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產業調研報告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8.14K
本文目錄2018年農村產業調研報告農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

XX年9月我榮幸的成爲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作爲村官入職已經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裏,我通過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的交談,對於我們棗園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現我就棗園村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存在的基本情況,具體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做簡單分析:

農村產業調研報告3篇

一、棗園村基本概況:

栆園村位於北趙川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289戶,1069人,勞力413人,其中黨員23人。全村耕地面積1811畝,其中主導產業核桃427畝,板栗410畝,糧食生產以玉米、小麥爲主,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50畝,小麥種植面積500畝,其他產業種植面積861畝。畜牧業方面,全村牛存欄52頭,豬存欄615頭,XX年人均純收入3700元,是我縣比較貧困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爲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爲主。近年來,棗園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發動社會力量,參加新農村建設,倡導社會新風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由於工作紮實到位,加之得益於國家的惠農政策,棗園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但從全縣新農村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由於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棗園村的發展很難跟上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產業發展現狀

棗園村在產業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積極發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蔘等特色產業。但從近幾年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不是很好,產品質量不過關,經濟增長不明顯,羣衆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經濟鏈。從1998年到xx年,核桃產業連年受災,大多數羣衆無補充效益,生產生活資金嚴重缺乏,導致核桃管理投入減少,效益下滑,最終走入不投資,無效益的惡性循環。核桃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多是病園、老園、殘園,果樹多爲老式核桃樹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種,矮化等經濟效益高的優質核桃樹苗比較缺乏,果園管理水平低下,廣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蟲現象,從而導致產量低,病蟲害現象嚴重。

(二)、主要糧食產業經濟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麥的銷售價格低下,羣衆一年辛苦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經濟效益甚微,極大的打擊了羣衆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棄了糧食生產。

(三)、香菇、木耳等經濟產業的發展由於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由於近幾年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發家致富的羣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產支撐點,限額砍伐直接限制了羣衆生產的規模,以前的香菇產業大戶現在也處於不死不活的尷尬境地。由於衆多方面的影響,這些農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離鄉,端着金碗要飯吃,把經濟的增長建立在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之上。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衆多不便之處,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新農村建設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資源支持。另外,由於外出打工的這部分人大都是年輕有爲,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的農村“能人”,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積極性,由於他們見多識廣,大多數人都做了遠離故土的打算,因爲他們的心已經被城市化了,過不慣以前的窮日子,所以他們寧願呆在城市要飯,也不願留在農村種糧。

(四)、肉豬養殖技術落後,規模較小。棗園村的養豬產業歷史悠久,但由於受主客觀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散養戶,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傳統養殖的狀態,對經濟增長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由於生產時間長、投入多、效益低、見效慢,加之近兩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的飆升直接打擊了剛剛調動起來的羣衆積極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體困難

(一)、羣衆生產資金匱乏,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由於收入微薄,使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生產資料的瘋狂飆升直接導致了羣衆產業發展規劃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產量低,品質差;果園施肥普遍憑經驗,缺乏按果樹需肥規律測量化標準施肥;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多爲晚熟品種,經濟效益低。新建核桃園苗木小,見效晚;核桃苗木價格較貴,羣衆無力購買,導致核桃發展速度緩慢,規模小;羣衆沒有深刻認識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過於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園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標準園建設不達標。

(三)、主要糧食產業逐年遞減,羣衆種糧積極性不高,荒種、漏種現象較多,耕地資源浪費嚴重。

(四)、養豬業規模小,呈分散狀,大規模的養豬專業戶沒有形成,缺乏典型養豬模範帶頭人,羣衆沒能看到規模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積極性不高,無法做大做強。

(五)、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精神文明建設滯後,羣衆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靠電視,信息渠道有限,落後的精神文明建設很難滿足羣衆高速發展的文化需求。

這些制約經濟發展,導致羣衆貧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那麼我們就要對症下藥,下力氣狠抓,圍繞“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壯大畜牧,多業補充”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惠民工程,着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推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升本村的綜合實力,改變本村的貧窮面貌。

四、今後的發展思路及規劃

根據棗園村的實際情況,從構建和諧新農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經濟水平的大局出發,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導產業發展,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

(一)、抓好產業發展,以核桃爲核心,帶動林果業的全面發展。

1、爲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抓住核桃發展的第三次機遇,也是最後一次機遇,切實加強棗園村核桃產業在全縣核桃產業中的比重,我們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1、統一思想,提高班子認識。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大好時機,使村幹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認識到發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核桃發展定位爲村委會考評的關鍵因素之一,將核桃發展做爲我們村今後發展的主導產業;2、大力扶持核桃產業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發展潛力。組織村委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去我縣棣花、商鎮學習參觀通過核桃產業致富起來的家庭,讓他們切切實實體會到核桃是個“金蛋蛋”,是羣衆致富的好幫手,是我們村今後發展的好產業;3、加大政策引導,激發羣衆的積極性。爲激發廣大幹部羣衆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我們制訂了優惠政策:對核桃建園示範戶以及核桃產量大戶進行獎勵,並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技術支持;對資金確實有困難,貸款信譽良好的羣衆優先安排小額貸款資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加強管理知識培訓。聘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推廣品種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堅果品質,加強病蟲測報,及時防治病蟲害,冬季適時進行改土施肥,塗白等管理。5、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核桃商品化。依託我縣在全國核桃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發展我們村的核桃產業,使核桃發展規模化、經營管理科學化、堅果銷售商品化,將我們村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在8到XX年時間,發展成爲全縣知名的核桃產業基地。

2、抓好養豬產業建設。在鄉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導下,我們村現存欄豬615頭,主要分佈在兩個大的養豬場和村中100多戶村民家中,其中兩個大的養豬場佔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養殖數。但是,這還不夠,還應提高豬的存欄數,鼓勵村民多養豬,使養豬產業發展上規模,只有發展上規模了,養的豬纔能有銷路,才能賣出好價錢。再者,根據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豬的糞便可以作爲沼氣池的原料,變廢爲寶,這樣既改變了夏季豬糞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乾淨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氣用過的糞便還可以繼續在田間施肥,通過這樣的循環使用,把我們村的養豬業做大做強,形成養殖業、農業、新能源的循環發展鏈。

最終實現全村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效益明顯,徹底改變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一業獨撐的局面。

(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危房排險,災後重建工程。我們村有一部分羣衆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隨時威脅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應及時對這些危房進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今年的雨季過後,我們就及時的對全村的危房戶進行了排查,發現有方相啓、吳有發和郭丙丁等幾戶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隱患,我們通過政府資助和本人籌集一部分資金,對這些危房進行了重建。

2、對棗園村村民小組的入組道路逐步進行維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於資金問題我們村的入組道路一直沒有統一硬化,村民隨便在房前屋後堆積家畜糞便、亂倒垃圾、存放柴火,顯得比較凌亂;道路兩邊也沒有種植樹木,進行綠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濘的路上,走進院落,都會留下兩排帶有泥土的鞋印,使乾淨整潔的院落略顯凌亂。因此,我們對入組的道路準備進行硬化整治,以改變髒亂差現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難的局面。

3、建設好村文化室。由於多年來村裏沒有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建設,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現有陝西省“農家書屋”協會捐贈圖書xx多冊,有條件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以提高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素養。規定每個月1號、10號、20號可以前來借書,對借書羣衆進行登記。在借書時,多勸導村民借科普方面的書籍,藉此機會進行科普知識的宣講,讓村民從書中學到致富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變以往陳舊的思想,讓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夠積極的執行政府的正確引導。

(三)、組織保障:

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好“推動科學發展,黨員爭當創業先鋒”,深化黨員承諾制度,全面推進“黨員中心戶”制度,加強幹部帶動羣衆發展生產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我們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養豬大戶,家中有豬72頭,其中老母豬20頭,每年每頭老母豬可下豬崽10只,每個老母豬每年可下兩次豬崽,每個豬崽最少可賣200元,僅豬崽一項每年就可毛收入8萬元,除去養豬的花費,加上每年出欄的大豬,能夠純收入8萬元。通過這樣的帶領,極大的帶動了我村的養豬產業,使我村現在形成了家家戶戶都養豬的局面。

實施陽光村務,廣泛彙集民意。在村“兩委”中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落實村民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村組理財制度,提高村調委會業務水平,及時規範的公開村務、黨務、財務、事務。下村到戶多瞭解民情民意,變羣衆上訪爲幹部主動“下訪”,將職權範圍內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內組內。大力推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轉變村班子的陳舊思想,積極接受新事物,大膽創新。

總之,要通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模範先鋒帶頭建設,把棗園村建設成爲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相信棗園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爲一名大學生村官,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相關法律法規,深入農村,積極與村民和村黨員幹部溝通,積極爲村兩委諫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的大學生村幹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員、羣衆事務的代辦員、弱勢羣體的救助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

農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2018年農村產業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農村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根據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縣召開的**州核桃產業發展現場辦公會議精神及縣委領導的安排,爲加快我縣核桃產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長,經主席會議研究決定,組織部分縣政協委員對全縣核桃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作一次專題調研。爲搞好專題調研,縣政協由經科委牽頭於5月30日召集了有關部門領導參加的會議,專題討論確定了調研提綱。並以政協辦發(XX)13號文件,向有關鄉鎮和縣級有關部門發送了《通知》和《調研提綱》。並組成了專題調研組,於6月10—30日對我縣的核桃產業現狀及發展對策作了專題調研,本次主要調研了河西鎮、太平鄉、龍潭鄉,隨機抽查了9個村、21個社、37個核桃生產農戶、3個核桃加工企業。並走訪了縣級各有關部門。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全縣核桃產業現狀 據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對縣境內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鑑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紀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長,漾濞是核桃原產地之一。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省、州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歷屆縣委、政府都十分重視核桃產業的發展,把培育核桃產業作爲產業結構調整、培植支柱財源的大事來抓,在全縣上下已基本形成了“發展經濟和脫貧致富的潛力在山,希望在山,優勢在林果,重點是核桃”的共識,通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產業發展進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調查中羣衆反映,羣衆積極性最高,種植數量最多的是三個時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農業生產承包責任制到戶時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縣、鄉村大辦以核桃爲主的林果基地時期;三是XX年由於核桃嫁接苗滯銷和偷採濫購核桃枝條得到扼制,核桃價格最高時期。1995年以後,隨着國家加大了對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實施西部大開發,各地投入大量資金興辦以核桃爲主的綠色企業,核桃嫁接苗的市場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羣衆性的盲目發展(據有關部門統計XX年僅縣內生產嫁接苗就達1000萬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區的很多核桃樹林遭到嚴重破壞,這是我縣核桃產業發展史上的一大“劫難”。因此,雖然全縣核桃面積和株數都在逐年遞增,但核桃產量卻增長甚微。 根據1998年核桃普查數據:全縣11個鄉(鎮)都有核桃分佈,65個村中種植核桃的有64個村,佔65個村的98%(現65個村都已有核桃種植)。種植核桃的農業生產合作社588個,佔全縣636個生產合作社的92.5%,種植核桃的農業戶有14788戶,佔全縣農業戶XX9戶的73.7%,全縣有泡核桃17.26萬畝(172.6萬株)。通過近幾年的發展,到XX年底,根據統計全縣共有泡核桃24.86萬畝(248.6萬株),佔雲南省核桃種植面積466.7萬畝的5.3%,佔大理州核桃種植面積70萬畝的35.5%,人均佔有25株.在248.6萬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樹204.3萬株,佔82.2%,初果樹26.4萬株,佔10.6%,盛果樹12.3萬株,佔4.9%,老樹5.6萬株,佔2.3%。據縣統計局的統計:XX年全縣泡核桃產量224.6萬公斤,產值2276萬元(純收入2234萬元)。佔農業產值16848萬元的13.5%,佔林業產值2796萬元的81.4%。 1、核桃資源 本次調查太平鄉、龍潭鄉、河西鎮的9個村、21個社、37戶,共種植核桃11448株,戶均擁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在11448株中,盛果樹596株,佔調查株數的5.2%,初果樹3165株,佔27.6%,幼樹7622株,佔66.6%,衰老樹65株,佔0.6%(詳見表1)。 據三鄉(鎮)填報共有核桃671633株,戶均擁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其中盛果樹144685株,佔總株數的21.5%,初果樹67885株,佔10.1%,幼樹422846株,佔63.0%,衰老樹36217株,佔5.4%(詳見表2)。 泡核桃種植戶實地隨機調查情況表1 單位:株 2、泡核桃產量 根據到戶調查,結果樹平均單株產量爲5.91公斤/年,則推算出全縣的核桃產量爲261.8萬公斤;根據三鄉(鎮)自報,結果樹平均單株產量爲3.35公斤/年,則推算出全縣的核桃產量爲148.4萬公斤(詳見表3、表4);根據縣統計局XX年統計產量計算,結果樹平均單株產量爲5.07公斤/年,全縣泡核桃產量爲224.6萬公斤,縣政府對外交流數爲470萬公斤,縣生物資源開發創新辦公室的統計數爲105.86萬公斤,地方稅務局的核桃計稅產量爲134.71萬公斤。全縣的泡核桃總產量究竟是多少?有必要再進一步的調查覈實。 鄉(鎮)自報泡核桃生產情況表2 單位:株 泡核桃種植戶產量實地調查情況表3 單位:公斤、株 鄉(鎮)自報泡核桃產量表4 單位:公斤、株 3、經濟收入 據調查的37個核桃種植農戶,銷售核桃總收入226120元,戶均6111元,人均1362元,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260元的108.1%。核桃收入佔家庭經濟總收入的49%(詳見表5)。其中,太平鄉核桃銷售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戶,人均達4205元,最高的人均達到5000元。龍潭鄉核桃銷售收入達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戶,人均達2400元,最高的人均達到7500元。河西鎮核桃銷售收入最高的人均達到4000元。據調查的三個鄉(鎮)自報,6491個農戶(含沒有核桃的農戶),銷售核桃總收入6470514元,戶均997元,人均235元,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260元的18.65%。核桃收入佔家庭經濟總收入的13.54%(詳見表6)。 4、財政稅收 據調查的37個農戶,上交核桃農林特產稅總數爲5183元,占上交稅費總數9196元的56.4%(詳見表5);三個鄉(鎮)6491個農戶上交核桃農林特產稅總數爲249679元,占上交稅費總數766157元的32.59%(詳見表6)。根據地方稅務局提供的數據,XX年全縣核桃(不含苗)計稅產量爲134.71萬公斤,實徵稅164.45萬元(其中生產環節徵收108萬元,流通環節徵收56.45萬元),佔全縣農林特產稅全年實徵數377.56萬元的43.56%,佔全縣農業稅收徵收數577.35萬元的28.48%。XX年國家稅務局沒有對核桃加工企業徵收xx,如按XX年“雙文明”考覈中核桃加工企業上報的銷售收入7262萬元的6%計算徵收xx,則應徵稅435萬元。 泡核桃生產效益到戶實地調查情況表5 單位:公斤、元 鄉(鎮)自報泡核桃生產效益情況表6 單位:公斤、元 5、加工現狀 全縣核桃初級加工企

業已發展到45戶,年加工500噸以上的加工企業5戶,100—500噸的10戶,100噸以下的30戶。全縣年加工乾果7000噸以上,除本縣自產的以外,還有來自楚雄、保山、思茅、臨滄等地州及州內賓川、雲龍、永平、巍山等縣的核桃。漾濞已初步成爲國內具有一定規模的核桃加工貿易集散地。僅核桃仁加工一項,每年就解決了近1萬人4個月左右的就業問題,使全縣城鄉居民勞務收入增加近1600萬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現有職工47人,XX年生產“漾寶牌”核桃乳400多噸,開發並上市紙盒裝核桃花生乳、袋裝鮮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包裝產品,月銷售核桃乳等產品50噸左右,年實現利潤10萬多元,上繳稅收8萬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請臨時工100多人,付工時費11萬元。今年1-4月份預計可實現利潤13萬元,上繳稅收10萬元。 二、核桃產業發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生產前景 1、土地資源豐富。全縣總面積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業用地144900公傾,佔77.7%,(在林業用地中無林地6221公傾,佔林業用地的4.3%);農業用地33904公傾,佔18.2%,牧業用地3126公傾,佔1.7%;其它用地4518公傾,佔2.4%。據縣森林分類經營區劃調查,公益林面積103249公傾,佔林業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傾,佔林業用地的28.6%。據縣退耕還林規劃,全縣退耕還林還草面積61600畝,其中還林面積爲43000畝。特別是在加入wto後,由於糧食價格下降,山區農民寧願把常耕地拿出來種植核桃。在調查的37戶農戶中,就有25戶在常耕地內種植了核桃,還有12戶年內也準備在201畝常耕地內種植核桃,此外,這37戶有981畝荒山荒坡可以種植核桃。 2、生產潛力較大。改革開放以來,核桃價格一直是穩中有升,羣衆種植核桃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據調查分析,現有核桃樹齡結構是老樹和盛果樹少,幼樹和初果樹多。如對核桃園進行科學管理,增加核桃生產的科技含量,加大技術和肥料投入,26.4萬株初果樹在3—5年內產量將增長1.5倍。204.6萬株幼樹將有一半以上掛果,12.3萬株盛果樹產量將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實現全縣的核桃產量產值翻番將是指日可待。 (二)市場前景 我國核桃(包括山核桃)種植面積達1376.3萬畝,2億株左右,其中結果樹約6000多萬株,1990年以來年平均產量15—17萬噸,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雲南省核桃產量3.4萬噸左右,佔全國總產量的22.7%。漾濞核桃產量爲4700噸(政府對外交流數),佔全國核桃產量274246噸的1.7%,佔全省60452噸的7.8%(全國和雲南省的核桃產量參考楊源編著的《雲南核桃》一書中1999年的統計數)。近幾年全國核桃生產發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遞增率計算,XX年後我國核桃產量將達到44.67萬噸。 核桃是我國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來,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噸,核桃仁8000噸。漾濞大泡核桃,主產區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噸以上,佔雲南省核桃出口總量的70%,我縣每年出口核桃XX噸以上,佔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隨着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對核桃保健、醫療價值的認識,核桃加工業將不斷興起,國內外對核桃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再過XX年,國際市場上核桃需求量將上升到100萬噸左右,中國的消費量將上升到24萬噸。 在創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個體私營企業主已作了極大的努力。如伊斯蘭僑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請了“漾濞核桃”包裝專利,團山發展有限公司註冊了“團山牌”核桃商標。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是漾濞人民的寶貴財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思想認識和工作力度不到位。制約我縣核桃發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認識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關鍵所在。據調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 (一)滿足現狀,發展緩慢。一些領導幹部認爲,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產業,由於氣候資源優越,種植經驗豐富,已不成問題,領導可抓可不抓,羣衆自己會發展。致使各級政領導對培植核桃產業重視不夠,督促檢查和指導服務跟不上,發展緩慢。 (二)重造輕管,效益不佳。一些幹部羣衆只顧完成當年上級下達的項目和計劃種植任務,忽視了種植後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種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穀”,得的少,失的多; (三)短期行爲,無長遠打算。部分幹部羣衆只圖吹糠見米、立竿見影之效,認爲種植核桃週期長、見效慢,是前人栽花後人享福,常常是一般號召多,真抓實幹少; (四)創業精神差,發展不平衡。僅就一些核桃適宜區範圍內的農戶而言,有艱苦創業精神,能吃苦耐勞的農戶,種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農戶就沒有新發展一片或幾株象樣的核桃樹,甚至連集體承包的盛果樹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極大的反差,發展不平衡。 2、現有核桃園經營管理粗放,核桃生產技術推廣滯後。多年來,雖然山區羣衆種植核桃的積極性高,但由於肥料和資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學管理技術,種植10多年的核桃樹還不結果,或結果很少,造成了廣種薄收。在調查的37戶農戶中, 98%以上的農戶沒有對核桃樹進行常規的修剪和病蟲害防治,導致核桃產量低、質量差。 根據實地調查,漾濞大泡核桃進行規範化管理的7年生產量爲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達500公斤/株。以規範化管理三個年齡段的平均產量171公斤/株計算,全縣12.3萬株盛果樹,應產核桃2103萬公斤。而根據本次到鄉的調查數據,結果樹平均單株產量只有5.07公斤;到戶調查按結果樹平均單株產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規管理水平,XX年生的產量爲2.3公斤/株,15年生的產量爲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規管理三個年齡段的平均產量89.8公斤/株計算,全縣12.3萬株盛果樹,應產核桃1104萬公斤。 根據雲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測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園地裏單株結實量爲119個(1.32kg),進行施肥的單株結實量1605個(17.8kg),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個(0.07kg),在耕作施肥的基礎上進行修剪整形的單株結實量爲2300個(25.6kg),不經修剪整形的單株結實量只有170個(1.9kg)。由此可見,經科學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結實量是未進行科學管理的365.7倍。據秀嶺地區的實測:經科學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單株產量可達400個(4.4kg)。如對我縣的現有核桃低產林進行技術改造,漾濞的核桃年產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產品品種單一,增值不明顯。漾濞核桃絕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

核桃仁銷售,精加工的產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資金投入不足,市場營銷跟不上。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團山牌系列食品,雖然風味較好,但因包裝及市場營銷問題,始終上不了規模,上不了檔次。 4、核桃市場混亂,經營效益不佳。由於缺乏統一的營銷系統,儘管漾濞核桃品質優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學的市場預測,中間商多,造成搶購搶銷的混亂局面,導致抗市場風險能力低,沒有體現出最佳效益。 5、扶持政策的落實兌現和稅收徵管工作有待進一步規範。調查中反映,近年來核桃生產扶持資金由於財政困難,未能及時足額兌現到農戶手中。核桃特產稅由於徵收基數不穩定,羣衆有顧慮,導致統計上報的核桃株數、產量不實、加工銷售環節稅收流失,難以做到應收盡收。 6、核桃掠青現象普遍存在,嚴重的影響了核桃的產量和質量。調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時節在白露前後10天左右,但是,爲防止偷盜和降低守護成本,採收過早,既影響當年的質量又影響來年產量。導致很多地區核桃產品質量差,商品價值低。 7、多數羣衆不樂意種植嫁接苗,傾向於先植實生苗再嫁接的傳統方法,延長了核桃掛果週期。種植核桃嫁接苗有種植規範,便於管理,樹型好,早實、豐產的特點。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環節必須嚴格把握,無論哪個環節把握不好,都會直接影響嫁接苗的質量及種植成活率。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較低,如栽種時栽得過深,會使嫁接口經常遭受病蟲害的危害。加之嫁接苗有早實的特點,因結實後肥料跟不上會導致樹體衰弱,變成小老樹。由於這些問題存在,在羣衆中造成負面影響,致使很多羣衆不信任嫁接苗,而採用點播鐵核桃果或實生苗移植後2—3年再進行方塊芽接,認爲這樣做核桃樹生長快、壽命長,但卻沒有意識到結實晚,延誤了幾個結果年頭。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開始掛果,7年可產200多個,但實生苗移植後嫁接的還沒有掛果。經調查光明核桃林場栽種的嫁接苗,與同年栽種的實生苗移植後第二年採用方塊芽嫁接的核桃進行比較:用嫁接苗種植的平均單株產量爲112個,實生苗移植後嫁接的平均單株產量爲44個。 8、核桃烘烤質量亟待提高,我縣90%以上的核桃產區用傳統的辦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數量有限,不適應種植大戶所需;二是烘烤時間較長且危險,容易變質和發生火災。造成核桃品質等級低,銷價低,使核桃的商品價值得不到充分體現。 9、培育核桃嫁接苗過濫,制約了核桃產業的發展。一度時期,由於核桃嫁接苗生產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區近20年來種植的核桃樹,中、幼齡樹被過度採枝,甚至個別的被攔腰砍斷或整株砍倒採枝。既破壞了漾濞核桃種質資源,損害了羣衆利益,又影響了漾濞核桃產量、質量和聲譽。

三、加快核桃產業發展的對策 針對全縣核桃產業培植中存在的制約因素,建議在今後工作中採取以下措施: 1、繼續深化對縣情的認識,樹立培強做大核桃產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全縣自然條件優越,物種資源豐富,十分適宜核桃生長。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國核桃技術協作會議上,榮獲“全國質量評比第一”、“全國縣級人均佔有量第一”的榮譽,1995年又被xx發展研究中心認定爲“中國核桃之鄉”。這些殊榮的獲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錦上添花,爲培植核桃產業和創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將面臨新的挑戰,周圍的地、州、縣市又大有趕超之勢和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我們全縣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務必保持清醒的認識,樹立危機感和緊迫感,堅決貫徹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全縣經濟工作始終堅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煙、生物資源開發創新四大支柱,大力發展水電、礦冶、旅遊、食品四大產業,把漾濞建成綠色經濟強縣”的戰略思路,把培植核桃產業作爲德政工程來抓,作爲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財政增長和農村穩定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常抓不懈。要樹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識,舉全縣之力維護品牌信譽,利用品牌優勢,發揮品牌效益。 2、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林業科技隊伍建設。 縣、鄉(鎮)應將原設立的核桃生產基地領導組,改設爲核桃產業培植工作領導組,並由政府一名主要領導任組長(能設專職核桃副縣長、副鄉(鎮)長更好),專門負責抓好此項工作。領導組下設辦公室,由林業局、農業局、生物開發辦、扶貧辦抽出得力幹部和技術人員負責日常工作。類似培植烤煙和苦良姜產業一樣培植核桃產業,由過去的只管“造”不管“效”變爲對核桃造林、撫育管理、產品加工銷售全面負責。 加快林業科技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業務培訓,努力提高業務素質;二是要加大投入,購置配備必要的交通工具、藥械等;三是要在勞保、出差、下鄉補助等方面與同行部門一視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鄉(鎮),林業站的工作任務應以培植核桃產業爲主。 3、進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核桃產業的培植力度。 (1)繼續鞏固和加強對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產的監督管理,持之以恆地堅決打擊盜採、濫購、倒賣泡核桃枝條的破壞行爲,確保核桃生產有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2)制定《漾濞核桃產業培植獎勵辦法》,鼓勵招商引資或自籌資金興辦核桃系列綠色企業或加工企業。 利用每年核桃農副產品交易會的契機,公開進行兌現獎勵。獎勵範圍:一是自籌資金創辦核桃系列綠色企業、種植大戶、加工企業和加工大戶;二是各級黨政領導、林業科技人員、稅務幹部以及維護林區治安的林業公安幹警、護林人員中有特殊貢獻者。 獎勵方法是:對興辦綠色企業主和種植大戶實行年終產量、質量達標獎;加工企業和加工大戶實行上繳稅利達標獎。 (3)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生產核桃子芽嫁接苗。堅決杜絕子芽嫁接苗用於核桃基地造林。 (4)對近幾年來核桃扶持資金的使用情況作一次全面的檢查,堅決按扶持政策將扶持資金落實兌現到戶。 (5)發揮我縣宣傳工作優勢,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大理日報·漾濞版》應開設《漾濞核桃專欄》。 4、注重加強對現有核桃樹的撫育管理和技術改造,重點抓好核桃果園新技術推廣應用,努力提高全

縣核桃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全縣現有的12.3萬株盛果大樹中,有50%左右由於立地條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導致核桃產量低,品質差。還有204.3萬株幼樹還沒有結果,26.4萬株初果樹還未進入盛果期,增產的潛力很大。因此,撫育管理好現有核桃樹是加快我縣核桃產業發展在近期內快速提質增效,實現核桃產業富民富縣的最佳捷徑。各級各部門領導應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現有核桃樹的撫育管理和技術改造,增加經費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制定適合本地實際的核桃生產技術規程,在幼樹撫育、老樹復甦、品種改良、病蟲害防治以及採收時期等關鍵技術環節上,既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又要利用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必要時採用行政干預來規範果農行爲,向管理要產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確保核桃產品的產量增加,質量提高。 5、實現優質品種化栽培,建立優質核桃生產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國是世界上傳統的核桃出口大國,70年代開始,美國、土耳其等國家實行了核桃的品種化栽培,產量和產品質量都有了飛躍性提高,以強大的優勢擠佔了國際核桃市場,一躍成爲核桃出口大國。而我國的出口量則下降到世界貿易總量的20%—30%,價格也比美國低30%以上,因此,品種化栽培是大勢所趨。實行核桃品種化栽培,就是要選擇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良品種,實行區域化種植,不斷更新改造劣雜品種,走基地化生產的道路。 6、堅持實地適樹原則,實行分類指導管理。 培植核桃產業要講求實地適樹的原則,不同的海拔地區栽種不同的適生品種。首先必須妥善處理好退耕還林,保護生態與發展核桃的關係。把發展核桃同旅遊景點的開發、利用相結合。其次是要針對山區氣候多樣性特點,把握好宏觀決策,做好統一規劃,採取多層次利用,建立綜合農業立體開發模式。注意保護上層、建設中層、開發下層。建議在不宜耕作的地塊和不宜種植泡核桃的無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發展抗逆性強,生長快,木質優良的鐵核桃林。在中海拔地區,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種植優質大泡核桃。低海拔乾熱地區(1500米以下)種植美國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強發展後勁。 一是我縣應有計劃地鼓勵和支持核桃種植(加工)大戶購買熱風爐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戶傳統的煙醺火烤法,嚴把核桃產品的第一道質量關。 二是鼓勵和支持核桃種植大戶種草養畜,走果、草、畜、菜綜合發展的道路。 三是縣財政每年應從農林特產稅收中安排10%的資金,用於核桃生產、烘烤及包裝等精深加工技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的推廣工作,逐步增強核桃產業的發展後勁。 8、建立集中統一的核桃加工經營機制,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和競爭能力。 在覈桃產品的生產經營上,我縣應走產業化經營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目前,我縣應儘快組織核桃生產戶、加工戶、綠色企業和加工企業,成立《漾濞核桃行業協會》或《漾濞核桃集團公司》,在縣核桃產業培植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的業務指導和技術幫助、信息服務下,重點組織和協調好核桃加工經營工作,要多渠道籌集資金註冊《漾濞核桃》商標,並進行市場營銷,直接進入較高級別的市場(如上海等國內市場),或直接打入國際市場。使核桃商品直接銷售到消費者手中,以獲取最佳效益。因此,縣級有關部門要利用自身優勢,發揮應有作用,規範縣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暢通核桃產銷渠道,避免無序競爭,提高競爭能力,利用本縣的資源優勢和漾濞核桃品牌效應,不斷培強做大漾濞核桃產業。 9、規範稅收制度,把核桃產業真正培植成爲富民富縣的支柱產業。 政府要明確向農民承諾,核桃農林特產稅在1998年覈定的基礎上不再增加,讓農民安心、放心發展。將核桃農林特產稅的徵收環節後移,徵收的重點放在流通環節和核桃加工企業及加工大戶。 總之,我們堅信,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州各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只要我們認真貫徹好、實踐好xx“xxxx”重要思想,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加大核桃發展的力度,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漾濞的核桃產業這根“支柱”必將在“十五”期末,充分顯現出它在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強大的“支撐”作用。

農村產業發展調研報告2018年農村產業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9月我榮幸的成爲了一名大學生村官,作爲村官入職已經三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裏,我通過實地考察,與村民面對面的交談,對於我們棗園村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現我就棗園村在統籌城鄉發展,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存在的基本情況,具體問題及今後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做簡單分析:

一、棗園村基本概況:

栆園村位於北趙川鄉政府所在地,全村有8個村民小組,289戶,1069人,勞力413人,其中黨員23人。全村耕地面積1811畝,其中主導產業核桃427畝,板栗410畝,糧食生產以玉米、小麥爲主,其中玉米種植面積450畝,小麥種植面積500畝,其他產業種植面積861畝。畜牧業方面,全村牛存欄52頭,豬存欄615頭,人均純收入3700元,是我縣比較貧困的一個行政村。全村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爲主,村民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爲主。近年來,棗園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發動社會力量,參加新農村建設,倡導社會新風尚,努力促進社會和諧。由於工作紮實到位,加之得益於國家的惠農政策,棗園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但從全縣新農村的整體發展現狀來看,我們的發展還是遠遠不夠的,由於地理位置和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棗園村的發展很難跟上全縣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二、產業發展現狀

棗園村在產業發展上有自己獨特的地理優勢,例如利用自身的地理條件積極發展核桃、香菇、木耳、天麻、丹蔘等特色產業。但從近幾年發展的總體效果來看,不是很好,產品質量不過關,經濟增長不明顯,羣衆積極性不高,導致這一後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產業結構單一,不能形成有效的經濟鏈。從1998年到XX年,核桃產業連年受災,大多數羣衆無補充效益,生產生活資金嚴重缺乏,導致核桃管理投入減少,效益下滑,最終走入不投資,無效益的惡性循環。核桃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多是病園、老園、殘園,果樹多爲老式核桃樹以及被淘汰了的晚熟品種,矮化等經濟效益高的優質核桃樹苗比較缺乏,果園管理水平低下,廣泛存在不施肥、不剪枝、不除蟲現象,從而導致產量低,病蟲害現象嚴重。

(二)、主要糧食產業經濟效益低。XX年至今,玉米、小麥的銷售價格低下,羣衆一年辛苦勞動獲得的經濟收入和其投入基本持平,經濟效益甚微,極大的打擊了羣衆的種糧積極性,大多數人選擇了外出打工,基本上放棄了糧食生產。

(三)、香菇、木耳等經濟產業的發展由於受主客觀原因的影響,也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由於近幾年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力度,致使依靠林木發家致富的羣衆失去了最基本的生產支撐點,限額砍伐直接限制了羣衆生產的規模,以前的香菇產業大戶現在也處於不死不活的尷尬境地。由於衆多方面的影響,這些農村的致富能手不得不背井離鄉,端着金碗要飯吃,把經濟的增長建立在妻離子散、骨肉分離的痛苦之上。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了衆多不便之處,最直接的困難就是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缺乏,新農村建設缺乏最基本的人力資源支持。另外,由於外出打工的這部分人大都是年輕有爲,有能力、有才華、有技術的農村“能人”,長期的城市生活讓他們失去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支持積極性,由於他們見多識廣,大多數人都做了遠離故土的打算,因爲他們的心已經被城市化了,過不慣以前的窮日子,所以他們寧願呆在城市要飯,也不願留在農村種糧。

(四)、肉豬養殖技術落後,規模較小。棗園村的養豬產業歷史悠久,但由於受主客觀方面的影響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大多是散養戶,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傳統養殖的狀態,對經濟增長沒有做出應有的貢獻,由於生產時間長、投入多、效益低、見效慢,加之近兩年以來玉米、飼料價格的飆升直接打擊了剛剛調動起來的羣衆積極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體困難

(一)、羣衆生產資金匱乏,產業資金投入不足。由於收入微薄,使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生產資料的瘋狂飆升直接導致了羣衆產業發展規劃的胎死腹中。

(二)、核桃產量低,品質差;果園施肥普遍憑經驗,缺乏按果樹需肥規律測量化標準施肥;品種單一,結構不合理,多爲晚熟品種,經濟效益低。新建核桃園苗木小,見效晚;核桃苗木價格較貴,羣衆無力購買,導致核桃發展速度緩慢,規模小;羣衆沒有深刻認識到核桃栽植的重要性,思想過於保守,急需解放思想;新建核桃園的管理差,核桃苗成活率低,標準園建設不達標。

(三)、主要糧食產業逐年遞減,羣衆種糧積極性不高,荒種、漏種現象較多,耕地資源浪費嚴重。

(四)、養豬業規模小,呈分散狀,大規模的養豬專業戶沒有形成,缺乏典型養豬模範帶頭人,羣衆沒能看到規模產業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積極性不高,無法做大做強。

(五)、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精神文明建設滯後,羣衆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靠電視,信息渠道有限,落後的精神文明建設很難滿足羣衆高速發展的文化需求。

這些制約經濟發展,導致羣衆貧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既然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那麼我們就要對症下藥,下力氣狠抓,圍繞“加快核桃,提升板栗,壯大畜牧,多業補充”的產業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惠民工程,着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推進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提升本村的綜合實力,改變本村的貧窮面貌。

四、今後的發展思路及規劃

根據棗園村的實際情況,從構建和諧新農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經濟水平的大局出發,圍繞鄉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導產業發展,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一手抓基層組織建設。

(一)、抓好產業發展,以核桃爲核心,帶動林果業的全面發展。

1、爲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核桃產業,抓住核桃發展的第三次機遇,也是最後一次機遇,切實加強棗園村核桃產業在全縣核桃產業中的比重,我們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1、統一思想,提高班子認識。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這一大好時機,使村幹部、村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認識到發展核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核桃發展定位爲村委會考評的關鍵因素之一,將核桃發展做爲我們村今後發展的主導產業;2、大力扶持核桃產業致富能手,真正感受核桃的發展潛力。組織村委會成員及村民代表去我縣棣花、商鎮學習參觀通過核桃產業致富起來的家庭,讓他們切切實實體會到核桃是個“金蛋蛋”,是羣衆致富的好幫手,是我們村今後發展的好產業;3、加大政策引導,激發羣衆的積極性。爲激發廣大幹部羣衆發展核桃產業的積極性,我們制訂了優惠政策:對核桃建園示範戶以及核桃產量大戶進行獎勵,並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資金、技術支持;對資金確實有困難,貸款信譽良好的羣衆優先安排小額貸款資金予以扶持;4、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加強管理知識培訓。聘請技術人員進行培訓,推廣品種化栽培,嫁接改良,提高堅果品質,加強病蟲測報,及時防治病蟲害,冬季適時進行改土施肥,塗白等管理。5、加強品牌建設,提高核桃商品化。依託我縣在全國核桃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快發展我們村的核桃產業,使核桃發展規模化、經營管理科學化、堅果銷售商品化,將我們村的核桃產業做大做強,力爭在8到10年時間,發展成爲全縣知名的核桃產業基地。

2、抓好養豬產業建設。在鄉政府的大力扶植和倡導下,我們村現存欄豬615頭,主要分佈在兩個大的養豬場和村中100多戶村民家中,其中兩個大的養豬場佔去了村中十分之一的養殖數。但是,這還不夠,還應提高豬的存欄數,鼓勵村民多養豬,使養豬產業發展上規模,只有發展上規模了,養的豬纔能有銷路,才能賣出好價錢。再者,根據新農村建設中“村容整潔”的要求,豬的糞便可以作爲沼氣池的原料,變廢爲寶,這樣既改變了夏季豬糞遍野的臭味,又使村容得到改善,也使村民用上乾淨便捷的新能源,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沼氣用過的糞便還可以繼續在田間施肥,通過這樣的循環使用,把我們村的養豬業做大做強,形成養殖業、農業、新能源的循環發展鏈。

最終實現全村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效益明顯,徹底改變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種植業一業獨撐的局面。

(二)、抓好基礎設施建設:

1、抓好危房排險,災後重建工程。我們村有一部分羣衆居住在年老失修的危房中,隨時威脅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我們應及時對這些危房進行排查加固,以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在今年的雨季過後,我們就及時的對全村的危房戶進行了排查,發現有方相啓、吳有發和郭丙丁等幾戶村民的房子存在不安全隱患,我們通過政府資助和本人籌集一部分資金,對這些危房進行了重建。

2、對棗園村村民小組的入組道路逐步進行維修改造、改善村容村貌。由於資金問題我們村的入組道路一直沒有統一硬化,村民隨便在房前屋後堆積家畜糞便、亂倒垃圾、存放柴火,顯得比較凌亂;道路兩邊也沒有種植樹木,進行綠化,每到下雨天,村民行走在泥濘的路上,走進院落,都會留下兩排帶有泥土的鞋印,使乾淨整潔的院落略顯凌亂。因此,我們對入組的道路準備進行硬化整治,以改變髒亂差現象和村民下雨天出行難的局面。

3、建設好村文化室。由於多年來村裏沒有文化設施方面的投入建設,羣衆精神文化生活匱乏。現有陝西省“農家書屋”協會捐贈圖書XX多冊,有條件建設村民文化活動室,以提高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素養。規定每個月1號、10號、20號可以前來借書,對借書羣衆進行登記。在借書時,多勸導村民借科普方面的書籍,藉此機會進行科普知識的宣講,讓村民從書中學到致富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讓村民的思想得到提升,改變以往陳舊的思想,讓他們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夠積極的執行政府的正確引導。

(三)、組織保障:

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好“推動科學發展,黨員爭當創業先鋒”,深化黨員承諾制度,全面推進“黨員中心戶”制度,加強幹部帶動羣衆發展生產的能力,充分發揮黨員的模範先鋒作用。我們村的致富能手李小虎,是我村的養豬大戶,家中有豬72頭,其中老母豬20頭,每年每頭老母豬可下豬崽10只,每個老母豬每年可下兩次豬崽,每個豬崽最少可賣200元,僅豬崽一項每年就可毛收入8萬元,除去養豬的花費,加上每年出欄的大豬,能夠純收入8萬元。通過這樣的帶領,極大的帶動了我村的養豬產業,使我村現在形成了家家戶戶都養豬的局面。

實施陽光村務,廣泛彙集民意。在村“兩委”中推行“一線工作法”,全面落實村民民主監督,建立和完善村組理財制度,提高村調委會業務水平,及時規範的公開村務、黨務、財務、事務。下村到戶多瞭解民情民意,變羣衆上訪爲幹部主動“下訪”,將職權範圍內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村內組內。大力推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轉變村班子的陳舊思想,積極接受新事物,大膽創新。

總之,要通過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基層黨組織的模範先鋒帶頭建設,把棗園村建設成爲和諧、富裕、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我相信棗園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作爲一名大學生村官,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相關法律法規,深入農村,積極與村民和村黨員幹部溝通,積極爲村兩委諫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的大學生村幹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員、羣衆事務的代辦員、弱勢羣體的救助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