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促就業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6W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羣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精心蒐集的創業促就業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創業促就業調研報告

創業促就業調研報告範文(一)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羣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徑,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做好就業工作,既是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臥龍的客觀需要,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爲認真落實好“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工作方針,全面瞭解和把握當前臥龍寺地區就業局勢,建立和完善轄區鼓勵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政策,激發轄區城鄉居民創業熱情,以全民創業促進全民就業。最近,我們就以創業促進就業工作的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當前街道就業基本情況

(一)當前街道城鎮就業形勢目前,街道城鄉勞動年齡段人數共計 人,其中男性人,女性 人。

(1)從年齡結構上看,16-35週歲的 人,36-45週歲的 人, 46-60週歲的 人;

(2)從就業失業狀況分析,城鎮就業人數 人,其中男性 人,女性 人。16-30週歲的城鎮就業人數 人。31-45週歲的城鎮就業人數 人,46-60週歲的城鎮就業人數 人。街道城鎮失業人數總計人,調查失業率 %。16-30週歲的城鎮失業人數人,調查失業率 %。31-45週歲的城鎮失業人數人,調查失業率 %。46-60週歲的城鎮失業人數 人,調查失業率 %。

(二)、農村勞動力及轉移就業情況

目前街道農業戶口總數共 戶, 人,農業勞動力總數 人,農業勞動力佔農業人口總數的 %。轄區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 人,佔轄區農業勞動力總數 人的 %。

黨的xx大報告提出,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 就臥龍寺目前的情況來看,近年來,通過開展勞務輸出、公益性崗位開發等方式,有效緩解了轄區的就業壓力,但有限的公益型崗位根本無法滿足衆多失業人員的需求,而外出務工對於大部分年齡較大和有家庭需要照顧的失業人員來說,又是不現實的。所以擴大就業的根本出路還是在於通過不斷創造促進創業的有利環境,大力培養勞動者的自我發展能力和提高自身的拼搏精神,也就是說要依靠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就業和帶動更多人就業。

二、開展促進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

創業是最積極、最主動的就業,它帶來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就業,更重要的是通過大力開展創業活動可以推動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提供千千萬萬個就業機會和崗位,使更多的勞動者參與到市場經濟中。我們近年來組織創業培訓的實踐證明,一個勞動者創業一般可以帶動2至5個勞動者實現就業,多在小型企業上多下工夫,不但經濟會有更快的發展,而且還將爲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應該不斷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大力弘揚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鼓勵有創業觀念、創業意識的人去自主創業,用創業來帶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就業,形成發展經濟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

三、開展促進創業工作對推動街道第三產業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第三產業是勞動者自主創業最容易進入的行業,所以,可以抓住服務業發展弱的缺口,通過政策優惠和項目支持等手段,引導有創業意識的勞動者在服務業中儘快儘早的實現創業,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決就業問題,另一方面還可以調整街道產業發展結構,使三大產業能夠合理協調的展。創業有助於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文化水平,迫使勞動者主動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個人品質修養,以便更好地從事社會經濟活動。

就我街道三產發展情況來看,在促進自主創業工作中,街道一是不斷壯大三產規模,引導企業和城鄉居民在市行政中心周邊和陳倉大道兩邊發展檔次高、規模大、設施全、服務優的商貿服務業和物流會展、機電展銷、建材銷售等第三產業,使臥龍寺形成了物流、商貿、金融、會展等現代化服務新亮點。以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活動爲契機,建成了就業一條街。***社區聯合小區物業管理處拿出部分門面房安

置吸納社區內的下崗失業及自主創業人員,目前已吸納自主創業經營戶85戶,帶動就業230人,經營項目涉及日用百貨、服裝、文具、餐飲、醫療等。二是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大力開發利用街道北坡土地自然資源,發揮農民種植專長,開展戶太八號葡萄、核桃樹種植產業,截止目前有46 人自主創業開展種植產業,並帶動周邊村民175人就業。在覈桃產業園建設期間,邀請專業人士對果農開展培訓,共組織3期160人次。目前140畝核桃園、100畝葡萄園可爲村民創收170萬元。三是促進民間資金互助、創業辦實體,支持村民投資運輸、工程機械等產業。以光明運輸協會爲龍頭,帶動全街、各村大力發展運輸業和工程機械。目前工程機械、運輸類車輛已達到296輛。促進259人自主創業,帶動129人就業,可實現年收入2019萬元。四是推薦、介紹17戶有經驗、有實力的自主創業人員入駐孵化基地開展創業並帶動就業。

四、開展創業促就業工作對策建議

當前擴大就業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實施積極的創業政策,逐步完善促進創業工作機制,不斷擴大創業規模和就業道,改善創業結構,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使更多的城市失業者(包括高校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後不能繼續升學的學生)、農村富餘勞動力、失地農民等有創業的機會,有合法的創業渠道,並通過艱苦勤奮的努力,不僅使自己成爲完成就業,還在創業的過程中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爲更好的做好街道創業促就業工作,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我打算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繼續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從鼓勵勞動者創業出發,在稅費徵收、小額貸款、社會保險補貼、經營場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給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方便,降低創業門檻,減少創業成本和風險,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僅去年一年街道積極爲13位自主創業人士申請小額擔保貸款104萬元,創業成功並丹東就業56人。

第二、要加強就業觀念教育。隨着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靈活就業越來越成爲擴大就業的主渠道。勞動者要主動適應就業方式多樣化的趨勢,通過開辦中小型公司、企業等多種形式以創業實現就業。

第三、實施好創業培訓。創業培訓是職業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對提高勞動者的創業能力起着積極的促進作用。從目前情況看,許多創業者在創業之前和之初,根本沒有接受過正規、有效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許多失業人員雖然有創業的想法,但由於缺乏創業資金和經驗而無法付諸於行動,有的雖然已經開始創業,但由於缺乏經營管理經驗,而難以實現持續有效發展。因此,認真做好創業培訓,特別是開展好SYB(start your business 即創辦你的企業)培訓顯得更爲重要。開展SYB創業培訓,就是把有志創辦企業包含各類專業文獻、各類資格考試、幼兒教育、國小教育、生活休閒娛樂、高等教育、文學作品欣賞、應用寫作文書、開展創業促就業工作調研報告87等內容。

創業促就業調研報告範文(二)

近年來,瀘溪縣緊緊圍繞“服務民生,助推就業,促進和諧”這一主線,以“創業帶動就業”爲主題,創新思路,完善措施,優化全民創業環境,提升就業服務能力,有效促進了城鄉居民就業創業。爲進一步摸清我縣創業就業情況,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瀘溪縣就業服務管理局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就創業就業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總結以往創業就業工作基本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加大”、“四個完善”上:

一是加大了就業政策宣傳力度。充分發揮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作用,積極開展“創業帶動就業宣傳週”、“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月”等宣傳活動,把各項創業就業的優惠政策在基層進行層層宣講,進一步激發了全民創業激情。年初,在開展的“春風行動大型現場招聘會”現場,來自縣內外的共67家企業,提供了涵蓋加工製造、家居裝修、餐飲服務等行業共計4172個崗位, 2933人簽訂了勞動合同,達成就業協議1979人。

二是加大了就業技能培訓力度。創新“課堂講授+模擬實訓+政策講解+後續服務”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全面推行“培訓—就業—服務”工作新機制,大力開展我縣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等工作。近三年來,共開設了汽車駕駛、蔬菜園藝工、菸葉生產技術等7個專業75期334個個培訓班,培訓總人數爲16226人,各類培訓合格率達到98%,培訓就業率達到95%以上。

三是加大了困難羣體創業就業服務力度。圍繞“九補兩貸三扶持”政策,積極幫扶“4050”和困難人員就業,重點解決零就業家庭人員的就業援助,做到“出現一戶、覈實一戶、納入一戶、幫扶一戶、清零一戶”。同時,詳細制定就業援助方案,落實援助責任,對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就行了以就業援助、崗位援助、資金援助等方式的援助,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就業率爲100%,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4.5%;積極探索公益性崗位開發機制,規範公益性崗位管理,自2019年以來,將城市保潔、保綠、保衛、保暢等4688個崗位開發爲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就業困難人員4688人次,爲促進城市管理,維護社會穩定穩定和保障民生髮揮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完善了勞動力資源信息庫。按照夯實基礎、整合項目、規範服務、整體推進”的要求,以“一村一冊、一鄉一櫃、一縣一庫”的標準,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勞動力資源信息採集。截止到2019年底,全縣共錄入勞動力資源信息17萬人。其中,國中文化及以下學歷11.5萬人,高中及職高中專學歷3.2萬人,大專以上學歷2.3萬人,分別佔總數的67.3%、18.9%、13.8%;取得高級、中級、初級職業資格證書的分別爲4人、44人、7884人。

五是完善了公共就業服務平臺。充分利用縣、鄉鎮、社區三級網絡平臺,將縣級勞動力市場的運作和鄉(鎮)級就業服務相結合,建立了“以人爲本、劃片包乾、各司其職、責任到人”的就業服務機制。建立了“瀘溪縣離校未就業”和“瀘溪縣就業信息”QQ羣,及時發佈最新惠民政策和用工、招工信息。明確一名村主幹履行勞務輸出臺賬更新、勞動力資源信息採集、企業用工信息發佈等職責,形成了城鄉一體、信息貫通、平臺到村、聯繫到戶、服務到人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六是完善了創業就業扶持體系。廣泛開展就業再就業等援助工作,讓更多百姓從日益增多的就業崗位和逐漸便捷的就業服務中得到實惠。近三年,我縣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848筆、6160萬元,扶持848人成功創業,帶動就業1965人,全縣城鎮新增就業8153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321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416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900人。積極組建創業專家諮詢團。聘任30名金融企業專家、講師教授及成功創業人士等組建創業專家諮詢團,爲創業就業提供高效的智力支撐和便捷的就業服務。積極徵集創業項目,面向社會徵集創業項目15個,經專家評估認證後,將納入我縣創業項目資料庫搭建創業者和創業項目的對接平臺,爲創業者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和創業選擇。

七是完善了失業保險監督機制。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防失業、促就業”和“蓄水池”的作用,加大失業保險徵繳力度,採取多種方式擴大失業參保覆蓋面。2019年度,我縣行政事業單位和廠礦企業應納入失業保險徵繳範圍人數爲21761人,參保人數爲12030人,佔總人數的55.28%。基金徵繳132.5萬元,基金支出金額6.3萬元。

二、存在問題

我縣創業就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深入分析來看,也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就業專項資金短缺矛盾突出。截止到2019年,我縣破產、改制企業或停產企業共有72家,涉及職工13789人。調查顯示,在這部分職工中,困難職工8916戶,佔職工總數的64.47%;特困職工1809戶,佔困難職工總數的20%;困難下崗失業人員月均收入僅佔全縣人平月均收入的35%,下崗家庭不僅就業者收入低,而且就業人口少,家庭就業面爲45%,低於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貧困家庭人口戶均爲4.6人,比平均水平多1.2人,每一個就業者要負擔 3.5人,比平均水平多負擔 1人。因此,要做好這部分人的創業就業工作,需要大量的就業啓動資金,此外,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就業結構性、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引發的城鄉就業、大學生就業難、弱勢羣體就業等矛盾十分突出,也是導致我縣再就業專項資金缺口較大的主要原因。

(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率低。

我縣勞務輸出量大,勞務輸出對象主要爲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且大多綜合素質層次不高,就入庫勞動力資源來看,我縣目前勞動力爲國中文化及以下學歷的有11.5萬人左右,佔總數的67.3%;未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的有15.9萬餘人,佔總數的93.4%。民營企業和第三產業是城鎮吸納勞動力就業的主要力量和空間,而我縣的技能培訓主要以汽車駕駛、蔬菜園藝工、種養養殖業、電子儀表裝配工、維修電工、GYB、SYB等專業爲主,就業工種單一,因此務工人員在沿海地區和第三產業發達的城市,更容易實現就業。當前,我縣勞務輸出累計已達7.4萬人,且人數每年以1000人左右遞增,導致我縣在鄉創業、返鄉創業人員減少。

(三)我縣就業創業基礎設施薄弱。我縣就業創業培訓基地功能不強,目前雖有一所職業學校,但是規模小、場地窄、設備少, 而我縣每年技能培訓人數達1.2萬人以上,技能培訓的專業與學校所設專業不對口,場地的侷限性和種養殖業等師資力量薄弱影響了我縣技能培訓的實效,另外,學校的設施設備和條件也難以滿足當前的培訓要求。同時,我縣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尚未建立,無法有效解決畢業大學生創業知識匱乏、創業實踐和創業能力不強的問題。

(四) 就業困難人員幫扶難度大。“零就業”家庭、“4050”人員、殘疾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羣體普遍存在就業能力不高、學習新技能願望不強、創業意願淡薄等問題。我縣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主要是採取公益性崗位託底安置,我縣自2019年以來,開發公益性崗位5095個,累計安置就業困難人員5095人,對維護社會穩定,保障羣衆生活起到了關鍵作用,但我縣目前還有19535人尚未實現就業託底安置。同時,我縣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爲506元,按照農村人均純收入爲2300元的貧困標準來算,我縣目前已安置的就業困難羣體仍無法實現脫貧目標,生活壓力很大。

(五)部門聯動服務機制不夠健全。據統計,我縣扶貧辦、就業、教育、農牧、林業、移民、科技、團縣委等部門都從各自的業務出發,先後開展了有針對性的實用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三十餘次,累計培訓3.2萬餘人,在一定程度上對勞動力轉移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各部門之間缺乏必要的統一、協調和銜接,沒有充分整合資源優勢,沒有形成合力,培訓資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目前全縣尚有15.9萬餘人急需開展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

(六)失業保險徵繳難度較大。一是企事業單位參保意識不強。我縣目前事業單位參加失業保險的單位有114個,參保人數爲4333人,參保比例爲72.2%,部分事業單位存在錯誤思想認識,認爲其不會失業,參加失業保險意識不強,全縣仍有5697人尚未參保;私營企業因爲人員流動性大,管理困難,參保率較低,僅爲37℅;有的國有企業在改革改制以後,參保人員的流失比較嚴重,目前參保率爲36.2℅;有的參保單位由於經濟效益差,無力繼續繳納失業保險費,有欠費情況,基金徵繳率較低。二是失業保險覆蓋範圍依然較窄。我縣失業保險的覆蓋範圍,儘管比過去有所擴大,但還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農民工、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未完全納入,全縣失業保險覆蓋率爲55.28℅,其覆蓋範圍依然過窄。

(七)基層公共就業平臺不完善。一是基層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不足。目前,在我縣鄉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站除了白沙鎮、浦市鎮、武溪鎮配備3-4名工作人員外,其他鄉鎮只配備1-2名工作人員,他們不但要處理繁重的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業務工作,還要承擔鄉鎮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任務,精力容易分散,無法及時高效完成勞動就業工作任務。二是少數基層就業服務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只滿足於上級交辦的工作,工作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我縣村級勞保聯絡員年齡大多在40-55歲之間,且大多爲國中文化,文化層次較低,無法完成勞動力資源採集電腦輸機等工作業務。三是就業服務平臺信息網絡建設不平衡。我縣目前還有浦市、小章等六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尚未建立,制約了我縣電子政務和縣、鄉鎮、(村)社區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建設。

三、工作建議

(一)積極幫扶創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一是加大專項資金配套力度,協同有關部門落實培訓經費,切實保證農民工培訓工作正常開展,積極落實“九補兩貸三扶持”等各項優惠政策,促進就業與再就業。二是適當增加鄉鎮、社區勞動保障聯絡員的工作經費,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加大對創業者的資金支持,讓小額貸款進一步催生“創業潮”,爲創業帶動就業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撐。

(二)夯實基層平臺,完善公共就業服務。一是進一步完善公共就業信息平臺。按照機構、場地、人員、制度、經費、工作“六落實”要求,加速推進基層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增加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力量,形成城、鄉、村“三位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形成城、鄉、村“三位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從而實現信息全覆蓋、資源共享,上通下達,充分發揮信息系統建設的整體效能,爲勞動者提供優質、便捷的就業服務。二是進一步提升基層服務隊伍素質。進一步加強基層平臺工作人員政策和業務培訓指導,提高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鄉鎮、社區(村)工作人員要做到就業優惠政策的“一口清”,逐步實現就業服務管理工作規範化、公開化、信息化、網絡化。三是規範失業人員的信息臺賬。按照“四清、五庫、六臺賬”的要求,做好失業人員摸底調查工作。建立登記臺賬,做好對下崗失業人員信息的動態服務和管理,對已就業的人員,及時註銷登記,對新增就業困難人員,及時進行登記,納入管理和服務範圍。

(三)壯大創業主體,優化自主創業環境。一是推進以壯大創業主體爲重點的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依託我縣現有的旅遊資源和特色產業,積極發展旅遊相關產業,引導城鄉失業人員、復退軍人、青年大學生自主創業,鼓勵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回鄉創業。二是繼續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政策。重點對有創業意願和有能力的大學生簡化創業項目審查申報手續,讓大學生“走進創業、走進夢想”;對已享受創業扶持政策的大學生,搞好後期跟蹤服務、確保惠民政策和扶持資金落到實處。三是努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選擇一批有科技含量、有發展前景、有市場潛力的創業項目,從資金、技術上給予重點扶持;引入瀘溪椪柑、鐵骨豬、玻璃椒、茶油、生薑、豆腐、佤鄉米、葡萄“八大品牌”特色農業產品和手工繡品、菊花石雕、踏虎鑿花、印染工藝品等特色工藝產品,帶動我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加強政府調控,確保優惠政策落實。一是要進一步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非公有制經濟、中小企業 ,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業崗位的配套措施 ,確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落到實處。二是要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對創業就業的支持力度,不斷擴大小額擔保貸款審批與發放貸款範圍,適當提高就業困難人員、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復員轉業退役軍人、大中專畢業生和進城創業農民個人創業新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的額度上限。

(五)關注民生工程,重點幫扶困難羣體。一是加強公益性崗位開發和管理。積極開發適合弱勢羣體就業的公益性崗位,拓展崗位設置,集中幫扶“4050”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羣體。二是鼓勵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加大對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的資金爭取力度,積極拓寬就業渠道,鼓勵就業困難人員轉變就業觀念,進一步提高再就業工作效能。

(六)創新培訓機制、加速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就業層次。開展訂單培訓 、定向培訓 、定點培訓 ,爲服務特色產業及旅遊項目建設,深入推進職業能力建設工作。二是積極開展“學聯解”活動。大力開展城鄉基層黨員幹部“學一技、聯一戶、解一難”活動,從而全面帶動城鄉居民提高整體素質,達到全民創業、創收致富的目的。三是從實效性出發,把各單位的項目培訓整合起來,統一規劃,科學配置,充分發揮培訓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節約培訓資源,發揮最大社會效益。四是加速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通過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辦一批各具特色、服務完善的創業項目,支持幫扶更多有志於創業的大學生創業和實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七)完善徵繳政策,加大失業保險徵繳率。一要建立統一標準。提高農民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的標準,建議農民工領取失業金待遇與城鎮居民同工同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五險合一”資源共享。二要擴大徵繳範圍。除依附土地的農民外,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各類企業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農民工和非公經濟組織的從業人員全部納入失業保險覆蓋範圍,共同承擔社會責任,降低失業風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