到了經驗,找到了自我的不足,正是這樣,我才能不斷成長。

四、用“心”實踐:教師成長的落腳點

“學”來的理論、“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來驗證其價值。無論是讀書、參加培訓還是借鑑他人經驗,都必須跟自我的教學實踐緊密結合。一方面,任何一項理論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和侷限,理論是否有價值只能在實踐中逐漸得到驗證。另一方面,教育活動的複雜性和靈活性決定了我們無法依靠某一兩種理論來解決所有問題,教師必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反思。在實踐中實現理論的價值,實踐中借鑑他人經驗的精華,實踐中構成獨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學風格。

人們長說學無止境,其實教學也是這樣,教無止境,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目標要實現,我們的成長步伐一刻不容停滯,這需要我們總結過去,規劃未來,踏踏實實從做好每一天的工作開始。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19

摘要

本研究基於生態足跡理論通過構建生態足跡模型對西安市20xx年的生態足跡與生態承載力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當前西安市存在較大生態赤字,生態環境處在過度開發利用之下,發展模式爲不可持續狀態,爲了緩解這一問題,有必要從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保證耕地和綠化面積,倡行低碳生活方式這些層面來制定應對之策。

關鍵詞:生態足跡 西安市 可持續發展

目錄

摘要…………………………………………………………………………………1 1問題的提出……………………………………………………………………….1 2研究目標………………………………………………………………………….2 3研究意義………………………………………………………………………….2 4研究框架………………………………………………………………………….2 5研究內容………………………………………………………………………….2 參考文獻……………………………………………………………………………8

基於生態足跡理論的西安市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陝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關於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決策,提出要力爭早日把西安建成開放包容、產業高端、功能完備、宜居宜遊、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大都市的宏偉目標。陝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也提出要真正把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要求落到實處,提出到20xx年西安市要建成爲人口規模1000萬國際化大都市,實現經濟實力新跨越,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不難預料,在未來生態環境問題和生態承載力問題會成爲西安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如何突破生態瓶頸,以相對脆弱的生態承載力容納既定的人口數量目標,實現西安市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大問題。

二、研究目標

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將生態足跡理論與城市人口規模有機結合起來,構建生態足跡模型,測算西安市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人口——資源評估預警機制,爲西安市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爲政府決策提供理論依據,這是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三、研究意義

1.理論意義:在運用生態足跡理論研究區域適度人口規模這一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分別研究了南京市、杭州市、貴州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適度人口規模,而對作爲西部重要省會城市的西安尚未有人用這一理論研究其生態承載力範圍內的適度人口規模,評價其可持續發展程度。本課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這一理論空白。

2.實踐意義:在西部大開發和構建關中——天水經濟區,這一背景下我們不難預料未來會有更多外來人口涌入作爲絲綢之路重要城市的西安市。而以西安的生態承載力能否接納大量的外來人口,是關係到大西安戰略,以及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目標能否真正實現的大問題。在可持續經濟發展戰略指導下,探討其生態承載力的強弱,分析西安市的適度人口規模並建立相應的評估預警機制,以實現西安市的可持續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四、研究框架

1. 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2. 西安市概況

3. 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4. 西安市20xx年可持續發展狀況和生態安全分析 五、研究內容

1.研究原理和研究方法

(1)生態足跡理論概述

生態足跡分析理論是由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於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通過度量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和自然所能實際提供的生物物理量之間的差距,來衡量一個地區可持續發展程度的較爲通行的方法。這些年來,由

於這一理論具有較爲科學、完善的理論基礎和精簡統一的指標體系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大量應用。

生態足跡理論的具體運用則是通過建立生態足跡模型來實現的。即:用生態足跡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自然生物物理量的需求,用生態承載力的大小來代表人類對生物物理量的供給,將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進行比較,就能判斷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生產消費活動是否處於當地生態系統承載力範圍內。當區域的生態承載力大於生態足跡時,稱爲生態盈餘,則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處於生態承載力範圍之內,生態環境處於可持續發展狀態。反之,生態承載力供給不能滿足需求,稱爲生態赤字,該地區人類生產消費活動超出了生態承載力的範圍,說明區域發展在空間或時間上是不可持續的。

(2)生態足跡指標的計算: 生態足跡(生態資源需求)爲:

EF=N×ef=N× ∑rjAi= N ∑(ci/pi)

式中EF爲區域總生態足跡(公頃);N爲人口數;ef爲人均生態足跡(公頃/人);rj爲均衡因子,i爲消費項目的類型;Ai爲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佔有的生物生產面積(人均生態足跡); Pi爲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公斤/公頃), ci爲i種消費品的人均年消費量。 生態承載力(生態資源供給)爲:

EC=N× (ec)=N×aj×rj×yj

式中,EC爲區域總生態承載力(公頃);ec爲人均生態資源供給(公頃/人);N爲人口數;aj爲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爲均衡因子;yj爲產量因子。

如果ef>ec,即出現生態盈餘,如果ef

2.西安市概況

(1)自然概況

西安市古稱長安,是陝西省省會,位於渭河流域中部關中盆地,東經107.40度~109.49度和北緯33.42度~34.45度之間,北臨渭河和黃土高原,南依秦嶺。轄境東西長約204公里,南北寬約116公里。面積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

積1066平方公里。全市轄新城、碑林、蓮湖、雁塔、未央、灞橋、閻良、臨潼、長安9個市轄區及周至、藍田、戶縣、高陵4個縣。西安市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冷暖乾溼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風小、多霧、少雨雪;春季溫暖、乾燥、多風、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風;秋季涼爽,氣溫速降,秋淋明顯。年平均氣溫13. 0℃~ 13. 7℃,西安境內地層發育複雜,構造類型多樣,爲各種礦產資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已發現的礦產資源共47種,其中金屬礦產21種,非金屬礦產22種,能源礦產2種,其他礦產2種。大部分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分佈在南部秦嶺山區。

(2)社會概況

西安地處中國陸地版圖中心是中國中西部兩大經濟區域的結合部,是西北通往中原、華北和華東各地市的必經之路。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橋頭堡,具有承東啓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是全國幹線公路網中最大的節點城市之一。西安市基礎設施優厚,交通條件發達,通訊便利,經濟發展迅速,截止20xx年底西安市戶籍人口數806.93萬人,人均GDP56988元。 3.西安市20xx年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計算

運用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依據20xx年西安統計年鑑中的相關數據,對西安市20xx年的本地生態足跡進行計算,分別建立20xx年西安市生態足跡計算中生物資源賬戶和化石能源賬戶(表1、表2),再根據均衡因子、產量因子,按生態生產性面積類型進行彙總,求出人均本地生態足跡和本地生態承載力(表3)。其中世界平均生產力選用WWF組織1999年的數據。需要說明的是,由於由於牧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水域面積最新數據難以獲得,而且考慮到這些數據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因此生態承載力數據採用《20xx-20xx年西安市土地整治規劃》中20xx年統計值。生態足跡的供給反映了西安市的生態承載能力,即資源的有效供給。按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的建議,應留出12%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來保護生物多樣性,因此在計算江蘇省生態足跡的供給時扣除了這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表1 20xx年西安市生物資源消費生態足跡

注:數據摘於《西安統計年鑑——20xx》.①單位爲m3/ hm2;②單位爲m3.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0

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

(採風寫生報告)

長途跋涉,繞開一座座山,宏村——千呼萬喚始出來。

到達宏村,天色陰霾,偉岸的徽州羣山,依偎在山下的小村,安靜的,沉默的。層樓疊嶂,錯落參差,高聳着的馬頭牆靜靜佇立,淳樸而美好。二十多天的寫生也就此拉開了序幕,我開始期待接下來的異鄉生活,迫切想深入瞭解這麼美麗而婉約的古鎮。

其實宏村最早稱爲“弘村”,據《汪氏族譜》記載,當時因“擴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間更爲宏村,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於宏村建於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餘年。它背倚黃山餘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雲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爲一體,被譽爲“中國畫裏的鄉村”。

駐足南湖,宏村一覽無遺,展現在面前。由於宏村位於黃山西南麓,羣山環繞,南湖一池碧水,波光粼粼,綠荷搖曳,鴨羣戲水,倒影浮光,水天一色,再借着遠峯近樓,都一起輝映在這一片色彩明豔的湖水中,猶如一幅幽深雅靜、清新明麗的水墨畫。

南湖建於明萬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經永樂年間到萬曆年間,樓舍連棟,高低錯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夠用,又在萬曆年丁末年將村南百畝良田,鑿深數丈,周圍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樣,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層,上層寬4米,原來古樹參天,蒼翠欲滴,軀幹青藤盤繞,禽鳥鳴唱,還有垂柳,枝葉婀娜,像臨鏡梳妝的少女,把秀髮灑向湖面水中。湖面綠荷搖曳,鴨羣戲水,另有一番景緻。整個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遠峯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樹蔭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協調,動靜相宜,顯得幽深、雅靜、清新、明麗。南湖歷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清嘉慶甲戊年秋,吳錫麟遊南湖後,撰文述道:

漫步進入村子,途徑羊腸小道,還有村中名喚月沼的池塘,老百姓也稱月塘,就是所謂的“小牛肚”。宏村人認爲,“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月沼原址原有一天然水眼,一年四季地下水噴涌不息,於天然水眼處建池塘,以蓄“內陽水”,便可達到“錦繡蹁躚,峯倒池塘”之效。於是他們以“月盈則虧”之寓意,將池塘建成了半月形,故名月沼。在月沼的設計上,以四周羣山爲參照,遠山近水互相假借,非常巧妙的以開闊水面營廣場效果。雖然月沼四周並無太大的空地,但是並不感到空間的侷促,又因爲四周馬頭牆高低錯落,與月沼和諧統一,使得這塊水面門浮清波,雲影婆娑,風生水起,如詩如畫。

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溶合,它將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兩股活水匯合後,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常年不竭。而其應和了宏村人聚攏風水的意願,活水長流,塘面如鏡,水源景觀與層樓疊院交相輝映;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聊天老人,浣紗少婦,戲耍頑童,一幅生動的民俗風情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自此水流宏村曲折環繞中,疾徐有致,收放自如,月沼自然起到了一個調節的作用,這也是宏村人的智慧吧

月沼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牆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藍天白雲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婦女在浣紗洗帕,頑童在嘻戲。實際上,月塘四圍成了人們的共享空間,“風俗民情“的露天舞臺,村民自發地聚會期間。塘中鵝舞紅掌,鴨戲清波,空中炊煙氤氳,徽風柔波。這不正是一幅美麗的皖南民俗畫圖嗎?所以有人稱這是穿行在宏村的老屋內外,仰望柱、枋、樑、檁、椽等構件組成的木結構,樑託、瓜柱、叉手、雀替、斗栱等,鏤雕加工,漂亮的花紋、線腳,裝飾繁複。房屋天井四周的檐下各種撐木構件被雕成各種非常生動的神仙人物、飛禽走獸、戲劇故事,線條流暢,飄逸俊俏,令人眼花瞭亂,美不勝收,歎爲觀止。

承志堂,一個倍受遊人稱讚的古建築,建於1855年前後,爲清末鹽商汪定貴住宅。磚木結構,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個,七處樓層,大小60間,門60個,佔地面積21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全屋分外院、內院、前堂、後堂、東廂、西廂、書房廳、魚塘廳、廚房、馬廄等。還有搓麻將的排山閣,吸鴉片煙的吞雲軒,以及保鏢房、女傭住室、慈廳、小書房等。屋內有池塘、水井,用水不用出屋。前堂是迴廊三間結構,分上下廳,雕樑畫棟,天井四周爲錫打水梘,上有南湖書院,明朝末年,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了六所私塾,稱爲“依湖六院”。清嘉慶年間(1814年),花了四年的時間,將六院合併重建爲一所規模極大的私塾,取名“以文家塾”,又叫“南湖書院”。

書院是一座具有濃厚徽州建築風格的古建築,面積十餘畝,外面與一湖碧水相鄰,裏面有玲瓏的假山,場上有株百年圓柏鬆。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啓蒙閣、會文閣、望湖樓、祗園六部分組成。“志道堂”是先生講學之場所;“文昌閣”奉設孔子文位,供學生瞻仰膜拜;“啓蒙閣”乃啓蒙讀書之處;會文閣供學子閱鑑四書五經;“望湖樓”爲教學閒暇觀景休息之地;“祗園”則爲內苑。書院前臨一湖碧水,後依連棟樓舍,粉牆黛瓦、碧水藍天、交相輝映。書院大廳巍峨壯觀,門樓保存完好,原有“以文家塾”金色匾額,是清朝翰林院侍講、大書法家樑同書93歲時所書。西側有“望湖閣”,捲棚式屋頂,樓窗面臨南湖,上掛“湖光山色”橫匾一幅,登高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歷史上這裏也是官吏文人興會講學的場所,曾任清內閣中書汪康年,民國時期駐英、日公使,代理國務汪大燮幼年曾經在這裏讀過書。

富麗堂皇的承志堂,精巧別緻的平常民居,四季柔情的南湖月沼,宏村陪伴着歷史已近千年,掩不住的數百年徽州商幫的鼎盛和儒雅,至今有如神韻悠長的樂音絲絲縷縷,依然在今天的羊棧嶺下飄飄蕩蕩,輕輕迴響。只是,昔人已去,水自東流,空留下一隅老屋讓人們在日暮天光的晚霞裏憑弔那一逝不回的古老時光。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1

對於大學中存在的不文明現象進行調查,瞭解大學的校園文明狀況,以及大學生對於這些現象的看法和個人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做出分析。使我們可以認識到自身不足,跟好的提升自身素質改善自我!

調查對象:**學院在校大學生以及校園不文明現象。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人員:

調查時間:20xx年**月

調查數據分析報告:

本次調查問卷共發出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有效率達100%。總體來說,校園內的文明狀況還是不錯的,有64%的同學認爲校園文明狀況一般,有22%的同學覺得良好,另有14%的同學認爲較差。在您認爲我校大學生不文明現象主要集中在哪幾個地方35%的同學選擇了教室,選擇了食堂和宿舍的各佔20% 另也有20%的選擇了戶外場所,5%選擇了廁所。由此可見,校園不文明現象主要集中在教室食堂等公共場所,因其開放性強,人流大的特點,不文明現象更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我們就根據場所的不同來進行逐個分析

一、教室是我們學習,獲得知識的地方,一個良好的文明環境對我們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的,然後如今的依然存在這各種不文明的現象在教室的各種現象中,最讓人反感的上課遲到 10% ,大聲喧譁20% ,吃東西10% ,亂丟垃圾紙屑15% ,佔位10% ,電話手機聲3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手機鈴聲大生喧譁等噪音行爲,是最令人討厭的現象。通過對4、5、6、7等題的調查我們發現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較好遵守課堂秩序保持教室整潔安,90%的上課時都會自覺的將手機調爲靜音或者關機狀態,有20%的同學偶爾會遲到,70%的同學都有過佔位的經歷。

二、在問到您對自己的寢室衛生是否滿意時,44%的同學覺一般,20%的人無所謂,有36%的同學覺得比較滿意。看來對於宿舍衛生這一塊,我們還需要加強清掃,另外明確好值日表,是每個人都參與到對宿舍衛生的打掃中。一個乾淨整潔的宿舍,對大家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三、食堂內的文明情況最明顯最直接的表現就在排隊,和就餐只有剩菜剩飯餐具的回收問題上。在第10題92%同學在食堂就餐時都能自覺地排隊只有個別的同學會選擇了看情況根據人多人少而定,經常插隊的僅佔4%,當代大學生自覺排隊的觀念應該說是深入人心了。對於“吃完飯後人你會將餐具及剩飯剩菜放在指定的位置嗎”94%的選擇了會,6%的人選擇了人多時不會。食堂裏的文明狀況總體看來較爲良好.

四、戶外,是我們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是最開放的地方,我們的言行舉止更應該文明禮貌自律。關乎我們自身形象的同時,也是一個學校的文明狀況的直接反映。64%的同學在路上要吐痰或要扔拉圾時會選擇丟在垃圾桶內,另有26%的同學選擇根據附近垃圾桶遠是否方便較近來定,有10%同學選擇隨手丟掉。由此可見,大多數同學對於保持校園內清潔都是比較自覺的另外建議學校多增加路邊垃圾桶的數量以及其佈局的合理性。在校園內踐踏草坪、花草樹木的現象是比較常見的,48%的同學在趕時間的時候會穿越草坪, 20%的認爲無所謂方便就好,32%的同學選擇從不,大家在不影響到自己,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更願意遵守一定的秩序。

五、廁所是一個比較隱祕的地方,但是依然存在在着不文明的現象在選擇最讓你討厭的是時便後沖水是讓大家深惡痛絕的現象,85%的同學選擇了此項,另外亂丟垃圾,大喊大叫也讓人討厭,64%的同學選擇了亂丟垃圾44的選擇了大喊大叫。

六、有些問題在許多場合地點都可能出現,大學生對它的反應處理,表現着其文明狀況及個人素養。在問及見到老師,你是否會主動問好時,30%同學的經常都有,48%的很少,視情況而定 其餘的都選擇了基本沒有。可能與大學與老師見面的機會較少造成的,但是大學生應該培養交際能力,況且尊敬師長是一種傳統美德應當發揚的。

在校園裏各種口頭是比較常見的在被問及你是否 會說髒話時:10%的會,24%的偶爾 22%在忍無可忍時會,44%選擇從不。你是否經常會說“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58%的選擇經常,30%偶爾,選擇很少的佔12%,在語言文明這一快大家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問及在校園裏撿到貴重的東西如何處理,82%的同學選擇交給學校處理,10%的選擇自己留下懶得尋找失主 另有8%的選擇不清楚

七.調查體會與建議: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提高,對於教育的投資也是越來越大。但是由於社會環境和以及教育體制等客觀原因的影響,在培養技能能力的的同時,對於道德思想的培養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大學生作爲國家重點培養的高素質人才,更應該加強自律,提高自身道德素質修養,爲校園以及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當今在校園裏始終普遍存在着不文明的行爲。因此校園的文明建設迫在眉睫,必須有針對性地採取一系列措施給以解決。具體地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開展講座、演講、參觀、展覽等活動弘揚優秀的道德文明品質,同時讓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自己對於建設文明校園的看法和期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提高學生對建設優秀的校園文化的理解,由此推懂校園文明的建設;

(2)學院立足素質教育,加強學生的文明修養,剔除校園的糟粕文化,可以開展文明班級、文明學生、文明宿舍的評比、競賽活動,努力把各項文明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校園文明的建設中來,推動校園文化的發展。

(3)利用校廣播臺、海報、橫幅等各種宣傳媒介,宣揚集體和個人的先進事蹟,爲學生提供行爲模範。同時,總體規劃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綠化、美化、淨化、優化的校園環境,爲師生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供必要的硬件條件;

(4)學生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塑造個人形象,從外在形象的塑造到內心境界的追求,養成自我管理、教育、約束的好習慣,做一個文明人,與同學友好相處,做到熱愛校園,熱愛花草樹木,保護公共設施,節約資源,杜絕浪費。

發展優秀的校園文明環境,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播下一個動作,收穫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個品格。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才能營造一個寧靜、有序、有着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文明的行爲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成爲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期望大家爲校園文明建設共同努力。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2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女大學生已成爲未來社會建設的重要依靠力量,女大學生體質與健康水平將直接影響舉國體制下大學生體質水平的高低。學生體質水平的高低在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參與體育鍛煉的情況。因此,瞭解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行爲的特徵,可以間接驗證女大學生體質情況,爲高校體育文化發展、高校體育教育規劃提出可參考的依據。找出制約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因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可以爲提高女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改善高校體育文化氛圍提供參考性建議。

一、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依據分層抽樣原則,以合肥職業技術學院13級、14級、15級爲例,按汽車系、經貿系、生物系、計算機系、醫學分院進行隨機抽取40名女生,共200名女大學生作爲研究對象,確保樣本所表現的特徵能夠正確反映總體現狀的特徵。

2.研究方法。基於研究目的,採用資料法、訪談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及邏輯分析法等科研方法,通過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及信度檢驗,確定問卷的有效性、穩定性。隨後發放學生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15份,回收率91.5%;發放教師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5份,回收率90%。

二、結果與分析

1.對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形式的調查分析。校園是學生學習生活、相互交流的平臺。鍛鍊形式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女大學生一定社會形態和鍛鍊心態。

從表1中發現,各年級女大學生鍛鍊形式居於首位的皆爲“與同學或朋友一起鍛鍊”。由此可見,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羣體效應尤爲明顯,很多女大學生喜歡約集朋友一起參與體育鍛煉,希望通過參與體育鍛煉,希望通過參與體育鍛煉來滿足自身精神和社交方面的需要,充分驗證了體育鍛煉具有娛樂身心、促進人際交往的功能。

此外我們還看到,“沒有固定鍛鍊形式”這項隨着年級不斷增加,這也從側面說明合肥職業技術學院體育課程的開設情況,大一是有固定體育必修課,大二是體育俱樂部形式,而大三則是沒有任何體育課程安排。總之,各年級女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形式有較爲明顯的差異,主要是由於各年級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目的有差異。

2.對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內容的調查分析。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女學生喜歡鍛鍊項目前三位依次是:健身健美類(健美操、體育舞蹈、形體、瑜伽),小球隔網對抗類(羽毛球、乒乓球),休閒類(散步、慢跑)。可見,帶有藝術性、趣味性且蘊含美感、韻律感的安全性較高的體育項目受到女生的喜歡,她們希望在參與體育鍛煉過程中得到健身塑形、健心娛樂的效果(表2)。

對合職院女大學生經常鍛鍊項目進行調查(表3)可知,女大學生經常參與的體育鍛煉項目前三位依次是:小球隔網對抗類(乒乓球、羽毛球),單一動作結構類(散步、慢跑),健身健美類(健美操、體育舞蹈、形體、瑜伽)。這些項目對於場地要求不高,運動強度適中,具有一定的遊戲性、樂趣性,而且基本技術動作容易掌握,因此成爲女大學生經常參加的運動鍛鍊項目。

然而在表2與表3的對比中發現,女大學生所喜歡的體育鍛煉項目與經常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存在明顯的差異,她們放棄平時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而選擇了一些較爲簡單的項目作爲主要鍛鍊內容。其原因只要是體育設施與不斷增長的學生人數之間的矛盾,尤其是室內場館,經常會被男孩子佔據,因此她們參加鍛鍊不得不選擇一些受器材和場地限制較小的運動項目。主觀意願受到了客觀條件的限制而迫使行爲發生改變,必然會降低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3.對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頻率、持續時間、強度的調查分析。瞭解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持續時間和強度,是爲了掌握她們參與鍛鍊的規律,同時也可以客觀地瞭解女大學生對參與鍛鍊的感興趣程度。

體育鍛煉的頻率,即每週次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是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習慣性和規律性的反映,也是評定鍛鍊效果的前提條件。學院女大學生中,鍛鍊頻率爲2次/周的佔總檢查人數的41.2%,頻率爲1次/周的佔22.5%,9.1%的女大學生不能實現1次/周的頻率,甚至有幾乎不參加體育鍛煉的,僅有27.2%女大學生能做到每週至少進行3次體育鍛煉。可見女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令人擔憂。

體育鍛煉持續時間是指每一次鍛鍊中持續的時間,運動持續時間是影響體育健身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確定鍛鍊強度的前提下,持續足夠的鍛鍊時間可以更好地提高健身效果。在所有調查者中剔除那些鍛鍊少於1次/周的女大學生,調查其他參與鍛鍊的女大學生持續時間,得知每次參與體育鍛煉持續事案件在30~60min佔65%,持續時間在60min以上佔11%,可見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持續時間較長。

由表4得知,大多數女大學生鍛鍊的運動量保持在中等或小強度。這一現象正印證了前期調查中關於女大學生經常參加一些中小強度的體育項目的發現。此外,只有35.6%的女大學生在鍛鍊過程中能過保持中等及中等以上的輕度,這種現狀反映了女大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因爲小強度鍛鍊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

三、結論與建議

1.結論。女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現狀並不樂觀,這也是造成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逐年降低的重要原因。如果不科學的分析現象的內部因素並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進措施,將很難實現“終身體育”的最終目標。

2.建議。學院應充分重視校園文化的發展,積極執行政府爲高校制定的政策;加大體育文化宣傳的力度,重點扶持個別熱門項目以形成特色;增加學校體育建設的經費投入,營造適合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良好氛圍。完善高校體育課程建設,以培養終身體育爲目標,重視女大學生自身特點,從興趣的角度出發,激發女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自覺性,引導其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參考文獻:

[1]董寶林,張歡.女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爲機制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95):91-98.

[2]李小健.女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調查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xx,(3):83-84.

[3]張雲華,趙健.大學生體育鍛煉現狀分析及對策濰坊[J].濰坊學院學報,20xx,(2):123-126.

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篇23

校園冷暴力怎麼解決 半數大學生認爲存在校園冷暴力

校園冷暴力怎麼解決?對於校園冷暴力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往往容易被家長和老師忽視。而校園冷暴力的危害往往比想象要嚴重得多。下面就來具體談一談。

什麼是校園冷暴力

與“校園欺凌”一樣,目前關於“冷暴力”亦或是“校園冷暴力”並沒有標準的學術或法律定義,但多數學者這麼解釋道:冷暴力是指不通過毆打等行爲暴力解決問題,而是表現爲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這種“冷暴力”往往容易被老師和家長忽視。

校園冷暴力的現實與危害,比你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也許,在校園時,你我都曾經被起過自己不想要的外號;也許因爲一些無足輕重的尷尬小事,被人嘲笑;也許曾經因爲某些原因被孤立……這些不想回憶的經歷,它就存在於你的記憶深處,一旦從時間的箱子裏將它翻出,它的尖叫和獰笑,依然會讓你不寒而慄。

心理學上說,小時候的經歷,會影響人的一生。那麼,一個每天努力健身,在朋友圈裏曬肌肉與陽剛的人,可能小時候曾經因瘦小,被同學欺負;一個性格內向軟弱不善言辭的人,可能是在某次公開講話中,因爲效果不佳被人嘲笑;一個以“孤傲”的形象示人的人,可能因爲小時候的優秀和特立獨行,而被同學孤立過。

校園冷暴力這種看似無形的傷害,往往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嚴重的甚至影響一生。

56.2%的大學生認爲自己周圍存在校園冷暴力現象

“在大學生當中,宿舍裏的冷暴力現象比較普遍。比如,一個宿舍的大多數同學,對同宿舍的某一個人冷嘲熱諷、挖苦或孤立。這些行爲都會對大學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心理輔導專家佟秀蓮副教授這樣說。她認爲,冷暴力現象的存在,主要是由個人性格、生活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價值觀念等不同造成的。

20xx年,某高校一女生因查出“大三陽”被舍友孤立,在宿舍燒炭自殺,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近年來,由冷暴力現象引起的高校突發事件屢有發生,而宿舍冷暴力現象則是最爲常見的一種。記者通過網絡向承德幾所高校的大學生髮放了258份關於宿舍冷暴力的調查問卷。在發放的258份調查問卷中,有效問卷258份。其中,男生54份,女生202份。通過分析發現,83.72%的學生聽說過校園冷暴力,56.2%的學生認爲所在校園存在冷暴力現象,59.1%的學生認爲校園冷暴力的最主要類型是宿舍冷暴力。

如何化解校園冷暴力

性格的差異使得人與人之間的處世方式各不相同。“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性格都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的產生,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後天形成的。後天性格的形成會受其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大學不比高中、國中,除了上課、玩耍,大學生舍友相處時間相對更長。由於個體的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不同,會造成爲人處世、行爲方式的個體差異。天南地北的人長期生活在一個宿舍,難免發生矛盾,如不及時化解會越積越重,甚至造成心理傷害。

其次,缺乏溝通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面對面溝通越來越少,人們愈發沉浸於網絡之中。微信、微博、博客、QQ等社交軟件的普及,讓人們沉迷於網絡世界不能自拔,往往忽略身邊真實存在的人,相對減少了與身邊人員的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了矛盾,很多人也不在意,因爲在微信、微博裏有一大批朋友。而且,現在許多大學生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是所在家庭的中心,這就使得他們在社會交往中不可避免地表現出以自我爲中心的現象,主要表現在不太會與他人交流、難以與人融洽相處等。以一個宿舍6個人爲例,6個人就會有6箇中心,6個人缺乏溝通的話,6箇中心就會越離越遠,裂痕就越來越大。

“從個體角度來說,怎麼避免自己成爲宿舍人冷漠諷刺的對象,需要學會根據自身情況調節。一是要提高主動與人交往和主動融入羣體的能力,二是要多鍛鍊自己的語言溝通能力。從集體角度來講,所謂的多數人要增強責任感與同情心,學會換位思考、加強主動理解他人的意識。當發現有的同學悲觀、急性子,或者說話直,多數人要學會包容、理解,遇到問題要多討論、多參與。慢慢地,也能緩解少數個別舍友的問題。”佟秀蓮說,此外,從家長、社會和學校的大環境來講,也應注意加強對學生們的心理教育,及時發現問題並予以心理疏導和干預,儘可能減少或避免校園冷暴力現象以及因冷暴力引發的突發事件的發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