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快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9W

重陽節是我國第一個法定的老年節,之所以設置這個節日是基於中國已轉入老齡化社會的現實,以及呼籲全社會關注老年人養老等問題。今年重陽節期間,我深入街辦轄區,就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調研,充分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形成調研報告如下:

關於加快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一、街辦在居家養老方面取得的成績

自XX年以來,我街辦積極推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初步呈現出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轄區情況基本摸清。成立了街辦社會事務辦公室,主抓居家養老工作,同時街辦還成立了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有我任組長,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爲成員,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對轄區內老年人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居住狀況、

2、基礎設施初步建立。去年街辦投入巨資,對破敗的車庫及附屬設施進行改造,建設了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面積達xxx平方米。設有男、女休息室,閱覽室,診療,娛樂室,心理諮詢室並配有教爲健全的體育健身器材,居家養老服務站集老年日託、配餐送餐、文體活動、休閒娛樂、康復保健於一體吸引老人從家中走進社區,得到區有關領導的好評,並擬申報市級居家養老示範點。

3、保障水平促步邁進。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天寧路以北舊城改造而拆除,街辦不等不靠,而是想方設法在異地重建上做文章。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請示經區政府xxxx第xx次常務會通過,區發改委在今年重陽節前夕印發了《關於xx區幸福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立項的批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築面積爲xxxx平方米,比原地擴大6倍,現在用地已落實,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裏將是我區乃全市居家養老建設的示點。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調研情況來看,我街辦居家養老服務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社會認知不到位。社會各方對加強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總體認識尚未提高到一定高度,孝老敬老的意識日漸淡化,行政推動和宣傳尚欠力度。調查發現,有些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概念不甚瞭解,其中有的更對社區開展的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聞所未聞。老年人“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不強,對政府提供的無償服務接受快,對有償、低償服務接受慢,有時還存在質疑心理。一位基層工作人員向我道出苦衷:“我們能做好無償服務,難做好有償、低償服務。”一些人對養老服務工作存在偏見,大多年紀輕和文化程度較高的人不願意從事此項工作,認爲伺候老人的工作髒,收入低,地位不高。有的人員在參加家政培訓後,寧願當孩子保姆,不願從事居家養老服務。

2、人員配備不能完全到位。xx居家養老服務中站的服務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人員、低齡老人爲主,普遍老化,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基本沒有居家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技能,服務水平和質量打了折扣。服務人員只能應付一般的生活料理和家政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檔次不高,功能不全。居家養老服務中站存在專職管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的窘境。

3、服務質量不能完全到位。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因場地、人員等因素制約,設施相對匱乏,活動開展不經常,服務內容單一,接受服務的人羣只有本社區居民,其他幾個社區缺乏服務用房,有的連居委會正常辦公用房都非常緊缺,加上今年各社區都接收了2-3名網格員,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更顯得提襟見肘,這已經成爲社區進一步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普遍難題。一些新建小區對幼兒園、會所等均進行了配套,但老年活動場所的建設和規劃大多缺乏。有的即使預留了場地,在小區建成後便改爲他用。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僅爲“三無”、80歲以上、重點優撫人員,許多處於邊緣的老人還不能享受此項服務。

4、運作機制不到位。目前,我區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只有我街辦一家,別的鎮街都沒有涉足,其他社會力量沒有涉及這個領域,因爲採取的不是市場化運作模式,導致資金投入主體單一、數量不足。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僅僅在吃、醫、娛等基本生活方面提供服務,缺乏更高層次的消費項目,老年人很難從市場上買到滿意的服務品種。同時因爲採用的不是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所以很難維持它的長久性。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據有關部門統計,截止XX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49億,佔總人口的14.3%。目前我國各級養老機構的牀位僅400萬個,近2億老齡人口“搶”400萬張牀位,平均每50個老人才能“攤”到一個牀位。據調查,有90%的老年人在養老方式上首選居家養老模式。在高度發達的美國有95%的老人過着居家養老生活,英國只有佔2%的老人住在養老院裏。居家養老,逐漸替代傳統家庭養老而成爲主流養老方式。在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上,政府、社會、社區、家庭均應釋放最大的誠意和人情溫暖,要讓老人們生活得更有意義、更有尊嚴。我覺到在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應該在以下六個方面予以加強。

1、強化宣傳,推進服務意識自覺化。要在擴大宣傳的廣度、增強宣傳的深度上下功夫,儘快形成“政府熱心、部門齊心、羣衆關心”的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新格局。一是完善宣傳網絡。居家養老服務的宣傳不僅僅是街辦的獨角戲,要建立健全民政、老齡委等涉老部門單位共同參與配合的宣傳體系,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宣傳網絡,做到集中宣傳和經常性宣傳相結合,切實提高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率,儘快形成有利於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社會環境。二是塑造先進典型。要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先進鎮街評比活動,大力宣傳各地居家養老服務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在典型選取、典型塑造、典型宣傳上下功夫。每年“五一”表彰大會、各級勞模評選等要增加一批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者的身影,紮實推動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深入開展。三是創新宣傳手段。我國自漢代以後就有了“舉孝廉”的做法,孝順父母的人經推薦可直接入朝爲官。現階段,要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從法律層面啓發人們增強養老、助老的自覺性。要積極引導老年人樹立新的養老消費觀念,擴大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爲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市場創造條件。在五好家庭和優秀共產黨員的評比中,要把敬老養老助老列爲考覈內容,各級部門務必把好入圍關口。

2、打造隊伍,推進服務人才專業化。造就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隊伍,是居家養老服務成敗的關鍵。一是打造專業化的居家養老護理員隊伍。這支隊伍應具備家政服務、康復服務等專業知識,能滿足老人多方面的服務需求。可以由衛校學生、社區下崗待業人員、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護工等組成,由政府爲他們提供公益性崗位,並適當給予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補貼。對這支隊伍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採取持證上崗的辦法,保證爲老服務的質量。二是打造社區專職的管理人員隊伍。通過公開招考、招聘和定向培養,吸收一批學歷較高、年輕優秀的人才充實到居家養老服務的隊伍中來。要逐步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工資標準,建議採用XX年我區招聘鎮敬老院院長、會計的做法,提高其待遇。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願意從事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三是打造社區志願者隊伍。對社區黨員,可將其納入黨員志願者活動,作爲社區黨員必須完成的活動內容並列入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轉正的“必修課“。對在校學生,可採取將爲居家養老服務納入學生社會實踐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明確規定一定的時間量。對社區低齡老人,可採用“時間銀行”的辦法,進行“勞務儲蓄”,通過對社區高齡和困難老人服務以換取將來別人爲自己的服務。

3、細化政策,推進服務支撐長期化。一是保證建設用地。根據老年人口數量,在城市建設規劃中,要予以優先規劃居家養老服務設施點,預留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面積。新建小區應將居家養老服務用房統一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內容。鼓勵通過整合、置換或轉變用途等方式,將閒置的企業、學校、小旅館、小招待所等設施資源改造用於居家養老服務。二是實行收費優惠。政府主辦和特許經營的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有線(數字)電視等經營單位,對居家養老服務站一律按居民收費標準執行,電話、網絡、電視安裝實行半價優惠。公辦居家養老服務站的收費標準要按補償成本原則確定,報同級發改、財政、民政部門覈准。三是適當減免稅費。對新設立的以居家養老服務爲主要內容的社會服務結構,應參照發展現代服務業、社會福利事業、老齡事業和就業再就業等有關稅費扶持政策執行。要按規定減免徵收福利性、非營利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站的營業稅,符合條件的免徵企業所得稅。要通過稅收優惠,發展龍頭服務企業,促進開展連鎖經營,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產業化水平。

4、加大投入,推進服務資金多元化。應以財政投入爲主,輔以社會資助和民間資本投入,加大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建設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一是增加財力投入。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發展和老年人口增長的實際情況,安排適當的老齡工作經費,並將其列入財政預算予以保證。要明確將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定比例,用於持續加大城鎮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的投入。二是推動社會共建。建議通過發展民間資本,吸引各商家加盟等辦法,鼓勵社會各類資本多形式、多渠道地參與城鎮居家養老服務,不斷滿足老人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通過建立准入制度、項目管理制度,以“購買服務”、“合同外包”、“委託”等多種形式進行鼓勵和支持。加強同國內知名城鎮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聯盟,投資設施、提供的獎項可以冠名,充分利用其資源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對社會組織興辦或者運營的,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或政府補貼等多種方式予以支持。三是挖掘慈善資源。積極宣傳《公益事業捐贈法》,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性意見,鼓勵和發動有能力的團體和個人居家養老服務進行捐資。每年都要從福利彩票公益金、體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5、整合資源,推進服務平臺一體化。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工作思路,致力使街辦、社區單位以及個人等爲老服務資源在社區各盡其能、優勢互補、合理配置。一是優化政府敬老資源。要建立完善的街道、社區運作平臺和支持系統,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儘快整合基層民政、勞動、衛生以及教育、體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對社區老人實行免費開放,最大程度地發揮現有設施的功效。二是整合社會服務資源。要完善部門結對幫扶制度,鼓勵轄區內的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結對共建,提供適當的資金、場地、設施等,並定期開展法律諮詢和援助、保健知識講座、健康體檢等活動。積極挖掘社區爲老服務資源,開展項目化簽約承諾制服務,向資質高、信譽好的社會服務機構購買老人日常必需的送餐、理髮、洗浴等服務,拓寬居家養老服務的供給面。構建信息服務平臺,將簽約單位的各類服務信息在平臺上公開,架設起社區老人與服務單位的需求對接平臺,爲社區老人提供適需服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