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9K

隨着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接下來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收集的農村發展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

農村發展調研報告範文

農村發展調研報告範文(一)

按照全縣開展“作風建設年”活動和“創新業績,樹新形象”主題實踐的部署,深入開展以“解民憂、訪民情、促民風、謀民富”爲主題的蹲點調研活動,以點帶面,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鄉黨委、政府決定開展鄉領導班子成員“辦公日、住村周、調研月”活動。根據要求,我於2019年6月24日至30日蹲點**村,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此次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村的基本情況

**村與xx省的xx縣接壤,總面積7.32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人口1102人,耕地713 畝。2019年,農民人均收入3112元。

二、我鄉新農村建設取得成效

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近年來,隨着國家和省、市、縣政府對於“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農業投入力度的不斷加大,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和貫徹落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發展加快,農村經濟與各項社會事業正在朝着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一)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民收入逐步提高

深入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積極探索農民增收良策,農業農村經濟實現較快發展。2019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2630萬元,同比增長18%,其中農業總產值達到1700萬元,同比增長10%;農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長7%。積極發展糧食產業,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全鄉油菜面積擴大到300畝; 菜園蔬菜生產面積,發展到500畝;成立了全縣首家早姜專業合作社—富源早姜合作社,帶動80戶農戶發展早姜300畝;發展葛根藥材基地110多畝。通過多種方式培訓,加大農民知識化培訓力度,全年勞務輸出3400人。

(二)基礎設施逐步改善,生活環境不斷優化

在國家政策和省、市、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政策和項目,組織實施了林業生態建設、農網改造、人畜飲水改造、鄉村康莊工程建設、村環境整治等一批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農村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科教文衛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建立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醫療救治和疾病預防控制機制。移動電話、計算機逐步進入農戶家庭,擴大了農戶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農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新的提高。

(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隨着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年加大了對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國小校舍、農業信息網絡、電化教育設施建設發展較快。立足本地旅遊資源優勢,積極發展以嶺上灣革命紀念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爲核心的旅遊業,並以此帶動相關景點的開發和建設。村財鄉管的財務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政務、村務、財務公開不斷完善。抓好生產救災和扶貧開發工作,深入開展“一戶一策一幹部”幫扶活動,積極引導、幫助貧困戶發展項目,落實貧困戶120多戶,扶持資金 20多萬元。關注弱勢羣體,積極開展農村弱勢羣體幫扶和關愛農村老黨員活動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嚴厲打擊賭博行爲,做到促一方經濟保一方平安。

(四)民主法制不斷健全,基層組織進一步加強

在國家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大環境下,廣大幹部羣衆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以憲法爲核心,農業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爲重點的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廣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進了村黨支部“兩推一選”,一批懂科技、會經營、善管理、講奉獻、有知識的農村能人、致富能手進入“兩委”班子,農村幹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機制,把羣衆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村中重大問題向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徵詢意見,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綜上所述,洲嶺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大多數村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變化,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制約農村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發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重道遠。

三、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

(一)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 。洲嶺鄉的農業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加工能力低,產業化經營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農戶與加工或營銷企業沒有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功能作用有待增強。

(二)農村投入嚴重不足 。各村歷史上形成的債務都較多,農村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改善投入嚴重不足。由於受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瓶頸制約,部分行政村的農田水利建設和土地治理無法開展,導致農業抗風險能力薄弱。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當前,絕大多數農民的素質不容樂觀。突出表現在: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爲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在文化素質方面,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於農民科技知識低下,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從而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雖然鄉里積極推行“農民知識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質方面,贍養父母、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有滑坡趨勢,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等集體主義觀念正在逐步淡化,賭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還較爲普遍存在。

(四)農村社會事業建設滯後 。洲嶺鄉農村總體上的醫療衛生、科技、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水平普遍較低。農村醫療條件差,醫療水平低,農民生一場大病往往意味返貧。同時農村醫務人員水平低,醫療衛生狀況令人擔憂。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礎差、人才缺、資金少、設施差的狀況未從根本上改變。

(五)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習慣於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羣衆致富本領不高。目前,一些農村幹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羣衆“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級組織難以正常發揮作用,部分村沒有集體經濟收入,正常的辦公費用都難以保證,因此村級組織作用無法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四是農民的法治意識淡薄。農村法制建設相對滯後,法律在調整和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公民合法權益過程中,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的要求,紮實穩步地加以推進。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洲嶺鄉的實際,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城鄉統籌,促進和諧發展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是黨的xx大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面對當前城鄉發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終把發展農村生產力、建立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統籌城鄉發展,財政支出、固定資產投資和信貸投放都要切實向農村傾斜,在各項政策上給新農村建設提供支持。

(二)加大農村投入力度,強化政府服務功能

統籌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動社會公衆資源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加大對農村教育、衛生、交通、電力、通訊、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共享度,解決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嚴重滯後的瓶頸制約。通過加大農村公共產品的支持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彌合各項公共事業方面的城鄉差距。

(三)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機制

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因此在積極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的同時,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緊緊抓住國家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的機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發展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加快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主動融入大市場。通過選擇優勢項目,制定優惠政策,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招商引資興辦農副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提高農業附加值。此外,要積極組織實施好“陽光工程”,加強對外出務工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和就業率。

(四)抓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快推進新村鎮建設

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工作要有總體的規劃,對洲嶺鄉來講,按照“分類指導,重點推進,逐步發展”原則進行規劃,先選擇條件好、有特色的村進行試點。根據其現有特點,對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的原則,搞好村鎮規劃建設,條件好的要高起點規劃建設,其它地方的規劃也要適度超前。要嚴格規劃管理,循序漸進,逐步推進,實現新村建設目標。

(五)繼承與發揚並重,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建設,要通過定標準、樹典型,加強監督,獎懲分明等方法,建立健全鄉風文明的評比獎勵機制。文化活動要充分調動農民羣衆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科技宣傳隊等各種形式送文藝下村,加強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傳播速度和覆蓋範圍,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要繼承併發揚農村自身所擁有的文明傳統,提倡尊老愛幼、妯娌和睦、鄰里團結、不打架不罵人、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等良好鄉風民俗。

五、加快促進農村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增加農民受教育的機會。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立便民的徵繳制度、就醫制度和結算制度,探索建立參保農民小病受惠制度,讓農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財政爲主導,建立多渠道社會保障資金投入機制,建立新型的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讓農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建立健全新型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構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爲基礎,以就業幫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等爲補充的多元化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做到農村低保水平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步增長,使城鄉居民同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農村發展調研報告範文(二)

“三農”是中央到地方一貫重視的問題。在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的過程中,贛榆縣工商聯積極創新、大膽改革,在發展工業性、商業性行業商會的同時,積極探索在農村發展以種植養殖、加工、貿易爲主體的“農民型”行業商會新思路。**年10月份,在市縣工商聯的積極組織下,在歡墩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我縣成立了贛榆縣淡水漁業商會、贛榆縣蘆筍業商會、贛榆縣黑莓業商會、贛榆縣歡墩畜禽業商會,初步形成了農業、加工、貿易三位一體的“農工貿一體化”行業商會發展框架。經過規範化、合理化的有序運行及強化管理,商會的具體運做所帶來的整體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凸顯。

一、合理有序引導,整合資源優勢,依靠合力闖市場。

贛榆縣歡墩鎮黨委、政府一貫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效益爲中心”的指導思想,不斷強化產業結構調整,目前,淡水魚養殖已突破8萬多網箱,並形成1.2萬畝蘆筍、1萬畝黑莓的特色種植業規模,成爲農村增收、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爲此,該鎮被市政府評爲“多種經營先進鄉鎮”,並連續多年被市政府命名爲“蘆筍之鄉”。

特色產業規模化發展使全鎮5000多農戶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對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以一家一戶獨立經營爲主,各自育苗購種、各自管理、各自銷售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弊端:一是單一農產品產量急劇增多,容易造成供大於求,導致產品過剩,不僅價格低,而且有可能賣不出去;二是形成了買方市場,價格由買主說了算,常會出現商販壓質壓價的現象,做爲賣方的種植戶對此卻無可奈何;三是本地農產品科技含量低、檔次不高,沒有品牌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廣大種養大戶的利益。

正是基於這種原因,該鎮黨委、政府牽頭成立了各行業業商會,以此將全鎮種養能手聯合起來,依靠合力闖大市場。商會成立以後,可以規範本地市場秩序;可以對農副產品進行統一價格、統一銷售,從而有效遏制商販壓質壓價等行爲,保護各養殖、種植大戶的利益;可以加強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力度。利用合力加大科技投入,實行標準化種養,提高產品的檔次與水平;有利於打響品牌。利用商會的整體力量,爲本地農產品註冊商標,並爭創市級以上名牌產品,這樣本地農產品可以經過精包裝進入大中城市超市,價格將大幅度提高。

二、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高效發揮商會管理職能

各行業商會是在工商聯監督指導下的“民辦,民營,民受益”的羣衆性民間組織,各經營戶可根據經營品種,按照“自願加入,成果同享,風險共擔”的原則,選擇加入適合自己的商會。我鎮的蘆筍業、黑莓業及淡水漁業商會還注重吸收行業經紀人這一特殊羣體,有效實現了信息共享,管理強化,競爭有序,高效發揮了商會特殊的管理職能。到目前爲止,經過民意調查,宣傳動員,填寫會員登記表,象徵性的繳納一定數目的會費,各商會共吸收會員2019餘人;在黑莓業商會的組織領導下,於**年6月19日召開了黑莓商務洽談會,總計有21家食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蔘加,有效拓寬了產品銷售渠道,實施了產品竟價銷售,保證了會員的個體利益。

行業商會雖然被稱作爲政府、企業以外的第三部門,在上世紀80年代以後也爲越來越多的人所提及。我國現有法規要求建立行業商會,必須通過一個行政主管部門的審批,即先取得“行政合法性”後才能取得“法律合法性”;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一個經濟性的行業商會只有具備相當程度的社會合法性,才能成爲真正自治意義上的民間組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雖然是執法者和行爲規範的調節者,但遠遠不是企業和商會的上級主管部門,只對行業商會的規範運行起監督指導作用。

實現組織機構的民間化,其實就是爲了更好地維護所代表行業的利益。政府退出市場經濟的中觀和微觀層次,而把這些帶有執行性、技術性與操作性的職能,讓給行業商會等一類組織去行使。政府後退,市場才能迴歸。

新成立的各類行業性商會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團休,是由民間個人發起,自主營運,獨立覈算,自負盈虧,民營自辦的專業組織,如何將其辦成一個能辦事,肯辦事,辦好事的機構,並在工作中不斷髮展壯大,成爲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組織一直是我們思考的問題,只有靠加強自身建設才能建好,只有“在規範中發展,在發展中規範”才能逐步探索完善。

三、搞好內部協作,抓好橫向聯繫,明確商會內部(低碳生活綠色環保調查報告)權限

會員之間要充分實行資源共享、利益均沾。品種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品牌資源等要通過商會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資源的效益,謀求整體利益。內部協調的重點和難點是利益協調,得到服務後會員要積極繳納會費,實行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商會應該不斷地探索並完善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通過管理達到利益的合理分配。

商會與政府各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繫與合作,接受監督和管理;本鎮縣級與地方區域性商會與外地商會之間要加強聯繫與合作,與外地行業性生產基地、水產品市場要建立廣泛的聯繫,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揚長避短,以促進各商會的不斷髮展。

商會成立之後,各商會的理事長要明確工作權限和職責,具體要召集並主持理事會,檢查會員大會、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以及代表本商會籤屬有關重要文件。

祕書長要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並實施年度工作計劃,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決定各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以及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綜上所述,“農工貿一體化”行業商會商會的成立,使農民變成了商人,產品變成了商品,個體變成了羣體;在“三個變化”中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但在農村,行業商會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發展必須依靠主管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的引導,監督才能使之儘快發展、壯大、成熟起來。目前主要困難是觀念、經費、信息和支持等問題。我們將按照“打造品牌產品、發展自身加工、擴大外向貿易”的指導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用海納百川的胸襟廣泛吸納會員,不斷壯大會員隊伍,爲商會的發展增添活力;要用蚍蜉撼大樹的氣魄,將單個會員的力量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帶動農戶,帶動基地,帶動市場,把各個會員的優勢轉化爲整體的商品優勢、品牌優勢;要用求真務實的精神,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要從細微處入手,把各個環節的技術措施落實到位,切實解決會員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

我們堅信,在各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扶助下,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運作下,在全體會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商會必定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的行業經濟必將迎來輝煌燦爛的明天!

熱門標籤